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感冒药最忌重复用药

合集下载

乱吃感冒药容易导致肾衰竭

乱吃感冒药容易导致肾衰竭

乱吃感冒药容易导致肾衰竭每个季节都有不少人会患上感冒,特别是春季,是感冒的流行期。

为了快速治好感冒,一名感冒患者买了4种感冒药“混”着吃。

谁知道,竟然吃成了急性肾衰竭。

为何乱吃感冒药会导致肾衰竭?感冒药的主要作用是缓解患者的全身酸痛、发烧、流涕等症状,因此含有一些解热镇痛的成分。

解热镇痛的成分对人体还有一个“附带”的作用,就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供应肾的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加上感冒发热时,人体水分流失较快,整个身体的血容量不足,流向肾脏的血液也就相应地减少,两个因素均可导致肾缺血,从而引发急性肾衰竭。

如果不是通过执业医师诊断开具的处方药,千万不能乱用,尤其是一些抗生素、消炎药和止痛药等,使用不当都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引起肾功能衰竭,不及时处理,可能进入终末期肾脏病,即尿毒症。

此外,在服用抗感冒药的同时一定要多喝水,以加快肾脏对有毒成分的排泄。

在服用抗感冒药期间要禁止饮酒;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抗感冒药。

治感冒不能“急于求成”,感冒一般需要约一周时间痊愈,若症状一直不好,要到医院检查,确认是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选择药物时,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不同感冒药的药物处方组成不同,药物含量也不同,一定要对症选药,不要重复用药、超量用药。

感冒药除了商品名外,还有根据成分起的通用名,要注意如“XX麻、XX扑、XX酚、XX美”等关键字,留心这些药物的副作用。

引起肾衰竭的原因还有哪些?引起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饮食不节饮食不节包括暴饮暴食、长期饥饿、偏食、饮酒过度等,都会损伤脾胃,使其消磨水谷、化生精微、生养气血功能受到影响。

若脾胃长期受损,必致气血来源不足,后天无以充养先天,故肾脏亦损;肾伤则腰府失养,水之气化不利,故见腰痛、水肿等症;另外,脾胃虚损,饮食不化精微,反为湿浊。

湿浊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而见呕吐不止和小便闭塞不通。

引起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二:情志所伤长期情志不舒,忧思恚怒,肝失疏泄,肝气郁结,三焦气机不畅,一则横逆而克脾土,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水湿泛滥;一则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利,可发生气滞血瘀,或肝郁日久,郁而化火,肝火灼伤肾阴,导致肝肾阴虚。

不可不知的家庭用药误区

不可不知的家庭用药误区

不可不知的家庭用药误区(图源:网络)对于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很多人会自行服药。

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药师余俊先提醒公众,应避免走入五大用药误区。

误区一:感冒“多药齐下”见效快。

有些人为了感冒好得快,干脆几种感冒药一起吃。

余俊先指出,不同厂家生产的感冒药里面可能会含有相同的成分,如果盲目同时服用,很可能会造成类似于重复用药或超剂量用药的情况,对健康不利。

误区二:高血压长期服药无窍门。

很多高血压患者往往都有一种思维定式,只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就可以一劳永逸。

殊不知,高血压治疗的根本,是不能让早上的血压升高,更不能让夜间的血压过低,所以降压药在病人早上还没有起床或刚起床的时候吃效果最好。

目前降压药物是控制血压的最有效方式,要严格遵照医嘱,定时定量,防止漏服。

如果高血压病人出现漏服现象,也不可以凭感觉添加或停止用药。

误区三:胰岛素会上瘾。

胰岛素并没有成瘾性,有些病人需要终身注射是治疗疾病的需要。

是否需要终身注射或者注射多少胰岛素,需要医生对患者的胰岛功能作出全面评估。

对于Ⅰ型糖尿病和胰岛功能很差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必须及时接受胰岛素治疗。

误区四:维生素可以随便吃。

城市里许多白领上班时间紧,工作压力大,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很多人希望通过服用维生素等保健品维持健康。

对此,余俊先指出,保健品只能起到预防和调节机体亚健康状态的作用,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只要保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每天有半个小时能晒太阳,就完全没有必要补充维生素。

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都有一个最高承受值,一旦过量,可能导致轻度甚至严重的中毒。

误区五:激素类药膏可以长期使用。

很多皮肤病患者随便滥用激素类药膏。

余俊先指出,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类药膏,用药部位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干燥、发黑或呈鱼鳞病样变化,以及出现脱发、多毛等。

