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第十单元 课题二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第十单元  课题二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导学案设计

第十单元酸和碱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一.知识梳理1.常见的酸有:2.常见的碱有:3.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简记为:)4.【实验】----------酸和碱的(1)提出问题:(2)实验验证:(3)观察现象:(4)实验讨论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中和反应(1)定义:(2)判断依据:(3)举例:(4)反应实质:6.盐:7.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2)(3)(4)(5)8.溶液酸碱度的表示(1)酸性中性碱性石蕊酚酞(2)酸碱度:(3)酸碱度的表示方法----------------A.B.C.(4)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说明)二.随堂测试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 CuOB. Cu(OH)2C. CuSO4D. HCl2.判断下列化合物属于盐的是()A.Na2OB.Mg(OH)2C.H2SO4D.NH4ClE.Na2CO33.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 比较()A.偏低B.偏高C.相等D.无法比较4.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

向盛有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由红色变为蓝色B.由蓝色变为红色C.由红色变为无色D.由无色变成红色5.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下列四种物质中酸碱性与众不同的是()A.肥皂水B.牙膏C.西瓜汁D.玉米粥6.由Na+、Ca2+、OH-、Cl-、SO42-五种离子里的两种构成的物质中属于盐的共有()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7.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8.小明同学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物质肥皂水雨水糖水柠檬汁洗洁精pH10.2 5.27.0 2.512.2由此判断:(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新)化学人教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导学案(推荐)

(新)化学人教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导学案(推荐)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响学习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响;2、了解盐的定义,以及中和反响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中和反响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中和反响的实质。

情境导入1、常见的酸有:,酸溶液中都含有;常见的碱有:,碱溶液中都含有。

2、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响酸溶液使__________变红;碱溶液使__________变红,使________变蓝。

学习研讨【自主学习】(一)中和反响[活动与探究]在烧杯中参加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取2滴上述反响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讨论】玻璃片上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写出化学反响的方程式。

完成以下两个反响的化学方程式:Ca(OH)2 + HCl =NaOH + H2SO4 =以上三个反响中生成物除了水以外,另一种生成物都是由和组成,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请列举以前见过的盐〔写化学式〕,看谁列举的多:【归纳】的反响,叫做中和反响。

中和反响不是四大根本反响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根本反响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二〕中和反响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性土壤中含有H2SO3,应该用哪种物质来改良该酸性土壤?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2、处理工厂的废水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时所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用于医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Al(OH)3和NaHCO3等物质,请写出胃酸〔HCl〕与这两种成分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交流讨论】①皮蛋味涩,如何做可除去涩味,亲自动手试试看。

②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③醋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除去,原理是什么。

④早晨空腹时,为什么要少吃苹果〔或酸性食物〕?凉胃后医生建议吃的药丸主要药物应该是酸性还是碱性?治疗胃病的反响原理是什么?学情分析1、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时为止,溶液的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选项是〔〕2、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3、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课件1)复习巩固(课件2)1.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 + HCl = NaOH + H2SO4 =以上三个反应中生成物除了水以外,另一种生成物都是由和组成,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请列举以前见过的盐(写化学式)。

学习研讨(课件3)一、【归纳】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性土壤中含有H2SO3,应该用哪种物质来改良该酸性土壤?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2、处理工厂的废水: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用于医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Al(OH)3和 NaHCO3等物质,请写出胃酸(HCl)与这两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请阅读课本60、61页完成下列填空题: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之间。

2、溶液呈酸性时,pH 7,pH越小,酸性越;溶液呈碱性时pH 7,pH越,碱性越强;溶液呈中性时pH 7。

【跟踪练习】(课件4)(1)某溶液pH=3,则该溶液()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 D、无法判断(2)已知苹果汁的近似pH为2.9~3.3,向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A.无色 B.红色 C.蓝色 D.紫色(3)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A.pH=14 B.pH=7 C.pH=1 D.pH=03、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测定方法:在或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4(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 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酸雨的pH ),可以了解。

(4)测定或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导学案 区级展示课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导学案 区级展示课

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第小组【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2、通过动画观看,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

3、通过自主独学,感知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实质的理解。

【学习过程】
【课前案】
请课前预习P60-61,完成以下3个小题, 交给组长批阅,并更正答案。

1、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应
酚酞遇酸溶液,遇碱溶液变;
石蕊遇酸溶液变,遇碱溶液变。

