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饮料工艺设计
蛋白饮料加工的关键工艺原理、工艺要点与产品配方原则

蛋白饮料加工的关键工艺原理、工艺要点与产品配方原则植物蛋白饮料是指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果实、种子、核果类或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与水按一定比例磨碎。
去渣后,加入饮料配得的乳浊液液体制品。
成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5g/ml。
一、蛋白饮料分类目前比较公认的蛋白饮料的分类是据蛋白质来源分为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两大类。
二、蛋白饮料加工的关键工艺原理1、含乳饮料1.1工艺原理:含乳饮料分为中性型乳饮料和酸性乳饮料,又按照蛋白质及调配方式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和发酵型含乳饮料。
配制型含乳饮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的称为乳饮料。
发酵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的称为乳酸菌乳饮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的称为乳酸菌饮料。
(1)中性乳饮料中性乳饮料主要以水、牛乳为基本原料,加入其他风味辅料,如咖啡、可可、果汁等,再加以调色、调香制成的饮用牛乳。
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的称为乳饮料(2)酸性乳饮料酸性乳饮料:酸性乳饮料包括发酵型酸乳饮料和调配型酸乳饮料。
①发酵型乳饮料是指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添加水和增稠剂等辅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
其中由于杀菌方式不同,可分为活性乳酸菌饮料和非活性乳酸菌饮料。
②调配型酸乳饮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产品经过灭菌处理,保质期比乳酸菌饮料要长2、植物蛋白饮料2.1工艺原理含乳饮料:是以鲜乳或鲜乳制品为原料未经发酵或经发酵,加入水或其他辅料加工制得的液状或糊状产品,其成品的蛋白质的含量不低于1% 植物蛋白饮料:植物蛋白饮料以富含蛋白质的植物加工而成,有调配型和发酵型两种,以调配型为多。
通常根据丹迪的资源开发利用,产品有豆奶、花生乳、绿豆乳、银杏露等。
三、工艺要点1、水质: a、空气对质量的影响。
b、过量元素的影响 c、悬浮物的影响 d、微生物的影响2、原材料: a、原料乳及奶粉 b、植物蛋白原料 c、糖 d、油脂风味添加剂3、PH值4、电解质5、微生物6、包装物 a、玻璃瓶 b、金属瓶 c、塑料及塑料袋7、设备8、质量管理 a、制品规格 b、制造基准 c、制造管理标准 d、制品检查 e、标准实验和分析方法四、工艺流程(例如植物蛋白饮料)香精+乙基麦芽酚小苏打大豆挑选→热烫灭酶→浸泡→去皮打浆→过滤—↓→混合→定容→调香→调pH值→均质白砂糖+稳定剂+甜赛糖→加热溶解—→灌装→杀菌→冷却,成品五、产品配方原则1.配方设计依据通过对基本原料化学成分的分析,为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植物蛋白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植物蛋白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植物蛋白饮料作为一种低脂、低糖的健康饮品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植物蛋白饮料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中的关键步骤进行研究。
一、植物蛋白的来源与选择植物蛋白饮料的主要原材料是植物蛋白粉。
常见的植物蛋白源包括大豆、豌豆、黄豆、薏米等。
在选择植物蛋白源时,需要考虑其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交联情况。
同时,植物蛋白粉的颜色、气味和水溶性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二、植物蛋白饮料的制备工艺制备植物蛋白饮料的工艺主要包括植物蛋白粉的水溶性调整、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调味品的添加以及灭菌等步骤。
