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4.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物理:4.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物理:4.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2、笛卡儿的补充和完善:
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启发思考:牛顿第一定律是最完善的,它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运动状态是指什么?
总结归纳:两个方面:不受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力时,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3)把另侧斜面放平,小球要到等高,就会一直滚下去。
追问:根据这一现象伽利略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物体将匀速运动下去。
介绍:用气垫导轨消除摩擦
让滑块在导轨上滑动,利用光电门测出滑块在不同位置速度。
引导学生认识、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
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
l、伽利略的观点: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的物体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
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③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课堂
小结
针对本节课教学,引导学生做小结。
鼓励学生自我发言,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适当予以指导!





在对比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
启发综合: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撤物停的原因是因为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那么伽利略是怎么研究这个问题的呢?
多媒体播放:介绍理想实验
(1)对称斜面,没有摩擦小球滚到等高。(2)减小另一侧斜面倾角,小球从同一位置释放要滚到等高,滚动距离就会越远。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4.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4.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牛顿第一定律新授课【课前准备】学案、教材笔记本练习本练习册知识体系本错题本(按顺序摆好)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目标计划行动反思【常规要求】坐姿端正,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条例清晰,举左手且四指并拢要直一、预习检测限时3 分钟,基础知识错3个以内为合格,否则过日清。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理想实验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笛卡儿的观点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惯性与质量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

2.意义: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属性。

3.惯性的量度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改变。

【能力提升】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永远无法做到的。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时,物体立刻静止。

()4.物体从竖直向上运动的气球上掉落后,立即向下运动。

()5.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6.受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二、学习目标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理意义(前测)并且举例说明。

(物理观念)2.通过视频观看伽利略的实验,得出实验的研究方法。

(科学思维)3.能举例说明惯性与那些因素有关并且举例说明。

(关键能力)4.能根据所学知识,对实例的分析、物理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处理挑战能力目标三围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学习”自主学习【自学指导】阅读教材8386上限时4分钟思考1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会“冲”上另一个斜面吗?会达到原来的高度吗?思考2在路上奔跑的人被绊倒时总是向前倾倒,而慢走的人在滑倒时多是向后倾倒,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4.1牛顿第一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4.1牛顿第一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学习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正确理解力跟物体运动的关系,掌握惯性的概念。

2.物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实际问题做出合理的抽象,进行理想实验的研究正是伽利略得到力与物体运动正确关系的基础。

我们要学习这种科学抽象的方法,并把它用到今后的物理研究中去【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回顾历史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理解。

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使用说明】1.依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用红笔标注重点、疑点2.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互动、展示点评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达成目标3.五分钟完成测评题目【自主学习】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内容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叫惯性3.惯性的大小表示4.惯性的大小与有关【自学检测】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有理想推理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C.公交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倾斜,说明乘客有惯性公交车没有惯性D.汽车的速度越大刹车时越难停下来,说明汽车的惯性大小与速度有关【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力与运动关系的发展历程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思考与讨论1】伽利略质疑→假设→猜想质疑:①②……2.伽利略—双斜面实验(理想斜面实验)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思考与讨论2】①改变轨道的摩擦力(加减纱布),观察小球的运动现象②比较有加纱布与没有纱布之间的区别?③摩擦力大小与小球上升到另一斜面的最大高度有什么关系?④如果没有摩擦力,小球会上升到多高的地方?【思考与讨论3】①实验:改变导轨倾斜程度,观察小球的运动:②观察不同倾斜程度小球所到达的高度的区别?③减小右斜面倾角,小球沿斜面运动的最远距离如何变化?④如果没有摩擦,减小右斜面倾角,沿斜面滚动的最远距离怎样变化?小球将上升到多高的地方?【思考与讨论4】①实验现象:将右斜面放平,释放小球,观察小球的运动②如果水平“斜面”足够长,小球会停下来吗?③如果没有摩擦,水平“斜面”足够长,小球将滚到哪里去呢?3.笛卡尔:完善+补充—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4.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1642年,伽利略逝世,1643年牛顿在英国诞生。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课题:4.1 牛顿第一定律班级:姓名:科目:物理课型:新课执笔:杨福山审核:高一备课组讲学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学习重点】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学习难点】转变经验概念,明确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要求:自己阅读课本,独立自学)1、力是怎样产生的?2、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是: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4、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力。

5、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力,运动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

是因为受到了。

6、笛卡儿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观点是:【新课探究】[小组合作思考与讨论]: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A.对称斜面,无摩擦小球滚到等高.B.减小另一侧斜面倾角,小球从同一位置自由释放要滚到等高,滚动距离越远.C.把另一侧斜面放平,小球要到等高,就会一直滚下去.根据这一现象伽利略得出了:运动的物体若不受力,物体将匀速运动下去.2、通过滑梯的情景,自己动手设计斜面实验(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

⑶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不同的原因: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摩擦力,运动的距离就越短,速度减小得越,运动的时间就越。

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越慢;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滑下来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将作。

2.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⑵说明: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

