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2 LD50的测定

实验2  LD50的测定
Review
半数致死量的意义
测定药物的LD50是药物急性毒性实验的重 要内容。 LD50是恒量药物急性毒性的重要指标。
LD50的测定
一、测定LD50的常用方法:
1. 改良冠氏法:方法简单,计算简便。 2. 序贯法(上下法):使用动物少,费时多, 不适于作用慢的药物 3. Biss法:设计严谨,结果可靠,是目前公认 的最佳方法,但计算复杂,一般需借助于计 算机或计算器才能进行计算。
100个自然数的随机排列
1 0 10 20 30 4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Back
60
70 80 90
26 23 49 51 04 00 58 15 70 64
03 08 34 52 53 27 83 90 63 88
86 20 97 47 98 40 78 57 67 59
37 36 66 83 43 29 23 95 32 64
19 54 65 28 63 05 04 20 89 00
62 81 78 59 48 17 52 68 15 79
47 30 84 92 94 26 71 99 02 08
10 55 61 13 85 33 88 69 87 97
16 86 53 56 80 06 74 67 90 22
86 19 34 69 13 54 26 99 30 22
09 94 96 60 77 01 47 50 55 23
48 73 15 98 06 40 18 88 21 16
53 92 95 85 11 29 58 25 78 83
63 59 28 02 91 42 41 71 56 33
66 00 85 67 76 17 90 14 51 46

药物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方法

药物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方法

精品文档药物急性毒性试验LD 50的方法对全新结构的药物或中草药复方,先通过小批量动物的摸索,找出0%和100%估计致死量(即Dmin和Dmax),再求出i值。

(1)用10倍稀释的药物浓度系列,用少量动物(每组2~3只),找出大致死亡范围。

如:上述结果提示,大致死亡范围为:50~500 mg/kg。

(2)再用1、2、4、8……等2倍稀释的药物浓度系列,每组4只,找出Dmin和Dmax。

如:Dmax :当出现4/4死亡时,如其前一组为3/4死亡,则取4/4组的剂量为Dmax ;如前一组为1/4或2/4死亡,考虑到4/4组的剂量在正式实验中可能的死亡率低于70%,为慎重起见,可将4/4组的剂量乘以2作为Dmax。

Dmax=400 X 70% X 2=560 mg/kgDmin :当出现0/4死亡时,如其后一组为1/4死亡,则取0/4组的剂量为Dmin ;如后一组大于1/4,考虑到0/4组的剂量在正式实验中可能的死亡率高于70%,为慎重起见,可将0/4组的剂量除以2作为Dmin。

Dmin=50 十70% 十2~ 35 mg/kg(3)本法用较少的动物和药物,寻找出正式实验时最高死亡率不低于70%,最低死亡率不高于30%点剂量范围在确定了Dmax和Dmin以后,可求得组间距(i值):lg Dmax-lgDmini= ------------------------------n-1(4)以Dmin的对数为起点,向上退出n组动物的各组剂量的对数值,求出反对数即可得出各组的剂量值。

注意:①LD50测定中剂量组数的设计,除符合统计学要求外,还应根据预试验所提供的药物的毒性情况而定。

②一般而言,在实际工作中,设4~5个剂量组,组距以0.65~0.85为宜。

③小鼠每组10只(雌雄各半),大鼠不应少于6~8只。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1
试验设计
2
确定试验物质的给药途径、剂量和
暴露时间,合理设计试验组和对照
组,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可比性。
3
数据分析
4
收集和整理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和结果解读,评估化学物质的毒
性潜力和危害等级。
试验准备
准备动物和试验物质,并遵守试验 室安全和伦理规定,保证试验过程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操作
按照设定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严 格控制剂量和暴露时间,记录动物 的毒性反应和不良效应。
试验结果的解读和评价标准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一般以LD50值为指标进行解读,在国际上有一系列评价标准,用于评估化学物 质的毒性程度和危害等级。
试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1 动物模型的局限性 2 测试方法的改进
动物模型不能完全代 表人类生物反应,因 此在试验结果的解读 和评估时需要谨慎考 虑。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一种评价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短期毒性潜力的试验方法,通 过暴露一定剂量的物质给实验动物,观察其对动物的毒性反应以及产生的不 良效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程度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 为了规范评估过程,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常用的试验方法和原理
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 进更精准、准确的试 验方法,以提高试验 结果的预测性和可比 性。
3 替代和替补模型
发展替代和替补模型, 例如体外细胞实验和 计算机模拟,以减少 对动物实验的依赖。
试验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急性毒性试验在化学品安全评估、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LD50试验 通过确定半数致死剂量(LD50)来评估化学物质的毒性,以毫克/ 千克体重作为单位。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通过将一定剂量的物质通过口服给予 动物,观察其对动物的毒性反应,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的毒害程度。 急性皮肤 毒性试验 通过将一定剂量的物质涂抹于动物皮肤上,观察皮肤反应和毒性症 状,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的皮肤刺激和毒害作用。

