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民俗禁忌一览

合集下载

正月有什么讲究和习俗禁忌

正月有什么讲究和习俗禁忌

正月有什么讲究和习俗禁忌正月的讲究与习俗1. 正月初一拜新年:这一天是春节,人们会互致新年祝福、拜年,全家团聚吃团圆饭。

早上开门前通常有放鞭炮(部分地区因环保等原因已禁止或限制)、贴对联、挂灯笼等习俗,寓意驱邪避凶、迎福接祥。

2. 守岁与祭祀:除夕夜家家户户会守岁至深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并进行祖先祭祀,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3. 饮食习俗:各地都有特定的食物习俗,如饺子、汤圆、年糕等,寓意着吉祥如意、生活甜蜜和步步高升。

4. 正月初二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探亲,向父母及亲戚拜年,展示家庭和睦,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

5. 正月里忌动刀剪、忌说不吉利的话、忌打破器皿,如有不慎打破,需立即说“碎碎平安”以求化解。

6.新年初几天不宜扫地倒垃圾,以免把好运扫走,之后可以选吉时进行清扫,并用红包包裹垃圾,象征财富积累。

7. 娱乐活动:春节期间有舞龙舞狮、看大戏、赏花灯、猜灯谜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

8. 春联与门神:家家户户会在年前贴上春联和门神,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来年安康的美好祝愿。

正月的禁忌1、不能讨债:正月里不能向别人讨债,否则会把自己的财运赶跑。

2、不能剪头发:正月里剪头发,会把自己的好运气剪没。

3、不能打破东西:正月里打破东西会意味着破财,所以应该特别小心。

4、不能扫地:正月里扫地会把财运扫没。

5、不能借钱给别人:正月里借钱给别人,意味着把自己的财运送给别人。

6、不能倒污水:正月里倒污水会把财运倒掉。

7、不能换床单:正月里换床单会把好运换没。

8、不能撕破红纸:正月里的红纸代表着喜庆和吉利,如果撕破红纸,会把自己的好运撕没。

9、不能钉钉子:正月里钉钉子会把财运钉没。

10、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正月里应该说吉利的话,避免说不吉利的话,以免影响自己的运势。

大年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大年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大年初一到初七的风俗正月初一本名“元旦”,因实行公历的原因,改名为春节,依旧讲究极多。

新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相互拜年,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初一这天,全家皆饮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可祛病驱邪,被历代名医推崇,饮酒还有个别开生面的规矩,从一家人最小的开始先喝,依次下来,家中最长者最后喝。

宋朝文学家苏辙的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当然,这天还有些如占岁、不可动扫帚的习俗。

正月初二风俗存有南北之分后,南方称作“迎接婿日”,表示娶的女儿带同夫婿及儿女回娘家,并带一些大礼品和红包,让给娘家的小孩,讲究一个“礼轻情意轻”。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典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必须举办祭典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至的财神祭拜一番。

这一天的汉族传统年俗有烧门神纸,谷日忌食米饭等。

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

据说初四就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

存有“虎爷晚,点灯晚”之说道,所谓虎爷必须一大清早就已经开始,而点灯放到下午也未晚。

点灯祭拜通常在下午太阳已经开始下山至晚上举办的民间俗语:“虎爷晚点灯晚”。

同时这日可以谢恩“灶君”,听闻民间风俗中“灶君”就是奖罚分明的'神之一,例如旧年家中不如意需用“一碗清水三支香”祭拜“灶君”。

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南方则汤圆)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

还有一说是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春节禁忌有哪些及注意事项

春节禁忌有哪些及注意事项

春节禁忌有哪些及注意事项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到来。

春节期间,人们会有许多的习俗和禁忌。

本文将介绍春节期间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一、春节禁忌1.避免在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和十五日结婚、搬家等大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月初一是新春的第一天,而正月十五日则是元宵节,这个节日比春节还要重要。

在这些日子里,人们不应该进行任何大事,因为这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祥之兆,也会破坏春节的气氛。

2.不要割头发、剪指甲、扫地、打破或破财等在春节期间,人们要避免做一些带来不吉利的事情。

比如,剪指甲、割头发等会带来红色血液的出现,而扫地则会把好运气扫走。

打破或破财也会带来损失和不顺心的事情。

3.不要讲究等等在春节期间,我们应该要做好每天的准备工作,而不是一味地等待。

如果我们总是等待,将会让好运气擦肩而过,没能挽救我们的运气和财富。

4.不要讲究太过虔诚许多人相信,在春节期间祈福和祈求助息非常重要,但是过于虔诚也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祥之兆。

