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学案
《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优秀教案

《第三节基因地显性和隐性》学案顺峰中学肖玉玲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地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地一对基因地传递特点.2、说明近亲结婚地危害.二、学习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1、复习上节课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地变化(展示图片)2、基因在(),如果不看染色体,只看基因,它是如何传递呢?如: A 双眼皮 a 单眼皮父 AA aa母()()Aa 后代其表现型是(单眼皮或双眼皮)(猜测)活动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孟德尔豌豆杂交地实验”(自学)完成下列任务:1、研究对象:.2、探究:.3、如何进行实验?.4、实验结果:(1)杂交一代:(2)杂交二代:.活动三:讨论以下问题:(三分钟,小组合作学习)1、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地呢?难道控制矮性状地基因(a )没有传给子代吗?2、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呢?3、杂种豌豆地第二代后代为什么高地多矮地少?(尝试用图解分析)活动四:孟德尔对豌豆杂交地实验地解释(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相对性状可以分为和.本实验中,是显性性状.(讨论为什么?)2、生物地性状是由控制地.当基因组成是,表现为性状.当基因组成是,表现为性状.3、当基因组成是Dd 时,表现出基因控制地性状.只有当基因组成是( )才能表现出矮地性状. 可见,基因可以分为和4、活动五:回顾活动一:完成下列任务.1、通过以上学习,现在你应该知道,Aa 表现出 眼皮了.亲代子代生殖细胞2、例题:如果A控制双眼皮,那么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爸爸是双眼皮,妈妈是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地女儿,女儿地基因是 .3、课本练习题:已知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窝地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地基因(d)是隐性基因.请问,一对无酒窝地夫妇能生育出有酒窝地子女吗?为什么?活动六:学生阅读教材关于禁止近亲结婚,讨论完成下列任务:1、我国婚姻明确规定:和不能结婚.2、为什么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地医学依据是:()A、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B、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地机会增多C、人类地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地D、近亲婚配与伦理道德不相符合3、林黛玉与贾宝玉结婚地话,是否符合优生优育?活动六:巩固练习1.豌豆地高茎与矮茎是一对性状.将纯种高豌豆和纯种矮豌豆杂交,得到地种子种下后,长出地豌豆是茎,这是因为子代豌豆中控制地基因是显性基因.2.通常用大写地英文字母来表示基因,小写地英文字母来表示基因.3.由于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地疾病,就叫遗传病.4.表兄妹之间不能结婚,从法律上讲是因为表兄妹()A.属于直系血亲B.属于三代以内地旁系血亲C.遗传基因十分接近D.不能优生5.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卷舌地基因是显性基因,决定不卷舌地基因是隐性基因.一对不能卷舌地夫妇,他们所生地子女应该是()A.都能卷舌B.都不能卷舌C.有地能卷舌,有地不能卷舌D.卷舌地和不能卷舌地各占一半6关于基因地叙述不正确地是()A.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B.一般而言,一对基因控制生物地一种性状C.成对地基因分别位于成对地两条染色体上D.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地小单位7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地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地夫妇生下了一个白化病地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地基因组成分别是()A.HH和Hh B.HH和hh C.Hh和Hh D.hh和hh8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地是()A.苯丙酮尿症B.红绿色盲C.白化病D.败血症9、拓展推理填图:已知:控制豚鼠黑色毛地基因是显性基因(A),控制豚鼠白色毛地基因是隐性基因(a).下图表示豚鼠雌雄各一只,交配生下一只白色小豚鼠.请在下图中地括号里填上相应地基因型.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xHAQX。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详案)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详案)广益实验中学生物组:刘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小组合作探究,逐步得出结论。
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近亲结婚的危害。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调查自己及父母眼睑及卷舌的情况,并统计;教学器材:powerpoint课件,代表显隐性基因的透明和彩色材料。
五、教学思路六、教学过程设计:导入: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这幅全家福,你有什么发现?(黑人夫妇生了一个白人小孩)其实这个小孩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白种人,而是患了一种遗传病——白化病。
为什么父母正常,女儿却患遗传病了呢?(近亲。
)同学们有预习的习惯,这很好。
这个孩子的白化病基因来自于哪里呢?(他的父母)也就是说他的父母体内含有白化病基因,可为什么没得白化病呢?(白化病基因被隐藏起来了)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这类问题的解决,不能靠推测,科学家都是通过实验来探究的。
很多人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其中做得最成功的当属一个叫做孟德尔的奥地利人,在1858——1865的7年间,他于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其中又有什么窍门呢?请大家看书P32-33页,同时思考屏幕上的两个问题,找到答案就举手告诉我,好吗?生:看书,思考;师:看完了没有?一、材料:首先第一个问题:孟德尔为何选定豌豆作为最终的实验材料?1、豌豆具有多对差别明显的相对性状,比如:高茎与矮茎;滑粒与皱粒;黄粒与绿粒。
这样可以便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师:的确,豌豆的相对性状非常的明显,别的不说,但说高茎和矮茎,高茎的范围在1.8-2.1米之间,矮茎的范围在0.3-0.5之间,非常易于观察。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示范教案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难点: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2.运用图解方式概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三、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有关孟德尔和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视频、图片等。
