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及前景的探讨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及前景的探讨
科技 论坛
・ 8 5பைடு நூலகம்
污染 场地 土壤修 复技术及前景 的探讨
李 向阳
( 神马 实业股份 有限公 司, 河南 平顶 山 4 6 7 0 1 3 ) 摘 要: 污染场地修复是污染场地管理的重要环 节, 土壤 修复技 术是使 遭受 污染的土壤恢复正 常功能的技术措施 。技 术 包括原位修 复技 术与异位修复技 术 , 目前最常用的创新技 术是 生物 强化修复 。 关键词 : 土壤 污 染 ; 修 复技 术 ; 治 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 , 越来越多的化工 、 冶金 、 电镀等企业 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因此 , 在选择修复技术时 , 应根据污染物性质 、 : 仁 搬迁, 遗留下来大量的可能存在环境风险的场地 , 但是场地再利用需求 壤 、 污染程度 、 预期修复目标 、 时间限制、 成本及修复技术的适用范 围等 量大, 场地开发市场规模急剧膨胀 , 如果这些场地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 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修复 , 场地再利用存在健康隐患 , 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 因此科学工作者 3生物修复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正在进行寻求经济有效 、 安全简便的方法来消除这些污染 。 污染场地修 生物修复技术作为近 2 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污染土壤治理的 复是污染场地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该领域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 全 新技术 , 虽取得很大进步和成功, 但处于实验室或模拟实验阶段的研究 商业性应用还待开发 。j l f _  ̄ f , , 由于生物修复效果受到如共柞 面了解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的分类 、 适用范围、 筛选程序 以及应用现状与 结果较多 , 的有毒物质 C o — t o x i c a n t s 1 伎Ⅱ 重金属时 生物降解作用 的抑制 ; 物理因 产 趋势, 对于在我国开展污染场地的修复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修复技术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 。目 口 低温剧 起的低反应速率 ; 污染物的生物不可利用性 ; 污染物被转化 污染物分布的不均一 陛; 缺乏具有降解污染物生物 前理论和技术上可行的原位修复技术主要有 S V E 、 生物修复 、 稳定 / 固 成有毒的代谢产物 ; 化、 生物通风, 常用 的异位修复技术有稳定 / 固化 、 焚烧 、 热解 、 化学喷 化学能力的微生物等因素制约。因此 ,目前经生物修复处理的污染土 其污染物含量还不能完全达到指标的浓度要求。 淋、 气提、 和生物修复等 , 其 中生物修复是 物理修复如热解 , 通过焚烧净 壤 , 化土壤中的大部分污染物, 但同时也破坏了土壤结构和组分 , 且价格昂 4应 用前 景及 建议 贵, 化学修复如溶剂浸提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但所采用的化学试剂的 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j 二次污染问题限制了其应用 。 生物修复相比而言较为经济和彻底, 是实 应用将不断深入并走向成熟 , 特别是微生物修复技术 、 植物生物修复抟 现土壤生物修复的有效手段 ,但修复速度 巨是其发展应用中的一个突 术和菌根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为有毒、 难降解 、 有机物污染土壤 的修复带 来希望。为此, 建议今后在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加强做好以 出制约 , 目前最常用的创新技术——生物强化修复。 1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简介 下几项工作 : ( 1 ) 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超积累污染物的机理 , 超积累效率 1 . 1稳定 / 固化指通过固态形式在物理上隔离污染物或将污染物 与土壤 中形态及环境 因素的关系。( 2 ) 力 Ⅱ 强微生物分解污染物的代谢过 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形态 , 降低污染物的危害 , 可分为原位和异位 程 、 植物 一 微生物共存体系的研究以及植物 一 微生物联合修复对污染 稳定 / 固化修复技术。 原位稳定 / 固化技术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 的修 物的修复作用与植物种类具有密切关系。( 3 ) 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基 复; 异位稳定 / 固化技术通常适用于处理无机污染物。 因工程技术 , 使超积累植物的生物学 『 生 状 体大小 、 生物量 、 生长速率 、 1 . 