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化学之美

合集下载

化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化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我接触化学这门学科以来,我深深地被它的神奇魅力所吸引。

化学,这个看似离我们生活很远的学科,却与我们息息相关。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不仅丰富了知识,更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化学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化学的魅力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化学的世界里,充满了神奇的元素和变幻莫测的反应。

从原子、分子到化合物,从化学反应到生命现象,化学无处不在。

以下是化学给我带来的几点感悟:1. 化学让我认识到物质的多样性。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有118种元素,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性质。

通过学习化学,我了解了各种物质的特性,如金属、非金属、有机物等,这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2. 化学让我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奇妙。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形成新的物质。

这种转化过程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让人不禁感叹化学的神奇。

3. 化学让我明白物质变化的规律。

化学研究揭示了物质变化的规律,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等。

掌握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化学知识。

二、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是化学在生活中的几点应用:1. 食品安全。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品的成分、营养价值以及添加剂等。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健康食品,保障自身健康。

2. 医疗保健。

化学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药物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此外,化学还可以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

3. 环境保护。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和治理方法。

例如,化学方法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保护生态环境。

4. 能源利用。

化学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化学方法可以用于开发新能源、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等。

三、化学学习心得1. 基础知识要扎实。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要想学好化学,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等。

感悟化学之美

感悟化学之美

感悟化学之美电气工程学院王永伟 2010302540104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史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门课的学习也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走进化学的世界,学习自己未知的知识,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真正的感觉到化学是美的,而不只初中高中那样简单物质和公式这种无聊的东西。

化学之美在于变化美。

在中学的时候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化学反应引起的各种变化,单颜色方面的变化就有好多,比如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除却颜色变化还有更加其妙的现象,比如将一小块不规则的钠,投入滴加酚酞的水中,钠熔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带着嘶嘶的声音,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小球经过的地方,留下美丽的红色痕迹;还有铝热反应,将镁条插入氧化铁和铝粉的混合物中,点燃镁条,可以看到剧烈反应,同时纸漏斗被烧穿,有熔融状态的铁珠落入沙中。

正是有这些美妙的实验现象,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化学的变化之美,这种美引领人们不断去探索未知的事物。

化学之美在于结构美。

随着各种光谱分析技术的成熟和不断探索,人们开始进入分析化学的阶段,光谱分析,X射线谱分析,放射性分析,质谱分析,波谱分析和电子显微和电子能谱分析等分析技术的应用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物质分子的结构。

化学中常说的一句话是结构决定性质,相同的元素,排列的结构不同,性质上就千差万别。

比如金刚石和石墨,同是由碳元素构成,但它们的性质却相差很大,金刚石呈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立体结构,石墨是片层状结构,层内碳原子排列成平面六边形。

正是排列结构的不同使它们的性质有如此大打差别。

可见只有研究到了物质分子的结构,才能分析出物质性质的决定因素,掌握住这些结构的规律,有利于人们去开发出新的具有特定性质的物质。

这点在各种有机物的合成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有些物质的分子结构本身就是很美的,也很奇特。

比如,C60是单纯由碳原子结合形成的稳定分子,它具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为正五边形,20个为正六边形,形似足球,因此又称为足球烯。

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

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

立足生活感悟化学魅力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清晨起床刷牙洗脸,到晚上用洗衣粉清洗衣物,我们都在无形中接触到了化学。

对于许多人来说,化学常常被认为是一门抽象而难懂的学科,甚至被贴上了“讨厌”、“乏味”的标签。

但实际上,化学并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的烧杯试管和化学方程式,它更是一门生动而有趣的科学,贴近我们的生活,充满着魅力。

一、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学无处不在。

我们的生活无法离开化学的影响。

食物、饮水、空气,无一不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

食物的烹饪、储存和营养成分的变化,都离不开化学。

从最基本的食盐、食醋,到我们的面包、牛奶,无一不是化学的产物。

饮用水的净化,空气的净化,甚至是我们所使用的洗涤剂、清洁剂,都是由化学品制成的。

生产工业品,医药用品,化妆品,也离不开化学的加工和配制。

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的身体也是化学的产物。

我们的五官味觉和嗅觉,都是基于化学物质的反应。

从我们的呼吸、新陈代谢、免疫系统,到我们的皮肤、头发、指甲,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而我们的身体也是化学的奇妙结合。