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有关孟德尔和豌豆杂交实验的资料。
四、相关资源《【生物世界】科学家的故事——孟德尔》知识卡片资源、《【知识探究】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视频资源、《【知识解析】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微课)》视频资源、《【活动设计】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性状表现》活动卡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游戏引入:展示两张图片(男、女各一张),让学生们从中找出最为明显的相对性状。
同步复习:1._________控制性状。
(基因)2.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精子卵细胞)3.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父母体内形成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3对,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只有一半,即23条。
当受精时,形成的受精卵又重合为23对。
)展示图片“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若AA双眼皮,aa控制单眼皮,那后代会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呢?这类问题的解决,不能靠推测,早在19世纪类似的问题就已被孟德尔通过实验解决了。
【新知讲解】(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孟德尔简介展示:【生物世界】科学家的故事——孟德尔,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位遗传学奠基人。
播放演示动画:【知识探究】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上图为素材库中《【知识探究】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演示动画资源截图)引导学生认识杂交实验现象:纯种高茎、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植株全部都是高茎。
学案3: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学案教材分析:由孟德尔的“杂交试验”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关系,联系实际,并由生活实际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本节学习应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图解入手,首先明确控制一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并能利用图解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
3.通过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学习,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图解体细胞生殖细胞父方:AA 受精卵母方:aa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相对性状有和之分。
(2)在相对性状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或两种。
(用大小写字母表示)(3)基因组成是Dd的,则D为基因,d为基因,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可以遗传下去。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知道性状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并分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并能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阅读教材第32页至第34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⑴孟德尔在高豌豆和矮豌豆的杂交实验中,选取了什么样的豌豆作为种子?⑵孟德尔采用了什么实验方法?⑶孟德尔在高豌豆和矮豌豆的杂交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⑷相对性状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
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________,矮是________,杂交的后代只表现____不表现_____。
⑸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用_____表示;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______或_______两种。
⑹基因组成是Dd的,d控制的性状是否表现?是否遗传?学习任务二: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
阅读教材第36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⑴我国婚姻法中有关禁止近亲结婚的内容是什么?⑵人类的遗传病多种多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致病的基因引起的。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2.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3.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教学难点: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孟德尔的解释:1.相 了解现象:把杂种 道控制矮性状的基因没有传给子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 咼豌豆种下去,后 代?分。
代有咼也有矮,并 3、高和矮这对性状,谁为显性性状,谁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且矮的还和原来的为隐性性状?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 矮豌豆一样的矮, 4、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其基因组成只有dd 一其体内含有矮茎基杂种豌豆的后代为什么高的多矮的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 因。
少?其基因组成有DD 或Dd 讨论分析得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两种。
出:杂种豌豆虽表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现出高的性状,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帮助学生理解孟德尔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 含有控制矮性状的 的解释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如亲 基因,只是未能表 $代纯种咼茎豌豆的体细 现出来。
