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医分析化学题库1

合集下载

最新南中医分析化学题库1

最新南中医分析化学题库1

配位滴定法(一)判断题()1.以EDTA为滴定剂的配位滴定应用最广的原因是其配位比简单。

()2.在EDTA配位滴定中,酸度越高,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越宽。

()3.在EDTA配位滴定中,金属指示剂的应用条件之一是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与金属离子和指示剂所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有显著不同。

()4.用普通软质玻璃瓶较长时间贮存EDTA标准溶液,EDTA浓度会增高。

()5.配位反应的稳定常数越大,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6.配位滴定法常用的指示剂是铬酸钾。

()7.金属指示剂也可作酸碱指示剂。

()8.配位滴定法中,滴定突跃不因用较稀的溶液进行而受影响。

()9.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离子的反应中,其反应式为M+Y≒MY时,则其平衡常数称为不稳定常数。

()10.通常将logC·K MY'≥6作为判断能否准确进行配位滴定的界限。

()11.金属离子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弱碱,它们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生成与原来颜色不同的配合物。

()12.水硬度的测定常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单选题1.在不同pH值溶液中,EDTA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

在何种pH值下,EDTA主要以Y4-形式存在?()A.pH=2 B.pH=4 C.pH=6 D.pH=8 E.pH=112.EDTA能与多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

在其多种存在形式中,以何种形式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最稳定()A.H2Y2-B.H3Y-C.H4Y D.Y4-E.HY3-3.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

酸效应是指()A.加入酸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现象B.酸能使某些电解质溶解度增大或减小现象C.酸能使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D.酸能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现象E.酸能使配位体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4.与EDTA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 .酸度B .金属离子浓度C .湿度D .辅助配体浓度E .稳定常数5.配位滴定法的直接法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指( )A .金属指示剂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B .游离的金属指示剂的颜色C .游离的金属离子的颜色D .EDTA 与金属指示剂形成配合物的颜色E .被测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配合物的颜色6.金属指示剂一般为有机弱酸或弱碱,它具有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同时它也是( )A .有颜色的金属离子B .无颜色的金属离子C .金属离子的配位剂D .金属离子的还原剂E .金属离子的氧化剂7.在EDTA 配位滴定中,所选用的金属指示剂的稳定常数要适当,一般要求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MIn K ( )A .>'MY KB .≥108C .<100/'MY KD .≥100'MY KE .<'MY K /1008.用EDTA 法测定自来水的硬度,已知水中含有少量Fe 3+,某同学用NH 3-NH 4Cl 调pH =9.6,选铬黑T 为指示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但溶液一直是红色找不到终点,其原因是( )A .pH 太低B .pH 太高C .缓冲溶液选错D .指示剂失效E .Fe 3+封闭了指示剂 9.已知某金属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pKa 值如下:-=-=-=−−−→←−−−→←−−−→←31221020.63321In HIn In H In H pKa pKa pKa紫红 蓝 橙红 红该金属指示剂和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红色,问该金属指示剂用于配位滴定的适宜pH 范围是( )A .pH <4B .pH4~6C .pH6~10D .pH10~12E .pH >1210.配位滴定法的关键是( )A 酸效应B M 的水解效应C 辅助配体的配位效应D 指示剂的选择与滴定条件E 以上均非11.通常判断能否进行配位滴定的界限是( )A .lgC·K MY ≥6B .pM ≥lgK MIn '+1C .pM ≥lgK MIn -1D .lgC·K MY '≥6E .lg(C M 0·K MY ')+ lg(C N 0·K MY ')≥612.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是( )A .]][[][Y M MYB .]][[][Y MY MC .]][[][M MY YD .][]][[MY Y ME .][]][[M Y MY 13. EDTA 是常用的配位剂,主要是因为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以下特点( )A .分级配位B .配位比简单C .生成有色配合物D .形成环状螫合物E .以上均非14. 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 )A . 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和EDTA 的浓度B . EDTA 浓度和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C . 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和指示剂的加入量D . 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和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E . 以上均非15. 判断配位滴定能否准确进行的界限是MYM K C '⋅lg 大于等于( ) A . -6 B . -8 C . 6 D . 8 E . 1216. 配位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是( )A . 酚酞B . 铁铵矾C . 铬黑TD . 淀粉E . 甲基红17. 水的硬度测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是( )A . 酚酞B . 铁铵矾C . 铬黑TD . 淀粉E . 甲基红18. 配位滴定突跃范围除了与被测金属离子浓度有关,还与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有关,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 K MY 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越宽B . αY 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宽C . αM 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宽D . C M 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越窄E . 以上均非(四)多选题1.在EDTA 配位滴定中,影响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 .酸度B .其它配位剂C .绝对稳定常数D .金属离子电荷数E .金属离子半径2. 用确定浓度的EDTA 滴定某金属离子M 时,得到的突跃范围较大,这说明滴定时( )A .反应的平衡常数较大B .反应时溶液的酸度很高C .反应时未加任何缓冲溶液D .金属离子M 的浓度较大E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较宽3. 配位滴定中,影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是( )A.K稳B.K不稳C.K MY‘D.被滴金属离子浓度E.指示剂的选择4. 影响 EDTA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是()A.酸度B.湿度C.金属离子浓度D.辅助配体浓度E.稳定常数5. 金属指示剂必备的条件是()A.显色配合物(MIn)应有一定的稳定性B.显色配合物(MIn)的稳定性应小于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MY的稳定性C.显色配合物(MIn)与指示剂(In)本身的颜色应显著不同D.指示剂的浓度要远远小于金属离子的浓度E.指示剂对金属离子的显色应具有广泛性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措施有()A.配位掩蔽法B.酸碱掩蔽法C.选择解蔽法D.沉淀掩蔽法E.氧化还原掩蔽法7. 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A.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和EDTA的浓度B.EDTA浓度和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C.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和指示剂的加入量D.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E.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8. 下列有关αY(H)值的正确说法是()A.αY(H)值随pH减小而增大B.logαY(H)值随[OH-]增大而增大C.在高pH值时,logαY(H)值约等于0 D.在低pH值时,logαY(H)约等于1E.当αY(H)=1时,无酸效应9.在EDTA滴定中,配位掩蔽法是应用最多的掩蔽方法。