1. 植物蛋白粉的水溶性调整植物蛋白粉的水溶性是影响饮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改变植物蛋白的PH值和温度来调整其水溶性。
例如,对于豌豆蛋白,将其PH值调整到6.0-7.0,温度控制在40-60摄氏度,可以显著改善其水溶性。
2. 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在制备植物蛋白饮料时,需要将植物蛋白与其他成分(如纤维、淀粉等)分离。
常用的方法包括超滤、离心和电泳等。
超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可以将植物蛋白与其他大分子物质分离。
3. 调味品的添加植物蛋白饮料通常需要添加调味品以提高其口感和口感均衡性。
常见的调味品包括甜味剂、香精和食用色素等。
甜味剂可以使用天然的甜味剂,如蜂蜜或植物提取物,也可以使用人工合成的高甜度甜味剂。
香精和食用色素的添加需要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市场需求来决定。
4. 灭菌为了确保植物蛋白饮料的卫生安全性,灭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灭菌和辐射灭菌。
高温灭菌是通过加热将细菌和病毒杀灭,而辐射灭菌则是利用电子束或X射线照射杀死微生物。
三、植物蛋白饮料的市场前景植物蛋白饮料作为一种低脂、低糖的健康饮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结构。
植物蛋白饮料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素和口感。
植物蛋白饮料工艺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大作业一工艺流程图二、设计说明书市场背景植物蛋白饮料主要原料为植物核果类籽及植物的种籽。
这些籽仁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植物蛋白及其制品由于不含胆固醇而含大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长期食用不仅不会造成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而且还对血管壁上沉降胆固醇既有溶解作用。
植物籽仁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可防止不饱和脂肪氧化,去除过剩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减少褐斑,有预防老年病的作用。
植物蛋白饮料还富含钙、锌、铁等多种物质和微量元素,为碱性食品,可以缓冲肉类,鱼、蛋、家禽、谷物等酸性食品的不良作用。
部分人尤其是多数亚洲人体内不含乳搪酶,饮用牛奶有过敏问题,而饮用不含乳糖的植物蛋白饮料就无此问题。
世界上部分地区食物与蛋白供应不足,己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
根据FAO统计,发展中国家有20%的居民热量不足,60%的居民食物中的蛋白质满足不了要求。
这种实际情况,迫使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食物与蛋白的供应问题。
我国人民解决了温饱,但饮食结构中缺乏优质蛋白。
鉴于我国人多地少及粮食转化为动物蛋白的效率低(即Ikg动物蛋白消耗能源和劳动工本分别高于植物蛋白的9倍和7倍)等因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及相关部门先后提出发展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并举的方针。
以椰子汁、杏仁露等为代表的植物蛋白饮料将掀起新一波饮料浪潮。
《中国饮料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中,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估计,以椰子、大豆、花生、杏仁、核桃等植物果仁、果肉为原料的植物蛋白饮料或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与此同时,包括海南椰岛集团、汇源集团、维他奶等饮料企业纷纷进军植物饮料领域,欲抢占市场先机。