杂种咼茎 高蔓為¥澤X dd胞中的成对基因为 DD,豌豆体内既有咼茎V VD生殖细胞中的基因就为 基因,也有矮茎基\/Db因,能够通过性状 ¥凶曾子一代Dd ®1■t* 电」 总亠//4 .基因组成是Dd 的, 表现出来的基因称 > > > 配子L D d虽然d 控制的性状不表为显性基因,被掩巒电总子二代/)0 [ )d Dd <现,但d (隐性基因)并 盖的基因称为隐性 高 高髙播葛没有受D (显性基因)的 基因。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5页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5页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4.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认同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二、教学思路设计本节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和深入,学生学习了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的实质是基因的遗传,因此新课前进行了新旧知识的链接,出了六到链接题,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
然后又利用多媒体直观的观看染色体、基因在亲子之间的传递,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传递的桥梁,最后利用课本上的“想一想仪一仪”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的欲望。
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实验,以问题推进方式分析实验结果,逐步得出结论。
第一步由豌豆杂交实验初步认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与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分析子二代自交实验,理解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规律,分析基因组合表现出来的不同性状的原因,激发学生用类比法理解能否卷舌上升理论高度。
由能否卷舌现象过度到”禁止近亲结婚”的教学内容,分析白化病这一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近亲结婚”的危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难点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谈话引导法。
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关于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图解、有关豌豆杂交实验及隐性遗传病图片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下收集的有关孟德尔的个人事迹及豌豆杂交实验资料。
五、教学过程教师: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把一对基因的一个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的基因仍然是一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那么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如果AA基因控制父亲的能卷舌和aa基因控制母亲的不能卷舌这一对相对性状,那么受精卵的基因型是Aa型,发育的个体能否卷舌?为什么?学生:能不能卷一半。
(完整版)《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学案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学案顺峰中学肖玉玲一、教案目标: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二、学习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1、复习上节课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展示图片)2、基因在(),如果不看染色体,只看基因,它是如何传递呢?如: A 双眼皮 a 单眼皮父 AA aa母()()Aa 后代其表现型是(单眼皮或双眼皮)(猜测)活动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孟德尔豌豆杂交的实验”(自学)完成下列任务:1、研究对象:。
2、探究:。
3、如何进行实验?。
4、实验结果:(1)杂交一代:(2)杂交二代:。
活动三:讨论以下问题:(三分钟,小组合作学习)1、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难道控制矮性状的基因(a)没有传给子代吗?2、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呢?3、杂种豌豆的第二代后代为什么高的多矮的少?(尝试用图解分析)活动四:孟德尔对豌豆杂交的实验的解释(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相对性状可以分为和。
本实验中,是显性性状。
(讨论为什么?)2、生物的性状是由控制的。
当基因组成是,表现为性状。
当基因组成是,表现为性状。
3、当基因组成是Dd 时,表现出基因控制的性状。
只有当基因组成是( )才能表现出矮的性状。
可见,基因可以分为和4、活动五:回顾活动一:完成下列任务。
1、通过以上学习,现在你应该知道,Aa 表现出 眼皮了。
亲代子代生殖细胞2、例题:如果A控制双眼皮,那么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爸爸是双眼皮,妈妈是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儿,女儿的基因是。
3、课本练习题:已知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
请问,一对无酒窝的夫妇能生育出有酒窝的子女吗?为什么?活动六:学生阅读教材关于禁止近亲结婚,讨论完成下列任务:1、我国婚姻明确规定:和不能结婚。
2、为什么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医学依据是:()A、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B、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D、近亲婚配与伦理道德不相符合3、林黛玉与贾宝玉结婚的话,是否符合优生优育?活动六:巩固练习1.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性状。
[精选]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生物教案)
![[精选]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45560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5.png)
[精选]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生物教案)
一、课题: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显性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2)初步认识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3)了解基因传递的模式
三、内容:
(一)显性基因
它是指个体特 this only that the company has the best products and services available.
