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练习:3.9 赤壁赋

合集下载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练习:4.12 淝水之战B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练习:4.12 淝水之战B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年二十已.下B.不闲.军旅C.兵甲无阙.D.悔.无及也解析:A项,“已”通“以”;B项,“闲”通“娴”;C项,“阙”通“缺”。

答案:D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为晋兵所杀B.知秦已败C.胡彬闻寿阳陷D.此乃长久计解析:A、B、C三项都是被动句。

D项是推断句,用“乃”表示推断。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B.栅.淮以遏东兵C.欲不战以老.秦兵D.草.引露.宿解析:B项,名词用作动词,设置栅栏。

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乏。

D项,名词作状语。

答案:A4.下列句子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B.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C.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D.为晋兵所杀解析:D项,“为”是介词,被;其余句中的“为”是动词,担当。

答案:D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

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

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

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光弼麾下皆讨。

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

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

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①。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

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

是时,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

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

贼平,进封阶。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

又邀阍闼②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

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练习:1.3 囚绿记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练习:1.3 囚绿记

3囚绿记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蕈.菌(xùn)魔.念(mó)猗.郁(yī) 婆娑.(suō)B.陆蠡.(lǐ) 涸.辙(hé)淅.沥(xī) 嫩.绿(lùn)C.瞥.见(piē) 茎.叶(jǐng)纤.细(xiān) 脉络.(luò)D.嵌.着(qiàn) 移徙.(xǐ)葱郁(lóng) 疲累.(lěi)解析:B项,“嫩”应读“nèn”;C项,“茎”应读“jīng”;D项,“累”应读“lèi”。

答案:A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家长应敬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要考虑孩子的智力因素,不要,一味“抢跑”。

(2)奥巴马政府选择了抵制由中国提倡的亚投行建设,现在看来这一举措有些。

(3)美国允许日本在地区平安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做法,将会与其“亚太再平衡”愿望。

A.揠苗助长南辕北辙弄巧成拙B.揠苗助长弄巧成拙南辕北辙C.弄巧成拙揠苗助长南辕北辙D.南辕北辙弄巧成拙揠苗助长解析:“揠苗助长”,比方违反事物的进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弄巧成拙”,想要奇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南辕北辙”,比方行动和目的相反。

依据语境,选B项。

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公开指责美国不顾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所应肩负的责任而试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法来解决自身问题的行径。

B.训练部一开头推行汉语四、六级考试,马上就有人质疑:这种考试真能改善“外语热”以及网络语言不规范等弊端吗?C.作为有名的历史学家,在为父亲写传记时,他并没有感情用事,而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动身,务求真实。

D.现在,微型企业不仅可以享受政府一次性三万元的注册资金补贴,还可以减免十万元税收和十万元贴息贷款的政策扶持。

解析:B项,搭配不当,“改善”不能和“弊端”搭配,应将“弊端”改为“现状”;C项,句式杂糅,“本着……的态度”与“从……动身”杂糅,应删去“动身”,或将“本着”改为“从”;D项,成分残缺,应在“十万元贴息贷款”前加“获得”。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练习:4.11 鸿门宴A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练习:4.11 鸿门宴A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鲰.生/陬.邑卮.酒/栀.子戮.力/戳.穿谎言B.玉玦./口诀.樊哙./市侩.目眦./龇.牙咧嘴C.瞋.目/缜.密参.乘/党参.谄.媚/切而啗.之D.刀俎./狙.击芷.阳/福祉.钓.鱼/不胜杯杓.解析:A项,zōu,zhī,lù/chuō;B项,jué,kuài,zì/zī;C项,chēn/zhěn,cān/shēn,chǎn/dàn;D项,zǔ/jū,zhǐ,diào/sháo。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含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旦日不行不蚤自来谢项王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距关,毋内诸侯解析:D项,“距”通“拒”,把守;“内”通“纳”,使进入,允许进入。

