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属

合集下载

10-3沙门菌属

10-3沙门菌属

近有学者采用SPA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腔乳凝集试验和EI_1sA法等,来快速早期诊断粪便、血清或尿液中的沙门菌等可溶性抗原。
核酸杂交和PcR法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用于沙门菌感染的快速诊断。
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传染源追踪t}J.V1噬菌体分型也是一种常用方法。标准V?噬菌体有33个型,其特异性比血清学分型更为々一。
4无症状带菌者约有1%~5%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在症状消失后1年仍可在其粪便中检出有相应沙门菌,转变为无症状(健康)带菌者。无症状带菌者也可能是感染后唯一的临床表现。这些细菌留在胆囊中,有时也可在尿道中,成为人类伤寒和副伤寒病原菌的储存场所和重要传染源。年龄和性别与无症状带菌关系密切。20岁以下,无症状带菌率常小于l%,而50岁以上者,可达10。朋以上。女性转变为无症状带菌状态是男性的2倍。其他沙门菌感染,50%患者在5周内停止排菌,90%在感染后9周培养阴性,转变为无症状带菌者很少,不到1%,在人类的感染中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3抗原构起沙门菌属细菌的抗原主要有。和H两种抗原,少数菌中尚有一种表面抗原,功能上与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类同。一般认为它与毒力(v—rul…e)有关,故称vi抗原(表lO 5)。
沙门菌0抗原为细菌细胞壁脂多糖中特异性多糖部分,以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列。每个沙门菌血清型吉一种或多种。抗原。凡含有相同抗原组分的归为一个组,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苗大多数在A~E组。
沙门菌属中少数血清型如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是人的病原菌,对人类有直接的致病作用,引起肠热症,在非人类宿主不致病。绝大多数血清型宿主范围广泛,家畜、家禽、野生脊椎动物以及冷血动物、软体动物、环形动物、节肢动物(包括苍蝇)等均可带菌,其中部分沙门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或败血症。动物感染太多无症状或为自限性胃肠炎。

沙门菌属

沙门菌属
.
MIU试验
• 为动力、吲哚及脲酶复合试验 • 原理:培养基为含尿素、蛋白胨的半固体
培养基,指示剂为酚红。具色氨酸酶的细 菌能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加入吲哚试剂 后,培养基上层的吲哚会变红;具脲酶的 细菌能分解尿素产氨,使整个培养基变碱 呈红色;有动力的细菌沿穿刺线扩散生长。 • 作用:常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
.
IMVIC试验
• I:吲哚(indol)试验 • M: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 V:V.P(Voges-Proskauer)试验 • C:柠檬酸(citrate utilization)实验(枸橼酸
盐) • 作用:这4个试验主要是用来快速鉴别大肠
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多用于水的细菌检查。
.
• (四)抗原构造
• 沙门菌的抗原结构较复杂,主要包括菌体O 抗原,鞭毛H抗原,少数的菌种有表面Vi抗 原,均具有分类鉴定的意义。
.
• 1.菌体抗原(O抗原) • 化学成分是脂多糖,耐热,它刺激机体产
生的抗体以IgM为主,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出 现颗粒状凝集。 • 是沙门菌分群的依据,每个沙门菌的血清 型可具有一种或树种O抗原,将具有共同O 抗原成分的归为一个群。临床上常见的是 A~F群。
.
• 在SS平板上形成中心为黑褐色的菌落
.
• 在HE琼脂平板上菌落呈蓝色或蓝绿色,大 部分菌落中央呈黑色。
• 在XLD琼脂平板上菌落呈红色或中央黑色 • 在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混浊生长。
.
• (三)生化特性
• 可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除伤寒 沙门菌产酸不产气外,其余沙门菌均产酸 产气;
• 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亚利桑那菌除外); • 不分解尿素; • 大多可产生H2S; • 动力阳性; • IMVIC试验结果为++--,MIU试验为+--。

