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1.设计(论文)题目基于WEB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2.研究领域:信息管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种管理。
MVC模式:以MVC模式设计创建WEB应用程序。
数据库设计:针对特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
3.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3.1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信息化浪潮、网络革命在给社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使图书管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图书管理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读者对日益增长的图书信息的需求,建设图书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建设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图书信息网络,实现图书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更好地为工作服务,是图书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3.2应用价值图书管理系统是一套高新科学技术和图书知识信息以及传统历史文化完美结合的体现。
它改变了传统图书收藏的静态书本式图书服务特征,实现了多媒体存取、远程网络传输、智能化检索、跨库无缝链接、创造出超时空信息服务的新境界。
图书管理系统既是完整的知识定位系统,又是面向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套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对引用、注释和参考图书的自动化处理和规范化管理,服务于教师,学生及各类科研人员的集成式软件工具。
它融合科研图书的单机资料管理与Internet数据查寻等功能,旨在帮助收集和管理图书资料,并以规范的格式把图书的引用和注释输出到字处理软件中,为图书需求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4.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图书管理建设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缺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
图书管理还是保存和延续发展民族图书遗产的最佳手段,所有的珍贵资料都可以经数字化处理后,将原件保存在更适宜的环境中,而数字化的资料由于实现原件的复制,并不影响一般意义上的查阅。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目录一、背景介绍 (1)1-1图书管理系统应用大背景 (1)1-2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1)1-3 图书管理系统应用目标、作用范围及开发意图 (1)二、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 (1)2-1 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功能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数据库设计 (3)2-3-1 用户权限管理表 (3)2-3-2 课程基本数据表 (3)2-3-3借书证基本信息情况表 (3)2-3-4 学生与图书联系表 (4)三、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4)四、课程设计预计成果 (4)五、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5)六、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一、背景介绍1-1图书管理系统应用大背景信息社会的高科技,商品经济化的高效益,使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计算机虽然与人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还有人由于计算机操作不方便继续用手工劳动。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高度强烈的时间、效率观念,将会为借阅书及管理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2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1-2-1功能(1)能够浏览、查询图书馆图书资料的所有信息(2)能够查询借阅者的个人资料(3)图书资料的数据库建立和管理(5)通过一条信息找到与之匹配的信息(6)管理人员能对包含借阅者的借阅信息进行管理1-2-2 特点(1)操作简单,无需过高的计算机知识(2)功能实用、方便1-3 学籍管理系统应用目标、作用范围及开发意图通过本系统软件,能帮助人们利用计算机,快速方便的对图书管理进行管理、输入、输出、查找的所需操作,使散乱的图书信息能够具体化,直观化、合理化。
图书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图书馆工作的日益复杂化,需要一种高效、便捷、智能化的图书管理系统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一个基于云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二、研究背景目前,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用户的需求。
传统的手工录入、标注、检索图书的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错误。
缺乏数字化管理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使得图书馆的运作效率受限。
因此,开发一个基于云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三、研究目标1.设计一个功能完善、界面友好的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图书的录入、查询和借还等操作;2.提供便捷的图书借阅服务,包括在线预约、自助借还、电子书阅读等功能,提高用户体验;3.引入智能化技术,如自动推荐图书、智能搜索等功能,让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所需图书。
四、研究内容1.系统需求分析: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系统功能和界面设计;2.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前端、后端和数据库的设计;3.关键技术研究:研究云技术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数据存储、计算和数据传输等;4.系统实现与测试:根据需求和设计,开发系统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5.用户体验评估:邀请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参与系统评估,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系统修改。
五、研究方法1.需求调研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的需求;2.系统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利用UML工具绘制用例图、类图等进行系统设计;3.系统开发:使用现代云开发技术,如前端开发框架Vue.js、后端开发框架Node.js等,实现系统功能;4.测试与评估: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并邀请用户进行体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
六、预期成果1.一个运行稳定、功能完备的图书管理系统原型;2.设计文档,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等;3.系统用户手册,详细介绍系统功能和操作方法;4.参与科技论文或学术会议,分享系统设计和实现经验,提出改进意见;5.改进和完善图书管理系统,争取实际应用于图书馆工作中。
图书馆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图书馆管理系统开题报告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及需求,以及本系统开发的内容、功能特点、采用的技术等。
一、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与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开发一种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以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维护及改善读者的阅读条件,为图书馆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管理信息,进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品质。
