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古诗文赏析会》word教案

合集下载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古诗文赏析会》word教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古诗文赏析会》word教案

中田中学学生诗文诵读比赛实施方案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2011.11.1一、活动宗旨1. 中华古代文化经典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进步,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是现代文明的母体与源泉。

此次比赛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为主题,以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让浓郁的书香洋溢校园,让中华经典代代相传。

2.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初中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中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丰厚校园人文底蕴,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培养准确、流畅、有感情的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二、组织机构为了组织、协调好此次比赛,特成立我校中华传统经典诗文诵读比赛领导小组。

组长:汪国辉成员:各年级班主任、全体语文教师主持人:黄步高评委:汪国辉林国民饶俊生廖永成鲁燕平游绍飞三、诵读比赛内容诵读内容为优秀中华诗文,包括:优秀的古典诗文(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美文),古今贤文(如《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选段,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等。

由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诵读内容。

四、参赛对象:七、八、九年级全体学生五、参赛要求1、参赛作品必须必须符合本次比赛要求,否则失去参评资格。

2、参赛节目时间必须控制在5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3、报名后将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比赛中评委将当场亮分、记分。

4、形式自行设计,力求多样创新。

要求制作相应多媒体课件,图文协调搭配。

六、举办时间:20XX年11月2日举办地点:多媒体教室七、要求:1、作品自选,诵读时脱稿,时间限制在5分钟以内。

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多媒体课件请找微机室相关老师协助制作。

2、作品诵读形式不限,诵读时须用普通话。

八、评奖:1、本次大赛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2、学校将相应颁发奖品和证书。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华安实验小学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典诵读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全面渗透“我诵读,我快乐;我诵读,我成长;我诵读,我优秀”的理念,努力构建诵读实践平台,实现“规范+特色”的办学管理模式,“合格+特长”的育人目标。

为此,我们主要抓好“两个确保”,做好“四个结合”。

“两个确保”即每个学生每天至少要安排10分钟的经典诵读时间,学校确保每周三上午的早读课为经典诵读时间,由各班语文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阶段经典诵读交流活动,不能挪为它用;确保每周五上午的早读课为才艺展示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相关活动成果的展示。

“四个结合”即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除安排的校本课外,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开辟诵读窗口,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辟“我与经典交朋友”栏目,用经典诵读配以优雅的音乐伴随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情操。

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与社团活动相结合。

每周三下午的社团活动时间,每个年段都设有经典诵读组,由年段推荐最有经验的老师组织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积淀经典文化,丰富语言储备,促进知识更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升文学素养,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与社会家庭相结合。

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

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并以年段为单位,利用假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 2、板书课题,并释题。 • A.唐诗 绝句、律诗 • B.宋词 菩萨蛮、声声慢、念奴娇等 • C.元曲 天净沙 • 绚丽而生动的形象,丰富而强烈的感情,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 。
(二)整体把握,落实课前预习
• 1、课前将学生分成五组,每组组长负责本 组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是否完成选择赏析 的古诗文,做到了初步赏析所选古诗文。
•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偶、反复、排比、双关、设问、 反问、一步。评价作品的思想 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 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 高。)
•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 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 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 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 由听者来点,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 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 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心得交流。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古诗文作品的诵读、赏析、体悟,在阅读、赏析中
受到心灵的熏陶,提高自身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 1、重点 • 在理解诗词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文; • 掌握古诗文赏析的一般方法。 • 2、难点 • 在掌握古诗文赏析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对
2、小组活动:组内分享
• a.每组学生在各自组内活动:分别介绍自己 准备的古诗文;对所选作品进行评析。 (简单介绍所选古诗的作者写作背景等, 阅读赏析)
• b.组内赏析分享。 • c.推荐学生代表。
3、班级活动:班内分享
• 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古诗文赏析 分享,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各组优秀诗文赏 析。
四、学情分析
• 中职一年级学生已经阅读学习了相当篇幅的古诗 文,同时具备了初步赏析古诗文的能力,但是中 职生在情感智力、审美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多欠缺。 古诗文是无数精英人物智慧的结晶,包含着民族 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已成为一种长效 的民族素质的滋养剂,阅读赏析古诗文可以让中 职生感受宇宙奥秘、顿悟人生真谛、启迪灵感, 在诵读赏析过程中中职生的情感可以得到不断的 丰富。古诗文中有很多名篇佳作描写山水、人情 之美,学生通过阅读赏析可以把诗人描写山水、 人情美的过程,转化为感知山水、人情美的心理 过程,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古诗文赏析会》教学设计 (一)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古诗文赏析会》教学设计 (一)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古诗文赏析会》教学设计 (一)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古诗文赏析会》教学设计作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化传承的热情。

