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
德慧智图文想象经典诵读方法及其原理

德慧智图文想象经典诵读方法及其原理中国文化,分为古文、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
真正的古文,是指两千五百年以前特别是西周时期形成的文化。
经典文言古文,在东周以前以四言最为常用,一般以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最为常见,最多不会超过九言。
古人采用这种行文方式,是为了方便人们在身体内进行同步的图文想象诵读。
经典中的三言行文格式,要求在念诵吟咏时,主动从上到下对应于人体的三腔,也就是内观颅脑腔、胸腔、腹腔的正中央;四言格式,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加上人体内的“地”,即小腹区。
五言格式,在四言格式对应位置基础上再加胃区;六言格式,在五言格式对应位置上再加颈椎区;七言格式,在六言格式对应位置基础上再加头顶百会区;八言格式比较少见,观想对应位置与七言格式相同。
九言行文,则为添加外环境中的天心和地心两个相应想象点,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征。
故历史上,古文使用九言句式的情况并不多见,而以七言以下的行文格式居多,分别对应体内百会、颅脑区、咽喉、胸腔、上脘、腹腔、小腹区这七个不同点。
德慧智图文想象经典诵读,可以激活图文思维能力。
图文思维法的培养,实际上有两重意义:第一重意义,就是主动与经典蕴藏的道德正能量同频共振,补充生命能量的不足;第二重意义,就是通过图文图像主动激活右脑思维。
这两重作用一旦在体内同步产生时,经典诵读就会越诵越精神,而且记忆力会越来越好。
每个人都具备潜在的图文思维能力,可以主动进行图文思维培养,调整自我健康,完成心脑慧智。
在人生六阶段中,8岁以前的儿童天然存在图文思维生理功能、童话思维生理功能和神话思维生理功能三种情况。
对于学生来说,为了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和慧性思维的能力,早晚坚持图文想象诵读,可以维持旺盛的精力,减轻学习压力。
在学习实践德慧智图文想象经典诵读时,把握住老子五千言《德篇》第一章《论德》和《道篇》第一章《观眇》即“双一章”这两把钥匙进行实践,即能产生全面深刻的生理改变效果,早期、中期不必加入其他章节。
爱心坚持 静心诵读 倾心激励 慧心做事

爱心坚持静心诵读倾心激励慧心做事——徳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优秀案例选徳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上善经典的诵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慧智双运。
从而达到家庭的和谐幸福,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长治久安,真正实现大同世界。
我们徳慧智教师孙晓玲老师说:“徳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皆有可能。
在我们徳慧智经典诵读课堂上,实现了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案例一我不识字,但我在诵读经典后认识字了全哲妈妈,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妈妈,今年39岁。
诵读经典之前的她,脾气暴躁,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经常打骂孩子。
用她自己的话说:“可能到现在还能看见孩子腿上挨过打的痕迹。
”诵读经典之前,她常常有病,而且由此导致记忆力非常差,情绪一直不好,经常打骂孩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身体不好、情绪不好引起的。
下面这段话是全哲妈妈谈自己学习经典诵读的经历:“大概是半年前,孩子对我说:‘妈妈,我们老师教我们经典诵读,也希望家长也进行经典诵读。
’我说:‘我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女人,诵读什么经典?还不是八十岁了学唢呐。
’当时我就拒绝了。
后来孩子反复央求我,说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只好答应下来。
心想反正呆在家里也是生闷气,也没什么具体事可干,就勉勉强强跟孩子来到徳慧智经典诵读班。
来了之后,看到读书的人很多,有老人有小孩,自己也就坐了下来。
读了几次,感觉还不错。
觉得自己的心情比以前好了,脾气好像也慢慢少了。
后来有几次没有来学习,因为我觉得自己坚持不住,毕竟自己年龄大了,错过读书的年龄了,就不想再来诵读经典了。
可是过了一个阶段后,发现自己的脾气又控制不住,心情也不好。
于是又来了,这一次我是为自己来学习的。
当然我的孩子学习也很重要,但是我发现只有我自己学习,才能真正改变自己。
我是一个农村妇女,小时候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经过经典诵读之后,那些字我都认识了,我现在觉得经典诵读已经离不开我了。
我在家的时候,有时孩子不好好学习,我也不怎么说他也不大声呵斥他,我就给他说你不学习也行,不过不要影响我学习,我虽然是个没文化的人,但是我也要学习。
德慧智经典诵读讲义系列三

德慧智经典诵读讲义系列三德慧智经典诵读讲义系列三第三课熊春锦本课内容提要第二章上善治水论德慧智教育第一节、上善治水利物有静;第二节、科学识水知圣言;(1)水具有聆听功能对教育观念的启迪;(2)水具有阅读功能对教育的启迪;(3)从水具有分辨语言文字的功能看教育(4)集体祝福水变美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大家好!以上二课我们完成了民族的复兴需要慧智双运型教育一章中的三节内容的讲解。
