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技课堂教学评价表
原创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分表

原创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分表1. 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合理,与课程目标相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难度适中,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呈现清晰明了,易于理解:(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安排条理清晰,有层次感:(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更新性和实用性:(1分)(2分)(3分)(4分)(5分)2.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讲解的逻辑性强,能启发学生思考:(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手段的新颖与创新:(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包括多媒体、实例、案例等:(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1分)(2分)(3分)(4分)(5分)3. 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在课堂之外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反馈和评价:(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和合作情况:(1分)(2分)(3分)(4分)(5分)4. 教学环境与氛围•教学环境的安静和舒适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环境的设施和器材完善:(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活跃和积极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和谐和友善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1分)(2分)(3分)(4分)(5分)5. 教师表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总评分:•整体评价:(1分)(2分)(3分)(4分)(5分)以上是原创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分表,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这个表格进行课堂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劳技课堂教学评价表

初中劳技课堂教学评价表附件一《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课堂观察记录表》使用说明一、使用范围本《课堂观察记录表》适用于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各种课型(含)的课堂教学观察,与《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配套使用。
二、主要项目本《课堂观察记录表》主要记录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描述与课堂观察记录、点评批注、板书、简易量化观测。
三、使用说明本《课堂观察记录表》记录时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定性记录主要文字;定量记录主要用次数和打“√”表示。
项目不同,记录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具体情况如下:●课前准备记录教师教具、材料准备、学生制作用的工具设备、材料等。
●教学环节在使用时,教学环节的书写依据为执教教师提供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图。
听课教师可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环节名称或内容。
●时间分配记录每一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可以统计学生设计与实践操作和教师讲解实践的比例。
●教学过程描述与课堂观察记录记录教师的讲解、提问、演示示范的内容。
记录学生的回答、讨论、交流、设计、制作、评价的内容。
●点评批注及时记录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突发事件。
●板书记录教师的教学板书。
●简易量化观测教师提问次数:教师的问题学生需要思考或者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属于教师提问。
教学资源:包括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龄:兼职教师填写兼职劳动技术课的教龄。
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整体观察与记录表教师☐男☐女学校班级日期月日(星期)午 ~ 人数课题课程分类□设计类□工具与材料类□加工与制作类观课记录可使用代码T 教师主导的活动 S 学生自主的活动 TS教师学生互动交流 T1教师巡视指导 S1学生操作开课类型□随堂课□研究课□实录课□评优课□展示课□其他教材(名称、版本)课前准备时间环节教学过程描述与课堂观察记录点评批注板书简教师技能指导频次学生主动提问次数教师本体性知识错误次数易量化观测汇总教师提问次数游离课堂的学生数拖延时间学生作品成功率 <60%□ 60%~80%□ >80%□课堂氛围好□较好□一般□差□学生发言覆盖面 <15%□ 15%~30%□ >30%□教学资源好□较好□一般□差□学生自主活动比例<30%□ 30%~50%□ >50%□学生工具使用效果好□较好□一般□差□教师讲解时间时长<15分钟□ 15~20分钟□ >20分钟□观课者职称专兼职教龄附件二《中小学劳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使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适用于中小学劳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
劳动教育实践环节评定表

劳动教育实践环节评定表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实践活动名称:_________
实践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一、劳动技能
1. 技能掌握程度:__/5分
-评价标准:学生对分配的劳动任务技能的掌握程度。
2. 操作规范性:__/5分
-评价标准:学生在执行劳动任务时遵守操作规范的程度。
二、劳动态度
1. 积极性:__/5分
-评价标准:学生参与劳动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2. 责任心:__/5分
-评价标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责任感。
三、团队合作
1. 协作能力:__/5分
-评价标准: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2. 团队贡献:__/5分
-评价标准:学生对团队劳动成果的贡献程度。
四、成果与创新
1. 劳动成果:__/5分
-评价标准:学生劳动活动的最终成果。
2. 创新实践:__/5分
-评价标准: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创新和改进。
五、总体评价
1. 教师评语:
-对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整体表现的评价。
2. 自我反思:
-学生对自己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的自我评价。
总分:__/40分
评定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平陌初中劳动技术学习过程记录及评价表

