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开展金融惠农扶贫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2024年银行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2024年银行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2024年银行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银行的驻村帮扶工作在2024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全国银行业砥砺奋进的大背景下,我们充分发挥银行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农村扶贫事业中,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下面,我将对2024年银行驻村帮扶工作进行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我们银行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明确了驻村帮扶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我们选择了贫困地区的若干村庄,派遣了一支专业的团队前往驻村,开展金融扶贫、技术培训、就业创业等工作。

在金融扶贫方面,我们加大了金融支持力度,为贫困户提供低利贷款,并提供金融培训服务,帮助贫困户了解借贷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开展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衔接,为贫困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在技术培训方面,我们邀请了相关专家前来开展培训,帮助村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包括养殖技术、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产业发展。

在就业创业方面,我们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创业培训和招聘活动,为农村青年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

我们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适宜当地条件的产业,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扩大农村就业岗位。

二、工作成效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在金融扶贫方面,我们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到1000万元,覆盖了1000个贫困户。

这些资金帮助贫困户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资金瓶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贷款的管理,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合规。

其次,在技术培训方面,我们组织了20场培训活动,培训了3000名村民。

通过这些培训,村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有所提升。

我们还帮助村民解决了技术难题,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

最后,在就业创业方面,我们组织了10场就业创业招聘活动,帮助了200多名农村青年就业或创业。

银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情况总结6篇

银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情况总结6篇

银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情况总结6篇银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情况总结篇1一、基本情况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投放涉农贷款11854万元,覆盖各类涉农客户1000余户,涉农贷款结余43193万元,较年初新增3942万元,增幅达到10%,同比多增1756万元。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创业担保贷款投放22笔515万,业务开办以来已累积投放10911万,带动就业人数近1500余人,为解决我县各类人员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不足的难题,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具体措施一、加大涉农资金投入,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

今年以来,__银行__县支行围绕“农民增收、农村更美、农业更强”,持续加大辖内“三农”贷款资金投放。

同时,为了既适应县域和农村市场上客户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情况,又有效控制风险,增加第二还款来源,我们推出了农/商户保证贷款、农信担保贷款、创业担保贷款、亲情贷等产品,服务对象主要为县域内的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经济主体。

通过对这些客户发放贷款,不仅支持了他们扩大生产经营,增加收入,而且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完善基础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

为进一步延伸服务半径,下沉服务重心,目前我行运用在乡下网点优势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合理制定机构网点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县域机构网点,延伸服务网络;并在去年加强了物理网点建设,加强网点风险管控,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为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我行还积极推广“极速贷”、“E捷贷”、“移动展业”等线上产品,有效提升了农户办贷体验。

另外,我行还积极推进“信用村”创建工作,深化“银村”合作,实现“整村授信”,村民凭信用即可获得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金融可获得性。

三、积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深入推进第二轮“大众创业惠民工程”及助力乡村振兴等主体策划活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的宣传营销力度,加强联合人社等职能部门的宣传,提升群众对创业担保贷款知晓率。

银行专项帮扶工作总结

银行专项帮扶工作总结

银行专项帮扶工作总结近年来,我行乐观响应国家扶贫政策,深度贯彻落实银行业扶贫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开展银行专项帮扶工作。

通过持续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当地贫困地区的进步做出了乐观贡献。

一、加大政策宣扬力度我行充分利用各种宣扬媒体,广泛宣扬国家扶贫政策和银行专项帮扶举措。

通过宣扬,提高了贫困地区居民对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参与度,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加强金融支持我行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了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

通过发放贷款、提供咨询等方式,为当地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指导,救助他们创业就业,增加收入来源。

同时,我行也重视培训贫困地区居民金融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和自我进步能力。

三、推动精准扶贫我行重视精准扶贫,通过详尽的调查探究,找出贫困原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方案。

同时,我行与当地政府、相关机构和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干系,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贫困地区的进步。