下面我们讲解一下第二章。
这一章的题目是上善治水论德慧智教育下面共分二节第一节上善治水利物有静;第二节科学识水知圣言;其中又分为水具有聆听功能对教育观念的启迪;水具有阅读功能对教育的启迪;从水具有分辨语言文字的功能看教育等三部分。
好现在我们开始讲。
近代的几百年由于人们受西方精神与物质对立理念的深刻影响将精神能量物质人为地强行非物质化未能解读出老子给我们揭示的大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德辩证法的理念不能认知精神与物质都是物质只是各有阴阳属性的不同。
而且更难以深知物质与精神这一对阴阳在德一的中气以为和的主宰下能够完美和谐统一。
长期深陷于太极阴阳内的唯物与唯心之争使我们对生命的理解长期局限在有限的智识水平之中。
经典诵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教育方法是民族文化薪火承传的法宝。
民族振兴首在教育的振兴。
但是迄至今天经典诵读活动还是民间社会行为并没有纳入国家教育的总纲之中还需要我们共同的继续努力。
人们对于经典诵读的重要性、科学性仍然存在着种种疑虑还在观望与等待之中。
经典诵读的科学原理其实早就蕴藏在《老子·德道经》对生命的深刻揭示之中近代科学对水的研究水结晶成果的出现也再一次验证了老子思想理论的无比科学性。
第一节上善治水利物有静《老子·德道经》对人的生命进行了全面而且深刻的揭示她既是一部生命科学的经典也是一部民族教育的经典。
老子早在几千年前他就深刻地指出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老子·德道经》)。
上善治水上善为什么能够治水?用上善治什么水?这一点在汉代以后文化人由于缺乏深刻的内修实践已经不能解析老子的原意不能解析上善治水。
幼儿养性(3)

中华德慧智教育
道德智慧型人才的培养 必须高度重视三因论
本身的努力勤奋程度占30% 本身所具有的先天禀赋 约占40% 父母本身和教育者本身的 人文素养和教育方法以及 环境因素占30% 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老子· 德道经》
借鉴西方研究成果需要把握正确原则
中华德慧智教育
西方教育理念,并没 有全面深刻地关注生 命的深层现象,对于 生命客观存在的慧性 方面所知较少。
德慧智教育是三生人才的科学方法
中华德慧智教育
德慧智教育理念,始终把握 住以德育主宰、指导超常智 识的开发。
只有将“德慧智”这个“三”的 整体把握住,并及时善加应 用,才是最佳的人才培养之 法、幼儿教育之法。
中华德慧智教育
知识≠智商
智力≠创造力
单纯片面地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智识,虽然可能 短期内将智商的结果升高,但是远期效果却并不能说 明孩子具有创造性,并不能具备“天才”的素质和潜 在能力。
单纯智力培养 片面地促使孩子大脑过早成熟,也 就无异于拔苗助长,竭泽而渔。
《伤仲永》的德慧智教育意义
中华德慧智教育 中华德慧智教育
没有道德精神营养哺育,慧识迟早都 会萎缩与退化。
德育的缺失,必定导致人才的奇缺; 德育的缺失,必然造成创造力的丧失。
只有将“德慧智”整体把握住,并且及时 善加应用,才是最佳的人才培养之法
中华德慧智教育
德慧智教育是三生人才的科学方法
中华德慧智教育
1、先天慧识能够充分驾驭后天智识正确充分形成 2、修补、提升先天禀性中五德品格残缺和五德能量不足 3、充分提升后天智识,全面认识有相世界事物
德慧智经典诵读是道德文化复兴的重要举措

德慧智经典诵读是道德文化复兴的重要举措既然复兴道德文化是当今最大的道,那么怎么复兴呢?熊院长给我们指出: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就是道德文化复兴的重要举措,先生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
”一个社会要想道德复兴,首先必须从文化上复兴,而要想从文化上复兴,必须从教育上着手,只有从教育着手,我们的民族才能重发生机,我们的教育才能生机勃勃。
所以说,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是复兴道德的重要举措。
我们每个道德实践者从家庭当中走出来,从个人的误区中走出来,走出来干什么?就是全面地、全副身心地投入到目前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当中来,投入到这个大的潮流当中来。
关于这个大题目,由于会务组的学友们说,这次参加会议的教育界人士比较多,那我就结合我自身的一些体会,就对目前教育的一些思悟和我的一些做法给大家汇报这样如下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道德的误解是当今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大家知道,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改革发展是第一要务,哪个领域都在改革,我们的经济改革是成功地,我们用了西方国家三分之一或者说是四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改革,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所以,我们国家的经济改革是成功的。
我们的政治改革也是成功的。
大家知道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罗马、苏联等都解体了,但是我们祖国毅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党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
