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原始记录修订稿

合集下载

养殖场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检测报告

养殖场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检测报告
N a O H调 p H 7~ 8 。
海华蓝 化学 技术有 限公 司购 入 ) , 酵母 提 取 物 ( 由北 京双旋 微生 物培养 基制 品 厂购 人 ) , 琼脂 ( 由福 建 省

铜 绿假 单胞 菌 主 要 产 生 胞 外 酶 、 内毒 素 、 外 毒素 A 等 十余种 致病 因子 , 其 中外 毒 素 A毒 性 最 强 , 为 重 要 致死 因子 _ 3 J 。铜绿 假 单胞 菌 为 兼性 化 能 自养 代 谢, 对有 机 营 养 要 求 低 , 在 瓶 装 水 中 可 生 长 达 到 1 0 c f u / mL的水 平 J 。为 了解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在 养 殖 场 的分布情 况 , 保 障人 畜健 康 , 特 进行 该项检 测 。
1 . 1 . 1 样 品: ( 1 ) 在某 养 殖 小 区采 集 桶 装 水 、 自来 水、 水道 污水 各 2 5 0 mL 。( 2 ) 接 种 环无 菌 操 作 分别
养琼脂 和 生化鉴定 管 ( 由恒 因生物 公 司购 入 ) 。( 2 )
取 山羊 、 绿壳蛋鸡脓性分泌物于 2 5 0 m L去离子水中
病 防 控 。E—m a i l : 1 0 1 5 0 9 0 2 2 8 @q q . c o n l
金 氏 B选 择培 养基 : 蛋 白胨 2 0 . 0 g , 甘油 1 0 . 0 g , 磷
酸氢 二钾 1 . 5 g , 硫 酸镁 1 . 5 g , 琼脂 1 5 . 0 g , 蒸馏水 ,
气、 水、 土壤 , 动物皮 肤 、 肠 道及 呼吸道 中。该菌 是引 起机 体感染 的主要 病 原 菌之 一 , 对 长 期 大量 使 用 抗 生素 、 大 面积烧 伤 、 机 体 免疫 功 能 低 下者 , 能 引起 皮 肤、 黏膜感 染 、 肺炎 、 脑膜炎、 败 血 症等 ¨ J , 并 且 作 为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记录(铜绿甲单胞菌)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记录(铜绿甲单胞菌)
革兰染色、镜检(现象):
氧化酶试验
培养基
名称
营养琼脂培养基
绿




培养基
名称
PDP琼脂培养基
批号
批号
培养
温度

培养
温度

时间
日时至日时,计小时
时间
日时至日时,计小时
现象:
现象:
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
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每1不得过检出□未检出 □检出结论:检验人:复核人: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记录
(铜绿假单胞菌)
检验号REC-QC-057-00
品名
跌打活血散(混合生药粉)
规格
批号
数量
来源
紫外消毒时间
时分至时分
取样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依据
铜绿假单胞菌
增菌培养:取供试液10ml,直接接种至适量(不少于100ml)的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培养。
培养基
名称
胆盐乳糖培养基
培养
温度

批号
时间
日时至日时,计小时
分离培养:取上述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
培养基
名称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
培养
温度

批号
时间
日时至日时,计小时
现象:
确证试验:从上述分离平板上挑选2〜3个疑似菌落,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培养18〜24小时。取斜面培养物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及氧化酶试验。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3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测定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健用品中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经营的保健用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于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能产生绿脓菌素。

此外还能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42 ℃±1 ℃条件下能生长。

4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

实验用水符合GB/T 6682中二级水的要求。

4.1 灭菌生理盐水:详见附录A.1。

4.2 灭菌液体石蜡:详见附录A.2。

4.3 灭菌吐温-80:详见附录A.3。

4.4 SCDLP:详见附录A.4。

4.5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详见附录A.5。

4.6 乙酰胺:详见附录A.6。

4.7 革兰氏染液:详见附录A.7。

4.8 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详见附录A.8。

4.9 硝酸盐蛋白胨水:详见附录A.9。

4.10 明胶液化培养基:详见附录A.10。

5 仪器和设备5.1 天平:感量0.1 g。

5.2 灭菌刻度吸管:10 mL、5 mL、1 mL。

5.3 高压灭菌器。

5.4 量筒:100 mL、200 mL、2000 mL。

5.5 恒温水浴箱或隔水式恒温箱:44.5 ℃±0.5 ℃。

5.6 无菌锥形瓶:100 mL、200 mL、250 mL、2000 mL。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耐受力很强的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在人类和动植物体内都有可能成为病原菌,引起多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十分重要。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主要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形态学观察是最为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来初步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青绿色凝块状菌落,通常呈金黄色至淡黄色,具有辛辣气味。