劳动技术学习过程记录及评价表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作品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项目
内容记录
评价标准
优秀
达到
再努力
需求
与
构思
简述需求产生的原因:
信息收集途径:
构思过程的简述,表达简洁清楚
收集信息途径多样化,相关度大
构思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3、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合理选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在学段结束时作最终评价,在综合评价栏目内请标明“优秀”、“合格”、“不合格”。
设计
表达
用文字和草图表示方案:
方案的设计合理、且有创新意识。
方案的表达正确,文字、草图表达清楚
方案构思的意图表达清楚,有说服力
绘制图样规范
绘制图样的尺寸(技术参数)标注正确合理
工艺
设计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设计科学合理,有利于操作
选用的工具:
工具选用合理
选择的材料:
分析对环境有否影响:
合理利用材料并能根据需要选择补充材料或废弃材料;环保意识强
制作
操作:
工具使用:
工具选择和使用正确、规范
操纵安全,环境整洁卫生
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主动发现问题且解决(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对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案的改进:
原有设计科学合理,不需改进,或改进后明显提高作品质量和效果
交流与评价
主动积极参与评价:
交流主动,能提出合理化建议,能采纳他人建议,能聆听他人的建议
作品
成果
质量、性能、创新的评价
作品的整体质量符合要求,美观,工艺水平高
作品的结构合理,性能良好
课堂教学评价表

教材选用符合规定,能准确把握和挖掘教材;能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整合教学资源科学合理,贴近职业,对接职业标准,对学生继续学习或岗位操作具有启发性。
5
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课程进度一致。如有调整,调整后的教学安排得当。
5
教学规范
不迟到、早退;及时清理学生人数并跟踪缺勤和课堂请假的学生;不随意离开课堂;有上下课的规范;站立上课;课堂不耍手机;不接打电话;不吸烟;不酒后上课。
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完整,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与教学环节的安排合理、节奏适度、时间分配合理、有特色。
5
遵照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适当,注重对学生学习各环节的学法指导。
5
教学组织井然有序,面向全体,关注学生差异和课堂反应,应变能力强。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采用问题或任务推进课堂教学,学生在老师的主导下围绕教学任务积极参与活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真实、小组讨论热烈并又有成果展示。
20
注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5
有适当的课后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
教学
技能
教学准备充分,教态亲切自然,仪表庄重大方,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和感染力。
4
教学示范(或演示)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操作规范熟练。
4
多媒体、教具和电教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恰当,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诠释。
4
教案撰写认真、完整、有创新,针对学生实际;板书工整,设计合理,用字规范。
4
教学效果
教师能够运用适当的评估方法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7
教学具有吸引力,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参与度高,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好。
初中劳技课堂教学评价表

初中劳技课堂教学评价表附件一《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课堂观察记录表》使用说明一、使用范围本《课堂观察记录表》适用于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各种课型(含)的课堂教学观察,与《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配套使用。
二、主要项目本《课堂观察记录表》主要记录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描述与课堂观察记录、点评批注、板书、简易量化观测。
三、使用说明本《课堂观察记录表》记录时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定性记录主要文字;定量记录主要用次数和打“√”表示。
项目不同,记录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具体情况如下:●课前准备记录教师教具、材料准备、学生制作用的工具设备、材料等。
●教学环节在使用时,教学环节的书写依据为执教教师提供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图。
听课教师可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环节名称或内容。
●时间分配记录每一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可以统计学生设计与实践操作和教师讲解实践的比例。
●教学过程描述与课堂观察记录记录教师的讲解、提问、演示示范的内容。
记录学生的回答、讨论、交流、设计、制作、评价的内容。
●点评批注及时记录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突发事件。
●板书记录教师的教学板书。
●简易量化观测教师提问次数:教师的问题学生需要思考或者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属于教师提问。
教学资源:包括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龄:兼职教师填写兼职劳动技术课的教龄。
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整体观察与记录表教师☐男☐女学校班级日期月日(星期)午 ~ 人数课题课程分类□设计类□工具与材料类□加工与制作类观课记录可使用代码T 教师主导的活动 S 学生自主的活动TS教师学生互动交流 T1教师巡视指导 S1学生操作开课类型□随堂课□研究课□实录课□评优课□展示课□其他教材(名称、版本)课前准备时间环节教学过程描述与课堂观察记录点评批注板书简教师技能指导频次学生主动提问次数教师本体性知识错误次数教师提问次数游离课堂的学生数拖延时间学生作品成功率 <60%□ 60%~80%□ >80%□课堂氛围好□较好□一般□差□学生发言覆盖面 <15%□ 15%~30%□ >30%□教学资源好□较好□一般□差□学生自主活动比例<30%□ 30%~50%□ >50%□学生工具使用效果好□较好□一般□差□易量化观测汇总教师讲解时间时长<15分钟□ 15~20分钟□ >20分钟□观课者职称专兼职教龄附件二《中小学劳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使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适用于中小学劳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表(试用)