A项,无通假字。

B项,“蚤”通“早”,早些。

C项,“不”通“否”,否则。

答案:D3.对下列各句中活用类型的推断有误的一项是()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B.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造册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D.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拔剑撞而破之:破,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解析:C项,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人教版2021年高一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2021年高一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2021年高一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人教版2021年高一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目录同步练习1荷塘月色(1)同步练习2荷塘月色(2)同步练习3故都的秋(1)同步练习4故都的秋(2)同步练习5囚绿记(1)同步练习6囚绿记(2)同步练习7《诗经》两首(1)同步练习8《诗经》两首(2)同步练习9离骚(1)同步练习10离骚(2)同步练习11孔雀东南飞并序(1)同步练习12孔雀东南飞并序(2)同步练习13诗三首(1)同步练习14诗三首(2)同步练习15兰亭集序(1)同步练习16兰亭集序(2)同步练习17赤壁赋(1)同步练习18赤壁赋(2)同步练习19游褒禅山记(1)同步练习20游褒禅山记(2)同步练习2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同步练习2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2)I同步练习23我有一个梦想(1)同步练习24我有一个梦想(2)同步练习2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同步练习26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II202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史必修fgg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1 荷塘月色(1)本同步练习共2页,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一、打牢语言基础(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倩影(qiàn) 羞涩(sè) ..B.袅娜(nuó) 畸形(jī) ..C.敛裾(liǎn) 数落(shǔ) ..D.独处(chǔ) 藻饰(zǎo) ..笼着(lón��) 含情脉脉(mò) ..颤动(zhàn) 蓊蓊郁郁(wěn��) ..丛生(cōn��) 不屑一顾(xiè) ..乍看(zhà) 令人咋舌(zé) ..【解析】 A项,笼:lǒn�溃�B项,颤:chàn;C项,丛:cón�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①芯片领域的一位专家说:“中国芯片的发展必须要两条腿走路,既坚持自主创新,寻求突破,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又要开放合作,抛砖引玉。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练习:4.10 赤壁赋B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练习:4.10 赤壁赋B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倚.歌而和之倚:依靠。

B.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凭。

C.山川相缪.缪:盘绕。

D.盈.虚者如彼盈:满。

解析:A项,“倚”,随,循。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B.凌万顷之茫然..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望美人..兮天一方解析:B项,“茫然”,古义为旷远的样子,今义为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

C项,“独立”,古义为超凡脱俗,今义为不依靠别人,不隶属他人。

D项,“美人”,古义指内心思慕憧憬的人,今义指美貌的女子。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何为其然也B.固一世之雄也C.何以战D.吾谁与归解析:B项是推断句,A、C、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B4.从修辞角度来看,下面句子不同类的一项是()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D.挟飞仙以游览,抱明月而长终解析:B、C、D三项都是对偶句。

答案:A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后赤壁赋[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

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惊,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行留也。

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 模块综合测评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 模块综合测评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曾巩何以入选“唐宋八大家”?曾巩的一生比较简洁,他从十几岁开头读书,到三十九岁中科举进士之前,始终在家乡半耕半读。

后来出去又做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官,既没有像欧阳修、王安石那样参与或经受过重大的政治大事,也没有像韩愈、苏轼那样一生都在惊涛骇浪中度过。

他的生活阅历不很丰富,比较单纯,渐渐养成沉静内敛的共性。

曾巩又长期担当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负责整理、编校古代典籍。

他在遍览群籍、编校典籍之余,撰写了不少名目序文,如《<战国策>名目序》等,这类文章不仅阐明古籍的存佚流传,而且借叙说朝代兴亡而标举儒家的义理学说。

其文风自然是谈论多于抒情,说理多于谐趣,端正有余而灵动不足。

这也正是曾巩的风格,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此。

这类文章有一种温文尔雅的中和之美,一种敦厚端庄的平和之美,一种沉静充实的祥和之美。

曾巩的文章大都不够生动,不够好玩,但他的文章是最规范的。

这些文章语言简洁、高雅,布局端正、严谨,思想单一、纯洁。

虽然不免有点保守呆板,但是从学习的角度而言,是最有用的典范之文。

曾巩的文章、道德在北宋备受大家们的推崇。

到了南宋时期,大哲学家朱熹格外观赏曾巩。

他读曾文手不释卷,并高度评价曾巩的文章,认为曾巩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家,认为他的文章是孟子、韩愈以来写得最好的。

应当说,这个评价很重要。

南宋孝宗时期,曾巩的老乡、江西南丰人陈宗礼认为曾巩文章格外端正,认为他不仅是位古文大家,而且是一位大理学家。

这符合南宋时期尊崇理学家甚于文学家的风尚,迎合了当时人褒扬道德甚于文章的传统。

曾巩的身份较之在北宋时期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明代文坛上的重要的文学流派唐宋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茅坤提倡人们学习唐宋古文,他编纂了《唐宋八大家文钞》一书,将曾巩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并称。

