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热门近义词区别

合集下载

近义词分析大汇总

近义词分析大汇总

近义词分析大汇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及其解释:
1.增加/增长/提升/提高:指数值或数量上的增加。

2.减少/减少/降低/减轻:指数值或数量上的减少。

3.优点/好处/长处/优势:指一个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的优势或好的一面。

4.缺点/劣势/弱点/不足:指一个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的不足或不好的一面。

5.富裕/富有/富有:指一个人或一个地区拥有丰富的财富。

6.贫穷/贫穷/匮乏:指一个人或一个地区缺乏财富或资源。

7.重要/重要/重要:指事物对于一个人或一个事情的意义或重要性。

8.不重要/不重要/不重要:指事物对于一个人或一个事情的意义或重要性缺乏。

9.认真/认真/用心:指一个人对于事非常用心或严肃。

10.轻松/轻松/不费力:指做得很顺利或不费力。

11.高兴/高兴/快乐/愉快:指感到快乐或愉快的心情。

12.伤心/悲伤/痛苦/难过:指感到伤心或难过的心情。

13.美丽/美丽/漂亮:形容外貌或景色等美丽。

14.丑陋/丑陋/难看:形容外貌或景色等丑陋。

15.明亮/明亮/光明:形容亮度高,空气中明亮的光线。

16.暗淡/暗淡/黑暗:形容亮度低,空气中阴暗的光线。

17.快速/迅速/快速/快速:指速度很快。

18.慢速/缓慢/慢慢/慢慢:指速度很慢。

19.难/困难/艰难:指事物很难做或实现的程度。

20.容易/容易/简单/轻松:指事物很容易做或实现的程度。

请注意,这只是一小部分常见的近义词,并且它们的用法和含义可能会根据具体语境而有所不同。

初中语文常考40个“近义词辨析”

初中语文常考40个“近义词辨析”

初中语文40个常考“近义词辨析”1. 履行、执行【同】都是动词,都有按规定去做的意思。

【异】“履行”侧重指按事先约定的或规定的去实行,表示“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的做的事)”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搭配对象较少,对象常是带约束性的事物,或双方或多方约定的,如条约、契约、协定、协议、合同、诺言、义务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多用于书面语。

“执行”侧重指按规定去实行,带有强制性,表示“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大,适用对象萧广,常是上级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如命令、任务、法令、判决、纲领、政策、路线、方针、计划、决议、原则、纪律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2. 嘲笑、讥笑、讪笑【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因看不起而取笑别人”的意思,都含贬义。

近义词有“嘲讽”“嗤笑”“讥讽”“讥刺”等。

【异】“嘲笑”意思是“用言辞笑话对方”,有“戏弄”的意味,侧重于“对对方言行的否定”,语意较轻,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别人,也可用于自己。

常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讥笑”有“讥讽和嘲笑”之意,侧重于“讽刺、挖苦”,在感情色彩上更带有轻蔑意味,语意比“嘲笑”更为尖刻,适用范围比“嘲笑”窄些,它只能用于对方,常见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讪笑”就是“讥笑”之意,侧重于“戏弄”,适用范围比“嘲笑”“讥笑”窄,仅用于书面语。

3. 美丽、漂亮【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表示“人或物好看,令人赏心悦目”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多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有“好看”“俊俏”“潇洒”“秀丽”“美观”等。

【异】“美丽”着重指“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之意,修辞的对象常常是女性、风光、景物等。

“漂亮”着重指“好看、美观;出色”的意思,修辞的对象男女均可,还可用于动物、服饰、用具、建筑物等。

另外,“美丽”有“美好、高尚”的意思,而“漂亮”没有;“漂亮”有“表面好看但不能兑现的东西”之意,而“美丽”没有。

近义词概述

近义词概述

近义词概述
近义词是指具有相似或相近含义的词语。

它们在表达某个概念或描述某种情况时,可能会产生混淆或歧义。

因此,了解近义词之间的区别和使用场景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概述:
1. 喜欢、爱好、钟爱:表示对某物或某事的喜爱程度不同。

