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导学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2.从微观角度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温故知新1、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应酚酞遇酸,遇碱;石蕊遇酸,遇碱。

2、HCl在水中会解离出和;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和;酸→+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预习案】(一)中和反应1、概念:与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盐:由和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3、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KOH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农业上,用中和酸性土壤。

2、工业上,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写出化学方程式3、医药上,用含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

4、生活中,蚊虫叮咬后涂一些含有性物质的溶液减轻痛痒。

情境导入:杭金衢高速公路发生两车追尾,造成浓硫酸泄露,现场消防用洒石灰的方式来处理。

消防员用熟石灰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为了弄清楚在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探究案】活动一:酸和碱会发生反应吗?提出假设:。

根据实验台上所提供的试剂,自主设计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来证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我们设计的方案是[注意事项]:(1)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逐滴加入,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2)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稀盐酸时,要边滴边搅拌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1.氢氧化钠溶液中滴酚酞溶液2.再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搅拌溶液呈色;溶液变成色;3、取2滴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

玻璃片上得色固体结论:(1)生成物:在玻璃片上蒸发所得溶液,得 色固体,该固体是 ,氢氧化钠溶液跟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酸和碱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叫做 。

酸和碱的反应---中和反应导学案

酸和碱的反应---中和反应导学案

酸和碱的反应---中和反应导学案《酸和碱的反应---中和反应导学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学习目的】1.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中pH及热量的变化;2.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3、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4、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理解溶液的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课前预习】1.稀盐酸显____色,呈性,;氢氧化钠溶液显____色,呈_____性;氯化钠溶液显____色,呈性。

把无色酚酞加入稀盐酸中显色,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显色,加入到氯化钠溶液中显色。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60-61页。

【学习研讨】1.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则溶液的碱性变,(有或无)明显现象。

预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若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1-2滴无色酚酞后,溶液显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最终溶液变为色,如果溶液显示无色,则溶液呈性,该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分别写出稀盐酸、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总结上述反应的方程式,该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其定义为,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4.施用_______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硫酸厂排放的污水可以用来中和处理;人的胃液中含有适量的,如果胃酸分泌过多,需要服用含有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被蚂蚁、蚊虫叮咬了,昆虫分泌的蚁酸进入肌肉,使肌肉酸痛,涂上______可以止痛、消肿。

【实验探究一】一.中和反应【活动与探究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了什么反应(教师演示)【交流与讨论】1.在该反应中加入酚酞试液的作用是什么?2.在实验中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溶液呈什么性?盐酸为什么逐滴滴入?3.在反应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4.找出课本插图中不完善的地方。

中和反应导学案

中和反应导学案

第三章酸、碱、盐第二节酸和碱的反应导学案姓名: 班级: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2、从微观角度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3、认识盐的定义及会判断盐的组成学习重点: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

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1、什么是酸?什么是碱?我们常用的酸和碱有哪些?写出他们的化学式。

2、可以用那些方法及试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现象怎样?二、自学导航::〈一〉阅读课本第9页,回答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被蚊虫叮咬之后涂上肥皂水等碱性物质,可以减轻皮肤的痒痛,这是因为肥皂中的碱与蚊虫分泌的酸性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那么其他的酸与碱之间是否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呢?盐酸与氢氧化钠会发生反应吗?2、你的猜想:3、思考:我们已经知道,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或碱会显不同的颜色;PH试纸也能测溶液的酸碱度,如果向酸中加碱、或向碱中加酸他们的酸碱性会不会变化呢?怎样验证?4、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用品,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用品:盐酸、氢氧化钠、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胶头滴管、试管实验步骤及现象、结论.三、学习交流: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自己设计试验的根据及最终的现象结论,然后全班分享大家的智慧果实,确定最好的实验方案。

四、共同探究:活动天地:自学课本第10页,明确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1)、根据“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与烧杯中溶液PH”的关系表,完成曲线的绘制。

注意曲线的起点、终点,用平滑的曲线来完成。

(2)、当向盐酸中滴入的氢氧化钠较少时,盐酸有剩余,溶液显性。

当向盐酸中滴入的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性。

当向盐酸中滴入的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性。

(3)、共同探究:1、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盐酸与氢氧化钙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吗?怎样用实验验证?写出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2课时导学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2课时导学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导学案(导学案)概述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了解什么是酸和碱的溶液,学习如何确定酸和碱的强弱,进一步探究酸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

