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痛原凶是寒气

合集下载

肩颈痛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

肩颈痛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

肩颈痛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肩颈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于长时间坐姿、缺乏运动的人群而言。

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很多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来缓解肩颈痛。

本文将介绍肩颈痛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其有效性。

一、中医诊断方法1. 望诊法中医常用的望诊法可以通过观察人体姿势、肩颈线条、肩胛骨位置等来判断病情。

例如,肩颈痛引起的肩部僵硬,会导致肩部线条不够流畅,肩胛骨位置偏移等现象。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中医师可以初步判断肩颈痛的病因。

2. 问诊法问诊法是中医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中医师会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疾病的发作规律、疼痛的性质、症状表现等,进而确定病情的诊断和辨证依据。

在肩颈痛的诊断过程中,中医师会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生活习惯以及其他相关的症状。

3. 切诊法切诊法是中医常用的望、闻、问、切四诊中的一种方法。

中医师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来获取病情的进一步信息。

在肩颈痛的诊断中,中医师会触诊颈椎突起、肩胛骨间、肩颈肌肉等部位,以判断局部的炎症、肿胀、张力等情况。

二、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疗法中医常用的治疗肩颈痛的中药包括外用贴敷和内服药物。

外用贴敷可以通过贴敷草药熏洗、艾叶敷贴等方式,通过温通经脉,活血化瘀的作用来缓解肩颈痛。

内服药物常用的中药有桑枝、麻黄根、白芷等,可以消炎、舒筋活血、调理气血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疗法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使用正确的药材和剂量。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肩颈痛的方法之一。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针刺,以刺激气血的流动,缓解肩颈痛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颈宗、天突、肩井等。

针灸疗法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见效,因此需要坚持治疗。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的运用,来改善肩颈局部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缓解痛感。

中医师通常会选择涌泉、肩井、天宗等穴位进行推拿按摩,以促进气血的流动。

此外,中医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拨罐或拔罐等手法来辅助治疗。

漏肩风病辩证要点

漏肩风病辩证要点

漏肩风病辩证要点漏肩风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疼痛疾病,主要表现为颈肩部僵硬、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漏肩风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肩颈部肌肉、经络受阻有关。

针对不同的辨证要点,中医可以进行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一、气滞血瘀型漏肩风气滞血瘀型漏肩风的特点是疼痛剧烈,肩颈部肌肉紧张,触痛明显,疼痛部位常常有淤血瘀斑。

治疗时,中医常常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方法来缓解症状。

可以选择针灸穴位肩井、风池、肩髃、天宗等,促进气血运行,舒缓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感。

同时,中医药中的桃仁、红花、川芎等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通过口服或外用的方式,加快淤血瘀斑的消散。

二、肝肾亏虚型漏肩风肝肾亏虚型漏肩风的特点是疼痛不剧烈,但持续时间较长,肩颈部肌肉无力,患者常感到乏力、腰膝酸软。

治疗时,中医通常采用补肝肾、益气血的方法来调理患者的身体。

可以选择针灸穴位太冲、肾俞、腰眼等,调理肝肾功能,增强气血补充,提升肌肉力量。

同时,中医药中的黄精、党参、当归等药材也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可以通过口服或煎煮的方式,增强患者的体质。

三、湿热蕴结型漏肩风湿热蕴结型漏肩风的特点是疼痛剧烈,伴有红肿、瘙痒等症状,肩颈部皮肤潮湿,局部可能有疮疖。

治疗时,中医常常采用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方法来治疗。

可以选择针灸穴位大椎、肩髎、天柱等,清热解毒,祛除湿热。

同时,中医药中的黄连、金银花、苦参等也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通过口服或外用的方式,消除湿热蕴结的症状。

四、寒湿凝滞型漏肩风寒湿凝滞型漏肩风的特点是疼痛重,肩颈部冰冷,肌肉僵硬,伴有寒湿症状如畏寒、肢体困重等。

治疗时,中医常常采用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方法来改善症状。

可以选择针灸穴位天鼎、肩髎、风池等,温经散寒,活络通血。

同时,中医药中的附子、艾叶、独活等也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通过煎煮或外敷的方式,缓解寒湿凝滞的症状。

针对漏肩风病的辨证要点,中医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等,来调理患者的身体,改善症状。

秋季养生如何通过按摩缓解肩颈疼痛

秋季养生如何通过按摩缓解肩颈疼痛

秋季养生如何通过按摩缓解肩颈疼痛秋季是一个秋高气爽、干燥温凉的季节,很多人都经常感到肩颈部位的不适和疼痛。

长时间的工作、坐姿不正确、缺乏运动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肩颈疼痛的出现。

为了缓解这种不适和疼痛,通过按摩来做养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1.前言介绍肩颈疼痛是许多人在秋季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肩颈部位的肌肉和筋脉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发肩颈疼痛。