2. 优秀、出色、卓越:表示某人或某事物的水平高于一般。

3. 容易、简单、轻松:表示某种事情的完成难度程度不同。

4. 真实、真正、实际:表示某种情况的真实性或实际性质。

5. 恐惧、害怕、畏惧:表示对某种事物或情况的不安或担心程度不同。

6. 难以、艰难、费力:表示某事的完成难度和困难程度不同。

7. 了解、认识、知道:表示对某种信息或情况的掌握程度不同。

8. 惊奇、惊讶、吃惊:表示对某种意外情况或消息的反应程度不同。

9. 目标、目的、目的地:表示某种行动或计划的目的和方向不同。

10. 讨厌、厌恶、反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情况的不满或不喜欢程度不同。

高考近义词辨析

高考近义词辨析

1.爱恋:接恋人、故土等。

爱怜:后接晚辈、小动物等。

2.颁布:公布或者发布(法令、条例)。

发布:上级对下级发布或者授予奖项等。

3.包含:里面含有。

包涵:客套话,请求原谅。

饱含:充分具有。

4.抱怨:诉说心中的不满。

报怨:报复仇怨。

5.爆发:侧重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从一个点往外延伸)暴发:侧重突发性。

如洪水、传染病等。

6.必须:副词,只能作状语,修饰动词。

必需:一定需要。

动词。

7.变换:具体事物。

变幻:抽象事物。

如风云变幻。

8.不齿:轻视,瞧不起。

不耻:不以为耻,不要脸。

9.猖狂:用于人的行为。

猖獗:不限于人。

10.场所:提供活动的处所、地方。

场合:一定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

后者包含前者。

11.呈现:具体的事物显露出。

浮现:抽象的事物。

如往事、感情等。

12.充足:数量多。

充实:内容丰富。

13.传诵:诵读(诗文)。

传颂:歌颂(事迹)。

14.纯朴:指人纯真,生活朴素。

淳朴:性格、风俗等醇厚朴实。

15.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

窜改:改动文字。

16.诞生:动词,指人出生。

诞辰:名词。

生日。

17.淡泊:不追求名利。

淡薄:关系或印象冷淡。

18.定金:具有法律效率,一般不退。

订金:不具有法律效率,可以退。

19.督促:监督催促。

敦促:催促。

20.遏制:极力制止或控制。

遏止:极力阻止。

21.法制:名词,法令制度。

法治:以法治理。

区别“人治”。

22.反应:名词。

反映:动词。

23.分辨:用眼睛区分。

分辩:用语言辩解。

24.伏法:被枪决。

服法:服从法律或者药物的吃法。

25.抚养:长辈对晚辈。

扶养:平辈或者晚辈对长辈。

26.搁浅:船只进入浅滩。

搁置:放置起来,停止进行。

27.工夫:时间。

功夫:武术本领。

28.沟通:褒义。

贬义:贬义。

29.故居:名人。

旧居:也可用于一般人。

30.贯穿:具体的事物。

贯串:抽象的。

31.灌注:把液体灌进某个地方。

也比喻心血、精力集中投入到某事业。

贯注:精神、精力等集中。

32.国事:国家的事物性事情。

近义词辨析大全

近义词辨析大全

近义词辨析大全LT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

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3、尽管、不管不管后面是假设的情况,如:在党的领导下,不管前方有多大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尽管后面是确定的事实,如:尽管他不接受我的意见,我有意见还是向他提。

4、不免、难免“不免”和“难免”作为副词意思相近,都有“不容易射开”“免不了”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情况,往往产生后面不希望出现的结果。

“不免”只用于肯定式,“难免”还可以用于否定式。

5、从而、进而从而重在表示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

如: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进而重在表示递进关系。

例: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实施措施。

6、继而、既而继而是状态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紧紧相接。

如: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是时间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如: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7、不只、不止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如:企业改革的任务,不只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如:他不止十六岁。

8、曾经、已经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例:我曾经去过北京。

已经强调动作行为的完成或可能还在延续。

例:他已经来了。

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天了。

9、本来、原来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

当天的作业本来就应当天完成。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原来是你啊!10、究竟、毕竟都含有到底的意思。

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

如:“究竟哪个拉得对,哪个拉得不对,我不知道。

”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

如:同学们都想知道个究竟。

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如: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在表示肯定语气时,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

11、何必、何苦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

如:你何必跟他过不去。

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如:你何苦跟他过不去。

12、分外、格外“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修饰消极性词语;“格外”不受此限制。

常见近义词辨析列表

常见近义词辨析列表

常见近义词辨析列表A01.爱护、爱戴:适用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幼)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2.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瑞、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

03.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4.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B01.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

“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多作状语。

⑴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⑵加强命令语气;⑶“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2.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围比“暴发”大。