除了形态学观察外,生理生化特性检测也是菌种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利用氧化物作为唯一氧化剂和膜脂组成特殊等。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溶血素、胞外聚合物酶、脂肪酶等多种外源酶,可以降解寡糖、脂质等物质。

分子生物学方法也成为现代菌种鉴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可以对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比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同时又有足够的变异性,能够帮助界定种和属的分类关系。

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菌种鉴定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菌落:铜绿假单胞菌菌落为青绿色,有金黄色至淡黄色的边缘。

需避免选择其他青绿假单胞菌属菌种带来的干扰。

2. 确认生理生化特性:对于一些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氧化物利用情况、酶产生等,可以通过专门的生化试验进行验证。

3. 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定菌种的归属,可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加深对菌种的认识。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准确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医学、环境等研究工作,为防治相关感染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化妆品菌落总数检测原始记录

化妆品菌落总数检测原始记录
培养基及试剂
生理盐水、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0.5%TTC(氯化三苯四氮唑)溶液
样品制备
取g(mL)样品以mL无菌生理盐水稀释为1:10样品稀释液。
实验步骤
1、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的检液2mL,分别注入到两个灭菌平皿内,每皿1mL。另取1mL注入到9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注意勿使吸管接触液面),更换一支吸管,并充分混匀,制成1:100检液。吸取2mL,分别注入到两个灭菌平皿内,每皿1mL。如样品含菌量高,还可再稀释成1:1000,1:10000,……等,每个稀释度应换1支吸管。
备注:
项目编号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铜绿假单胞菌
样品性质
收样时间
检测时间
环境条件
温度: ℃ 湿度: %
检测依据及方法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第五章 微生物检验方法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设备及编号
电热恒温培养箱DHP-9082B(KLM-YQSB-006)、生物安全柜BHC-1300ⅡA2(KLM-YQSB-002)、立式蒸汽灭菌器LDZM-60KCS-Ⅱ(KLM-YQSB-022)、恒温恒湿培养箱HSP-150BE(KLM-YQSB-007)、水浴锅HH-4双列四孔(KLM-YQSB-017)
3、为便于区别化妆品中的颗粒与菌落,可在每100mL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中加入1mL0.5%的TTC溶液,如有细菌存在,培养后菌落呈红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无变化。
4、菌落计数方法:先用肉眼观察,点数菌落数,然后再用5倍~10倍的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一稀释度各平皿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2、将融化并冷至45℃~50℃的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倾注到平皿内,每皿约15mL,随即转动平皿,使样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 置36℃±1℃培养箱内培养48h±2h。另取一个不加样品的灭菌空平皿,加入约15mL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置36℃±1℃培养箱内培养48h±2h,为空白对照。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原创版2篇】篇1 目录1.铜绿假单胞菌的概述2.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3.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的卫生标准4.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和治疗药物5.铜绿假单胞菌的防控措施篇1正文一、铜绿假单胞菌的概述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

其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铜绿假单胞菌编码三种 VI 型分泌系统,即 h1-t6ss、h2-t6ss 和 h3-t6ss。

其中 h1-t6ss 被认为是一种严格的细菌靶向途径,而 h2-t6ss 和h3-t6ss 通过作为靶向宿主细胞并促进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毒力。

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形态学观察: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态和结构。

2.培养法:将采集的样本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特征。

3.免疫学检测:通过抗原 - 抗体反应检测样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抗原或抗体。

4.分子生物学检测:如 PCR、DNA 测序等方法,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

三、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的卫生标准在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铜绿假单胞菌对人有致病力,常引起人皮肤化脓感染,特别是烧伤、烫伤、眼部疾病患者被感染后,常使病情恶化,并可引起败血症。

因此,在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四、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和治疗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各种感染,如皮肤感染、败血症等。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1.半合成青霉素:如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其中以哌拉西林为最常用。

2.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3.其他内酰胺类药物:如亚胺配能及氨曲南。

4.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

5.氟喹酮类: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氟罗沙星等。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标准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标准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标准方法本标准是由《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标准方法》编写,由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现予以公布。

一、总则1.1 本标准规定了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含有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食品,生物制品,洗涤剂等产品的检测。