据了解,随着饮料行业发展和国内消费者对健康饮料的追求,中国饮料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中国饮料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显示,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保守估计,未来五年,我国饮料总产量将保持12%~15%的年均增速发展,其中包装饮用水仍然占有最大比重,茶饮料、蛋白饮料的发展势头迅猛,比重将有所提高。
植物蛋白饮料制作过程

1. 材料与设备(1)原料核桃仁、花生仁、鲜奶、奶粉、蔗糖、稳定剂。
(2)菌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绵阳雪宝乳品厂提供)。
(3)仪器与设备FA1004型全自动电子天平、250B生化培养箱、远红外线食品烤炉、食物搅拌器、HH.S21-HI4型电热恒温水浴祸、SS-35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 工艺流程①核桃仁→浸泡→去皮→磨浆→过滤→核桃浆;②花生仁→焙烤→去皮→浸泡→磨浆→过滤→花生浆;③鲜奶→检测→过滤。
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①+②+③→混合→调配→均质→过滤→杀菌→冷却→接种→灌装→发酵→成熟→成品。
3. 操作要点(1)核桃浆的制备核桃仁先用热水浸泡约20 min后,用7%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沸5 min,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然后在0.36%~ 0.38%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0 min,再用清水冲洗,将去皮后的核桃仁以1∶4的比例加入60 ℃的软水进行磨浆、过滤,即成核桃浆。
(2)花生浆的制备先将花生在120 ℃烘箱中焙烤17 min。
焙烤后的花生仁要做去皮处理,再用60 ℃的温水浸泡4 h,与约80 ℃的水以1∶1的比例进行磨浆,用0.0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后经过滤得花生浆。
(3)鲜奶处理验收后的鲜奶经过滤,再加入适量脱脂奶粉调节固形物含量。
(4)混合将核桃浆、花生浆、鲜奶,以1∶5∶4的比例混合均匀。
(5)调配将甜味剂、稳定剂、乳化剂分别用蒸馏水溶解后,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
(6)均质将调配好的混合液在20 MPa~30 MPa压力下均质。
(7)杀菌、冷却、接种杀菌温度应控制在90 ℃,时间为20 min。
杀菌后要迅速将混合液冷却到42 ℃~45 ℃。
将冷却后的混合乳液接种4%的生产发酵剂。
(8)分装、发酵将接种后的乳液分装后放入生化培养箱中,在44 ℃的温度条件下培养4 h。
(9)冷却、后熟从培养箱中取出发酵产品迅速冷却到10 ℃以下,再放入冰箱中,在2 ℃~5 ℃条件下存放12 h~24 h,即得成品。
软饮料工艺学第4章 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

包装←冷却←杀菌
B、工艺要点
1. 原料的选择及处理 (1)乳原料 一般用鲜乳、脱脂乳、炼乳、全脂或脱脂乳粉 (2)咖啡 (3)甜味剂 (4)香料和焦糖 (5)稳定剂 (6)其他原料
2. 配方
乳固形物3%以上,咖啡、甜味剂、香料、 焦糖、稳定剂等因需要而定
3. 生产方法 (1)配制顺序 ①将砂糖液倒入调和罐
第二节 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
一、植物蛋白饮料(Plant Protein Beverages)概念与分类
1、概念
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 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5%(m/V)。
2、分类
豆乳(豆奶)、椰子汁、杏仁露、花生奶
3、大豆蛋白饮料的优势:
②缩短浸泡时间,提高均质效用
③改善风味 4.脱皮:干法、湿法 5.灭酶(脂肪氧化酶) a、干热处理法 b、蒸汽法 c、热水浸泡法 d、酸(碱)处理法 6.加水磨浆 7.分离
磨浆机、胶体磨设备
浆渣分离机
胶 体 磨
8. 真空脱臭
9. 调配
(1)营养强化
(2)添加甜味剂、稳定剂等
乳化剂:蔗糖酯、单甘酯、卵磷酯 增稠剂:CMC、海藻酯钠、明胶、 黄明胶、琼脂等
Soft Drink Technology
软饮料工艺学
Dep.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第4章
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
生产工艺
