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二三章综合测试

合集下载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各章节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各章节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

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 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3.6km/h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 (2)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 (2)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综合素质评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如图是照相机每隔0.2 s 闪拍一次得到的频闪照片,它记录了A 、B 两物体同时出发做直线运动的位置。

分析照片可知______(填“A ”或“B ”)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立德树人·中国文化】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生动描写,其中“舟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小明在观看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梯田守望者》纪录片后,他想知道一粒长粒米的长度,用刻度尺测量了多次并得到了以下数据:15.7 mm 、15.5 mm 、15.4 mm 、15.4 mm ,由数据可知,被测长粒米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mm 。

4.【2023·阜阳期末】世界上最薄“手撕钢”,中国造!厚度只有头发丝的16,价格堪比黄金,是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的宠儿,厚度仅有0.015 mm ,“手撕钢”的厚度合________m 。

5.【2023·安庆月考】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

6.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

已知小明穿40码的鞋正合适。

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

请估测小明的身高约是________m 。

鞋的尺码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mm 230 235 240 245 2507.小王带着全家自驾游,途中他看了看路旁的指示牌和车上的速度表,说估计还有2小时就能到目的地。

小王思考时,考虑了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忽略了影响问题的次要因素是________的变化,构建了匀速直线运动的模型。

8.小红通过某运动软件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当她绕操场快走一圈时,软件截屏如图所示,1公里即为1 km。

则她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软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若她跑步的速度是7.5 km/h,则她跑步的配速是________s。

八年级物理第(一 二 三) 章测试题(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一 二 三) 章测试题(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三)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 .有四个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镜子的宽度,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只有一个正确,正确的是()A.118.7㎝ B. 118.75㎝ C. 118.753㎝ D.1187.5㎝2、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 一定上升B. 一定下降C. 一定静止D. 无法判断3、世界短跑名将跑完100m只需9.8s,一辆汽车以30km/h的速度行驶,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

比较这三者的速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A、运动员、羚羊、汽车B、汽车、羚羊、运动员C、汽车、运动员D、羚羊、运动员、汽车4、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7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l:2B、2:1C、2:9D、9:145、一辆雪橇沿山坡下来,第1s内通过3m,第2s内通过6m,第3s内通过9m,则有()A、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3m/sB、雪橇做变速在线运动但每秒内的平均速度都是3m/sC、雪橇前2s的平均速度是4.5m/sD、雪橇的平均速度是4.5m/s6、下列关于误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够完善引起的B、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引起的C、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减小7.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9. 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毛阿敏和孙楠合唱最具岭南风情的会歌《重逢》,听众听歌声就可分辨是谁唱的.这主要是依据他们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10.用MP3听音乐时,调节音量按键能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11.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3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3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

ZH1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总分: 100 分= 10 题× 10 分 /题;时间: 10min)班级 _______座号 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___ 评卷 ______________1.早在2000 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发现了磁现象,并利用发现的规律制成了______________,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为世界航海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性人员的流动、物流提供了可能。

2.彗星是绕着太阳旋转的一种星体,它的体积庞大,密度很小,通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扫帚状的长尾巴,因而人们又称它为“扫帚星”。

据《春秋》一书记载,“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里说的星孛,就是每隔76 年防问地球一次的著名的____________彗星。

鲁文公十四年是公元前613 年,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

这次彗星的记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彗星记录。

3.请你用透明的杯子装上水,把笔竖放在杯子后(如图1),透过杯子观察笔,你发现笔 _______________(选填“变粗了”、“变细了”或“粗细不变”)。

(请实验)4.把一根筷子斜放入装有水的碗中,从水面上看,筷子在水中的部分被水“折”断了。

那么,是向上弯折还是向下弯折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实验)图1 5.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你和你的同伴来到一片树林里,听到久违的鸟鸣声。

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

请你猜想一下,鸟鸣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 (填一种物质的名称)传入人耳,从而使人能听到声音。

6.电视机遥控器控制电视机的过程中,遥控器发射出一种叫红外线的光,根据你的经验,红外线这种光线人的眼睛能看到吗?答:_____________ 。

7.请你认真观察图 2 中的正量一下,这个正方形有没有向内凹方形,然后拿出直尺实际来的?答: _____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2-3章综合练习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2-3章综合练习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3章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最接近1s的是:()A.人步行10m所需的时间B.光通过300000m所需的时间C.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D.普通手表的秒针一周的时间2、小明为给窗户按上一块玻璃,在下面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取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最合适:()A.分度值为1mm,长度为20cm的学生用尺;B.游标卡尺;C.分度值为1mm,长度为2m的钢卷尺;D.分度值为1cm,长度为15m的皮卷尺;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没有遵守操作规则所造成的B.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能消除误差;C.认真、规范、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能避免误差D.无论如何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4、如图是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子弹穿过柿子的照片.子弹的平均速度是900m/s,请你估计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是() A. 0.1min B. 0.1s C. 0.1ms D. 0.1μs5、请根据下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6、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③④正确C. 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7、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可以在0.5min内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1.5min,那么人沿着开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为()A.2min B.1min C.0.375min D.0.5min8、甲乙同时参加百米赛跑,同时起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还有10m,设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二章 综合测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二章 综合测试卷

第一、二章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 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生跑 50 m 所需时间约为 4 s B.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 2 s C.教室的门高约为 2 m D.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 6 m 2.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 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图1 A.轨道旁的行道树 B.沿途的路灯杆 C.有轨电车的车厢 D.迎面驶来的轿车 3.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一发现是否可信 的最好理由是( )A.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B.该领域其他科学家的意见 C.该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D.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4. 小明和小红各自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张课桌桌面的长度。

