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基本理论问题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省考)-精选练习题-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省考)-精选练习题-学习的基本理论[单选题]1.认为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江南博哥)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学习,获得间接经验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发现理论B.认知同化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而产生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无论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奖惩,个体都会产生观察学习,只是受奖的行为更易被观察者所模仿。
[单选题]2.最早的认知性学习理论是()。
A.完形—顿悟说B.认知—结构学习论C.有意义接受学习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错误原理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
布鲁纳提出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比苛勒的完形—顿悟说要晚。
[单选题]3.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过程实现的。
A.顺应B.反思C.同化D.观察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
这里的同化是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用原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识,或者以新知识充实、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
[单选题]4.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应中,强化物出现在新的反应之后。
而在经典性条件反应中,强化物出现在新的反应之前。
[单选题]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接受学习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划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将学习划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学习的基本理论问题(简版)

学习的类型
学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知识学习、技能 学习、情感学习等。每种类型的学习有其特 定的规律和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和方法。
学习的性质
学习的适应性
学习的情境性
学习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通 过学习,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 化的环境,提高生存和繁衍的能力。
学习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情境因 素对学习过程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个 体需要善于利用情境资源来促进学习。
04
学习的影响因素
内部因素
认知因素
包括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能 力、学习动机等,这些因素直接 影响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程度。
情感因素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兴趣爱好、态 度等情感因素也会影响学习效果, 积极的情感状态能够促进学习,反 之则可能阻碍学习。
生理因素
身体健康状况、神经系统发育等生 理因素也会影响学习,例如睡眠不 足、疲劳等都可能影响学习效果。
准确性
评估学生答案或表现的正确性 。
熟练度
评估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 程度。
深度
评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 度和应用能力。
创造性
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评估目的
指导教学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 教学质量。
激励学生
通过评估,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 ,提供帮助和指导。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总结词
自我实现论
详细描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价值和潜能,认为学习是自我发展和实现的过程,重视学习者的个人经验和情感因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总结词
知识建构论
详细描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个体差异和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 习是情境、协作和意义建构的统一。
关于在理论学习方面问题【六篇】

关于在理论学习方面问题【六篇】1.题目:理论学习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理论学习是我们获得知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进行理论学习时,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理论学习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无聊或困惑,因为它要求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其次,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的概念或难以理解的学术文章,这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无助。
此外,理论学习可能会缺乏实践性,使我们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实例和案例研究来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情况中。
其次,我们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例如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他们可能能够提供不同的观点和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例如网上教程和学术论坛,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帮助。
最后,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总之,理论学习是我们获取知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但在理论学习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然而,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求他人帮助、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及采取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更好地进行理论学习。
2.题目:理论学习的难点及应对策略理论学习是我们获取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进行理论学习时,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难点。
首先,理论学习可能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概念和概念框架,而我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其次,理论学习可能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使我们能够从抽象的理论中提取出实际应用的方法和原则。
此外,理论学习还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思维能力,能够审视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为了应对这些难点,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实际例子和案例研究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到的理论。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可以归入到学习中的现象有()。
A。
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2.新生渐渐知道铃声代表上课,这属于( )。
A。
信号学习B。
辨别学习C。
概念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3。
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
A。
连锁学习B。
言语联结学习 C.解决问题的学习 D.信号学习4.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属于( )。
A.认知策略B.言语信息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5.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这符合( )。