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了构建和谐文化的理念等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治国理念,所以说我们的政治改革是成功的。
我们的农村改革,三农问题的解决等都是成功的,只要我们看看当前农民脸上的笑容,就能知道答案。
但是,我们的教育改革是不成功的,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改过来改过去,都是不能令人满意,不能令社会满意,为什么呢?根本的原因,就是对道德的误解,对道德的错误解读!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传下来的原汁原味的道德,她最根本的两个特点:就是品格性和能量性。
也就是说,道德是宇宙的源动力,在宇宙就是宇宙的品格,在地就是地母的品格,在天就是天父的品格,在人就是人的品格,离开了这个品格,我们谈道德就是空言,就是熊先生所说的空言大道。
诵读中华经典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诵读中华经典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诵读中华经典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中华经典是我国文化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中华经典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华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等,这些经典都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诵读这些经典,可以让学生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仁义道德的教导,通过诵读,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仁、义、礼、智等重要品质的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诵读中华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在经典中有着丰富的道德教导和职业道德,这些教导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可以让学生获得人生智慧,增长见识,引导他们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大学》中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导,通过诵读,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白到个人修养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建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诵读中华经典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古人的智慧,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校正不良的思想观念,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庄子》中有关于生活哲学的许多故事,通过诵读这些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白到追求物质的满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从而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品德和个性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重要的美德和道德规范,如诚信、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等。
这些美德将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德慧智国学经典诵读五字诀

第一次第 恭字诀阶段进阶
恭字诀的经典导读方法
恭是文化承传的心法 信是文化承传的根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可”经之法在于恭
恭敬恭诵又恭信
恭信是文化之本 立人立业全在信 家国和谐信真诚
内观圣像诵读方法
志宏愿深成大器
升品换质话真诵
隐喻藏诀破噭眇 观圣默像求内证
恭信者志必宏大 修身齐家先立志 志存高远成大器
六阶段年龄区分
老年养福
57---
0-3岁
胎婴养虚
成人养德
25-56
人生六阶 段分期
4-7
幼儿养性
青年养志
16-24
8-15
少年养正
.经典诵读次第进阶模板目录
一、恭敬诵读阶段 二、熟练诵读阶段 三、忘意明义阶段
四、合入心身阶段 五、灵慧图文阶段
第一次第 恭字诀阶段进阶
一、恭敬诵读阶段进阶系统
导读期诵读方法一
明朝永乐13年 (1415年)政府 废除了读《易经》, 而只读《四书大 全》,使传统教育 的智慧创造力之源 断绝。
“孝”只是生命 之树的一个分支。
“忠”只是生命 之树的一个分支。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 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 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 博。”