基于此,本系统的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1.实现数据的准确采集和管理,实现数据的可靠存储,提供人性化的查询界面和友好的操作界面;2.支持用户的注册登录管理,支持对图书的查询,借阅,还书等操作;3.支持管理者对各种书籍的登记,编目,出入库等操作;4.支持图书馆管理者维护图书馆内部用户的数据,进行图书馆用户账户的分类管理;5.支持管理者查询和统计图书的借阅情况,监控和管理图书的存量,对图书的运营状况进行定期分析;6.支持管理者统计学科间的借书情况,以及不同学科领域在图书馆中的热度等,从而把握学术发展方向;7.支持管理者便捷地维护系统及进行日常升级,以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二、本系统开发的内容1.采用B/S体系结构,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即可实现对系统的访问;2.采用前后端分离的结构,实现前台页面的开发,后台接口的开发;3.采用响应式布局,支持普通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设备;4.采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确保数据安全性;5.采用Spring+ struts2+hibernate三层架构,提高访问速度与运行效率;6.采用Ajax异步技术技术,实现页面的实时交互与更新;7.支持读者使用微信完成借阅、还书等操作,支持更多的综合查询。
三、功能特点1.实现图书馆内部账户的管理、图书的借阅及还书的管理。
2.支持按照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多种条件进行图书查询,可以提供准确准确的查询结果。
3.实现读者登录、注册以及账户管理,实现多种认证方式,保障账户安全性。
图书馆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图书馆管理系统开题报告图书馆管理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面临着更高效、更便捷的管理需求。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我们拟开发一款图书馆管理系统,以满足用户对图书借阅、查询和管理的需求。
二、背景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手工记录和管理图书借阅信息耗时耗力,容易出错。
其次,读者查询图书信息的方式有限,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图书馆管理人员也需要面对大量的工作,如图书采购、分类整理等,需要一个系统来协助管理。
三、目标我们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旨在提供以下功能:1. 图书借阅管理:读者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借阅、归还和续借图书,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高借阅效率。
2. 图书查询与推荐:读者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图书馆的藏书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获取相关图书的推荐。
3. 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图书的采购、分类整理、借阅统计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4. 数据分析与报表生成:系统可以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表,供管理员参考。
四、系统设计1. 技术选型:我们计划采用Web开发技术,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进行前端开发,使用Java或Python作为后端开发语言,结合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
2. 系统架构:我们将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客户端提供用户界面,服务器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并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3. 功能模块划分:我们将系统划分为用户模块、图书管理模块、借阅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等,每个模块负责相应的功能实现。
五、系统实现1. 用户模块: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注册、登录、修改个人信息等操作。
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角色(读者或管理员)展示相应的功能。
2. 图书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进行图书的采购、入库、分类等操作,并对图书进行编辑、删除等操作。
3. 借阅管理模块:读者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图书的借阅、归还、续借等操作。
开题报告图书馆

1.JSP技术:JSP技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网页还能通过tags和scriptlets访问存在于服务端的资源的应用逻辑。JSP将网页逻辑与网页设计和显示分离,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组件的设计,使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迅速和容易。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图书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目的: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所设计的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1.JavaServer Pages (JSP)是基于Java的技术,在目前比较流行的Web程序开发中,JSP是比较热门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它依靠Java稳定、安全、可移植性好的优点成为大、中型网络开发的首选。
2.SQLSERVER是当前使用的最广泛的开源数据库,其性能、安全性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保证。它包括支持开发的引擎、标准的SQL语言、扩展的特性(如复制、OLAP、分析)等功能。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标是使图书管理、借阅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使用图书馆公共检索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图书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开题报告图书管理系统开题报告1为认真落实《西昌市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转发的通知》(西教体科普[20xx]26号)要求,做好教材、教辅、读物排查整改,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6月17日,阳光学校启动教材、教辅、读物排查整改工作。
学校先后召开教材、教辅、读物排查整改工作部署会,全体教师会,教研组长会,学习领会通知精神。
本次专项排查工作的重点是对教材、教辅、读物中是否存在违反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宣扬宗教渗透、破坏民族团结、宣扬邪教迷信、恶俗、媚外、篡改历史、教材中不当插图等问题进行排查,确保教材、教辅、读物内容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6月18日,学校组织排查工作组成员、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分年级对师生使用的`教材、教辅进行了逐学科逐类全面排查。
通过排查发现,除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插图问题外,其余教材未发现问题。
6月20日,学校组织排查工作组成员、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到学校图书阅览室、开放书吧对学生的课外读物进行了排查,对不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进行下架、封存,确保排查对象全覆盖,不留死角、不遗漏。
此次教材、教辅、读物排查行动,在阳光学校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目标明确、行动迅速、讲求实效。
学校将以这次排查工作为契机,着力完善排查机制,形成常态化机制,并通过宣传栏、学校工作群、家长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宣传学生教材、教辅、读物进校园的选用与管理方法。
同时,鼓励全校老师、学生家长发现相关问题及时上报,确保师生使用的教材、教辅、读物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净化校园育人环境。
图书管理系统开题报告2近年来,我校图书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建设标准不高、图书质量差、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河北省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通知》(冀教备字[20xx]8号)和张家口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通知》(张教备字[20xx]211号) 精神,我校对图书室建设及使用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自查,通过自查查找不足,确定整改方案,力争达到市评估标准要求。
新乡学院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乡学院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通过建立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图书的借阅、归还、续借等基本功能,并且能够实现图书馆的读者管理、书目管理、流通管理、文献传递、统计报表等更为复杂的功能。