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的原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牛顿第一定律[要点提炼]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1)(实验事实)两个斜面,小球从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滚下,将到达另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2)(科学推想)若另一个斜面光滑则小球一定会滚到另一斜面高度。

(3)(科学推想)若降低另一个斜面的坡度,则小球也会达到高度,不过,在另一个斜面上将滚得更远(4)(科学推想)若把另一个斜面改成光滑的水平面,则物体将。

实验结论:力(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意义(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即采用“可靠事实+抽象思维+科学推论”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初步揭示了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2)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方法。

3、总结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例1】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他的设想步骤如下: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①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①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①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有关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A.①是事实,①①①是推论B.①是事实,①①①是推论C.①是事实,①①①是推论D.①是事实,①①①是推论二、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要点提炼]1、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1)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2)牛顿第一定律正确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纠正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明确指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特别提醒:(1)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与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等效的.(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在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例2】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物体的运动是依靠惯性来维持的B.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课堂练习1】一个劈形物体abc,各面均光滑,上面放一光滑小球,用手按住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如图所示.现把手放开,使劈形物体沿斜面下滑,则小球在碰到斜面以前的运动轨迹是(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曲线C.竖直向下的直线D.折线三、对惯性的理解及应用[要点提炼]1、惯性与质量的关系(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思考】为什么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请同学们举生活中的例子尝试着解释。

高中物理4.1牛顿第一个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4.1牛顿第一个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4.1牛顿第一个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 )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以及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预习案【自主学习】1 •伽利略理想实验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 ________________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 __________ ,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伽利略通过 _______ 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是: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就将以这一速度 _______ 运动下去。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变为 ________ 或由_________ 变为静止。

如果物体的大小或方向变了,也就是说,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 状态或_________ 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 ________ 。

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________ 状态或_________ 状态的性质。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 _________ 。

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物体的___________ ,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__________ ,符号是,国际单位是 __________ 。

3. 在杂技表演中有一个节目叫“季公开石”,让一个人躺在两个凳子上,找一块大石压在人身上,然后另一个人用大锤砸石头,把石头砸成几块,这个节目所选石头,在人能承受的范围内,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为什么?4. 找两个瓶子,内盛水,一个小铁球,一个与小铁球体积相同的小泡沫塑料球、两根绳子。

将它们系好,小铁球下沉,瓶子正放,泡沫球上浮,瓶子倒放(如图)。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 牛顿第一定律【课标要求】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或者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能准确叙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能对该定律所揭示的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解。

3.了解伽利略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了解他的理想实验和相应的推理过程,领会实验加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推理和想象能力。

4.能通过实例说明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创设情境】1.初中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它揭示了物体运动遵循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冰运动员如果不用力,他会慢慢停下来。

这是否与牛顿第一定律矛盾呢?【问题体验1】请阅读课本83-84页体会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______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______基础之上的。

从实际状况到理想实验,是一个以事实为依据、抓住______因素、忽略______因素的抽象过程。

完成下面的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理想实验的魅力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_____;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_____在某个地方伽利略力不是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笛卡儿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_____沿同一_____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达标检测1】伽利略设计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下列实验情景中,有一个是事实,其余是理想化的推论。

(1)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4-1-1(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持续地做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中的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的步骤中,属于事实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推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4.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

物理:4.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

物理:4.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4.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二)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律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了解什么是惯性,并正确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过程和方法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通过实验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认识到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教学重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2.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1.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2.惯性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言】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

为什么不同物体的运动不同?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入的分析。

事实上,物体的运动是由其受力条件决定的。

什么样的受力状态,有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研究运动和力之间关系的理论叫做动力学。

一、历史上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学生讨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描述运动的方法,也学过了力的基本知识,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力和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说明】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需要很长时间一段时期,人们凭直觉认为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

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哲学家、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

这种误判已经持续了近两千年。

直到300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才通过实验否定了这一判断,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学生活动】阅读第72页伽利略的实验过程,并解释伽利略如何利用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板书:一、二、历史上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伽利略的结论是什么?[讲解]伽利略用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即维持物体的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牛顿第一定律[要点导学]1.人类研究力与运动间关系的历史过程。

要知道伽利略的成功在于把“明明白白的实验事实和清清楚楚的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物理学从此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2.力与运动的关系。

(1)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2)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理解。

这个实验的事实依据是运动物体撤去推力后没有立即停止运动,而是运动一段距离后再停止的,摩擦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

抓住这些事实依据的本质属性,并作出合理化的推理,这就是伽利略的高明之处,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思维方法。

4.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

5.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

揭示物体的这一本质属性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伟大贡献之一。

6.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7.任何物理规律都有适用范围,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

8.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范例精析]例1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C.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是因为乒乓球惯性较小的缘故D.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其惯性越小,受到的外力越小,惯性越大解析:物体的惯性仅由其质量决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它是否受力及运动情况均无关.此题正确答案为C.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是因为其质量小惯性小的缘故.拓展:①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②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车上原处,这是因为()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力,使他随与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使他与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有由于时间很短,不明显而已D.从人跳起后仍落到回车上原处,这是由于人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本题提示:人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的原因是人有惯性,所以正确答案是D。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静止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没有力的推动作用,小车就不能运动D.汽车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解析:原来运动的小车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就会保持自己的匀速运动状态,所以A选项是错的;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就是说它有外力作用,所以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选项正确;物体的惯性大小仅由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CD选项都是错的。

