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属
第9 10 11章肠杆菌科、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

大肠菌群:在37℃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 杆菌,包括埃希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 及肠杆菌属等。 1ml饮用水:细菌总数<100个 1L饮用水:大肠菌群数<3个 100ml饮料:大肠菌群数<5个
第二节 志贺菌属
(Shigella)
所致疾病为细菌性痢疾,故又统称为 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um)。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肠杆菌科——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 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 道内。亦存在于土壤、水和腐物中。
一、种类
1、致病菌 2、机会致病菌 3、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
二、共性
1、形态与结构 ❖ 都是形态相类似的G—杆菌 ❖ 大多都有鞭毛(除痢疾杆菌外),大多都有菌
❖ 在胃粘膜粘液层中常呈鱼群样排列
❖ 微需氧菌,需5%~10%的CO2和5%O2,营养要求 高,还需一定湿度,培养3—6天可见细小、 针尖状、无色半透明的菌落
生化反应 ❖ 不活泼,不分解糖类 ❖ 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 ❖ 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产氨,是鉴定
该细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致病性
(Escherichia)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G—杆菌,多数有周鞭毛
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2、培养
普通平板培养 基上形成圆形, 凸起,灰白色的 S型菌落
SS琼脂平板、 麦康凯琼脂平板 中形成红色菌落
3、生化反应
❖ 可分解多种糖,并且产酸产气
(注:只有肠道的非致病菌才能分解乳糖且产酸 产气)
霍乱肠毒素(外毒素) 口腔
沙门菌知识点总结

沙门菌知识点总结一、沙门菌的分类沙门菌属于杆菌目、沙门菌科,包括两种类型:沙门氏菌组(Salmonella)和嗜盐沙门菌组(Salinarum)。
沙门氏菌组包括了沙门氏菌亚属(Salmonella subgenus I)和世界心脏炎沙门氏菌亚属(Salmonella subgenus II)两个亚属。
沙门氏菌亚属又包括了1000多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以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enterica)为主要分类,包括了数百种血清型,按照O、H和Vi抗原的不同组合,又可分为众多的亚种和品系。
二、沙门菌的形态和生长特性沙门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不产生芽胞,通常呈杆状或短杆状。
在寒冷和缺氧条件下,沙门菌可以形成包囊,并且能够在适宜条件下迅速复活和生长繁殖。
沙门菌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和抗干燥能力,在干燥环境中也能存活一段时间。
沙门菌是革兰氏阴性的杆菌,其细胞壁主要由多糖、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
它具有多种毒力因子,包括细菌内毒素、外毒素、凝集素等,可以对宿主组织和免疫系统产生严重的损害。
沙门菌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肠道内,尤其是家禽和家畜的肠道中,是人类和动物共患病原,另外由于沙门菌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因此在土壤、水体、食品等环境中也可存活和繁殖。
三、沙门菌的传播途径沙门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人类可以通过食用受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
另外,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接触感染物品、施肥土壤或在游泳池中也可能导致沙门菌感染。
沙门菌往往伴随着肠道感染的动物,例如鸡、鸭、鹅等家禽,以及牛、羊、猪等家畜,特别是家禽肠内容物中含有较高的沙门菌。
四、沙门菌感染的症状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在感染后6-48小时内出现,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
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沙门菌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败血症等并发症。
对于甲型副伤寒的病例,潜伏期为7-14天,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肠道出血、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危及生命。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的一个大属,有2000多个血清型,我国发现的约有100个。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猪、牛、羊、家禽、鸟类、鼠类等多种动物的肠道和内脏中.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杆菌,1885年Salmon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Salmon发现本属细菌的时间较早,在研究中的贡献较大,遂定名为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
本属细菌绝大多数成员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败血症与胃肠炎,甚至流产,并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是人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
根据沙门氏菌的致病范围,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群。
第一类群:专门对人致病。
如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甲型、乙型、丙型)。
第二类群: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群,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等。
第三类群:专门对动物致病,很少感染人,如马流产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
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
一、沙门氏菌属的生物学特征:1。
形态染色特性:G-无芽孢杆菌。
大小通常为 0。
7~1.5μm ×2.0~5。
0μm,菌端钝圆,散在,偶有短丝状,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有周身鞭毛,能运动,绝大多数菌株有菌毛。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42℃,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适宜pH为6。
8~7。
8,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胆盐可促进其生长.2。
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42℃,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适宜pH为6.8~7。
8;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胆盐可促进其生长。
§普通琼脂:圆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或不太整齐的中等大小(2 ~ 4mm)菌落。
沙门菌属

