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术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电击除颤是心脏骤停时最常用的复苏技术之一,它通过向心脏施加直流或交流电流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下面是电击除颤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组织好急救人员,其中一人负责操作除颤器,另一人协助进行心肺复苏,其余人员负责观察患者病情和提供支持。

2.确保患者平躺在硬表面上,清除周围的障碍物。

3.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自主呼吸,应迅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电击除颤。

4.装备齐备的除颤器:包括除颤器、多功能电极贴片、备用电极贴片、消毒液等。

二、初步操作1.打开除颤器,并根据厂家说明书进行操作和设置。

2.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放在右胸前侧,一个放在左胸侧。

3.使除颤器开始监测患者心律。

根据监测结果,除颤器会给出适合的电击能量值。

三、安全操作1.在进行电击除颤操作之前,应当确保周围没有人员接触患者或者与患者的身体连接。

2.喊清“所有人离开",并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

3.遵循使用除颤器的相应警告和注意事项,如避免在有可燃物或导电介质存在的环境中使用除颤器。

4.操作人员也不能接触患者,避免电流通过人体流动。

四、电击除颤操作1.操作人员应通过按下除颤器上的电击按钮来交付电击。

在按下按钮之前,应当大声喊“准备好,所有人远离!"2.使用双手按住电击按钮,确保稳定性,并快速压下按钮。

3.分析心律持续时间较长,除颤器会给出适合的电击能量值。

一般情况下,心室颤动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使用较高的电击能量,而心室扑动使用较低的电击能量。

4.发出电击前,操作人员要确保没有人触碰患者和自己,并确保除颤器与患者有良好的接触。

5.按下电击按钮以后,尽量避免触碰患者和自己,以免导致电流通过人体流动。

6.在电击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心室颤动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应立即进行30次胸外按压,然后2次人工呼吸,并继续循环进行。

五、复苏后处理1.如果复苏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律,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除颤仪操作流程正确设置除颤能量

除颤仪操作流程正确设置除颤能量

除颤仪操作流程正确设置除颤能量除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跳骤停的患者。

其正确操作和设置除颤能量对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并指导如何正确设置除颤能量。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除颤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患者周围没有任何可导电的物品,如金属饰品、首饰等。

同时,将患者的胸部裸露,并清洁胸部皮肤,以确保除颤电极的贴合性能。

2. 开机与设置能量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并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设置能量水平,通常可以选择120至200焦耳的能量。

根据除颤仪的型号和设备说明书,设置能量水平,确保选项正确。

3. 贴上电极根据除颤仪的要求,准备好贴有导电凝胶的电极片。

将电极片正确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放在右侧胸骨第二肋间的位置,另一个放在左侧胸骨第五肋间的位置。

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的肌肤贴合良好。

4. 分析心律将除颤仪的分析按钮按下,仪器将开始分析患者的心律。

在此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安静,操作者不应触碰患者或设备。

除颤仪将会显示心律的分析结果。

5. 设置除颤能量根据除颤仪的提示和分析结果,操作者需要设置除颤能量。

选择适当的能量水平,并将其输入除颤仪中。

注意,一些除颤仪可能使用双能量模式,此时需要设置两个能量水平。

6. 复视心律设置除颤能量后,除颤仪会提示操作者进行复视,确保除颤前心律是否适合进行电除颤。

在进行除颤前,操作者应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状态,并确保没有人接触患者或设备。

7. 电除颤确认除颤无误后,操作者需要将除颤仪的电除颤按钮按下,释放除颤能量。

电除颤过程中,需要迅速将患者远离任何导电物,同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8. 复苏心肺复苏在完成除颤后,操作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根据患者的状况,采取适当的复苏措施,如CPR(心肺复苏术)和呼吸道管理。

总结:除颤仪是一种关键的医疗设备,正确操作和设置除颤能量对于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除颤仪的使用流程与注意事项

除颤仪的使用流程与注意事项

除颤仪的使用流程与注意事项1. 除颤仪简介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向心脏施加高能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除颤仪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医务人员和急救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的使用流程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 使用流程在使用除颤仪之前,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培训和了解使用手册上的操作流程。

以下是通常的除颤仪使用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除颤仪处于良好状态并将其连接到电源。