正确的按摩方法可以缓解这种不适,达到舒缓肩颈部位的效果。

2.肩颈按摩的基本知识在进行肩颈按摩之前,有一些基本的知识需要了解。

首先是找到适合按摩的地方,最好是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按摩。

其次要使用适当的按摩手法,比如揉捏、推拿、敲打等,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法。

另外,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损伤。

3.肩颈按摩的步骤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肩颈按摩步骤,可以按照个人需要进行选择。

(1)温热肌肉可以先用热毛巾敷在肩颈部位,或者用热水泡澡来放松肌肉,增加按摩的效果。

(2)放松肩部使用手掌按摩肩膀,从肩胛骨开始,向上向下按摩,能够缓解肩膀部位的紧绷感。

(3)揉捏颈部用拇指与食指揉捏颈部肌肉,从下巴下方开始,向两侧按摩,可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

(4)推拿肩颈用手指推拿肩颈部位,可以通过按摩肌肉,放松肩颈部位的紧绷感。

(5)转动颈部将颈部向左右两侧轻轻转动,可以放松颈椎周围的肌肉,缓解肩颈压力。

4.注意事项在进行肩颈按摩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1)不要按摩过度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按摩15-30分钟即可,以免引起肌肉疲劳。

(2)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疼痛严重或者长期伴随,建议寻求专业的按摩师傅或者医师的帮助。

(3)坚持锻炼不仅仅依靠按摩来缓解肩颈疼痛,还需要加强锻炼,尤其是针对肩颈部位的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预防疼痛的出现。

5.秋季养生建议除了按摩,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缓解肩颈疼痛。

(1)保持良好的坐姿长时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坐姿,可以减少对肩颈部位的压力。

左肩膀疼中医治疗方案

左肩膀疼中医治疗方案

一、概述左肩膀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肩周炎、颈椎病、肌肉劳损等。

中医治疗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左肩膀疼痛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病因病机1. 病因(1)外感风寒湿邪:由于肩部暴露在外,容易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疼痛。

(2)内伤劳损:长期过度劳累、姿势不当、用力不当等导致肩部肌肉、筋骨损伤,出现疼痛。

(3)气血虚弱: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导致肩部疼痛。

2. 病机(1)气滞血瘀:由于外邪侵袭或内伤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肩部疼痛。

(2)筋骨失养:气血虚弱,筋骨失养,导致肩部疼痛。

(3)痰湿阻络:痰湿内生,阻络肩部,导致疼痛。

三、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1)气滞血瘀型: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

常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

(2)气血虚弱型:以补气养血、通络止痛为主。

常用方剂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

(3)痰湿阻络型:以健脾利湿、通络止痛为主。

常用方剂有:二陈汤、薏苡仁汤等。

2. 针灸治疗(1)体针:选取肩井、肩髃、曲池、合谷、阿是穴等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的目的。

(2)电针:在体针的基础上,结合电针疗法,增强疗效。

(3)温针:在体针的基础上,结合温针疗法,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3. 推拿治疗(1)按摩肩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缓解疼痛。

(2)拉伸肩部筋骨:改善肩部筋骨活动度,缓解疼痛。

(3)点穴:点按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的目的。

4. 拔罐治疗(1)拔罐:在肩部、背部等部位进行拔罐,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2)走罐:在肩部、背部等部位进行走罐,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

四、注意事项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姿势不当、用力不当等。

2. 加强肩部肌肉锻炼,增强肩部肌肉力量,预防肩部疼痛。

冻结肩辨证分型

冻结肩辨证分型

冻结肩辨证分型
冻结肩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也称为肩周炎。

它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和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中医理论,冻结肩的辨证分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气滞血瘀型、寒湿阻络型和肝肾亏虚型。

1. 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多见于中年人,主要症状是肩关节活动受限,伴有胀痛感。

患者常常感到肩膀沉重,难以抬举。

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疗上,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红花等,以及针灸疗法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2. 寒湿阻络型
寒湿阻络型的患者多见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或长期暴露在寒冷潮湿环境下。

主要症状是肩关节疼痛,寒冷感明显,活动受限。

患者舌苔白腻,脉象沉缓。

治疗上,可以采用温经散寒的中药,如桂枝、羌活等,以及艾灸疗法来驱寒散湿,缓解症状。

3. 肝肾亏虚型
肝肾亏虚型的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症状是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伴有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