我们还乐观引导贫困户参与农村电商、旅游等特色产业,救助他们实现增收致富。

四、加强帮扶力气我行重视帮扶队伍的建设,组建了一支专业化、高效的帮扶队伍。

通过定期培训和沟通,提高了帮扶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同时,我行还加强了与当地各级政府、相关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五、加强宣扬和评估工作我行充分发挥宣扬的作用,通过各种媒体宣扬银行专项帮扶工作的效果和影响。

同时,我行还加强了对帮扶工作的评估和总结,准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和完善,确保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在将来的工作中,我行将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完善扶贫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加强与各级政府、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贫困地区的进步。

信任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贫困地区将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迈向更加美妙的明天。

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是指银行机构通过开展金融业务,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
富的工作。

该工作的目标是通过金融手段,增加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供给,提高贫困
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的脱贫发展。

在银行金融扶贫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总结:
一、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银行机构通过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推动金融资源的下沉,提供金融服务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

同时,针对贫困群众的特点和需求,推出特色
金融产品,如小额贷款、小额存款等,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银行机构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如扶贫信贷、农村电商金融、光伏扶贫等,通过将金融和农村产业相结合,为贫困地
区和贫困群众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在金融扶贫工作中,银行机构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确保金融
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加强对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风险评估和监控,加强对
金融扶贫项目的审查和审核,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四、加强合作与协作。

金融扶贫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合作
与协作。

银行机构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农业部门、扶贫机构等的合作,形成合力,
共同推进金融扶贫工作。

总之,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活动,通过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创新
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合作与协作,可以有效推动贫困地
区和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

农行助农工作总结

农行助农工作总结

农行助农工作总结今年,农业银行助农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通过切实落实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问题的决策部署,农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

农行积极推进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加强农村金融网点布局。

通过增设农村支行、农村合作社等,使农村金融机构得以覆盖更多的农村地区,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农行还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在农村地区推广智能金融服务设施,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覆盖率。

二、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

农行大力发展农业贷款业务,加强对农户、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的金融支持。

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积极推动扶贫贷款项目的实施,为贫困农户提供更多低息贷款资金支持。

同时,农行着力推广“农村信用社+银行”模式,鼓励农村信用社与农行合作,增强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农业企业做大做强。

三、拓宽金融服务渠道。

农行注重提升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通过创办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如农业保险、农村信用卡等,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金融选择,满足不同农户及农业企业的需求。

同时,农行积极与电商平台、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合作,为农业农村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拓展等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农行充分认识到金融风险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影响,在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加强了对金融风险的防控。

通过建立完善的信贷审批机制、风险预警系统等,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管理,确保农行的资金安全和金融服务的稳定性。

五、加强队伍建设。

农行注重培养和引进农村金融服务的专业人才。

通过开展培训、派驻工作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确保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展望未来,农行将继续坚持以党的农村政策为指导,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业。

银行普惠金融工作总结

银行普惠金融工作总结

银行普惠金融工作总结近年来,银行普惠金融工作在我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银行的资源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推进普惠金融业务,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此,我将对我行普惠金融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首先,我行在普惠金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们通过建立健全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的融资需求,为小微企业、农民、个体工商户等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金融服务。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普惠金融业务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了普惠金融产品的知晓度和覆盖面,让更多的人群受益于普惠金融政策。

其次,我行在普惠金融工作中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普惠金融模式。

我们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特点,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比如“信用贷款”、“小额贷款”等,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科技的优势,推动普惠金融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了普惠金融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再次,我行在普惠金融工作中注重风险管控,强化了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我们加强了对客户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建立了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降低了普惠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障了我行的资产安全和稳健经营。

最后,我行在普惠金融工作中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我们深入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促进了金融知识的普及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我行在普惠金融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普惠金融工作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加大对普惠金融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4银行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24银行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24银行精准扶贫工作总结2024年是银行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之年,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银行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工作,得到了显著成效。