–核对仪器的各项设置和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紧急情况下立即准备好电击按钮。

2.确定是否需要除颤:–评估患者的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除颤。

–检查心脏是否处于室颤或室速状态。

–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进行电除颤。

3.确保安全:–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确保患者身体干燥,远离任何易燃物。

–确保操作人员不直接接触患者或与患者的导联接触。

4.应用电极:–将电极贴片正确地放置在患者胸部。

通常需要用胶贴将电极固定在患者皮肤上,以确保良好的连接。

–根据电极的位置和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电极大小和形状。

5.设置电击参数:–根据患者情况和临床指南,设置合适的电击参数。

包括电击能量的选择和电除颤的次数。

–确保除颤仪的能量按钮设置正确,以避免错误选择过高或过低的电击能量。

6.通知团队成员:–在电除颤之前,向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发出警告,确定大家离开患者的肢体。

–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以免在电击过程中受伤。

7.进行电除颤:–按下除颤按钮,触发电除颤。

确保电击按钮被牢固地按下,以便在电击期间不会松开。

–在电击之后,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电除颤。

8.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的心脏仍未恢复正常节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心肺复苏的流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务人员的到来。

3. 注意事项在使用除颤仪时,操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除颤仪的使用应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来进行,他们应熟悉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和相关指南。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熟练处理电除颤中的意外情况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熟练处理电除颤中的意外情况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熟练处理电除颤中的意外情况在医疗急救领域,电除颤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常用于治疗心脏停搏或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

除颤仪作为医护人员使用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正确操作流程和熟练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除颤仪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考核标准。

除颤仪操作流程1. 检查除颤仪准备情况在使用除颤仪之前,医护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准备情况。

确保除颤仪电池充足,电极粘贴良好,线缆完好无损。

2. 确认患者状态在开始除颤前,应先确认患者是否处于心跳骤停或严重心律失常的状态。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和脉搏等指标来判断。

3. 准备电除颤过程将除颤仪设置为合适的除颤能量水平,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波形类型(常见的有单相波和双相波)。

确保电极正确粘贴在患者胸前,避免与其他物体接触。

4. 发送电除颤在确认患者状态符合电除颤条件后,医护人员应进行电除颤。

根据医生的指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下除颤按钮将电能释放到患者体内。

5. 观察复苏效果在每次除颤后,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心脏是否恢复跳动。

如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应立即停止电除颤,并进行后续抢救措施。

6. 记录数据在整个除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记录关键的数据,如除颤时间、除颤能量、复苏效果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后续的评估和分析。

考核标准为了保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电除颤仪并处理意外情况,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考核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核内容:- 熟悉除颤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能够准确识别除颤仪上的关键按钮和指示灯。

- 能够正确检查除颤仪的准备情况,包括电池电量、电极粘贴情况和线缆完好性。

- 能够根据患者状态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水平和波形类型。

- 能够熟练操作除颤仪进行电除颤过程,包括按下除颤按钮进行能量释放。

- 能够熟练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复苏效果,包括判断心脏是否恢复跳动。

- 能够正确记录关键数据,如除颤时间、能量水平、复苏效果等。

- 在意外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应对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电除颤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电除颤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电除颤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电击除颤是一种常见的紧急医疗操作,用于治疗心脏骤停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

下面是电击除颤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1.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电除颤操作之前,操者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眼镜和防护衣,以防止电击伤害和接触患者体液。

2.检查除颤设备:确认除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电池电量是否足够,电极是否粘贴良好。

3.准备患者:患者需要被迅速脱掉上半身的衣物,露出胸部。

同时,清除胸部上的任何湿气或汗水,以确保电极良好粘附。

如果患者有胸部毛发,需要剪掉或者刮去,以增加电击的效果。

4.确定适应症:只有在患者出现快速心室率或无脉搏的情况下才进行电击除颤。

在其他情况下,应首先进行心肺复苏等其他急救操作。

5.设置能量水平:根据患者情况和设备规格,设置合适的电击能量水平。

一般而言,在体重小于25千克的儿童和婴儿中,使用能量级别较低的除颤操作;而在体重大于25千克的成人中,使用能量级别较高的除颤操作。

6. 粘贴电极:将电极粘贴在患者胸部的特定位置,一个电极贴在右锁骨下约5cm处,另一个电极贴在左锁骨下约5-10cm处。

确保电极贴片与患者皮肤良好接触,避免移动。

7.避免接触:在电击除颤过程中,操者应避免与患者的体液接触,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应确保围观的人员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伤害。

