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课件:8-22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小贴士】 欧美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文学艺术流派。现实主义流派的特 点是真实反映现实,揭露和批判现实;现代主义流派的特点是反传统、反理性, 重视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文学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文学的繁荣 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历史 必修3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第 22 课 文学的繁荣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知识梳理构建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解读] 恩格斯高度评论了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 《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 命的镜子”。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大动荡;《战 争与和平》通过描写卫国战争,把众多人物与事件组织到一起,描写了俄罗斯社 会的整整一个时代。从恩格斯和列宁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两位作家作品的共同之 处都是现实主义作品,都反映了各自国家的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八单元22文学的繁荣课件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材料: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 的产物。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接 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 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为 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 响。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根据材料概括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
——《西风颂》节选
一、浪漫主义文学
1820—1823西班牙革命(反对专制统治)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1825—1826俄国革命(要求废除农奴制)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1830年比利时革命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动荡的欧洲
一、浪漫主义文学
卢梭
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 命,但法国大革命之后,并没 有建立起启蒙思想中的理想社 会。相反,暴力、恐怖和战争 似乎嘲弄着人们的理性。在理 性缺失的现实面前,一种反叛、 变革的情绪在各个领域滋生, 最终汇成了巨大的浪漫主义潮 流。
二、现实主义文学
安徒生(1805—1875) 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他 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被译为 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在全球 陆续发行出版。
二、现实主义文学
马克·吐温
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 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 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其交游 广阔,威廉·迪安·豪威尔士、布 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 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 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马克·吐温”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 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 生涯,意思是“两个标记”。《顽童 流浪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 续集,严肃的气氛比后者更为浓厚。 这书成为了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必修 书。
高中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表现 (1)文学领域:作品打破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 故事缺乏完整的情节,甚至缺少常规的开头 和结尾,令人难以捉摸;注重人物的描写, 但是人物动作无聊,出现一些乏味的对白。 (2)美术领域:画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 现形式,出现了许多的美术流派,他们重视 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 的表现手法,艺术上更趋向于极端化。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3)音乐领域:既有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流 行音乐,又有震耳欲聋、节奏强烈、广泛运 用声、光、电技术的爵士乐等。 3.影响 (1)现代主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现代 人受到心灵的震撼。 (2)使人们产生迷惘的心理,更加深入地思考 一些问题,剖析社会的变化。
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
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复习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西方文学
⑴现实主义继续发展 萧伯纳——《苹果车》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西方文学
得名
四、印象画派
2、后期印象画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⑴、特点 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
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⑵、代表作品 荷兰:凡高《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 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四、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
1、背景 A、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 伤; B、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 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C、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 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 创作。
2、民族乐派 ⑴、特点:宏扬民族特性 ⑵、杰作:
俄国——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1、发展变化
2、特点 A、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
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 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B、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 瑰丽
二、浪漫主义美术(1815年后)
3、代表作品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西班牙: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
三、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
• 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有哪些?
• ①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 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
高二历史必修3 第八单元 单元总结

) B.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单元总结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解析】 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旨在考查学生 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世纪上半 19 叶的欧洲,政治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社会各阶层, 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 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 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B 项正确;古 典主义文学出现于 17 世纪,A 项错误; 现实主义文学出 现于 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C 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出 现于 20 世纪,D 项错误。
人 教 版 历 史
必修③
单元总结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美术领域:由于心理压力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 展,画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许多 的美术流派,他们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采用夸张、 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艺术上更趋向于极端化。 (3)音乐领域: 既有通俗易懂、 轻松活泼的流行音乐, 又有震耳欲聋、节奏强烈,广泛运用声、光、电技术的 爵士乐等。
人 教 版 历 史
必修③
单元总结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例 1】
(2011· 北京文综,4 分)19 世纪上半叶英
人 教 版 历 史
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 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 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 品风格应属于( A.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20 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1.背景 (1)严重的精神危机:残酷的世界大战和令人触目惊 心的经济大危机,使人们对资本主义本来就已失望、不 满的心理受到更大的打击,心灵遭到扭曲。现代主义作 者感到人生荒诞、毫无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 归宿,于是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体现这种精神危机。
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标要求:1.了解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世界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世界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二十二课文学的繁荣学习目标: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背景、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2.掌握现代主义文学、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的主要成就。
3.认识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学会区分不同的文学流派。
[情景导学]材料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撒!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雪莱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思考:作品风格与他相似的你还知道有哪些人?提示:雨果、拜伦等。
一、浪漫主义文学[教材导学]1.背景(1)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原因①欧洲各国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②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2.特点(1)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
(2)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3)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创作风格。
3.代表(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轻巧识记]文学流派的判断方法对一种文学流派的判断,一定要全面把握这种流派的时代背景、风格特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地位。
时代特征决定作品风格,作品风格反映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