二、化学知识助力健康生活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健康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化学的知识来了解食物的成分和烹饪原理,从而合理搭配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也可以借助化学的知识来了解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成因,以及如何防范和治理污染,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化学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妆品和药品的成分,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产品,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化学知识正是我们实现健康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

三、化学的魅力拓展视野化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化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中的现象,还可以拓展我们的认知,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转化规律,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原理,了解化学能量和化学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

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

立足生活感悟化学魅力【摘要】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魅力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始终。

从牙膏牙刷到洗发水沐浴露,从面包牛奶到衣服鞋子,无不与化学相关。

通过立足生活,我们可以深入探索化学的奥秘,发现它的魅力与魔力。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无所不在,它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改变。

感悟化学的魅力,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化学魅力无处不在,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感悟化学的奥秘,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让我们从化学中汲取力量,让生活充满奇迹和惊喜。

化学的魅力永不消逝,它将不断激励我们去探索、去创新,在这个充满化学魅力的世界里,我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和惊喜。

【关键词】生活、化学、魅力、奥秘、密切相关、探索、发现、魔力、日常生活、应用、便利、改变、感悟、丰富多彩、结论、热爱、理解、世界。

1. 引言1.1 生活中的化学魅力生活中的化学魅力,无时不刻都在我们身边展现着。

无论是我们每天早上刷牙时使用的牙膏、洗发水,还是晚上用来洗涤衣物的洗衣液,抑或是我们食用的食物,都离不开化学的影响和帮助。

化学不仅仅停留在实物的层面,更是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始终。

从呼吸时吸入的氧气,到饮用水中的氯化物质,再到饲料中的抗生素,处处都有化学的身影。

甚至在我们与人交流时,神经传导涉及的化学物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更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

正是由于化学的不断发展和探索,我们才能够享受到今天的现代生活。

在这个充满化学魅力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从日常的点滴中去感受和体会化学的奇妙之处,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2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无处不在。

从我们每天使用的洗涤剂、食品添加剂,到医药领域的药物疗法,再到环境保护中使用的各种技术,都离不开化学的帮助。

化学不仅仅存在于实验室中,更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都在与化学发生着互动。

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

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

立足生活感悟化学魅力【摘要】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

本文从生活与化学的关系出发,探索化学的奥秘,品味生活中的化学魅力,并感悟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学习化学的方法与技巧,了解化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化学魅力丰富生活,化学知识助力生活提升。

让我们立足生活,感悟化学魅力,从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与可能性。

通过学习和运用化学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活的奥秘,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化学的魅力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心感受,让化学知识成为我们生活的助力,让我们的生活因化学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化学、生活、魅力、探索、奥秘、品味、重要性、方法、技巧、影响、丰富、提升。

1. 引言1.1 生活与化学的关系生活与化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化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化妆品、洗涤剂,还是食物、药品,都离不开化学的应用。

化学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身边的事物。

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比如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水会沸腾、为什么火焰是红色的等等。

化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正确使用化学产品,避免对身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有趣的化学现象,比如彩虹的形成、香水的香气、食物的味道等,这些现象都是化学的魅力所在。

通过探索和感悟化学的奥秘,我们能够更好地品味生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生活与化学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正是由于化学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希望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种奇妙的科学,从而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2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食品方面,化学帮助我们保鲜食物,调味食物,甚至改良食品的口感。

我们所吃的包括面包、牛奶、水果等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都用到了许多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增加营养价值,使食物更加美味。

感悟化学之美

感悟化学之美

感悟化学之美感悟化学之美大自然之美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步入艺术的殿堂,那跳跃的音符美、动感的图像美,更令人领略到身处艺术海洋之无穷乐趣。