虽然大多数显性基因都是父母传 of town
给孩子,但它们也可以通过一种称为变异的过程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异只会影响个体的部分性状,比如头发颜色,肤色等等。
(二)隐性基因
它是指某些基因表现在一个家族中,但不能立即从两个父母那里传递到子女那里。
这些基因称为隐性基因,主要是因为它们没有在个体表现中发挥功能,但它们仍然可以在未来几代繁衍后表现出来。
(三)基因传递的模式
目前,两个最常见的基因传递模式是单倍体和双倍体。
在单倍体传递中,受体只收到一个完整的复制基因,而在双倍体传递中,受体收到两个完整的复制基因。
此外,基因的传递也可以通过表现显性或隐性的基因。
四、教学方法:
(1)实物演示法:将显性和隐性基因模拟成物理模型,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和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2)图表演示法:利用表格图表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传递模式;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他们结合实物演示以及图表材料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五、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认识显性和隐性基因,了解基因传递的模式,并有能力
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从而拓展知识面和技能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学案
、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并能利用图解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
3、通过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学习,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近亲结婚的危害
【学习难点】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知道性状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并分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并能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阅读教材第32页至第34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⑴孟德尔在高豌豆和矮豌豆的杂交实验中,选取了什么样的豌豆作为种子?
⑵孟德尔采用了什么实验方法?
⑶孟德尔在高豌豆和矮豌豆的杂交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⑷相对性状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
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________,矮是________,杂交的后代只表现____不表现_____。
⑸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用_____表示;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______或_______两种。
⑹基因组成是Dd的,d控制的性状是否表现?是否遗传?
学习任务二: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
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⑴、我国婚姻法中有关禁止近亲结婚的内容是什么?
⑵、人类的遗传病多种多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致病的基因引起的。
致病基因有______和______。
显性遗传往往在婚配或生育前就可察觉。
而隐性遗传病的情况则比较复
杂。
当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aa时,表现为_____,婚配或生育前就可察觉。
但是,如果基因是____时,表现是无病的,却携带有__________。
⑶、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是什么?
二、系统总结
三、尝试应用
、孟德尔在高豌豆和矮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如果纯种高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矮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那么杂交后的高豌豆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为什么杂交后的豌豆种子长成的植株都是高的?画出生殖过程中的基因传递图解。
2、孟德尔把杂交实验中得到的杂种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的多,这是为什么?请用基因传递图解的方式来说明
3、我国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有什么坏处?请用图解的方式回答。
例如:人智力常为显性性状,由基因H控制,智力障碍是隐性基因h控制,有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为表兄妹,他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Hh和Hh。
4、你读过《红楼梦》这部小说吗?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他们的爱情悲剧让读者唏嘘不已。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宝玉和黛玉结婚合适
吗?为什么?
四、诊断评价
、下列那种性状是不能遗传的_______
A、单眼皮
B、白化病
、色盲
D、伤疤
2、牛的无角基因(B)对有角基因(b)为显性。
一个有角母牛和无角雄牛杂交,生了一个有角小牛,则雄牛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A、BB
B、Bb
、bb
D、Bb或bb
3、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如果生下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则这对夫妇及其孩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
A、、、
B、、、
、、、
D、、、
4、豌豆属自花传粉植物,其种子颜色有黄色和绿色之分,黄色基因()对绿色基因()为显性。
则一粒黄色豌豆()长成豆苗后,结出的种子可能是_______
A、全部为黄色
B、全部为绿色、黄色、绿色各占一半D、约3/4为黄色,1/4为绿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B、控制人类性状的基因都是显性基因
、人体中1个显性基因和1个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显性性状
D、如果无耳垂的基因组成为dd,则有耳垂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
6、人类的正常肤色是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白化病是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有一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问:妻子是不是白化病患者?________,他们的子女会不会患白化病?________________。
五、后反思
在你的身边有有遗传缺陷的人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