8.发出电击:在患者的胸部电极贴好后,按下电击按钮,确保给予适当能量的电击。

操作前确保所有人员与患者没有接触,确保安全。

9.持续监护:应继续监护患者的心律和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重复电击除颤操作。

如果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应立即停止电击除颤,开始其他治疗措施。

注意事项:1.安全性:电除颤是一项高风险操作,操作者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2.合适的患者选择:电击除颤适用于心脏骤停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

在其他情况下,应遵循心肺复苏等其他急救操作。

3.电极的正确粘贴:电极的正确粘贴对于电击除颤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电除颤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电除颤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电除颤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电除颤操作技术
操作前准备:
1.衣帽整齐
2.物品准备:除颤仪一台、电极片5个、导电糊、纱布5块(干3,酒2)污物桶、笔、记录本
3.检查机器性能(连接电源开机,选择能量,充电,放电,机器性能良好)
物品已备齐,操作开始:
发现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解开衣服,暴露胸部,连接心电监护导联),心电监护显示室颤,立即准备电除颤,呼叫医生(或护士):“病人需要电除颤,快来帮
忙!”。

检查除颤部位皮肤干燥无破损,用干纱布擦干除颤部位皮肤,打开除颤仪,选择非同步双向波能量200焦耳,电极板涂导电糊,充电,充电完毕,右电极板至于患者右锁骨下胸骨右缘,左电极板至于左XXX的左胸下外侧部(腋中线第五肋间),(操作者后退一小步,嘱人员远离病床)“除颤请离开!除颤请离开!”,放电;行五个循环CPR后评估;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关闭除颤仪,继续心电监护,记录(除颤时间、方式及能量)。

帮患者整理衣服(注意干纱布皮肤残留擦去导电糊),整理除颤仪及相关物品。

操作结束。

电除颤适应征:
非同步除颤:室颤、室扑;
同步除颤:慢性心房跳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例医治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艰巨者、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

电除颤的部位:右电极板-右锁骨下胸骨右缘,左电极板-左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腋中线第五肋间)。

电除颤操作流程完整版

电除颤操作流程完整版

电除颤操作流程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电除颤操作流程(一)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二)操作前准备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摆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电极片应避开除颤位置),连接导联线。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PADDLES”模式为电极板监护模式,以便快速观察心律情况。

4.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钟)。

(三)操作1.选择除颤能量,双相波用150J,若仍未转复,能量增加至200J。

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2.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3.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

“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4.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5.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6.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7.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8.除颤结束后电极板不能立即离开皮肤,观察心电监护是否转复。

9.心电监护提示室颤消失,移开电极板。

10.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1.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

12.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四)操作后1. 擦干胸壁皮肤,整理病人衣物,协助舒适卧位,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2.整理用物。

(完整版)电击除颤术操作流程

(完整版)电击除颤术操作流程

(完整版)电击除颤术操作流程电击除颤术操作流程 (完整版)
为了确保电击除颤术的成功和安全,以下是一个完整的操作流程:
1. 确认患者的心脏骤停:检查患者是否没有意识、没有脉搏和没有正常呼吸。

如果是,那么需要进行电击除颤术。

2. 警示队员和围观人员:大声喊话,告知周围的人员即将进行电击除颤术,要求大家离开患者的身体。

3. 准备电除颤仪:确保电除颤仪的电量足够,打开仪器并按照生产商的说明进行正确设置。

4. 准备电除颤仪导联:将电除颤仪的导联连接好,确保导联与患者的皮肤贴合良好。

5. 准备除颤电极:确保除颤电极的粘贴面干净,不沾有任何物质。

6. 给予患者治疗药物:根据医嘱,在除颤前,可以酌情给予适用的药物。

7. 执行电击除颤:根据医生的指示,确认无误后,按下电除颤仪上的电击按钮,确保安全距离离开患者体表。

8. 监测患者反应:在电击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恢复心跳和自主呼吸,可以考虑再次进行电击除颤。

9. 继续心肺复苏:在电击除颤后,即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也需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来。

10. 记录操作和观察结果:及时记录电击除颤术的操作细节以及患者的反应和观察结果,以便后续医疗措施的参考。

11. 送往医院: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评估。

请注意,以上操作流程只是一个简要指引,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和场景的需要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除颤术操作流程及相关知识
一、定义
指在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室颤),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二、目的: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三、适应症
1、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2、室性心动过速伴有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变并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房颤、房扑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首选。

四、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
1、评估:
1)、患者的心律、神志、年龄、体重、除颤部位皮肤情况,去除金属物品。