化学作为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一门自然科学,其闪烁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凝成了具有彩虹般动人光环的化学之美。

广西桂林岩洞内的钟乳石,真实展示了碳酸钙和碳酸氢钙借助天然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互转化的神奇变化;节日庆典是五彩缤纷的烟火,是焰色反应后美丽的火花装扮夜空的杰作;装扮城市和夜长城的霓虹灯、充入氙气的“人造小太阳”,是稀有气体家族的独特表演;举世闻名、巧夺天工的哈尔滨冰灯凝聚了物理变化的人造自然美;在自然界里,许多植物色素,如牵牛花、月季花、美人蕉等的花瓣可做指示剂的替代品,它们在不同的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所呈现出的鲜艳夺目的红、黄、蓝、紫、绿的各种颜色,把自然与科学,美与知识结合的完美无缺。

树形大分子,多臂星形支化聚合物,胺类树形化合物的结构,让人惊叹化学构造的神奇。

进入分子内部,看看进行化学反应时分子间是如何重组的,走出太阳系,看看大宇宙,那些化学反应时形成的光彩照人的绚丽景象使人宛如走进仙境。

每天早晨我们打开窗户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与昨天不同的自然界,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界。

树叶绿了,草丛长高了,炊烟升起了,空气清新了……,这些都包含着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或称化学反应。

如果地球上没有化学变化,那么就不会存在任何生命。

化学的物质美,化学的反应美,化学的理论美,化学史之美,都令人如痴如醉。

而在所有化学的美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化学的实验之美。

化学实验是化学之母,也是化学美之大观园:装置美、设计美、操作美、现象美——真可以说集自然美、艺术美于一身。

化学家们还在化学实验中表现出真、善、美。

学生视化学实验为化学课堂中的最好节目,他们为氢氧爆炸化合、焰色反应、铝热剂反应等实验的成功拍手叫好。

他们在学生实验课上“看、闻、听、触”“观、思、悟、记”的情景,乃是最美的化学情景之一。

感悟化学之美一

感悟化学之美一

感悟化学之美一美,到了极致,就是一种华丽的简约,内敛的大气,细腻的坦荡。

又想起了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中的一句唱词:“美在那不显山不露水”,在回首看化学这门学科,愈发觉得它细致玲珑,摇曳生姿。

化学之美,美在最初的本源,最真的原貌。

且说国画吧,一勾一勒之间,泼墨山水,写情写意,花草虫鱼,鲜活灵动。

寒江独钓的脉脉水波,是雄黄变幻而至。

仕女眉间一点朱砂,由粉状水银而来。

妩媚青山的袅娜背影,脱胎于蓝靛的枝枝叶叶。

而无论哪种绚烂的颜料,都承自物质最小的结构,最初的元素。

或铅,或汞,或硫或铟,经由重重洗练与提升,配以作画者畅怀的思致,便成为一幅幅精丽绝伦的中国画。

火焰红通通的温暖是有了氧气的参加;无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是霓虹灯中的稀有气体,为此提供了可能;青山绿水的桂林,因着生石灰的来到,才有了这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石笋与石钟乳。

剥开层层包裹,回归到了世界源头,是最简单的化学元素本身,这些单纯物质的美,不假任何修饰与造作,遍布在每个角落,使生活盎然多趣。

化学之美,美在辛勤的付出,发现的喜悦。

任何一门科学都讲求审慎严谨,化学尤其如此。

在近代化学的几百年发展中,无可想象,若不是每一次测量,每一个刻度,每一笔记录,都必须要明确无误的话,那么化学也就不可能成其为如今的一门显学。

卢嘉锡的老师曾说,“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错一位可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今天我扣你3/4的分数,就是扣你把小数点放错了地方。

”发现氢气的学者,卡文迪许出生贵族,却一生节俭看;性格腼腆,而对科学抱有极大的热情。

尽管自己信奉着燃素之说,但更尊重科学实验的事实。

还有靠着自己的诚挚与坚韧,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证明并分离出放射性元素的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给予她这样的评价:“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这种美,承载理想,事关未来,处处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时时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这真像一个奇迹!”在一系列对青霉素作用的实验之后,弗洛里惊叹道。