中药专业硕士分析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

中药专业硕士分析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
参考答案: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3/3)计算题
第13题
参考答案: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1/1)解析题
第14题
图片
参考答案:详细解答:
上一题
成绩单
答题卡
第7题
什么是吸收曲线,制作吸收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2/4)简答题
第8题
如何用IR光谱区别苯酚与环己醇? 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3/4)简答题
第9题
薄层色谱中影响R值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4/4)简答题
第10题
用δ值表示峰位的优点有哪些?为什么核的共振频率与仪器的磁场强度有关,而偶合常数与磁场强度无关? ________
参考答案:①,TlogT②△T③15%~70%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4/6)填空题
第4题
导数光谱法的三个重要参数是①、②和③。________
参考答案:①n(导数阶数)②λ(中间波长)③△λ(波长间隔)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5/6)填空题
第5题
具有①结构的化合物可发生RDA开裂。________
参考答案:①环己烯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6/6)填空题
第6题
核磁共振仪的兆赫数越高,仪器的性能越好,主要表现在①与②。________
参考答案:①简化谱图②提高测定灵敏度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1/4)简答题
第7题
什么是吸收曲线,制作吸收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
参考答案:
详细解答:

分析化学题库+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题库+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A、1∶1B、2∶1C、3∶1D、1∶2正确答案:A2.明矾中铝含量的测定应选用()A、EDTA滴定法B、沉淀滴定法C、两者均可用D、两者均不可用正确答案:A3.不属于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A、灵敏B、快速C、准确D、适合于常量分析E、适用于微量分析正确答案:D4.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1.00B、1.005C、1.1050D、pH=12.00E、2.1000正确答案:B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一元酸和一元碱恰好中和时,溶液A、显酸性B、显碱性C、显中性D、无法确定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6.直接碘量法不能在下列条件下测定()A、中性B、酸性C、弱碱性D、加热正确答案:D7.钙、锌等离子含量的测定应选用()A、EDTA滴定法B、沉淀滴定法C、两者均可用D、两者均不可用正确答案:A8.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与酚酞指示剂比较具有的特点()A、变色敏锐B、变色范围窄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正确答案:C9.能够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不需要符合的条件是()A、沉淀反应必须能迅速定量完成B、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必须足够小C、必须有沉淀生成D、必须有适当的指示化学计量点的方法E、必须用AgNO3作滴定液正确答案:E10.用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器()A、移液管B、滴定管C、量瓶D、锥形瓶E、试剂瓶正确答案:A11.下列哪一种酸只能用非水酸碱滴定A、HCOOH(Ka=1.77×10-4)B、HAc(Ka=1.76×10-5)C、H3BO3(Ka=7.3×10-10)D、苯甲酸(Ka=6.46×10-5)正确答案:C12.下列哪种误差属于操作误差()A、操作人员看错砝面值B、操作者对终点颜色的变化辨别不够敏锐C、加错试剂D、溶液溅失E、用银量法测定氯化物时,滴定时没有充分振摇使终点提前正确答案:B13.减小偶然误差在方法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回收实验C、空白试验D、对照试验正确答案:A14.