下面是对2024年银行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总结的____字报告。

一、总体工作情况2024年,银行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显著成绩。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计划和政策,各银行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扶贫措施1. 发放扶贫贷款各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为贫困户提供低利息的扶贫贷款,帮助他们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在2024年,共发放扶贫贷款金额XXX万元,惠及贫困户XXX人次。

2. 拓展产业扶贫各银行积极开展产业扶贫,通过开展产业帮扶、合作社建设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畜牧业、旅游业等有利于脱贫的产业。

同时,银行还提供技术培训和市场营销支持,帮助贫困户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截至2024年底,产业扶贫项目实施XXX个,惠及贫困户XXX人。

3. 加强金融保险服务银行通过推出金融保险产品,解决贫困户因疾病、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风险,提高贫困群众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对于贫困户的信贷风险,银行也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确保贷款资金安全。

4. 推动就业扶贫银行积极推动就业扶贫,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为贫困地区提供就业机会。

2024年,在各银行的带动下,新增就业人数达到XXX人。

5. 加大教育扶贫力度银行通过提供教育贷款、发放助学金等方式,推动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2024年,共发放教育贷款金额XXX万元,资助贫困家庭的学生XXX人。

三、推动政府与银行合作1. 完善扶贫资金流转机制银行与政府合作,共同完善扶贫资金流转机制,确保扶贫资金能够落地见效。

银行提供贷款资金,并与政府共同监督使用情况,确保资金正确用于扶贫领域。

2.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银行与政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享贫困户的信用信息,为银行提供精准的扶贫对象。

政府提供贫困户的基本信息,银行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确定扶贫贷款的对象和金额。

2024年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2024年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2024年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1. 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银行在2024年积极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和偏远地区,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

2. 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支持:银行在2024年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贷款、融资和风险共担等方式,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其发展壮大。

3. 推动农村金融创新:银行在2024年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引入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加便利和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4. 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银行在2024年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工作,向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金融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和创业意识,增强其脱贫致富能力。

5. 引入科技创新:银行在2024年引入科技创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性,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好的金融体验。

总的来说,2024年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致力于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并引入科技创新,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脱贫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开展金融惠农扶贫工作总结以脱贫攻坚为工作重心,金融助力精准扶贫。

一是充分利用人行银行扶贫再贷款,加大扶贫信贷投放。

截止2022年9月末,我社共获得人民银行再贷款额度62625万元,已发放扶贫再贷款41938万元,我社匹配自有资金发放14391万元。

二是加大扶贫小额信贷(“特惠贷”)投放工作力度。

自2022年10月9日以来,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户数10077户,贷款金额47193万元,余额8440户40089万元。

三是大力支持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工作。

截止9月末,我县极贫乡镇某某镇各项贷款余额17389万元,较年初增长513万元。

发放特惠贷4998万元,惠及1239贫困户;20226万元,累计惠及1598余贫困户和2997户非贫困户。

已为极贫乡镇农户节省利息近700万元,着实降低了极贫乡镇农户融资成本。

四是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助推帮扶对象脱贫。

自某某南农信2022年启动精准扶贫“百千万工程”以来,某某县联社确定“百村”帮扶对象12个、“千户”帮扶对象120个,“百人”帮扶对象12个,“百合”帮扶对象10个,帮扶责任落实到人。

目前帮扶贫困村已脱贫4个,帮扶贫困户脱贫100户,帮扶的12个贫困村已实现脱贫2022人,扶持的12名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就业50余人。

五是大力实施普惠金融,让利当地百姓,助力脱贫攻坚。

自2022年以来,信用工程实行利率优惠让利农户5800余万元,基准利率发放“特惠贷”让利贫困户4600余万元。

2022年以来,我社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先后获得某某农信精准扶贫先进单位、某某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某某南州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某某省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等称号,理事长在2022年“七.一”表彰大会上获得了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表彰。

以支农支小支实为己任,大力满足乡村振兴信贷服务需求。

一是大力支持我县林业产业。

我县林业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70%,主要以经济林为主,目前有杉树80余万亩,桉树36余万亩,油茶13万亩。

