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游戏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
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可见,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生活中好动、好模仿,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游戏活动正是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再由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带领幼儿在绘画、唱歌、跳舞等方面进行体会、学习和模仿,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获得知识技能。
2.游戏可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幼儿园通常会设置多项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区域,如看书、下棋、唱歌、迷宫、拼图等区域,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做、用脑子去想,使幼儿的各项潜能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锻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游戏能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游戏是自发的动作练习,无形中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运动技巧和练习方式。
幼儿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幼儿在游戏中蹦蹦跳跳,可以使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特别是在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和户外游戏中,大量的运动项目,可以让幼儿进行全身运动或局部运动。
锻炼他们平衡、持久、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和运动技巧,增强运动能力。
4.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与同伴和老师接触、交往,在同说同笑同乐中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乐趣,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使幼儿受益无穷。
可见,游戏是幼儿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是幼儿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是幼儿创造性的源泉,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
因此,幼儿老师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情况,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增强体质、了解生活,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强壮体魄的目的,实现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中的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意义

幼儿园中的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意义在幼儿园中,游戏活动被视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幼儿学习和认知的桥梁。
这些游戏活动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交技能和认知能力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意义,并分析其具体影响。
1. 促进身体发展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比如,通过各种运动游戏,幼儿可以锻炼肌肉,提高身体灵敏度和平衡能力。
例如,踢球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脚部协调性和运动控制能力,而跳绳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耐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这些身体活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2. 培养社交技能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与其他幼儿互动,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游戏,幼儿学会分享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例如,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幼儿模仿不同的角色并与其他幼儿互动,从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这些社交技能对幼儿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参与各种戏剧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虚拟世界。
这些游戏活动可以扩展幼儿的思维边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促进认知发展游戏活动对幼儿的认知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不同的游戏活动,幼儿可以学习数字、形状、颜色等基本的认知概念。
例如,分类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区分不同的物体,记住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此外,一些益智游戏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这些认知能力对幼儿在学习语言、数学和科学等学科时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综上所述,幼儿园中的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
通过游戏活动,幼儿能够促进身体发展、培养社交技能、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促进认知发展。
这些发展对幼儿的全面成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园大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不仅是孩子们的人生起点,更是他们接触外界的第一步。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成长,游戏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如何促进身心健康的成长?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1、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心孩子们刚进入幼儿园大班阶段,经常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害羞、拘谨。
因此,在游戏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心。
比如,在“形体认知”环节中,老师可以设计体育游戏,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站立、行走、跳跃等,这些都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动作协调能力,让他们慢慢地变得自信起来。
同样,在“听说技能”环节中,利用方言、小口琴等方法来进行游戏教学,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的自信心。
2、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最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探究和兴趣的激发。
因此,在游戏教学中,老师需要结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以游戏情境的方式为主,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比如,设计“抓鬼”、换球衣等游戏,借助一些简单的绘画手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趣味。
3、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游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
因为团队精神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让合作变得更加有效。
在游戏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置各种团队游戏任务,比如合唱、连线、敲鼓等,让孩子们感受团队的力量和快感。
4、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游戏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在游戏教学中,老师需要借助各种本领土的工具,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通过“游戏拼图”教学,在培养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加他们的想象力。
5、提高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在幼儿园大班中,孩子们接触的外界环境比较广泛,因此,他们的社交能力也有望得到促进。
在游戏教学中,老师要以互动为核心,在团队中进行互动游戏,促进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游戏,让孩子们自由地舞动身体,从而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
幼儿园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研究