在用HCl滴定液滴定NaOH溶液时,记录消耗HCl溶液的体积正确的是()A、24.100mIB、24.1mlC、24.1000mlD、24.10mlE、24ml正确答案:D15.间接碘量法中用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时,要加入过量的KI,对KI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A、增大析出I2的溶解度B、作为还原性C、防止I2的挥发D、使反应快速、完全E、作为氧化剂正确答案:E16.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含量的物质是()A、醋酸B、盐酸C、硫酸D、草酸正确答案:D17.在银量法中要用到的基准物质是()A、Na2CO3B、邻苯二甲酸氢钾C、NaClD、硼砂E、ZnO正确答案:C18.将4克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制成1升溶液,其物质的量为A、4克B、0.1摩尔C、0.1摩尔/升D、1摩尔正确答案:B19.直接碘量法适宜的酸碱度条件是A、弱酸性B、中性C、弱碱性D、强碱性E、A+B+C正确答案:E20.在滴定分析中,对滴定液的要求有:A、准确的浓度B、无色C、性质稳定D、无氧化性E、A+C正确答案:E21.在标定HCL溶液浓度时,某同学4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18mol/L.0.1017mol/L.0.1018mol/L.0.1019mol/L,而准确浓度为0.1036mol/L,该同学的测量结果为()A、准确度较好,但精确度较差B、准确度较好,精确度也好C、准确度较差,但精确度较好D、准确度较差,精确度较差正确答案:C22.用ZnO标定EDTA溶液浓度时,以EBT作指示剂调解溶液酸度应用()A、六次甲基四安B、氨水C、NH3-NH4ClD、A+BE、B+C正确答案:E23.间接碘量法滴定时的酸度条件为()A、中性或弱酸性B、强碱性C、弱碱性D、强酸性E、弱酸性正确答案:A24.可用来标定NaOH滴定液的基准物是A、邻苯二甲酸氢钾B、硼砂C、无水碳酸钠D、草酸钠E、甲酸正确答案:A2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因素是A、反应物浓度B、温度C、催化剂D、反应产物浓度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26.用 Na2C2O4(A)标定 KMnO4(B)时,其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为:A、nA = 5/2 nBB、nA = 2/5 nBC、nA = 1/2 nBD、nA = 1/5 nB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27.影响消耗滴定液的量()A、溶液的浓度B、沉淀的溶解度C、两者都有关D、两者都无关正确答案:A28.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醋酸的含量()A、超微量分析B、常量分析C、半微量分析D、微量分析E、电位分析正确答案:B29.间接碘量法中,滴定至终点的溶液放置后(5min内)又变为蓝色的原因是()A、空气中氧的作用B、溶液中淀粉过C、KI加量太少D、反应速度太慢E、待测物与KI反应不完全正确答案:E30.在定性化学分析中一般采用()A、常量分析B、仪器分析C、化学分析D、微量分析E、半微量分析正确答案:A31.酸,碱的强度越大()A、ka小于或等于10-7B、间接法配制C、cka³10-8D、Ka>10-7E、突越范围越大正确答案:E32.对直接碘量法与间接碘量法的不同之处描述错误有()A、指示剂不同B、终点的颜色不相同C、加入指示剂的时间不同D、滴定液不同正确答案:A33.AgNO3应储存在A、棕色试剂瓶B、白色容量瓶C、白色试剂瓶D、棕色滴定管正确答案:A34.用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选用的指示剂()A、甲基橙B、酚酞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正确答案:B35.用0.1000mol/LHCl溶液滴定25.00mlNaOH,终点消耗20.0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A、0.1000mol/LB、0.1250mol/LC、0.08000mol/LD、1.000mol/LE、0.08mol/L正确答案:C36.非水碱量法常用的溶剂是A、醋酐B、稀醋酸C、水D、无水乙醇E、冰醋酸正确答案:E37.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减小测量误差C、消除偶然误差D、消除系统误差E、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正确答案:E38.下列属于碱性溶剂的是()A、乙二胺B、乙醇C、水D、苯E、乙酸正确答案:A39.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可采取()措施。