患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弱。

治疗上,可以采用补肝肾的中药,如当归、熟地黄等,以及针灸疗法来调养肝肾,缓解症状。

冻结肩的辨证分型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来确定,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冻结肩注重辨证施治,既要缓解疼痛,又要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肩部的活动。

明明体寒,却为什么容易上火?体内寒气过重的10个症状,你有哪个

明明体寒,却为什么容易上火?体内寒气过重的10个症状,你有哪个

明明体寒,却为什么容易上⽕?体内寒⽓过重的10个症状,你有哪个只要活在这个世上,肯定会有过上⽕的经历,⽐如吃太多上⽕的⾷物,会使喉咙肿痛,⼤便⼲燥,还有的⼈本来肝⽕就旺盛,然后会诱使脾⽓过于急躁,内热严重。

中医上把⼈体内的⽕分为虚⽕和实⽕,失⽕需要⽤补的⽅法消除,实⽕可以⽤降⽕,清热的泻⽕⽅式。

如果是实⽕的话,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很多降⽕、清热、消炎解毒的药,连吃三天肯定能把⽕灭掉,不过现在的⼈多半是患的虚⽕。

另⼀个问题⼜来了,现在体寒的⼈不在少数,但同时⾝体⼜有很严重的虚⽕,这怎么回事呢?⾝体寒⽓重的⼈⼀般都会有湿⽓重的症状,⼜寒⼜湿会损害脾胃和肾脏,直接导致肾阳和脾阳不⾜,肾⽓亏虚,这两个问题会使全⾝各个器官功能下降。

脾胃虚弱,消化能⼒也差,所吃的⾷物⽆法被充分消化,营养吸收不了,⾷物残渣经常残留在体内,时间长了,⾎液也会渐渐亏虚。

⼤量的寒邪⼊侵体内后,肾脏的阳⽓和肾⽕会越来越不⾜,肾脏守不住肾⽕,体内的肾⽕都会往头部跑,从⽽形成我们所说的虚⽕,⾝体越寒,虚⽕就会越旺。

如果患者把虚⽕当作实⽕来医治,使⽤错误的泻⽕、清⽕、降⽕⽅式,反⽽会使⾝体的寒⽓更重,寒上加寒,虚⽕更旺,越治⽕越⼤。

下⾯给⼤家列举出⾝体内寒⽓过重的表现脚踝处异常浮肿;膝关节、肘关节疼痛、肩颈胀痛,患有肩周炎、腰背酸痛等疾病;容易长湿疹,患有⽩癜风,⽜⽪癣;不管任何季节,⼿脚都是寒凉的;经常性的腹泻和腹痛;脸上容易长斑,爱冒痘;出汗冒出的汗液是凉的;有⼝臭,⾆苔会发⽩;咳嗽时咳出来的痰多为稀⽩状;⼝腔溃疡反复发作;想要降虚⽕,就得先去体内的湿寒,那如何去湿寒呢⾸先推荐的就是艾灸的⽅法艾灸被发明出来,主要就是⽤来治疗体内的寒症的,随后才逐渐发展为治疗⾝体其他疾病,因为艾条的热⼒和药效可以直接作⽤于患病处,通过把病灶处的湿寒⽓排出去,缓慢的疏通全⾝经络,才能药到病除。

艾灸的时候,若灸出⽔泡或者汗液,也从侧⾯证明⾝体内的寒湿⽓⽐较。

体寒的特征 寒气湿气竟都从这个地方进入的

体寒的特征 寒气湿气竟都从这个地方进入的

体寒的特征寒气湿气竟都从这个地方进入的关于《体寒的特征寒气湿气竟都从这个地方进入的》,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谈论到“寒气”与“湿气”的相关内容,由“寒”转“湿”后身体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呢,以及主要从哪些部位进入身体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了解下关于体寒的特征的相关内容吧。

寒气湿气竟都从这个地方进入的“湿”气的感觉怎么样?当身体“寒”气越来越重时,身体慢慢更容易进入“湿”气,一个身体“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特别注意:寒湿气容易进入我们身体的5个主要通道是:①肩颈部的“大椎穴”: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②前胸的“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③肚脐部位的“神阙穴”:位于脐中部,脐中央。

④腰部的“命门穴”: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

⑤脚底的“涌泉穴”: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那么寒气进入身体后都会有哪些表现呢①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② 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③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更容易理解,我们把一块木头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这块木头很容易变质,发霉,长蘑菇等;我们女性的子宫,卵巢若长期放在这样一个“寒湿”盆腔环境中,女性妇科就容易出现各种病变,所以女性的盆腔一定要保护好④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中医诊治颈椎疼及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方剂

