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合集下载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课件1)复习巩固(课件2)1.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 + HCl = NaOH + H2SO4 =以上三个反应中生成物除了水以外,另一种生成物都是由和组成,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请列举以前见过的盐(写化学式)。

学习研讨(课件3)一、【归纳】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性土壤中含有H2SO3,应该用哪种物质来改良该酸性土壤?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2、处理工厂的废水: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用于医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Al(OH)3和 NaHCO3等物质,请写出胃酸(HCl)与这两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请阅读课本60、61页完成下列填空题: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之间。

2、溶液呈酸性时,pH 7,pH越小,酸性越;溶液呈碱性时pH 7,pH越,碱性越强;溶液呈中性时pH 7。

【跟踪练习】(课件4)(1)某溶液pH=3,则该溶液()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 D、无法判断(2)已知苹果汁的近似pH为2.9~3.3,向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A.无色 B.红色 C.蓝色 D.紫色(3)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A.pH=14 B.pH=7 C.pH=1 D.pH=03、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测定方法:在或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4(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 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酸雨的pH ),可以了解。

(4)测定或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课题2__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课题2__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会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中和反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了解盐的定义。

课前准备(学习导引:自学课本60-61页,填写)1.酸之所以显酸性,是因为酸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 _,碱之所以显碱性,是因为碱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 _。

如果将酸和碱混合在一起,那么H+和OH—就会结合,结果会怎样呢?已知:Na+ + Cl—→ NaCl,猜想:H+ + OH—→ ________。

2.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生成和。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酸和碱反应的结果是生成了,这样的反应称为。

3.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 + HCl = 。

NaOH + H2SO4 = 。

4.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性土壤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硫酸厂的污水可以用进行中和处理,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于医药胃酸过多可以服用某些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人们被蚊虫叮咬后肿起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体的皮肤内分泌,如果涂一些等碱性物质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

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Al(OH)3,试写出用这种药物治疗胃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探究【探究一】:中和反应演示实验【10-8】:向5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 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___ _性,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逐渐变____ _,最终呈____ _色,说明此时溶液不再显____ _性,此时溶液显_____ _性。

为什么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碱性减弱,最终不再显碱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导学案一、导入•现象观察–请观察以下实验现象:•实验1:将一定量的稀盐酸与同样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2:将一定量的乙酸与同样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发生什么现象?–写出你的观察结果。

•知识铺垫–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有哪些特征?二、探究•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进一步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材料: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乙酸、氢氧化钠溶液、盐酸、苏打气水、试管、试管架、滴管、酚酞溶液。

–实验步骤:1.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加入相同体积的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实验2:取另一支试管,加入一定量的乙酸,然后加入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观察记录–实验1:观察到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2:观察到实验现象并记录。

三、归纳总结•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解释–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的原因。

•总结–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特点。

四、拓展思考•进一步思考–除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乙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之外,还有哪些酸和碱可以进行中和反应?•推广应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场景?五、互动讨论•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并找出至少两个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思考提问–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六、课后延伸•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某个假设。

•拓展学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理论基础。

七、课堂小结•这是本节课的课题导学案,我们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和拓展思考等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继续拓展学习,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一课题,同学们可以进一步理解酸碱中和的原理,并且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酸碱中和反应导学案辽阳一中 王欢【学习目标】1、知道中和反应定义;2、理解中和反应实验要点和中和反应实质;3、掌握中和反应的应用;【学习重难点】1、中和反应的实验要点和中和反应实质;2、中和反应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小魔术”:将药水A 喷在滤纸上,现象:滤纸显现红色数字;将药水B 再喷在滤纸上,现象:红色数字消失了;能否用化学知识来解开魔术的奥秘呢?二、新知探究探究一: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提出问题: 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猜 想: A: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 B:酸和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学生活动】设计实验实验用品: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稀盐酸、稀硫酸、酚酞试液、试 管、胶头滴管、玻璃棒、烧 杯实验方案: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实验小结: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提出质疑:酸和碱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氢氧化钠+稀盐酸/稀硫酸【学生活动】改进实验:关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稀硫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1、酚酞试液的作用?2、玻璃棒的作用?3、“恰好”变无色的意义?4、实验中若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5、若改为:将适量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其它步骤不变,那么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是否是恰好完全反应呢?探究二:中和反应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 OH + H Cl ===Cu(OH)2+ H Cl ===Fe(OH)3+ H Cl ===注意事项:①中和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改变?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③中和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吗?2、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应用:①农业上用于调节土壤的酸碱性▶酸性土壤应加入__________物质:例如___________;▶碱性土壤应加入__________物质,例如___________;②工业上处理废水▶处理硫酸厂的废水时用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染厂的废水显碱性,应加入________物质;③医疗▶蚊虫叮咬时适合涂含有______的药物,还可以涂抹_________或__________,来中和蚁酸;▶有胃酸过多的病人通常服用含有_______物质,例如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2.会用观察的方法来分析事物。

3.通过过溶液酸碱度的测定,进一步加强对酸、碱溶液知识的掌握。

4.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设计实验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实际问题的意识。

