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相容性的表征和测定

聚合物相容性的表征和测定
聚合物相容性的表征和测定

聚合物相容性的表征和测定

聚合物共混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的混合物,正如合金一样,共混高聚物可以使材料得到单一的等聚物所不具有的性能,因此其合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是选择适宜共混方法的重要依据,也是决定共混物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关键因素。以下就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基本特点,相容性的表征参数和测定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聚合物的相容性就是聚合物之间的相互溶解性,是指两种聚合物形成均相体系的能力。若两种聚合物可以任意比例形成分子水平均匀的均相体系,则是完全相容;如硝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的甲脂体系。若是两种聚合物仅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才能形成稳定的均相体系,则是部分相容。如部分相容性很小,则为不相容,如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体系。

相容与否决定于混合物的混合过程中的自由能变化是否小于0。即要求△G=△H-T△S<0.对于聚合物的混合,由于高分子的分子量很大,混合时熵的变化很小,而高分子-高分子混合过程一般都是吸热过程,即△H为正值,因此要满足△G<0是困难的。△G往往是正的,因而绝大多数共混高聚物都不能达到分子水平的混合,或者是不相容的,形成非均相体系。但共混高聚物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能相容,像高分子溶液一样,有溶解度曲线,具有最高临界相容温度(UCST)和最低临界相容温度(LCST),这与小分子共存体系存在最低沸点和最高沸点类似。大部分聚合物共混体系具有最低临界相容温度,这是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还应指出,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还与分子量的分布有关。一般,平均分子量越大,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就越小。

以上定性地描述了影响相容性的一些因素,那么在实际中如何判断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呢?最常用的判据是溶度参数和Huggins-Flory相互作用参数。

聚合物合金作为一种多组分复合体,各组分间的相容性以及如何改善组分间的相容性是聚合物合金研究的重点内容,众所周知,大多数聚合物之间是不相容或部分相容

的,聚合物合金是多相结构体系,多相结构体系中,相形态结构和界面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合金中各组分间的相容性程度,而相容性好坏与合金性能有着密切关系。

(1)关于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溶解度参数根据溶解度参数预测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容性。

一般来说,两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差小于0.5时,相容性较好。

溶解度参数理论仅仅考虑到分子间的色散力,只适合于非极性分子的情况。

对于分子间有极性作用的情况,S.Chen.提出了三维溶解度参数的概念。

三维溶解度参数考虑聚合物间色散力、偶极力和氢键的作用。但由于三维溶解度参数测定较复杂,尚未普遍使用。

(2)玻璃化温度(T g)的评价法聚合物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两种聚合物分子级的混合程度有直接关系。若两种聚合物组分相容,共混物为均相体系,只有一个玻璃化温度,若两组分完全不溶,则形成界面明显的两相结构,则有2个玻璃化温度,而且分别为两组分的T g,如果部分相容,所测的T g介于两种极限情况之间。两聚合物达到一定程度的分子级混合时,仍有两个T g,但相互靠近,靠近的程度取决于分子级混合的程度。

因此,我们可根据测定共混物的T g结果来判断体系各组分相容的程度。T g测定的方法有多种,较为简单的是热分析法(DSC)。

(3)聚合物合金形态结构与研究方法前面讲到,从聚合物合金的形态结构特征可以判定合金中各组分的相容性的好坏。聚合物合金形态结构有三种情形。

a.单相连续结构。单相连续结构是构成聚合物共混合金的两相或多相体系中只有一个连续相,连续相作为一种分散介质,称为基体。其他相分散于连续相中,称为分散相。大多数共混物都呈此结构。

b.互穿网络结构。通常讲互穿网络结构就是互穿两相连续结构。

c.层状分布形态结构。前两种形态是微粒状结构。所谓层状分布是分散相连续相中呈多层状结构,如PE/PA6共混体系中,在一定的挤出工艺下,分散相PE在PA6以层状形式存在。这种结构,使共混材料具有很好的气体阻隔性。