目标•了解酸和碱的溶液•学习如何确定酸和碱的强弱•探究酸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重点•酸和碱的溶液的性质•酸和碱的强弱•酸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难点•酸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前置知识•酸的概念及其性质•碱的概念及其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内容1.酸和碱的溶液的性质–酸性溶液的性质–碱性溶液的性质2.酸和碱的强弱的判断方法–颜色指示剂–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3.酸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定义–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释学习过程1. 酸和碱的溶液的性质酸性溶液有哪些性质?请列举至少两个。

- 性质1:酸性溶液具有酸味。

- 性质2:酸性溶液可以腐蚀金属。

碱性溶液有哪些性质?请列举至少两个。

- 性质1:碱性溶液有苦味。

- 性质2:碱性溶液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2. 酸和碱的强弱的判断方法我们可以通过颜色指示剂来判断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

请回答以下问题。

- 酸碱指示剂是怎样变化的?酸碱指示剂会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 请举例说明一种颜色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一种常见的颜色指示剂是酚酞。

在酸性溶液中,酚酞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酚酞呈现无色或淡黄色。

这是由于酸性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高,能够将酚酞中的发色基团离子化,导致颜色的变化。

3. 酸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相对中性的物质的过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 什么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中性物质(如水和盐)的过程。

- 酸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有哪些?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 取一小量酸性溶液,加入适量的碱性溶液。

2. 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3. 如果溶液呈中性,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导学案

中和反应导学案

课题:酸碱中和反应学习目标:1、了解中和反应的定义,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2、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与应用;3、中和反应后溶质的确定及如何检验。

导学过程:〖基础知识回顾〗1、中和反应的定义:,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请举例说明。

2、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中和反应的应用: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引起的酸性土壤,用熟石灰中和盐酸泄露。

用氢氧化铝中和胃酸分泌过多。

用盐酸除去水垢(其中一种成分市氢氧化镁)。

〖知识拓展〗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观察分析这些微粒个数之间的规律,运用这个规律完成下列方程式:1、盐酸和氢氧化钙2、盐酸和氢氧化铝3、硫酸和氢氧化钙1、硫酸和氢氧化铝〖知识拓展〗知识点一:中和反应后溶质的确定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什么?2、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有哪些?3、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如果盐酸过量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过量?4、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如果氢氧化钠过量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过量?5、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呢?6、通过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盐酸过量?7、酸碱中和反应的温度有何变化?〖自主探究〗〖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某化学课堂进行探究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阅资料】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Ⅰ:只有猜想Ⅰ:有_____;猜想Ⅰ:有和猜想Ⅰ:有和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Ⅰ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滴加紫色石蕊溶液通入滴加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溶液中含有溶液中含有【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Ⅰ是正确的。

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导学案

《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课型:新授执笔:审核:时间: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中和反应,会判断某反应是否为中和反应;2.从微观角度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3.认识盐的定义及会判断盐的组成。

学习重点: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0分钟)1.实验探究:让学生用试管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让同学猜想发生了化学反应没有?那么怎样用实验证明它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方案:实验分析:在盛有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时,当滴入少量的稀盐酸时,()过量,溶液显()性,溶液显()色,溶液的PH()当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性,溶液显()色溶液的PH()当滴入过量的稀盐酸时,()过量,溶液显()性,溶液显()色溶液的PH()在盛有滴有酚酞的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时,当滴入少量的NaOH溶液时,()过量,溶液显()性,溶液显()色溶液的PH()当滴入适量的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性,溶液显()色溶液的PH()当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过量,溶液显()性,溶液显()色溶液的PH()因此,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熟石灰和稀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两个反应的共同点为:总结中和反应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和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试举例说明。

中和反应的实质:酸溶液中的()和碱溶液中的()结合生成水,所以中和反应中伴随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九年级物理第七章 第3课时 中和反应-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七章 第3课时 中和反应-导学案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中和反应【学习目标】1. 知道中和反应的含义;2. 知道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3.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学习重点】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学习难点】中和反应中酸碱性的变化实验探究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分析下列反应有何共同特点。

(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2)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3)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4)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以上反应有什么共同点?2.是中和反应,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我的疑惑二、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一: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实验1]在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色,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并搅拌,当盐酸滴加到一定量后,红色。

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滴加盐酸;随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温度。

能说此时溶液呈中性吗?PH值如何变化的?[实验2]取样实验1的溶液,加入1滴NaOH溶液,溶液由色变为色。

说明此时溶液呈性。

我们把[实验1]后的溶液所处的酸碱性一般认为为中性。

即认为此时NaOH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3]取样实验1的溶液于蒸发皿中,加热。