曾巩进入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散文家行列,其文章流传后世数百年不衰。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1.1 沁园春 长沙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1.1 沁园春 长沙

第一单元现代诗歌1沁园春长沙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两个小题。

毛泽东不仅是宏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独树一帜....的大诗人。

两种身份相互重迭....,两种气质相互渗透..,使他的诗作具有了一种前无古人、独步峰巅....的大美意象。

这种大美,最突出地表现在豪迈气派上。

自信、乐观的英雄主义豪气,是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投身和主导的革命伟业刚刚起步,尚未经受太多的坎坷..、体验太多的磨难,因此他这个时期的作品明净、清朗、纯粹,洋溢着抱负主义的情怀。

他纵目天下,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在这幅山水大画中,众多船只乘风破浪、穿梭往还;强健..的苍鹰在万里长空大秀身材,姿势俊美雄健,动作刚劲有力....;鱼儿在清潵..的水中信游曼舞、恣意玩耍——这正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画卷,!(1)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独树一帜.(zhì)清潵B.相互重迭坎坷.(kē)C.独步峰巅强健..(jiǎo)D.刚劲.(jìn)有力渗透解析:A项,“清潵”应为“清亮”;B项,“相互重迭”应为“相互重叠”,“坎坷”的“坷”应读kě;D项,“刚劲有力”的“劲”应读jìng。

答案:C(2)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对将来布满奇特期许的历史画卷,是意气盎然、生气勃勃的青春画卷B.是意气盎然、生气勃勃的青春画卷,是对将来布满奇特期许的历史画卷C.是青春画卷的意气盎然、生气勃勃,是历史画卷对将来布满奇特的期许D.是历史画卷对将来布满奇特的期许,是青春画卷的意气盎然、生气勃勃解析:留意依据“自然画卷”“青春画卷”“历史画卷”的挨次开放,还要留意句式的全都。

答案:B2.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争流:争相行驶。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沉浮:盛衰。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模块综合测评

【学考优化指导】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模块综合测评

模块综合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一场名为“ALS冰桶挑战赛”的活动正在互联网线上线下如火如荼地进行。

活动规章极为简洁,挑战者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同时向自己的三个伴侣发起挑战。

②关于“冰桶挑战”的起源,一个广为认可的说法是,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高校棒球手弗雷特及其伴侣们发起了这项活动。

活动的目的在于筹款,并让世人对这种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

据悉,目前针对ALS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一般是2~5年。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是ALS病的患者。

③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气,“冰桶挑战”快速传播。

美国《大西洋月刊》15日称,Facebook上参与这个话题的网友已达1 500万人次。

参与者包括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等。

名人效应带来连锁反应。

短短两周内,ALS协会已经收到近400万美元的捐款,是2021年同期的4倍。

不过“认怂”的名人也有。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被点名后,并没有选择湿身,而是选择用捐款来支持该活动。

这几天,这桶冰水已浇至中国。

在新浪微博上,“冰桶挑战”是排名第一的热门话题,短短几天,阅读量已达数亿。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优酷土豆CEO古永锵、奇虎董事长周鸿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等都完成了各自挑战。

可以想象的是,国内掀起的“冰桶”热,动静也不会小。

④然而,在“冰桶”热背后,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舆论。

一部分网友不屑于一些名人在传播公益的同时夹带“私货”,批判该活动是炒作多于公益;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不管形式如何,只要达到目的就好。

笔者以为,单从宣扬角度来看,该活动的确达到了目的,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病症,唤起世人的怜悯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赤壁赋课时练(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扣舷.(xuán)扁.舟(piān)舳.舻(zhú) 举酒属.客(zhǔ)B.渔樵.(jiāo) 窈.窕(yǎo)潜蛟.(jiāo) 冯.虚御风(píng)C.匏.樽(páo) 旌.旗(jīng)嫠.妇(lí) 山川相缪.(liáo)D.肴.核(yáo) 枕藉.(jí)麋.鹿(mí) 酾.酒临江(shī)解析:A项,“舷”应读“xián”;B项,“樵”应读“qiáo”;D项,“藉”应读“jiè”。