研究聚合物共混合金形态结构通常用光学显微镜(尺寸范围为103~105μm)或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0.01μm 甚至更小的颗粒)直接观察共混物的形态结构;此外,测定共混合金各种力学松弛特性,特别是玻璃化转变特性。作为一种补充的方法。

光学显微镜仅用于较大尺寸形态结构的分析。光学显微镜方法中按操作方法可分为溶剂法、切片法和蚀镂法。

电子显微镜法分为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法(SEM)。

(4)聚合物共混合金的界面层的形成与性质两种聚合物共混时,共混体系存在三个区

域结构,即两聚合物各自独立的区域以及两聚合物之间形成的过渡区。这个过渡区称为界面层,界面层的结构与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混聚合物之间的相容程度和相间的粘合强度;对共混物的性能起着很大的作用。

聚合物在共混过程中经历两个过程,第一步是两相之间相互接触,第二步是两聚合物大分子链段之间的相互扩散。这种大分子链相互扩散的过程也就是两相界面层形成的过程。

聚合物大分子链段的相互扩散存在两种情况。

若两种聚合物大分子具有相近的活动性,则两大分子链段以相近的速度相互扩散。

若两大分子的活动性相差悬殊,则发生单向扩散。

两聚合物大分子链段的相互扩散过程中,在相界面之间产生明显的浓度梯度。如PA与PP共混时,由于扩散的作用,以PA6相来讲,在PA6相边,PA6的浓度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PP相边的浓度变化亦逐渐变小,最终形成PA6和PP共存区域,这个区域就是界面层。

界面层的厚度主要取决于两聚合物的相容性。相容性差的两聚合物共混时、两相间有非常明显和确定的相界面。两种聚合物相容性好则共混体中两相的链段的相互扩散程度大,相界面较模糊,界面层厚度大,两相间的粘结力大;若两种聚合物完全互容,则共混体最终形成均相体系,相界面完全消失。

目前,对界面层的研究还处于定性描述,主要通过电子显微镜照片观察,并与力学性能测定结果进行关联。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聚合物的相容性就是聚合物之间的相互溶解性,是指两种聚合物形成均相体系的能力。若两种聚合物可以任意比例形成分子水平均匀的均相体系,则是完全相容;如硝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的甲脂体系。若是两种聚合物仅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才能形成稳定的均相体系,则是部分相容。如部分相容性很小,则为不相容,如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体系。

相容与否决定于混合物的混合过程中的自由能变化是否小于0。即要求△G=△H-T△S<0.对

于聚合物的混合,由于高分子的分子量很大,混合时熵的变化很小,而高分子-高分子混合过程一般都是吸热过程,即△H为正值,因此要满足△G<0是困难的。△G往往是正的,因而绝大多数共混高聚物都不能达到分子水平的混合,或者是不相容的,形成非均相体系。但共混高聚物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能相容,像高分子溶液一样,有溶解度曲线,具有最高临界相容温度(UCST)和最低临界相容温度(LCST),这与小分子共存体系存在最低沸点和最高沸点类似。大部分聚合物共混体系具有最低临界相容温度,这是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聚合物材料表征测试题库