第一次第
解决问题之道
• 实践老子思想方法论的: “修乊身,其德乃真。”
运用气音光 补充善正德能量 延缓损耗
细 胞 中 的 端 粒 体
人生所消耗能量的自主性补充
中国文化深知“音”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钟的设计 上,敲击外壁,使“音” 免受“声”的混杂和干扰。
我用心 我养气 我乘风 我能忍 我必赢 我有能量 我有告诫 我怕谁 !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任何民族 的文化都是靠经典承传下来的 。对经典的尊敬,就是对祖先 文化的尊重。 • 经典是靠开口诵读来一代一代 承传的,恭敬诵读就是文化传 承、法脉传承的根本。 • 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终身教育的法宝就是经典诵读 。 • 经典诵读是各家各派、各个民 族文化承传的最基本的方法。
“德慧智经典”诵读对学生的人生启迪

“德慧智经典”诵读对学生的人生启迪作者:秦玉观来源:《学周刊·C》2014年第03期摘要:一个民族的经典是其存在的根源,也是本民族文化的奇艺瑰宝,记载并传承着文化发展的优秀基因,是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对后世的启迪与教诲。
因此,我们应该对圣贤保留下来的经典诵读侵润,以此来实现心灵的启迪,感悟生命中的意义。
而对经典的感悟应从学生抓起,在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诵读“德慧智经典”的兴趣与能力,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民族经典思想诵读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都在经典中得以充分展现。
学生在学习与诵读的过程中能够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将自身心灵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并且提升文学的素养,通过文化的熏陶,将自己培养成为真正的文化塑造者。
在这一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朗诵“德慧智经典”为主要方式,不但培养学生的语文读写技能,而且在塑造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堂的同时,对学生的未来给予启示。
一、“德慧智经典”朗读的概念界定在理念上,“德慧智经典”诵读是通过对传统文化与道德经典的诵读,使生命与灵魂得到最深层的精华。
对小学生来讲,更能够从小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思想,为日后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德”:可理解为道德的能量性与品格性,是能够凌驾于宗教信仰之上的道德理念与信仰。
“德”兼具能量性与品格性,是人生活中不可获取的营养思维,是人精神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慧”:指的是慧识与思识,是一种潜在的思维灵感与意识,是人本性的一种流露,生成与人思想的深层。
“智”:是人生活中对新知识、新事物的积累,这种意识在人的大脑皮层活动。
“德慧智”是完整统一的系统,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其中“德”的作用最为明显,是“德慧智”的根本。
德性的修养是养神、养心的过程,能够保证心脑的通畅,在此基础上,活跃慧识,从而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创造力非凡的人才。
二、“德慧智经典”诵读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一)有助于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小学生识字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熊春锦目录什么是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1什么是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原理?2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适用于哪些人?3如何实施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4为什么采用老子《德道经》作为主要的诵读教材?5什么是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创始人----国学名家熊春锦先生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传统文化诵读工程”之“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董事长欧洲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促进会第一主席欧洲康复养生院院长新加坡人类道德促进会永久名誉主席“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涵义道德品格,道德能量,营养慧智先天慧识,灵感思维,潜在意识后天智识,逻辑思维,习性意识以两经一书为主,老子《德道经》、《周易》、《大学》以其他典籍为辅,如《论语》、《黄帝内经》等听诵背诵,熟读成诵依照文字,出声朗读教人修德,教人求真“德”的含义----五德能量仁义礼智信德五行物质能量性五德精神品格性肝木性能量肺金性能量心火性能量肾水性能量脾土性能量仁德魂义德魄礼德神智德志信德意道德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是身心健康的根本保障原来“德”在外体现为人的精神系统,在内则与人的五脏息息相关。