我社已发放林业种植贷款7840万元,发放木材加工经营周转贷款4657万元,从林业种植、砍伐、运输到产品加工各个环节进行全方面信贷支持,支持当地林农发展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二是大力支持山地畜牧产业,配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我社支持的冗渡镇大寨村羊博园,目前已建成集养殖、休闲旅游、商务会议等一系列的综合性生态养殖园,是我县主要产业扶贫观摩点。

我社支持农户山羊、牛、猪、蛋鸡等养殖4037户19803万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022金额8056万元,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三是大力支持当地农业特色产业。

桐籽和茶籽是我县主要的经济林种植项目,茶树种植在我县弼佑等乡镇已初具规模,通过对加工企业的支持,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我社支持桐油加工企业4户1220万元,支持油茶种植451户1855万元,支持香蕉种植341户1233万元,让特色农业种植户增收获益。

以“五张名片”推广为着力点,大力实施普惠金融。

一是打造信用工程“特惠版”。

将信用工程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放宽准入条件,提升授信限额,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建得了档,评得上级,贷得了款,让惠农信贷政策落地生根,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

二是打造金融夜校“升级版”,挑选业务水平及宣讲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组成讲师队伍,定期开展金融夜校宣传活动,在全辖扎实做好金融夜校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五进”活动,大力普及金融知识。

三是提升“信合村村通”服务质效。

我社“信合村村通”服务点162个,实现村级全覆盖,与乡镇营业网点、ATM机具一道,共同构成了覆盖城乡、通达村寨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让贫困村组、边远地区贫困农户能够享受“家门口的金融服务”。

四是推动“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进村寨。

将开户、转账、电汇、贷款、还款、结息、缴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送入村寨,让广大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安全、便捷、高效的基础金融服务,把各种业务办理到农户家中,降低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五是加强农民工金融服务,做好外出农民工信息采集工作,利用驻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协助开展外出农民工贷款调查、不良贷款清收等工作,提高农民工金融服务水平。

以脱贫攻坚和业务发展为结合点,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一是针对极贫乡镇某某镇创新“双惠贷”,贫困户执行基准利率,非贫困农户利率降低2个千分点,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支持极贫乡镇农户致富增收。

二是为支持好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建设,帮助村民解决生态移民搬迁贷款资金问题,创新“安居贷”生态移民搬迁贷款,利率仅5.417,低于同类贷款2至3个千分点。

截止9月末,累计发放“安居贷”243户2566万元。

四是创新特色信贷服务。

灵活运用民贸民品、就业创业、扶贫贴息和再贷款政策,为民族企业、贫困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妇女创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等群体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在支持脱贫攻坚的同时,不断增强农村客户黏度,推动我社各项业务健康发展。

五是大力推广黔农e贷,让广大个人客户能够获得7某24小时的信贷服务。

截止9月末,我社黔农e贷签约5362户,客户签约率10%,已累计放款14687笔6.91亿元,累计还款12114笔3.47亿元。

以推进信用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

2022年以来,某某县联社积极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今年成功创建某某镇为信用乡镇。

截止目前,某某县已创建信用乡镇8个,信用村96个,信用组849个,信用单位11个,评定信用农户48491户,信用个体工商户1755户。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达21950户,余额万元。

通过信用工程建设工作,切实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问题。

以公益捐赠为辅助手段,履行社会责任。

一是协调省联社信合基金支持当地教育事业,捐赠某某镇中小学“热水袋”工程50万元,我县教育事业已累计获得信合基金2250万元支持。

二是实施“1+1”爱心育才工程,我社共有58名党员和干部职工,帮扶贫困学生74人,已累计捐赠现金12.44万元,让广大贫困农户子女感受某某农信关爱,帮助困难学子解决后顾之忧,通过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三是实施党建扶贫,捐赠某某镇村级党员活动室建设15万元。

近年来,某某联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真正扎根边远农村,扎实开展金融服务,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现金融与扶贫的精准对接,金融惠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脱贫攻坚为工作重心,金融助力精准扶贫。