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

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

立足生活感悟化学魅力【摘要】化学魅力无处不在,渗透着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药品到食品再到日常用品,都离不开化学的应用。

化学不仅帮助我们保持健康,还提升了生活品质。

通过探索化学的奥秘,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生活中的化学元素,并从中感悟到生活的魅力。

化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立足于生活,感悟化学魅力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个化学元素所带来的好处,并意识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种种化学应用,让我们对化学的奥秘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对生活有更全面的感悟和领悟。

【关键词】化学魅力、生活、影响、探索、元素、药品、食品、日常用品、感悟、重要性、意义、生活的魅力1. 引言1.1 化学魅力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化学魅力不仅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通过了解化学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更加珍惜周围的环境资源。

化学的影响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探索化学的奥秘。

化学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实用性,更在于它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反思。

如何更好地利用化学的魅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1.2 探索化学的奥秘化学的奥秘不仅体现在其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上,更体现在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和深度上。

通过化学的研究探索,我们发现,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化学的核心所在。

化学家们通过不断地实验和观察,揭示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原理,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在化学的奥秘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未知的元素和化合物,它们可能是解开人类生活中许多谜团的关键。

通过对化学的深入探索,我们或许能够发现新的药物,新的材料,甚至是新的能源来源。

探索化学的奥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2. 正文2.1 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化学元素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化学元素贯穿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不自觉地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化学之美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文化争芳斗艳。

唐诗更是一朵艺术奇葩,千古流传经久不衰。

耳熟能详的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歌很浪漫且充满了艺术魅力。

而提到化学,给人的印象是很多化学符号很多化学方程式。

做化学实验用到试管,酒精灯等瓶瓶罐罐的东西。

化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是严肃而严谨的。

古诗和化学之间好像没有什么联系。

其实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它。

而很多古诗中更是蕴涵着化学现象。

其中还有流传千古的佳作。

(一)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他出身进士,为官公正,文学成就很高,被白居易称作“诗豪”。

赏析:这首诗是什么含义呢?诗的前两句,诗人描绘的是一幅色彩秀丽的晨景,旭日东升,朝霞初照,笼罩在江面上的雾气渐渐散去了,江中的小洲上,成群结队的淘金妇女正在紧张的劳动,她们做什么呢?淘金!诗人赞颂劳动的情感,溢于言表。

再看后两句,诗人并没有顺承劳动场景赞赏,而是笔锋一转,”王侯金印,是“贵”的表现;美人首饰,是“富”的象征。

富贵,一直为世人所注重。

但是把它们的来历追溯到淘金的妇女身上,这是前所未有过的。

末句用“沙中浪底”写出了淘金过程的艰辛。

竭尽妇女之辛劳,成就豪权之富贵。

淘漉金子的劳动者并不能拥有金子。

全诗所展示的,就是这种社会现象。

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现象?引人深思。

那么,这首诗里面有哪些化学知识呢?黄金的基本性质:颜色金黄,质地较软,熔点很高(1067度),密度大(约19)。

化学性质稳定。

1分析:金子的颜色澄黄,高贵典雅,是富贵的象征,适合作装饰品,比如金戒指、金手镯,金项链等等。

在古代,黄金常常作为流通货币,至今许多国家仍把黄金作为外汇储备使用。

金子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所以有谚语说:是金子,总要闪光的。

2鉴别。

金子的鉴别方法很多,常见的是与酸的反应。

或者根据其密度,测其排开水的体积来确定。

据说数学家阿基米德就是利用这样办法识别出王冠的真伪。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火烧。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一是金子熔点很高,不怕火烧,再者性质稳定,不容易被氧化掉。

