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例题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试题:第五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含解析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同步测试山东省兖州一中白秋香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底北京首条磁浮轻轨建成通车.下图为北京城市轻轨某路段图。
读图回答: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相比,城市轻轨( )A.运量大,占地广B.嗓音大、污染大C.速度快、安全性高D.成本高、整点准时考查目的: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答案:C解析:城市轻轨列车运行速度很快,多以高架形式出现,与地面交通分开,这样可以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下表中数字1—5表示海运、河运、航空、公路、铁路5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劣的大体排序(“l→5”表示“优→劣”).分析表格数据,回答2~3题。
交通运输方式基建投资运载量运价速度连续性灵活性劳动生产率线路运具①51233133②333255422.阿拉伯半岛各国缺少的运输方式是( )A.②B.③C.④D.⑤考查目的:考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答案:B解析: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应该注意各种运输方式的显著特点,从运量、运速、运价、灵活性、连续性等方面考虑.水运运输量最大,但速度慢;公路最机动灵活,但运量较小;飞机运速最快,但运价高;管道运输连续性好,但投资大,只能运输液体和气体。
图中①为管道运输;②为铁路运输;③为河运;④为公路;⑤为航空。
阿拉伯半岛各国河流少,很多国家为无流国,所以缺失的运输方式是③河运。
3.(原创)2013年12月,新疆和田地区发生了罕见的雪灾,国家民政部向新疆灾区紧急调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救灾物资。
此次救灾物资的调运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A.①B.②C.③D.⑤考查目的: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答案:D解析:救灾物资的调运需要高速交通,所以选择⑤航空运输。
读下图,据图示信息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图示线路的运输方式说法正确的是()A.高压输电线路B.水路交通线路C.铁路运输线路D.管道运输线路考查目的: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
答案:D解析:图示为我国的川气东送线路,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练习题

(2)修建 B 镇到 D 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 C 镇的原
因是有利于C镇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的需要 。(4 分)
(3)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中Ⅰ、Ⅱ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可采取 开挖运河 的措施。请在图中用“ ”画出。(6 分)
解析:交通线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际联系,利于经济的快速 发展。
读某虚拟岛屿图,岛上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可以兴建 渔港或渔产品加工厂。据此完成11~12题。
11.考虑“港阔水深”与“接近大陆架”因素,最适合建渔
港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结合图中的等深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的甲、丙接近大 陆架,且丙位于港湾内,所以其更适合建设渔港。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选择题 下表中数字 1~5 表示海运、河运、航空、公路、铁路 5 种交 通运输方式优劣的大体排序,“1→5”表示“优→劣”。分析表格 数据,完成 1~2 题。
1.为配合昆明世界花卉中心的建设,你认为交通运输方式中
首先应考虑的是( D )
A.② B.③ C.④ D.⑤
解析:结合题目以及表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可判断 出:①表示铁路,②表示河运,③表示海运,④表示公路,⑤表 示航空。花卉保质期短,需采用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即航空。
12.在渔港附近常有鱼产品加工厂,其考虑的工业区位因素
主要是( C )
A.交通 B.市场 C.原料 D.劳动力
解析:渔港附近的鱼产品加工厂考虑的主要是工业区位因素 中的原料。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某地区公路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高三一轮复习__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 1、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最灵活、最高效的分别 ( B ) A、水路、铁路 B、公路、航空 C、航空、管道 D、铁路、公路 • 下图我铁路、公路、管道、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 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 读图回答3——4题。 • 3、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 D 图中的( ) 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4、若在两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 选线时应注意( B ) 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运输为主 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 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 D、尽量通过人烟稀少的地区
第一节
第二节
单元整合
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古代运输方式
手提肩扛
牲畜驮运
现代运输方式
水路运输
河运 海运
地位: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地位: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
地位日趋重要
航空运输
地位: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管道运输
地位: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地位: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案例一
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影响最小) 科技因素(提供保障)
1.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
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
2、在地图上分别读出南宁和昆明的海拔,观察 南昆铁路经过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南宁的海拔是100-200米,而昆明的海拔1000-2000米, 两地海拔差异大。从南宁到昆明经过南宁盆地,然后翻 山越岭到云贵高原。
4、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高速化 表现 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 增加通过的能力 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 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 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专题26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解析版)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热点题型一现代交通运输的比较与选择例1、(2015·浙江)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C【提分秘籍】运输方式合理选择的方法(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而不能只考虑速度、运量、运价等因素中的某一个。
(2)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必须考虑它们的特点。
各种运输方式一般又分为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
①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舒适等因素考虑,远距离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乘轮船。