一是充分利用人行银行扶贫再贷款,加大扶贫信贷投放。

截止2022年9月末,我社共获得人民银行再贷款额度62625万元,已发放扶贫再贷款41938万元,我社匹配自有资金发放14391万元。

二是加大扶贫小额信贷(“特惠贷”)投放工作力度。

自2022年10月9日以来,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户数10077户,贷款金额47193万元,余额8440户40089万元。

三是大力支持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工作。

截止9月末,我县极贫乡镇某某镇各项贷款余额17389万元,较年初增长513万元。

发放特惠贷4998万元,惠及1239贫困户;20226万元,累计惠及1598余贫困户和2997户非贫困户。

已为极贫乡镇农户节省利息近700万元,着实降低了极贫乡镇农户融资成本。

四是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助推帮扶对象脱贫。

自某某南农信2022年启动精准扶贫“百千万工程”以来,某某县联社确定“百村”帮扶对象12个、“千户”帮扶对象120个,“百人”帮扶对象12个,“百合”帮扶对象10个,帮扶责任落实到人。

目前帮扶贫困村已脱贫4个,帮扶贫困户脱贫100户,帮扶的12个贫困村已实现脱贫2022人,扶持的12名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就业50余人。

五是大力实施普惠金融,让利当地百姓,助力脱贫攻坚。

自2022年以来,信用工程实行利率优惠让利农户5800余万元,基准利率发放“特惠贷”让利贫困户4600余万元。

2022年以来,我社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先后获得某某农信精准扶贫先进单位、某某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某某南州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某某省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等称号,理事长在2022年“七.一”表彰大会上获得了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表彰。

以支农支小支实为己任,大力满足乡村振兴信贷服务需求。

一是大力支持我县林业产业。

我县林业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70%,主要以经济林为主,目前有杉树80余万亩,桉树36余万亩,油茶13万亩。

我社已发放林业种植贷款7840万元,发放木材加工经营周转贷款4657万元,从林业种植、砍伐、运输到产品加工各个环节进行全方面信贷支持,支持当地林农发展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二是大力支持山地畜牧产业,配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我社支持的冗渡镇大寨村羊博园,目前已建成集养殖、休闲旅游、商务会议等一系列的综合性生态养殖园,是我县主要产业扶贫观摩点。

我社支持农户山羊、牛、猪、蛋鸡等养殖4037户19803万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022金额8056万元,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三是大力支持当地农业特色产业。

桐籽和茶籽是我县主要的经济林种植项目,茶树种植在我县弼佑等乡镇已初具规模,通过对加工企业的支持,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我社支持桐油加工企业4户1220万元,支持油茶种植451户1855万元,支持香蕉种植341户1233万元,让特色农业种植户增收获益。

以“五张名片”推广为着力点,大力实施普惠金融。

一是打造信用工程“特惠版”。

将信用工程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放宽准入条件,提升授信限额,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建得了档,评得上级,贷得了款,让惠农信贷政策落地生根,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

二是打造金融夜校“升级版”,挑选业务水平及宣讲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组成讲师队伍,定期开展金融夜校宣传活动,在全辖扎实做好金融夜校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五进”活动,大力普及金融知识。

三是提升“信合村村通”服务质效。

我社“信合村村通”服务点162个,实现村级全覆盖,与乡镇营业网点、ATM机具一道,共同构成了覆盖城乡、通达村寨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让贫困村组、边远地区贫困农户能够享受“家门口的金融服务”。

四是推动“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进村寨。

将开户、转账、电汇、贷款、还款、结息、缴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送入村寨,让广大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安全、便捷、高效的基础金融服务,把各种业务办理到农户家中,降低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五是加强农民工金融服务,做好外出农民工信息采集工作,利用驻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协助开展外出农民工贷款调查、不良贷款清收等工作,提高农民工金融服务水平。

以脱贫攻坚和业务发展为结合点,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