27
பைடு நூலகம்
10
8 10
12
18 总分 评委
综合评价
说明:总分85分以上为“优秀”,75-84为“良好”,60-74为“合格”,60分 (不含60分)以下为不合格。
15
教师 教学 ②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即时、恰当而 教学 过程 有效的评价; 行为 ③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 养学生的能力,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 ①根据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引导;问题设 方法 计富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思考; 和手 段 ②恰当、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 教学 ①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准确、清晰,富有感染力; 素养 ②板书设计合理,字体端正美观; ①广泛深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有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 活动 习; 状态 ②积极发言,大胆表达; ①对学习内容表现出很高的兴趣,情绪饱满,思维活跃; 学生 思维 学习 状态 ②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积极思考; 状态 ③回答问题是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的,能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 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①掌握了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②学 目标 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有改进,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创新意识和 达成 应用(操作)能力增强;③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愉悦,学习兴趣提 高,信心增强。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表
(试用)
学校 班级 授课教师 课题 授课时间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得分
①依据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确定三维教学目 教学 标; 目标 ②准确理解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知识容量和难度适当,准 和内 确把握重点、难点; 容 ③抓准能力培养点和思想教育渗透点,注意联系生活和学生已有的知 识经验,有效拓展教学资源; ①导入恰当,过程完整,思路清晰,步骤清楚;机智驾驭课堂,根据 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遵循认知规律,化繁为简,化难为 易,化抽象为具体;
初中学段(7至9年级)劳动实践评价记录表

2.布置荣誉栏:用于粘贴班级集体活动获奖及班级学生获奖证书、奖状(复印件)等。
3.设计学习园地:用于粘贴班级开展各项活动各类作品等。
4.规划教室内部墙壁:(1)两旁教室墙壁--根据各班的专业特点而设计,张贴名人名言画幅,有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素材。(2)教室正面墙壁--端正贴挂国旗;张贴班训班风;布置公告栏内容。
优
良
优
14
盆栽花草、果树等
1.花盆的选择:花盆应选用通气性好,利于根系生长,且物美价廉的瓦盆、木桶、木箱。形状以圆形为主。
2.盆土的配置:适宜果树生长的盆土一般为中性,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沙土,其配制方法多种多样,可就地取材。
3.上盆
剪去坏死根,修平受伤的侧根,过长的侧根剪短促其长出须根,尽量保留有用的须根,过长的须根剪留20cm左右,并用5度石硫合剂浸根消毒。栽植时在选用的盆底部洞上放几片碎瓦片,放入一层粗砂,加入部分营养土,放入苗木,将根系摆放均匀,再加足营养土压实,浇足水,并覆上地膜。
初中学段(7〜9年级)劳动实践评价记录表
(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制订)
劳动任务
劳动步骤(实施方案)
劳动评价
序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课堂观察记录表》使用说明
一、使用范围
本《课堂观察记录表》适用于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各种课型(含)的课堂教学观察,与《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配套使用。
二、主要项目
本《课堂观察记录表》主要记录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描述与课堂观察记录、点评批注、板书、简易量化观测。
三、使用说明
本《课堂观察记录表》记录时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定性记录主要文字;定量记录主要用次数和打“√”表示。
项目不同,记录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具体情况如下:
●课前准备
记录教师教具、材料准备、学生制作用的工具设备、材料等。
●教学环节
在使用时,教学环节的书写依据为执教教师提供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图。
听课教师可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环节名称或内容。
●时间分配
记录每一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可以统计学生设计与实践操作和教师讲解实践的比例。
●教学过程描述与课堂观察记录
记录教师的讲解、提问、演示示范的内容。
记录学生的回答、讨论、交流、设计、制作、评价的内容。
●点评批注
及时记录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突发事件。
●板书
记录教师的教学板书。
●简易量化观测
教师提问次数:教师的问题学生需要思考或者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属于教师提问。
教学资源:包括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龄:兼职教师填写兼职劳动技术课的教龄。
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整体观察与记录表
附件二
《中小学劳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使用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适用于中小学劳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
不同的课型使用不同的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与观察记录表配合使用。
二、评价量表组成
评价量表由课程水平、学生学习、教师素养及课堂文化四个模块组成,其中课程水平是基本模块,学生学习、教师素养和课堂文化是拓展模块,根据评价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模块。
每一模块设有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相对固定,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具体化,不同的课型其二级指标略有不同。
每个二级指标都有相应的观测点例举,是评价的主要依据。
三、观测点证据的收集
1.关于一级指标中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评定,主要根据教学设计、说课等文本材料,其它指标主要根据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分。
2.关于一级指标中(拓展)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学习质量、教学技能、教学智慧、教学环境及教学氛围,主要根据课堂教学实施情况以及观测到的环境进行评分。
四、分值等级
表中分值栏目共为五个等级,1表示很差3表示一般5表示很好。
基本部分“课程水平”总分50分,优45-50分;良40—44分;合格30—39分;不合格——30分以下。
拓展部分包括“学生学习”、“教师素养”和“课堂文化”,总分50分,优45-50分;良40—44分;合格30—39分;不合格——30分以下。
中小学劳动技术工具与材料类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中小学劳动技术加工与制作类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中小学劳动技术设计类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中小学劳动技术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