户外写生报告

合集下载

写生实习报告三篇

写生实习报告三篇

写生实习报告三篇写生实习报告篇一:实习目的:经过出门户外写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建筑(民居、风土人情、自然风景)的感觉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和拓展学生对美的涵养,同时锻炼学生在实践中的毅志力、吃苦精神、协作与友善精神。

培育学生对自然界风景、古民居园林造型、色彩的感觉和学习借鉴优异传统文化,为装潢专业确立坚固全方向美学涵养和绘画表现技巧基础。

实习时间:实习地址:大理、丽江、瑞丽、腾冲实习感觉总结:带着非常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期盼已久的云南之旅,这是一次比较特别意义的旅行,它既不是旅行,也不是观光,而是带有目的的写生。

同学们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在火车上有说有笑,想象着各种情景。

一路上我也非常激动,并且看到了从北方到南方植被、风景、建筑的不同。

虽然坐了俩天火车,但我仍旧没感觉累。

在云南这些天,经过大批的接触和认识,我被这里的风景、建筑、风土人情深深的感染了,十几日已让我对这片安静祥和的地方产生了浓重的不舍之情。

这里天人合一,青山碧水独领风采。

第一站去了大理,大理古城白色墙、灰色瓦、翘起的屋檐像展翅的雄鹰,屋檐上雕着各种图案,有一种浓重的古典气味。

除了知足建筑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之外,云南少量民族建筑还突显了自己的此外一个特点:景观独到性。

我们还观光了白族民居,在那边认识到白族的风土人情,看到了他们安乐祥和安静的生活,像世外桃源一般,白族的民居建筑为独立关闭式的住所,可是这类古老而又造价昂贵的住所已不被当地人所采纳了,此刻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琢、彩绘仍很漂亮。

步行街和洋人街又让人感觉现代多数市的繁荣,灯烛绚烂与古建筑相辅相成。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大理因产大理石而命名。

但也有其余的说法,可是我更相信这类说法。

我们还去了三塔寺和洱海,在三塔寺有好多神像,在殿堂里让人感觉敬畏,也让人心灵清净,这里逐渐而高就像在一步步靠近神灵。

苍山洱海这日成的景观让人惊讶不已。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次日恋恋不舍的走开了大理,奔赴丽江。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一、前言大学期间,我们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扩宽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而进行写生考察则是其中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通过观察和记录生活、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细节,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体验世界的多样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

本次写生考察报告将围绕着我去大学外进行的一次写生活动展开,具体内容的详细介绍将占据本次报告的大部分篇幅。

二、写生地点选择在进行写生考察之前,我带着团队成员一起商量了写生地点的选择。

我们希望能够体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景色,因此最终决定选择一个远离城市喧嚣,接近大自然的地方。

我们选择了位于山区的一个小镇。

这个小镇四周环绕着山脉,风景秀美,非常适合进行写生考察。

而且,这个小镇并没有太多的游客,相对来说比较宁静,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三、写生考察活动1. 到达目的地我们提前作好了行程安排,一早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整个小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宁静和舒适。

我们入住的小别墅坐落在山间,周围被大片的绿树包围着。

清晨的阳光洒在窗台上,给人一种宁静和幸福的感觉。

2. 观察与记录在小镇里,我们每天早晨会一起出发,在不同的地点进行写生活动。

我们走在小镇的街道上,观察周围的建筑、人物和风景。

有的同学选择了画画,有的同学选择了拍照,而我则选择了用文字记录下一切触动我的事物。

这个小镇上的建筑有着典型的山区特色,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古朴而精致。

而且,建筑之间的街道狭窄而蜿蜒,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在街道上,我们可以看到居民们生活的痕迹,他们悠然自得的步伐,朴实而热情的笑容,这些都成为了我的观察对象。

除了观察人物,我也将目光放在了大自然上。

这个小镇周围的山脉环抱着我们,山上的植被繁茂而多样,不同时间的风景也各有千秋。

我用文字来描述山峦的轮廓、森林的颜色和河流的潺潺流淌,希望能够通过文字来表达出我对这些美景的感受。

3. 交流与分享除了进行个人写作之外,我们也会定期组织交流与分享活动。

写生的实习报告模板六篇

写生的实习报告模板六篇

写生的实习报告模板六篇写生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外出写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提高写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和拓宽写生对美的修养;培养学生对自然界、风景、民居等建筑造型、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学习和借鉴优秀文化,为工业设计专业奠定坚定全方位美学修养和绘画技巧基础。

