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6——古文阅读理解(含答案+详细解析)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06——古文阅读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理解。
王华还金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①足,以②大醉,去,遗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而金耶?”为指其处。
其人喜,以一铤③为谢,却不受。
[注释]①濯:洗涤。
②以:因为。
③铤:同“锭”,用以货币流通。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的意思。
(1)遗.所提囊( ) (2)以大醉,去.(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可以看出王华具有什么样的美好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节选)》)4.试解释一下重点词语的意思。
尝:( ) 诸:( ) 竞:( ) 信然:( )5.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2)唯戎不动。
译:________________6.请你说一说王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本溪市语文五年级下册《叶公好龙》同步练习B卷

本溪市语文五年级下册《叶公好龙》同步练习B卷一、基础知识。
(共8题;共59分)1. (6分)选择正确的拼音嚷嚷 ________(rāng răng)吵嚷 ________(rāng răng)别嚷嚷 ________(rāng răng)叫嚷 ________(rāng răng)吵吵嚷嚷 ________(rāng răng)嚷嚷出去________(rāng răng)2. (2分)按要求写词语①描写人的性格品质的成语(如:平易近人):________②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如:顶天立地):________3. (32分)比一比,再组词稻________ 聚________ 徒________ 盘________蹈________ 骤________ 陡________ 盆________海________ 箭________ 博________ 掩________悔________ 剪________ 搏________ 淹________匆________ 渴________ 递________ 既________葱________ 喝________ 梯________ 溉________偷________ 跪________ 稚________ 饭________输________ 脆________ 推________ 板________4. (6分)选择关联词填空。
宁可……也……与其……不如……尽管……还是……(1)桑娜一家________生活艰难,________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
(2)渔夫和妻子________自己多受些苦,________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3)桑娜觉得________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________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5. (3分)读古诗《小池》,说说作者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________ ,号________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加深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加深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叶公好龙》,完成习题。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成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钳②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注释]①鹬(yù):鸟名,羽毛茶褐色,嘴、腿都很长,趾间无璞,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食小鱼、昆虫和贝类。
②钳(qián):用东西夹住。
[1]文中的“不雨”应解释为__________;“雨”本为名词,但在本文中它作__________用。
[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中是指__________“不出”。
这个字的读音是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禽”的意思是__________。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相舍:__________[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蚌方出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渔者得而并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个寓言故事后来被缩写成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理解。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快乐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 )龙,钩以写龙,凿( )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 )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在括号里给带横线的字注音。
[2]解释题目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1)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你喜欢的三个寓言故事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手不释卷(材料一)成语解释: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材料二)人物: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材料三)典故原文:凡先生之游①,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②。
所至厄塞③,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④;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⑤坊肆⑥中发⑦书而对勘⑧之。
或径行⑨平原大野,无足⑩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⑪;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⑫复之。
[注释]①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
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
指顾炎武。
②自随:跟随自己。
③厄塞:险要关口。
④曲折:详细情况。
⑤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⑥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①。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②担而立,睨③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④十中八九,但微颔⑤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⑥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⑦酌油沥⑧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⑨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注释:①自矜:自夸②释:放下③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④矢:箭⑤颔:点头⑥酌:舀⑦杓(sháo):同“勺”,勺子。
⑧沥(lì)之:向下灌注,沥,滴。
⑨因:这里是“接着”的意思。
[1]解释下面带点字的意思(1)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句子的意思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读完了这个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文言文《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