余俊先提醒,对于外用药要谨慎使用,不要因其是“外用”就乱用。

居民在使用外用药时,首先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其次尽量不要在患者的面部等皮肤较薄处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几种感冒药别一起吃

几种感冒药别一起吃
几种感冒药别一起吃
每年季节交替是感冒高发期,流行病学显示,成人平均每年患感冒2-6次,儿童则达6-8次。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感冒药,大众疑惑不少:感冒了该不该马上吃药?吃一种药似乎没什么效果,是不是可以加大药量或叠加另一种感冒药一起吃?儿童感冒用药与成人用药又有何区别?
感冒症状不同,选用的感冒药物也不同。现在很多感冒药都是复方成分,如果随意“叠加”,可能重衰竭。
感冒莫硬扛,有症状最好早用药
普通感冒不普通!不治疗可能延长病程,也有可能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尤其是由感冒引起的心肌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临床上一些极端的病例,往往在一些年轻力壮的病人身上出现。此外,对于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的病人,一旦感冒更要及时处理,否则可能引起心脏病心衰甚至引起肾炎急性发作。
一有症状就可以用药,用药早,可以迅速缓解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可能感冒就可以很快‘压’下去。如果等到症状比较明显,或者拖一两天再用药,效果就会变差,可能导致感冒病程不会明显缩短。一旦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停药了。
复方感冒药宜选一种服用
目前市面上的感冒药大多都是复方制剂,其组方成分相同或相近,药物作用大同小异。同时服用可能导致重复用药、过量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随之增加。复方抗感冒药只选一种服用即可,联合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当做到勤洗手,经常开窗通风,避免脏手揉摸口鼻眼,有小孩的家庭还应经常清洗儿童玩具等,阻断感冒传播渠道,积极预防感冒的发生。

临床普通感冒治疗原则、药物选择、抗菌药物使用及特殊人群使用要点

临床普通感冒治疗原则、药物选择、抗菌药物使用及特殊人群使用要点

临床普通感冒治疗原则、药物选择、抗菌药物使用及特殊人群使用要点治疗原则对于普通感冒临床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嘱患者尽量加强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普通感冒药物感冒药大多为复方制剂,组方成分相同或相近,药物作用大同小异,抗感冒药应只选择一种,如服用两种以上药物,可导致重复用药、超量用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临床上选择感冒药小儿酚氨伽敏颗粒、氨非咖片、复方氨基比林茶碱片、氨林酚咖胶囊、氨咖敏片、小儿复方阿司匹林片、氨非咖片等7个可用于感冒发热的药品被注销,其主要成分中均含有氨基比林或非那西丁。

氨基比林能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症,非那西丁增加患者肾脏疾病风险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中治疗普通感冒主要对症治疗,根据患者主要感冒症状我们可以选择含有以下成分的制剂:治疗发热、咽喉痛: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但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肝损伤。

治疗鼻塞:推荐伪麻黄碱,伪麻黄碱能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血管,对血压影响较小,是普通感冒患者最常用减充血剂,不宜连续用超过7天。

3、治疗鼻涕、打喷嚏:推荐抗组胺药,推荐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此类药缓解鼻涕、打喷嚏效果好,可减轻咳嗽症状,为普通感冒的首选药物,但具有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不得给予婴儿、哺乳期妇女、癫痫患者及高空作业、机械操作者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具有非嗜睡、非镇静的优点,无抗胆碱作用,不推荐在感冒治疗中使用。

4、治疗咳嗽:可选择右美沙芬镇咳,主要用于干咳,无成瘾副作用。

推荐C类用药,妊娠3个月以内的妇女、有精神病史者、哺乳期妇女禁用。

抗菌药物使用当明确合并细菌感染时,如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或C 反应蛋白升高,伴有脓涕或咳黄脓痰、听力下降、耳部疼痛等症状,考虑有肺炎、鼻窦炎或中耳炎时,可加用抗菌药物治疗。

特殊人群选择和服用感冒药儿童:优先选择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儿童易接受的剂型,临床上推荐儿童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儿童用药的禁忌

儿童用药的禁忌

儿童用药的禁忌
1、药物搭配不当
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时是安全的,但一同使用就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像头孢曲松与钙剂同时注射,严重者会引起死亡。

部分抗生素与钙剂、铁剂一起使用,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药效,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期间,要暂停使用钙剂和铁制。