中医诊治颈椎疼及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方剂

中医诊治颈椎疼及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方剂丁教授健康商城整理中医方剂(一)【辨证】风寒血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白芷12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医方剂(二)【辨证】风阳上扰,湿热内蕴。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祛湿。

【方名】疏风养血汤加减。

【组成】天麻10克,珍珠母30克,生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葛根12克,丹参20克,钩藤15克,银花藤20克,桑枝10克,秦艽12克,僵蚕10克,片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医方剂(三)【辨证】寒湿兼血滞。

【治法】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加味。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丹参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当归尾12克,桂枝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中医方剂(四)【辨证】经络阻滞,血脉不通,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

【治法】平肝定眩,舒颈醒脑。

【方名】定眩汤。

【组成】天麻9克,半夏9克,全蝎9克,僵蚕9克,白芍24克,夜交藤24克,钩藤24克(另包后下),茯苓15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15天为1疗程。

中医方剂(五)【辨证】风邪阻络。

【治法】搜风通络。

【方名】搜风通络汤。

【组成】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克,自然铜13-15克,穿山龙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医方剂(六)【辨证】气滞血瘀,痰湿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地气通络,除湿涤痰。

【方名】除痹逐瘀汤。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颈痛原凶是寒气
什么是肩颈疼痛
肩颈疼痛指的是肩颈部位软组织由于受寒、受伤、气血不足而产生急,慢性疼痛,严重者会影响身体其它部位。

劳损过程为受寒---血液循环减慢---肌肉缺少能量及乳酸等物质堆积---僵硬---疼痛---影响身体其它部位---活动障碍。

软组织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滑膜囊,神经、血管等。

软组织疼痛:发病机制是痛则不松,不松则痛。

疼痛的发病过程特点为:因痛而痉挛、因痉挛而疼痛。

肩颈肌肉及血管、神经是全身最复杂的,有深层、浅层之分,整理后如下:
肌肉:头夹肌:起始于项韧带等附着乳突上,受损后出现头颈僵硬、疼痛、沉重感,眼眶痛。

项韧带:连接颈椎骨的韧带,常低头者易发生钙化之后颈部酸痛,转动时咯咯响,后伸颈部可缓解。

斜方肌:起自上项线分三段止于锁骨的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受损后肩部明显疼痛,沉重感,僵硬,手臂上提颈部侧拉受限。

菱形肌:起于第6颈椎至第4胸椎。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受损后手臂肩部活动障碍。

骶棘肌:从枕骨至骶骨,附在脊柱旁,就是猪身上的里脊肉,受损后脊柱活动障碍,头部后伸会痛。

神经:
颈部的神经丰富,与颈椎病有关的神经有脊神经、脑神经及交感神经。

脊神经:主要是臂丛神经是颈椎病最常累及的神经,手臂或手指会麻。

脑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其作用能使心跳减慢、减弱,增强胃肠蠕动。

交感神经兴奋能使心跳加快、加强,肢体血管收缩,胃肠蠕动变慢。

出汗等;副交感神经兴奋则使心跳减慢、变弱,胃肠蠕动加快等。

迷走神经是副神经的一部分。

疼痛形成过程:
寒气(身体内在寒气或外部受寒)---血液,淋巴循环减慢--营养供应及素素排泄不足---肌肉僵硬,无力,紧绷-----加重血液及淋巴循环的阻力----乳酸等
↗痛点由无力---酸痛---胀痛---麻木---没有感觉
物质在局部堆积---形成痛点,结节,脂肪团→结节由绿豆粒--黄豆粒--指腹大小--颈椎病,肩周炎,乳腺增生,胃肠病--死
↘脂肪团由一度---四度,形成轮胎颈,板石肩,水牛背
肩颈肌肉疼痛在操作时感觉:
酸痛:痛点形成时间久肌肉供血不足。

酸的意思是气血不足了,然后是酸痛,酸
痛是因血少,进而流动缓慢而瘀滞,不通则痛了。

胀痛:痛点形成时间不久,痛点内乳酸等物质堆积按之胀痛。

刺痛:痛点刚形成,急性损伤使肌肉有出血肿胀情况按之特别痛。

僵硬:僵硬是因为供应血少,血流缓慢,再加上长期固定姿式,血液就停滞在那
里;如果心脏持续地供血不足,那么停滞的血液就会在原地形成瘀血,没有新鲜
血液的供应,肌肉、筋膜就会变得僵硬
肩颈疼痛居家保养建议:
注意肩颈部的保暖,不穿露肩装;进食冷食,如冰淇淋、冷冻饮料、冷面等,宜喝胡
萝卜汁、姜红茶,意饮食营养,多补充瓜果蔬菜等粗纤维和维生素;足健康睡眠,精神紧张会造成;后要多喝温水,血液循环加快后需要水份的补充才能更好的修复;加强工作及生活时间的运动。

