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描述表

合集下载

土壤剖面记载表

土壤剖面记载表
(V)
种类
大小(mm)
形状
硬度
性质
颜色
性质
分布
丰度
(%)
(V)
丰度
(%)
(V)
大小(Φ)
(mm)
丰度(条/dm2)
VF/F
M/C
(24)土壤动物
(25)土壤反应
(26)侵入体
其他
剖面综述
动物
动物粪便
石灰
反应
pH
Eh
(mv)
亚铁
反应
盐分
EC
(mmho)
酚酞
反应
性质
丰度(%)
(V)
种类
丰度
种类
丰度
剖面形态示意及土壤自然状况(包括形成、分布、性态特点及利用改良意见等)综述
组合
发育
程度


湿
类型
大小
(mm)
丰度
(个/dm2)
孔隙度
(%)(S)
宽度
(mm)
长度
(cm)
间距
(cm)
方向
连续性
片状
棱柱状
块状
粒状
整块状
粘着性
可塑性
(18)胶 膜
(19)磐层胶结
(20)矿质瘤状结核
(21)填充物
(22)滑擦面
(23)根系
丰度(%)
(S)
对比度
性质
位置
连续性
内部构造
性质
程度
丰度(%)
比降:
地表粘闭板结:厚度;结持度
坡型:
地表裂隙 :宽度;间距
微地形:
其它 :覆盖面积(%);厚度
(3)母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描述表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描述表
土壤剖面描述表
样地名称(编号):样地类型(主、辅):
景观照片编号:年月日记录人:
经度
E
纬度
N
海拔
m
市(盟)
县(旗)
地形地貌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坡向
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
坡位
坡顶()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坡脚()
坡度
土壤类型
黑土()暗棕壤()黑钙土()栗钙土()棕壤()黑垆土()棕、灰钙土()
风沙土()灰棕漠土()草甸土()盐碱土()石灰土()火山灰土()
植被类型
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
温性荒漠()山地草甸()地平地草甸()草本沼泽()
植物群落名称
地表特征
凋落物:无()少()多();立枯:有()无();
砾石:无()少()多();覆沙:无()少()多();
土层间过渡形式剖面Fra bibliotek描备注
风蚀:无()少()多();水蚀:无()少()多();
盐碱斑:无()少()多();裸地面积比例:()%
利用方式
全年放牧()冷季放牧()暖季放牧()春秋放牧()
打草场()禁牧()其他()
利用强度
未利用()轻度()中度()重度()极重()
土壤剖面照片编号
土壤剖面
描述
发生层名称
土层厚度(cm)
土层间过渡明显程度