幼儿园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尤其是在幼儿身心发展方面。
幼儿园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幼儿园体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游戏和运动项目,使幼儿在身心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近年来,我国幼儿园体育活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1.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幼儿园体育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增强幼儿的体质,预防疾病。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幼儿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发展。
2.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幼儿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各种游戏和运动项目。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协作,从而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3.增强幼儿自信心幼儿园体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当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认同感,有利于幼儿自尊心的培养。
5.促进幼儿心理素质发展幼儿园体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有利于幼儿心理素质的发展。
同时,体育活动还能培养幼儿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幼儿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三、结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体育锻炼,更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体育活动,幼儿们可以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如何面对挑战和失败。
这些经验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幼儿们在操场上追逐嬉戏,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坚持。
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浅议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人的心理的发展是极其复杂的现象,受许多条件影响,其中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反映客观事物,改造客观世界。
人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认识能力,加深了情感体验,锻炼了意志性格,发展了各种心理现象。
儿童的心理首先是在主要形式的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的,而在幼儿发展的不同阶段,最适合、能起最大作用的主要形式的活动之一就是游戏。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他认为孩子应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知识,多思想”。
游戏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
它不仅接近生活,能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游戏的涵盖面比较广泛,本文主要讨论对幼儿的成长和心理健康有益的主动性游戏。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不是成人编制的、强加给幼儿的所谓“游戏”,而是由幼儿亲自创造并参加的、能给幼儿带来快乐、达到心情愉悦的游戏。
一、游戏的特征与内涵什么是游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指不断重复一些行为而主要是希望从中得到快乐”;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
他提出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早期的游戏,不是无关紧要的。
它是非常严肃的,而且是具有深刻的意义的。
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就是在游戏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认为“游戏是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是本能的练习”。
我国对幼儿园游戏的研究认为“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幼儿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幼儿的游戏呢?(一)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幼儿每天都在自发地进行游戏,只要他们有兴趣,不用成人在旁边指点或引导,都会主动进行游戏。
幼教游戏化教学的新思路:小班孩子的身体运动游戏与健康发展

幼教游戏化教学的新思路:小班孩子的身体运动游戏与健康
发展
在小班幼儿园教育中,如何通过游戏化教学促进孩子的身体运动和健康发展是
一项重要任务。
身体运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还对其认知、情绪和社交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身体运动游戏,将是幼教领域的一大创新。
游戏化教学的优势
•增强参与度: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身体活动中去。
•激发动力: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愉快地参与活动,还能因游戏规则与其他小伙伴竞争而产生动力。
•培养合作精神:许多身体运动游戏需要孩子们一起协作完成,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身体运动游戏示例
1.跳绳比赛:组织孩子们进行跳绳比赛,可提高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和
耐力。
2.捉迷藏:在操场上设置障碍物,让孩子们进行追逐游戏,既锻炼了
身体,又培养了观察力和判断力。
3.跳舞游戏: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跟随节奏跳舞,既锻炼了他们的身
体,又培养了音乐感。
游戏化教学的成果
通过游戏化教学身体运动游戏,可以促进小班孩子的全面发展。
孩子们不仅在
身体上得到锻炼,同时也增强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此外,游戏化教学也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培养其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幼教领域在身体运动游戏的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创新的
途径,不仅能让小班孩子乐于参与,还能促进多方面的发展。
希望更多的幼教机构和教师能意识到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
游戏与幼儿的发展

游戏与幼儿的发展游戏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身体和智力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和情感能力。
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下面将从身体发展、智力发展、社交发展和情感发展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游戏对幼儿的积极作用。
首先,游戏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例如,幼儿在玩跳绳游戏时,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通过跑跳游戏,幼儿的腿部肌肉和心肺功能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此外,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例如,在平衡木游戏中,幼儿需要通过平衡木上下行走,这可以促进他们的平衡能力的发展。
其次,游戏对幼儿的智力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例如,拼图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认知能力,逻辑推理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从而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再次,游戏对幼儿的社交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游戏可以提供丰富的社交机会,帮助幼儿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和合作关系。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协作和共享,这可以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与其他孩子互动和交流,幼儿可以学会分享、尊重他人和解决冲突。
此外,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文化,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文化认同。
最后,游戏对幼儿的情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游戏可以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幼儿感受到快乐、满足和成就感。
例如,在游戏中取得成功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失败则可以培养他们的坚韧和适应能力。