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清风徐.来徐:缓慢。

②纵.一苇之所如纵:任。

③舞.幽壑之潜蛟舞:起舞。

④苏子愀.然愀:脸色转变。

⑤山川相缪.缪:缭、盘绕。

⑥固.一世之雄也固:原来。

⑦而卒.莫消长也卒:突然。

⑧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

A.①③⑥⑧B.②④⑥⑧C.①④⑤⑦D.②③⑤⑦解析:③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⑦卒:到底。

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往)倚歌而和之(循,依)B.{白露横江(掩盖)举酒属客(劝人饮酒)C.{正襟危坐(端坐)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D.{知不行乎骤得(屡次得到)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解析:D项,“适”是“享有”之意。

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的“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③相与枕藉乎.舟中④飘飘乎.如遗世独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①④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表疑问语气;③相当于介词“于”,表处所。

答案:C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凌万顷之茫然②泣孤舟之嫠妇B.{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①何为其然也②耳得之而为声D.{①客有吹洞箫者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解析:A项,“之”,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助词,的。

B项,“也”,都是推断句的标志,表推断语气。

C项,“为”,①介词,为了;②动词,成为。

D项,“者”,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代词,这里指江水。

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游览,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行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击空明兮溯流光..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B.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C.哀吾生之须臾..须臾:一瞬间,片刻。

D.托遗响于悲风..悲风:悲凉的箫声。

解析:D项,悲风:悲凉的秋风。

答案:D7.下列对节选部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快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一曲洞箫,凄切动听,隐喻了客人怅惘、失意的胸怀,也使作者的感情突然变化,由欢快转入悲凉。

B.“客”借夜游赤壁所见的江水、明月与对英雄人物业绩的联想,生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与“挟飞仙以游览,抱明月而长终”的幻想。

C.其次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从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当时思想的一个方面。

D.文中的“客”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另一方面“羡长江之无穷”,可见“客”的内心也是格外冲突的,这种冲突来自于“挟飞仙”“抱明月”的空想。

解析:D项,理解不正确,“哀吾生之须臾”和“羡长江之无穷”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体现出“客”的内心的冲突。

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参考答案:(1)我不禁感到凄怆,整理衣服端坐问客人说:“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2)山水盘绕,草木茂密青苍,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秋阳赋[宋]苏轼越王之孙,有贤公子,宅.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①之诗。

以告东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谷;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群木。

夫是以乐而赋之。

子以为何如?”居士笑曰:“公子何自知秋阳哉?生于华屋之下,而长游于朝廷之上,出拥大盖,入侍帏幄,暑至于温,寒至于凉而已矣。

何自知秋阳哉!若.予者,乃真知之。

方夏潦之淫.也,云蒸雨泄,雷电发越,江湖为一,后土冒没,舟行城郭,鱼龙入室。

菌衣生于用器,蛙蚓行于几席。

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是犹未足病也。

耕于三吴..,有田一廛。

禾已实而生②耳,稻方秀而泥蟠。

沟塍交通,墙壁颓穿。

面垢落塈之涂,目泫湿薪之烟。

釜甑其空,四邻悄然。

鹳鹤鸣于户庭,妇宵兴而永叹。

计有食其几何,矧③无衣于穷年。

忽釜星之杂出,又灯花之双悬。

清风西来,鼓钟其镗。

奴婢喜而告余,此雨止之祥也。

蚤.作而占之,则长庚..澹其不芒矣,浴于旸谷..,升于扶桑。

曾未转盼,而倒景飞于屋梁矣。

方是时也,如醉而醒,如喑而鸣,如痿而起行,如还家乡初见父兄。

公子亦有此乐乎?”公子曰:“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

”居士曰:“日行于天,南北异宜。

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温非其慈。

且今之温者,昔之炎者也。

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

自今知之,可以无惑。

居不墐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

”公子拊掌,一笑而作。

注:①无言:内容空洞。

②生:发芽。

③矧:也。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宅.于不土之里宅:住宅。

B.若.予者若:像。

C.方夏潦之淫.也淫:过度。

D.蚤.作而占之蚤:通“早”。

解析:A项,“宅”,名词用作动词,居住。

答案:A10.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士,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

这里是指有才德的隐士。

B.三吴,地理名词。

一般指的是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后来也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一个地域。