南中医中药化学考研题库

南中医中药化学考研题库

南中医中药化学考研题库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学以及中药药理学等多个领域。

考研题库的建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中药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南中医中药化学考研题库的示例内容:一、选择题1. 中药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中药的药效成分B. 中药的炮制方法C. 中药的临床应用D. 中药的种植技术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A. 溶剂提取法B. 蒸馏法C. 热压法D.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3.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通常使用哪些技术?A. 紫外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1.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通常关注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药理作用。

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一般流程。

2. 阐述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及其重要性。

四、论述题1. 论述中药化学在现代中药研究和开发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对中药临床应用的影响。

五、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提取和分离某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2. 描述如何使用色谱技术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束语通过上述题库的练习,考生可以加深对中药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考研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考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题库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进行编制。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试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试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化学试卷(函本) B姓名 专业 年级 学号 得分一、是非题(每题 1分,计 10 分)1、一般甙键具有半缩醛结构,不易被稀酸水解,而易被稀碱催化水解。

2、香豆素是具有苯骈α - 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化合物总称,在结构上可看成是对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 的化合物。

3、具有 3-OH 、4-羰基, 5-OH 、4-羰基及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金属盐发生络合反应, 常用的铝盐是 AlCl 3。

4、强心甙元中具有Δ α,β -五元内酯环的,其 UV 在 217~220nm 处有最大吸收,具有Δαβ,γδ-六元 内酯环的,其 UV 在 295 ~300nm 处有最大吸收。

5、萜类化合物的主要分类法是根据分子中含异戊二烯的数目进行分类,而萜类化合物形成的真正 基本单元是甲戊二羟酸。

6、木脂素类是由许多分子 C 6-C 3单体氧化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而木质素类是由二分子 C 6-C3单体氧化 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7、胆汁酸就是胆酸的衍生物。

8 、 某成分进行薄层分离时, Rf 值太大的原因可能是展开剂的极性太小。

9、 聚酰胺柱层析用于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时,如果母核上酚羟基愈多,洗脱愈难。

10、在酸性条件下,所有生物碱类成分与碘化铋钾都会生成沉淀。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计 50 分) 1、 聚酰胺 TLC 可用来鉴定2 、专门水解α -glu 甙键的酶是3、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4 、可用于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显色的是5、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基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A 、碘化铋钾B 三氯化铝C -萘酚 - 浓硫酸D 、茚三酮 A 、 3 位增加羟基 、7、4,位引入助色团A 、糖类物质B 、皂甙类成分、酚性成分 强心甙成分 A 、苦杏仁酶B 、转化糖酶、芥子甙酶 麦芽糖酶 A 、芦荟大黄素 B 、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位置。

3,、4,位引入助色团 D 、分子中增加甲基数6、水蒸气蒸馏法适于下述成分提取,除外。

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题班级 学号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1、在以EDTA 为滴定剂的络合滴定中,都能降低主反应能力的一组副反应系数为( )。

A 、αY(H), αY(N),αM(L);B 、αY(H), αY(N),αMY ;C 、αY(N), αM(L),αMY ;D 、αY(H),αM(L),αMY 。

2、在EDTA 络合滴定中,使滴定突跃增大的一组因素是( )。

A 、C M 大,αY(H)小,αM(L)大,K MY 小; B 、C M 大,αM(L)小,K MY 大,αY(H) 小; C 、C M 大,αY(H)大, K MY 小,αM(L)小; D 、αY(H)小,αM(L)大,K MY 大,C M 小;3、以EDTA 为滴定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HY 络合物。

B 、在碱性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OHY 络合物。

C 、不论形成MHY 或MOHY ,滴定反应进行的程度都将增大。

D 、不论溶液pH 值的大小,只形成MY 一种形式络合物。

4、在络合滴定中,有时出现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其原因为( )。

(M :待测离子;N :干扰离子;In :指示剂)A 、''NY MY K K >;B 、''NY MY K K <; C 、''MY MIn K K >; D 、''MY NIn K K >。