此外,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表达情感和发泄情绪,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会控制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论幼儿游戏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论幼儿游戏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1. 引言1.1 幼儿游戏的重要性幼儿游戏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游戏不仅是幼儿的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锻炼身体,促进体能发展;可以培养自信心和探索精神,提升心理素质;可以与其他幼儿互动,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社交能力;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也能帮助幼儿释放负面情绪,学会情绪管理和调节。
幼儿游戏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幼儿游戏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方式,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并引导幼儿进行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2. 正文2.1 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是幼儿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游戏是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有效方式。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灵活性。
在户外跑跳玩耍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运用不同的肌肉群,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在玩具操纵游戏中,幼儿可以培养手眼协调能力,提高手部灵活性。
游戏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在玩耍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思考、记忆、解决问题,这些活动都能够刺激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加强大脑的发育。
拼图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发展。
通过各种类型的游戏,幼儿的身体发育可以得到全面的促进。
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保持活泼健康的身体,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大脑发育,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机会,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2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促进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促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整体发展。
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幼儿能够训练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创造力。
玩益智玩具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参与团队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努力、互相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幼儿游戏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摘要:在幼儿教育领域中,游戏是具有特殊地位的活动,游戏是一种以自愿、愉快主动、为特征的"自由"活动,它是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符合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游戏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可以说,有幼儿的地方,就有游戏的存在,就有幼儿的游戏活动的开展。
游戏是幼儿生活、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游戏是其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形成的最有效的方式,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健康发展幼儿幼儿的学习、生活、认知等都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1]。
幼儿园把游戏作为基本教学活动,意味着游戏将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生活学习,用游戏来填满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在活动中中体现游戏的价值,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游戏的本质在于能促进幼儿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自由的活动,是幼儿自主、自由的获得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幼儿的游戏是反映其生活经历、情感经验的一种形式。
因此,幼儿游戏对幼儿身体、智力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作为幼儿基础教育和奠基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启蒙地。
幼儿园游戏的目的就是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建构以游戏为主体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构建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让幼儿在游戏中或游戏化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
一、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一)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趣味性是游戏自身固有的特点,正是游戏这一适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能使幼儿感到舒适、愉悦,使他们逐渐喜欢并热衷于游戏。
幼儿游戏以其本身的趣味性,激起幼儿良好的情绪和积极从事活动的力量。
趣味性是游戏的必要条件,因为有趣味性才能充分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热情,幼儿的能力也才能在兴趣的导向作用下,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步萌芽和发展。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愉快的,快乐的。
幼儿参加游戏活动是积极的、主动的,幼儿在游戏中也是伴随着愉快的情绪。
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获得成功感、满足感和自豪感。
幼儿在游戏中没有任何压力,幼儿在游戏中感到轻松,愉快。
因此,愉快贯穿了幼儿整个游戏过程。
(二)幼儿游戏是一种自愿自主的活动游戏的本质属性就是主动、自由,它是由幼儿的内部动机产生的。
游戏是一种相对自由、轻松、积极的活动,符合幼儿心理需要。
游戏也是由幼儿内心渴望而诱发的,不受外界因素的束缚和干涉。
因此,在幼儿感到疲劳或无兴趣而不想玩时,他们有权停止任何游戏。
游戏过程中应充分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并能够促使每一名幼儿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玩有所得,玩有所想,玩有所悟,[2] 把纲要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游戏活动中加以实现。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为目的,自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需找寻合适主题进行游戏组织,既能引发降低幼儿的兴趣又顺其自然的切入主题。
(三)幼儿游戏具有社会性和模拟现实性英文谚语"what is learned in the cradle is carried to the grave",可译为儿时所学,终生难忘。
换句话说,大部分在生活中真正需要的,包括怎样生活,该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去做,这些一般人都能在幼儿园中学到。
这足以说明幼儿园是人之具备社会性的良好载体和成长平台。
作为而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幼儿游戏则恰恰具有社会性和模拟现实性。
幼儿并不是天生就会做游戏,游戏不是幼儿的本能活动,只有当他们的体力、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会做游戏。
时代、地区、文化、习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游戏归根到底是周围生活的反映。
但幼儿的游戏并不是将周围生活完完全全在游戏中重演,而是通过幼儿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的形象,用另外的动作方式去展现生活。
二、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一)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中的作用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几乎所有的游戏都要求身体各个器官选择性的参与,从而使幼儿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逐步走向成熟。
游戏活动有利于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的发展。
幼儿在进行跑、跳、钻、爬、攀等体育游戏时,幼儿大肌肉能够得到充分锻炼;在进行搭积木、穿珠子、棋子分类等游戏时,发展了幼儿手部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和眼手并用的能力。