沙门菌属

沙门菌属

胆囊炎 或带菌 状态
发热、 肾和其 他器官 感染
胸导管 初次菌血症
菌血症
病菌

小肠粘膜上皮,巨噬C吞噬
第 1周
淋 巴 管
肠壁、肠系膜淋巴结
胸 导 管
发热、全身不适 乏力,血培(+) 出现抗体
血流(第1次菌血症)
全身、器官和组织
第 2、 3周
肝脾肿大 皮肤玫瑰疹
菌-肾-尿(尿检菌)
菌-胆囊-粪便(粪检菌) 小肠肠壁Ⅳ变态反应 肠坏死、穿孔
• 玛丽当时反应激烈,因为在她那个年代,“健 康带菌者”还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概念,她自己 身体棒棒的,说她把伤寒传染给了别人,简直 就是对她的侮辱。
后来,索柏试图通过地方卫生官员说服玛 丽,没想到,这更惹恼了这个倔脾气的爱尔兰 裔女人,她将他们骂出门外,宣布他们是“不 受欢迎的人”。 最后,当地的卫生官员带着一辆救护车和5 名警察找上门。这一次,玛丽又动用了大杈子。 在众人躲闪之际,玛丽突然跑了。警察后来在 壁橱里找到了她,5名警察把她抬进救护车送往 医院。一路上的情景就像“笼子里关了头愤怒 的狮子”。 医院检验结果证实了索柏的怀疑。玛丽被 送入纽约附近一个名为“北边兄弟”的小岛上 的传染病房。
• 房主深为焦虑,他想方设 法找到了有处理伤寒疫情 经验的工程专家索柏。
• 索柏将目标锁定在玛丽身 上。他详细调查了玛丽此 前7年的工作经历,发现7 年中玛丽换过7个工作地 点,而每个工作地点都暴 发过伤寒病,累计共有22 个病例,其中1例死亡。
• 索柏设法得到玛丽的血液、粪便样本,以验证 自己的推断。但这非常棘手,索柏对此有过精 彩的描述:他找到玛丽,“尽量使用外交语言, 但玛丽很快就作出了反应。她抓起一把大杈子, 朝我直戳过来。我飞快地跑过又长又窄的大厅, 从铁门里逃了出去”。

沙门菌属PPT课件

沙门菌属PPT课件
肠热症
伤寒、副伤寒 伤寒、甲型副伤寒、肖氏、希氏沙门菌引起
胃肠炎(食物中毒)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
败血症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 希氏沙门菌
无症状带菌者
15
16
17
胸导管
肠系膜淋巴结
胸导管
全身疼痛、不适发 热(前驱期)
菌血症
肠热症
孤立和集
合淋巴结 进入肠壁淋巴组织
抵抗力
较差 水中能存活2-3W 粪便中可活1-2个月 冰冻土壤中可过冬 耐受胆盐、煌绿及其他染料 对热耐力差
13
致病物质
侵袭力
菌毛、O和Vi抗原抗吞噬
内毒素
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可导致 中毒和休克
炎症
肠毒素
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
14
所致疾病-----人类沙门菌病
24
H与O抗体的性质及其消长意义
抗体 体内出现
类型
情况
O抗 IgM 出现较早,

维持时间短
H抗 IgG 出现较晚,

维持时间长
体内出现情况






患肠热症 可能性大
感染早期 、
其他沙门 菌引起的 交叉反应
预防接种 ;
非特异性 回忆反应
25
判定结果时,应着重考虑:
正常凝集价
伤寒沙门菌O抗体的凝集价1:80以上,H抗体 1:160以上
细胞免疫较重要
21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胃肠炎取粪便呕吐物或可疑食物 肠热症在病程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标本分离培养
和鉴定 粪、尿(沉渣)可直接接种选择培养基。

