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设计方案word课件
《漫画》微课_《8.漫画》美术(x)x中学.doc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漫画》教学设计—XXx×××××x中学【学生分析】就最常见的画种来说,漫画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最熟悉的。
XX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然,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虽然有着很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并不如漫画吸引他们,但他们对漫画的了解普遍简单,对漫画的创作思路,表现方法,类别特点等都缺乏认知,因此本课将使学生更系统的了解漫画知识。
【教材分析】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门类,它不像其它画种以使用材料和工具来定名,它这个“漫”名,集中到一点,是指它的艺术形象。
通过欣赏和学习创作漫画,可以使学生思维敏捷,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现象,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从而使学生面对人生的态度价值观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判断,以漫画的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所以在学习漫画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同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联想力,表现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肖像漫画的造型要素,能够用夸张的表现方法为自己或同桌画一幅肖像漫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分析漫画认识肖像漫画,发现肖像漫画的造型要素,体验肖像漫画的夸张技巧与肖像漫画的创作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肖像漫画的创作乐趣,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爱,对自身成长的关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以及肖像漫画的造型要素。
教学难点: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特征,完成一张肖像漫画创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纸、铅笔、记号笔、彩色铅笔、板书、镜子等。
【教学过程】(-)导入:(师)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些大人物,想不想看?掌声在哪里。
(师)这些名人的画像都属于哪一种绘画形式?(生)漫画(师)漫画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漫画。
板书:漫画(师)那什么是漫画呢?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可以用于讽刺或愉悦具有幽默感的图画。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完整资料).doc

酒店中餐厅
教学过程
视频展示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辅助资源
时间
1、导入
(1分钟以内)
首先,教师进行导入,说明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PPT显示导入案例,启发学生思考:点菜前的准备工作?
案例讨论
PPT1-8页,显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难点,案例说明的问题:点菜前的准备工作
1分钟
2、点菜技巧展示
(7分钟左右)
1分钟以内
3.上茶水后,服务人员询问客人是否点菜,客人同意,拿菜单给客人,站在主人身后做好点菜准备,正式点菜之前,首先询问客人是否有饮食禁忌,客人告知没有。(弹幕:箭头指向服务人员嘴巴,打出字幕“询问”),
4.教师入镜介绍:点菜之前必须要询问客人在饮食方面的禁忌。
5.首先开始点冷菜(弹幕:冷菜要求:荤素搭配,色彩搭配)
3.现场教学:通过创造餐厅点菜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能深刻全面的了解点菜的流程;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对点菜要求及基本技巧灵活掌握。
设计思路
在回顾上节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本次课程内容,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示出点菜的流程、基本要求、技巧,在展示点菜环节的过程中,一边展示主要的知识点,一边让学生自行模拟各个要点,视频教学与模拟教学同步进行,最后进行总结。
11.教师入镜介绍,通过聆听客人讲话的口音,语气及客人间的交流,判定客人就餐的目的,加强点菜的针对性。
12.客人面露喜色:“好的呀,的确很久没吃过家乡菜了,你们这边做的地道吗?”服务员:“我们这边有专门的四川厨师,包您满意,您看来份酸菜鱼怎么样?“客人:“酸菜鱼是川菜的代表啊,是要回味一下了。”其他客人也表示赞同,服务员:“先生,川菜里面我们还有个宫保鸡丁您要不要也试试?”客人:“这也是典型的川菜啊,那就试试吧。”同时,客人对服务人员的机智表示赞许。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ppt

要给学生提示性信息
例如: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用颜色线标识 用符号图形标注 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
微课程是整个 教学组织中的
一个环节, 要与其它教学 活动配合
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
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 ü基本问题 ü单元问题 ü内容问题
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大众媒体中 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找到相关视频约3690个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观看三、微课制作 方法
1、 使用手机录制 2、使用录播教室录制 3、使用拍摄设备录制 4、使用PowerPoint2010制作 5、使用录屏软件录制(手写板) 6、用智能笔录制 7、用IPAD录制 8、其他……
四、一节好的微课
• 1.一节好的微课必然是适合学生的微课, 学生爱看,微课才有意义
• 2.一节好的微课必然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 计,微课技术是排在第二位的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一、什么是微课
• 1.微课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而设计的一堂短 小精悍的课
• 2.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 3.微课的时间应控制在3—10分钟之间 • 4.微课的结构要完整
二、为什么要制作微课
• 1.课堂使用微课,可以丰富课堂形式 • 2.可以留给学生课下看,以巩固学习效果 • 3…….