2.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对酸碱度的测定,加强学生对定量实验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pH试纸。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片、纸巾、pH试纸、标准比色卡、线。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橘汁、糖水、牛奶、番茄汁、肥皂水,汽水、自来水、洗洁精、醋、酱油、头发样品、五种不同pH的溶液。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情境导入1、常见的酸有:,酸溶液中都含有;常见的碱有:,碱溶液中都含有。

2、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应酸溶液使__________变红;碱溶液使__________变红,使________变蓝。

学习研讨【自主学习】(一)中和反应[活动与探究]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讨论】玻璃片上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 + HCl =NaOH + H2SO4 =以上三个反应中生成物除了水以外,另一种生成物都是由和组成,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盐的概念。

⑵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会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中和反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⑴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探究方法;⑵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

⑵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三、教学难点: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

四、教法选择:创景设疑—活动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练习实践。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准备:1、药品与仪器:NaOH溶液、石灰水;盐酸、稀硫酸、酚酞;坩埚钳、试管、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火柴等。

2、相关的CAI课件。

七、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意图(一)创景设疑投影:根据所学知识,下列物质中哪些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HCl、NaOH、Fe2O3、CO2、CaCO3、Fe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疑: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描述获取的信息、思考教师的设问。

既复习了物质的类别,又复习了酸的性质以及碱的性质,同时引起一个思维冲突,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会不会反应?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活动探究1、设计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具体针对这个问题设计、探究。

设计实验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①回顾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时借助于紫色石蕊来判断,引导学生利用酚酞试剂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设计实验2: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烧杯中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以及热量的变化,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② ②盐的组成,并能初步判断盐类物质。

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酸、碱、盐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的重要性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酸和碱性质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认识2、教学重点:认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反应中的酸碱性变化和热量变化,化学教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探究金属活动顺序并能对简单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

3、教学难点:从中和反应中酸碱性的变化,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4、课型:探究、讨论5、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和反应【设问】如果把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有什么变化呢?【活动与探究】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2~3滴酚酞溶液,测溶液的温度,用滴管取盐酸逐滴加入,到溶液刚变为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

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溶液的温度有什么变化?2、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加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颜色又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3、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放入蒸发皿中,加热到干,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本质。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了解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初步学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中和反应的本质。

2、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4、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领会中和反应的本质教学过程:一、导课1、提问:a、为什么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b、为什么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2、提问:将酸和碱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知识。

初三下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优秀导学案

初三下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优秀导学案
生: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验
向10ml NaOH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并振荡,观察现象。
师:1、二者反应了吗?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生:不显碱性,因为盐酸把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了,后再加氢氧化钠溶液又显碱性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
师:很好。
投影NaOH + HCl反应的微观图象,讨论上述反应中离子的变化
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
2、硫酸厂排放的污水可加入熟石灰进行中和。
3、被蚊虫叮咬过后可涂上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肥皂水等可减轻痛痒。
师:通过学习我们获得了哪些知识?
生:1、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碱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2、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
师:你对酸、碱的化学发性质有何新的认识?请大家归纳已学习的酸、碱的化学性质。
Fe2O3+6HCl=2FeCl3+3H2O
生:不是,因为反应物不是酸和碱
师:强调中和反应既看反应物又看生成物。
投影:酸雨导致土壤酸化,不利于植物生长,硫酸厂排放的废液中有硫酸等杂质,你们知道如何解决吗?……
板书: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生:讨论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改良土壤酸性可加入熟石灰
生:归纳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1
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 + HCl=NaCl + H2O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二、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会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中和反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了解盐的定义。

[学习重点]中和反应的理解及应用课前准备(学习导引:自学课本60-61页,填写)1.酸之所以显酸性,是因为酸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 _,碱之所以显碱性,是因为碱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 _。

如果将酸和碱混合在一起,那么H和OH就会结合,结果会怎样呢?Na + Cl → NaCl,猜想:H + OH → ________。

+—+—已知:2.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生成和。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酸和碱反应的结果是生成了,这样的反应称为。

3.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 + HCl = 。

2NaOH +HSO= 。

4 2 4.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性土壤中含有HSO,应该用哪种物质来改良该酸性土壤?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32(2)处理工厂的废水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于医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Al(OH),请写出胃酸(HCl)与这种成分反应的化学3方程式。

课内探究【探究一】:中和反应演示实验【10-9】:向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 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___ _性,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逐渐变____ _,最终呈____ _色,说明此时溶液不再显____ _性,此时溶液显_____ _性。

为什么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碱性减弱,最终不再显碱性?(用化学方程式 1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观察图10-13(同上)结合___ _____ (填离子符号)与稀盐酸中的溶液中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同上)不断减少直至消失,最终溶液变为无色。

请尝试写,形成了 _____ ____,个酸与碱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两出另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之间的反应,___ _____ 归纳上述三个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发现,三个反应均是和离子构成_________,另一产物都是化合物,且都是由________离子和产物中都有_____________离子和的,我们把这类物质称为____ _。