微生物-沙门氏菌

微生物-沙门氏菌
微生物学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789.4-2003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
鲜肉、鲜蛋、鲜乳或其他未经加工的食品
前增菌法 25g+BPW225mL
36 ℃ ± 1 ℃ 一般4h,干蛋品18h~24h
10mL +MM (或TTB )100mL
42 ℃ 18h~24h
无色半透明,产硫化 乳糖迟缓阳性或阴性的菌株,与沙门氏菌 氢菌株有的菌落中心带 Ⅰ、Ⅱ、Ⅳ、Ⅴ、Ⅵ相同;乳糖阳性的菌
黑基色明闽,显北但. 职不如业以技上术培养学院株成食为时品粉与红大与色肠生,艾物中希心氏工黑菌程色不系,能但区中分心. 无黑色形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三)五项生化试验
1、三糖铁琼脂试验 2、靛基质试验(吲哚试验) 3、尿素酶试验 4、氰化钾试验(KCN ) 5、赖氨酸脱羧酶试验
肠热症----是伤寒病和副伤寒病的总称,主要由伤寒杆 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
急性肠炎(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沙门杆菌感染。 多由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肠炎杆菌等引起。
败血症----常由猪霍乱杆菌、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 杆菌、肠炎杆菌等引起。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三、沙门氏菌检验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斜面红色, 底面黄色
制好的培 养基
培养基全黄色
斜面、 底部黄 色,并 产生H2S
对照管
斜面红色,底部黄
闽北色职,产业生技H术2S学院食品与底生面物黄工色程,系并产生CO2
(1)斜面碱性(红色-)底部酸性(黄色+)产气或不 产气(产气时会造成琼脂裂开):表示仅葡萄糖发酵。 因微生物优先分解葡萄糖产即氧化而呈碱 性反应,同时培养基中的蛋白质也随之利用而产碱, 培养基底部则因氧张力较小,且微生物生长较慢,故 仍维持酸性反应。 (2)斜面酸性(黄色+)底部酸性(黄色+)产气或不 产气:表示除了葡萄糖发酵外,乳糖与(或)蔗糖也 发酵。由于乳糖与蔗糖浓度高,经继续发酵,可维持 培养基斜面与底部保持酸性反应。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课件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课件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传播。
餐饮服务环节
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管理, 确保餐饮服务符合卫生标准,防 止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污染和
传播。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1 2
医护人员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患者管理
加强患者管理,对疑似感染肠杆菌科(沙门菌属) 的患者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REPORTING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流 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诊断 。
实验室诊断
采集患者血液、粪便等标 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 ,以确诊沙门菌感染。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如 PCR、基因测序等,快速 准确地检测沙门菌。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治疗方法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感染还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肠道炎症和肠道外 感染。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引起的疾病类型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是引起食物中毒和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引发的症状包括 腹泻、腹痛、发热等。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还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等肠道外感染,严重时可导 致死亡。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和免疫缺陷者。
3
环境消毒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消灭肠杆菌科( 沙门菌属)的传播途径,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 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疫苗接种
针对高风险人群,可考虑接种沙门 菌疫苗,提高免疫力。

沙门菌

沙门菌
淋 巴 管 第1周
肠壁、肠系膜淋巴结 肠壁、

发热、全身不适 发热、 乏力,血培( 乏力,血培(+) 出现抗体
血流( 血流(第①次菌血症bacteriomia) 次菌血症bacteriomia) bacteriomia
肝脾肿大 全身、 全身、器官和组织
第2、3周
皮肤玫瑰疹 菌-肾-尿(尿检菌) 肾 尿 尿检菌) 菌-胆囊-粪便(粪检菌) 胆囊-粪便(粪检菌)
血清型(抗原) 血清型(抗原) • 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O抗原:第1相H抗原:第2相H抗原 抗原: 抗原: 抗原 相 抗原 相 抗原 如: 1,4,[5],12:i : 1,2 , , , :
抗原的, 有Vi抗原的,则表示为: 抗原的 则表示为:
O抗原: Vi抗原:第1相H抗原:第2相H抗原 抗原: 抗原: 相 抗原: 相 抗原 抗原 抗原 抗原
[抗原及血清型 抗原及血清型] 抗原及血清型
(一)抗原 1 .菌体抗原(O抗原):其成分为 菌体抗原( 抗原 抗原):其成分为LPS的多糖侧链。58种,耐 的多糖侧链。 种 菌体抗原 的多糖侧链
个菌株可含多种, 热,1个菌株可含多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个菌株可含多种 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2. 表面抗原:与毒力有关,又称Vi抗原。有的菌株有, 表面抗原:与毒力有关,又称 抗原 有的菌株有, 抗原。 有的菌株无。 有的菌株无。 3.鞭毛抗原(H抗原):其成分为蛋白质,不耐热,63种, 鞭毛抗原( 抗原 抗原):其成分为蛋白质,不耐热, 种 分为两相: 分为两相: ):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1)第1相(特异相):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 相 特异相): (2)第2相(非特异相):阿拉伯数字表示 ) 相 非特异相):阿拉伯数字表示 ): 注:什么是双相菌、单相菌? 什么是双相菌、单相菌? 双相菌

沙门菌属

沙门菌属

沙门菌属沙门菌属是怎样一类细菌,可引起人类疾病的有哪些?沙门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形态、生化性状及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沙门杆菌无芽胞,无荚膜,多数细菌有周身鞭毛和菌毛,有动力。