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
• 概括要点 • 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 • 强调重点和难点
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
• 要说清楚
还要说清楚
•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
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
• 要清楚地说明应该
(完整word版)微课教学设计模板.doc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左雷学科语文教龄16 微课名称讲解病句修改视频长度6分34秒录制时间2014年5月知识点来源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
知识点描述让初二学生了解病句类型,进一步判断语句是否存在语病。
预备知识修改一些带有语病的句子
教学类型
讲授型问答型练习型
适用对象八年级学生
针对学生对病句修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病句的类型,提高学生解
题的能力,我设计了这个微课。
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出示教学目标,指出病句设计思路
的类型,然后让学生区别判断,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对
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内容时间
一、片头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病句的类型与病句修改的方法与符号、,
90 秒以内( 30 秒以内)能初步判断一句话是否是病句。
第一部分内容:典型例题60 秒
第二部分内容: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
二、正文讲解
搭配不当
( 8 分钟左右)240 秒
成分残缺
重复累赘
前后矛盾
第三部分内容:
60 秒
病句练习。
三、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30 秒以内( 30 秒以内)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得有个过程,同时有他的局限性和规律性。
在上面的教学过
程中,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从认识入手,让学生找出“病
自我教学反思
句的类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辨别,能修改一些常见的病句。
需要学生在练
习中反复操练,才能提高解题能力。
《人声分类》_微课《人声分类》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微课《人声分类》教学设计主题名称:微课《人声分类》微课类型:讲授型微课所属学科:小学音乐五年级。
用途说明:通过视频学习和文字展示让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各类人声的音色特点。
教学目标:1 .通过听赏、讲解,让学生了解人声分为哪几类。
2 .认识每类人声演唱,结合特点再指导学生辨别人声演唱的类别。
3 .通过分析、学习,更深一层掌握常见的声乐演唱中人声的音色的特点,达到能品味人声的美的目的。
教学重点:在听赏中辨别童声、男高音(tenor)、男中音(BaritOno)男低音(BaSs)、女高音(Soparano)、女中音(Mezzo一Soprano)、女低音(AIto)教学难点:辨别各类人声的音色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练习法制作方式:拍摄(手机录制)、录屏(屏幕录制)、手机录音、演示文稿(PPT)、Worder文档、动画、软件SamtaSiaStUdi08,生成和分享MP4SmartP1ayer(最大1080P)。
设计思路:1语谈话简单导入2.揭示课题,细致讲解人声分类3.观看视频,听赏辨析每一种人声分类的特点4.复习巩固当堂所学内容内容过程:一、谈话导入1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声音的海洋,一起探索人生的奥秘,学习《人声分类》。
【设计意图】简单谈话引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
【过渡句】在声乐中,我们可以根据人的生理差异,如声带的大小,形状厚薄可以将人声系统的分为童声、男声、女声。
二、揭示课题,细致讲解2 .讲解和听赏人声分类的歌曲3 .根据人声的类别与声音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声可分为三类:童声、男声、女声。
4 .再根据人声声音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把男声划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声可以划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1)听赏童声视频,以文字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童声、童声前期、童声后期的音色特点。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课件(精选7篇)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课件(精选7篇)语文微课教学设计课件【篇1】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7个生字“圣、诞、驯、橇、附、竖、仍”;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
