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的针灸治疗研究

肿瘤的针灸治疗研究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治疗肿瘤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许多科学家和医生致力于探究针灸对肿瘤的疗效以及其机制。
本文将介绍针灸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针灸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针灸治疗肿瘤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
早在1979年,中山医院的谢庆新教授就开始了针灸治疗癌症的实践研究。
他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针灸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缓解患者的症状。
这些研究结果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对肿瘤产生治疗作用。
首先,针灸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研究发现,针刺可以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加NK细胞的杀伤活性。
其次,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来起到治疗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针灸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凋亡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如Bcl-2/Bax,caspase和p53等,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的增殖。
此外,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相关的炎症反应和血液循环来产生治疗作用。
目前,针灸治疗肿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的体外和体内模型中。
一些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而临床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患者的观察和问卷调查方面。
这些研究主要评估针灸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如对疼痛的缓解、食欲的改善、体力的增加等。
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还不够充分和一致,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肿瘤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疗法,用于提高肿瘤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针灸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针灸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灸辅助肿瘤治疗,二是针灸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可以与传统的西药治疗或放疗、化疗等相结合,既可以增加肿瘤治疗的效果,又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挑战。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侧重于手术、放疗和化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肿瘤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和局限性。
而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药物文化遗产,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应用于肿瘤辅助治疗。
本文将就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与肿瘤辅助治疗的基本理念中医药与西医学不同,它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平衡。
中医药认为,肿瘤的形成与人体内部气血失衡、经络堵塞、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药主张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来辅助治疗肿瘤,既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又可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常见应用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药的核心内容,它以天然草药为主要材料,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炮制方法,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中药的应用可通过调理气血、养阴润燥、散瘀化痰等功效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人参、丹参等,这些中药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药独特的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肿瘤辅助治疗中。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流通,促进机体的恢复和治愈。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疼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提高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
3.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作为中国传统的手法疗法,同样可以在肿瘤辅助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刺激筋脉、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筋骨疼痛。
此外,推拿还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压力,提高精神状态。
4. 中医饮食疗法中医饮食疗法是指根据中医理论,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合理膳食安排。
在肿瘤辅助治疗中,中医饮食疗法可以通过调整肿瘤患者的饮食结构、提供适宜的营养素,促进机体康复和抗癌能力的提高。
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 e od】cpnt e n oi so e p;u o;ac os a ;aihr y n hm t r y r i K yw rsauuc r adm x u i t r y t r c e u pi r o e p dce o e p ;e e u b tn h a m n r n dt a a ha vw
【 关键词 】 针灸疗法 ; 肿瘤 ; 癌性疼痛 ; 化疗 ; 放 综述 【 中图分类号 】 705 R3 . 【 文献标识码】 A D I1.99jin17 — 9221. .7 O : 36/ s .62 49 .210 6 0 .s 9 【 文章编号 】6 2— 92一《0 1 0 17 4 9 2 1 )9—18 0 84— 5