本题正确选项为B。

拓展: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自己原有的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物体的速度越大,要它停下来越不容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目前情况下,我们只能说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无关,今后我们会知道运动状态难改变的意思是外力一定时产生的加速度小。

例3如果正在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重力忽然消失,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应该是()A.悬浮在空中不动B.运动速度逐渐减小C.作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如果重力忽然消失,它就不受外力作用,撤去外力作用的物体应该保持它撤消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所以该物体应该作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目正确选项是C。

拓展: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是在刚释放的瞬时重力忽然消失,或者是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重力忽然消失,那么物体就会悬浮在空中不动。

例4 地球自西向东转,地球上的固体、水和空气都在自西向东转动。

假如地球忽然停止转动,请你说说会发生哪些自然灾害?(至少说出两个)解析:1、正常行驶的火车会忽然向东倾倒,因为火车原来具有自西向东的速度,地球忽然停止转动时,火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结果就会向东倾倒。

2、全球会刮起很大的西风,因为空气也有惯性,地球停止转动了,而空气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空气继续向东运动,就刮大西风。

拓展:尽管地球不会停止转动,但是这类问题的讨论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学到的知识在一种全新的情景下得到应用。

上述问题中,我们还可以说说海水将怎么样运动。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以此为话题写一篇科幻小说,或者编一部科幻课本剧。

例5 有一位古代哲学家曾经把自然界的运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运动,轻的东西如气、火向上走,重的东西如水、土向下跑,这是天然运动。

它是由于物体的本性决定的,一旦物体达到了自己天然的位置,就不再有运动的倾向了。

另一种是受迫运动,如水平地面上的马车,只有马的拉力才能迫使马车运动,这样的运动是受迫运动。

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都有是受迫运动。

外力一旦消失,受迫运动也就停止了。

请你说说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有哪些闪光点?解析:(1)这位哲学家对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并且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类的做法是可贵的。

(2)他在研究轻的东西时提出了物体的本性,这对后人认识物体的惯性是一个可贵的提示。

拓展: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位哲学家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决不能因此而看不到他对科学研究的贡献。

伽利略曾说:“老实说,我赞成看亚里士多德的箸作,并精心进行研究,我只是责备那些把自己完全沦为亚里士多德奴隶的人。

”例6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一人相对车厢静止释放一小球(图4-1-1),则小球会落在:()A、可能落在A处B、可能落在B处C、可能落在C处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受思维定势影响:由于惯性火车、小球保持原来运动的状态,小球会落在B处。

其实,正在行驶的火车怎样运动未知,可能加速、匀速、减速,所以小球落在A、B、C处都有可能。

本题目正确选项是D。

拓展:解题时需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能力训练]1、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除非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_________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_的原因.匀速直线运动、静止、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维持运动、改变运动状态2、物体的这种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性质.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固有3、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__________方法,它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________________.一种重要、可靠的事实、合理的推论、自然规律4、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5、下列事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AD )A.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的助跑运动B.跳伞运动员在落地前打开降落伞C.自行车轮胎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D.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汽车刹车时,乘客的身子会向前倾斜,是因为汽车有惯性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C.物体的惯性只有在物体速度改变时才表现出来D.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与物体速度是否变化也无关7、门窗紧闭的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人竖直上跳起后仍落会原处,这是因为(CD )A.人起跳后,车厢底板仍然对他有向前的推力B.人起跳后,车厢中的空气对他有向前的推力C.人起跳后,在火车运动方向上仍具有与火车相同的速度D.人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8、小孩在向前行驶的轮船的密封船舱内竖直方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结果小球落到了抛出点的后面,这是因为( B )A.小球离开小孩后,不具备向前的速度B.轮船正向前加速运动C.轮船正向前减速运动D.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失去惯性9、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有(BCD)A.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B.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逐渐停下来C.物体以大小不变的速度通过圆弧轨道D.物体以恒定的加速度做自由落体运动10、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物体做曲线运动,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物体做匀速运动,一定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1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可参考图4-1-2。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②③①④(只要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

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B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12、如图4-1-3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上表面成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 ,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B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13.有一仪器中电路如图4-1-4所示,其中M是质量较大的一个金属块,两端与弹簧相连接,将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当汽车启动时,哪只灯亮?当汽车急刹车时哪只灯亮?为什么?当汽车启动时,绿灯亮;当汽车急刹车时,红灯亮14、如图4-1-5所示,物块A、B叠放在一起,在1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向右运动,物块A受哪几个力的作用?物块B受哪几个力的作用?水平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多大?A受二个力、B受五个力、10N15、一列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运动的火车,在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放一小球,若车内旅客突然发现小球向火车头方向运动,试说明火车的运动情况。

以这列火车为参照系,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