药金从外观上看特别像金子,自古以来就有人用药金骗人,其实药金由铜和锌融合而成的。

只要用火一烧就失色,禁不住考验。

3采金。

金子的用处很多,需求量也很大,但是含量稀少,一般每吨沙中约含3-10克。

金矿主要分布在江河的泥沙里。

金子在自然界中以游离形态存在,天然本色,不需要冶炼还原,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采用一种办法,就是用“沙里淘金”的办法采集。

这种办法在化学上叫做“重力选矿法”,利用金子的密度远远大于沙子,用水反复淘洗得到,过程异常艰辛。

(二)火树银花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

古人在发明火药的基础上,制造出烟花。

在节日里燃放烟花爆竹,更增添喜庆氛围,其乐融融。

宋代诗人赵孟有一首诗生动描述了火树银花的绚丽景象。

烟花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街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

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

赏析:前两句说烟花的制造精巧,巧夺天工。

燃放的时候亮如白昼。

烟花一般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下部类似火箭发射装置。

上部分装的是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发色剂。

接下来四句,诗中描写的是燃放烟花的壮观场面。

像柳絮随风飘舞,像桃花落英缤纷。

四处燃放的烟火层出不穷,此起彼伏。

既像流星划破夜空般灿烂,更像火龙张牙舞爪无所顾忌的咆哮飞腾。

这样壮观的场景,怎么能不让人心醉呢?最后两句诗人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夜深了,又是一片烟花腾空绽放,这繁华似锦的场景,不必借助春风的吹拂一样可以拥有明媚的春光。

这首诗里面的化学知识很多,先说焰火,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就是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的时候呈现出特殊的颜色。

我们学过的钠盐发黄光,锂盐显红光,钡盐是绿光。

而镁、锌等金属粉末会耀眼闪亮。

各种金属盐和金属粉末混合在一起,燃放的时候就万紫千红。

烟花发出的清脆爆炸声,那是黑火药的作用。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成分是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

三者按比例混合加热就可以剧烈反应。

黑火药是由古代的道士在炼制丹药时候无意中发明的。

后来被广泛应用。

涉及的方程式:S +2KNO3 +3C==3CO2↑ +K2S +N2↑现在的烟火中添加了炸药,成分是“TNT”,爆炸时声音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很有杀伤力,燃放烟花爆竹要小心,注意安全。

谁都知道烟花爆竹很好玩,可是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烟花爆竹造成的危险:(1)危及人身安全(2)噪声扰民(3)空气污浊。

(4)环境卫生。

(3)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我国明朝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爱国将领。

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在他12岁的时候,看到生产石灰的劳动场面。

于谦素有志向,此情此景,有感而发,作出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石灰的化学名称叫氧化钙(CaO),它的前身就是大理石,化学上叫做碳酸钙(CaCO3)。

大理石从深山里面开采出来,然后深加工,用火煅烧。

煅烧之后剩下白色粉末氧化钙,氧化钙就可以被实际应用。

比如磨墙,刷涂料等等。

涉及的化学反应如下:CaCO3==CaO +CO2↑ CaO +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综述:人类的进步从远古的钻木取火开始到今天的丰衣足食,和化学发展密不可分。

化学知识遍布于人类的衣食住行,可以说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

展望21世纪,化学作为社会迫切需要的中心科学,一定会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多的贡献。

杜牧的【赠别】: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的成分是石蜡,属于固态烃,熔点很低,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该反应放热,使蜡烛融化。

苏轼的【石炭】: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断!杜甫的【客从】: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诗中说,从南方来的客人送给诗人一颗珍珠,珍珠上好像有花纹字迹,诗人把它珍藏在箱中,过了好久,开箱寻看,珍珠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些红色液体。

珍珠是珍珠贝的外套膜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分泌物凝集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少量的无机质。

杜甫居室漏雨潮湿,竹箱遇潮,和水及二氧化碳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变成了红色液体。

美,到了极致,就是一种华丽的简约,内敛的大气,细腻的坦荡。

又想起了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中的一句唱词:“美在那不显山不露水”,在回首看化学这门学科,愈发觉得它细致玲珑,摇曳生姿。