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的《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古诗文赏析会》课程,旨在通过古诗文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了解古诗文的体裁、意义和内涵。

2. 激发学生对文化传承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古诗文赏析,内容包括唐诗、宋词、元曲等文艺形式的课文,通过分析和讲解课文的体裁、意义和内涵,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阅读、朗读、分组讨论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美妙,并提出古诗文博大精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观点。

2. 阅读课文选择适当的古诗文,让学生自主阅读。

通过提问和解读,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体裁、意义和内涵。

3. 讲解课文针对精选的古诗文,进行讲解和注释,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讲解重点是古诗文的意境、修辞和结构。

4. 朗读和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朗读和分析古诗文。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情,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增强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包括文化笔记、文学感悟等。

通过作业的完成,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检验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课堂问答、小组展示等多种方式。

通过评价结果,反馈教学情况,并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雅言传承文明朗诵稿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雅言传承文明朗诵稿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雅言传承文明朗读稿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

经典古诗文远流长,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只奇葩。

为弘扬民族文化,为引领学生体味典雅与优美,我校把《诗词旅行》定为校本课程,通过学习古诗词,让每一个学生在经典营造的纯粹世界里,完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古典审美之旅。

为展示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特举行“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诗词旅行》展示活动。

一、活动主题: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二、活动目的:1、通过各种形式的吟诵,进步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力,挖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才能。

2、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精华,加强学生民族文化底蕴的要求,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

3、通过表演、绘画等形式,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三、活动时间____年5月25日四、活动地点祥云路小学操场五、活动参与对象1
第 1 页共 1 页。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高教版】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高教版】

• 三头——山头 • 冲刺——充斥 • 栽花——摘花 • 散光——闪光 • 死命——使命 • 暂时——战时 • 桑叶——商业 • 推辞——推迟
综和——中和 自立——智力 私人——诗人 俗语——熟语 姿势——知识 增收——征收 食宿——实数
2. 平、翘舌音对比练习②
• 午睡——五岁 • 木柴——木材 • 三角——山脚 • 小炒——小草 • 支援——资源 • 禅师——蚕丝

有的学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点,讨厌坐在前面。和老师眼神交会非常有负担,稍微做点儿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发现,非常不方便。而且坐在前面说不定还会被问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但是,那却是提升成绩最快的方法。学习要带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坐在前面,自然而然就会紧张起来。没有必要自己费心思集中精神,那种环境就能帮助你做到。虽然看上去好像不太方便,但其实那才是最便于学习的位置。
3.一个孩子拿双鞋子,看见茄子放下鞋子,拾起茄 子忘了鞋子。
编者语
• 要如何做到上课认真听讲?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45分钟如何保持时时刻刻都能认真听讲不走神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往前坐

坐的位置越靠后,注意力就越难集中。老师不会注意到你的事实可以让你不再紧张,放心去做别的事情。坐在后面,视线分散,哪怕你是在看老师,如果有人移动,你的视线就会飘到那个同学的后脑勺上去,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 而且,坐在后面很
四.平翘舌绕口令:《司小四和史小 世》
• 6. 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时四十上集市,司小四买了 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史小世买了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司小四要 拿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换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史小世十 四斤四两细蚕丝,不换司小四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司小四说, 我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可以增加营养防近视。史小世说,我十 四斤四两细蚕丝,可以织绸织缎又抽丝。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雅⾔传承⽂明经典浸润⼈⽣2019-10-02活动⽬的:经典,在词典中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由此推知,中华经典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中所积淀流传下来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了。

中华经典是思想的宝库。

它蕴含着滋养后⼈⾼尚品性的丰富内质,是中华⽂明绵延不断,中华民族⽣⽣不息的不可或缺的⽂化基因和精神⾷粮。

中华经典是精美的艺术。

它语⾔凝练、朗朗上⼝,韵律感强。

中华经典是历史的积淀。

千百年来,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熔铸了民族的⽣命⼒、创造⼒和凝聚⼒。

今天,当我们⼿捧中华经典的时候,中华民族奔流的⾎脉仿佛正通过我们的指尖涌进我们的⼼脏,中华民族跃动的精⽓神仿佛正通过我们的呼吸温暖我们的肌体。

当我们诵读中华经典的时候,我们⽆异就是在与⾃⼰的⼼灵沟通,就是在与我们的先祖对话。

因此,诵读中华经典,是传承民族传统⽂化的⼀种重要⽅式,是构筑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