5、在用EDTA 测定Ca 2+、Mg 2+的含量时,消除少量Fe 3+、Al 3+干扰的下述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于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B、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至pH=10;C、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D、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6、在1 mol·L-1HCl介质中,滴定Fe2+ 最好的氧化-还原方法是()。

中医医用化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医用化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医用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中“五行”包括以下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电D. 金、木、水、土、风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四气”?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C3. 中药中“四性”指的是?A. 酸、苦、甘、辛B. 寒、热、温、凉C. 酸、甜、苦、辣D. 咸、酸、苦、甘答案:B4. 中医认为“五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心B. 肝C. 脾D. 胆5. 中医中“六腑”包括以下哪一项?A. 心包B. 三焦C. 膀胱D. 肾答案:B6. 中药的“五味”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酸B. 苦C. 咸D. 辣答案:D7. 中医认为“气血”中的“气”主要指的是?A. 氧气B. 呼吸C.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D. 食物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A. 任脉B. 督脉C. 心经D. 肝经答案:C9. 中医理论中“阴阳”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阳C. 五行D. 六气答案:D10. 中医治疗疾病时,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方法?A. 针灸B. 拔罐C. 按摩D. 手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________。

答案:精2. 中医中“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木生火、火生________、金生水。

答案:土3. 中药的“四气”中,具有温热性质的是________和热。

答案:温4. “五脏”中的“心”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君主之官”,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

答案:主血脉5. 中医理论中认为“六腑”中的“胆”主要功能是________。

答案:贮存和排泄胆汁6.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是________。

答案:酸7. 中医理论中“气血”中的“血”主要指的是________。

答案:营养全身的红色液体8. “经络”中的“任脉”位于人体的________。

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T HCl/NaOH=0.01234g/mL是指()A. 1mLNaOH标准溶液可与0.01234克HCl完全作用B. 0.01234mLNaOH标准溶液可与1克HCl完全作用C. 1mLHCl标准溶液可与0.01234gNaOH完全作用D. 0.01234mLHCl标准溶液可与1gNaOH完全作用E. 以上均非标准溶液是()A. 不能直接配制的溶液B. 浓度已准确知道的溶液C. 浓度永远不变的溶液D. 当天配制、当天标定、当天使用的溶液E. 只能用基准物质配制的溶液下述关于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之间关系的正确论述是()A. 基准物质可以采用直接法配成标准溶液B. 基准物质只能采用间接法配成标准溶液C. 标准溶液可以用来标定基准物质准确配成的溶液D. 基准物质配成的标准溶液稳定性差在下列何种溶液中,高氯酸,盐酸,硫酸的强度有差异( )A.纯水 B.液氨 C.乙二胺 D.乙胺 E.醋酸下述各项,在水溶液中为两性物质的是( )A.HCl B.H2SO4 C. NH3·H2O D.NH4Ac E.NaOH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的那点称为()A. 等当点B.滴定终点C. 理论终点D. 化学计量点E. 突跃点对0.1mol/LNaOH滴定0.1mol/LHAc的正确描述是()A.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4.3~9.7B.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4.3~8.7C.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5.7~8.7D.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7.7~9.7E.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10.7~12.7配制HCl 标准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A. 采用直接法配制B. 采用间接法配制C. 贮存于塑料瓶中D. 先配成饱和溶液再稀释E. 以上均非在不同pH 值溶液中,EDTA 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

在何种pH 值下,EDTA 主要以Y 4-形式存在? ( )A .pH =2B .pH =4C .pH =6D .pH =8E .pH =11影响EDTA 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位滴定法(一)判断题()1.以EDTA为滴定剂的配位滴定应用最广的原因是其配位比简单。

()2.在EDTA配位滴定中,酸度越高,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越宽。

()3.在EDTA配位滴定中,金属指示剂的应用条件之一是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与金属离子和指示剂所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有显著不同。

()4.用普通软质玻璃瓶较长时间贮存EDTA标准溶液,EDTA浓度会增高。

()5.配位反应的稳定常数越大,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6.配位滴定法常用的指示剂是铬酸钾。