A.练习律B.准备律 C。
效果律 D.联结律6.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
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消退 D.惩罚7.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A.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替代强化8.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的学说为( )。
A.认知—结构学习论 B。
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C.完形-顿悟说 D。
建构主义学习论9.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
A.苛勒B.布鲁纳 C。
斯金纳 D。
奥苏伯尔10.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是( )。
A。
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意义学习11。
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为(或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的力量是)()。
A。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B。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C。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说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2.认为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理论为(或学习布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的理论是)()A。
第2章学习的基本理论问题

2.主要观点
(1)桑代克认为,实验中迁移的产生,是由 于练习所用的特殊方法、观念或有用的习 惯带到了最终的测验。即后面的学习中含 有与以前学习情境中相同的要素。
(2)桑代克所谓的“共同元素”,实际上指 的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 要素,指学习内容中元素间的一对一的对 应。
(3)伍德沃斯称为“共同成分”,迁移是由 于两个学习情境之间存在共同成分。
5、高通路迁移与低通路迁移
低通路迁移
(low-road transfer)
高通路迁移
(high-road transfer)
定义
高度练习过的技能自动 有意识地运用先前学习的抽
迁移
象知识到新的情境
关键事件 充情技境分能的练达变习 到化; 自;练 动过习 化度或学学习习,精 象心 原思 理考 、可 主以要普观遍点应和用步的骤抽
加
工环
系
境
统
效应器 感受器
反应发生器 感觉记录器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
(二)梅耶的学习过程 S-O-R
外部刺激 S
工作记忆/短时记忆
注意(A)(新知识的内部联系C)
新知识 进入长 时记忆
E
新旧 知识 之间 联系
D
长时记忆 (与新信息有关的原有知识B)
反应 R
(三)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型
生被试先估 计
127个图形 的面
积,测量成 绩
训练:用90 个
平行四边形 进行充分训
练
测验:一是 判
断长方形的 面积;二是 判断不相似 图形的面积
❖ 结果:长方形面积判断成绩提高;其它图形判断成 绩没有提高。
❖ 记忆和注意实验得到了类似结果:
学习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相同要素说 ▪ 早在189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就用实
验的方法对形 式训练说提出挑战。他认为,记 忆能不受训练的影响,记忆改善不在于记忆能 力的改善,而在于方法的改善
▪ 在詹姆士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和伍得沃斯进 行了大量研究。桑代克于1903年提出相同要素 说指出: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中具有相同的要 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 理机能的改进
➢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
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 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四)关系转换说 ▪ 关系转换说是由格式塔学派在“小鸡(或幼儿)
觅食实验”(苛勒,1919)等许多实验的基础 上提出的迁移理论
▪ 这一理论认为原先的学习情境与产生迁移的情 境之间虽有着共同的东西,然而却不是完全相 同的特殊要素,而是共同的模式、完形或关系, 也就是说,迁移是关系的迁移对情境中关系的 顿悟及其转换是学习迁移的关键
▪ 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又称短时记忆), 在这里,学习者找到新信息各部分之间的内在 联系(C),然后学习者需要使新信息与原有的 知识产生相互联系,并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异 同(D),最后,新获得的知识进入长时记忆得 到保持(E)。
(三)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型
▪ 生成学习模型包括四个主要成分,即生成、动机、 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生成指形成新知识的内 在联系和新知识与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前一种 联系简称文内联系,后一种联系简称文外联系。
息上,同时激活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与新信息有关的原有知识; 这一理论认为原先的学习情境与产生迁移的情境之间虽有着共同的东西,然而却不是完全相同的特殊要素,而是共同的模式、完形或 关系,也就是说,迁移是关系的迁移对情境中关系的顿悟及其转换是学习迁移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 括号内。
1.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华生 2.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
A.苛勒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3.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 )。
A.建构法 B.发现法 C.顿悟法 D.接受法 4.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 )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B.观察学习C.认知学习 D.认知同化 5.加涅的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 )。
A.感受器 B.感受登记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6.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 )。
A.迷箱实验 B.迷津实验 C.叠箱实验 D.“三座山”实验 7.建构主义的理论流派中,在皮亚杰的思想之上发展起来的是( )。
A.社会建构主义 B.激进建构主义 C.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D.社会主义建构主义 8.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具有(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普遍适应性 D.永恒性9.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0.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11.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2.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 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 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 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13.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语言联结学习 14.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对它们关系进行分析,这种学习属 于( )。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习的基本理论》考点特训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习的基本理论》考点特训最新版(二)1、单选题人本主义者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_____为中心,已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使他们能够愉快的、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A : 教育者B : 管理者C : 学习者D : 活动者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考查最基本的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2、填空题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和评价三个过程。
参考答案: 获得转化3、判断题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对立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差异的反应。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答案】× 。
