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互联网产品的诞生过程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产生及发展过程

计算机网络产生及发展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获得了飞迷的发展。

20年前在我国很少有人接触过网络,而今天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网络被应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

从学校远程教育到政府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很多方面都离不开网络技术。

可以不夸张地说,网络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竟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

在演说中,“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辟论点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

随者计开机网格技术的正物发展,计算机网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奈、从单机到多机的发展过程,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1.第一阶段:诞生阶段(计算机——-终端)20世起50~60年代,出现了第一代计并机网络,它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它的主要特点是一个主机,多个终端。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信线路连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用户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内的终端键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中心计算机,分时访问和使用资源进行信息处理,处理结果再通过通信线路回送到用户终端显示或打印。

这种以单个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当时计算机的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设置在专用机房,相对而言,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较为便宜,为了共享计算机强大的资源,将多台具有通信功能而无外理能力的设备与计算机相连。

该台计算机称为主机,在专用的机房放置;与其相连的设备称为终端,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放置在各个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工作环境中,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为了前端机(FEP)(在主机之前增加了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用于处理终端的通信信息和控制通信线路,并能对用户的作业进行预处理,这台计算机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也叫前置处理机;在终端设备较集中的地方设置一台集中器(Concentrator),终端通过低速线路先汇集到集中器上,再用高速线路将集中器连到主机上)。

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国家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CERNET于1994年10月投入使用,是一个全国范围的教育科研 互联网。
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中国金桥网(ChinaGBN) 中国金桥网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Internet商业服务的二大互联 网络之一(另一个是ChinaNET)。
2.第二阶段:形成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 心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 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将分布在不同 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2.第二阶段:形成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 心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1.第一阶段:诞生阶段(计算 机——-终端)
当时计算机的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设置在专用机房,相对而言, 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较为便宜,为了共享计算机强大的资源,将 多台具有通信功能而无外理能力的设备与计算机相连。该台计算 机称为主机,在专用的机房放置;与其相连的设备称为终端,终 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 放置在各个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工作环境中,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 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4. 第四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 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 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 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5.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从计算机网络应用来看,网络应用系统将向பைடு நூலகம்深和更宽的方向发展。 首先,Internet信息服务将会得到更大发展。网上信息浏览、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等技 术将进一步提高速度、容量及信息的安全性。其次,远程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 远程购物等应用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出,不再只是幻想。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将成 为网络发展的热点话题。 网络的发展也是一个经济上的冲击。数据网络使个人化的远程通信成为可能,并改变 了商业通信的模式。一个完整的用于发展网络技术、网络产品和网络服务的新兴工业 已经形成,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性和重要性已经导致在不同岗位上对具有更多网络知识 的人才的大量需求。企业需要雇员规划、获取、安装、操作、管理那些构成计算机网 络和Internet的软硬件系统。另外,计算机编程已不再局限于个人计算机,而要求程序 员设计并实现能与其他计算机上的程序通信的应用软件。

计算机发展过程

计算机发展过程

计算机发展过程计算机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杰出代表,经历了漫长而又精彩的发展过程。

从最早的电子计算机到现如今的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技术,计算机的发展汇聚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本文将带您回顾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一、电子计算机的起源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技术的起步。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体积庞大,耗电量高,运算速度相对较慢,但却是开创了计算机发展的新纪元。

代表性的机器有美国的ENIAC和英国的EDSAC。

它们通过电子管等设备实现了数据的输入、存储和运算,为后来的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二、集成电路技术的突破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更加迅速、高效地发展起来。

与电子管相比,集成电路的体积更小,功耗更低,计算速度更快。

这一突破使得计算机可以进一步普及,成本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

冯·诺伊曼结构的计算机成为了主流,同时引入了操作系统的概念,使计算机更易于使用。

三、个人计算机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兴起使计算机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苹果和IBM等公司推出了首批个人计算机产品,其运行速度和存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大降低了成本。