W ANG Xi , a YOU Je i L nh aH si lS ag a nvrt o C Sa ga 0 0 2 C ia og u o t ,h n h i i sy fT M,h nh i 0 3 ,hn . pa U e i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bt c】os m re h ta r o e plao upnteadm x u i a m x nt e . A s atT m az t l ru t p c i o a puc r n oi so c o)i h t a r u i e i t e n h a i tn f c e u b tn( u ert
me t fma in n u r n r c n e r , n y e te ef c fa u x i eiv n a c r u an i rv n i e n l a t t mo s i e e t y a s a a z h f to c mo n r l i g c n e o s p i mp o i g sd o g l e e
针灸推拿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针灸推拿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针灸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领域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针灸推拿技术具有安全、简便、经济等优点,已经成为广泛应用于民间和医院的一种疗法。
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针灸推拿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随着国内外医学科技的日益发展,针灸推拿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取得了一系列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针灸疗法在管理慢性病方面的研究成果针灸疗法在慢性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是针灸推拿技术近年来的重要研究领域。
许多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对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高血压、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不仅能缓解慢性疾病的症状,而且还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其中,糖尿病是针灸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项在澳大利亚进行的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酯水平。
另外,针灸治疗还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
二、推拿疗法在美容护肤方面的研究成果推拿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摩技术调节身体内部能量平衡的传统疗法。
近年来,推拿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研究成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与三胎体质相关的推拿疗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通过推拿疗法来改善三胎体质。
研究表明,推拿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增强皮肤细胞的代谢能力和活力,从而使皮肤更加紧致、光滑和亮丽。
此外,推拿疗法还可以改善面部毛细血管微循环,减少面部细纹和皱纹的生成。
三、针灸推拿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针灸推拿技术在肿瘤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针灸推拿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患者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疲劳、失眠等。
此外,针灸推拿还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恶性肿瘤的治疗。
一项在美国进行的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可以在患有口腔癌的患者中减少口腔干燥、味觉丧失和嗓子疼痛等不适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针灸疗法还能改善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
针灸法在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治疗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8期115・中医中药・针灸法在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治疗效果李子卓(湖北省鄂东医疗集团黄市中医院,湖北 黄石 435000)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应用针灸法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在化疗后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化疗后应用针灸法进行干预。
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不良情况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存在差别,P<0.05。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基本恢复情况高达94%,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8%,存在差异,P<0.05。
结论针灸法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疾病上有一定的作用价值,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减少了不良状况的发生。
关键词:针灸法;恶性肿瘤;临床化疗;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8.0980 引言恶性肿瘤是一种危险性疾病[1],且并发症较多,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2]。
同时该疾病的病情恶化相对迅速,如果采取不当的治疗方式,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健康。
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现状,比较和分析化疗后应用针灸法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对患者各项身体机能恢复的影响。
详细见以下报道: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均分布在31 ̄77岁之间,平均年龄都在(54.6±2.8)岁。
患者的体重在51.8 ̄73.9 Kg之间,平均体重在(56.1±2.7)Kg。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肿瘤免疫治疗作为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然而,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免疫疗效不稳定、肿瘤逃逸等。
为了更好地克服这些问题,中西医结合的应用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并阐述其优势和挑战。
一、中医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中医可以起到辅助治疗、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1. 中药治疗中药作为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些中药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能力,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杀伤能力。