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 1、侵袭力:Vi抗原、菌毛(粘附) • 2、内毒素:(可引起体温↑,WBC↓血压↓) • 3、肠毒素:(个别)
沙门肠热症enteric fever 伤寒杆菌S typhi 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 S Paratyphi A B C
2007-11-9
O抗体,IgM,早现早退
• 2、鞭毛抗原flagella H • (H抗原) 蛋白质 不稳定,不耐热,
特异性高,可鉴别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及副 伤寒杆菌的分型
H抗体,IgG,迟现迟退
• 3、表面抗原capsular Vi
(Vi抗原) • ①与毒性有关:抗吞噬作用,与致病性有关
• ②新分离菌才有
Vi抗体:体内有菌时产生,无菌时消失, 可作为伤寒带菌者指标
•
玛丽当时反应激烈,因为在她那个年代,
“健康带菌者”还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概念,她
自己身体棒棒的,说她把伤寒传染给了别人,
简直就是对她的侮辱。
• 后来,索柏试图通过地方卫生官员说服玛丽, 没想到,这更惹恼了这个倔脾气的爱尔兰裔女 人,她将他们骂出门外,宣布他们是“不受欢 迎的人”。 最后,当地的卫生官员带着一辆救护车和 5名警察找上门。这一次,玛丽又动用了大杈 子。在众人躲闪之际,玛丽突然跑了。警察后 来在壁橱里找到了她,5名警察把她抬进救护
胸
发热、全身不适
导
乏力,血培(+)
管
出现抗体
血流(第①次菌血症bacteriomia)
肝脾肿大
全身、器官和组织
第2、3周
皮肤玫瑰疹
菌-肾-尿(尿检菌) 菌-胆囊-粪便(粪检菌)
小肠肠壁Ⅳ变态反应
肠坏死、穿孔
再次入血(第②次菌血症)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生化鉴定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生化鉴定
沙门菌属(Salmon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包括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
生化鉴定是通过对菌株在特定条件下的生化反应进行观察和测定,来确定细菌属种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生化鉴定的一些常见步骤和反应:
1.肠杆菌科的鉴定:通过常规方法,首先将细菌鉴定为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成员。
2.气体生成反应: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通常会在肠杆菌科的气体生
成反应中产生气体,例如在Triple Sugar Iron Agar(TSI)培养
基上,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产生气体的反应为气体产生、葡萄糖
发酵,而乳糖和蔗糖不发酵。
3.硫化物产生: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通常能够产生硫化物,这可以
在Kligler Iron Agar(KIA)培养基上观察到。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在KIA上的反应为气体产生、葡萄糖和乳糖发酵,并产生硫化
物,而蔗糖不发酵。
4.尿素分解: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通常不能分解尿素。
5.麦尔加亮蓝(Malachite Green)试验:这是一种用于检测沙
门菌的方法。
在该试验中,沙门菌产生麦尔加亮蓝的颜色反应。
请注意,生化鉴定方法可能因实验室和使用的培养基而有所不同。
此外,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也成为鉴定细菌属种的重要工具。
因此,在进行细菌鉴定时,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确保准确性。
如果你有具体的实验室样品,建议向专业的微生物实验室寻求
帮助。
微生物学 志贺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属

⑶毒力试验-动物试验(用皮下注射)3-7天死
亡,取肝、脾培养。
⒌检验结果分析与报告
第五节耶尔森菌属(Yersinia)
Nhomakorabea
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nterocolitica) ㈠临床意义 ⒈致病因素 ⑴侵袭性及毒素 ⑵某些菌株与人体组织有相同抗原-自身免疫性 疾病 ⒉所致疾病 ⑴小肠、结肠炎 ⑵败血症 ⑶结节性红斑、反应性关节炎。
第五节耶尔森菌属(Yersinia)
⒊培养特性: 普通培养基:可生长,但缓慢。 血平板:培养48小时后为柔软、粘稠、粗糙菌落。 肉汤培养基:24小时-沉淀生长,48小时-菌膜, 轻摇-钟乳石状下垂。 生化特性-动力阴性,IMVC为-+--,赖氨酸、
鸟氨酸、苯丙氨酸脱胺酶、脲酶、硫化氢均阴性。
第五节耶尔森菌属(Yersinia)
㈡微生物特性 ⒈形态结构:G-b、G-cb,两极浓染,陈旧物:多形性 ⒉抗原构造至少18种抗原,重要的有 ⑴FI抗原-封套抗原 ⑵V/W抗原-菌体表面抗原,V-蛋白质, W-类脂蛋白。具有抗吞噬作用。 ⑶T抗原-可溶性蛋白抗原(鼠毒素)剧毒, 可制成类毒素、抗毒素。
第五节耶尔森菌属(Yersinia)
㈡微生物特性 ⒈形态结构 ⒉抗原成分O抗原-50种以上但只有几种 血清型与致病性有关,我国主要为O:9、 O:8、O:5、O:3。 ⒊培养特性:MAC-乳糖不发酵菌落 ⒋生化特性:脲酶阳性、V-P22℃-25℃ 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
第五节耶尔森菌属(Yersinia)
第四节志贺菌属(Shigella)
㈤抵抗力:不强。 ㈥变异性 ⒈S-R变异 ⒉耐药性变异-对磺胺、四环素、氨苄西林、百
沙门氏菌