毒理学指标及试验操作汇总

毒理学指标及试验操作汇总

.药物毒性试验指标1.急性毒性试验一、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一)目的:观察受试物一次给予动物后,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二)动物分组和剂量1.动物:一般用小白鼠8周龄,体重18---22g(同次试验体重相差不超过2g)大白鼠6~8周龄,体重120--150g,同次试验体重相差不超过10g。

2.受试物:溶于水的做成溶液,不溶于水的做成混悬液.(三)试验方法1.剂量:一般选用3一5个剂量,各剂量间剂距根据受试物情况和预试结果而定。

2.给药途径和容积:给药途径:应与临床试验的途径相一致。

口服药物应灌胃给药,一、二类新药应采用两种途径给药,其中一种应为推荐临床研究的给药途径。

水溶性好的药物还应测定静脉给药的急性毒性。

给药容积:小白鼠禁食(12~16小时),不禁水,按体重计算:灌胃(ig)不超过0. 4ml/ 10g体重。

大白鼠禁食(12~16小时),不禁水、灌胃(ig),不超过3ml/只。

3.测定LD:将动物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至少10只(雌雄各半)。

给受试物后立即观察50动物反应情况,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七天。

详细逐天记录动物毒性反应情况及死亡分布,并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申报时应说明方法名称)计算出LD值及95%可信限。

504.观察毒性反应:给受试物后应严密观察反应情况,并记录动物的外观、行为活动、精神状态、食欲(饲料消耗量)、大、小便及其颜色、被毛、肤色、呼吸、鼻、眼、口腔有无异常分泌物,体重变化以及死亡等情况。

死亡动物应及时进行尸检,发现病变器官应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若发现中毒反应或死亡率一与动物的性别有明显相关时,则应选择性别敏感的动物进行复试。

(四)试验报告和结果评价应详细具体,包括试验日期、动物的规格、性别、数量、受试物来源及含量、试验方法。

LD 值及其95%可信限,以及各剂量组的死亡率,或最大耐受量的值及其相当于临床剂量的50倍数.详细报告实验过程中动物出现的中毒表现及致死症状,综合评价受试物毒性大小。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例如本次实验五个剂量组: 各剂量组动物给予相同单位体重体积受试物均 为10ml/kg。
等容量稀释法
D:设计的染毒剂量, mg/kg V:动物给药量(相同单位体重体积)均为
10ml/kg X:各组需配制的受试物溶液的浓度(mg/ml)

D X
V
如:第一组染毒剂量D=51.2mg/kg,动物按 V= 10ml/kg体重给药,配制的受试物浓度为 X=51.2mg/10ml
小鼠染毒剂量= V ml ×各组的受试物浓度(mg/10ml)
(四)灌胃方法:
小鼠灌胃法: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头部两耳后 皮肤,无名指或小指将尾部紧压在手上,使小鼠腹 部向上,尽量使其体位垂直,注意使动物的上消化 道固定成一直线。右手持连着灌胃导针的注射器, 将灌胃针由动物口腔侧插入,避牙齿,沿咽后壁缓 缓滑人食管。若遇阻力,可轻轻上下滑动探索,一 旦感觉阻力消失,即深人至胃部,一般进针深度小 鼠2.5~4cm,随后将受试物溶液注入。如遇动 物挣扎,应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千万不能强行插 入,以免穿破食管,甚至误入气管,导致动物立即 死亡。小鼠一次灌胃体积为10-20ml/kg
依次类推:五个组所需配制的受试物浓度分别为
第一组:51.2mg/10ml 第二组: 64mg/10ml 第三组: 80mg/10ml 第四组: 100mg/10ml 第五组: 125mg/10ml
各剂量组小鼠灌胃容量计算:
小鼠灌胃容量V ml=体重(g)×10ml/1000g
各剂量组小鼠染毒剂量:
(2)植物神经系统:瞳孔扩大或缩小、流涎或流泪; (3)呼吸系统:鼻孔流液、鼻翼煽动、血性分泌物、呼
吸深缓、呼吸过速、仰头呼吸、; (4)泌尿生殖系统:会阴部污秽、有分泌物、阴道或乳

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

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

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急性毒性试验是一种通过给实验动物注射、灌胃或其他途径给予高剂量试验物质来评估其致死或严重的毒性反应的试验。