图形用户界面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使用更加直观简单,加速了计算机在商业和家庭领域的普及。

四、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成为计算机领域的重大里程碑。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之间可以互相连接和共享信息。

Web浏览器的问世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进行在线交流和合作。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数字时代的来临铺平了道路。

五、移动计算的崛起21世纪初,移动计算设备的崛起再次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计算和访问互联网。

此外,无线网络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增强了移动计算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人们的社交娱乐、工作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移动计算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 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 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
•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 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
• 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特点:主机负荷较重,响应时间 长,可靠性低,通信线路利用率 低,若主机发生故障,则系统瘫 痪。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 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 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 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 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 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 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 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苏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 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
• 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 苏联的核武器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 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 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
• 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RPA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 ARPAnet的网络,但是只有4个结点。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分组交换以网 络为中心,主 机都在网络的 外围

互联网的发展史4个阶段

互联网的发展史4个阶段

互联网的发展史4个阶段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有四个阶段,店铺为大家整理了这四个阶段中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互联网发展史的4个阶段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移动互联网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CNNIC 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 亿,同比增长17.5%,增长势头强劲。

这个阶段的产品呈现跨平台的趋势,在移动互联网上都有产品战略布局。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分如下四个主要阶段。

1.互联网发展史第一阶段(2000 年—2002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初级阶段。

2000 年11 月10 日,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计划”,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

2002 年5月17 日,中国电信在广州启动“互联星空”计划,标志着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ICP(InternetContent Provider,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开始联合打造宽带互联网产业。

2002 年5月17日,中国移动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GPRS 业务。

这个阶段的主要产品有文字信息、图案及铃声。

2互联网发展史第二阶段(2003 年—2005 年)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时期,用户主要在移动互联网上看新闻、读小说、听音乐,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阶段开始出现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如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产品经理或WAP 产品经理等。

3.互联网发展史第三阶段(2006 年—2008 年)这时的中国移动互联网除了内容之外,开始有了一些功能性的应用,比如:手机QQ、手机搜索、手机流媒体等,手机单机游戏和手机网游起步,移动互联网开始作为传统互联网的补充,占据了用户大量的碎片时间,这是一个互动娱乐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得到一定的发展,对产品经理的需求也逐渐在扩大。

互联网的历史与发展

互联网的历史与发展

互联网的历史与发展互联网是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

它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深刻影响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回顾互联网的历史,介绍其发展过程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起源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

当时,美国国防部的一项研究项目“阿帕网”(ARPANET)作为抵御核战争威胁的措施之一,旨在建立一种分散式的通信网络。

1969年,阿帕网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与斯坦福研究所之间建立了第一个互联网连接,这被认为是互联网诞生的开始。

二、互联网的发展过程1. 互联网的扩展20世纪70 年代,互联网开始向学术界和研究机构扩展。

各个大学纷纷建立互联网连接,并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通过这些网络,人们可以进行电子邮件的交流和文件的传输。

2. 公共互联网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成熟,互联网逐渐向公众开放。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简化和网页浏览器的出现,使得普通人也能够方便地访问互联网,并享受到其中的信息资源。

3.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21世纪初,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开始崭露头角。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上网,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服务,这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三、互联网的影响1. 经济影响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字经济繁荣。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在线购物、支付和交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流通。

同时,互联网的兴起也催生了许多新型产业,如网络营销、在线教育、共享经济等。

2. 社交影响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社交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交活动,包括分享生活、交流观点、寻找共同兴趣等。

互联网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机会和可能性,打破了地理限制,让人们的社交圈更加丰富多样。

3. 文化影响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

互联网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互联网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互联⽹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互联⽹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互联⽹、⼤数据、⼈⼯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

具体来说,互联⽹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互联⽹1.0阶段完成了传统⼴告业的数据化;第⼆,互联⽹2.0阶段完成了内容产业数据化;第三,移动互联⽹阶段完成了⽣活服务业的数据化;第四,万物联⽹阶段,就是万物皆可相连,⼀切皆被数据化。