高分子研究方法题库 1 在对聚合物进行各种光谱分析时,红外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核磁共振谱主要来源于置于磁场中的原子核能级间的跃迁,它们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 2、SEM 和TEM的三要素是分辨率、放大倍数、衬度。 2、在有机化合物中,解析谱图的三要素为谱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 2 苯、乙烯、乙炔、甲醛,其1H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13C的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 4、紫外光谱主要决定于分子中发色和助色基团的特性,而不是整个分子的特性。 3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两种。第107页 4 产生核磁共振的首要条件是核自旋时要有磁距产生。 5 当原子核处于外磁场中时,核外电子运动要产生感应磁场,核外电子对原子核的这种作用就是屏蔽作用. 6 分子振动可分为伸缩振动,弯曲振动 7 傅里叶红外光声光谱英文简称为FTIR-PAS.P28 8 干涉仪由光源,定镜,分束器,检测器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P19 9 高聚物的力学性能主要是测定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以及变形. 10 共混物的制样方法有流延薄膜法热压薄膜法溴化钾压片法P11 11 光声探测器和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即为红外声光谱技术. P27 12 核磁共振普与红外、紫外一样,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P46] 13 核磁共振谱图上谱峰发生分裂,分裂峰数是由相邻碳原子上的氢数决定的,若分裂峰数为n,则邻碳原子氢数为n-1。 P50 15 红外光谱在聚合物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能对聚合物的化学性质、立体结构、构象、序态、取向等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信息。P6 16 红外光谱中,波动的几个参数为波长、频率、波数和光速。 17 红外光谱中,在1300~1400cm,基团和频率的对应关系比较明确,这对确定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很有帮助,称为官能团区. 18 红外活性振动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P8 19 红外区是电磁总谱中的一部分,波长在0.7~1000之间。 20 红外吸收光谱是直接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而拉曼光谱是间接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 21 记录X射线的方法有照相法和计数器法。P68 22 解析谱图三要素为谱峰位置形状和强度P/13 2 在紫外光谱中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的λmax处吸光度A的差异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 23 聚合物的一般制样方法主要有流延薄膜法,热压薄膜法,溴化钾压片法 24 拉曼光谱研究高分子样品的最大缺点是:荧光散射。 25 拉曼位移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只与分子的能级结构有关。P30 26 凝胶渗透色谱对分子链分级的原理是体积排除理论。P96 27 凝胶渗透色谱仪的组成:系统自动进样系统加热恒温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 28 强迫非共振法是研究聚合物粘弹动力学性能有效、普遍、重要的方法。P146 29 斯托克斯线或反斯托克斯线与入射光频率之差称为拉曼位移。P30 30 温度由低到高时,高聚物历经三种状态,即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P2 31 现代热分析是指在程序控温之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一类技术P105

聚合物相容性的表征和测定

聚合物相容性的表征和测定 聚合物共混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的混合物,正如合金一样,共混高聚物可以使材料得到单一的等聚物所不具有的性能,因此其合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是选择适宜共混方法的重要依据,也是决定共混物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关键因素。以下就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基本特点,相容性的表征参数和测定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聚合物的相容性就是聚合物之间的相互溶解性,是指两种聚合物形成均相体系的能力。若两种聚合物可以任意比例形成分子水平均匀的均相体系,则是完全相容;如硝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的甲脂体系。若是两种聚合物仅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才能形成稳定的均相体系,则是部分相容。如部分相容性很小,则为不相容,如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体系。 相容与否决定于混合物的混合过程中的自由能变化是否小于0。即要求△G=△H-T△S<0.对于聚合物的混合,由于高分子的分子量很大,混合时熵的变化很小,而高分子-高分子混合过程一般都是吸热过程,即△H为正值,因此要满足△G<0是困难的。△G往往是正的,因而绝大多数共混高聚物都不能达到分子水平的混合,或者是不相容的,形成非均相体系。但共混高聚物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能相容,像高分子溶液一样,有溶解度曲线,具有最高临界相容温度(UCST)和最低临界相容温度(LCST),这与小分子共存体系存在最低沸点和最高沸点类似。大部分聚合物共混体系具有最低临界相容温度,这是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还应指出,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还与分子量的分布有关。一般,平均分子量越大,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就越小。 以上定性地描述了影响相容性的一些因素,那么在实际中如何判断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呢?最常用的判据是溶度参数和Huggins-Flory相互作用参数。 聚合物合金作为一种多组分复合体,各组分间的相容性以及如何改善组分间的相容性是聚合物合金研究的重点内容,众所周知,大多数聚合物之间是不相容或部分相容 的,聚合物合金是多相结构体系,多相结构体系中,相形态结构和界面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合金中各组分间的相容性程度,而相容性好坏与合金性能有着密切关系。 (1)关于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溶解度参数根据溶解度参数预测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容性。 一般来说,两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差小于0.5时,相容性较好。 溶解度参数理论仅仅考虑到分子间的色散力,只适合于非极性分子的情况。 对于分子间有极性作用的情况,S.Chen.提出了三维溶解度参数的概念。 三维溶解度参数考虑聚合物间色散力、偶极力和氢键的作用。但由于三维溶解度参数测定较复杂,尚未普遍使用。 (2)玻璃化温度(T g)的评价法聚合物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两种聚合物分子级的混合程度有直接关系。若两种聚合物组分相容,共混物为均相体系,只有一个玻璃化温度,若两组分完全不溶,则形成界面明显的两相结构,则有2个玻璃化温度,而且分别为两组分的T g,如果部分相容,所测的T g介于两种极限情况之间。两聚合物达到一定程度的分子级混合时,仍有两个T g,但相互靠近,靠近的程度取决于分子级混合的程度。 因此,我们可根据测定共混物的T g结果来判断体系各组分相容的程度。T g测定的方法有多种,较为简单的是热分析法(DSC)。