2化学淋洗指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 生长周期等) i 一步改善与提高 , 培养筛选专一或广谱 眭的微生物种群 的溶剂 , 通过水力压头推进清洗液 , 将注入被污染土层中 , 然后再将包 ) , 并构建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基因工程菌 , 提高植物与微生物 含污染物 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 , 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 原位 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效率。 0 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协调土著微生物 化学淋洗技术适用于水力传导系数大于 1 0 — 3 c m/ s 的多空隙、 易渗透的 和外来微生物的关系 , 使微生物的修复效果达到最佳, 并充分发挥生物 土; 异位化学淋洗技术适用于土壤粘粒含量低于 2 5 %、 被重金属、 放射 修复与其他修复技术( ! c 口 化学修复) 的联合修复作用。 ( 5 ) 尽快建立生物修 性核素 、 石油烃类 、 挥发『 生 有机物、 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等污染的土壤。 复过程 中污染物的生态化学过程量化数学模型 、 生态风险及安全评价 、 1 . 3热处理指通过直接或间接交换 , 将污染介质及其所含的有机污 监测和管理指标体系。 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 , 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挥发或分离的过程 , 5 结论 我们 不 难发 现 由于土 壤 污染来 源复 杂 , 土 壤 中污 染成 分不 同 、 不 同 适用于处理土壤中挥发 陛有机物、 半挥 陛有机物 、 农药 、 高沸点氯代 化合物 , 不适用于重金属 、 腐蚀 I 生 有机物 、 活 肚氧化剂和还原剂。 污染物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复合污染物的复杂f 生 增加了对土壤重金 1 . 4生物修复 : 指利用微生物、 植物和动物将土壤 、 地下水 中的危险 治理和修复难度 , 我们还不应该忘记必须加强企业 自身的环保意识 , 提 污染物降解 、 吸附或富集 的生物工程技术系统 , 适用于烃类及衍生物 , 高企业 自我约束能力, 把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 形成伞 如汽油 、 燃油 、 乙醇、 酮、 乙醚等, 不适用于处理持久 I 生 有机物。 社会都来重视土壤污染问题的 良好环保氛围,逐步改善我们的土壤生 2影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主要因子 态环境 , 且土壤污染对动植物和人体的危害具有长期性 、 潜在性和不可 2 . 1污染物的性质 : 污染物在土壤中常以多种形态贮存, 不同的化 逆性 , 所以要更好的防治土壤污染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 学形态对植物的有效性不同。某种生物可能对某种单一污染物具有较 研发出更好的效率更高的修复治理技术。 强的修复作用。 此外, 土壤污染 的方式弹 一污染或复合污染) , 污染物浓 参考文献 度的高低也是影响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有机污染物的结构不同, 其在 f 1 r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土壤 中的降解差异也较大。 『 2 ] 土壤 环境 监测技 术规 范 H J 厂 r l 6 6 _ 2 o 0 4 ' 国家环境保 护 总局 , 2 0 0 4 2 . 2环境因子 : 了解和掌握土壤的水分 、 营养等供给状况 , 拟订合适 [ 3 ] 李法云, 徐亚同, 史家梁, 张明. 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和应用( 中) 『 j I . 的施肥 、 灌水 、 通气等管理方案 , 补充微生物和植物在对污染物修复过 上 海化 工, 2 0 0 1 ( 1 9 1 : 4 - 7 . 程中的养分和水分消耗 , 可提高生物修复的效率。一般来说土壤盐度 、 『 4 1 臧树 良, 罗义. 污染土壤生物修 复枝木研 究叨. 生态学杂志, 2 0 0 3 , 2 2 ( I ) : - 3 9 . 酸碱度和氧化还原条件与污染物化学形态、生物可利用性及生物活性 35 有密切关系, 也是影响生物对污染土壤修复效率 的重要环境条件。 『 5 伶 亚同 , 史家梁’ 张明. 生物修复技术的 作用 机理和应用 f 中 ) . 上海化工, 2 . 3生物体本身: 微生物的种类和活 陛直接影响修复的效果。由于 2 0 0 1 ( 1 9 ) ' . 4 - 7 . 微生物的生物体很小 , 吸收的污染物量较少 , 难 以后续处理 , 限制了利 用微生物进行大面积现场修复的应用。 植物体由于生物量大且易于后续处理 ,利用植物对污染位点进行 修复成为解决环境中土壤污染问题的一个很有前景的选择 。但 由于超 积累污染植物一般生长缓 慢, 且对土壤污染存在选择作用 , 不适于多种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报告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报告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报告一、引言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危害农田生产,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研究和开发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传统土壤污染修复技术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挖掘和土壤覆盖。