本章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含乳饮料生产工艺 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
教学重点: 1.乳饮料的定义、分类及生产工艺; 2.豆乳的营养和特点; 3.豆乳的生产工艺,主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教学难点: 1.乳饮料、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的区分及工艺; 2、豆乳质量控制措施。
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图

额定电耗: 1.5千瓦时/公斤
进料温度:30℃
数 量
数 据 特 性
高压均质机
GYB2000-6S
2台
工作压力:20~60兆帕
额定流量:2000升/小时
电机功率:45千瓦
淋水回转式杀菌锅
GT7C19H
2台
最高操作压力:≤0.3兆帕
最高操作温度: ≤143℃
电机总功率: 10千瓦
○果奶饮料生产工艺图
⊙△
⊙○△
注: ⊙---关键过程; ○---特殊过程; △---专检点;
最高操作温度: ≤143℃
电机总功率: 10千瓦
4.2.3水饮料(饮用薄荷水、纯净水)生产工艺图
设 备 名 称
数 据
型 号
数 量
数 据 特 性
离子交换装置
XH-10
1台
工作压力:0.5兆帕
额定产量:10吨/小时
交换流速:20米/秒
进料温度:30℃
反渗透装置
HXRO-10
1台
产水量:10立方米/时
脱盐率: 97~99%
设 备 名 称
数 据
型 号
数 量
数 据 特 性
高压均质机
GYB2000-6S
2台
工作压力:20~60兆帕
额定流量:2000升/小时
电机功率:45千瓦
淋水回转式杀菌锅
GT7C19H
2台
最高操作压力:≤0.3兆帕
最高操作温度: ≤143℃
电机总功率: 10千瓦
4.2.3水饮料(饮用薄荷水、纯净水)生产工艺图
植物蛋白饮料(花生牛奶饮料)生产工艺图
△
⊙△○
⊙○△
色加工技术: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工艺

工艺操作要点
一. 发酵剂的制备 二. 酸豆乳基料的制备 三. 接种发酵
纯豆纯乳豆乳与与发发酵酵豆豆奶饮奶料营一养般营成养分成分分比析较(与100比g)较
热能 水分 脂肪 蛋白质 糖类 钙 磷 铁 B1 B2
(Kcal) (g) (g) (g)
(g) (mg) (mg) (mg) (mg) (mg)
细菌总数 : (个/m l) ≤100; 大肠菌群 : (个 /100m l ) ≤ 3 ; 致病菌不得检出。
其他植物蛋白饮料
工艺流程
产品前处理工艺的区别
花生奶的前处理
花生奶前处理工艺的重点是脱皮 。
( 1 )烘烤脱皮 灭酶 、破坏抗营养因子或使其失活 。(花生中含有胰朊酶和抗营养胰蛋白酶阻碍因子等 。
目的: 去除杂质 ,减少土壤细菌 ,去除胚轴、皮的涩味
(胚轴具有苦味、收敛味 ,可抑制起泡性) ,减轻豆 腥味 ,改进豆乳风味以及缩短灭酶时间 ,可以减少蛋 白质变性和防止褐变 ,提高产品白度 ,对豆乳质量的 影响极大。
灭酶与去豆腥味
干热法 热水浸泡法 热磨法
脱氧水磨法 蒸煮法
磨浆与分 离
大豆经浸泡去皮后 , 加入适量的水直接磨成 浆体 ,浆体经过滤得到浆液。
调制
添加赋香剂:
一般使用香兰素进行调香, 得到乳味明显的豆乳 。最好 使用乳粉或鲜乳。
赋香剂还利于掩盖豆腥味。
杀菌
目的: ○ 杀灭耐热细菌和胰蛋白抑制剂以及部分残存酶。
方法: ○ 超高温的板式或管式杀菌机
脱臭 、均质 、冷却
( 1)脱臭
目的:
去除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和前处理过程中留下的不 愉快味 。真空脱臭器脱臭。
杏仁露热 处理时间与其 稳定性的关系 杏仁露热 处理时间对 其稳定性的影响
植物蛋白饮料生产技术

一.植物蛋白饮料生产技术1.豆乳类饮料大豆的浸泡与清理-----大豆脱皮---磨浆与酶的钝化---分离与脱臭---豆乳的调制---均质---杀菌---包装2.花生乳饮料花生仁---拣选---灭酶,去红衣---浸泡---磨浆---分离---调配---均质---二次均质---灌装---杀菌,冷却---成品3.杏仁露饮料脱苦杏仁---消毒清洗(脱毒)---烘干---粉碎---榨油---研磨---调配---脱气---均质---杀菌---灌装---密封---杀菌---冷却---保温---打检---成品。
4.椰子汁饮料浓缩椰浆---热水溶解---添加剂处理---混合与高速搅拌---调配---精磨---均质---预热---灌装---灭菌---检验---贴标---成品。