肩颈疼痛保健操:
1站位,颈部做360度各10圈(由左至右,由右至左);
2站位,颈部左、右侧伸各3分钟;
3 站位,颈部低头,后仰各3分钟;
4站位,双臂扩胸伸展30遍;
5 站位,双臂一手上伸至耳侧或以上,一手后摆至腰侧或以后,各30遍;
6站位,双手臂上伸手掌合十(在耳侧)3分钟;
7 站位,双手臂后伸返手手掌合十(在脊柱)3分钟;
8 站位,双手臂后伸相对用力各3分钟(左右交换)。

肩颈治疗方法:
肩颈肌肉疼痛关键是寒气的排出,寒气使得肌肉痉挛而产生疼痛,通过传统按摩、拔罐、刮痧等不足以排出肌肉深层的寒气,故易反复发作,暖身堂通过高科技仪器操作软化痉挛及劳损痛点,加强了细胞的营养,提升了全身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有效排出肌肉深层寒气。

同时做好身体的保暖、特别是下身的保暖,进食温暖、阳性食物,少喝冷饮、咖啡等,保持好心情及充足睡眠,加强身体锻炼。

暖身堂——20HZ-12MHZ的射频技术
暖身堂通过20HZ-12MHZ的射频技术,使热量源从内到外进行发热,从而取代传统的手法、产品、针灸、火罐、艾灸、按摩等方法,大大提升安全高效的治疗效果,并且是传统项目效果的50倍。

20HZ-12MHZ的射频技术可以使热量源从身体的肌肉层开始发热,经过脂肪层到胶原层再到表皮层,使身体每一个层面的细胞都得到相应的激活。

细胞因能量不足而出现细胞的死亡或凋亡,这样反馈给身体一种信号不再需要血液,小血管就会闭合大血管的压力增大,血液循环减慢形成各种慢性病。

仪器使用后激活受损四层细胞,当其功能恢复而身体也开始响应增加了血液供应,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不仅可以改善四层细胞所引起的问题,还可以改善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状。

身体各种疼痛、不适都是因为细胞衰老了或是已进入坏死状态而形成的,此时的细胞是
一种扭曲的状态,像头发打结一样,这是因为细胞得不到营养排不出毒素细胞就营养不良,开始出现不健康状态并影响到其它细胞,此时开始出现疼痛、感觉不适,如不治疗时间长了后会由此逐渐扩散、并凝聚一群坏细胞,形成疾病甚至癌症。

那细胞为何会衰老或是进入坏死状态呢?是因为血液循环,细胞的营养吸收及排出毒素都是靠血液循环,但因寒而致血液循环减慢,供血不足后细胞开始营养不良,细胞才会扭曲变形。

治疗特色
无痛治疗:感觉温暖舒适。

无创治疗:不损害皮肤。

操作简单:全触摸屏操作,就像触摸手机一样方便简单。

即时见效:10分钟即可感受到细胞能量提升。

根本解决:区别于手法或其它物理治疗,从根本改善。

绝对安全:来自严谨的德国,又经过国内4年时间超过3万人临床验证,安全、高效。

不会依赖:身体的细胞恢复正常自然不会产生依赖。

针对症状:
表皮层:痘痘、毛孔粗大、面色黄暗
胶原层:面部及身体皮肤松驰、下垂、皱纹、妊娠纹、痘印
脂肪层:肥胖、脂肪团、橙皮、胸部变形(松驰、下垂、外扩)
肌肉层:软组织酸痛、胀痛、牵扯痛、活动障碍
常见问题解答
1、是否有辐射?
答:不会,它的频率远远低于使身体辐射的数值,所以不必担心。

2、是否有依赖?
答:细胞由炎症状态忧复后自已可以正常“生存”当然不会有依赖了。

3、为什么做仪器同时不可以用手机?
答:手机干扰,手机是电容屏(指触摸式手机)它是感应手的磁场,检测人体导电性,操作仪器后人体电量变了,就会有干扰了,面按键手机电阻是按压式并此不会有影响。

4、为什么月经期不可以做?
答:是可以做的,此时做仪器能量主要用于修复子宫了,对其它部位起到的治疗作用不大。

5、为什么饥饿时不能做?
答:当饥饿时操作仪器会致使操作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起到的效果不明显,共做后会头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