2、药物剂量不当
由于不同的孩子个体差异很大,特别是婴幼儿,所以药量需要按照体重来计算,否则容易导致药物过量。

有的家长希望疾病快速痊愈,会随意给孩子加大药量,这样也很容易导致药物过量。

3、药物使用重复
常用的感冒药通常都含有同一种的解热镇痛药成分,如果几种同类药物重叠使用,很容易会导致药物过量,继而产生造血抑制等不良反应。

所以使用药品前一定要了解药品的作用与成分,说明书要保存好。

4、使用成人药品
有些成人药品的副作用较大,不适合儿童使用。

例如氟哌酸对婴幼儿的软骨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氯霉素会引起灰婴综合征,庆大霉素会损害儿童听力。

如果不了解这些药品的使用紧急,随意给孩子服用成人药品,很容易会造成不良后果。

小儿酚氨咖敏颗粒被注销,儿童感冒怎么用药

小儿酚氨咖敏颗粒被注销,儿童感冒怎么用药

42用药之道用药□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师 杨 灵小儿酚氨咖敏颗粒被注销,儿童感冒怎么用药小儿酚氨咖敏颗粒是广大家长所熟知的一种复方儿童感冒药,主要由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组成,曾被广泛用于儿童普通感冒、发热、头痛等。

但此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注销了小儿酚氨咖敏颗粒的药品注册证书,这意味着全面禁止小儿酚氨咖敏颗粒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产品需依法及时召回销毁。

这一公告引起了热议:为什么会被注销?注销后儿童普通感冒怎么办?其实,小儿酚氨咖敏颗粒被注销主要是因为其含有不安全的退热成分——氨基比林,主要会引起血液系统和皮肤黏膜系统的严重损害。

具体来说就是,氨基比林能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症,使儿童的免疫力下降,进而引发各种感染,以致有些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儿童可能不得不采取骨髓移植、指及趾截肢、胃大部切除等方式来进行挽救,最严重时可引起儿童多脏器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纵观国内外,对氨基比林的使用都越来越谨慎。

丹麦在20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全面禁止使用氨基比林。

美国在1938年把氨基比林从非处方药品目录中剔除,在1977年将其从处方药中剔除。

我国在1982年也已淘汰氨基比林单方制剂,现行的欧洲药典、日本药局方也均已剔除了该药品的收录。

氨基比林正在被全世界医药界淘汰。

那么,小儿酚氨咖敏颗粒被注销后,如何应对儿童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具有一定自限性,如果症状较轻,无需药物治疗,可以让患儿适当卧床休息,并多饮水、清淡饮食,保持鼻、咽、口腔及手卫生。

若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对症用药,帮助缓解症状,提高舒适程度。

如有较重的鼻塞症状,可以选用减充血剂使肿胀的鼻黏膜血管收缩而缓解鼻塞。

如使用盐酸赛洛唑啉滴鼻液或口服盐酸伪麻黄碱片,但长期使用减充血剂有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和鼻黏膜充血反弹,因此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

如有较重的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可以选用第1代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抑制小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鼻咽分泌物,消除或减轻普通感冒患者的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

用药教育的主要内容

用药教育的主要内容

用药教育的主要内容药师应积极主动开展用药教育,用药教育的形式多样,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发放用药教育材料,可以一对一,可以一对多,甚至通过短信、微博、微信、QQ、手机APP等媒介进行交流。

用药教育的内容因人因病而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育患者识别药物名称正确区分药物的通用名与商品名,正确认识复方制剂,避免重复用药。

例如感冒药中的“感康”“感叹号”,其通用名均为“复方氨酚烷胺”,其成分完全相同,应避免两药同时使用或者与其某一成分的单一制剂同时使用。

2.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是患者最为关心的用药问题之一。

同一药物对不同患者、不同疾病,给药剂量可能不同。

同一种药物,规格不同,给药时间间隔也可能会有不同。

另外,很多药物具有时间节律性,不同时间给药所发挥的药效不同,副作用也可会不同。

例如阿仑膦酸钠片有10mg和70mg两种规格,若患者选用10mg,需每日1次给药;若使用70mg时,只需每周固定的一天晨起时使用。

激素类药物采用“激素顿服疗法”将一天剂量清晨7~8时1次服用,不但疗效好且使长期服用者副作用降低。

所以,药师应明确告知患者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并应指导患者如何识别药品的规格,保证患者在正确时间服用正确的剂量。

3.给药方法及各种剂型的正确使用药师应将药物的最佳给药途径清楚明白地告知患者。

例如硝酸甘油应该舌下含服,吞服无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建议直接吞服,避免用水冲服。