某个内脏不健康就很可能是欠缺某种德行的表现呀!五德与五脏、五行每个人都存在先天五德五行能量不足不同出生时空点仁义礼智信五德差异五脏生理功能欠缺形成不同性格特征影响后天体质和健康五德五行能量不足不同人生际遇仁礼信义智丰厚造就将来性格仁德慈柔至善无恶宽容忍辱柔和畅达举止端正礼德明亮光明圆通秉规持范明白道理不争不躁信德无疑忠信诚实稳重厚道宽宏敦实笃信不疑义德道情济安拔危助人为乐处善聚缘助弱扶危智德变通虚怀若谷处下不争声色不迷欲淡不贪丰厚造就健康身体双目有神慈眉善目筋柔形舒印堂明亮神足少疲行为端正齿坚唇红形无赘肉身轻体健气无促喘中岳黄明肤泽柔润精足无淫骨筋强壮耳聪血清仁礼信义智缺乏导致将来性格自傲抗上不服人管怒气常生白眼冷对性情急躁无理争胜虚荣爱美记恨憎人猜忌多疑蠢笨蛮横疑神疑鬼埋怨人非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口舌是非恼人自贡愚鲁迟钝多愁善感忧虑自生自寻烦恼缺乏导致易患疾病怒气伤肝气滞血瘀头晕眼花四肢麻木胸闷腹胀耳鸣牙痛瘫痪中风恨人伤心神志紊乱失眠颠狂五心烦热忡悸健忘上焦气滞音哑疔疮怨人伤脾消化系病胸闷腹胀嗳气吞酸胃肠溃疡腹痛吐泻虚弱气短恼人伤肺呼吸系病口舌溃疡咽喉疾病气喘咳嗽肺痨咳血皮肤发疾烦人伤肾泌尿系病生殖障碍骨质病变腰腿病痛阳萎遗精耳聋耳鸣德、慧、智的关系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慧与智,是一对阴阳;德居中,中气以为和;德、慧、智,共为三。
唯智教育,独阳不长为愚智;唯慧教育,独阴不生为昧慧;执两用中,德养慧智,三生人才。
德慧智道德是慧、智系统的最好精神食粮慧智系统什么是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原理?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原理老子《德道经》:“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一元:以德和道为统帅四素:象、数、理、气使用汉语更多开发大脑功能汉字是开慧益智型文字汉字全息承载中国文化上善治水----日本江本胜博士的水结晶实验⏹1987年,法国科学家杰克〃班伯尼实验证明水有“记忆”。
⏹1994年,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开始以高速摄影技术观察和拍摄水的结晶。
⏹江本胜博士的水结晶实验表明,水能识别文字、图片、声音和意念等不同的信息载体。
这是冰即将融化但还未达到水的状态的形象,完全是中文字“水”的完美图形水结晶实验----水能鉴赏音乐聆听贝多芬的交响曲的水结晶,其形状甚为浪漫某重金属音乐曲调嘈杂,歌词愤怒低俗,← 左图上面是听到美好祝词之前的水结晶,散乱不堪。
下面是听到美好祝词之后的水结晶,美丽而庄严。
→右图从上至下依次为偶尔听到“你好漂亮呀”的水结晶、经常听到“你好漂亮呀”的水结晶以及被臵之不理的水结晶。
经常被表扬的水结晶形状更工整漂亮,没人理睬的水结晶则形状散乱。
↑ 将普通白米饭分别装进两个一样的玻璃瓶内,两个上小学的孩子,一个每天对贴着“谢谢”的瓶中米饭说“谢谢”,一个每天对贴着“混蛋”的瓶中米饭说“混蛋”。
如此坚持一月后,持续听“谢谢”的米饭呈良性的半发酵状态,散发出芳醇的香气;持续听“混蛋”的米饭,却完全腐烂变黑,散发的味道奇臭难闻。
如上图所示。
← 左图为在日本某小学,让孩子们对水说话,上面的是听“好可爱呀”的水结晶,下面的是听“混蛋”的水结晶。
在盛水的瓶身上贴上“天使”一词,水结晶呈现出很多小结晶环绕着的样子,朦胧、美丽、浪漫而温馨在盛水的瓶身上贴上“恶魔”一词,水结晶的中心部分呈黑色凸起状,给人感觉充满了攻击性在盛水的瓶身上贴上“爱与感谢”水呈现出几乎完美的结晶看到“让我们一起做吧”,水结晶非常可爱看到“你必须给我做”,水好像看到恶魔水结晶实验----水能辨识图像看过鬼神照片的水结晶呈现出奇特的形状海豚的智慧在动物界遥遥领先,且让人心境平和水结晶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汉字(图画)、声音、意念是带有信息的能量经典读物的文字,诵读经典的声音,理解经典的意念都是带有美好信息的能量,让人体的水结晶美丽和谐水能识别文字、声音、图片、意念人体的70%都是水,胎儿更达到90%人体中的水也能识别文字、声音、图片、意念“善良、感谢、神圣”的美好信息,让人体中的水结晶美丽和谐“怨恨、痛苦、焦躁”的不良信息,让人体中的水结晶离散丑陋水结晶实验将一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人的精神可以影响并作用于物质。
精神原来也具备物质性!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上善治水”的涵义美好的,高尚的,最有能量的赞美,感恩,美德,智慧,爱治理,调整,纠正,影响,感化自然之水,人体体液为什么要开口诵读----讲汉语更多开发大脑功能美国科学家发现,大脑灵感在大脑中发生的区域,就在大脑前额叶的中央区英国科学家发现,说汉语者在讲话时同时使用大脑两边,说英语者只使用大脑一侧中国科学家发现,中文语言功能区主要在位于大脑前脑的布鲁卡语言区,与运动中枢区相毗邻怪不得,原来想学好中文就得口、眼、耳、手全动起来,要多读、多看,多写那我们诵读经典时,就是在同时开动左右脑,而且离那个灵感发生区那么近,也是在刺激创造力的产生啰!我们老祖宗真聪明呀,发明了这么奇妙的汉字!日本脑科学权威川岛隆太发现的诵读与大脑活动情况为什么要诵读经典----汉字是开慧益智型文字费城少年米尼因脑外伤患上失读症,心理学家尝试用汉字进行治疗。
心理学家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文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求米尼看着汉字念英语,米尼毫不费力地做到了。