5.红枣核桃乳饮料红枣选择---清洗---烘烤---取汁核桃仁选择---去皮---浸泡---磨浆---分离---核桃乳---调配---脱气---均质---灌装---杀菌---冷却---检验---成品二.发酵蛋白饮料生产技术1.凝固型酸奶原料乳--标准化---均质---杀菌---接种---灌装---发酵---冷却---凝固成酸奶。
2.搅拌型酸奶原料乳---标准化---均质---杀菌---接种---发酵---搅拌---冷却---杀菌---冷却---灌装---搅拌型酸奶3.高钙酸性乳饮料脱脂乳粉---溶解---复原乳---混合(加脱脂乳粉,蔗糖)---储存(加柠檬酸钙)---均质---冷却---调配(加酸液)---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无菌灌装---成品。
4.乳酸菌饮料(1)酸乳型乳酸菌饮料原料乳---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种(菌种扩大培养)---发酵---搅拌---冷却---冷却---乳酸菌发酵乳---调配(加糖浆,柠檬酸,香料)---净化---均质---杀菌---灌装---冷却---酸乳型乳酸菌饮料(2)果汁型乳酸菌饮料原料乳---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种(菌种扩大培养)---发酵---搅拌---冷却---冷却---乳酸菌发酵乳---调配(加果汁,柠檬酸,糖浆)---净化---均质---脱气---调香(加香料)---杀菌---灌装---冷却---酸乳型乳酸菌饮料5.果味乳酸菌活菌饮料原料选择---消毒,灭菌---冷却---接种---发酵---冷却---均质---调配---无菌灌装---成品---入库冷藏三.格瓦斯发酵饮料生产技术1.甘薯格瓦斯原料处理--去皮---切片---蒸煮---粉碎---酶处理---加热---过滤---接种---发酵---降温---过滤---灌装---灭菌---低温贮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大作业一工艺流程图二、设计说明书市场背景植物蛋白饮料主要原料为植物核果类籽及植物的种籽。
这些籽仁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植物蛋白及其制品由于不含胆固醇而含大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长期食用不仅不会造成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而且还对血管壁上沉降胆固醇既有溶解作用。
植物籽仁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可防止不饱和脂肪氧化,去除过剩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减少褐斑,有预防老年病的作用。
植物蛋白饮料还富含钙、锌、铁等多种物质和微量元素,为碱性食品,可以缓冲肉类,鱼、蛋、家禽、谷物等酸性食品的不良作用。
部分人尤其是多数亚洲人体内不含乳搪酶,饮用牛奶有过敏问题,而饮用不含乳糖的植物蛋白饮料就无此问题。
世界上部分地区食物与蛋白供应不足,己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
根据FAO统计,发展中国家有20%的居民热量不足,60%的居民食物中的蛋白质满足不了要求。
这种实际情况,迫使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食物与蛋白的供应问题。
我国人民解决了温饱,但饮食结构中缺乏优质蛋白。
鉴于我国人多地少及粮食转化为动物蛋白的效率低(即Ikg动物蛋白消耗能源和劳动工本分别高于植物蛋白的9倍和7倍)等因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及相关部门先后提出发展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并举的方针。
以椰子汁、杏仁露等为代表的植物蛋白饮料将掀起新一波饮料浪潮。
《中国饮料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中,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估计,以椰子、大豆、花生、杏仁、核桃等植物果仁、果肉为原料的植物蛋白饮料或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与此同时,包括海南椰岛集团、汇源集团、维他奶等饮料企业纷纷进军植物饮料领域,欲抢占市场先机。