()7.金属指示剂也可作酸碱指示剂。

()8.配位滴定法中,滴定突跃不因用较稀的溶液进行而受影响。

()9.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离子的反应中,其反应式为M+Y≒MY时,则其平衡常数称为不稳定常数。

()10.通常将logC·K MY'≥6作为判断能否准确进行配位滴定的界限。

()11.金属离子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弱碱,它们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生成与原来颜色不同的配合物。

()12.水硬度的测定常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单选题1.在不同pH值溶液中,EDTA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

在何种pH值下,EDTA主要以Y4-形式存在?()A.pH=2 B.pH=4 C.pH=6 D.pH=8 E.pH=112.EDTA能与多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

在其多种存在形式中,以何种形式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最稳定()A.H2Y2-B.H3Y-C.H4Y D.Y4-E.HY3-3.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

酸效应是指()A.加入酸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现象B.酸能使某些电解质溶解度增大或减小现象C.酸能使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D.酸能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现象E.酸能使配位体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4.与EDTA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 .酸度B .金属离子浓度C .湿度D .辅助配体浓度E .稳定常数5.配位滴定法的直接法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指( )A .金属指示剂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B .游离的金属指示剂的颜色C .游离的金属离子的颜色D .EDTA 与金属指示剂形成配合物的颜色E .被测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配合物的颜色6.金属指示剂一般为有机弱酸或弱碱,它具有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同时它也是( )A .有颜色的金属离子B .无颜色的金属离子C .金属离子的配位剂D .金属离子的还原剂E .金属离子的氧化剂7.在EDTA 配位滴定中,所选用的金属指示剂的稳定常数要适当,一般要求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MIn K ( )A .>'MY KB .≥108C .<100/'MY KD .≥100'MY KE .<'MY K /1008.用EDTA 法测定自来水的硬度,已知水中含有少量Fe 3+,某同学用NH 3-NH 4Cl 调pH =9.6,选铬黑T 为指示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但溶液一直是红色找不到终点,其原因是( )A .pH 太低B .pH 太高C .缓冲溶液选错D .指示剂失效E .Fe 3+封闭了指示剂9.已知某金属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pKa 值如下:-=-=-=−−−→←−−−→←−−−→←31221020.63321In HIn In H In H pKa pKa pKa 紫红 蓝 橙红 红该金属指示剂和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红色,问该金属指示剂用于配位滴定的适宜pH 范围是( )A .pH <4B .pH4~6C .pH6~10D .pH10~12E .pH >1210.配位滴定法的关键是( )A 酸效应B M 的水解效应C 辅助配体的配位效应D 指示剂的选择与滴定条件E 以上均非11.通常判断能否进行配位滴定的界限是( )A .lgC·K MY ≥6B .pM ≥lgK MIn '+1C .pM ≥lgK MIn -1D .lgC·K MY '≥6E .lg(C M 0·K MY ')+ lg(C N 0·K MY ')≥612.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是( )A .]][[][Y M MYB .]][[][Y MY MC .]][[][M MY YD .][]][[MY Y ME .][]][[M Y MY 13. EDTA 是常用的配位剂,主要是因为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以下特点( )A .分级配位B .配位比简单C .生成有色配合物D .形成环状螫合物E .以上均非14. 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 )A . 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和EDTA 的浓度B . EDTA 浓度和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C . 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和指示剂的加入量D . 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和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E . 以上均非15. 判断配位滴定能否准确进行的界限是MYM K C '⋅lg 大于等于( ) A . -6 B . -8 C . 6 D . 8 E . 1216. 配位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是( )A . 酚酞B . 铁铵矾C . 铬黑TD . 淀粉E . 甲基红17. 水的硬度测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是( )A . 酚酞B . 铁铵矾C . 铬黑TD . 淀粉E . 甲基红18. 配位滴定突跃范围除了与被测金属离子浓度有关,还与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有关,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 K MY 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越宽B . αY 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宽C . αM 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宽D . C M 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越窄E . 以上均非(四)多选题1.在EDTA 配位滴定中,影响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 .酸度B .其它配位剂C .绝对稳定常数D .金属离子电荷数E .金属离子半径2. 用确定浓度的EDTA 滴定某金属离子M 时,得到的突跃范围较大,这说明滴定时( )A .反应的平衡常数较大B .反应时溶液的酸度很高C .反应时未加任何缓冲溶液D .金属离子M 的浓度较大E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较宽3. 配位滴定中,影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是( )A.K稳B.K不稳C.K MY‘D.被滴金属离子浓度E.指示剂的选择4. 影响 EDTA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是()A.酸度B.湿度C.金属离子浓度D.辅助配体浓度E.稳定常数5. 金属指示剂必备的条件是()A.显色配合物(MIn)应有一定的稳定性B.显色配合物(MIn)的稳定性应小于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MY的稳定性C.显色配合物(MIn)与指示剂(In)本身的颜色应显著不同D.指示剂的浓度要远远小于金属离子的浓度E.指示剂对金属离子的显色应具有广泛性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措施有()A.配位掩蔽法B.酸碱掩蔽法C.选择解蔽法D.沉淀掩蔽法E.氧化还原掩蔽法7. 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A.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和EDTA的浓度B.EDTA浓度和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C.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和指示剂的加入量D.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E.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8. 下列有关αY(H)值的正确说法是()A.αY(H)值随pH减小而增大B.logαY(H)值随[OH-]增大而增大C.在高pH值时,logαY(H)值约等于0 D.在低pH值时,logαY(H)约等于1E.当αY(H)=1时,无酸效应9.在EDTA滴定中,配位掩蔽法是应用最多的掩蔽方法。