暴发:⑴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⑵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⑴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⑵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03.辩驳、辩论、辩(辩)白、辩解:“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52个行测高频近义词辨析

52个行测高频近义词辨析

52个行测高频近义词辨析今天分享言语理解的答题技巧。

言语题中,逻辑填空是一大难点。

除了分析语境及上下文关系,还有一个就是通过题干,来辨析选项中几个相近词语的意思及差别。

一、近义词辨析之动词(一) 获得—获取—取得:1.获得:强调得到的结果,口语性较强。

例如:他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

2.获取:既强调收获的结果也强调收获的过程,书面语色彩较浓。

例如:体育竞技的目的在于获取金杯。

3.取得:强调经过争取得到了好的结果,口语性最强,使用最普遍。

例如,我们取得了申奥的胜利。

(二) 安置—安排:1.安置: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2.安排: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三) 暴发—爆发:共同点: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

1.暴发:强调突然性。

(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2.爆发:强调爆炸性。

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四) 辨别—辨认—辨析:1.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2.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3.辨析:指辨别分析。

(五) 表示—显示—显露:1.表示:(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

2.显示:明显地表现。

3.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六) 不齿—不耻:1.不齿:指不愿提到。

2.不耻:指不以之为耻。

(七) 变换—变幻:1.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2.变幻: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八) 抱怨—报怨:1.抱怨: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

2.报怨:指向别人报仇。

(九) 摈弃—摒弃:共同处: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

1.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一组)40个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一组)40个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1. 鉴赏、欣赏、观赏【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赏”有“欣赏、赞赏”之意,都可以指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异】“鉴赏”含有“鉴定”的意思,指“鉴定和欣赏”的意思,多用于艺术品、文物等,适用范围较小,多用于书面语。

例:开放古老的房屋供旅游者鉴赏。

“欣赏”表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的意思,既能指视觉的享受,又能指听觉、味觉、嗅觉或精神上的享受,适用范围较大,其对象可以是具体可见的事物(如欣赏雕塑作品),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欣赏音乐),一切美好的事物以及值得赞美的事物都能用,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欣赏”还有“认为好,喜欢”的意思,如:他很欣赏这种高原般粗犷的风格。

而“鉴赏”没有这层意义。

“观赏”指“观看、欣赏”的意思,一般用于风景、场面、艺术表演和艺术品。

此外,“鉴赏”附加语素“家”构成名词“鉴赏家”,“观赏”附加语素“者”构成名词“观赏者”,而“欣赏”则无此附加情况。

2. 宽敞、宽广【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面积宽大的意思。

【异】“宽敞”侧重在立体空间的宽绰,表示“宽阔、宽大”的意思,多形容土地、院子、房屋等,适用范围较小。

“宽广”侧重在平面面积的广大,表示“面积或范围大”的意思,可形容土地、水面、道路等具体事物,也可以形容领域、范围、胸怀、眼界、知识面等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大。

3. 雄伟、宏伟【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雄壮、伟大”的意思。

【异】“雄伟”侧重于雄壮,多用于有气势的自然景物、建筑物等;也可用于气魄、事业等抽象事物,例:气势雄伟;还有“魁梧、魁伟”的意思,例:身材雄伟。

“宏伟”侧重于宏大,多用于抽象事物,例:气势宏伟;也可用于建筑、结构等具体事物,指“(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

4. 精美、优美【同】都是形容词,都有“美丽、美好”的意思。

【异】“精美”侧重在人工制品外表精致美观,表示“精致美好”的意思,多形容建筑物、艺术品、装饰品、食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热门近义词区别
专家解释汉语常见常用十大热门近义词区别
“气象”与“图像”中的à为何不同?
语文出版社杜永道问:“气象”与“图像”中的à为何不同?
答:“ 气象”“图像”中的à虽然都是名词性的,但意思不同。

“气象”中的“象”指某种形态或样子。

也就是说,词语中表人或物的“形态或样子”时要用“象”,例如:
表象旱象幻象假象天象险象现象形象意象印象
“像”指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或光线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

也就是说,“像”指的不是人
”:
“考查
问:“
答:“


“跨越
“权力
答:“

“权利”指依法享受的权力和利益。

例如:
公民的权利村民的权利妇女的权利
“保留追究赔偿……”涉及追究者的利益,这里应当用“权利”。

“其他”和“其它”应该用哪一个?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室晁继周
问:“其它”和“其他”的区别是什么?
答:“其他”和“其它”意思相同,都是“别的”。