聚合物共混知识点总结

1.聚合物共混:共混改性包括物理共混、化学共混和物理/化学共混三大类型。其中,物理共混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混合”。如果把聚合物共混的涵义限定在物理共混的畴之,则聚合物共混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物质的过程。 2.分布混合,又称分配混合。是混合体系在应变作用下置换流动单元位置而实现的。 3.分散混合是指既增加分散相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又减少分散相粒径,改变分散相粒径分布的工程。 分布混合和分散混合在实际的共混工程中是共生共存的,分布混合和分散混合的驱动力都是外界施加的作用力。 4.总体均匀性是指分散相颗粒在连续相中分布的均匀性,即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 5.分散度则是指分散相颗粒的破碎程度。对于总体均匀性,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表征。分散度则以分散相平均粒径来表征。 6.分散相的平衡粒径:在分散混合中,由于分散相大粒子更容易破碎,所以共混过程是分散相粒径自动均化的过程,这一自动均化的过程的结果,是使分散相例子达到一个最终的粒径。即“平衡粒径”。 7.高分子合金:(塑料合金)指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常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作工程塑料。 8.熔融共混: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到熔融状态后进行共混(应用广泛)。采用的设备-----密炼机、开炼机、挤出机等。本方法最具有工业价值。 9.溶液共混: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共混。本方法主要用于基础研究领域 10.乳液共混:将不同聚合物乳液共混方法。本法可用于橡胶共混改性中;以乳液应用的产品可乳液共混改性等。 11.分散度:反映分散相物料的破碎程度;