例如,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如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等。
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等方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起到辅助治疗肿瘤的作用。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二、西医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西医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白细胞介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抗肿瘤的能力。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它可以通过抑制免疫抑制分子的功能,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从而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抗肿瘤能力。
临床研究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2. 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是免疫调节因子的一种,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免疫细胞活性的作用。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白细胞介素可以通过增加免疫抑杀细胞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三、中西医结合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是一种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可将两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提高治疗的效果。
1. 综合应用中药和化疗药物中药与化疗药物的综合应用可以起到相互增效的作用。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具体事例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具体事例引言:肿瘤是现代医学中一个棘手的问题。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上有着独特的应用和优势。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事例,介绍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事例罗先生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性,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肺癌。
他选择采用中医药结合西医治疗的方案。
在配合放化疗的同时,他接受了中医药治疗。
中医师根据其体质和病情,给予了符合中医辨证的中药方剂,并通过针灸和中药熏蒸等手段进行辅助治疗。
经过几个疗程后,罗先生的肿瘤有所缩小,并且体力状况也有所改善。
在西医治疗的同时,中医药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罗先生的症状,并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第二部分: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事例李女士是一位被诊断出乳腺癌的患者。
在接受手术和放化疗的同时,她坚持采用中医药的治疗方法。
中医师给予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方剂,并结合针灸疗法。
李女士还注意调整饮食,适当增加摄入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物,如鲜蘑菇和海带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肿瘤没有继续扩散,并且她的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
第三部分:中医药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事例王先生是一位患有胃肠道肿瘤的病人。
由于他的病情晚期,手术和放化疗的效果不理想。
于是,他决定尝试中医药的治疗方法。
中医师根据他的症状和体质,给予了中药方剂,并采用中医养生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王先生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中医的辅助疗法帮助他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尽管治疗无法根治疾病,但中医药的应用有效地减轻了他的痛苦,并让他能够更好地面对病魔。
结论:以上所述的几个具体事例展示了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辨证施治理念,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可以缓解肿瘤病人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术后康复和辅助治疗也有积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肿瘤仍需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通过与现代医学的综合应用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对肿瘤免疫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运用

灸组选穴 为 : 足三里 、 血海 、 合谷 、 脾俞 、 肾俞 。艾灸组有效率 为
8 %, 药组为 6 %, 异有统计学意 义( 7 西 8 差 P< 00 。 .5)
赵 喜 新 等 I 用 多 中心协 作 ( 南 省 5家 l 级 医院 ) 采 河 二 随
机对 照 的统计 学方法 , 对化疗所 致 的骨髓 抑制 、 自细胞减 少患
‘ 通讯作者
加 r一 l 2等培 养小 鼠肿瘤浸 润淋 巴细胞来 治疗的荷瘤小 鼠。另 L
设 肿瘤 对照 组和 正常 对照组 。结果 显 示接受 艾灸 血清 培养 的 T L治 疗 的 小 鼠( 疗 组 )肿 瘤 结 节 出现 的 比治 疗 对 照 组 I 治 , 和 肿 瘤组 晚 , 肿瘤 的 重 量 比这 两 个 对 照 组轻 , 统 计 学 意 义 有 ( P< 00 .5 o研究 者还 采用 流式 细胞 技 术对 T细胞 亚 群进行
伤细胞 ( A 之后 的又一种抗 肿瘤 效应细 胞。 只需 少量 I一 T K) L2
就可发挥 抗肿瘤作 用 。该 实验通过 “ 艾灸血 清”激活 了这一免 疫 细胞 。她们 还在体外 实验 中观察艾 灸 血清 对小 鼠 E 一 L 4淋 巴
C IAM DCN N H R A Y 中 药 苄 3 HN E IIEA DP A M C 目医 辱学 5
21 2 第 卷 3 0 年月 2第期 2
・ 综
述 ・
针灸治疗 对肿瘤 免疫 的基础研究 和临床运用
曾 志文 陈 永 ’ 杨 宗保 叶荷 平 龚 安 王 玲 李 彦斌 1南 昌市第三 医院肿瘤内科 , . 江西南 昌 3 0 0 ; . 3 0 9 2 江西中医学院 , 江西南 昌 3 0 0 ; . 3 0 4 3广州复大 肿瘤医院, 广东广州 5 0 3 5 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恶性肿瘤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防治恶性肿瘤是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放疗,化疗成为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取得了可观的效果,给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 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特异性,存在着许多弊端.肿瘤患者也需要承受手术后并发症,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的痛苦,近几年针灸在减轻或消除了这些不良反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1、治疗肿瘤