药师还应掌握不同剂型的特点并告诉患者不同剂型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一些缓控释制剂肠溶制剂等不能掰开或压碎服用,各种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胰岛素注射装置的使用方法等。

4.多药合并的相互作用与使用顺序患者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药物时,药师应考虑药物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及药物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若有相互作用应告诉患者如何避免。

如患者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伴胃溃疡,处方莫西沙星片和磷酸铝凝胶,应告知患者莫西沙星与含有镁铝、铁等制剂同时服用会因为与这些物质形成多价螯合物而减少药物的吸收,此服用磷酸铝凝胶需要在口服莫西沙星4小时前或2小时后服用。

略论感冒治疗中不合理用药问题

略论感冒治疗中不合理用药问题

略论感冒治疗中不合理用药问题发布时间:2023-02-27T06:37:46.06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3期作者:张根房[导读] 感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病,大多由患者感染病毒所导致,张根房甘肃省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卫生所。

747401摘要:感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病,大多由患者感染病毒所导致,鼻塞、打喷嚏、咽喉不适、四肢乏力等都是感冒的主要症状,但是由于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因此患者中的大多数会在7天后自行恢复。

就目前的临床实践来看,并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有效治疗感冒,所以治疗方式主要为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

本文进一步阐述了抗感冒药物滥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感冒治疗;不合理用药;问题探讨与应用1引言感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病,大多由患者感染病毒所导致,鼻塞、打喷嚏、咽喉不适、四肢乏力等都是感冒的主要症状,但是由于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因此患者中的大多数会在7天后自行恢复。

就目前的临床实践来看,并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有效治疗感冒,所以治疗方式主要为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

临床中常用的感冒药物多为复合制剂的非处方药,尽管它们的名称各异,但是无论在药物作用还是组成上都非常相似,如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等。

抗感冒药是临床医师最常用的药物,而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今后将有更多的人自行选择抗感冒药,目前市售的抗感冒药品种繁多,如何指导患者选择抗感冒药,提高抗感冒药的疗效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这是医务工作者必需认真关注的一件事情。

随着我国制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各种新药特药犹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它们在提高我国医疗事业整体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用药安全、不良反应等问题,尤其是感冒药属于非处方药,患者选药、用药的盲目性也加重了此类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抗感冒类药物在我国的销售量已经占到药物总销量的18%,所以对此类药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无论是对家庭、对社会还是对群众自身的身体健康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感冒药最忌重复用药
感冒药一般是由多种成分组合而成,每一种成分对应的症状不同。

选对药物,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陈楚雄
感冒药堪称家庭药物中“最熟悉的面孔”,但也是最容易遭到误解的家庭药物,许多人一看到“双扑伪麻片”、“氨酚伪麻美芬片Ⅱ”和“氨麻苯美片”等感冒药的名称,就晕头转向,“选择困难症”发作。

感冒药该如何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陈楚雄指出,大多数感冒药都是对症治疗的,常见的感冒药一般是由多种成分组合而成,每一种成分对应的症状不同。

选对药物,对缓解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然而,药物都可能引起过敏,连抗过敏类的感冒药也不例外。

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说明书中没有说明的、异常的不适症状,有可能是由药物过敏造成的,这时应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文/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通讯员朱素颖
陈楚雄指出,在服用感冒药时,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防止重复用药。

如果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很容易造成某些成分服用量超出安全限额。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在大剂量下对肝脏的损伤很明显。

因此,使用感冒药时一般不要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确定其中没有重复的或是同一类的成分。

儿童用药时应当尽量选用儿童剂型,或是仔细阅读说明书中关于儿童用法的说明。

1. 解热镇痛药
感冒引起的发烧,应选解热镇痛药。

常见的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芬必得的有效成分)等。

服用该类药物,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解热镇痛药具有一定的胃肠道刺激性,短期应用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耐受的,但患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必要时适当予以护胃药。

(2)儿童和青少年在病毒感染(其中包括感冒)时,如果使用阿司匹林退烧,可能会发生一种罕见但可致死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瑞夷综合征,表现为严重的肝损害和脑病。

因此,为孩子选择退烧药时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等。

(3)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可以引起出血的风险。

如果与其他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如华法林)联合使用,应密切监测是否存在出血现象,如皮下淤点、牙龈出血等,如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就诊。