LD50是一种常用的急性毒性指标,表示半数实验动物在接受单位剂量试验物质后死亡的剂量。

本文将介绍LD50的测定方法和其应用。

一、LD50的测定方法1. 实验动物的选择LD50实验通常使用小鼠、大鼠、兔子和狗等动物进行。

选用实验动物需要秉持道德原则,并考虑到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毒物代谢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例如,小鼠和大鼠体型较小、代谢能力较低,适合于测定具有代谢性毒性的化合物的LD50;兔子和狗体型较大,代谢能力较强,适合于测定纯化、非代谢性毒性的化合物的LD50。

2. 给药途径和剂量选择通常使用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

对于口服试验,需要注意试验物质的水溶性和毒性,对于毒性高的化合物,通常使用灌胃的方式。

实验的剂量需要考虑到实验动物体型、种类、代谢能力等因素,并进行逐步递增以确定LD50。

3. 实验计划设计实验计划设计需要考虑到试验物质的毒性、剂量效应关系和死亡率等因素。

一般采用正反两次递增的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评估。

根据试验物质的毒性情况和实验者的安全考虑,同时采取风险预警措施。

4. 数据处理和计算完成实验后,需要统计每个剂量组的死亡率和死亡时间。

按照统计学原理,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LD50值。

LD50值表示使用单位剂量试验物质对半数实验动物致死的剂量。

该值越小,试验物质的毒性越高。

二、LD50的应用LD50值可以作为急性毒性评估的定量指标,用于比较不同化合物的毒性。

在化学品、药品等领域里进行LD50测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测和评估一些原料与产品的安全性,以便于过程优化和产品开发,同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LD50值的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是毒性测试和安全性评估。

在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领域里,常用LD50为评估的标准;在某些国家的法律法规中,也要求企业对使用的化学品或产品进行毒性测试,以保证工人和消费者的安全。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动物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动物体重(g)
按体重排序 随机数字
பைடு நூலகம்
19
3 D
21 18 22
4 A 2 E 7
21 17 22 24 21 24
5 C 1 B 8 9. 6 10
3、受试物剂量选择
对于一种新的化学物质,剂量选择可参照同系
物的毒性或文献资料加以估计,先用少量动物以
组距较大的一系列剂量进行预实验,找出粗略的
急性毒性试验
-LD50 的测定
急性毒性试验
确定受试物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观察 受试物所致的急性中毒症状及其毒性作用特点, 为进一步的毒性试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急性毒性试验的染毒方式可有多种,包括经 口、经呼吸道、经皮及注射染毒方式等。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LD50)
试验目的
学习急性毒性试验的实验设计原则 熟练掌握经口灌胃染毒操作技术 掌握LD50计算方法和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试验内容
2 3
105
58.3 32.4
2.0212
1.7657 1.5105
4
5
18.0
10.0
1.2553
1
5、灌胃操作
将动物固定成垂直体位,腹部面向操作者,使动物的上消
化道固定成一直线
6、毒性作用/中毒症状和动物死亡情况观察
高剂量组动物的死亡常很快发生,染毒后应即刻密切观 察。观察和记录中毒症状及出现的时间,死亡数量和时间及 死亡前的特征。按照实验结果,填写急性毒性实验记录表。 中毒的症状观察:兴奋、流涎、肌震颤、抽搐、管状尾、 呼吸减慢、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大小便失禁、 大剂量侧卧以致死亡。

中国药典ld50方法

中国药典ld50方法

中国药典ld50方法摘要:一、引言二、LD50方法的定义和作用三、中国药典LD50方法的具体步骤四、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处理五、剂量设计与给药途径六、观察期与死亡率统计七、结果分析与LD50值的计算八、应用与局限性九、总结正文:一、引言在中国药物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安全性评价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LD50(Lethal Dose 50)试验是毒性试验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药典LD50方法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其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二、LD50方法的定义和作用LD50方法是指通过一次性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的化学物质,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毒性反应,以半数动物死亡剂量作为评价指标。

该方法有助于了解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程度,为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安全性依据。

三、中国药典LD50方法的具体步骤1.实验动物的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和品系,一般选用小鼠、大鼠等常见实验动物。

2.动物处理:实验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生理状态良好。

给动物适应环境,消除恐惧感。

3.剂量设计与给药途径:根据化学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剂量范围和给药途径。

通常采用口服、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等途径。

4.观察期与死亡率统计:给药后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如行为异常、呼吸急促、腹泻等。

记录观察期内动物的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

5.结果分析与LD50值的计算: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剂量-死亡率曲线,计算LD50值。

通常以剂量对数作为横坐标,死亡率作为纵坐标。

四、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处理1.选择健康、年龄相近、体重均匀的动物。

2.实验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生理状态良好。

3.给动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持清洁、安静、温暖、通风良好。

4.实验前对动物进行适应性饲养,使其适应实验环境。

5.实验当天,给动物称重,记录体重。

五、剂量设计与给药途径1.设计剂量时,应充分考虑化学物质的毒性、动物种属、给药途径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