所以,我们应该保持合适的心态和态度,做一些适当的祈求和祈福即可。

二、春节注意事项1.做好防冷措施春节是冬季的最后一天,天气非常寒冷。

所以,我们要做好防寒措施,快递员和外卖员在配送时也要注意寒冷天气。

2.不要燃烧烟花爆竹当年,我们燃放的烟花爆竹可能会带来烧伤、污染和火灾等不好的后果。

所以这些年中国政府要求人们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我们应该尊重这个规定,并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3.尊重传统文化虽然现代化已经改变了许多传统的习俗,但是我们还是要尊重和保留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基础来庆祝春节。

我们可以做些年夜饭、祭奠祖先、放烟花等传统习俗,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现代节目,这样会充满欢乐和历史感。

4.不要过于浪费春节期间,人们会有许多的宴席和礼物。

我们应该要把这些宴席和礼物看做是对自己和家人关爱、祝福和支持的一种表征,而不是过度消费的代价。

所以,我们应该限制花费,避免浪费,保持一种谨慎和理性的态度。

中国民间初一至十五风俗与忌讳

中国民间初一至十五风俗与忌讳

中国民间初一至十五风俗与忌讳
年初一:不用扫帚、不打扫、不往外泼水。

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夫婿同行,亦是拍全家福的日子。

年初三:赤口,通常不会外出拜年。

年初四:祭财神的日子,要是老板要炒人,就不请该员工拜神。

年初五:放鞭炮“赶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吃饺“揑小人嘴”。

年初六:酒楼开业,家家户户将节日积存的垃圾扔走,这叫送穷鬼。

年初七:人日,民众爱吃及第粥,希望可以科举高中状元。

年初八:谷日,是谷子生日,如果天气晴朗,预示今年将会丰收。

年初九:玉皇大帝诞辰,各地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祈求风调雨顺。

年初十:石头的生日,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

年十一:子婿日,岳父以初九祭天剩下的食物宴请女婿。

十二至十五:准备庆祝年十五元宵节,忙着搭盖灯棚、开灯。

中国民间禁忌——节日禁忌

中国民间禁忌——节日禁忌

中国民间禁忌——节日禁忌中国民间禁忌——节日禁忌春节是新年之始,禁忌较多。

如忌打碎器物,打碎了要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越打越发”之类的吉利话,还有忌遇殡葬,忌丧家拜年,忌吵架骂人,忌请医生,忌迁居、剃头理发等。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禁忌更多。

如吃年饭忌无鱼,有鱼也忌全部吃光,是为了讨个“有余(鱼)”的吉利。

吃有骨头的食物忌说:“骨头”,要说成“财喜坨”。

吃饱了不能说:“我不吃了。

”这是很不吉利的话。

初一这一天忌动刀、斧、剪之类的器物,忌挑水、下地干活,忌借火种,忌讨债,忌购物,忌针线活,忌杀生,忌啼哭,忌说一切不吉利的话,凡“破、坏、死、光、鬼、输、穷、完了、背时、病”等一些不好的字眼都要避免。

一般来说小儿无忌,但有的地方在初一早晨家长要用干净草纸揩一揩小孩的嘴巴,意思是把小孩的嘴当屁股,即是说了不吉利的话,也当是“放屁”,不算犯忌。

另外,许多地方还忌吃豆腐,因为按习俗办丧事时才吃豆腐,老人寿终正寝的叫做“倒了豆腐山”。

还忌扫地,扫了地也不能把垃圾倒掉,认为会把财气扫掉;过去还忌讳初一早上倒夜壶,也认为会破财。

又忌条凳(长板凳)倒地,因为人死停柩是搁在两条长板凳上的,出殡时抬起棺材,踢倒板凳才起步。

总之,正月特别是初一禁忌一切认为不吉利的事情。

其它节日也多有禁忌,如二月二古称“中和节”,俗称“龙抬头”,忌动剪刀针线,忌推磨,汲水忌碰井沿,都是怕伤了龙。

清明节前一二日为“寒食节”,禁忌烟火。

七月“鬼节”忌晚间外出,以免惊动鬼神而遭殃。

八月中秋节忌阴雨,否则来年年景不好。

九月重阳节有的地方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有所谓“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另外,一些节令也有忌讳,如立秋忌无雨,认为该日雷鸣下雨则预示丰收,有所谓“雷动秋,狗儿猫儿不吃粥”的俗语。