1.1杀灭癌细胞,缩小肿瘤瘤体。
古人使用针灸是治疗肿瘤的,具体临床疗效没有记载。
现代医者在古人针灸治疗肿瘤的
方法进行改进,改用电针强刺激治疗肿瘤。
选用HMB - 3Z ,HMB - 3T 和SKM - I 多源毫米波循经传导肿瘤辅助治疗仪,将毫米波导入穴位,例如胃癌取胃俞、中脘,胰体癌取上脘、梁丘,食道癌取天突,内关,肝癌取肝俞、太冲,肺癌取肺俞、太渊,膀胱癌取膀胱俞、中极;再通过经络的循经传导效应,将毫米波的能量施加到肿瘤上,同时配合其他疗法, 在各类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此治疗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瘤体。
1.2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
针灸对实恶性肿瘤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起免疫调节作用的多种可溶性分子,均有
促进和调整作用,可纠正机体异常的免疫状态。
通过针刺足三里、三
阴交、内关、上巨虚、合谷、太溪、太冲、阴陵泉、阳陵泉、大白、灵骨、肾关等穴位,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的方法,增强了机体对肿瘤存在的免疫应答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抑制肿瘤生长有重要作用。
2、对抗肿瘤化疗的毒副反应
放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正常细胞,因此,患者治疗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等,由于这些毒副作用的影响,一部分患者放弃了放化疗。
2.1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导致的白细胞减少是肿瘤化疗最常见的早期毒副反应之一,也是中断化疗和化疗后并发感染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积极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是关系肿瘤患者放化疗
后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灸认为,艾灸膈俞穴能提高血清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 可能是通过拮抗环磷酰胺对骨髓微环境及免疫细胞的损伤及其对损伤细胞的修复, 进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 从而提高血清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含量。
实验研究通过对比观察艾灸或针刺膈俞穴以及常规西药治疗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抑制大鼠得出, 针刺或艾灸膈俞穴以及常规西药治疗均能回升外周血白细胞数量, 增强化疗大鼠巨噬细胞诱生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能力, 尤以艾灸膈俞穴效果为佳。
2.2胃肠道反应
各种癌症患者化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其中常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呃逆等。
临床研究治疗组在中脘、足三里(双侧)、内关(双侧)加用雷火灸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62.5%。
研究认为针灸对于缓解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作用显著。
大量的研究证实了针灸缓解放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作用, 但同时也发现这种效应较为短暂,多为8-12小时。
2.3神经系统反应
肿瘤患者化疗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反应末梢神经炎,主要表现四肢或躯干感觉异常,麻木、
肌无力、腱反射低下或消失。
临床实验采用针刺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周围神经炎患者3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0例患者进行非盲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7%;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7 例,总有效率为43.3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进一步认为针灸对化疗后骨髓神经及末梢的修复是有一定治疗作用的。
2.4提高病人对化疗的耐受性
多次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内分泌失调,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使肿瘤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越来越低。
有研究显示,针灸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睡眠、
减轻临床反应等,进而提高了病人对化疗的耐受性。
以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为主,观察针灸对放疗、化疗中恶性肿瘤患者皮
质醇、雌二醇、雌三醇和睾酮含量的影响
,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内分泌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放疗、化疗后进一步加剧了其改变程度,针刺则能纠正放疗、化疗后肿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有些化疗方案的化疗药物常可引起发热,发热后增加身体消耗,发热出汗后又可引起尿少而加重肾脏负担以及水液代谢紊乱等。
3、缓解肿瘤疼痛
大部分肿瘤病人都难以逃脱肿瘤疼痛的折磨,病人对癌痛的止痛效果非常不满意,因此,缓解或消除肿瘤疼痛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临床研究将66例晚期癌痛患者,根据疼痛的轻、中、重分为3层,每一层病人随机分配到针刺组和药物组。
针刺组采用以痛为腧治疗,在疼痛部位选取3-5个压痛最明显的点作为针刺治疗点,不配合其他穴位;药物组按WHO三阶梯给药原则给药,分别予阿司匹林、可待因、吗啡。
针刺组轻度癌痛有效率为100%,中度癌痛的有效率可达94.4%,重度癌痛的有效率达到91.7%,总有效率94.1%,药物组轻度癌痛有效率为75.0%,中度癌痛的有效率可达89.5%,重度癌痛的有效率达到88.9%,总有效率为87.5%,说明针刺治疗癌痛可取得优于三阶梯药物的止痛效果,且无止痛药的毒副反应及成瘾性。
说明针刺和中药镇痛优于西药止痛,针刺和中药联合治疗癌症疼痛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4、总结
临床研究及文献证实针灸在治疗肿瘤的应用是肯定的,并有其自身的优势。
在治疗肿瘤方面,受手术及放化疗治疗肿瘤的影响,
有关
针灸疗法的文献较少,且较早,发展比较缓慢。
在对抗肿瘤化疗的毒副反应及缓解肿瘤疼痛方面,针灸的应用较为广泛,采用的方法较多,有毫针针刺、电针、艾灸、水针,及其相互联用,或与药物联合,并且联合应用的研究较多,有效率亦高。
根据针灸选择时机的不同,不仅能治疗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还可以预防毒副反应的产生。
但针灸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还存在些许缺点,今后可以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探索,更好更广泛地发挥针灸治疗肿瘤的优势和作用。
郑照君
2014-01-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