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基本理论(1)

合集下载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的基本理论
(B.F.Skinner,1904-1990)
29
(一)实验:“斯金
纳箱”
– 白鼠学习实验
其理论范式: (R)—S(强化)—
R(反应频率)
30
斯金纳箱
31
行为分类
引发的反应:应答行为
经典性条件作用
自发的反应:操作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形成
(辨别性剌激) (操作性反应) (强化剌激) SD ----- R ——> SR (杠杆) (压杠杆) (食物)



14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主要方式 (二)学习过程:主动构建,自主性、
策略性、风格性、师生互动的过程 (三)学习内容:学习人类间接经验为 主、间接性 (四)学习目标:全面性、知识技能、 智能、道德品质、人格。 (五)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15
三、影响学习的条件
巴甫洛夫的基本观点
关于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S-反应 R”的联结。 关于学习过程:通过新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结 合产生替代作用,使前者可以引起原先由后者 引发的反应,建立起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关于学习条件: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 条件 主要问题:有机体许多行为无法用某种无条件刺 激引发出来,因此该理论无法解释这些行为的 形成,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
认知策略
言语信息
动作技能 态度
打字 喜欢在闲暇时听音乐
注意: 1.这种分类不存在等级和顺序问题。 2.人类的学习不仅有知识的学习,也有
技能的学习,更有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3.这种分类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 设计的依据。

学习study的基本理论

学习study的基本理论
(1)在教育上的应用:① 在教学中应用时,意义学习理论对应的是讲解式教学。② 讲解式教学的步骤: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材料、逐渐分化。
优点:① 意义学习的理念,为完善传统的讲授法提供了重要支持。② 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也是有效教学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③ 正确使用先行组织者,可以较好地提高知识教学的效果。
(3)奥苏伯尔的分类: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4)按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机械学习、有意义的学习
结合两个维度:机械的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第二节 学习理论的基本派别
1. 学习理论研究的意义:⑴ 理论意义:个体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其心理形成、变化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对学习实质的研究,即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能够充实心理学的基本理论。⑵ 实践意义:对学习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掌握学习的实质及其规律,改进自身的学习,更有效地通过学习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还有助于学校教育工作者了解与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2.学习的分类
(1)按学习的内容划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
(2)按学习活动的性质或机制划分:① 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反应间联系的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② 认知的学习:感性的学习,理性的学习(概念的学习、思维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是人所特有的。
2.顿悟产生的原因:学习情境的结构性与整体性;脑本身具有组织的功能,能够弥补缺陷
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启示:⑴ 个体的学习直接源于其对问题的知觉,如果个体不能辨别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他就不能学习;⑵ 学习通常是一种混沌状态转变为一种有意义的、有结构的状态,这就是知觉的重组过程;⑶ 知觉重组是学习的核心,学习并不是把以往所有的无意义的事情任意地联结在一起,而是要强调要认清事物的内在联系、结构和性质。

(完整版)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完整版)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一)广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理解这一界定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学习引起的是学习者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某种变化第二,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习得的第三,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二)人类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1.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即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人的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些主要有:(简答)第一,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第二,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第三,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2.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它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学习的一般分类(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学习分为体现不同水平层次的八类:1.信号学习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指学会对某种信号作出特定反应。

如经典条件反应就是一种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即操作性条件反应学习,指学习将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即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

在这种学习中,强化起着关键作用3.连锁学习即把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组合成系列,以形成动作联结,完成较复杂任务的学习。

这是各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学习形式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问题解决学习(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更好地指导教学,加涅从学习与教学相结合的关系探究中,从学生学习后实际可获得的结果研究中,又将学习划分为五种类型,即:1.言语信息学习即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

解决“是什么”的问题2.智慧技能学习即学会运用概念、规则办事的能力。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1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1
(1)动机原则 (2)结构原则 (3)程序原则 (4)强化原则
认知—结构学习论对教学的启示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一)学习分类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二)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1.意义学习的实质 所谓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
– 内涵
•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 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 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 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 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 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四)总体评价
– 贡献:
• 克服了桑代克、华生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 局限,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 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一)人物与实验
– 桑代克简介:
• 教育心理创始人 • 学习的实验研究
– 猫的学习实验:
• 问题箱 • 尝试与错误
桑代克问题箱图示
(二)基本观点
– 关于学习实质
•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 • 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意义学习的条件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
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客观条件: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值得学)
主观条件: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 知结构(有能力学);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 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愿意学);最 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发 生相互作用,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3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经典实验: ——主要揭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14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2、泛化与分化: (1)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 (2)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性的反应。 (3)必须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才能形
成分化。
18
模仿的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子过程
子过程
活动
注意 保持 复制 动机
突出任务的相关特征,把复杂任务分成细小的部分,使用能 力高的榜样以及演示出榜样行为有效性等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复述要学习的信息,以视觉和象征的形式进行编码,把新学 的材料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可以提高保持的效果
将复制的行为与个体的认知(心理)表征相对照。反馈能够 帮助纠正行为的不足。
可以说: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地掌握社会 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5
(三)特殊的学习(学生的学习) 是凭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而实现的
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积累个体
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情
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 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 有准备而无活动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以 活动也感到烦恼。
12
这一学说的借鉴意义: 1、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
确立“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 功之母”的观念。 2、要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 “学业成就感”。 3、注意练习在巩固学习效果中的作 用。
大家好
1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2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一、学习的本质意义 (一)广义的学习 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精品课件
• 5、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生的学习特别强调“做中学”,即在实
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
略。
• (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
生才会是终生不忘的。
• (2)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 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或 得到消极后果。
•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 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 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 就会削弱。
• (2)练习律
•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 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 用,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
• (3)准备律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 一、学习的实质
• (一)学习的定义:
• 广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 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 变化。
• 狭义:指人类的学习。学习是在社会生活
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
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
的过程。
精品课件
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 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 择倾向。
精品课件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学习结果的分类
一、智慧技能 1.辨别 2.具体概念 3.定义性概念 4.规则 5.高级规则(问题解决) 二、认知策略 三、言语信息 四、动作技能 五、态度
例子
辨别己、已和巳的区别 从不同颜色的立体图形中识别圆柱体 根据定义进行分类 解答例题,演示先乘除后加减 运用规则生成复杂问题的解法 采用复述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练习 陈述新中国成立的时间 手写(执行)26个字母 志愿(选择)参加公益活动