但是单纯看英语的拼音字母,米尼就念不出来。
在方块汉字的不断“提醒”下,米尼慢慢恢复了阅读英语的能力。
1982年5月,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在全球最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研究成果,证明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汉字结构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开发右脑的过程,使人更聪明。
研究全面测查了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儿童的智商,发现欧美四国儿童智商平均为100,而日本儿童的平均智商为111。
原因在于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
石井勋教授在《幼儿智力开发法》中指出经研究表明,越早学习汉字越能有效提升智力水平:•日本儿童如不学习汉字,智商与欧美儿童一样也是100;•从5岁开始学汉字,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达到110;•从4岁开始学汉字,2年后智商能达到120;•从3岁开始学汉字,在入学前智商能达到125-130。
为什么要诵读经典----汉字全息承载中国文明文明大智大慧的结晶和载体汉字表意不表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汉字整合了形、音、义汉字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丰富内涵每个汉字都是精美的全息图画甲骨文的“人”字,象一个人形,两手合抱弯腰施礼。
既有人的形象,又呈现了恭谨有礼的古代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品格。
经典读物中的文字以及文字所蕴含的全息信息经典读物中所阐释的真理和正觉正识《周易》运用最简单的数计算最复杂的万物规律经典读物中所蕴藏的能改变水结晶的浩然正气之能量一元四素与经典读物德和道⏹万事万物的本象和拟比类象,如形象,景象,现象,象征,气象等⏹数术,数学,数论,数字,天数,气数等⏹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和根据,如道理,理论,理由,理性,理解等⏹既是物质,也是物质的能量形态,是万物变化的动力,比如意念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五大功效建立道德行为规范,改善气质和性格开发大脑深层潜能,激发科学创造力加强大脑学习能力,智力水平节节高弥补五德能量缺失,上善治水身心舒体强心明慧强智正,人乐家和事业旺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适用于哪些人?人生六大阶段的生命能量变化规律五德与人生六阶段人生六阶段的健康都需要德慧智教育扶生真性以慧驭智建立正识增智开慧怡志养神慧智双运补充能耗道德养生无欲无为夯实基础幼儿养胎婴养少年养青年养成年养0-3岁4-8岁9-16岁17-24岁25-56岁转换婴幼儿和少年是实施德慧智教育的关键时期转换婴幼儿期(0-8岁)慧强智弱无私无欲,心灵纯真被动接受,可塑性强黄金时期无障碍接受能量奠定坚实厚重基础青年成年老年期(17岁以后)慧弱智强先天淳朴耗散失逸后天意识、智障浓厚经验性思维强盛耕耘时期坚定信念勤实践道德人生叩青天少年期(9-16岁)慧智参半智识扰乱压抑慧识心理变化微妙复杂情绪频繁波动重要时期强化培养正确观念顺利完成人生过渡如何实施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德慧智经典诵读主要教材培养道德品格与心灵开发慧智双运头脑培养天人合一思维观启迪符合自然规律之聪明才智塑造儒者风范培养爱国爱民贤才确立正确生命观造就生命科学人才诵经五字诀心身清静诚信恭敬诵背纯熟寻声找音忘颂忘声天音无为音声相合神驰光明与圣人居与圣人谋反躬自省方法----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提高强化法•理顺大脑皮层记忆•清除不良记忆•增加记忆空间•及时纠正不良秉性和习性•预防诸恶腐蚀心灵意识•增强是非功过辨识能力•每天整理这一日的言行•最好以写日记方式进行•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之下,从婴幼儿开始尽早学会运用反躬自省悔过迁善自我批评为什么采用老子《德道经》作为主要的诵读教材?四经修治心身法于大道而修身平天下河图演易以易阐大道论自然万物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体系轩辕法道文化伏羲易道文化老子德道文化中国文化的基因链初始于伏羲的”易道文化“(河图演易)成形于轩辕的”法道文化“(四经修治)成熟于老子的”德道文化“(五千言论)老子的德道文化老子居于道O用德一,继承并升华了伏羲的易道文化和黄帝的法道文化,建立起囊括易道與法道精華的德道文化,構成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大系统论。
走近老子老子,春秋楚国人,姓李,名聃,道家学派创始人,伟大的哲学家,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留世五千言,传统上被称为﹃老子﹄或﹃德道经﹄。
老子创立的德道文化深刻影响了其后诸子百家,他是公认的﹃百家之祖﹄。
他的著作也对世界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等方面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