化学之美,美在最初的本源,最真的原貌。

且说国画吧,一勾一勒之间,泼墨山水,写情写意,花草虫鱼,鲜活灵动。

寒江独钓的脉脉水波,是雄黄变幻而至。

仕女眉间一点朱砂,由粉状水银而来。

妩媚青山的袅娜背影,脱胎于蓝靛的枝枝叶叶。

而无论哪种绚烂的颜料,都承自物质最小的结构,最初的元素。

或铅,或汞,或硫或铟,经由重重洗练与提升,配以作画者畅怀的思致,便成为一幅幅精丽绝伦的中国画。

火焰红通通的温暖是有了氧气的参加;无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是霓虹灯中的稀有气体,为此提供了可能;青山绿水的桂林,因着生石灰的来到,才有了这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石笋与石钟乳。

剥开层层包裹,回归到了世界源头,是最简单的化学元素本身,这些单纯物质的美,不假任何修饰与造作,遍布在每个角落,使生活盎然多趣。

化学之美,美在辛勤的付出,发现的喜悦。

任何一门科学都讲求审慎严谨,化学尤其如此。

在近代化学的几百年发展中,无可想象,若不是每一次测量,每一个刻度,每一笔记录,都必须要明确无误的话,那么化学也就不可能成其为如今的一门显学。

卢嘉锡的老师曾说,“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错一位可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今天我扣你3/4的分数,就是扣你把小数点放错了地方。

”发现氢气的学者,卡文迪许出生贵族,却一生节俭看;性格腼腆,而对科学抱有极大的热情。

尽管自己信奉着燃素之说,但更尊重科学实验的事实。

还有靠着自己的诚挚与坚韧,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证明并分离出放射性元素的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给予她这样的评价:“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这种美,承载理想,事关未来,处处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时时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这真像一个奇迹!”在一系列对青霉素作用的实验之后,弗洛里惊叹道。

弗莱明一次幸运的过失,却无意之中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病者。

二战中,有这样一幅宣传画,标题便是:Thank to PENICILIN, He Will Come Home! (感谢青霉素,伤病可以安然回家)依旧是二战之中,当海明威发现一种常用的盐类——硫酸铜,能够防止鲨鱼的攻击之时,他也欣喜异常。

空前的海战中,许多士兵刚从枪炮子弹中脱身,却眨眼又葬身鱼腹。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发现,夺回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这种美,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是激情的延续,博爱的升华。

化学之美,美在最终的效用,最大的贡献。

冷了要添衣,饿了要吃食,困了要住房,累了要行车……在这里,化学给了我们合成纤维,添加剂,涂料,汽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社会里,离开了化学的慷慨赐予,我们将寸步难行。

除了基本的需要,还有乃至环境宇宙,都日益需要化学参与其中,彼此渗透交融,方能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诚然如此,更应该指出的是,化学科学不仅仅美在实用,因为如果只作此理解,那么无疑有功利浮躁的倾向,化学的美,还在于一代代化学家,在践行自己追求的同时,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诺贝尔将巨额遗产设立成奖的目的,固然是有着经济上帮助晚辈的考虑,然而最终,却仍是为了激励后来者,在追求真理的漫漫长路之上,上下求索,无畏前行。

贫病交织的中国,在饱受外族凌辱的年代,侯德榜先生毅然放弃国外优待,回到祖国;为了实现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揭开苏尔维法生产的秘密,打破洋人的封锁,他经过五年的摸索,终于发明“侯氏制碱法”。

这种美,在岁月长河的变迁中,愈加熠熠发亮,虽是他们的星星之火,却必将成燎原之势。

早在几千年前,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表示过,美就是和谐。

闪亮的晶体也好,整洁的反应式也好,漂亮的成品也好,化学自始自终都呈现着它独到的美学气质,和引人入胜的哲学幽思,不故作高态,也不俯身屈就,婉转从容而不失大气。

感悟化学之美,便是感悟心灵之美,感悟自然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