在普通培养基上呈中等大小、表面光滑的菌落,无色半透明。

不分解乳糖、蔗糖和水杨酸,能分解葡萄糖和甘露醇。

吲哚、尿素分解试验及V-P试验均为阴性。

沙门氏菌能在简单的培养基上生长,含有煌绿或亚硒酸盐的培养基可抑制大肠杆菌生长而起增菌作用。

沙门氏菌生长的最佳温度为35℃~37℃,最佳pH值为6.5~7.5。

本属细菌抵抗力不强,60℃30分钟、5%石炭酸溶液及70%酒精5分钟均可将其杀死。

在水中能生存2~3周,在粪便中可生存1~2个月,在冰中能生存3个月。

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

其抗原结构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其抗原可分为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和表面抗原(Vi抗原)三种。

该类菌,按菌体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B、C、D、E、F、G、H、I等血清群,再按鞭毛抗原的不同而鉴别组内的各血清型。

目前,已知沙门氏菌共有2000多种血清型,在我国已发现有161个血清型,但从人类和动物经常分离出的血清型却只有40~50种,其中仅有10种是主要血清型。

与人类有关的血清型主要隶属于A~E组,即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肠炎杆菌、鸭沙门氏菌、新港沙门氏菌等,仅少数几种对人致病,其中以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及猪霍乱沙门菌为最常见。

沙门氏菌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因沙门氏菌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故摄入污染了沙门氏菌的食物或饮料是唯一的感染方式。

沙门氏菌在自然界有广泛的宿主,少数沙门氏菌对宿主有选择性,绝大多数对人和动物均适应,可寄居在哺乳类、爬行类、鸟类、昆虫及人的胃肠道中,种类繁多的家养和野生动物的感染率在1%~20%以上。

故各种家禽、家畜在喂养、屠宰、运输、包装等加工处理过程中均有污染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反应结果判定: • O效价≥1:80 • H效价≥1:160 • 副伤寒H效价≥1:80 O与H抗体的诊断意义: • O、H效价均升高:已感染伤寒 • O、H效价均低于正常值:未感染沙门菌或免疫力低下 • O升高、H正常:某型沙门菌感染早期 • H升高、O正常:以往接种过疫苗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双份血清的肥达反应: • 后一次较前一次抗体效价增高四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1,2
c
1,5
c
1,5
d
-
g.m
-
变异性
• S-R变异: • H-O变异: • V-W变异: • 相位变异: • 耐药性变异:
抵抗力
•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 • 尤其对酸敏感 • 对消毒剂敏感 • 易产生耐药性
临床意义
• 致病物质:菌毛、内毒素、Vi抗原 • 所致疾病: ◆肠热症 ◆食物中毒 ◆败血症 ◆慢性肠炎 • 免疫性:病后免疫力牢固,以细胞免疫为主
几种沙门菌的抗原组分
组(群) A组 B组
C组 D组

PA PB
S.typhimuriun PC
S.cholerae S.typhi
S.enteritidis
O抗原
1,2,12 1,4,5,
12 1,4,5,
12 6,7,Vi 6,7, 9,12,Vi 1,9,12
H抗原
第1相 第2相
a
-
b
1,2
i
肠热症发病过程
随粪便排出
带菌者
潜伏在胆囊中