在户外进行的游戏时,使幼儿直接接触到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增强幼儿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幼儿身体健康。
游戏的本质决定了它会给幼儿带来愉快和满足,愉悦的心情是幼儿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幼儿在游戏时总是快乐的,心情总是最放松的,轻松愉快的情绪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游戏在幼儿智力发展中的作用游戏是发展幼儿智力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游戏可以唤醒幼儿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一切成果的钥匙,拥有了这把钥匙才能打开智慧之门,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发展。
1.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游戏是幼儿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
游戏使幼儿接触到各种游戏道具,通过具体的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认识到各种物体的用途和性质,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
2.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游戏是具体象征性的活动,它以假想和想象为条件,在游戏中,幼儿会努力的去创设自己游戏需要的条件(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我们常常会听见幼儿说:“我假装是爸爸,我去上班挣钱”“假如我是妈妈,我给你做饭,你不能到处走,听讲没”“你是乖宝宝,你要听妈妈的话”。
在游戏中,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想象创造的世界中遨游飞翔。
3.游戏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游戏是活跃思维的主要途径。
幼儿游戏生活中内容的不断丰富,对玩具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在现实生活中当现有的玩具不够时,幼儿会自己探索新的玩具,利用已有经验不断创新,活跃自己的思维,在游戏中,幼儿不断地在思考,不断地解决一个一个问题。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幼儿使幼儿不断扩展思维,学会一物多用,举一反三。
(三)游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幼儿出生以后,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社会性逐步发展,他们必须学习与他人进行正确交往,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断沟通交流不断学习,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使幼儿获得了很多适应社会环境的知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1.游戏提供了幼儿社会交往的机会,是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
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运用游戏改变和调整孩子的性格。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胆小、不合群,而通过角色游戏使这些孩子有了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机会,使幼儿变得活泼、开朗、大方。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会怎样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怎样协调和处理同伴之间的“争执”,学会共同完成游戏活动。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学习相互谦让配合,发展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
2.游戏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性行为规范。
游戏是幼儿学习和掌握社会角色的一条途径。
在幼儿游戏中,经常是女孩子当"妈妈",男孩子当"爸爸",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幼儿学习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在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来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更重要的是幼儿会将游戏中习得的社会性规范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这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游戏能锻炼幼儿的意志,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自制能力比较差,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处在此年龄阶段的幼儿意志行动尚未充分得到发展,但在游戏中,我们往往发现幼儿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意志行为,由此可见游戏能培养和锻炼幼儿的意志。
游戏中的幼儿合作技能往往落后于其合作愿望,那么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学习分工合作,各自认真执行任务,遵守共同规则,解决争端,互相谅解和帮助的最佳手段。
(四)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游戏中孩子有很多动手自制玩具的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利用教师提供的多种材料进行游戏,充分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1.游戏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它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高级情感,使得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
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的幼儿体验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在"小舞台"游戏中,幼儿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表演带给别人的快乐。
在比赛性游戏中,幼儿感受到比赛时的紧张,又能体会着比赛后成功的喜悦。
协调游戏过程中的合作,解决游戏中的冲突,既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又要学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和处理问题,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学习并尝试与人交往。
[3]2.游戏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和美感自信是幼儿成功的阶梯,游戏是幼儿自信的基石。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给予的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激励幼儿增强自信的基石,共同为幼儿铸造通往成功的阶梯。
在游戏中,幼儿用自己自信的态度去面对“挑战”,在游戏中不断地获得成功,发展成就感,成功的体验又会成为幼儿进行游戏、探索游戏的动机,知道自己最终留下的是最美的,幼儿从小就喜欢鲜艳悦目的东西,幼儿初期主要对颜色鲜明的的东西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标准,能从美术、音乐等作品中体验到美,创造美。
3.游戏可以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游戏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精神发泄,游戏可以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在角色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各种情绪的机会,使幼儿的愤怒、厌烦、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在游戏中都可以得以发泄、缓和。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指导(一)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1.幼儿物质环境的创设幼儿物质环境的创设既要考虑空间布置也要考虑材料的提供,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
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各种玩具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公共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使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通过使用玩具、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2.幼儿人际关系环境的创设幼儿人际关系环境的创设对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环境,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的相互作用等,它虽然是无形的但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情感,交往行为和个性的发展,幼儿园应创设温馨、和谐的人际环境,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自由,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建的精神环境,幼儿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生活和学习,获得最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