二、实习内容来太行山前,对太行山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书本上。

中国东部重要的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立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绵延400余里,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太行山对于我只是地理课本里模糊的概念,知道车到了林州,太行山开始出现在眼前,心中太行的形象才开始清晰。

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眼前的景象让人目眩。

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着,我们对这20天充满了期待。

到了目的地,成艺农庄。

不错的名字。

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离小镇很近,对面有商店,8人一间的宿舍,上下层的床铺,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在这里大家的作息既统一又有规律。

七点半吃早饭,十二点午饭时间,六点吃晚饭,十点熄灯。

在学校难得这样。

第一段午饭的伙食还算不错,在太行山的写生生活就算正式开始了。

我们平常画风景的机会和次数都不多,所以都很珍惜这些天的写生机会。

上午画水粉下午画速写,大家都很积极。

这里的风景也很美,断崖高起、群峰峥嵘、台壁交错,还有小桥流水人家。

原来北方的`山水是这样的。

画速写时,发现不管走到哪里,走到哪个村,见到的都是石头房。

对墙的内壁,山里人先用麦秸泥糊了一层,然后再泥上一层白灰泥,屋内便变得整洁、亮堂。

就地取材成就了富有特色的石板岩居民,勤劳节俭的人们也不愿意花那些冤枉钱,眼前、身边、脚下,那塞满天地间的石头就是最亲切、最经济、最顺手、最理想的建筑材料。

他们只需要花些力气把这些石头开采出来,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凿成形,就可以建成一座称心如意的房子。

白天我们背着画板出去写生,晚上老师领着同学们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

指出我们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怎么改。

老师很有耐心的教我们,我们听得也非常认真。

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

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

大学生外出写生报告一、引言大学生外出写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拓宽视野、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由学校组织的外出写生活动,并将在本报告中详细记录这次经历。

二、地点选择与准备工作为了取得更好的写生效果,我们选择了位于乡村的某庄园作为我们的外出写生地。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对庄园的相关历史背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收集了绘画、摄影以及文学作品方面的资料,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基础。

三、写生记录1. 庄园自然景观的描绘庄园位于山水环绕的乡村,空气清新,风景宜人。

我在写生过程中着重捕捉了庄园中的自然风光,绘制了蓝天、翠绿的树木和细腻的花朵,使画面呈现出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2. 庄园建筑与人物的刻画庄园内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我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绘画,记录下了柴房、亭台和石桥等建筑物的特色。

此外,我也非常关注了庄园内的人物,绘制了工作人员和游客们的神态和动作,力求抓住瞬间的情感表达。

3. 写生感悟与思考写生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和刻画发现,自然景观和人物描绘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自然中的美与人的情感相互作用,给人带来了宁静、美好和深思。

通过这次外出写生,我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以及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四、作品展示与总结在写生活动结束后,我整理并展示了我的写生作品。

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展示,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我今后的艺术创作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大学生外出写生是一种极具意义和价值的学习体验。

通过观察和创作,我们不仅能够提升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对于艺术和自然的敏感度。

这次外出写生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去理解和表达自然与人文之美,也让我更加热爱艺术,更加热爱生活。

(字数:511)。

太行山写生报告

太行山写生报告

太行山写生报告一、引言太行山是中国五大山脉之一,具有丰富的山水资源以及特有的生态环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太行山的生态特征和自然景观,我们选择了太行山进行写生活动。

本报告旨在分享我们在太行山写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太行山的认识和感悟。

二、景观写生在太行山的写生活动中,我们主要集中在绘画和摄影两个方面。

在绘画方面,我们尝试了野外写生和室内写生两种方式。

野外写生中,我们走入深山,在不同的视觉角度,以自然光和空气作为创作素材,把太行山的自然美和野趣表现到画纸之中。

室内写生则利用室内静物和照片素材进行写生创作。

在摄影方面,通过镜头捕捉光影、风景、人文等元素,记录太行山的美丽和独特。

同时,我们也参观了太行山相关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通过阅读、讲解等形式了解了太行山的历史和文化,对我们的写生活动提供了较好的指导。