土壤挖掘适用于污染程度较深的场地,通过将受污染土壤挖掘出来,然后进行处理或填埋。

土壤覆盖是通过在受污染土壤表面铺设覆盖层,以隔离和阻止进一步扩散污染物。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包括土壤流动萃取、化学稳定化、化学氧化还原等。

土壤流动萃取是利用溶剂或萃取剂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提取出来,达到降低土壤污染程度的目的。

化学稳定化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变为难挥发或不溶于水的物质。

化学氧化还原则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对土壤进行修复。

微生物方法包括生物吸附、生物分解和生物转化等。

植物方法则是通过植物的生物吸引力、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能力来修复土壤污染。

三、新兴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新兴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不断涌现。

1.电动力法电动力法是利用电场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修复的一种技术。

通过引入电流和电场,可以改变土壤中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规律,加速污染物的去除和降解过程,提高修复效率。

2.化学修复剂化学修复剂是指能够与土壤中的污染物发生特定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或难溶解的物质的化学物质。

例如,添加氧化剂可以将有机污染物氧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添加还原剂则可以还原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使其转化为难溶性沉淀物。

3.生物电子修复技术生物电子修复技术是将微生物与电子技术相结合,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促进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和合成。

该技术具备低成本、高效率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四、案例分析1.电动力法在某工业区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该工业区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经过电动力法修复,污染物的浓度得到明显降低,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修复效果显著。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和发展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多种方法,并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未来发展前景。

本文还将探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期为推动该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如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垃圾处理等,将重金属元素引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其自然背景值,进而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元素,如铅(Pb)、汞(Hg)、镉(Cd)、铬(Cr)、砷(As)等,具有生物毒性和环境持久性,难以被微生物降解,且能在食物链中累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堆放、农药和化肥的滥用、大气沉降等。

这些污染源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各种健康问题。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

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复杂,不易被察觉,往往在被发现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问题。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半衰期长,不易降解,治理难度大,需要长期持续的修复工作。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研究内容包括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风险评估、修复技术研发等。

目前,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如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这些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然而,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有的修复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完善。

《2024年煤矿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评价及再利用研究——以平朔煤矿为例》范文

《2024年煤矿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评价及再利用研究——以平朔煤矿为例》范文

《煤矿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评价及再利用研究——以平朔煤矿为例》篇一摘要:本文以平朔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析该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并对土壤污染的再利用途径进行探讨。

通过对该煤矿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旨在为其他类似煤矿工业场地的环境治理与土壤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煤矿工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其快速发展,对环境特别是土壤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平朔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其工业场地的土壤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对平朔煤矿工业场地的土壤污染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再利用途径,对于促进煤矿区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概况平朔煤矿位于某省重要经济区,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然而,长期的煤炭开采活动导致工业场地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本文的研究区域主要涵盖平朔煤矿及其周边受影响地区。

三、土壤污染评价(一)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采用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方法,结合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平朔煤矿工业场地的土壤污染进行评价。

(二)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平朔煤矿工业场地的土壤污染主要表现为重金属超标、有机物残留等问题。

其中,某几种重金属元素的超标率较高,对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较大影响。

四、土壤再利用途径探讨(一)土壤修复技术针对平朔煤矿工业场地土壤污染的特点,提出采用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提高土壤质量。

(二)再利用途径经过修复的土壤可用于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途径。

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将修复后的土地用于建设生态公园、休闲农业等项目,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案例分析以平朔煤矿工业场地内某区域为例,详细分析该区域的土壤污染状况、修复技术选择及再利用途径。

通过实际案例的剖析,为其他类似煤矿工业场地的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借鉴。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平朔煤矿工业场地的土壤污染评价及再利用途径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 平朔煤矿工业场地的土壤污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重金属超标和有机物残留等问题。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当前土壤污染已经成为环保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废物的大量排放给土壤带来巨大冲击。