但也有相反的禁忌,认为该日雷鸣主稻秀不实,有谚语“秋毂碌,收秕谷。

”立冬也有忌雷鸣的,俗语说“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大概是说牲畜会死亡。

正月有什么禁忌讲究

正月有什么禁忌讲究

正月有什么禁忌讲究正月常见禁忌1. 忌剪头发:传统上认为正月剪发不吉利,尤其有“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尽管这并无实际科学依据,但依然在部分地区流传。

2. 忌办喜事:比如结婚等大型活动,因为认为正月为太岁当头,不宜举行喜庆事宜。

3. 忌吵架或说不吉利的话:人们认为在正月里争吵会导致一年不顺,因此强调和睦相处,言语吉祥。

4. 忌打碎物品:尤其是碗筷等餐具,认为打破东西会带来破运,如果意外打破需用红纸包起,并念吉祥话以求化解。

5. 忌打扫:大年初一不宜大扫除,以免把家中的好运与财富扫走,若要打扫也要从外向内扫,寓意将福气聚拢。

6. 忌倒垃圾:同样出于避免财运流失的考虑,初一到初五期间有的地方忌讳倒垃圾。

7. 对孩子教育上的禁忌:如不能打骂孩子,认为正月初一挨骂的孩子整年都会受责骂。

8. 其他习俗禁忌:包括忌动刀剪、忌借钱给他人(也有忌向人借钱的说法)、忌洗衣服晾晒等。

正月有什么禁忌1、正月忌剪头发。

民间有种说法叫正月不剪头,剪头死舅舅,意思就是不能在正月里剪头发,剪头发的话可能对自己的舅舅产生不利影响,是非常不好的。

2、正月忌办喜事。

正月办喜事为月太岁压头,可能影响婚后感情状态,还不利儿孙。

3、正月忌吵架。

如果在正月和别人发生口角之争,可导致这一年灾祸频发,不利运势。

4、正月忌丢掉粮食。

正月里阴气阳气都呈上浮状态,如果在正月里扔掉粮食,就很容易引来妖魔鬼怪,导致家中阴气聚集,自己被鬼邪缠身5、正月的头几天忌讳打碎东西。

虽说碎碎平安,但正月的头几天打碎东西是不利于新年气运的,初八后打碎东西则影响不是很大。

6、正月忌说脏话和不吉利的话,否则可导致新的一年诸事不顺,运势会出现很大的起伏。

正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禁忌正月里之所以有很多禁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月是新年的第一个月,是一个吉祥、神圣的月份。

人们认为在这个月份里,神灵和吉祥的能量比较集中,因此应该遵守一些特定的规矩和禁忌,以避免触犯神灵、折损自己的好运气。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非常重视的,以下是一些与春节初一到初七相关的风俗习俗。

1. 初一:初一是春节的第一天,人们首先要给长辈拜年,称作“拜年大军”。

在传统文化中,尊敬长辈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习俗也象征着年轻一辈对长辈的敬意。

2. 初二:初二是燃放鞭炮的日子。

人们相信鞭炮能够驱邪避灾,迎来吉祥和平安。

燃放鞭炮的声音铿锵有力,也为新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3. 初三:初三是探亲访友的日子。

人们在这一天开始互相走访亲友,互道新年祝福。

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一同共度时光,团圆的氛围弥漫在每个家庭中。

4. 初四:初四被称为破五日,有着特殊的饮食风俗。

人们认为吃饺子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因此许多地方会准备饺子宴来招财进宝。

此外,初四还有祭祀祖先和迎财神的习俗。

5. 初五:初五是祭财神和摆年货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财神,祈求来年财运亨通。

同时,许多人也会去集市上购买各种年货,如水果、糕点、装饰品等,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6. 初六:初六是祭祀家神的日子。

人们会祭拜家中的神明,感谢保佑一家人的平安健康。

还有一个传统的活动是在初六去庙里烧香祈福,希望能够得到神明的保佑和祝福。

7. 初七:初七被称为人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在这一天会踏青郊游,欣赏春天的美景。

同时,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庙会和各种活动,供人们参与娱乐和享受休闲时光。

这些风俗习俗使得春节初一到初七充满了欢乐、热闹的氛围,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和祝愿。

春节的禁忌与讲究

春节的禁忌与讲究

春节的禁忌与讲究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人们不仅庆祝新年的到来,也遵循着一系列的禁忌和讲究。