三、自然观察在太行山的野外写生中,我们认真观察了太行山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征。

太行山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形成了高山草原、林地和峡谷等自然景观。

这些景观以及地形环境为太行山赋予了独特的自然特征。

我们还观察到了许多有趣的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包括梅花鹿、野狼、负鼠等。

同时,太行山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也孕育了各种各样的植被,如松、柏、杉等。

四、文化认识太行山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位处中原地区,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参观了太行山相关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通过阅读、讲解等形式了解了太行山的历史和文化。

太行山旅游胜地也吸引了许多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不断丰富着太行山自身的文化魅力。

太行山的文化体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魅力和强大,值得我们尊重和珍视。

五、感悟和收获通过这次太行山写生采风活动,我们不仅拥有了更多关于太行山的知识,而且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太行山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其保护与发展已成为未来许多问题的核心。

我们应该保护太行山的生态,并将其发展为更加美丽、健康的山水风景区。

六、结语太行山是我国独特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之一,在深入了解太行山的同时也享受到了自然的美景和文化的魅力。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外出写生是艺术类学生的必修课程,那么该如何写写生的考察报告呢。

下面是笔者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一起来看看吧!大学外出写生考察报告一其实在之前就听说区里要安排外出写生,也就一直暗暗盼望着,特别是前不久参加市里的美术年会时,看到一位老师的写生油画创作,内心真是“羡慕嫉妒恨”!这回好了,终于我们也有机会了!虽然自己绘画功底不怎么好,但是可以学习,可以进步,还是很让人高兴的。

只是天公不作美,临出发前下起了雨,并且一直持续到写生结束的前一天。

为期两天半的写生时间虽然短了点,但是也是收获良多,意犹未尽。

我是第一次来这里,第一次见识到原生态的自然之美。

大洼确实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特别是这个季节,山里的色彩变得丰富艳丽,随处可见的杨树,一丛一丛,叶子由黄到绿,其间点缀着几棵悬挂着如小灯笼一样可爱果子的柿子树,再加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有着各色颜色的植物,星星点点,满眼灿烂,马上就让人想起一个词----“层林尽染”-----很多画画的人都喜欢到这里来写生,作为省内的“写生胜地”,还是很名不虚传的。

只可惜连这里水都被污染了,很多原本很清澈的溪流都变得污浊,连其间的山石也被染成了黑色,曾经的小鱼小虾们更是踪迹全无----虽然这里的乡民们依然淳朴善良,但是他们不知道丢失了的最宝贵的东西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伤感的思绪拉回来,还是说说画画的事吧,我们这次一共是来了27名老师,按照“国画”、“速写”和“色彩'分了三个小组。

为了节约时间,一到目的地后就马上放好行李,每人领了一包干粮开始集合进山。

我们一行人跟随有经验的尚主任走在最前面,走过一处小桥,再向右转,眼前突然展现出一条铺满落叶的小径,蜿蜿蜒蜒,指向不知名的远方,我们一边赞叹着这神秘美丽的大自然,一边继续继续前行寻找适合画画的地点,最后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茅草屋,有山石垒成的矮矮的围墙,听到里面传出“咩咩”的叫声,原来是一个羊圈----这里的羊们也很有意思,清一色的黑山羊,平日我们所熟知的白羊一只也看不到。

户外写生的活动总结

户外写生的活动总结

户外写生的活动总结户外写生的活动总结1对于学习美术的同学来说,可以到一个风景的地方写生是一件的事。

就在这美丽的,微风将我们吹向了最美的乡村婺源。

4月18清晨,我们全体美术生在美术楼集合,我们迈着轻快的步子踏上开往婺源的旅程。

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映衬着我们轻松愉快的心情,听着轻快的,很快,我们就走出了南京,踏上了异乡的土地。