如何有效地有效地控制污染土壤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科技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

对其土壤污染技术展开分析的前提下,对土壤污染技术发展方向完成了展望。

关键词:污染土壤;修补技术;研究动态;发展趋向引言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有毒,有害物,这种物质不但导致环境污染,并且对人们安全与健康有很大威胁。

所以对污染土壤的处理刻不容缓。

进入21新世纪,我国科技创新最快速,土壤治理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完善。

当前,污染土地修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展开,整治效果日益明显。

1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1.1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状况如今,我国土壤污染十分严重,尤其在部分经济高速发展区域,现代化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田土壤农药残留量较高,重金属含量较高,给农业生产安全产生较大威胁。

因此影响了人们的生命。

生活在石油开采区里的人备受重金属污染影响,非常容易得罕见的症状。

此外,一些生态湿地因废弃物滞留量多,给本地生物安全产生极不良影响。

一些工业废料直接排放进一步加重了土壤污染水平,但也会造成土壤污染种类提升,造成土壤污染比较严重。

污染物由初始土壤层延伸到栽种,水产品养殖,给粮食作物及食品卫生安全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并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

这一局势给政府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防治污染应一直被称之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优先事宜[1]。

1.2 土壤污染趋势分析土壤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其主要来源包括农业生产、工业排放、城市垃圾等。

土壤污染物种类繁多,影响也各不相同。

根据污染物的不同性质,可将土壤污染物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三大类。

物理污染主要包括垃圾填埋、采矿废弃物、土地开垦等活动导致的土壤变质、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地沙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导致土壤流失和失去肥力,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

化学污染是土壤污染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其污染物种类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化肥等。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土壤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其管理使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成败和人类文明的兴衰。

近4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土壤受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影响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现代农业改变了自然界原有状况,为追求高产优质,导致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此外,工业生产、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畜禽养殖及居民生活等工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也会排出大量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及重金属等,使土壤污染进一步加剧。

我国现有耕地约1.3亿hm2,其中约0.2亿hm2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导致的农产品的生态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

由于土壤对环境污染具有汇的作用,土壤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大气和水体传递,已危及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繁衍与生命安全,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因此,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活动,对阻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此,本文就目前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土壤污染修复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及其发展污染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过去的将近40年的时间里,欧、美、日、澳等国制定了大量的土壤修复计划,并投资研究了大量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积累了丰富的现场修复技术与工程应用经验,成立了许多土壤修复公司和网络组织,使土壤修复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我国的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起步较晚,在“十五”期间才得到重视,随后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规划发展计划,但研发水平和应用经验与美、英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近年来,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保护部等部门有计划地部署了一些土壤修复研究项目和专题,有力促进和带动了土壤污染控制与土壤修复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的土壤环境评价与修复研究

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的土壤环境评价与修复研究

些土地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废弃工业用地 ,污染物以有机溶剂 此, 业主及土地开发商要求修复过程在尽量短 的时 间内完成, 因而
修复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方式 , 最大程度 的进行工业废弃厂 的开发 土壤 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 、 潜伏性 , 不 可逆性和长期性 , 因 以及 合 理 的利 用 。 此其 后果十分严重而且具有长期效应钢铁企业 在生产 、 冶炼 和尾 矿处理 中产生 的大量污染物 ,特别是 c u 、 P h 和z n等重金属 污染 参 考 文 献 物 ,通过大气沉降及废渣渗滤等方式进入废气 工业 区周 边土壤 , 【 1 】 张胜 田. 林玉锁 . 华小梅 . 徐亦 刚. 田猛 . 江希 流. 中国污染场地管 导致 土壤严重污染 , 土壤质量迅速下降 。 理 面临的问题及对策l J J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 0 0 7年 0 6期. 2 4 — 2 6 . 1 . 2 . 2持续性有机污染物( P O P s ) 污染场地 [ 2 ] 程国玲. 李 培军. 石 油污染土壤 的植 物与微生 物修复技术 环 P O P s 在 土壤 中的降解率 、 温度 、 植 被覆盖 , 生 态系 统碳循 环 境 工程 学 报 . 2 0 0 7 年0 6 期. 3 3 — 3 4 . 都极有 可能对 P O P s 在大气一 土 壤的交互作用 和归趋产 生重要影 [ 3 ] 谢 红彬 . 林 明水. 杨 英武. 城市褐 色土地再利用经验思考 环境 响。在土壤水 环境 中, P O P s 污染 物将 发生一系列的物理 、 化学 和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 2 0 0 9年 0 2 期. 4 1 — 4 4 . 生物行为, 其 中一部分 污染 物降解 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一部分通 过挥 发等途径进 入其它途 径 ,还有一 部分会 长期存在 于水环境 中, 进而对环境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 1 . 2 . 3以有机污染为主的石油 、 化工 、 焦化等 污染场地 作者简介 : 张鹂 ( 1 9 8 2 . 9 一 ) , 女, 河南西乎县人 , 工程师 , 从事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的研究 。