2)、除颤仪的性能、蓄电池充电情况。

3)、环境温度、光线适宜、电源插座配套。

2、准备:
1)、护士:衣帽整齐,动作敏捷、迅速、准确。

2)、物品:除颤仪,治疗盘(导电胶一支或生理盐水纱布,治疗碗1个,纱布2块、弯盘)、电源插座、心电监护仪。

3)、患者:卧于硬板床,(可模拟患者心电监护在位,已建立静脉通道)。

(二)操作中
1、一看:护士发现患者心电监护显示室颤,二喊:呼喊患者的姓名判断意识,患者无意识,看时间,立即呼叫医生病人出现室颤,同时呼救另一名护士推抢救车,三摆体位:去枕平卧,解开衣襟,暴露除颤部位。

告知病情,请家属离开。

2、连接电源线,打开除颤仪开关,观察心电监护显示,再次判断除颤指征。

3、选择合适模式(同步或非同步),选择电极板(成人直径10-13cm,儿童4-5cm)。

4、均匀涂导电膏于电极板表面。

5、选择电击能量:成人单向波360J,双向波150J;按下标有charge Defib英文的电极板进行充电;同时断开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接头。

6、正确放置电极板(左手将标有STERNUM电极板置于右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右手将标有APEX电极板置于左侧腋前线第5肋间);电极板紧贴皮肤加压10-20kg。

7、通知关闭氧气、人员撤离,使人员离开床旁(提示操作者及其他人员,切记勿碰到病床或任何连接到病人身上的设备);环视四周,放电(同时按下两电极板上端标有Defib、charge Defib英文按钮)。

8、立即进行5个循环CPR(口述)。

观察心电图波形、判断除颤结果,必要时重复上述步骤。

(三)操作后
1、安置患者,清洁皮肤,观察除颤部位皮肤情况。

2、继续心电监护等抢救措施,监测心率、心律,遵医嘱用药。

3、与家属及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
(1)、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以配合抢救工作。

(2)、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

(3)、告知患者感觉任何不适,及时汇报医护人员。

4、整理用物,关闭电源,清洁电极板上的导电胶(清水擦拭干净后晾干备用,注意保持干燥)。

5、洗手,记录患者病情、除颤时间、能量、次数、效果。

6、评价:
(1)、病人的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并能有效控制。

(2)、能量选择正确。

(3)、病人无皮肤灼伤等并发症。

五、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局部无潮湿,无敷料,皮肤与电极接触紧密,减少胸壁阻抗,如佩带起搏器时,电极板绝不可放其上,最少要隔10cm。

2、除颤前后必须以心电图监测为主,并加以前后对照。

3、除颤放电时,术者禁忌带湿操作,并确定操作者和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4、注意不要碰撞机器,导线不要过度弯曲,禁忌电极板对空放电、两片板面对面放电。

5、导电胶要涂满电极板,尤其注意边缘,以免灼伤皮肤。

6、操作结束,擦拭电极板、检察记录纸和导电胶等,保持除颤仪完好备用。

六、相关知识
(一)、心电图特征
1、心室扑动( ventricular flutter,简称室扑)和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简称室颤)分别为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其结果是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消失,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阿-斯综合征发作和猝死。

室颤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严重心律失常,也是临终前循环衰竭的心律改变;而室扑则为室颤的前奏。

2、心室扑动表现为规律而宽大的心室波,向上向下的波幅相等,频率为150—250次/分。

3、心室颤动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150—250次/分。

颤动波大者为粗颤,颤动波纤细者为细颤。

4、室扑、室颤均无法分出QRS波、ST段。

(二)、除颤波形与能量
除颤器所释放电流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

能量和电流过低则无法终止心律失常,能量和电流过高则会导致心肌损害。

成人电除颤时与体形和对能量需求间无确切的关系。

目前除颤仪包括二种除颤波形:单相和双相波,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

1、单向波300—360J,目前常规的除颤电能成人用360J;单向除颤器只发出一次电流,而电流流经身体的时间由身体的电阻决定。

2、双向波150—200J,双向除颤器则在发出一次电流后,可以发出一次反向的电流,而且能够控制电流流通的时间。

低能量的双相波电除颤有效,而且终止室颤的效果与高能量单相波除颤相似或更有效。

双向波除颤不仅除颤成功率高,患者自主恢复率亦高,对心肌的损伤性亦小,复苏存活者的机体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均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