解析: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4、简答题【简答 7】【简答题】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一个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把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划分为哪些环节?【参考答案】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包含几乎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对知识的评价。
新知识的获得指个体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在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间建立联系或进行区分,以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事物及其意义的过程。
知识的转化是指对新知识作进一步的分析、概括,用新知识重新建构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对知识的评价是新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此过程个体可以检查出对新知识的分类是否适当,问题解决是否正确,新的认知结构是否合理等,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作出进一步调整。
5、单选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_____知识的过程。
A : 理解B : 记忆C : 建构D : 运用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持社会秩序的学习。
评价:符合教育实际,但分类过于简单,因而无法对 实际工作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按照学习水平划分—加涅累积学习模型
复杂 简单
8 问题解决:运用规则解决 问题
7
规则学习:多个概念之间的关 系 6 概念学习:对同类事物做出同样反应
❖ 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划分
意义
维度二: 学习
根据学习
材料与原
有知识的
关系
机械
学习
澄清概念 之间关系
听演讲 或看教 材
记口诀
良好的视 听教学
学校实验 室实验
用公式 解题
科学 研究
理智产 生过程
尝试与错误 走迷宫
接受学习
指导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
维度一: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
第二节 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条件
——孔子《论语.述而》
(二)迁移的分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 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骑自行车
骑摩托车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称干扰。指一种学习中 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
打羽毛球
(压腕)
打网球
(不压腕)
5 辨别学习: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作出不 同反应
4
言语学习:语言单位的联结
3
连锁学习:两个及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的联合
2
刺激-反应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使一定的情境与一定的反 应相结合
1
信号学习:基于经典条件反射,对信号刺激做出特定反应
加涅学习分类的变化
1965年
❖ 1、信号学习 ❖ 2、刺激-反应学习 ❖ 3、连锁学习 ❖ 4、言语联想学习 ❖ 5、辨别学习 ❖ 6、概念学习 ❖ 7、规则学习 ❖ 8、高级规则(问题
“面积计算原理:面积可加”
4、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已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 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 1ah 2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由低级概念和规则向高级概念 和规则的迁移。
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 1ah 2
S ab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 理论问题
2009.9.6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问题
❖ 本章内容概览 第一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第三节 学习迁移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广义的学习
广义的学习包括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 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先前的学习对后 来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后来的学习对先 前学习的迁移。
过去经验
学习A
学习B
(迁移实验状况)
顺向迁移 逆向迁移
3、普遍迁移与特殊迁移(布鲁纳)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具体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普遍迁移(general transfer):一般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 孔子将学习过程分为7个阶段:立志、博学、 审问、慎思、明辨、时习和笃行
❖ 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后发展为五个步骤:准备、提示、比较和抽 象、概括、应用。
❖ 列昂节夫将学习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定向环 节、执行环节、反馈环节。
(一)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 S-O-R
执行控制系统
预期系统
1.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 然后进行主动建构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新生成的 意义经过归类进入长时记忆。
2.生成学习模型包括四个成分:生成、动机、注意 和先前的知识经验。
生成学习的四种成分
先前
生成
动机
注意
知识
经验
新知 识的 内在 联系
新旧
知识 联系
生成两
种联系 的愿望
指引 方向
概念与具 体经验
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 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 的变化及其过程。
(二)狭义学习
狭义学习指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 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 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
学生学习的特点如下:
➢ 以掌握间接的知识经验为主;
➢ 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进行,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或其他方式学习;
达到意义的理解
二、有效学习的条件
(一)内部条件 ✓ 原有知识基础 ✓ 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 (二)外部条件 ✓ 合理教学内容的恰当呈现 ✓ 积极教学情境的构建
第三节 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一)定义: 学习迁移是一种情境中的学习对其他情境中学习和
行为的影响。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加
工环
系
境
统
效应器 感受器
反应发生器 感觉记录器 瞬时梅耶的学习过程 S-O-R
外部刺激 S
工作记忆/短时记忆
注意(A)(新知识的内部联系C)
新知识 进入长 时记忆
E
新旧 知识 之间 联系
D
长时记忆 (与新信息有关的原有知识B)
反应 R
(三)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型
➢ 以掌握系统科学知识、技能,形成世界观和道德品 质为主要任务;
➢ 学生学习是为了适应以后的环境,因此具有一定程 度的被动性。
二、学习的类型
(一)按照学习内容划分 冯忠良(2000)将学生学习分为三种类型:
1.知识学习,掌握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关系的知识。 2.技能学习,包括内部和外部技能,掌握顺利进行活
解决)学习
1971 年
1、连锁学习
2、辨别学习 3、具体概念学习 4、定义概念学习 5、规则学习 6、高级规则(问题
解决)学习
(三)按照学习结果划分—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学习——“是什么” 2.智力技能学习——“怎么做” 3.动作技能学习 4.认知策略学习 5.态度学习
(四)按照学习性质划分—奥苏伯尔的有意义 接受学习分类
梯形的面积公式
S 1 (a b) h 2
5、高通路迁移与低通路迁移
低通路迁移
(low-road transfer)
高通路迁移
(high-road transfer)
定义
高度练习过的技能自动 有意识地运用先前学习的抽
迁移
象知识到新的情境
关键事件 充情技境分能的练达变习 到化; 自;练 动过习 化度或学学习习,精 象心 原思 理考 、可 主以要普观遍点应和用步的骤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