对于配位掩蔽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位掩蔽剂必须是无色可溶的B.掩蔽剂的用量愈多愈好C.掩蔽剂都是有毒的D.KCN是应用较广泛的掩蔽剂E.使用掩蔽剂时,要控制一定的酸度条件(五)名词解释1.酸效应:由于存在使配位体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酸效应。

2.辅助配体的配位效应:在配位反应中,常需加入有缓冲作用的辅助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性较弱且能取代的配离子,使金属离子在较高pH下不水解仍能进行EDTA滴定,但当有辅助配体存在时,若浓度不当,会使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降低,也不利于反应向生成MY 的方向进行,这种影响在配位滴定中称为辅助配体的配位效应。

3.金属离子指示剂:能与金属离子生成与自身颜色不同的有色配合物的显色剂,用于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

4.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指示剂在滴定终点到达时不发生颜色变化的现象。

5.配位掩蔽剂:利用配位反应降低干扰离子浓度以消除干扰所加的试剂。

(六)简答题1.何谓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对滴定反应有何要求?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有何意义?3.金属指示剂应具备哪些条件?4.酸度和其它配位剂的配位效应对EDTA 滴定突跃大小有何影响?5.引起指示剂产生封闭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说明水的硬度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7.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七)计算题1. 50.00mL KCN 溶液需要20.00 mL 0.1100mol/L AgNO 3溶液恰好到达计量点,计算KCN 溶液的摩尔浓度。

2.称取纯锌0.3268g 溶于稀盐酸中,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定量移取25.00mL ,在测定条件下用EDTA 溶液滴定至终点。

EDTA 的用量为23.54mL ,试计算EDTA 溶液的浓度及其对MgO 的滴定度。

)/30.40,/37.65(mol g M mol g M MgO Zn ==3.称取含有KCN 和NaCN 的样品0.4340g ,需用38.42mL 0.1022mol/L 的AgNO 3溶液滴定至终点,试计算此样品中KCN 的百分含量。

)/12.65,/01.49(mol g M mol g M KCN NaCN ==4.将0.1184g 纯MgCO 3溶于稀盐酸中调节到合适的pH 值。

用EDTA 溶液滴定至EBT 指示剂显示终点。

EDTA 溶液的用量为17.61mL ,试计算此EDTA 溶液的浓度及其对锌的滴定度。

)/37.65,/31.84(3mol g M mol g M Zn MgCO ==5.称取含 Na 2SO 4试样0.5000g ,溶解后,稀释至250.0mL 。

移取试液25.00mL ,加入0.05000mol/L BaCl 2溶液25.00mL ,过滤,滤液和洗液收集后以0.05000mol/L EDTA 溶液滴定至计量点,消耗20.00mL 。

试计算试样中Na 2SO 4的百分含量。

6.配制500mL 0.5100mol/L 的EDTA 溶液,需称取含有0.3%过量水的Na 2H 2Y·2H 2O 多少克?该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为多少?7.称取纯CaCO 30.2000g ,加盐酸溶解,煮沸赶去CO 2,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