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共87页

合集下载

质量零缺陷管理ppt课件

质量零缺陷管理ppt课件
26
零缺陷管理应具备的心态
事情第一次就做对; 避免双重标准——如果所有人都能站在顾
客的角度看问题,那么一切标准都统一了。 绝不允许有错误; 非常重视预防; 必须符合全部要求。
27
零缺陷管理的误区
不是质量控制的方法,而是全公司的管理运行系统; 不是头痛医头的手段,而是标本兼治的完整性方案; 不是重在事后的补救,而是重在事前对问题的预防; 不是“贴金”和“做秀”,而是结果导向的绩效突破法; 不是仅控制内部过程,而是通过过程为客户创造价值。
17
补救与顾客忠诚
补救是一柄“双刃剑”,有可能 对企业形象造成伤害。就像一个人 买了一个名贵的瓷器,如果不小心 摔碎了,尽管修补好了,但由此而 形成的裂缝却会永远地存在下去 。
18
不满足顾客要求的后果
很遗憾,这 并不是我想
要的。
19
失去顾客的代价
把一个现有顾客培养成一个忠诚顾客的费用(1) 赢得一个新顾客的费用(5) 重新赢得一个不满意顾客的费用(12)
52
53
54
戴明的PDCA循环
AP
AP
CD
CD
AP
CD
AP
AP
CD
CD
处置
策划
AP
CD
检查
实施
AP CD
持续不断循环改进 55
AP CD
戴明的PDCA循环
PDCA循环的七个步骤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戴明(1900年10月4
日出生,美国)
原则四:怎样衡量质量——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金 钱)来衡量的,而不是用指数。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概述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概述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概述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发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中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发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巨匠〞、〝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 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失掉了片面推行,使日本制造业的产质量量失掉迅速提高,并且抢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展到工商业一切范围。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陷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扬人的客观能动性来停止运营管理,消费者、任务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陷,并向着高质量规范的目的而妥协。

它要求消费任务者从一末尾就本着严肃仔细的态度把任务做得准确无误,在消费中从产品的质量、本钱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停止合理布置,而不是依托预先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进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契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展开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质量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质量量和任务质量。

菲利浦 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坚持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任务。

从一无所知末尾,克劳斯比先生谦逊地向同事们学习牢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进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任务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任务阅历的不时添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看法也在不时深化,并逐渐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看法的开展进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发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以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质量量停止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发生质量,只要预防才干发生质量。

C07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C07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1:克劳斯比的《随心所欲的艺术》一书出版是在()1. A 质量管理的启蒙期2. B 质量管理的智慧期3. C 质量管理的不确定期4. D 质量管理的确定期2: 零缺陷运行系统(Cerosys)实施的步骤中,增加员工中CTR的数量属于()部分1. A 文化2. B 效能3. C 关系4. D 策略3: 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是()1. A 菲利浦-克劳斯比2. B 彼得-德鲁克3. C 明兹伯格4. D 拉齐尔4: 在零缺陷管理层次中,QIPM指的是()1. A 经理主管质量工作指南2. B 基于PONC的管理模式3. C 质量改进过程管理4. D 麻烦消除系统5: 质量管理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不确定期、()、启蒙期、智慧期和确定期。