不久,我们来到了安徽,来到了黄山脚下,在欣赏黄山美景的同时,看着邈远的青山我们的心仿佛早已飘向了远方,飘到了婺源:在空气清新的乡村,我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拿着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动画面。

下午1点,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美丽乡村,此时此刻,我们才真正拉开写生的序幕。

在宿舍里甜甜的睡了一觉后,大家都变的饱满,斗志高昂。

早上8点,我们从驻地出发,前往理坑进行第一天的活动。

进入理坑,便看到属于他们那特有的明清代所遗留下来的.。

看到了那些古建筑群,仿佛是回到了以前的那个年代,置身其中。

那些建筑最具有的特色是:高高的围墙,而且都有一个天井。

因为那时的建筑没有窗户,所以天井是用来通风照明的。

天井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下雨天将雨水汇集在一起,一起排出去。

有句古语不是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在这里就充分体现到了。

高高的围墙让人觉得有种感,那时在家,足不出户,外出打工赚钱,这围墙也就起到了防盗的作用。

可见,那时人们建造时所具有的独特智慧。

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整个村庄是那么的清幽,民风是那么的淳朴,让我们有种身在桃花源的感觉。

同学们纷纷寻找适合自己的风景,在这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下,描绘这仙境般的美景,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与大自然交流,赞赏它的美,感受他的气息。

同学们互相交流绘画方法,交换绘画;老师传授给大家技巧,与大家共同作画。

蓝天白云之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构成了一幅最优美,最和谐的画卷。

走在河的两岸,那些徽派建筑的老房子,那些马头墙,依然笔挺的耸立着,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里的一句:“小桥流水人家”,这分明就是这里的景象嘛!沿着那幽深的巷子,我们行走其中也不禁在那里觉得一种宁静,心也安静了许多。

校外写生内容报告模板

校外写生内容报告模板

校外写生内容报告模板一、写生地点和时间- 写生地点:(填写具体地点)- 写生时间:(填写具体时间)二、写生对象和主题- 写生对象:(填写具体对象,如自然风景、建筑物、人物等)- 主题:(填写具体主题,如春天的花朵、老城区的街景等)三、写生过程描述1. 观察与记录在写生现场,我首先进行了充分观察。

我耐心地观察了周围的环境、主题对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细节。

我注意到了光线、色彩、线条等元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2. 感受与思考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通过眼睛进行观察,还深入思考了所看到的一切。

我思考了主题对象的意义、表达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绘画来准确传达出来。

同时,我还深入思考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试图将这些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3. 创作与实践在思考和感受的基础上,我开始进行创作。

我选择了适合的绘画工具和画布,并通过准确的线条、平衡的色彩以及恰到好处的构图表达出我的主题。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时常回顾观察记录,以确保作品准确地传达出我所看到的景象。

四、取得的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校外写生活动,我获得了以下收获:1. 观察能力提高通过充分细致的观察,我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周围环境的各种细节,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2. 创作技巧进步通过实践练习,我更加熟练掌握了绘画的技巧与方法,对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更加自如。

3. 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升通过思考和感受,我学会了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融入到创作中,使作品更加真实和生动。

在总结反思中,我认识到自己在写生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在绘画技巧方面仍需不断提高,对观察和思考的要素还需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在以后的写生中有更大的突破。

五、总结通过这次校外写生活动,我不仅仅收获了绘画技巧和艺术创作的经验,更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这次写生体验让我更加热爱绘画,也为我未来的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期待下一次的写生机会,继续探索艺术的魅力与无限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户外写生教学时间:2012年10月14日——2012年10月19日户外写生教学地点:安徽宏村户外写生教学形式:写生实习户外写生教学目的:通过写生,提高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

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

从民俗民风中感知“场所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性的重要性。

从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

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

要求大家在实习中遵守实习纪律,争取从大自然中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

并在风景写生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户外写生教学体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进行写生实习。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安徽的这一周多时间,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艺术的气息。

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

宏村镇位于黄山南麓,黟县县城东北,地处黟县、黄山区、休宁上区县交界处,离县城11公里,往东可达太平湖、九华山风景区,北上铜陵、合肥,往南可达屯溪、杭州、景德镇等地。