工业企业污染场地调查及修复技术的探究

工业企业污染场地调查及修复技术的探究

环境科学229 工业企业污染场地调查及修复技术的探究杨加伟(耐斯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000)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脚步的逐步加快,工业企业在场地建设方面从中心城区逐步向郊区迁移,但是由于受到工业企业性质的影响,对原来的土地性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本次研究首先对工业企业污染场地进行了调查,然后提出了一些修复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工业企业;污染场地调查;修复技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脚步逐步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在调整的同时其功能也出现了转化。

为了促进各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工业企业迁移到了郊区,导致企业原有用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地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场地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其进行修复,为后续用地的安全性做好保障。

1 工业企业污染场地的调查 1.1 调查目的 通过对工业企业污染场地的调查,要进一步明确传递环境,对其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识别及确认,从而对土地性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场地的利用价值,从而为修复提供依据。

首先调查人员要从土地的利用规划以及要求方面进行调查,对土地性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通过调查一些污染物成分,进一步掌握这些污染成分会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并对人体能够接受的风险进行评估。

如果工业企业污染场地土质致癌风险水平不到10-6,或者其他指标在土地安全使用标准范围之内,则不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就可以进行再次利用,如果与这些标准刚好相反,则就需要对土壤土质进行修复后才能投入使用。

通过对工业企业污染场地进行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能够为后期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1.2 调查原则 在对业企业场地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由于污染物的类型比较多,所以空间环境、水资源、土壤等介质内都有可能会存在污染物,调查人员要明确掌握污染成分不同的暴露途径,对土质污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保证后期土地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工业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工业活动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其中废水和固体废物在排放后会严重污染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

对工业污染场地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目前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剥离、压实破碎和土壤覆盖等方法,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形态来消除有害物质;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利用化学物质对土壤中的有毒物质进行修复和还原,如化学萃取、稀释稀化和氧化还原等方法;生物修复技术则是通过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分解和转化,从而实现土壤修复。

目前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不同的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使用,但是对于不同工业污染场地的具体情况和有害物质的特性,缺乏系统的评估和分析,导致修复效果不尽如人意。

修复技术的成本较高,包括技术开发、设备投入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费用都较大,加上修复周期长,使得许多企业在进行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时望而却步。

生物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修复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的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

未来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包括生态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通过自然植被的种植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调控,实现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吸附和分解,从而实现土壤修复。

2.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

未来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引入新材料和新技术,如纳米材料、功能材料和先进化学修复剂等,以提高修复效率和降低成本。

3.智能化和自动化修复设备的应用。

未来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污染场地土壤的实时监测和修复,提高修复效率和成本节约。

4.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合作。

未来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合作,包括环境科学、土壤科学、生物学、地质学和化学工程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以解决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基于以上分析和发展趋势,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评估方法。

对于不同的工业污染场地和有害物质,需
要建立系统的评估方法,包括土壤污染程度的划分、修复目标的确定和技术方案的制定等,以实现修复效果的科学评估。

2.生物修复技术的前沿研究。

未来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将主要聚焦于修复菌种的筛选
和改造、生物修复过程的调控和增效机制的解析等方面,以提高生物修复技术的效率和适
用范围。

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将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领域,需要多学科交叉
研究和国际合作,以解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保护地球家
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