2、HCl在水中会解离出和;(用离子符号填空,下同)
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和;酸→+ 酸根离子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和;
Ca(OH)2在水中会解离出和。

碱→金属离子+
3、如何知道CO2溶于水后生成了碳酸?
【课中案】
【活动一】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活动目标:通过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

【活动二】探究酸和碱发生的是什么反应
活动目标:通过对比归纳,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活动三】探究酸和碱为什么能发生反应
活动目标:通过动画观看,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

【活动四】自学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活动目标:通过自主独学,感知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1min 【练习提升】。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查阅资料等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及能够运用中和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如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引导学生思考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2.设计实验情景,如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
3.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二)讲授新知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2.通过实验、讨论、总结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二是中和反应的实质,三是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总结等方式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了解盐的定义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自主学习(学习导引:自学课本58-60页,填写)1.酸之所以显酸性,是因为酸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 _,碱之所以显碱性,是因为碱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 _。

如果将酸和碱混合在一起,那么H+和OH—就会结合,结果会怎样呢?已知:Na+ + Cl—→ NaCl,猜想:H+ + OH—→ ________。

2.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生成和。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酸和碱反应的结果是生成了,这样的反应称为。

3.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 + HCl = 。

NaOH + H2SO4 = 。

4.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性土壤中含有H2SO 3,应该用哪种物质来改良该酸性土壤?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2)处理工厂的废水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于医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Al(OH)3,请写出胃酸(HCl)与这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合作探究【探究一】:中和反应演示实验【10-9】:向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 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___ _性,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逐渐变____ _,最终呈____ _色,说明此时溶液不再显____ _性,此时溶液显_____ _性。

为什么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碱性减弱,最终不再显碱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观察图10-13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中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___ _(填离子符号)与稀盐酸中的____ (同上)结合形成了____ , _____ (同上)不断减少直至消失,最终溶液变为无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下册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响第1 课时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并理解盐的概念。

2.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响发生的原理,并能书写中和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了解中和反响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力量目标通过活动与探究生疏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响,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比照力量、分析力量。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生疏通过观看、试验、归纳、类比等方法可以获得化学学问,体验到化学活动布满探究性和制造性,培育学生勇于创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试验证明中和反响的发生。

教学难点从离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响发生的原理。

教学过程一、课导入情景导入:呈现腌制的松花蛋图片。

介绍:松花蛋腌制过程中生成了碱,吃起来有涩味,蘸少量醋〔含醋酸〕食用,涩味会消逝。

质疑:涩味消逝是否会由于碱和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响呢?提出假设:碱和酸能发生化学反响二、课教学演示试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滴加稀盐酸,观看现象。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学生观看现象,思考、沟通。

引导:是否没有明显现象就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反响?怎样才能有明显的现象证明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已经反响了?学生联想:可以用指示剂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

争辩、沟通、设计方案。

方案1:NaOH 溶液〔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滴加盐酸,震荡→溶液红色渐渐消逝。

方案2:盐酸〔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无色→滴加NaOH 溶液,震荡→溶液仍无色。

方案3:NaOH 溶液〔无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滴加盐酸,震荡→溶液变为紫色。

方案4:盐酸〔无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红色→滴加NaOH 溶液,震荡→溶液变为紫色。

评价活动:各小组,从现象是否明显、是否简洁观看的角度,分析评价各个方案。

学生沟通、争辩,最终得出:方案1 为最正确方案。

演示试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滴加酚酞溶液→逐滴滴加稀盐酸。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导学案一、导入•现象观察–请观察以下实验现象:•实验1:将一定量的稀盐酸与同样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2:将一定量的乙酸与同样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发生什么现象?–写出你的观察结果。

•知识铺垫–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有哪些特征?二、探究•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进一步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材料: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乙酸、氢氧化钠溶液、盐酸、苏打气水、试管、试管架、滴管、酚酞溶液。

–实验步骤:1.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加入相同体积的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实验2:取另一支试管,加入一定量的乙酸,然后加入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观察记录–实验1:观察到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2:观察到实验现象并记录。

三、归纳总结•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解释–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的原因。

•总结–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特点。

四、拓展思考•进一步思考–除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乙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之外,还有哪些酸和碱可以进行中和反应?•推广应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场景?五、互动讨论•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并找出至少两个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思考提问–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六、课后延伸•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某个假设。