交通十分便利。

宏村早在唐宋期间就曾繁荣一时,南宋绍兴年间,汪姓聚族于此建村。

历代沿更曾名:怀仁乡、贤仁里、十都、弘村,乾隆年间,更名宏村,距今860余年历史宏村镇管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8838人。

宏村资源丰富,是黟县优质木材毛竹、名优茶产地之一。

2001连5月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宏村地形犹如一头卧牛,亦称牛形古村,有举世无双的环村水系,水圳、月沼、南湖及串起的池、塘、窑、坑、涧、榭等水系艺术设施。

村中有被人们称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培德堂”。

有保存完整全省仅存的古代书院——南湖书院等重要文物、历史设施。

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景区——木坑竹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对于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

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

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称的月沼,因为池塘的形状为规则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谭。

想起宏村,自然会想到村中老者挎着竹篮的叫卖声“糯米饼,桂花麻饼”,还有香甜的板栗。

宏村里还有很多存活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虽然实习时间只有短短4天,但是心中的感觉不能用不舍二字简单概括,大家心里更多的是惆怅和感慨。

惆怅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痕迹,感慨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的浮躁。

据史学家考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源自黟县,而宏村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堪称桃花源里人家。

明代诗人罗洪先曰:清流如带漾涟漪,白板桥头与客期,指点农家村口路,雎阳亭外柳丝丝,桃花夹路多枝柯,花影参差映碧波……宏村民居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先说他的自然环境:徽州地处安徽南端,北有黄山,南有天目,新安江青弋江的源头都在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再说她的社会环境,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为盛期。

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安,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涵。

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件无暇的建筑珍品,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的艺术杰作。

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去仍是幅静态雅致的图画。

统一中的变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

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

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宏村背枕雷岗,面对奇墅湖,谓是枕高岗面流水。

一望无际的村庄内有月沼、南湖辉映诸峰远近、倒影入池。

春天当你漫步湖畔,柳絮飞舞、桃花夹路、青山苍绿、小路上老牛悠悠,和自然浑然一体,犹如人间仙境。

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宏村古民居以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民居的存在就是宏村千百年历史的存在。

从这些古民居中可以展示宏村、徽州、乃至中华文化的辉煌和文明的久远。

现代生活五光十色、日益繁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但对古民居德典雅古朴、安宁恬静,以及土味乡韵的习俗,更使人们向往回归自然。

宏村古民居的艺术价值在于她的文化内涵深厚,造型奇特变化万千。

田园绿树与乡村道路,黛瓦与白墙、抵出的门罩和深花漏窗、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溪畔卵石砌磅、河畔的浣纱淑女、山道岗坡的马车老牛,一眼望去,得体均衡,虚实相生。

湖畔和月沼旁的民居和水相衬,更是妙趣横生。

古民居的形态决定了她的气韵,无论是高矗飞檐的古祠高屋,还是普通的民宅楼房,不仅气势宏伟,而且韵味无限。

这主要是由于她的块面是由无数流动的线条组成,给人厚重与轻松、压抑与豪放、件事与流畅的感受。

这种意识上的疏通,正是绘画上所追求的神韵,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这种气韵的旋律不断变化,使气势更加磅礴宏伟。

马头墙起伏变化、湖面的波光粼粼、圳中的潺潺清流和田埂的曲曲折折,白墙黛瓦与窗罩飞檐,这些形成了音乐的旋律。

这一切对园林、绘画、工艺美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和敦煌壁画一样,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徽州文化的一棵奇葩。

几百年人家烟火数千载的沧海桑田,今天宏村以她独特的方式保留,标志着徽州文化内涵的古貌遗风。

桃花源里人家、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专家、游人,他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寻芳踏幽,还有数不清的校园学子踏入这片陌生的神奇土地,从这古老的民居中汲取营养……一同演绎着一个不老的传说这次的写生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徽州之行,让我毕生难忘。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宏村。