观察到蒸发皿中有。

解释与讨论:(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1、2、3]分别说明了什么?(3)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要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4)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要逐滴加入盐酸并搅拌?目标二、中和反应1、定义。

表达式:酸+ 碱→ 盐+ 水2、实质:。

3、能量变化: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例如:HCl + Mg(OH)2 ——H2SO4 + KOH——HNO3 + NaOH ——感悟中和反应的实质右图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⑴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存在哪些粒子?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⑵对比反应前后粒子种类的变化,你认为上述变化中参与反应的粒子有哪些?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盐的概念。

⑵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会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中和反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⑴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探究方法;⑵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

⑵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三、教学难点: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

四、教法选择:创景设疑—活动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练习实践。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准备:1、药品与仪器:NaOH溶液、石灰水;盐酸、稀硫酸、酚酞;坩埚钳、试管、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火柴等。

2、相关的CAI课件。

七、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意图(一)创景设疑投影:根据所学知识,下列物质中哪些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HCl、NaOH、Fe2O3、CO2、CaCO3、Fe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疑: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描述获取的信息、思考教师的设问。

既复习了物质的类别,又复习了酸的性质以及碱的性质,同时引起一个思维冲突,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会不会反应?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活动探究1、设计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具体针对这个问题设计、探究。

设计实验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①回顾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时借助于紫色石蕊来判断,引导学生利用酚酞试剂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设计实验2: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烧杯中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育华学校----秦一玲
【学习目标】
1.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探究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2.能从微观粒子角度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并能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重点】
1.设计实验探究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2.从微观粒子角度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习难点】
从微观粒子角度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并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前热身】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常见的酸:盐酸硫酸它们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所以具有
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酸遇紫色石蕊溶液变;遇无色酚酞。

②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它们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所以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碱遇紫色石蕊溶液变;遇无色酚酞变。

【新课学习】
一、新课导入:硫酸泄漏视频引入,启发学生思考酸与碱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二、新课学习
(2)微观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
盐酸溶液中有(填写离子符号);
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填写离子符号)。

将两者混合,哪些离子有可能发生反应?。

可以借助帮助观察实验现象。

2.设计方案验证假设: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药品:稀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

;。

3.探究实验二:氢氧化钠的与稀盐酸的反应。

(2)H+与OH-反应生成了什么?
4.分析中和反应的本质:
活动一:观察课本60页图10-14,回答问题:
(1)反应前后哪些微粒发生了改变?;
哪些微粒不变?;
反应的本质是:。

(2)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二:观看Flash动画:加深对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本质的理解。

活动三:其他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尝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 +HCl = NaCl + H2O
Ca(OH)2+HCl =+.
NaOH+H2SO4 =+.
总结:中和反应:;
盐:。

三.中考链接:
1.判断下列化合物属于盐的是( )
A.Al 2O 3
B.Mg(OH)2
C.K 2SO 4
D.HNO 3
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Ca(OH)2+ CO 2 = CaCO 3↓+H 2O
B. CuO + 2HCl = CuCl 2 + H 2O
C. Cu(OH)2 + H 2SO 4 = CuSO 4 + 2H 2O
D. CaCO 3 + 2HCl = CaCl 2 + CO 2↑+H 2O 注意:中和反应关键:反应物是不是酸与碱。

3.(16年中考题,5分)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上述过程的实验现象为。

(2)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
代表的离子。

(填离子符号) .

3)氨水(NH 3·H 2O )也能使酚酞变色,原因是氨水和氢氧化钠
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离子,该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请判断Fe(OH)3 (红褐色沉淀)能否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若能,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预测实验现象。

方程式。

现象。

四.课后练习
1. 皮蛋是时常食用的一道凉菜,皮蛋有涩味,加入适量的食醋搅拌能除去涩味,是因为皮蛋中含有( )
A .酸性物质
B .碱性物质
C .中性物质
D .有毒物质
2.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 .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
D .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反应前 反应后
3. 下列物质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硝酸银B.石灰水C.氧化锕D.锌
4.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铁和稀盐酸 B.碳酸钙中加稀盐酸
C.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D.用盐酸除铁锈
5.按要求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污水中含有的硫酸.
(2)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 可用适量将其除去。

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3)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6.收集生活中有关酸碱中和应用的资料,下周一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