(4)服用解热镇痛药时还需要避免饮酒,否则可引起肝损害。

(5)感冒患者不适宜长期自行使用解热镇痛药,如自行在家用药几天后仍未见好转,应及时就诊。

2. 抗过敏药
在感冒时,人体内会产生更多的组胺,可以引起过敏反应,从而导致鼻子发痒、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感冒药中常常会添加对抗组胺作用的抗过敏药来缓解这些症状。

陈楚雄指出,常用的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都有产生嗜睡的药物副作用,因此,在开车或需要进行高空作业、操纵机械等危险操作时,应避免使用含有上述抗过敏成分的药物,以免精力无法集中,一不留神发生意外。

日常可见的感冒药如分为日片和夜片,其中的日片不含上述抗过敏的成分不会产生瞌睡,开车时也能使用,但夜片通常会加入抗过敏成分,夜间活动的人需要注意。

3. 减充血药
感冒时,我们经常会觉得鼻子不通气,呼吸都变得困难了。

这是因为鼻腔黏膜中的小血管充血肿胀,使得鼻黏膜也肿了起来。

而缓解这一症状就需要应用减充血药,减充血药能让血管收缩变细,从而减轻肿胀,使呼吸变得顺畅。

感冒药中常用的减充血药是伪麻黄碱。

陈楚雄指出,伪麻黄碱具有广泛的收缩血管作用,使用后会引起血压上升。

对于血压正常的人影响不大,但高血压患者服用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一定要谨慎,高血压情况较重时,应避免使用该药。

此外,伪麻黄碱有一定的中枢兴奋作用,被认定为兴奋剂,因此运动员应该避免使用。

4. 止咳药
感冒药中常用的止咳药是右美沙芬,而部分止咳糖浆可能含有可待因,上述两种药物均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作用于中枢系统的药物总给人离迷幻药相去不远的感觉。

陈楚雄指出,右美沙芬不存在成瘾性,按说明书正确使用是安全的。

可待因属于吗啡的甲基衍生物,在人体内有10%的可待因会转变成吗啡,具有一定的成瘾性。

除非必须,否则不应主动要求医生给自己开具含有可待因的止咳糖浆,即使确实需要用药,也不应擅自长期使用。

5. 抗病毒药
“感冒必须服用抗病毒药?”很多人都会有此疑问。

陈楚雄指出,常用的抗病毒感冒药只有一种——金刚烷胺,该药除了感冒,对流感病毒也有一定疗效。

抗病毒药存在一定的药品不良反应,对于普通感冒,单纯对症治疗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没有必要服用抗病毒药物。

但对于某些特殊的患者,则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

6. 中药
中医治疗感冒有传统的经验和特色,主要是着眼于“正”、“邪”关系的调整,即通过对机体状态的调整达到治疗目的,但具体运用也很有讲究,很多中药的感冒药同时也会添加西药成分,在这种情况下注意不要再服用含有相同成分的西药,否则容易出现服药过量。

还有就是,中药不代表安全系数高,更不代表吃多少都可以,请严格按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

中药治感冒,需分寒与热。

(1)风寒感冒
多见于冬春季,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主要症状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周身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咳嗽、咯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紧。

应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以含有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为主要成分。

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2)风热感冒
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较重、微恶风寒、头痛、咽痛或扁桃腺肿痛、鼻塞、流黄涕、咳嗽、咯出黏痰或黄痰、口渴喜饮、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治疗应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以含有菊花、薄荷、桑叶等为主要成分。

如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板蓝根冲剂等。

方药可选用银翘散加减,中成药可选用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丸、清开灵口服液等。

羚翘解毒丸适于发热、咽痛、咽干、咳嗽症状;银翘解毒片适于风热感冒,以咽喉肿痛、小便短赤为主要表现者;柴胡口服液主要用于以发热为主者;板蓝根冲剂适于发热、咽痛;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主要用于发热、咽痛为主者。

(3)暑湿感冒
多见于夏季,因患者素有湿热,又加感冒而得,也可因过食冷饮瓜果而引起。

主要是恶寒发热、头痛头胀、胸膈痞满、腹痛肠鸣、呕吐腹泻、身乏无力、口淡无味、食欲不振等症。

治疗宜芳香化浊、和中解表。

可服藿香正气胶囊、十滴水、六一散、云香精、四正丸、六合定中丸、天中茶、甘露茶、甘和茶等。

(4)时行感冒
即西医所说的流行性感冒,与风热感冒相似,但发病快、病情重、高烧、怕冷寒战、头痛剧烈、肢体酸痛、疲倦无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有力等症。

治疗宜清热解毒、疏风透表,可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银黄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等。

必要时应该配合西医治疗,并注意消毒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