这里应当是指吴郡。

C.长庚,金星的别名。

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金星”“太白”“启明”。

黎明前消灭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黄昏后消灭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D.旸谷,传奇中指日出的地方,亦作“汤谷”。

古人传奇太阳早晨从东方的“旸谷”动身,晚上落入西方的“禺谷”。

解析:“居士”在这里是作者的自称。

11,正确的一项是()A./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B.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C.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D.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解析:可以依据文章大意和虚词断句。

答案: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族公子要写一篇歌颂秋阳的赋,苏轼听了他的构思后哈哈大笑,认为他诞生在富贵之家,出入朝廷,养尊处优,缺乏真实感受,矫情为文,写不出好的作品。

B.本文以《秋阳赋》为题,却花很大篇幅叙述阴雨带给人的苦楚:小船行走城郭,鱼龙游入房屋,霉菌长满用具等。

抑扬结合,主旨是表达对贫困百姓生活的关注之情。

C.夏日阴雨连绵,洪水泛滥,人们在连日的阴雨中的困难生活,以及天晴之后人们的欣喜,源于苏轼的亲身经受,亦是他贬居生活的缩影。

D.文章仿照汉赋的对话形式,表现了不同境遇的人对于秋阳的不同感受,行文流畅,不行遏制,文采出众。

解析:B项,“主旨是表达对贫困百姓生活的关注之情”,与文意不符,本文强调创作要源于真实感受,不能矫情为文,关注百姓不是主要目的。

13,是犹未足病也。

(2)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

解析:翻译这两句话,重点是文言实词的含义。

“违”,躲避;“易”,换;“病”,担忧,介意;“身”,亲自;“意”,料想,推想。

参考答案:(1)晚上睡觉为了躲避漏雨,一夜得换五个地方,白天要换烤多次衣裳,这些都还可以不那么介意。

(2)好啊!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受过,但我能够领悟到。

参考译文:越王的孙子里有一个很贤达的公子,住在十指不沾泥的华屋高堂,他作的诗歌空洞无物。

(一天)他对我(东坡)说:“我的心像秋天的太阳一样光明;我的气像秋天的太阳一样清澈;我宠爱善行并且期望成就善行,就像太阳宠爱让万物生长成熟一样;我厌烦恶行并且期望惩处恶行,就像秋天的太阳让树叶枯萎凋零一样。

我以这种情怀为乐并把它写成辞赋,你觉得怎么样?”我(东坡)笑着说:“公子哪儿了解秋阳?你生在秀丽的大房子里,长大后结交的都是朝廷上的人,出去有人给你撑着很大的华盖,回去有人侍候你睡觉。

你在热天感受的只是微热,冬天感受到的只是微冷罢了。

哪儿知道什么秋阳?像我才是真正知道秋阳的人。

正值夏季,阴雨连绵,成天乌云翻腾,大雨瓢泼,电闪雷鸣,江河湖泊成为一体,大地被淹,城里街道上都可以划船,屋子里时不时还有鱼虾蹦了进来。

屋里的器物都长了霉菌,床几上有青蛙和蚯蚓等爬行。

晚上睡觉为了躲避漏雨,一夜得换五个地方,白天要换烤多次衣裳,这些都还可以不那么介意。

(我)在江南,有一块田地,庄稼正值成熟的时候,却因阴雨而发芽;稻谷正值吐穗的时候,却因淫雨而变成了泥条。

田野里、街道上处处是积水,家里的土墙都浸泡坍圮了。

满脸都是屋顶落下的泥垢,满眼都是被湿柴的青烟呛出的泪水。

家里的盆盆罐罐都是空的,四周也没有什么邻居。

只有鹳鹤这种野鸟在我家院子里叫两声,妻子一天到晚都唉声叹气。

算一算有饭吃的日子该有几天,一年到头,都是衣食难安!突然,灶里的柴草火星四溅,晚上点灯,见灯芯双悬。

一阵凉风从西边吹来,敲敲鼓面,发出咚咚的响声。

奴婢兴奋地告知我,这些都是雨天将要过去的征象。

(我)早早起来占卜了一卦,说雨天就要过去了,太阳就要消灭。

(我)还没有回过头来,太阳的光线就通过门外的积水反射到屋梁上。

这个时候,我像久睡初醒,像长期的哑巴突然能唱出歌声一样(兴奋),好像卧病多年突然能起来步行,又好像回到家乡见到久违的父兄一样(兴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