1. A 发展期2. B B觉醒期3. C 混沌期4. D 模糊期6: 克劳斯比的《质量免费》一书出版是在()1. A 质量管理的启蒙期2. B 质量管理的智慧期3. C 质量管理的不确定期4. D 以上都不对9:在零缺陷管理层次中,QES指的是()1. A 经理主管质量工作指南2. B 基于PONC的管理模式3. C 质量改进过程管理4. D 麻烦消除系统11:根据北美银行业的调查:如果要将利润翻番,则需要将客户满意度提高()1. A 5%2. B 3%3. C 10%4. D 20%13:可以说,零缺陷概念的产生得益于()概念的采用1. A 控制2. B 检验3. C 预防4. D 系统14: 在零缺陷管理层次中,ECR指的是()1. A 经理主管质量工作指南2. B 基于PONC的管理模式3. C 质量改进过程管理4. D 麻烦消除系统15:零缺陷运行系统(Cerosys)实施的步骤中,确定竞争优势与基准属于()部分1. A 文化2. B 效能3. C 关系4. D 策略1: 零缺陷特别强调过程控制和()1. A 事前控制2. B 后馈控制3. C 质量管理4. D 预防系统控制2:一般说来,计算PONC、建立PONC表盘的方法主要有五项:会计法、薪资法、单价法、劳务资源量法以及()1. A 德尔菲法2. B AHP法3. C 理想偏差法4. D 记分法3: 美国在()年设立了克劳斯比质量奖1. A 19882. B 19873. C 19864. D 19906:零缺陷思想的推行最初是在(),后来传至()1. A 美国法国2. B 日本美国3. C 美国日本4. D 德国美国9: 实施变革包括4个步骤,其中第三个步骤是()1. A 做出承诺2. B 形成信年3. C 转化行动4. D 持之以恒10:执行基于价值的质量经营模式,步骤之三就是()1. A 制定战略与政策2. B 寻找价值驱动的要素3. C 设定战略执行的目标4. D 督导战略计划的实施11:基于价值的质量经营模式一般包括()个步骤1. A 两2. B 三3. C 四4. D 五12:零缺陷管理思想体系中三个需要分别是指: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1. A 领导的需要2. B 供应商的需要3. C 社会的需要4. D 发展战略的需要13:" 零缺陷”思想最初提出是在()1. A 20世纪50年代2. B 20世纪60年代3. C 20世纪70年代4. D 20世纪80年代14:统计结果表明:在制造业中,"隐形工厂"的消耗高达销售额的()1. A 5%到10%2. B 20%到25%3. C 30%到40%4. D 15到20%15: 全世界公认的"零缺陷之父”-克劳斯比原来是()1. A 教师2. B 销售员3. C 律师4. D 医生5:总成本包含符合要求的成本,坚持()1. A EFC2. B POC3. C PONC4. D AES7.在克劳斯比提出的21世纪质量管理的完整概念中,质量相当于组织的骨髓,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组织的营养1. A 财务2. B 品质3. C 关系4. D 以上都不对11."零缺陷疫苗”分为诚信、系统、沟通、运营和( )等几个方面1. A 执行2. B 转化3. C 总结4. D 政策12.零缺陷管理的三要素分别是保证体系、控制体系和()1. A 运营管理2. B 质量管理3. C 过程控制4. D 以上都不对15.文化变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1. A 人力、财力、物力、工具和方法在内的必要资源2. B 企业高级管理层的决心3. C 执行有效的制度确保优先沟通质量4. D B和C3:实施变革包括4个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1. A 做出承诺2. B 形成信念3. C 做调查4. D 明确问题4:PONC模式的建立可以分为()大阶段、()个步骤1. A 3, 82. B 3, 103. C 4, 54. D 2 , 1010:总成本包含有无失误成本,简称()1. A EFC2. B POC3. C PONC4. D AES14:根据克劳斯比质量原则,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才能产生质量。

10月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10月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10月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第1讲什么缘故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治理零缺陷治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治理的核心零缺陷治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治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治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升,同时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

零缺陷治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治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确实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专门强调预防系统操纵和过程操纵,要求第一次就把情况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能够提升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舍弃了大夫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更加觉:大伙儿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治理存在着专门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持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治理的认识也在持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治理的差不多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治理认识的进展过程1.大夫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大夫的角度观看,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不类并不能提升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

零缺陷

零缺陷

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 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 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

这一观点正是后来的克劳斯比质量原则之一。

《质量零缺陷管理》ppt课件完整版(2024)

《质量零缺陷管理》ppt课件完整版(2024)
2024/1/30
降低成本
减少返工、维修和退货等 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增强企业竞争力
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 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增强市场竞争力。
5
企业实施现状及挑战
挑战一
员工质量意识不足,缺乏全员 参与的质量文化。
挑战三
供应链质量管理不足,影响整 体质量水平。
实施现状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质量 零缺陷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 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 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
达到预期目标。
2024/1/30
17
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倡导质量文化
在企业内部倡导“质量至上” 的文化理念,使质量意识深入
人心。
2024/1/30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激励机 制,如设立质量奖、优秀员工 奖等,激发员工提高质量的积 极性。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1
产品样品测试
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样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评估,确保产品符合 质量标准。
现场考察
对重要供应商进行现场考察,了解其生产环境、工艺流程、质量控制 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2024/1/30
20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信任机制
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与优质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 利和义务,确保供应关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确保客户能够得到优质 、专业的服务。
2024/1/30
25
定期收集反馈并改进产品
建立反馈机制
分析反馈数据
通过电话、邮件、在线调查等多种渠道, 定期收集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反馈意见。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概述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概述

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

这一观点正是后来的克劳斯比质量原则之一。

缺陷――现代质量管理新思维

缺陷――现代质量管理新思维

缺陷――现代质量管理新思维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零缺陷――现代质量管理新思维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 思维》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