据了解,随着饮料行业发展和国内消费者对健康饮料的追求,中国饮料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中国饮料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显示,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保守估计,未来五年,我国饮料总产量将保持12%~15%的年均增速发展,其中包装饮用水仍然占有最大比重,茶饮料、蛋白饮料的发展势头迅猛,比重将有所提高。
椰子汁是将椰肉榨汁而成的天然饮品,含有大量植物蛋白以及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锌、钙、铁等微量元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天然饮品。
其所含的维生素E能保持女性青春活力,丰富的锌可促进少女发育,镁可改善老年人的循环系统,常饮椰子汁不仅不会增加体重,还可降低人体血脂水平,预防高血脂症,从而起到对心血管的保健作用。
研究人员还发现,先饮椰子汁再饮酒,即使饮量多也不易醉。
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年产1000t/年的椰汁班产量:每天一班,3.85t/班(一年以260天计算,则班产量=1000/260=3.85)产品规格:三片罐(5133#),每罐240ml,4000罐/t,15400罐/班椰汁生产工艺流程原料一选料一剥椰衣一去壳一去皮→椰肉→热烫破碎→磨浆→过滤→胶体磨微细化→配料→均质→灌装→杀菌→冷却→入库主要操作技术和关键控制工艺(l)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椰子要选用新成熟的椰子果,用自来水将椰子外壳表皮附着的泥沙和杂物冲洗干净,人工用刀砍去椰子的外壳,用椰肉刨机将椰肉刨出,加入足够的符合饮料生产的处理水,送入磨浆机进行破碎。
特别注意的是加水量应一次加足,量不可太少,以免影响原料提取率,一般控制在配料水量的50一70%。
破碎成疏松的状态时出汁最佳,这是粗磨。
经离心过滤机过滤后再用胶体磨细磨,使其组织内蛋自质及油脂充分析出,以利于提高原料利用率。
经过粗、细磨后的浆体中应有90%以上的固形物可通过150目。
(3)调配纯椰汁经调配后可生产出营养丰富且在口感上有典型椰子风味的调制椰汁。
将己调好浆液浓度的椰汁,放入不锈钢调配罐中进行调配,按产品配方添加适量的砂糖、乳化剂和稳定剂等,使椰汁既有好的风味又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由于椰蛋白的等电点约在PH值3.0一4.0之间,当椰汁的PH值降至这个范围附近时,会因失去同性电荷的斥力而凝结成大分子的沉淀物。
椰汁中加入乳化剂和稳定剂是为了使制成的椰汁长时间保持其稳定状态,当稳定状态破坏时,液体中的相同粒子便会凝聚成肉眼可见的颗粒,因其相对密度较大,所以造成分层与沉淀现象严重(上层为脂肪,下层为蛋白质),致使产品储存期短,易变质,产品失去应有的品质。
因此乳化剂和稳定剂是保持产品不发生分离沉淀的重要因素。
乳化剂和稳定剂中加入约为5倍重量的水,在65一75℃、2800r/min下搅拌4一5min,得到稳定的乳化剂液和稳定剂液。
(4)高压均质均质的目的是使椰汁中的不同粒度、不同密度的颗粒进一步破碎并使之均匀,增加椰汁的亲和力,适当增加产品的勃度,抑制出现分层、沉淀现象,使椰汁保持均一稳定。
压力和温度是影响均质效果的极为重要的参数,均质大多采用高压均质机,主要依靠巨大的压力差,使脂肪粒受到剪切、高速撞击而破碎,成为更细小的脂肪粒,增加了脂肪球的表面积,从而增加了蛋自质在脂肪球表面的吸附量,使脂肪球比重增大,上浮力变小,并使固体微粒分布变窄增加了乳化效果。
将调配好的椰汁加热至80℃,然后开动高压均质机以水引流,当高压均质机工作压力稳定在35MPa时,进行连续两次高压均质,均质温度不低于80℃。
(5)定量罐装、压盖将两次高压均质后的椰汁输送并定量灌入洗净沥干的玻璃瓶中,密封瓶口。
对于三片罐包装的产品:用泵将经均质后的椰汁输送至定量罐装机,将椰汁定量灌入三片罐瓶中,经传送带送至压盖机进行压盖密封瓶口。
然后将椰汁送入杀菌锅中进行加压高温灭菌。
(6)杀菌把压盖密封瓶口的椰汁送入杀菌锅中进行加压高温灭菌。
灭菌方法采用0.IMPa压力,杀菌公式:(10一15一25min)/121℃。
成品出锅后用清水冲洗掉附在玻璃瓶上的残留奶,以免感染杂菌。
(7)装箱、封口外包装用纸箱,表面涂防潮油层,保持防潮性能良好。
每箱24罐,每罐240ml。
箱外用胶纸带封口,刷明标记,包括成品名称、生产厂家名称、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成品标准编号等,如果出口商有特殊要求,按要求实施。
(8)金属检测装箱封口以后的产品,在进入冷库以前需要再次进行金属检测,纸箱从金属检测仪通过以后,翻转180度,再次通过另一金属监测仪,确保无任何金属物质存在最终的产品中。
(9)入库储藏装箱、金属检测以后经过水平皮带输送机运到仓库中,再由叉车搬运到存放的位置,产品采用块堆积系统,便于能够最佳利用空间。