因此,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新乡学院图书馆是一所高等学校的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图书、期刊和多媒体资料。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而学生和教师作为图书馆的主要使用者,对于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非常强烈。
由于目前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主要靠人力实现,管理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因此,为了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一套高效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新乡学院图书馆的重要任务。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新乡学院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为新乡学院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目标是:1.了解新乡学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需求,分析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在新乡学院图书馆中的应用需求和功能要求;2.研究当前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和发展趋势,评估各种技术方案的优缺点,选择适合新乡学院图书馆的技术方案;3.设计新乡学院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块,实现图书借阅、归还、续借等基本功能,以及读者管理、书目管理、流通管理、文献传递、统计报表等高级功能;4.对新乡学院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优化系统性能和功能,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乡学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需求分析。
了解新乡学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对象,分析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确定新乡学院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和功能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系统是基于C#和access2003设计和开发的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要求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完成用户的查询、借书、还书、图书超期罚款等相关功能,系统要求界面友好美观,数据存储安全可靠,系统维护方便。
系统总体设计,从需求分析开始,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进行规划,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易维护性、可扩编辑办公系统,专家审稿系统,使编辑、作者、审稿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交流,信息通畅。
[9]解爱林,王莉江.创新,资源共享环境下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A].山东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二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5.
[10]曾强聪.软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11]黄梯云主编.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12]陈语林主编2.0程序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
三、对选题的启发
图书馆学与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和本质的内在联系,因此,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社会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全新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对图书馆学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图书馆学研究进入了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历史阶段,图书馆学界务须结合当前的社会信息化实践,深入研究这一领域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点现实问题,在深化学科建设的同时,为推进信息化进程做出自己的历史贡献。
4.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获得重大进展。在欧美国家,数字图书馆已从研究实验阶段转向面向用户的建设。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发起的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igital LibraryInitiative)在1994-1998年经过第一期工程(DLI-1)后,第二期工程(DLI-2)已从1999年正式开始。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在此期间也开始实施自己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并纷纷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准备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与开发阶段,有的发达国家人士还倡议开发建立全球性的数字图书馆。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
XXX
学院
XXXXX
学号
专业班级
文
献
综
述
图书馆管理是指应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动,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发挥其最佳效率,达到预定目标和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和发展了图书馆管理。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1.图书馆学新的学科知识生长点大量涌现。20世纪中后期特别是20世纪末,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社会传通媒介的功能日显重要,尤其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信息的资源建设、知识信息的组织开发,以及数字图书馆、电子文献、智能检索等课题纷纷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新的学科生长点。
在地区学术交流方面,海峡两岸图书情报学术研讨会分别在北京、武汉、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定期召开,两岸专家频繁互访。
二、发展趋势
数字图书馆在信息存储形式、信息组织形式、信息处理和输出形式、信息传递速度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比传统图书馆有重大的改革。数字图书馆被人们称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模式,这种图书馆的实质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分布于各处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动态搜寻、利用,是用户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快捷方式,是一种信息环境而不是具体的图书馆形态。数字图书馆依靠数字化技术把文字、声音和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采用数字方式进行存贮、传输和处理,将图书馆的多种资料信息通过计算机转化为二进制数字存储起来,如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各种数据库及光盘资料。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1)信息存储数字化;(2)支持网络多元化;(3)信息共享网络化。
3.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随着网络技术与知识经济给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图书馆的命运、未来图书馆的社会组织形态、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变化等问题逐步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欧美、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的图书馆学学者作了大量的前瞻性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1995年美国图书馆学家克洛福特与高曼合著的专著《图书馆的未来:梦想、疯狂与现实》,对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定律进行了延伸,提出了新五律,并称之为未来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
[22]王丹,胡红晓.复合图书馆的两个基本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 2004.(4),21-34.