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逐步从⽹络⼤国⾛向⽹络强国,很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先,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民。

截⾄2017年6⽉,中国⽹民规模达7.51亿,相当于美国和印度的总和。

其次,中国诞⽣了世界著名的互联⽹公司。

2017年,在世界上市值排名前⼗位的互联⽹公司中,中国公司就占四席,分别是阿⾥巴巴、腾讯、百度和京东。

再有,⼀些新兴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如,阿⾥巴巴⽣态系统中蚂蚁⾦服旗下的余额宝业务,在2017年以1.14万亿元⼈民币(约合1656亿美元)的托管资⾦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规模的摩根⼤通美国政府货币市场基⾦,成为全球最⼤的货币市场基⾦。

再⽐如,共享单车⾃2015年进⼊⼈们视野以来,⼀时之间风靡全国,⽽其成功的商业模式也引发了世界的关注,他国的效仿。

从中美两国互联⽹发展来看,过去是中国复制美国的商业模式,就是“C2C”——“Copy to China”。

⽐如,中国公司仿照雅虎创办了搜狐、仿照⾕歌创办了百度、仿照YouTube创办了优酷⼟⾖。

⽽现在,这⼀情况已悄然改变,中国互联⽹公司的创新之路⾛在了世界前列,从过去的“C2C”转变为“CFC”——“Copy from China”,像共享单车、阿⾥巴巴的新零售、百度的⼈⼯智能等都成为⼀些国家甚⾄发达国家效仿的对象。

这表明中国互联⽹的发展已经进⼊了⼀个新的阶段。

⽽这⼀新阶段,就好⽐是⼀个⽆⼈区。

正所谓前⾏⽆灯塔,要实现⽹络强国,引领世界互联⽹发展,就要加⼤科技创新投⼊。

现在,⼀些互联⽹公司⾮常重视技术研发,⽐如阿⾥巴巴成⽴了达摩院,百度在⼈⼯智能领域的布局,腾讯在⼤数据⽅⾯的铺垫等。

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从互联网问世以来,它以无比的速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起源互联网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冷战期间的196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确保国家通信的安全性,开始研究一种能够在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通信网络。

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成功地建立了第一个互联网节点,这就是著名的ARPANET。

二、互联网的发展过程1. ARPANET向互联网的过渡ARPA将ARPANET发展成了一个能够连接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网络,这使得各个节点可以共享资源和信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加入到互联网中,使之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

为了更好地管理互联网,ARPANET被拆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网络,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

2. 万维网的诞生万维网的诞生标志着互联网的第二次重要飞跃。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这使得网页的创建和访问变得更加简单易用。

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查看网页上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这对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互联网的社会影响1. 信息交流与传播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

过去,信息传递需要依赖于印刷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现在,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实时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新闻、科技、娱乐等等。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大大拉近了世界各地人们的距离。

2. 经济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运作方式,推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

电商平台的兴起改变了购物方式,共享经济的出现促进了资源的优化利用,大数据的应用提升了商业运营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互联网产品的诞生过程:
1.产品的定义(想法)
来源有:老板任务、竞品启示、用户反馈、生活体验、其他突发奇想等等。

产品分析包括:
•市场产品分析:了解市场、了解竞品
•用户研究:了解用户、了解需求
之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挖掘潜在需求进行产品定位,最终形成核心价值。