•拓展学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理论基础。

七、课堂小结•这是本节课的课题导学案,我们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和拓展思考等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继续拓展学习,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一课题,同学们可以进一步理解酸碱中和的原理,并且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酸中和碱,皮肤;
降低碱性 ⑦农业上可用碳酸水灌溉植物,中和 不填
碱性土壤。
讨论:.为什么向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而不可以加入氢氧化钠粉末?
小结:中和反应 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典型例题】小华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
请写出这个反应方程式

其它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反应,试着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②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③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共同点有哪些?
一、 中和反应
1 概念:是指

作用生成

的反应 酸 + 碱 → 盐 + 水
【讨论】1、NaCl、CaCl2 、Na2SO4 都是由什么离子构成的
C.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D. AgNO3 + HCl =AgCl↓+ HNO3
4、下列必须通过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8)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9)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10)硫酸和烧碱反应: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43-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 2 导学案
(11)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12)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2、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铝②烧碱③稀盐酸 ④熟石灰 ⑤浓硫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请
按以下要求填空(填序号)。可以除去水壶内水垢的是____ _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
或“吸热”)反应
【讨论】:1、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因为

2、滴盐酸时,要边滴边振荡或搅拌,其原因是
3. 酚酞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4、为什么要先在氢氧化钠中滴加酚酞再加盐酸,而不能将顺序颠倒呢?
5、用滴管滴稀盐酸过快,当看到溶液变成无色时,你能不能判断两种物质“已恰好中和”? 怎样证明?
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
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
全中和。填写下表(选择甲、乙中的一个作答):
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实验探究】课本 P58 实验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 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 现象:
溶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
能否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
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__
__
_
【实验 2】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 1.滴入无色酚酞后, 1.氢氧化钠溶液呈_____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 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
恰好中和

乙 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
第二种可能性

【基础演练】
1、请练习以下化学方程式
(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3)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4)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5)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6)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7)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H2SO4 在水中会解离出


NaOH 在水中会解离出

;Ca(OH)2 在水中会解离出 和

酸之所以显酸性,是因为酸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 _,碱之所以显碱性,是因为碱在水中可
以解离出_____ _。如果将酸和碱混合在一起,那么 H+和 OH ━ 就会结合,结果会怎样呢?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酸和碱各自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酸和碱放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 2 导学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了解盐的定义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
复习:1、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应: 酚酞遇酸 遇碱变
,遇碱变
;石蕊遇酸变 ,
2、HCl 在水中会解离出
②用________中和工业生产中产生
的酸性废水
用碱中和酸,④蚊虫叮咬(分泌蚁酸)后可涂稀 不填
降低酸性 ____ __中和;黄蜂刺了(黄蜂刺呈
碱性)可涂
中和
⑤胃酸过多可服含_____ _____的
药物。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42-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 2 导学案
⑥用__ _____中和被碱液溅到的 不填
结论:它们都是由
离子和
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盐的概念:
【讨论】:我们平日所说的调味品盐与化学上的盐是一回事吗?
【讨论】: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都是中和反应吗?举例说明。
练习:1 下列物质属于酸
、碱
、盐

①HCl ②Mg(OH)2; ③KCl ④H2CO3
⑤NaOH ⑥Na2CO3
⑦H2SO4
⑧CaCO3; ⑨Ca(OH)2;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41-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 2 导学案
6、仔细观察课本 59 页图 10---13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图,稀盐酸具有酸性是因为溶液
中含有___ __,而氢氧化钠溶液具有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__ __,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说明了什么?讨论这个反应的实质是
⑩CuSO4
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CuO+H2SO4
B、Na2CO3+HCl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C、Cu(OH)2+HCl
D、Ca(OH)2+CO2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59~P60,并交流讨论以下问题。(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应用
生活实例
化学方程式
①用___________中和酸性土壤;
_;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_____ _;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固体物
质是_____ _;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液体物质是______ 。
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 Ca(OH)2+ CO2=CaCO3↓+H2O
B. CuO + 2HCl = CuCl2 + H2O
钠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插入一支 溶液变成____色,溶 性。
温度计量出溶液温度。
液温度为__ __℃
2、当看到溶液刚好变成无
2.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试管直
色说明溶液呈

至试管中溶液刚好变成无色,停止滴加 2.此时溶液的温度为 3.该反应为____(填“放热”
稀盐酸,量出此时溶液的温度。
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