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2、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2、师:谁能介绍一下画面上的人物?(学生交流,结合简介圣诞节)板书:圣诞老人3、出示:第一节自由读师:谁能用文中的语言来介绍一下圣诞老人?结合学习:“驯鹿”“雪橇”(通过媒体画面了解)重点注意驯:字音撬:字形4、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新词1、出示自学要求,进行小组学习(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自学生字。
(2)边读边思: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口头填空:芬兰的大王告诉孩子们,圣诞老人就住在,它能听到;芬兰还有;如今,圣诞老人用。
2、自学情况交流检查:(1)出示词语:驯鹿雪橇打扮迎接电脑俄罗斯竖着玛尔库指名读、正音;开火车领读;(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填空交流:芬兰的大王告诉孩子们,圣诞老人就住在,它能听到;芬兰还有;如今,圣诞老人用电脑。
(交流后示答案齐读)三、品读课文1、再读第三节,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声2、说话训练: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会对圣诞老人说些什么呢?他们在信中会写些什么呢?(小组交流、班中交流)3、创设情境(媒体):小朋友我来啦!你们有什么心愿吗?赶快说给我听听吧!(学生写写后交流)师:圣诞老人已经听到了你们的心声,相信他一定会想满足大家美好的愿望。
4、指导朗读第三节过渡:圣诞老人的故乡究竟是怎样的呢?你们想去看看那神秘的极地世界吗?想读读那些描述它的充满魅力的文字吗?5、出示课外补充资料,小组内自由阅读6、阅读后进行想像说话训练:芬兰人还选了北极圈附近的一个村庄为圣诞老人村。
村口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圣诞老人的故乡”。
提示语_x《提示语》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怎样把提示语写精彩》教学设计
XXXX、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之所以不生动、不具体,“写不好人物语言”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这节微课力图让学生懂得怎样把对话写好,怎样把提示语写精彩。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写好对话中的提示语,加入动作、神态等,不重复用“说”。
2 .能灵活安排提示语的位置。
3 .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三、教学重难点:
1不重复用“说”。
4 .加入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5 .提示语的位置安排合理,标点使用正确。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怎样把提示语写精彩。
(二)、学习新课
1 .不单调的“说”。
2 .带动作的提示语
3 .动作+神态写提示语。
4 .小练习
5 .调整提示语的位置。
位置变化,标点也跟着变化;
学习提示语标点儿歌;
小练习。
6 .对话分段写更清晰。
(三)、本课小结。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_《两点直接,线段最短》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微课设计
一、设计构思:
本节微课设计是在学生学习XXX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课《比较线段的长短》之前,首先通过选择最短路径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和了解了线段的性质,引出比较线段长短的必要性。
作为课前预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和掌握公理,为第二天的新课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借助微课,让学生直观而又快速的了解“两点之间的连线中,
线段最短”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
动手操作,感受公理的形成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五、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从A到B处有四条路线,那条路最近呢?
微课显示:利用测量工具测量直的线,利用毛线、数据线等测
量曲的线,从而很快得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
提问:什么是两点间的距离?