活动实践:⼀、宣传普及,形成诵读合⼒合⼒推进。

以宣传部门为主,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形成党委统⼀领导、宣传部门牵头组织,⽂明办、教育局、团委、妇联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运作机制,为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供有⼒的组织保障。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引导家长、教师充分认识优秀传统⽂化的德育价值。

舆论引导。

在媒体开辟专栏、专题节⽬,介绍名篇名作,刊发赏析⽂章,追踪报道诵读活动动态,⼤⼒宣传开展诵读活动的意义和成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持和参与诵读活动的积极性。

融⼊教材。

把经典诵读融⼊学校⽇常教学活动中,促进经典诵读活动深⼊开展。

在学校,积极挖掘本地优秀传统⽂化资源,同时,结合学⽣的年龄层次和认知程度,积极编写适合少年⼉童记忆背诵、便于理解接受的校本教材。

扩⼤延伸。

为扩⼤诵读活动影响,营造浓厚氛围,举办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诵读⽐赛、表演展⽰等活动,进⼀步扩⼤诵读活动的影响⼒和覆盖⾯,带动全社会形成诵读经典、学习经典的热潮。

⼆、寓教于乐,激发诵读兴趣创设氛围。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古诗文赏析会》word教案1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古诗文赏析会》word教案1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2010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方案一、活动宗旨为进一步落实学校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文化铸校”要求,唱响弘扬农大精神主旋律,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引导青年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二、活动时间活动于2010年11月中旬举行。

1.报名时间:2010年10月27日-11月5日;2.初赛时间:2010年11月10日前,进行初赛;3.决赛时间:2010年11月中旬。

三、参赛对象全体在校生,同时也欢迎广大教师积极参与。

四、比赛流程(一)报名由各学院团委组织报名。

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宣传、动员,填写报名申请表,在11月5日前以电子版的形式发至wfxsh@。

(二)活动宣传前期宣传:我们将在三个校区面向全校在校学生进行宣传及报名。

首先,通过海报、展板、电子大屏幕等形式进行前期宣传并将初赛、决赛时间地点一并对外宣传。

其次,将通过向各学院发送邀请函的方式邀请各院优秀同学参加比赛。

后期宣传:比赛结果将以展板、海报、电子大屏幕、校广播站、新闻网等多种形式公布,并在法学院主页发布新闻稿;录制比赛全程,并发布于我校“南来的风”网站。

(三)初赛1、在前期报名的基础上,由承办学院举行活动的初赛,选拔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选手参加决赛;2、比赛流程:个人介绍,作品朗诵(自选篇目);3、评委:相关专业人员;4、评选标准:个人形象,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感情丰富(四)决赛1、前期准备:①进入决赛的选手在初赛后,随机抽取序号以决定自己所表演的篇章。

②编写开篇语,邀请广播站的同学录制每一篇章开始的画外音。

③为老师诵读环节制作ppt,并对全部选手的参赛背景进行统一剪辑。

(初定)2、形式决赛以篇章的形式呈现,共分为四个篇章,每篇章有一名老师和三名参赛选手的表演组成。

在每章开头加入背景ppt和画外配音,对篇章进行点题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田中学学生诗文诵读比赛实施方案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2011.11.1
一、活动宗旨
1. 中华古代文化经典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进步,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是现代文明的母体与源泉。

此次比赛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为主题,以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让浓郁的书香洋溢校园,让中华经典代代相传。

2.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初中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中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丰厚校园人文底蕴,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准确、流畅、有感情的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二、组织机构
为了组织、协调好此次比赛,特成立我校中华传统经典诗文诵读比赛领导小组。

组长:汪国辉
成员:各年级班主任、全体语文教师
主持人:黄步高
评委:汪国辉林国民饶俊生廖永成鲁燕平游绍飞
三、诵读比赛内容
诵读内容为优秀中华诗文,包括:优秀的古典诗文(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美文),古今贤文(如《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选段,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等。

由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诵读内容。

四、参赛对象:七、八、九年级全体学生
五、参赛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必须符合本次比赛要求,否则失去参评资格。

2、参赛节目时间必须控制在5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3、报名后将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比赛中评委将当场亮分、记分。

4、形式自行设计,力求多样创新。

要求制作相应多媒体课件,图文协调搭配。

六、举办时间:20XX年11月2日
举办地点:多媒体教室
七、要求:
1、作品自选,诵读时脱稿,时间限制在5分钟以内。

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多媒体课件请找微机室相关老师协助制作。

2、作品诵读形式不限,诵读时须用普通话。

八、评奖:
1、本次大赛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
2、学校将相应颁发奖品和证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