即:产品分析->产品定位->核心价值
2.用户研究(挖掘需求)
a.用“蘑菇心态”了解用户群,扎根蘑菇群,了解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模式
b.用户研究贯穿产品研发的全过程,为各阶段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需求:定位目标用户、目标/行为、功能需求、需求的优先级排序;
•概念设计:产品概念、信息架构;
•细节设计:流程设计、交互设计、视觉风格设计;
•开发/发布:用户的使用情况、用户满意度;
•注意需求的优先级,辨别真实需求和伪需求。

c.用户研究的方法:访谈、日记研究、参与式设计、焦点小组、卡片分类法、现场调查、可用性测试、眼动实验、网站流量日志分析、消费者数据分析、调查问卷等等。

d.研究的最终目的:搞清用户真实需求
用研需求(产品经理提出)->定性调研(访谈明确用户群、特征和需求)->定量验证(问卷为主、验证定性结论)->结论整理(可用的指导)
3.市场分析(环境、对手、自己)
a.宏观环境分析
了解政策、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要素、社会与文化要素、科技要素
b.竞品分析
知彼,了解对手现状的未来策略。

找竞品(产品经理社区、36kr、虎嗅、艾瑞咨询等等)
看竞品(看定位、概念,看亮点、差异,看数据、反馈)
c.能力分析
知己、了解自身能力,把握竞争机遇。

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4.产品定位(核心价值)
产品定位五步法:
a.目标市场定位
b.产品需求定位
c.产品测试定位
d.差异化价值点定位
e.营销组合定位
5.产品规划(GPA路径管理、微创新)
根据用户需求和商业目的,把纷繁的功能点进行梳理,规整出产品的走向,确定版本的节奏。

产品规划的方法:
6.体验设计
通过设计产品的交互机制来影响用户的体验。

a.首先要可用:稳定、功能完善
b.易学、易用、可用性好
c.界面看上去令人愉悦:恰当、高质量的视觉风格
d.营造一个整体的品牌体验
可用->好用->吸引->品牌
设计产品的三个方面:形式、内容、行为
两种基本分工:交互设计、视觉设计
产品原型设计三要素:角色(主角、客户角色、受惠角色、消极人物角色等等)、场景(旅途中、逛街、上下班、等人、休闲时间等等)、任务(选定角色和场景之后,进行任务分解)
软件布局和排版-6大原则:
•精简
•统一性和标准性
•导向性
•满足控制欲望
•给用户反馈
•尊重用户习惯(操作习惯和用语习惯)
7.产品研发(敏捷迭代)
好了,之前6步之后,终于轮到程序猿上场(遇到一些创业公司,以上6步往外一拍脑瓜就弄好了,然后和猿类说:我们就差一个App啦~往往这些公司的产品还没推广就挂了)
人员配备:
前端(移动、web端等)开发、后台开发、测试、运维等。

互联网产品更新很快,所以采用敏捷迭代开发,特点:
持续创新、产品适应性、缩短交付进度、人员和流程适应性、可靠的结果
8.产品运营(渠道推广、品牌宣传)
客户服务:解决客户问题、客户关系维护
产品迭代:用户反馈收集、数据分析、版本迭代优化
推广营销:渠道推广、品牌宣传、SNS营销
服务运维:可靠稳定、抗灾容灾、跟踪定位
注:这里指的产品都是互联网产品
作者:程序员客栈
链接:https:///question/50982942/answer/3706332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好的idea,因为感觉对就赢了一半。

不管做什么行业,我想您都是需要产品的。

真正有长久生命力的产品是从用户(或者说客户)的需求出发,满足他们一个未能得以解决的需求,以及产品是否有清晰的商业盈利模式。

下面我们就互联网产品和大家探讨下。

我们先来看一看开发一款产品有哪些环节?
1、需求梳理的阶段。

这个时候是将自己的想法变成开发语言的阶段。

要记住在这行,想法是不能直接实现的,可以直接实现的只能是需求。

所以光有了创业想法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份完整的需求清单,这样才能使开发进入一个闭环。

从想法到需求的一个需求梳理的过程也是真正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的过程。

需求越完整细致确定,越便于开发~
需求梳理过后需要拿出三样东西:项目需求说明文档、产品结构图、模块功能梳理清单
具体包含如下:
•A、项目需求说明文档
a、文档结构说明部分
封面
项目说明
产品架构
b、产品需求描述部分
产品结构图
核心业务流程图
功能模块及需求说明
•B、产品结构图以及核心业务流程图
•C、模块功能梳理清单
这是重点核心,必须细致到所有功能点。