小明测量的结果是 122.9 cm, 小红测量的结果是 1.228 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红的读数比小明准确 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cm,小红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C.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 D.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 5.到 2020 年,我国将建成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由 30 颗地球非同步 卫星和 5 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

如图 2 所示是 3 颗地球同步卫星(从地球上看,每颗卫星好 像悬挂在空中不动)的轨迹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2 A.卫星 1 相对于卫星 2 是运动的 B.卫星 1 相对于卫星 2 是静止的 C.卫星 1 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卫星 2 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6.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图 3 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3 A.前 4 min 乙同学的速度比甲同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 0.5 m/s C.乙同学第 4 min 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同学相遇时距起点 240 m 7.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 4 所示为她在 6 月 12 日的步行情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体系。

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

他是()A.牛顿B.伽利略C.爱因斯坦D.玻尔2.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上,空姐热情地为旅客服务。

为了便于描述空姐的运动情况,应选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A.飞机场B.沿航线的山川和树木C.飞机D.空中的云彩3.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 mm B.乒乓球的直径为10 cm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 dm D.课桌的高度为1.2 m4.测量某物体长度时,得到的测量记录分别是15.82 cm、15.81 cm、15.28 cm、15.81 cm、15.83 cm。

物体的长度为()A.15.82 cm B.15.81 cmC.15.83 cm D.15.28 cm5.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 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 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 km。

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6.下列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每小时通过的距离相等,都是1 kmB.乙每分钟通过的距离相等,都是1 mC.丙每秒钟通过的距离相等,都是1 cmD.以上说法都不对,甲、乙、丙都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7.在探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 s内的平均速度是()A.150 m/sB.15 m/sC.1.5 m/sD.0.15 m/s8.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二章达标测试卷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二章达标测试卷新版沪科版

第一、二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了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动摇了人们熟悉的时间与空间等概念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哥白尼D.爱因斯坦2.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身高约为160 dm B.100 m短跑成绩约为6 sC.步行速度约为1 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 s3.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安全着陆,使我国成为时隔40多年来又一个完成落月采样并返回地球的国家,这是中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图所示是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的情景。

下列关于嫦娥五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着陆器和返回器分离时,以着陆器为参照物,返回器是静止的B.探测器着陆在月球上时,以月球为参照物,探测器是运动的C.探测器的机械臂“挖土”时,以月球为参照物,机械臂是运动的D.探测器的机械臂“挖土”时,以探测器为参照物,机械臂是静止的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情况的是( )5.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体检,现有以下四种规格的刻度尺,在测量同学们的身高时应选用( )A.同学们常用的量程是20 cm,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B.数学老师常用的量程是50 cm,分度值是1 cm的三角板C.总务处老师常用的量程是2 m,分度值是1 cm的钢卷尺D.体育老师常用的量程是30 m,分度值是1 dm的皮尺6.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机分别拍摄到的小球的四张频闪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7.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A.5.7 m=5.7×100 cm=5.7×102 cmB.5.7 m=5.7 m×100 cm=5.7×102 cmC.5.7 m=5.7 m×100=5.7×102 cmD.5.7 m=5.7×100=5.7×102 cm8.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9.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B.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10.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10 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第一二三章物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12 X 3 =36)
1、下列科学家与科学成就对应错误的是()
A、伽利略—-望远镜
B、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玻尔---万有引力定律
2.下面关于声现象的一些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B.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
C.雷声是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
D.狗趴在地上睡觉,耳朵贴着地面,很容易发觉人走动,是因为狗的耳朵特别灵敏
3.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A.人耳有故障
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
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
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不同发声体它们的音色不同D。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6.“女高音歌唱家”和“男高音歌唱家”,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
7.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
C.响度会逐渐降低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8,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9,下列所给出的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公园里悠扬的音乐,人们在音乐中起舞 B。

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C.教室里教师讲课时的声音 D。

在会议室里人们发表讲话时的声音10,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B。

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 D。

在纺织车间工人带上耳罩
11、在百米赛跑中,小明到达50m处的速度是9.0m/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7.5 m/s,则小明
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5m/s
B、9.0m/s
C、8.0m/s
D、8.25m/s
12,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

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A.一次 B.两次
C. 三次
D.四次
二.填空,(20 X = 30)
13.声是由物体的_ _产生的,声的传播需要
14.声音三个特性为 _ _、_ _、_ _。

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_ _决定,响度是由声源
的_ _决定的。

15.控制噪声要从_ _ 、_ _、_ _三个方面入手
16.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回波信号,
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 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 _。

17、科学探究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
析与论证、_______、交流与合作。

18,请在下面两位科学家的名字后面填上他们的一项成就,爱因斯坦:;牛顿。

19.某卡车的速度为36km/h,一匹马的速度12m/s,则速度大的是
20.如果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m/s,2min后它通过的路程是 m。

三.实验题(14分)
21、物理学中计算或表述问题时,一般要求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因此,单位间的正确转换很重要.比如:
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108km /h ,合 m/s .人步行速度是/s,合______ km /h.
2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要求是:刻度尺要放正,
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多次测量取值减小测量误差。

在记录
结果时,既要记录,还要注明________。

如右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

21题图
四.计算题(7+13)
23,(7分)某人在雨天看到闪电后4秒就听到了雷声,那么此人离产生雷电处有多远
24、(13分)一天小明他上学去时,以1 m/s的速度走了6min,后来感觉时间不够为了不迟到,他又以1.5m/s的速度走了4min,求(1)他家离学校多远(2)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