土壤剖面数据

土壤剖面数据

土壤剖面数据:1、黄龙寺地理位置:29.55000°N 115.97322°E,海拔:900m左右剖面下层具有网纹红土,该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2、七里冲路口地理位置:29.55943°N 115.99010°E,海拔:1280m植被类型:日本柳杉等土壤剖面观测数据:(山地棕壤观察点)表1(示范?)分层OA A AB AB2 B BC 厚度(cm) 较薄,主要是针3-12 12-27 27-40 40-60 60以上叶枯枝落叶颜色褐色表2(小组实践)分层厚度(cm)颜色松紧度孔隙度干湿度根系状况O 0-7 褐色松多润较多OA 7-10 黄褐色较松少A 10-17AB 17-27 黄棕色比较紧B 27-40 一般湿没有C 40以上黄色紧少3、一线天路地理位置:29.545565°N 116.00252°E,海拔:1107m植被类型:柳杉、扁柏等分层厚度(cm)颜色松紧度干湿度O 0-10 黑色松湿A 10-32 黑褐-暗棕色稍紧润B 32-100 黄棕色潮BC 100以上极紧土壤结构?团粒→小块状→块状,倾向:145°坡度:40°没有新生体和侵入体4、土坝林(山地黄棕壤观察点)地理位置:29.56861°N 115.97455°E,海拔:1060m分层厚度(cm)颜色土壤结构质地孔隙度干湿度O 0-10 黑色A 10-50 黑褐色团状壤土多润AB 50-82 暗棕色潮B 82以上黄棕色块状少好汉坡土壤剖面观察途好汉坡的土壤剖面观察:1、海拔:930m分层厚度(cm) 颜色土壤结构干湿度松紧度孔隙度质地O 0-5A 5-25 黑色团粒状润较松多壤土AB 25-30 暗棕-黄较紧一般壤土棕B 30以上黄棕块状潮紧少黏土B层有侵入体(碎石)2、海拔:858m分层厚度(cm) 颜色干湿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松紧度孔隙度O 0-5A 5-30 黑褐色湿壤土团粒状疏散多B 30-50 棕色润砂壤稍紧BC 50-90 黄棕色块状较紧一般C 90以上红棕色潮砂土团块状紧实少A、B层有根系,C层有侵入体3、海拔:842m(黄壤与红壤交界处)分层厚度(cm) 颜色松紧度干湿度土壤质地孔隙度土壤结构A 0-46 暗棕色稍松润砂壤土多团粒状B 46-100 黄棕色较紧潮壤土少块状植被类型:黄山松几乎没有,该处属于针阔叶混交林且有大量人工林,海拔每下降100m积温增加200℃。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的创造措施
1、调节目的:破坏不良的结构体,创造更多 的团粒结构。 2、调节方法: a、深耕结合施有机肥; b、调节土壤阳离子组成; c、合理耕作; d、合理轮、间、套作; e 、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f、合理灌溉,晒垡冻垡
土壤结构对肥力的影响
土壤结构主要影响土壤的孔隙性,通过孔
隙性来影响水、热、气、肥的运转。
类型
有结构土 (团粒结构)
无结构土 (其余结构体)
特征
共同点:
土粒间是小孔隙,土团 间为大孔隙。
1、小孔隙主 1、小孔隙主要 要是毛管孔隙。是无效孔隙。 大小孔隙相互 大小孔隙相互 贯通不足。 贯通协调。
不同点:
aa1313暗棕壤剖面图暗棕壤剖面图aa1414潮土剖面图潮土剖面图aa1515黄绵土剖面图黄绵土剖面图aa1616龟裂性土剖面龟裂性土剖面aa1717红壤剖面图红壤剖面图aa1818褐土剖面图褐土剖面图aa1919灰化土剖面图灰化土剖面图aa2020黑土剖面图黑土剖面图aa2121黄壤剖面图黄壤剖面图aa2222灌淤土剖面图灌淤土剖面图aa2323栗钙土剖面图栗钙土剖面图aa2424石灰土剖面图石灰土剖面图aa2525磷质石灰土剖面磷质石灰土剖面aa2626灰钙土剖面图灰钙土剖面图aa2727石膏盐盘棕漠土剖面图石膏盐盘棕漠土剖面图aa2828海滨盐土剖面图海滨盐土剖面图aa2929二土壤结构二土壤结构土壤的结构性是对土壤中土粒存在方式的一种描述
5、片状结构
土粒结持体沿水平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 片状,多出现在粉质土的犁底层和表层: a、 较厚的,称为板状结构; b、 较薄的,称为片状结构; c、 较小的,称为鳞片状结构。
5、单粒结构
土粒彼此不胶结,呈孤立存在。
“松沙土”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剖面及景观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剖面及景观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剖面及景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
地带性土壤——灰化土
地带性土壤——暗棕壤
地带性土壤——棕壤
地带性土壤——褐土
地带性土壤——黄棕壤
地带性土壤——红壤
地带性土壤——黄壤
地带性土壤——砖红壤
地带性土壤——黑土
地带性土壤——黑钙土
地带性土壤——栗钙土
地带性土壤——灰钙土
人工土壤——水稻土(红壤)
人工土壤——潮土
人工土壤——灌淤土
人工土壤——黑垆土
人工土壤——黄绵土
地带性土壤——棕漠土
地带性土壤——石膏盐盘棕漠土
Hale Waihona Puke 非地带性土壤——滨海盐土非地带性土壤——干旱区盐土
非地带性土壤——龟裂土
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
非地带性土壤——石灰(岩)土
非地带性土壤——磷质石灰土
非地带性土壤——湿成土
非地带性土壤——高山草甸土
非地带性土壤——高山草原土
人工土壤——水稻土(下蜀黄土)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1、粒状结构和团粒结构
⑴ 土粒的结持体外观形态近似圆球形:0.25~10mm,
旱土中多此类。小于0.25mm的为微团粒,水田中多为此 类
a. 在水中分散的,为粒状结构;
b. 在水中能稳定存在的,为团粒结构。
⑵ 特征:
a.多形成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表层,以根系附近分布 较多。
b.结构内部,毛管孔隙丰富,蓄水保肥能力强,结构体
土壤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班级:资堪1102