“其他”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事物;“其它”只用于事物。

在写文章该用这个词时,不论指人还是指事物,用“其他”都是对的。

“其它”则只在指事物时才能用。

“的”“地”“得”能都写成“的”吗?
语文出版社杜永道
问:有人说“的”“地”“得”现在可以混用了,可以都写成“的”,是这样吗?
答:答:“的”“地”“得”在说话的时候,是一样的,都读为轻声的
“的”“地”“得”的区分是书面上的。

例如:
()这是一次愉快的回见。

()他愉快地会见了外国客人。

()会见进行得很愉快。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看到,“的”“地”“得”将定语、状语、补语区分开来,有利于我们迅捷、清楚地读懂意思。

所以,区分“的”“地”“得”在书面表达中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继续这样做,不应该将他们混合地写成一个“的”。

“发明”与“创造”有什么不同?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杜翔问:“
答:“
“发现
明”
“赢利
问:“
答:“
得,“
“盈利


“唯一
一”
答:“
惟一”
“制订”与“制定”有什么区别?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王楠问:请问“制订”与“制定”有什么具体区别?
答:“制定”和“制订”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动词,都有表示创制、拟定的意思。

区别是“制定”是动补型,“制订”是联合型。

“制定”偏重于做出最后决定,使完全确定下来,“制订”偏重于从无到有的创制、草拟而后的订立。

“制定”常与政策、法令、方针、路线等搭配,“制订”常与计划、方案等搭配。

"有点”和“一点”的比较“一点”和“有点”在表义上有相同点,即都表示“略微,稍微”,但两者在表义和用法上有不同之处,大致规律如下:
,如果需要修饰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时,需要在动词、形容词前用“有点”作状语,如果需要补充说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时,需要在后用“一点”作补语。

(表动词或形容词),当一个句子具有请求、劝告、命令、催促、对比、比较等意思的时候,一般要在后面用“一点”作补语
,否定句的不能用“一点”作补语;而要用“有点”作状语
,陈述句一般也要用“有点”做的状语
,有时候,既可以用“有点”作状语,也可以用“一点”作补语,此时,是用哪个要看具体语言环境
:()酒一口一口吞下去,心头好象有点活泼起来了。

(鲁迅《在酒楼上》)()我的汉语水平有点提高。

一样同样
我俩的意见很不。

+-
他跑得真快,像飞。

+-
我妹妹长得和我母亲。

+-
这是的道理。

++
下了一夜雪,校园里松树上堆满了梨花的积雪。

+-
教材内容是全新的,教学方法也应不。

-+
相同点:都表示没有差别;都可以作修饰语,修饰名词、动词。

不同点)"一样"可以用在表示"跟……一样"的意思的句子中,"同样"不能。

)"一样"可以表示相似,近于"似的","同样"不能。

)"同样"可以用在小句和小句之间,承接上文,类似连词,后有停顿;"一样"没有这种用法。

)"一样"可以作谓语,"同样"不能。

同义词辨析,先尽量举出含有进行比较的词的例句,然后根据出现的语境,从理性义,色彩义,以及语法功能方面总结异同。

不管是近义词还是反义词,你的分析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个体例
如下:。

设计典型例句.包括适用对象和句法功能(就是语法)两方面
1.得
得到
例句
这次比赛,小李了冠军。

+-
我最近没过感冒。

+-
他前一段了一场大病。

+-
你真是了便宜卖乖。

+-
老王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

-+
小李一张奖状。

-+
他的工作了大家的认可。

-+
辨析:二者都可以表示“获得,得到”的意思,1.在搭配范围上有较大的区别:“得”侧重于具体事物,事物现象可以是积极意义的,也可以是消极意义的;而“得到”多与抽象事物相搭配,事物现象多是积极意义的。

2.语法意义上:得:作谓语,一般不可以直接跟宾语,需要借助于“了”、“过”等助词。

得到:作谓语,可直接跟宾语。

,
+--
拣? +---
-? ++
选++-+++
---
辨析:三者都可以表示“挑选”的意思,但“挑”多用于具体事物方面,与之搭配的事物现象可以是积极意义的,也可以是消极意义的;而“选”的搭配对象多是积极意义的;“捡”的搭配对象则多是具体事物,如“柴”、“破烂儿”等,而“挑”和“选”都不能与这些事物相
搭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