盐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出________ 离子。

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流讨论】.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1 溶液与稀盐酸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反应?2.如何判断NaOH .我们平日所说的调味品盐与化学上的盐是一回事吗?3 )【练一练】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O ==3H2FeCl+Cu+HO B.+6HClFeOA.CuO+H2223322HO D.NaOH+2H+OHNO==NaNO+HO C.223232【探究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_______________ 。

酸性土壤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2._______________ 。

硫酸厂的污水可以用进行中和处理,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 。

胃酸过多可以服用某些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人们被蚊虫叮咬后肿起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体的皮肤内分泌,如果涂一些等碱性物质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

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Al(OH),试写出用这种药物治疗胃3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练一练】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铝②PH试纸③稀盐酸④熟石灰⑤浓硫酸⑥烧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请按以下要求填空(填序号)。

可以除去水壶内水垢的是____ _;可用于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是_____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 _;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_____ _;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固体物质是_____ _;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液体物质是______ 。

四、课堂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困惑及你还想获得的知识分别有哪些。

五、课堂检测1.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A.改良碱性土壤B.改良酸性土壤2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提高农作物产量2.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Ca(OH)+ CO=CaCO↓+HOB. CuO + 2HCl = CuCl + HO 222223C. Cu(OH) + HSO =CuSO+2HOD. AgNO + HCl =AgCl↓+ HNO 32422434.人被蚊子、昆虫叮咬之后,皮肤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

此时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水B.肥皂水C.橘子汁D.米醋5.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NaOH,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中的废水?写出你的想法,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Al(OH),它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3式。

六.知识要点(一)中和反应1.中和反应(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表达式:酸+碱→盐+水(3)一些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O Ca(OH)+2HCl=CaCl+2HO 22222NaOH+HSO=NaSO+2HO 222442.盐(1)概念: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组成:从化学式上看: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

2.处理工厂的废水:硫酸厂污水的处理:Ca(OH)+HSO=CaSO+2HO 242423.用于医药(1)胃酸过多服用含Al(OH)的药物:Al(OH)+3HCl=AlCl+3HO 2333(2)蚊虫叮咬可涂稀氨水、牙膏等碱性物质。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溶液酸碱度的含义,了解pH的变化范围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2.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方法。

33.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学习导引:自学课本60-62页,填写)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之间。

2.溶液呈酸性时,pH 7,pH越小,酸性越;溶液呈碱性时pH 7,pH越,碱性越强;溶液呈中性时pH7。

3.正常雨水的pH 7,显酸性,其理由是。

人们通常把pH<的雨水称为酸雨。

土壤的pH范围在pH<4或pH>8,农作物难以生长。

三、合作探究【情境导入】用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时的变色情况: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____ _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____ _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蓝的溶液显_____ 性。

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试验溶液的酸碱度。

那么怎样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呢?【探究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利用酸碱指示剂我们只能判断_______ ,但不能判断_______ 。

溶液的酸碱度用____ _表示,其范围通常在________ 之间。

2.酸性溶液的pH___ _7;碱性溶液的pH___ _7;中性溶液的pH___ _7。

【图10-15】3.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读数只能读出1~14的。

【图10-16】【探究二】:测定pH的实验步骤: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取一支洁净的蘸取少量,滴在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较,便可知溶液的pH。

展示生活中一些用品的酸碱性:物质 HCl NaOH 橘汁糖水牛奶番茄汁pH酸碱性物质肥皂水汽水自来水唾液草木灰洗洁精pH酸碱性【探究三】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控制在。

2.农作物适宜在pH 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正常雨水的pH约为,酸雨的pH 5.6),可以了解。

4.测定人体内或排泄出的体液的pH,可以了解。

【探究】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选择几种平常使用的洗发用品测一测它们的pH。

【讨论】1.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洗发用品是酸性还是碱性的?4洗发时,在用过洗发剂后再使用护发剂,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2. 么吗?3.从清洁效果和保护头发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怎样选择洗发用品比较好。

为什么?四、检测反馈)pH=31.某溶液,则该溶液( D、无法判断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3,向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已知苹果汁的近似2.pH为2.9~3. .紫色 B.红色 C.蓝色 DA.无色)3.下列各pH 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pH=0..pH=7 C.pH=1 DA.pH=14 B人类的第二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这类疾病患4.者大多属于酸性体质,应经常食用碱性食品。

根据下表中的信息,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的食物为()豆制品葡萄牛奶食物苹果PH2.9~3.3 3.5~4.5 6.3~6.6 7.4~7.9A、牛奶B、苹果C、豆制品D、葡萄5.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6.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5~4.5;苹果汁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B.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D.牛奶比苹果汁的酸性强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时为止,溶液的pH变化的图象正.7确的是()8.有一瓶溶液pH是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 _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降为pH5,可以采取液五、课堂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困惑及你还想获得的知识分别有哪些。

5六、知识要点(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2.pH的范围在0—14之间3.pH和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1)pH<7,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2)pH=7,溶液显中性(3)pH>7,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4.测定pH的最简便方法:使用pH试纸操作:把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