寒 杆 菌 和 副
经口
小 肠 黏 膜




肠 壁 淋 巴 组 织
被 吞

骨髓
噬入 脾
细 血 肝 胆囊 小
胞 吞


噬 菌血症
随 尿 液



随粪便 排出
再次侵入 肠壁,引 起并发症
沙门菌感染的预防
• 加强饮食卫生,切断 传播途径
• 发现并及时隔离病人 • 接种伤寒和副伤寒沙
抗原结构
• O抗原:化学成分为脂多糖;耐热;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颗 粒状凝集;沙门菌分群依据。
• H抗原:化学成分为蛋白质;不耐热;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 絮状凝集;沙门菌分型依据。
• Vi抗原:位于菌体外层;抗原性强,相应抗体可作为筛选带 菌者指标;不耐热;能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伤寒沙 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有Vi抗原,有V-W变异。
• 再用H因子第2相血清辅助鉴定型;
• 若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A-F诊断血清不凝集, 应考虑是否有Vi抗原,将待检菌液加热后,再 进行A-F多价O血清凝集试验。
A-F多价O诊断血清 凝集试验
初步鉴定
凝集
O因子诊断血清 凝集试验
鉴定血清群
凝集
H因子诊断血清 凝集试验
鉴定血清型
沙门菌鉴定需注意的问题
• 玻片凝集试验需注意菌液浓度、反应温度 • 生化反应符合,玻片凝集试验阴性,应考虑是否有Vi抗原
检验方法--生化反应初步鉴定
• 触酶+、氧化酶-、硝酸盐还原+ • 苯丙氨酸-、葡萄糖酸盐- • KIA:K A +/- +/• MIU:+-- • 赖氨酸脱羧+、鸟氨酸脱羧+
检验方法--血清学鉴定
• 首先用A-F多价O诊断血清进行初步鉴定;
• 再用O因子血清鉴定到群(A、B、C、D、E、 F群);
的存在 • 抗原结构相同,生化反应不同,应加做生化反应 • 生化反应符合,玻片凝集试验阴性,无Vi抗原,应:重新
观察生化反应;传代以恢复原有抗原性。
肠热症不同标本细菌培养情况
100 血标本 90
阳 80
性 70
检 除 率
60 50
40
30
20
10
粪便标本 尿标本
12345678
发病周数
血清学诊断--肥达反应
肠道杆菌
沙门菌属
沙门菌属
• 是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 阴性杆菌
沙门菌属
肠道沙门菌 邦戈沙门菌
肠道亚种
致病沙门菌多为
萨拉姆亚种
肠道亚种
双亚利桑那亚种
亚利桑那亚种
豪顿亚种
英迪加亚种
形态染色
• 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无荚膜、有周 鞭毛,多数菌株有菌毛
沙门菌
培养特性
•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 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呈无色半透明S型菌落菌落,与志贺菌
菌落相似。 SS平板--无色菌落,产H2S菌株,菌落中心呈黑色 Mac平板--无色菌落 EMB平板--无色菌落
生化反应
• 氧化酶试验(-) • 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 • KIA:KA++(伤寒沙门菌产酸不产气KA-+) • MIU:+ - - • IMViC:-+ - + • 赖氨酸脱羧、鸟氨酸脱羧:+
伤 伤 甲 肖伤伤甲肖寒 寒 型 沙寒寒型沙副门OH副门OH效效伤菌效效伤菌价价寒H价价寒H效H效H11效 价1<::效 价31:18价62:价02000<<<111:1::122:620000
伤寒O 伤寒H 甲型副伤寒H 肖沙门菌H
1:诊20断意1:诊4义0 断:1意:感80义染1::甲16感0型染1副:32伤伤0 寒寒1:沙6沙40门门菌菌
• 原理: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和甲型副 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丙型副伤寒 沙门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作半定量凝集试验, 以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
• 意义:协助诊断肠热症(伤寒与副伤寒)
肠热症病人血清抗体出现情况
100
90
阳 80
性 70
检 除 率
60 50
40
30
20
10
12345678 发病周数
生理盐水 + 待检血清 +诊断抗原 45℃
观察结果
反应6小时
沙门菌鉴定依据
• 沙门菌鉴定主要依靠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诊断 • 肠道选择平板上无色半透明菌落 • KIA:KA- +/• MIU:- +/- - • 与A-F多价O诊断血清和相应O因子血清、H因子血清凝集 • 注意Vi抗原的存在;注意抗原结构相同的菌株,应加做生
增菌 (GN、SF)
初步鉴定 最终鉴定 报告结果
因子血清凝集 系统生化反应
检验方法--培养
• 血液、骨髓:将待检标本接种胆盐葡萄糖肉汤增菌培养, 每日观察,出现浑浊等现象,及时转种 血平板和肠道选 择平板。
• 粪便:接种SS、Mac或EMB分离培养,若标本含菌量少 ,可先增菌。
• 尿液:尿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接种血平板和肠道选择平板 。
门菌疫苗进行特异性 预防
微生物学检验
• 标本采集:根据不同疾病采集不同标本 • 肠热症的标本采集
※发病第1~2周:血液 ※发病第2~3周:粪便、尿液 ※肠热症全程:骨髓
检验程序
血液、骨髓
增菌 (胆盐葡萄糖肉汤)
KIA MIU、IMViC
A-F多价血清 玻片凝集
菌落涂片染色
粪便、尿、残余食物 SS、Mac、血平板 可疑菌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