(3)鉴别培养基(麦康凯、SS、伊红 美蓝):一般无色菌落 (4)三糖铁琼脂斜面:斜面为红色, 底部变黑色并产气
生化特性:
(1)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 醇产气 (2)不发酵乳糖、蔗糖和侧金盏花醇 (3)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 (4)不水解尿素和对苯丙氨酸不脱氧
病原学诊断
标本: 肠热症
沙门氏菌
为一类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形态、生化 性状以及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培养特性
1、兼性厌养,营养要求不高 2、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呈无色半透明S型菌落 3、SS平板——无色菌落产生硫化氢菌株,菌落中心成黑色。 MAC平板——无色菌落 EMB平板——无色菌落。
抵抗力
1、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 2、尤其对酸敏感 3、对消化系敏感 4、易产生耐药性。
第1、2周取血/骨髓 第2周以后取粪便做分离培养细菌 血平板培养 SS培养基培养
分离培养鉴定程序 血/骨髓 肉汤増菌 选择无色半粪标本
生化反应或 血清学检测
透明菌落
血清学诊断
测血清中相应抗体
沙门菌属的致病物质
1、侵袭力:SP系统、耐酸应答基因、Vi抗原
SP系统:有毒株能侵袭小肠黏膜,通过种特异性菌毛先与M细胞结
合,接着SPI-I系统M,细胞输入沙门菌分泌侵袭蛋白,引发宿主细胞内肌 动纤维重排,诱导细胞膜内陷,导致细菌内吞。沙门菌在吞噬小泡内生长 繁殖,使宿主细胞死亡,细菌扩散并进入毗邻细胞淋巴组织。
3、肠毒素:个别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可以产生肠毒素
沙门氏菌
生物学特性
该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 圆短杆菌(比大肠杆菌细) 无荚膜和芽孢(除鸡白痢沙 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 都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大多数具有菌毛,能吸附于 宿主细胞表面。
沙门菌属防治方法

沙门菌属防治方法嘿,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沙门菌属防治这档子事儿!沙门菌属啊,那可不是好惹的主儿,稍不注意它就可能给咱惹出大麻烦。
你想想看,要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里面有沙门菌属,那可不得了。
就好像家里进了个捣蛋鬼,把你身体这个“家”给弄得乱七八糟。
所以啊,咱得从源头抓起。
首先就是吃的方面,咱可得把好关。
那些不干净的、来源不明的食物,千万别往嘴里塞。
就好比你买个水果,上面还有泥巴呢,你能直接啃吗?肯定得洗干净了呀!做饭的时候也是,生熟食物得分开,别让它们“亲密接触”,不然沙门菌属就容易趁机捣乱。
还有啊,储存食物也得讲究。
该放冰箱的就放冰箱,别让食物在外面“裸奔”太久,不然沙门菌属就容易盯上它们。
你说要是大夏天的,你把肉放在外面一整天,那还能吃吗?沙门菌属肯定在那上面乐开了花呢!再说说个人卫生,这可太重要啦!饭前便后要洗手,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你想想,你的手啥都摸,要是不洗干净,那不就等于把沙门菌属直接往嘴里送吗?就跟你出门不洗脸一样,能行吗?在外面吃饭也得多个心眼儿。
找个干净卫生的餐馆,要是那地方脏兮兮的,你还敢吃?那不是自找麻烦嘛!而且,吃的时候也别太“豪放”,细嚼慢咽,这样也能给肠胃减轻点负担,让沙门菌属没那么容易得逞。
万一不小心真感染了沙门菌属,那也别慌。
赶紧去看医生呀!就像你生病了要找医生开药一样,医生会给你出主意,怎么把这个“捣蛋鬼”给赶跑。
咱可不能小瞧了沙门菌属,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真能给咱带来大麻烦。
就像一只小老鼠,不注意的时候它就到处乱窜。
但只要咱做好预防措施,把该注意的都注意到了,它也没法兴风作浪呀!咱可得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别让沙门菌属有可乘之机,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