学号:110440227

姓名:宋凯
A
1
一、土壤剖面形态
1、土壤剖面 2、自然土壤剖面 3、旱地耕作土壤剖面 4、水田耕作土壤剖面
A
2
• 1、土壤剖面:从地表向下所挖出的垂直切 面叫土壤剖面。
• 2、发生层:土壤剖面一般是由平行于地表、 外部形态各异的层次组成,这些层次叫土 壤发生层或土层(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 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 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 发生层 )
⑴土粒结持体沿纵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柱状。
⑵柱面交角明显的,有清晰的棱角、棱面的, 称为棱柱状结构。
⑶柱面交角不明显的,没有清晰的棱角、棱面 的,称为柱状结构。
⑷多出现在心土层和底土层中,旱土为不良结 构,水田为良好结构。
A
32
5、片状结构 土粒结持体沿水平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
片状,多出现在粉质土的犁底层和表层: a、 较厚的,称为板状结构; b、 较薄的,称为片状结构; c、 较小的,称为鳞片状结构。
A
37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3、大气干旱时,表土水 3、表土失水,体积也要
份蒸发,体积收缩,可切 搜索,但小孔隙过多,不

土壤剖面图

土壤剖面图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土壤剖面分析的数据处理与可视化
土壤剖面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
• 数据整理:将实验室分析结果整理成表格和图表 •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方法分析土壤剖面的特征和变化
土壤剖面分析的数据可视化技巧
• 使用GIS软件绘制土壤剖面图 •中的应用案例
土壤剖面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心土层的作用
• 储存养分,为植物生长提供持续的营养供应 • 调节土壤水分,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状态
底土层:土壤的最底层
底土层的特征
• 厚度:一般为50厘米以上,厚度受土壤类型、地形等因 素影响 • 质地:质地较重,含有较多的砂粒和石砾 • 水分:水分含量较低,不利于植物生长
底土层的作用
• 稳定土壤结构,防止土壤侵蚀和变形 • 储存养分,为植物生长提供一定的营养供应
土壤剖面图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为作物种植提供土壤肥力依据 • 为农田灌溉和排水提供土壤水分依据
土壤剖面图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
• 为土壤改良和培肥提供指导 • 为农业生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土壤剖面图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土壤剖面图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 为土壤污染评估提供土壤性质依据 • 为土壤修复提供土壤类型和特性依据
土壤剖面图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土壤剖面图是土壤研究的基础工具
• 可以直观地展示土壤的垂直结构和特性 • 有助于研究土壤的形成、发育和演化过程
土壤剖面图在土壤调查、评价和管理中的应用
• 可以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 可以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支持
02
土壤剖面的主要层次及其特征

土壤剖面各层次的代与特点

土壤剖面各层次的代与特点
B1
B2
B3
自然土壤剖面——母质层
自然土壤剖面
在两个基本发生层之间出现兼有两者特征的称为过 渡层,其符号为AB、BC等。 若两基本发生层犬牙交错,则称指间层,其符号为 A/B、E/B等。
14
自然土壤剖面
在书写形式上,小写英文字母并列紧接于大写字母 之后,可以联合起来表示在同一发生层共同出现的 性质,如 Ah,Ap层。 通常,在联合使用时,小写字母的应用不会多于两 个。
15
自然土壤剖面
自然土壤剖面
耕作土壤剖面
农业土壤的层次分化是农业土壤发育的一般趋势, 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多样性,致使农业 土壤的土体构型也呈复杂状况,有的层次分化明显, 有的则不明显或不完全。各层厚度差异也较大,因 此田间观察时,应据具体情况进行划分。可大致分 为:
18
耕作土壤剖面

土壤。

2、耕作土壤剖面——耕作土壤:自然土壤经过人
为的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
5
自然土壤剖面
A 层和B层合称为土体层(solum)。反映 母质层在成土过程影响下已发生深刻的或 一定程度的变化,形成土壤剖面上部土层 的特征。
基本发生层按其发育上的差异可进一步划 分为若干亚层。
6
自然土壤剖面
目前在国际上虽尚无统一的土层命名法,但自1967年国 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O层(有机层)、A 层(腐殖质层)、E层(淋溶层)、B层(淀积层)、C层 (母质层)和R层(基岩)等6个主要土层。
3
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
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

新生体等。

观察和了解土壤剖面是认识土壤、分析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土壤剖面描述表详细记录了一个具体地点的土壤剖面信息。该地点位于经度120°31′42.2″、纬度36°的区域,土壤名称为砂姜黑土,属于黄土覆盖砂姜黑土土种。地貌类型为平原,具有特定的潜水埋深和障碍层类型。剖面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含了多个土层,从耕作层开始,依次为犁底层、黑土层、面砂姜层和母质层,每层土壤都有独特的颜色、质地和结构特征。如耕作层为暗灰棕色中壤土,具有团粒和碎块状结构;而黑土层则为黑色中壤土。此外,各土层中的新生体、动物穴等特征也有详细记录。这些细致的描述有助于全面了解该地点的土壤质地剖面类型及其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