本文将为你介绍春节期间的禁忌与讲究,让我们一起了解并传承这些古老的习俗。

1. 扫房禁忌在春节期间,扫房成为一个重要的禁忌。

传统的观念认为,扫房会将好运、财富等“扫”走,而保留住的则是落满吉祥的好运。

因此,在农历新年之前和正月初一,人们往往会提前完成大扫除,然后在春联贴上之前停止一切收拾整理的活动。

2. 晚辈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但在拜年时要注意年龄的差距。

根据传统习俗,年长的人通常由年轻的人主动上门拜年,这是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

同时,晚辈还需避免穿红色衣物,以示尊敬和避免犯了不该有的禁忌。

3. 祭祀祖先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是家庭的重要传统。

根据传统习俗,家人们会在正月初一或初二举行祭祖仪式,祭拜祖先,供奉美食和家人的祖先牌位。

在祭祀过程中,要注意肃静和庄重,以示对祖先的敬意和崇敬。

4. 音乐和烟火音乐和烟火在春节期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然而,在某些地区或条件限制下,放鞭炮和燃放烟花可能会违反相关法规。

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关注环境保护和健康,人们开始采取更加环保、安全的方式庆祝春节,如观看烟花表演或节日晚会。

5. 财运和开门在春节的前几天,很多人都会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开门,希望带来好运和财富。

然而,在春节期间不宜开门是一个传统的禁忌。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开门”与“出门”谐音,意味着把好运“逼”走。

因此,人们往往会尽量避免在正月初一开门,或者在开门时带上吉祥物,以辟邪和保佑。

6. 食谱和餐桌礼仪春节是一个美食盛宴的季节,但在食物选择和餐桌礼仪方面也有一些讲究。

其中,鱼和年糕是春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因为它们的发音与“余”和“年”谐音,象征着富余和年年有余。

此外,避免碰撞碗筷、不剩菜、不吃剩饭等礼仪是表示尊重和节俭的表现。

7. 红包与压岁钱红包是春节期间的重要礼物,用于给予年长者和晚辈祝福和红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民俗禁忌一览春节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民俗禁忌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为了“图个吉利”,这一段时间的忌讳特别多,这些忌讳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一年又一年。

俗话说“正月忌头,腊月忌尾”,正月初一到初七有哪些忌讳?一、正月初一是一年中忌讳最多的一天1、大年初一不能用剪刀。

大年初一用剪刀寓意着“这一年容易招惹口舌之争,容易惹事端”,因此这一天禁止做针线活。

2、大年初一不能扫地。

大年初一是迎接财神的日子,会有财神降临,如果这一天扫地就会把家里的财运带走。

因此,无论除夕夜在地上制造了多少垃圾,在大年初一都不要清理,也不要丢垃圾。

如果把“扫帚星”引来,就会倒霉运。

3、大年初一不能把房间里的水往外泼。

这点和上面是一个道理,大年初一把房间里的水泼到院子里,就会带走家里的财运和福运,是不吉利的。

此外,在我们这里大年初一要早起,不能睡懒觉,目的就是为了迎接财神和喜神;对于念佛的人,大年初一只能吃素;大年初一不能说晦气话,也不能和别人争吵,只能说吉祥话;大年初一不能和别人发生金钱往来,这一天别人找你借钱要果断拒绝;在大年初一,如果不小心打碎了东西,要赶紧念“岁岁(碎碎)平安”;大年初一除了做与吃有关的事或者喂牲畜,最好不要干活,否则在这一年你都会忙忙碌碌。

整个正月不能剃头,俗话说“正月里思舅舅”,在我们这里正月十五前都不能剪指甲,这种习俗你们那里有吗?二、正月初二是“姑爷节”出嫁的儿女在正月初一是不能回家拜年的,在我们这里大年初二一般女婿都会去丈母娘家拜年,因此“正月初二也是姑爷节”。

这一天女婿、女儿都要携带礼物去给岳父岳母拜年,如果有小孩,娘家会给小孩红包。

在有的地方,初一不登门给亲朋好友拜年,因此很多人会在初二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

三、正月初三是“赤狗日”正月初三是“赤狗日”,是不吉利的日子,这一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之争,在这一天忌探亲访友。

在有的地方,这一天禁食米饭,目的就是为了“五谷丰登”。

四、正月初四要“迎神”正月初四是天上的诸神会降临人间,这些一天要打开大门和窗户,准备好贡品,虔诚的点香祭拜,以祈求“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初一到初四商店一般都不开门营业,妇女不用针线。

五、正月初五“破五穷”正月初五很多禁忌都可以破,这天要“赶五穷”,即学穷、智穷、文穷、命穷、交穷,因此这一天要放鞭炮,目的就是为了将不吉利的东西赶走,而且鞭炮要从里往外放。