细致到每一个功能的最细节,分哪几块,一级二级三级等菜单。

(可参考示例)
2、需求梳理过后进入原型的设计阶段
原型设计阶段需要我们画出产品的基本草图,其中包括:产品原型页面交互/产品功能说明文档
•产品结构脑图/表格
•核心业务流程——用户核心任务流程,核心功能状态转化流程图
•原型线框图,包括前端,后端——线框图,静态说明,交互说明
具体输出产品原型我们作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已设置了规范的产品原型交付标准说明(示例)
3、前期是很重要的阶段,是寻找核心功能。

以及确保后期正常开发关键的步骤,这个阶段,自己可以做,但是要逻辑细致,走得通。

此外,产品经理也是负责梳理需求和原型流程的:他们是能将你好的想法变成研发能懂得逻辑图。

切记不能贪多,想到什么功能就去完善,这样不利于初期创业。

1.0的产品,不需要做太多大而全的功能。

我们应该关注在最核心以及跑通主干即可。

这样可以赢得时间,能去更多的思考运营和拿更多的精力成本去推广,即使失败也可以快速回血。

4、至于ui、前后端开发、以及测试没什么太大说的。

一个人重视协调性,以及时间把控上。

一个团队就在于配合协作了。

这里建议先做个好用的产品后再做个更美的应用。

在开发阶段,需要考虑到准备东西的时间成本:例如注册域名、买服务器、备案、苹果开发者账号、安卓市场开发者账号、短信服务等等。

不然中途会影响工期,影响上线,比如网站备案都得1个多月...还有测试阶段等等都是很细小的问题但是也很重要,需要详细了解的可以私信我。

创业开发一款app,基本的流程就是以上想法—需求—原型—UI设计—前后端开发—测试。

在1.0后,就可以优化用户体验、迭代开发创新改进功能了。

以上介绍了搞APP的实现路径和环节,那么由谁来实现,就是接下来要讲的了。

现在我们看一下创业团队的配置吧:
专人专事,需要最低5人,若包括全栈。

他们分别对应的开发阶段是:
组建团队是创业最常见的,但是择人又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这个时候可以考虑用众包去降低初创成本。

众包模式是把传统由企业内部员工承担的工作,通过互联网以自由自愿的形式转交给企业外部的大众群体来完成的一种组织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只需要为贡献者支付少量报酬。

众包模式是一种整合利用资源的好手段。

可以填补我们自身的缺欠,外包是把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转移出去,而通过众包可以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可以通过众包,用低成本获得最大的成效,相较于普通的公司雇佣,更能加快开发速度。

简单推荐一下此类平台吧,为您创业的路上助力一把:
网站
程序员客栈互联网远程工作中心程序员的经纪人
「推荐远程雇佣,也可以发个项目体验一下快速匹配专业BAT级人才」
快码众包http://www.kuaima.co
英选
大鲲https://「设计师居多」
oschina众包https://
码易众包平台
SXsoft
人人开发
厘米脚印
开发邦
一早一晚/
远程.work https://yuancheng.work/
好用的工具和服务
Toggle 免费的工作计时器https:///
Focus Timer for Mac 简洁的番茄计时工具
https:///cn/app/focus-timer/id880565132?mt=12 Trello - 轻量级团队流程协作和列表管理平台https:/// Tower - 简单,好用的团队协作工具https://tower.im/
风车 - 简单高效的团队协作工具https://fengche.co/
worktile -更好的企业协作平台https:///
tita - 企业级的工作计划管理平台/
I Done This - 基于邮件的团队日报工具,小巧实用
https:///
Coding- 一站式云端开发协作平台https:///
零信- 零负担聊工作https://pubu.im/
zoom -视频会议和Web会议服务htt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