[23]朱丹君.数字图书馆与版权保护的大论战[J]图书与情报, 2005, (5) ,25-43.
[24]宋立娟.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保护[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14-28.
(二)国内研究概况
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不断深化。表现为:(1)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网络技术的强力推动下,在信息经济不断深化,知识经济日益增长,人类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转型日益加快的历史大背景下,国内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对未来图书馆的新环境、新格局、新功能十分关切,提出了一些有较大影响的观点,并开始考虑如何建设一个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如何顺利实现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的历史转型与过渡的问题。(2)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开始从理论认识与研究实践上逐渐由初始阶段的综合开始走向分野。这标志着图书馆学研究正在走向成熟,预示着由既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基础理论体系和应用理论体系共同构筑的图书馆学理论大厦有望在若干年内形成,初步完成图书馆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3)产生了一批对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进行历史回顾与总结的学术论著。(4)随着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关于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深层次理论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图书馆学研究者对本学科的元问题日益敏感,研究对象、学科建设与发展乃至图书馆哲学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2000年4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在常州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专门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学学科新的知识生长点以及当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定位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3.图书馆学国际交流日益扩大。1996年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了62届国际图联大会,国内参会代表900多人,经国际图联执委会批准发表了58篇论文,向国际图书馆学界展示了我国的研究成果。1996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在武汉主办了“96’信息资源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6月,文化部召开了“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来自欧美、东亚等地的6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了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的问题,会议还成立了以开发中文元数据为目标的“中文medadata标准格式合作小组”。
[19]韦文辉.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管理理念[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1),64-87.
[20]黄晓梅.面向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3),41-58.
[21]李翠娥;.实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的职责——谈专科院校图书馆如何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6),12-36.
[13]王小科.c#全能速查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1.
[14]孙卫琴.Java网络编程精解[J].北京:电子工业出社.2007,(2),50-80
[15]Sandra Rousseau,R. Rousseau.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s a tool for constructing scientometric indicators[J]. Scientometrics, 1997,P2-12.
[17]R.Rousseau.Similaritiesbetween informetrics and econometrics[J]. Scientometrics, 1994,P21-45.
[18]L. Egghe,R. Rousseau,M. Yitzhaki.The “own-language preference”: Measures of relative language self-citation[J]. Scientometrics, 1999,P5-28.
所以我选择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图书信息的检索、图书借阅管理、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等各种功能,实现图书管理的快捷、高效。
附:参考文献
[1]李松妹.构建和谐的图书馆管理文化[J].图书馆论坛,2006,(2),58-93.
[16]R.Rousseau.Measuring concentration.Sampling design issues, as illustrated by the case of perfectly stratified samples[J].Scientometrics, 1993,P13-35.
2.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图书馆事业建设蓬勃发展。(1)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进展。如上海图书馆近年实施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目前已开通共建共享协作网页;北京、上海、辽宁等地图书馆馆藏古籍数字化资源转换工作也取得积极成效,各地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体系及特色图书馆的建设也初具规模。(2)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实施阶段。2000年4月,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式启动,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超大规模的、分布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国家数字化信息资源库。作为数字图书馆工程顶层设计的中华文化信息网现已开通。除图书馆系统外,目前与“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签约进入共创的单位还有博物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三个行业。与此同时,国家科技图书馆文献中心也正式成立。该中心是一个虚拟式的科技信息资源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将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数字图书馆,为保障国家科技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供科技信息资源支撑服务。
[25]谭韩成,牛争艳,邓宏文,王希术,李东生.基于AOP的Web系统权限管理[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6, (4),21-30.
[26]蒲琼.基于C/S架构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山东大学, 2010.
[27]赵晨.图书管理系统[D].吉林:吉林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