《老人与海》是海明 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 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 年出版。是海明威最 著名的作品之一。它 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 夫,与一条巨大的马 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 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 的讲述。它奠定了海 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 突出地位,这篇小说 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 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 尔文学奖
《播种者》穿着大木 靴,腰挂种子袋,一 面右手撒种子,一面 重复地一步步向前走。 用欧洲的耕种方法, 这样撒种子以后,就 要让马曳犁把土埋上。 然而我们看画面,在 撒种子的农民后面, 飞来几十只鸟儿,想 吃净他撒的种子。
这幅名画是莫奈于1873 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 一幅写生画。他在同 一地点还画了一张 《日落》, 两幅画都
图中那位青年姑娘,在 硝烟中一手高擎三色旗, 一手提枪,奋勇当先, 正在召唤群众前进的。 她旁边一位群众的上衣、 露出来的一角衬衣和腰 带正好是三色旗的颜色, 还可以隐约看到北塔楼 上飘扬的一面共和国旗 帜。期待着自由的来临, 既是起义参加者的真实 写照。作品展示了硝烟 弥漫的巷战场面,以一 个象征自由的女神形象 为主体,她高擎三色旗, 领导着革命者奋勇前进。 画面气势磅礴,色调炽 烈,用笔奔放,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
《安娜·卡列尼娜》是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 尔斯泰的代表作品。 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 娜的追求爱情悲剧, 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 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 索这两条线索,描绘 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 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 彩的图景,先后描写 了150多个人物,是 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 的作品。
《约翰·克利斯朵夫》 (Jean-Christophe)是 一部通过主人公一生经 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 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 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 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 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 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 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 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 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 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 境界。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课件:8-2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要点解读分析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现代主义美术出现的原因
20 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 术。它出现的原因是:20 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 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 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 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 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新问题;艺术家们深受 20 世纪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更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思维拓展提升
历史 必修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构建 要点解读分析 思维拓展提升 目标达成检测
[主题]印象派的诞生 [史料] 1874 年,一群不出名的年轻画家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 35 号举办了一次“无名艺术家联合展览会”。这场展览会展出了莫奈 1872 年完成 的一幅油画写生《日出·印象》。在这幅画里,莫奈用奇特的技法描绘了他自己所 体验到的海上日出那转瞬即逝的壮观景象,用“光”与“色”成功地再现了大自 然。这幅画中除了一轮清晰的朝阳,其余的事物都若隐若现。透过作品,人们所 能感受到的只是“光”与“色”的交织。公众看了这幅画后纷纷感叹眼中只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③《人间喜剧》 ④《自由引导人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
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
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Biblioteka 还要多”。恩格斯这里说的作品是
A.《西风颂》 B.《巴黎圣母院》
C C.《人间喜剧》 D.《战争与和平》
3、代表及作品:
展现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方方面 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法国---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英国---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 卡列尼娜
丹麦 安》徒生—童话,同情弱者,嘲弄权贵
挪威 易卜生--《玩偶之家》社会问题剧
3、代表及作品:
海明威(美 国):《老人与海》 典型的现代主 贝克特(爱尔兰):《等待戈拉》 义荒诞派作品
四、20世纪苏联文学
1、代表作品:
1)高尔基:《母亲》 ----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2)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激励了中国千千万万青年人投身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
流派
D A.人生是毫无意认的,人的一生是痛苦的、
绝望的 B.世界是荒诞的,现实的丑恶的,人们的生 活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 C.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的生活情 形,他们每天都在等待 D.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 迷惘
同点是( ) A.揭露社会问题
A
B.热衷于塑造正面和赞美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
C.鼓吹暴力革命
D.崇尚理性主义
9、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
的上演引起轰动,其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变迁
B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
10、《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
第1课文学的繁荣
2010年考纲要求: 1、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 2、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苏联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18C-19C30S)
1、背景: ①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但资’并不美 好 ②对现实的失望并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特点:歌颂人的感情;丰富想象力构思和跌宕起伏情节 3、代表及作品: 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潮
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
A.《十日谈》 C.《人间喜剧》
C B.《巴黎圣母院》
D.《老人与海》
6、 14-16世纪的西欧文学与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都体
现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下列作品能
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作品是
①《神曲》 ②《歌集》
③《三国演义》④《红楼梦》
A.①②③
B.①②④
B
C.②③④
形故式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 显理由;故事的背景不明
六十年代 起
确,很难理解其中的因果
关系语言背离传统
代表人物 及成就 雨果、 雪莱、 海涅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
海明威 贝克特
1、在法国,人们由于对大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
度感到失望,为寻找精神寄托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
品有( )
①《悲惨世界》 ②《巴黎圣母院》
艺术作品有( )
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②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④凡高的《向日葵》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5、“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
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
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
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
浪漫主 义文学
现实主 义文学
现代主 义
19世纪以来的文学流派及成就
特点
盛行时间
背景: 对现实的失望; 18世纪末 题材:发掘人的感情世界; 至19世纪 形式: 想像力丰富的构思 30年代
和跌宕起伏的情节
题材:真实再现社会风貌, 19世纪30 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年代起
形式: 揭露批判社会罪恶
题材: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20世纪五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盛行一种与传统风格迥
异的戏剧流派——荒诞派。下列关于这一流派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它以表现人生世界的荒诞为创作本意 B.它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和戏剧冲突
C
C.它反映了人们对启蒙学者“理性王国”的失望
D.它反映了人们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危机
4、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
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
法国 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
英国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 由和理想而斗争
德国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爱国情感
二、现实主义文学(19C30S后)
1、背景: 工革’开展,资’发展,矛盾尖锐 2、特点:AB关 又。注 称社 为会批问判题现,实揭主露义和。批判社会罪恶
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
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
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些反映了
《红楼梦》的创作风格为
A.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C
11.《等待戈多》是作者贝克特的荒诞 剧作有代表作家,这种荒诞的主题所要 反应的是 ( )
美国 马克.吐温作品批评种族歧视
三、20世纪西方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早期) 1)英国:萧伯纳《苹果车》 2)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2、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以来)
1、背景: 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和席卷欧美资 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影响了文学发展
2、特点: 集中表现自我,采取反传统的形式, 手法怪诞。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010年考纲要求: (1)19世纪以来的文学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苏联文学。 (2)19世纪以来的美术 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 和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品。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影视艺术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①②③④
7、“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
该诗句的风格是:
A.18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
B.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 C.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风格
B
D.20世纪欧洲的现代主义风格
8、《巴黎圣母院》和《安娜·卡列尼娜》分别是浪漫
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两种文学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