学习的基本理论_PPT幻灯片

学习的基本理论_PPT幻灯片

基本观点
关于学习实质 • 学习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 • 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关于学习规律 • 效果律: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 练习律 • 准备律
效果律:“在学习活动中,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一方面会因导 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另一方面会因导致不满意的结果而削弱。
分化(discrimination)——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 对相似的刺激不反应。
消退(extinction)——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 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 至消失。
自然恢复——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呈现条件刺激,消 失的条件反应又重新出现的现象。 高级条件作用
(三)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
学习 习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 ➢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 ➢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理论(behavioral)
——引言——
当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是否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些害 怕呢?当你穿了一件新衣服,受到别人更多的称赞, 你是否会经常穿那件衣服呢?当你讲完一个笑话,却 没有人笑,你是否以后还会讲这个笑话呢?下面的学 习会影响你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将从行为主义 观点来探讨学习问题。
重点 问题
1 学习的概述 122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3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学习"一词的起源
学:上半部分是人的左右两只手正在结网--意味着经验积累 习:像鸟的翅膀--意味着鸟在阳光里练习飞翔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鹰乃学习 --《礼记》 学习:主体为了适应环境而不断观察和积累劳动本领的活动。

8.(上)第八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8.(上)第八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广义的学习: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 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理解: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相对一致的变化 ●3.学习是基于反复经验引起的
下列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B.一头牛经过训练后,会拉犁 C.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高、体重都发生变化 D.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指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记 忆的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 的事实类知识。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北京;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领导的等 均属言语信息的学习内容。是关于世界“是什么样的知识” 2.智慧技能:是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 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记忆和思考的主要方法。是关于 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知识。例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知道什么是肯定 句和否定句为言语信息的学习结果,怎样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则为智力技 能的学习结果。 3.认知策略: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方式 等内部过程的技能。智力技能是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处理外部世界的 能力;认知策略则是自我调控的能力,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它支配学 习者学习和思维中的行为,并且决定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4.动作技能: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例如体育动作,乐器 演奏,实验操作 5.态度: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如与同学、亲人以及其 他人在交往中能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等。
2.练习律: 通过学习者的练 习和应用,刺激 与反应的联结就 会增强,否则会 减弱。
3.准备律:在学 习过程中,学习者处 于准备状态,给予活 动则感到满意;有准 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 恼;无准备而强制活 动,也会感到厌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 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 )”的教学策略。 A A.先行组织者 B.验证假说 C.意义学习 D.程序教学
二、填空题 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伯尔的________和布鲁纳的________。这 二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结构的重要性 发现学习论
认知学习理论
28.学习就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________的培养。 道德品质与健康心理的培养 29.心理学家通常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________。 行为规范的学习 斯金纳 30.发明教学机器的是________。
负强化 13.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________的条件作用类型。 14.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________(“不同 相同"或“不同”)。 15.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转化和________三个 过程。 获得 评价 16.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________。 认知结构 顿悟 17.完形一顿悟学说认为,学习是通过________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 体内部构造________。 完形
C 13.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4.布鲁纳的学习论是( C )。 A.完形一顿悟说 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C.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D.建构主义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在布鲁纳的教育思 想指导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一) 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学科的知识结构。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主张“发现 法”。 提倡螺旋式课程。布鲁纳认为课程设计和教材 15.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D)。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21.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一种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 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叫做 ( B )。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结构学习 22.下列哪个概念属于维果斯基的理论观点?( ) A.图式 B.自我同一性 C.力比多 D.最近发展区 D
25.完形一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A
)
2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始创者是( )。 C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D
C
D
B
31.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 现则感到满意。这符合( )。 C A.效果律 B.近因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2.在西方心理学中,加涅在________ 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 《学习的条件》 大。
行为规范 3.________ 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 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 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惩罚 操作性
知识
逃避作用 替代性强化
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 编码 桑代克
增加反应
语言 意义学习 建构主义 有意义 认知结构
个体
正强化 负强化 20.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机械学习 意义学习
26.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 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________"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 联结学习理论 27.对人类学习的解释有两大理论,即________和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A 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8.( A)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 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 A.程序教学 B.组织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指导教学 D
C
C
C

C
B
2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 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C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24.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 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 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 D
32.发现学习是属于( )。 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33.在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 )是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 B 性的反应。 A.连锁学习 B.信号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34.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 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 )。 A.惩罚 B.泛化 C.消退 D.分化 C
9.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不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 式的一项是( )。 D A.动作表象 B.图像表象 C.符号表象 D.情感表象
C
A
C
B
D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10.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D)。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 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11.( A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 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 B.认知一结构 C.信息加工 D.尝试一错误 12.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 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C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