正月初五不能去给岳父母拜年,农村有句老话叫“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而且初五才去给岳父母拜年,也显示不出诚心。

六、正月初六是“营业日”对于生意人来说,一般都会选择这一天开门营业,寓意着“招财进宝”。

大年初六要进行年后的第一次大扫除(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皆不能打扫),对于农民来说,从大年初六开始就可以下地干活了。

七、正月初七是“人日”女娲在造出猪牛羊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成了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

在这一天必须要有一道素食(菜羹),以祈求去除邪气、医治百病。

在这一天,如果小孩犯了错,大人是不能训斥的。

总之,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春节习俗,正是因为这些习俗的存在,才会感觉更加有年味。

但是很多过年的习俗在慢慢消失,反之很多人越来越重视“洋节”,这反应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流失,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春节正月的风俗有哪些?01、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02、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03、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04、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05、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

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

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06、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

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07、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

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08、大年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09、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______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10、大年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

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

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11、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12、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13、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

14、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

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正月有什么讲究和忌讳?1、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2、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3、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4、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5、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6、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7、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8、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9、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10、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

正月的禁忌:1、正月忌杀生:畜生的轮回道在正月停止,古代传闻说掌过畜生轮回道的“司祭神”的母亲生日是在正月初八,因此“司祭神”在正月会关闭轮回道给母亲过寿,因此被你杀死的畜生的亡灵无法进入六道轮回,会跟在你的身边,直到下个月的第三日(也就是二月初三)。

2、正月忌揭倒有:这里说的揭,是人为的揭,古历阴历三十是全年最阴的一天,而倒有(吊钱)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吊钱”,又名“倒有”,古名吊虔,是夏朝的一种刑具,用几片白纸盖住受刑者的脑袋,用一个磨盘在受刑者的胸口碾压,直到受刑者五脏都被压成血汁为止,而受刑者盖头的那张纸早就被染成红色,染红之后,由大臣挂在刑场的窗户上,用来警世犯罪者)是镇邪圣物,如果被风吹走,说明你家已经有神看管了,如果是人为的揭掉,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到了规定的日子,才能揭掉。

3、正月忌观红喜事: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结婚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

正月在旧历是“冥婚”的时节,因为阴间的正月和阳间一样,要放假,所有的阴间物都可以来到阳间,因此当你在荒郊野外看到娶亲的,千万不要驻足观看,要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人,如果很多人都在围着看,说明是阳间的婚礼,如果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你一个人,或者周围的人看到婚礼队伍没有反映的时候,你最好掉头就跑,因为很有可能他们是来接你的。

4、正月忌理发:古语说: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不然,查满清朝《礼书》书中记载说,正月理发原意为“思旧”后传言之,传成了“死舅”,然正月不理发的说法最早却源于唐朝,唐人称理发为“消耳”。

另外,唐朝有一种武器名曰“金钺”,是唐朝用来为十恶不赦的犯人执行死刑,砍头时用的砍刀,而正月在唐朝则称为“金月”,因此正月理发合起来就是“金钺消耳”,就是上法场砍头的意思,人们认为不吉利。

5、正月忌扔粮食: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知道,诸葛亮平定南帮时,做成了一种祭品‘馒头’来给死难者献祭,从那以后,民间便流行用馒头,或者其他谷物做成面食,献给死者,然而正月阳气上浮,阴气也同样上浮,有时往往活人和死人只隔着一层几寸薄的洋土,如果你不小心把粮食掉在地上,千万不要捡,要赶快离开此地,如果你故意扔掉粮食,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地下的朋友尝到一次甜头,会跟着你的,他们知道你还会扔,在你的身上有甜头吃,如果你不再扔了,他们会把你当作‘馒头’。

6、忌打碎器物:正月里打碎东西,不是好兆头。

有些地方甚至认为是种凶兆,打碎了的瓷器不能丢,要全部捡起来,用红布包好,放在自家的神龛前祈求消灾避祸。

7、忌吵架争执:万事和为贵,是民间传统观念。

所以在一年伊始就闹不和,甚至大打出手,是不好的禁忌,要尽力避免。

和气生财,过年要放下争端,开开心心最重要。

8、忌求医问药:正月里生病被视作不吉利,所以求医问药也成禁忌,预示着一整年都会病痛不断。

古代,正月里有的医生会避讳,甚至会在正月里暂时歇业。

9、忌讳搬家:因为那时候的人们觉得,如果在年末搬家就会给一家人带去霉运和不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