宏村是徽州商人比较集中的一个村,景观倒还不错。

听说全村是仿照水牛形布局的。

村中有月沼称之为牛肚,流动于村中的小溪则有牛肠。

宏村的入口有一湖叫南湖,南湖中桥。

电影《卧虎藏龙》开篇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的。

进入村中,到处有溪流,溪流第一是为消防,第二是为方便洗东西,流水人家,倒也不错。

不过相比丽江的溪流,就小气很多,如果为看自然景观或者小资生活,这里自然不适合。

宏村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村中间的月沼。

月沼半月形,两边古建筑的白墙黑瓦印在潭中,四下村民写菜,美术院校的同学写生,倒也热闹。

这个情景小时候在多个杂志看到过,几乎是安徽的代表作之一。

宏村另外一个地方比较特别的是承志堂。

其实就是一个地主的家,里面建筑非凡,墙上金字皆黄金化粉而作,让我们这些穷鬼感叹一番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完全不在意似火的骄阳。

直至到下午,我们才开始正式写生。

我与几个同伴在村子里绕行,为寻找理想的画画角度。

最终,我们选定一个有大屋蔽日的地方,开画了。

郊外画画的好处在于僻静而秀美的环境,让人心情放松,平静。

画画更易于投入。

在这4天的写生日子里,我饱览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领略到了精湛的古徽州工艺,亲身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古徽州建筑,除了这些,在这期间我还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物,学会了很多东西。

下面我分几个关键词来描述我的收获与感受。

来到这里最惬意的事莫过于画画,吃完早饭或午饭后,如果带队老师不要求集体出去,,自己就可以随意跑出去画了,只要能在下顿饭开饭前赶回就可,刚刚来时的前几天我是和同宿舍的舍友一起出去画的,没几天我就觉得多个人出去太不方便了,所以就开始一个人独自行动了,每天吃完早饭,收拾好自己的画具,一个人提着在村子里四处转,或下午只拎着个马札,拿着个速写本,边观赏边寻觅合适的地点,一个人真好,想在哪里画就在哪里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身边没有认识你的人,安安静静的把自己的感觉画出来,在这种状态下我会非常的投入,感觉也特别好。

但往往过分的投入会让我付出代价―――耽误了吃饭的时间,所以经常回去时就没菜了,只能吃干米,但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能吃饱就行,因为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而且过得很充实。

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布局整个村落,从而为祖宗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时历史的文化遗产,恰似山水长卷,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同学们在村里还与其他院校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学习气氛很融洽。

在这打的几天里,我包揽了很多美景,很多古徽州工艺,亲身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古建筑。

出此之外我还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物,学会了很多东西,在写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照顾,相互交流,相互督促。

在这几天里,同学们了解了许多,也认识了许多事物,为这里的风景,古建筑,街道所迷惑。

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

在宏村里画建筑,在适合不过了,搞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子,还有满目的绿色,再加上完美的徽派建筑.速写一开始不是很顺利,总是停留在那黑瓦上,更像是去表现一种肌理的效果,用线不是太活,到后来就好多了,线比较自然流畅了,原来速写中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了。

通过写生实习,我的速写和色彩有较大的提高。

构图决定了一幅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很重要,所以首先要有美的构图。

其次就是色彩的搭配与表现,那是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来表现色彩,因为自然界的颜色实在是太多了。

为了提高我们对艺术的审美,色彩的认识和对徽派建筑的了解,我们又到了西递、让我们更了解了安徽这座古城的文化,也让我们拥有这座城市而感到骄傲。

第二天,早上由导游带我们去观光,走到古村口那有条河,那条河是人们用来洗衣服、洗菜用的,河上有两座石桥,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哦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说是那里有个官为了感谢皇恩而建造的,那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有三四百年之久,房屋的特色是:外观都建有“码头墙”。

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厅堂里都有一块露天的地方,那里放着一口大水缸,每逢下雨,水就会从瓦上滴落于缸中,这就是民间流转的“肥水不留外人田”。

厅堂都有一张高桌和两条长凳,有的有太师椅和一个小矮桌,共喝茶聊天之用。

我们来到一个有“八字门”的房屋,此门罩写着“天官上卿”四个大字,是当时一个大官得到皇帝的赏赐而建造的。

有些房子已经破损或倒塌,但它还是我们眼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景点,它毕竟经过了风风雨雨,历尽了人间沧桑,它是历史的见证。

导游领我们观赏了一圈后,就让我们自由观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