六、教学反思:
本节微课在设计之初是考虑用动画形式呈现,但是水平有限无法表达出我想要的效果,因此手机录像,想为学生做个简单的预习导课内容,
为第二天的新课打好理论基础。
考虑到该公理的延伸内容:三角形三边关系在之后的章节,此时并未提前与之关联,导致配套练习没有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内容:
用几何画板演示如果改变定点到定直线距离(p)时对抛物线形状影响,从而得到,p越大抛物线的开口就越大,当p缩小为0时,图象将变为经过点p且与定直线垂直的直线。
30 秒
第三部分内容:
归纳总结出抛物线的定义、焦点、准线和满足的几何特征。
70 秒
三、探究抛物线画板画出的图象,让学生比对椭圆、双曲线建立直角坐标系方法,从而建立了三种常见的坐标系。
教学资源与环境:几何画板、PPT、录屏软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一、引入
内容:
大家好,前面我们学习了椭圆、双曲线两种圆锥曲线,下面我们学习另一种圆锥曲线--抛物线,然后回顾二次函数和观察投篮轨迹。
30秒
二、探究抛物线的定义
第一部分内容:
用几何画板演示抛物线的生成过程和的探究,从而总结出抛物线的定义、焦点、准线和满足的几何特征。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视频长度
8.23
录制时间
2017.5
知识点来源
学科:数学年级:高二教材版本:人教A版选修1-1
知识点描述
全面系统探究学习抛物线的定义、四个标准方程及相关性质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启发型 □讨论型 □演示型 □实验型 □练习型 □表演型 □自主学习型 □合作学习型√探究学习型□其他类型
40秒
第四部分内容:
比对建立椭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选择不同的坐标系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标准方程,那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也会因焦点位置不同,它的开口方向就不同,从而标准方程也不同。然后让同学探究完成表格。分析表格中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可以总结出口诀:左2次,右一次,一次定焦点,焦点定开口,开口定符号,4倍要记住。
120秒
四、小结
内容: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抛物线的定义和四个标准方程。
25秒
教学评价设计
在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准线、焦点坐标等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学生通过学生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兴趣也有很大提高。
抛物线定义是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及研究几何性质的基础,是本节课其他知识产生的核心,所以应让学生充分讨论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
难点:如何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正确区分四种抛物线标准方程的特征。
突破策略: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时,建立坐标系,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尤为重要。同时,不同的曲线有不同的建系策略,无法统一定论。抛物线标准方程因建系不同共有四种,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所以,恰当的建系和分清四种方程都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借助于小组活动,学生之间相互启发,降低思维难度,有效地突破难点“如何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通过让学生观察表格的形式,有效突破难点“正确区分四种抛物线标准方程的特征”。
适用对象
高二、高三
设计思路
通过几何画板探究抛物线的定义,和通过建立不同坐标系推导出抛物的标准方程,类比椭圆、双曲线求出不同的形式的标准方程,及它们相对应该的图象、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设计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创设有趣的活动氛围,运用几何画板来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最后自己可以总结出所学的新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
55秒
第二部分内容:
选择其中一种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设焦点到定直线的距离为p,动点M的坐标为(x,y),运用前面学习过的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求出抛物线的方程。
60秒
第三部分内容:
根据刚才的推导过程,可以求出另外两种建系方法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三个方程,选取其中最简单的方程作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得出此时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准线方程、几何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抛物线的定义中定点与定直线的位置关系,抛物线上点满足的条件;掌握抛物线的焦点、准线方程的几何意义;正确区分四种抛物线标准方程特征,并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过程与方法:借助于生活实例,直观感知抛物线形状;通过折纸实验和观察几何画板中点的运动轨迹,归纳概括抛物线定义;经历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学会用坐标法求解抛物线标准方程,提高观察、分析、类比、计算的能力。
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教材人教A版选修1-1第二章共包括三部分内容《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其中《抛物线》分两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抛物线和椭圆、双曲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有:从形上,椭圆是封闭的中心对称曲线;双曲线是非封闭中心对称曲线;抛物线是非封闭轴对称曲线;从标准方程的个数上,椭圆、双曲线各有两个,而抛物线有四个。联系主要有:三者都是圆锥曲线;研究方法相同,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定义,利用坐标法推导标准方程。教材将《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安排在《椭圆》《双曲线》之后,是对圆锥曲线知识的延续与完善,同时又为后续研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提供了线索和依据。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抛物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验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
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根据具体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能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突破策略:通过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抛物线的定义”;通过逐层递进式的问题设置,突出重点“根据具体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能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焦点坐标、准线方程”;通过例题和练习等进一步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