②货运: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重量、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举一反三】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示输送线路运输的对象最可能是()A.油气 B.电力C.煤炭 D.食盐(2)该运输方式的突出优点是()A.速度快,效率高B.运量大,费用低C.连续性强,稳定且损耗少D.机动灵活答案:(1)A(2)C热点题型二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例2、(2015·新课标Ⅰ)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位置 B.经济C.地形 D.人口(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答案:(1)A(2)D【提分秘籍】1.水运航线区位条件(1)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原地形,河流流量平稳利于通航;②气候条件:气温决定河水有无结冰期;降水多少与季节变化决定河流流量大小和变化。
(新课标)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后作业1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新人教版必修2

课后作业(十三)一、选择题读按不同标准评价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排序图,回答1~3题。
1.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根据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可知,运速最快的是航空,最慢的是水运,据此可直接得出B项正确。
[答案] B2.四种运输方式中灵活性最好的是(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水运[解析] 公路运输对自然条件要求较小,选线和建设比较灵活方便,可以实现门口对门的服务,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所以灵活性最好,故C项正确。
[答案] C3.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A.天然橡胶:泰国至上海,选择铁路B.铁矿石:澳大利亚至上海,选择水运C.鲜花:荷兰至美国,选择公路D.集成芯片:硅谷至渥太华,选择铁路[解析] 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可知,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但是运量小、运输成本较高;水运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天然橡胶的运输量大,泰国至上海应该采用水运;鲜花时效性强,所以由荷兰运至美国应选择航空;集成芯片质量轻、体积小、价格高,应该采用空运;澳大利亚至上海的铁矿石运量大,水运价格低,故B项正确。
[答案] B下图为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在( )A.50~150千米B.200~300千米C.700~800千米D.950~1050千米[解析] 短途运输时,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价格低,占优势;长途运输时,两种运输方式的运费都较高,但航空运输速度快,占优势;高铁运输介于两者之间。
由此可知①指公路运输,②指高铁运输,③指航空运输,根据图可知在200~300千米之间,公路和高铁的市场份额相当,故公路和高铁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为200~300千米,B项正确。
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五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Word版含解析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阻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展到此刻交通运输方式共有_______运输、______运输、_______运输、__________运输和_________运输五种。
解析:交通运输方式从手提肩挑、家畜驮运,进展到了现代化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注意水路运输又能够分为内河水运和海运。
答案: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2.交通运输网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大体因素。
答案:线点3.古诗曾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阻碍当初蜀道建设的最要紧区位因素是()A.地形条件B.气候条件C.经济因素D.社会因素解析:“蜀道”所经地区山谷纵横,地表崎岖,地形条件复杂,是阻碍其建设的最要紧因素。
答案:A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按运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公路、铁路、水运、航空B.铁路、水运、公路、航空C.水运、铁路、航空、公路D.航空、公路、铁路、水运解析:四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运费最高的是航空,最低的是水运,公路运费较铁路运费高。
答案:D2.有关铁路运输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受自然因素阻碍较大B.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C.铁路占地面积小,耗资金少D.修筑铁路造价低,短途运输本钱更低解析:铁路运输的要紧优势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阻碍小,持续性好。
要紧缺点是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本钱高。
答案:B3.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是()A.航空B.管道C.铁路D.水路解析:管道运输是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用管道运输货物(主若是流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持续性强,平稳平安。
答案:B4.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时,应尽可能地利用()A.水运或铁路运输B.公路或铁路运输C.航空或水运D.水运或公路运输解析:水运或铁路运输运量大,假设远距离运输,运费较低。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例题解析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例题解析【例2】适合远距离水运的产品是()A.新闻印刷品B.煤炭C.时装D.电脑芯片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含义、特点及其选择原则。
例如铁路适合于大宗、笨重的物资中长距离运输,也适合于要求准时到达的大量日用工业品和旅客的长距离运输;水运适合于大型、笨重、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但要有良好的河道或港湾条件;航空运输一般只负担大城市间和国际快速客运及贵重、保险、急救物资和报刊、邮件的运输。
其次要明确不同的货流、客流有不同的要求。
A、C两项的主要要求是“快”,D项中电脑芯片属贵重货物,主要要求是“快速安全”,只有B项符合要求。
点评:本题立意在于考查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及意义,具体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运输方式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此题实用性与时装、电脑芯片等时代性产品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答案:B【例3】下图是“1999年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99年,我国各地区高速公路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A.西南三省高速公路已基本形成B.华北平原高速公路已基本形成C.非季风区没有高速公路D.沿海岛屿没有高速公路(2)与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明显相关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B.气温高低C.降水量多少D.气象灾害频繁解析:解答第(1)题的最好方法是用排除法。
图中西南地区明显存在着几条互不联系的高速公路,非季风区的新疆有高速公路存在,台湾岛上有高速公路分布,因此A、C、D三项错误。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是东部沿海地带密集,西部内陆地区稀少,同时高速公路的修建需要较高的技术、较多的资金要求,高速公路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客货流量比较大的地区。
因此本题选A项。
点评:本题把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发展的趋势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热点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也反映了交通运输的形成受社会经济、自然、科技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1)B (2)A【例4】读“某地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1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含答案解析)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专题(十一)、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考点1】交通运输方式1.(2011文综,36(3))下图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答案】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