产品配料工艺椰汁的配方:椰肉:总水量=1:10复合乳化剂:蔗糖酯0.1%,单甘脂0.25%,吐温一80 0.11%复合稳定剂:梭甲基纤维素钠0.03%,酪蛋白酸钠0.25%成品糖度:9.0%稳定性的研究(1)复合乳化剂的配制采用的正交表为三因素三水平表,三因素分别为蔗糖酯、单甘酯和吐温一80,蔗糖酯的三水平分别为:0.10%、0.15%、0.20%,单甘酯的三水平分别为:0.20%、0.25%、0.30%,吐温一80的三水平分别为:O.11%、0.12%、0.13%。
配制复合乳化剂时,将选定的乳化剂按比例混合,加热水研磨后,用乳化剪切机充分搅拌,使之混匀制成混合乳化剂,冷却添加于椰汁中,经二次均质后,以45O0r/min离心2Omin。
以脂肪上浮层厚度为指标来考察乳化剂对椰汁稳定性的影响。
(2)复合稳定剂的配制在己经添加了复合乳化剂的椰汁中分别加入不同用量的单一稳定剂梭甲基纤维素钠、酪蛋白酸钠,经二次均质后,热灌装、杀菌。
静置比较添加不同浓度稳定剂的椰汁的色泽、分层情况、黏度、口感等,并以4500r/min的速率离心20min,以沉淀率为指标来考察稳定剂对椰汁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单一稳定剂对椰汁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配比进行稳定剂的复配。
在已经添加了复合乳化剂的椰汁中分别加入不同的复合稳定剂,经二次均质后,热灌装、杀菌。
静置后比较添加了不同复合稳定剂的椰汁的色泽、分层情况、粘度、口感等,并以4500r/min的速率离心2Omin,以沉淀率为指标来考察复合稳定剂对椰汁稳定性的影响。
椰汁最佳杀菌条件的确定根据文献及椰树牌椰汁专利设计了两种不同杀菌条件,即121℃,15min和115OC,28min,将经不同杀菌条件制得的椰汁进行感官评定,确定最佳杀菌条件。
综合感官评定方法对不同杀菌条件所得的成品与椰树椰汁,采用评分检验法,从色泽、气味和味道等综合方面进行个人喜好感官评定。
检测方法蛋白质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脂肪的测定:索氏抽提法总糖、还原糖的测定:GB5009.8一85总固形物:折光度法总氨基酸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维生素的测定:GB5009.10一85水分的测定:快速水分测定仪纤维素的测定:GB5009.10一85灰分的测定:CB5009.4一85钾、钠、钙、镁、铁、锰、锌、铜的测定:GB/T5413.21一1997产品微生物的检测:细菌总数的检测:将样品稀释至尽量低的浓度,采用平板涂布法将样品涂在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一般为37℃左右24到48小时培养,后测定的菌落数即细菌总数。
致病菌检测:进行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鉴定产品质量指标色泽: 椰子汁外观呈乳白色, 无沉淀和分层现象。
风味: 具有新鲜椰子汁特有的风味和香味, 无异味。
总糖: (以还原糖计,g/ 100ml)> 8蛋白质: (g/ 100ml)≥0.6总酸: (以乳酸计g/ 100ml)≤ 0.1总固形物: (g/ 100ml)> 8细菌总数: (个/100ml)≤100大肠菌群: (个/100ml)〈3原料、辅料、包材、水、电、汽的消耗指标原料椰肉中蛋白质含量为5.5%,脂肪含量为31.57%,而成品椰汁中蛋白质含量控制在0.6%,以成品率为99.7%计,按照此标准计算:每班次消耗椰肉量为:3.85/5.5%/99.7%=0.42t;椰肉损耗率15.5%,每班次实际椰肉量:0.42/84.5%=0.5t每得1t椰肉需椰子2.5t,每班次消耗原料椰子0.5×2.5t,即1.25t辅料由工艺配方,计算其班产所需各辅料用量:蔗糖3.85/0.997×9%=347.6kg蔗糖酯:3.9kg单甘酯:9.7kg吐温一80:4.3kgCMC一Na:1.2kg酪蛋白酸钠:9.7kg包材空罐耗用量(损耗率0.82%):三片罐(5133#):4000罐/t 每班产量:15528罐外包材耗用量:三片罐包装箱(24罐/箱):15528/24=647只采用能耗估算法,果蔬汁饮料的能耗为:水耗量:5一8m3/t汽耗量:400一700kg/t电耗量:20一50kw/h生产车间每班耗水量:8×3.85=30.8t生产车间每班耗汽量:600×3.85=2310kg生产车间每班耗电量:40×8=320kw生活用水量:生活每天最大用水量=(最大班人数×70)/1000×8=30×70/1000×8=16.8t 锅炉用水量=1.2×1.5×锅炉蒸发量×8=1.2×1.5×1000×8=15t照明电:白天采用自然采光,只在采光不足或夜班时才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