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
吏系①得一夜行人。
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
”吏曰:“鞭乎?”王曰:“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
(注释)①系:抓。
②致:达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乱:______________ (2)云:______________(3)鞭:______________ (4)释:______________[2]下面加点的“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久而久之B.求之不得C.君子何之D.井底之蛙[3]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六年级沪教版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

六年级沪教版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王冕好学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①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②之。
已而③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④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①轼:就。
②挞:用鞭子打。
③已而:后来。
④执策:拿着书。
请仔细阅读后对下列句子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窃入学舍”是说王冕偷偷地到学校旁听。
(________)2.父亲鞭打王冕是因为王冕没有默记学习的内容。
(________)3.母亲认为王冕对学习很入迷,应该让他去学习。
(________)4.在寺庙里,王冕直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读书,一直到天亮。
(________)5.短文通过具体事例充分表现出王冕是一个热爱学习,却不爱劳动的孩子。
(________)2. 阅读理解。
终身食鱼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
受鱼失禄,无以食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昔者()(2)有馈鱼于郑相者()(3)嗜鱼()[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嗜鱼,何故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理解。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现代文阅读真题检测卷(一)-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现代文阅读真题检测卷(一)-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2021春•邓州市期末)阅读。
表哥驾到(节选)ㅤㅤ选段一:妈妈每次在夸奖表哥时,总是带点嫌弃我的口吻。
有什么办法!我虽然没见过表哥,可早从妈妈那儿知道他是个世界上少有的人。
他只比我大一个月,可优点大大小小加起来至少有一百条。
ㅤㅤ什么孝顺、整洁、聪明,会弹钢琴,参加过模型小组赛,电脑打字快如飞,写作文得过奖,等等。
总之,妈妈出差去过表哥家,回来后就细说表哥的优点,如数家珍。
ㅤㅤ与那样的表哥见面,让人提心吊胆。
ㅤㅤ选段二:路过客厅,听见大姨正和表哥在里面说话,而且是一句让人心跳的话:“你表弟够你学一阵的!”ㅤㅤ“你别看他不会弹钢琴,没学过电脑,那些一学就会的!你看人家那灵活样,诚实,孝顺,做的模型多漂亮。
你做的那叫什么?还有,从明天起,你得像他那样练弹跳……”大姨说得头头是道。
ㅤㅤ“唉,天天听你说表弟的好话!”表哥没劲地说,“说得我没信心!”ㅤㅤ我一拍脑袋,这回真像孙猴子那样一蹦老高。
而且,我想立即冲进去与表哥握握手,告诉他:我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彼此彼此,相见恨晚。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夸奖——漂亮——(2)根据描述,从选段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2)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3)为认识得太晚而感到遗憾,形容一见如故,意气相投。
(3)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这一句用了的修辞手法,从和两个动作中,可以看出“我”当时心里。
(4)听到妈妈夸奖表哥时,“我”的心情非常:听到大姨和表哥的谈话后,“我”感到。
“我”认为“我”和表哥真是一对,因为2.(2021春•安徽期末)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本的答案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本的答案五年级下册习题1一、默写《叶公好龙》(只写正文)二、看拼音,写词语。
línglíngshìshì()巧年()电()()验()听摇()暗()()世()钱盛气()人解()()力()墓()珑装()()合三、按要求写成语:(至少4个,多写加0。
5分,最多加2分)1、龙的成语:2、表现人物心情的:3、表现诚信的:4、有关读书的:四、按要求写出名言警句:(至少1句,多写1句加1分,最多加2分)1、有关书的:2、有关信任与诚实的:3、关于幸福的:4、爱国的:五、1、请先读一读《名人治学三字经》,然后回答问题。
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
高尔基说:“学习的东西,一回见生,二回见熟,三回成好朋友。
”徐特立读书有三法:日积月累法、古今中外法、借书摘抄法。
马克思读书的三字秘诀:博、记、读。
“博”就是博览群书;“记”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加强记忆;“读”就是阅读背诵。
你从名人治学的经验中受到哪些启发呢?请写一写你的见解。
我说,学习要有三():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即使……就……既然……就……如果……就……无论……都……只有……就……只有……才……(1)()明天下雨,我()上学。
(2)你()提出去放风筝,你()应该动作快一些。
(3)爸爸()去书店,()给我买书。
(4)赵玲()学习刻苦,()积极参加集体锻炼。
(5)()走到哪里,我()忘不了自己的老师。
(6)()天气很冷,我们()坚持按时到校。
(7)()努力学习,()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
五年级下册习题2一、写一个最贴切的成语1.孩子是懂事的。
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2.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3.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公好龙》练习题
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好龙( ) 凿开( ) 雕刻( ) 窥探( )
户牖( ) 魂魄( ) 还走( ) 施尾( )
二、句子解释。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1、叶公平时的“好龙”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写)。
这样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公见了真龙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写)。
这样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叶公子高好龙,( )以写龙,( )以写龙,( )以写龙。
于是天龙( ),窥头于( ),施尾于( )。
叶公见之,( ),失其魂魄,( )。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 )者也。
1、请按原文填空。
2、下列各句中的“之”和文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之市B反归取之C知子之所以中乎
3、古代“走”即“跑”的意思。
请你举出三个带“走”字其含义也是“跑”的意思的成语
( ) ( ) ( )
4、用波浪线画出短文中表示道理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联系生活,习作拓展。
同学们,你喜欢叶公吗?为什么?你想对叶公说点什么?展开想象:真龙回到天上以后,会怎样想?叶公回家之后又会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