【解析】石油运输最合理的方式为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具有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等优势。
2.(2011文综,12(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
【答案】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用知识能力。
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稳利于通航。
读甲省(河南)图可知,甲省西部地势较高,为众多河流上游,水量应该较小;甲省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不利通航;图示显示,甲省河流虽然较多,但互不联通,没有形成河运网络。
3.(2011文综,36(2))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
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6分)【答案】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有利于飞机航行。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定位能力和知识调用能力。
据经纬度等信息可知甲为塔里木盆地。
解答该题应注意联系塔里木盆的气候、地形、人口和城市分布等状况来阐述发展航空运输的必要性。
【考点2】交通运输布局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调整铁路约7500千米。
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 (2011文综,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答案】A【解析】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从图中可知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地势平坦,所以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例题解析
【例2】适合远距离水运的产品是()
A.新闻印刷品
B.煤炭
C.时装
D.电脑芯片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含义、特点及其选择原则。
例如铁路适合于大宗、笨重的物资中长距离运输,也适合于要求准时到达的大量日用工业品和旅客的长距离运输;水运适合于大型、笨重、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但要有良好的河道或港湾条件;航空运输一般只负担大城市间和国际快速客运及贵重、保险、急救物资和报刊、邮件的运输。
其次要明确不同的货流、客流有不同的要求。
A、C两项的主要要求是“快”,D项中电脑芯片属贵重货物,主要要求是“快速安全”,只有B项符合要求。
点评:本题立意在于考查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及意义,具体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运输方式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此题实用性与时装、电脑芯片等时代性产品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答案:B
【例3】下图是“1999年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99年,我国各地区高速公路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
A.西南三省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
B.华北平原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
C.非季风区没有高速公路
D.沿海岛屿没有高速公路
(2)与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明显相关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气温高低
C.降水量多少
D.气象灾害频繁
解析:解答第(1)题的最好方法是用排除法。
图中西南地区明显存在着几条互不联系的高速公路,非季风区的新疆有高速公路存在,台湾岛上有高速公路分布,因此A、C、D 三项错误。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是东部沿海地带密集,西部内陆地区稀少,同时高速公路的修建需要较高的技术、较多的资金要求,高速公路网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客货流量比较大的地区。
因此本题选A项。
点评:本题把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发展的趋势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热点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也反映了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受社会经济、自然、科技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1)B (2)A
【例4】读“某地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距<8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80千米<运距<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3)运距>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4)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它适合运送的货物特点是________。
(5)目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承担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
(6)选择最佳航运路线。
波斯湾石油用巨型油轮运往西欧,从波斯湾经________海峡绕道________。
古巴万吨蔗糖运送到洛杉矶,通过________运输,经________运河。
解析:本题是将教材中交通运输特点的文字叙述,创新设计为空运、公路、铁路、水运四种运输方式,利用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示意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具体考查的知识点是四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解题时,根据图示中运距和运费的关系,首先明确图中80千米处是铁路和公路在运距与运费相同时的交叉点,550千米处是铁路和水运在运距与运费相同时的交叉点;然后以竖虚线为界,观察各部分中哪一种运输方式的曲线位置最低,最低的即为最廉价的。
在距离小于80千米的部分,总运价最低的属公路运输曲线段;在80~550千米之间,总运价最低的是铁路运输曲线段,在运距大于550千米的部分,总运价最低的是水路运输曲线段。
在上述三部分中,运价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空运,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选择航空运输。
青藏高原地区由于社会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恶劣,目前还没有铁路通过。
青藏铁路没有竣工,所以,承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是公路运输。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1)公路(2)铁路(3)水运
(4)空运轻型、贵重、急需
(5)公路
(6)霍尔木兹非洲好望角海洋巴拿马
【例5】回答亚欧大陆桥及丝绸之路的有关问题。
(1)第二亚欧大陆桥从我国的________开始,通过________铁路和________铁路至新疆的________与________(国家)的铁路接轨,经过中亚、欧洲至荷兰的________港。
第一条亚欧大陆桥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与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相比的优越性最主要体现在()
A.运输距离方面
B.沿线自然条件
C.沿线经济条件
D.科学技术因素
(2)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源于________朝,由________出发,经过中亚的________(城市),又经伊朗,最后到达罗马帝国,当时我国把它称作________。
(3)说明建设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意义。
解析: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第(1)题,与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相比,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缩短了距离1100千米,节约运费30%,比海运缩短时间60%,它横跨了亚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2)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知识与历史学科的联系。
第(3)题,第二亚欧大陆桥的意义不仅要回答其经济意义也要回答其政治意义。
点评:本题以亚欧大陆桥为切入点,考查交通运输网的有关知识,地理知识与历史、政治知识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答案:(1)连云港陇海兰新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鹿特丹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A
(2)汉长安塔什干大秦
(3)①基础产业先行,有利于东西部之间物资和信息的交流;②推动沿线各国的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③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