二、试剂2.1 生化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布洛绿培养基,糖胞培养基,等。

2.2 其他试剂:自热蓝钝化试剂,绿色磷酸钴溶液,盐酸苯溴醇溶液,1.45%氯化钠溶液,洗涤剂,烧杯,胶体金,正确滴定管,滤纸等。

三、标本预处理3.1 根据样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如:(1)药物检验:①总菌数:将标本加水(按标本类型要求)搅拌分散,置温度25℃-35℃条件下培养3-5小时,取其液滴,用10倍浓缩液滴定管稀释后,每管各滴取3滴,移液到细菌晶胞培养基中,置温控设备培养2-4天;②尿路感染:将标本通过磨细处理,搅拌均匀,取1mL稀释,加入9mL布洛绿培养基中,摇匀,滴入滤纸上,用芳香族氯酚橙溶液杀菌,置温控设备培养1-2天;(2)食品检验:①总菌数:将标本加水(按标本类型要求)搅拌分散,取其液滴,用10倍浓缩液滴定管稀释后,每管各滴取3滴,移液到肉汤培养基中,置温控设备培养2-4天;②污染菌:将标本通过磨细处理,搅拌均匀,取0.1mL分装,加入9.9mL糖胞培养基中,摇匀,置温控设备培养4-8小时;(3)洗涤剂检验:①总菌数:将标本加水(按标本类型要求)搅拌分散,取其液滴,用10倍浓缩液滴定管稀释后,每管各滴取3滴,移液到肉汤培养基中,置温控设备培养2-7天;②污染菌:用1.45%氯化钠溶液,洗涤剂混合清洗烧杯,将标本加入,搅拌均匀,取1mL稀释,加入9mL糖胞培养基中,摇匀,置温控设备培养4-8小时。

四、检测方法4.1 鉴别:通过观察培养基上菌落性质,如颜色,形态,菌落外观,大小,来确定菌株;4.2 鉴定:采用通用鉴定方法(如,免疫学鉴定,生物学鉴定,代谢鉴定等),以确定所测菌株是否是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操作规程

铜绿假单胞菌操作规程
5.2.3.2软膏、乳膏剂取供试品10g,加至含20ml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和无菌玻璃珠的适宜容器中,必要时可增加十四烷酸异丙酯的用量,充分振摇,使供试品溶解。然后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振摇5~10分钟,萃取,静置使油水明显分层,取其层作为1:10的供试液。
5.3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
5.3.3.1取滤膜孔径不大于0.45µm,直径不小于50mm可拆卸的滤器。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灭菌。使用时,必须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5.3.3.2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油类供试品,其滤膜和过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干燥。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冲洗次数为3次。每片滤膜的总过滤量不宜过大,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
5.3.3.3每张滤膜取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直接过滤,或加至适量稀释剂中,混匀,过滤。若供试品1g或1ml含菌较多,可选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1ml,过滤。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其它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冲洗次数为3次。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胆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一张滤膜。滤膜贴于平板上时不得有空隙.10.1%苯扎溴铵溶液(供洗手、擦拭操作台面用)。
2.1.25%石碳酸溶液(配好后装入玻璃消毒缸内,供消毒带菌吸管用)亦可选用其他适宜消毒液。
2.1.375%乙醇溶液。
2.2稀释剂和试剂
2.2.1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原始记录
铜绿假单胞菌
检验依据:GB/T8538-2008
样品制备:
釆用滤膜法。将250mL水样用孔径为的滤膜过滤,并将滤膜移至CN琼脂选择性培养基上,于36±1℃培养20-24h.
检验项目
现象
结果
分 离
培 养
假单胞菌琼脂基础培养基/CN琼脂
要求
36±1℃;20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计数
菌落计数公式: N=P+F(cF/nF)+R(cR/nR)
实验
结果
阴性:
阳性:
CFU/250mL
备注
P: 显兰/绿色的菌落数。
F: 显荧光的菌落数。
R: 显红褐色的菌落数。
nF: 进行产氨测试的荧光的菌落数。
cF: 产氨阳性的荧光的菌落数。
nR: 进行产氨. 氧化酶. 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试的红褐色菌落数。
检验项目





营养琼脂
要求
36±1℃;20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氧化酶试验要求:用玻璃来自,将适量的纯种培养物涂布在试纸上。10S内显色
金氏B(King`s B) 培养基
要求
36±1℃;20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乙酰胺肉汤
要求
36±1℃;20h~24h。
Cr: 产氨. 氧化酶. 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试均呈阳性的红褐色菌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