(分散相的平均粒径和分布表征) 12.均一性:反映分散相分散的均匀程度 (分散相浓度起伏大小,用统计法) 13.相界面:连续相与分散相之间的交界面。 (界面结合好坏对共混物性能有重大影响) 14. 所谓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Miscibility),从热力学角度而言,是指在任何比例混合时,都能形成分子分散的、热力学稳定的均相体系,即在平衡态下聚合物大分子达到分子水平或链段水平的均匀分散。 15. 直接观测 16. 间接观测 17.界面自由能:两相体系中两组分之间具有界面自由能,直接影响共混过程. 18.界面力 19. 简答 1.简述影响热力学相容性的因素。 答:1.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相对分子质量 3.共混组分的配比 4.温度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常用设备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常用设备 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形貌分为微观结构形貌和宏观结构形貌。微观结构形貌指的是高分子聚合物在微观尺度上的聚集状态,如晶态,液晶态或无序态(液态),以及晶体尺寸、纳米尺度相分散的均匀程度等。高分子聚合物的的微观结构状态决定了其宏观上的力学、物理性质,并进而限定了其应用场合和范围。宏观结构形貌是指在宏观或亚微观尺度上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断面的形态,以及所含微孔(缺陷)的分布状况。观察固体聚合物表面、断面及内部的微相分离结构,微孔及缺欠的分布,晶体尺寸、性状及分布,以及纳米尺度相分散的均匀程度等形貌特点,将为我们改进聚合物的加工制备条件,共混组份的选择,材料性能的优化提供数据。 高分子聚合物结构形貌的表征方法及设备包括: 1.偏光显微镜(PLM) 利用高分子液晶材料的光学性质特点,可以用偏光显微镜观测不同高分子液晶,由液晶的织构图象定性判断高分子液晶的类型。 2.金相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可以观测高分子聚合物表面的亚微观结构,确定高分子聚合物内和微小缺陷。体视光学显微镜通常被用于观测高分子聚合物体表面、断面的结构特征,为优化生产过程,进行损伤失效分析提供重要的信息。 3、体视显微镜 使用体视显微镜时需要注意在取样时不得将进一步的损伤引入受观测的样品。使用金相显微镜时,受测样品需要首先在模具中固定,然后用树脂浇铸成圆柱形试样。圆柱的地面为受测面。受测面在打磨、抛光成镜面后放置于金相显微镜上。高分子聚合物亚微观结构形貌的清晰度取决于受测面抛光的质量。 4.X射线衍射 利用X射线的广角或小角度衍射可以获取高分子聚合物的晶态和液晶态组织结构信息。有关内容参见高分子聚合物的晶态和高分子聚合物液晶态栏目。 5.扫描电镜(SEM) 扫描电镜用电子束扫描聚合物表面或断面,在阴极射线管上(CRT)产生被测物表面的影像。对导电性样品,可用导电胶将其粘在铜或铝的样品座上,直接观察测量的表面;对绝缘性样品需要事先对其表面喷镀导电层(金、银或炭)。 用SEM可以观察聚合物表面形态;聚合物多相体系填充体系表面的相分离尺寸及相分离图案形状;聚合物断面的断裂特征;纳米材料断面中纳米尺度分散相的尺寸及均匀程度等有关信息。 6.透射电镜(TEM) 透射电镜可以用来表征聚合物内部结构的形貌。将待测聚合物样品分别用悬浮液法,喷物法,超声波分散法等均匀分散到样品支撑膜表面制膜;或用超薄切片机将高分子聚合物的固态样样品切成50nm薄的试样。把制备好的试样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样品托架上,用TEM可观察样品的结构。利用TEM可以观测高分子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形状,

聚合物的相容性-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结构和性能)论文

聚合物的相容性 高莉丽PB02206235 摘要:从共混来研究聚合物的基本特点,相容性的表征方法和测定方法。 关键词:相容,共聚,溶度参数,Huggins-Flory相互作用参数。 聚合物共混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的混合物,正如合金一样,共混高聚物可以使材料得到单一的等聚物所不具有的性能,因此其合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是选择适宜共混方法的重要依据,也是决定共混物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关键因素。以下就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基本特点,相容性的表征参数和测定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聚合物的相容性就是聚合物之间的相互溶解性,是指两种聚合物形成均相体系的能力。若两种聚合物可以任意比例形成分子水平均匀的均相体系,则是完全相容;如硝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的甲脂体系。若是两种聚合物仅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才能形成稳定的均相体系,则是部分相容。如部分相容性很小,则为不相容,如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体系。 相容与否决定于混合物的混合过程中的自由能变化是否小于0。即要求△G=△H-T△S<0.对于聚合物的混合,由于高分子的分子量很大,混合时熵的变化很小,而高分子-高分子混合过程一般都是吸热过程,即△H为正值,因此要满足△G<0是困难的。△G往往是正的,因而绝大多数共混高聚物都不能达到分子水平的混合,或者是不相容的,形成非均相体系。但共混高聚物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能相容,像高分子溶液一样,有溶解度曲线,具有最高临界相容温度(UCST)和最低临界相容温度(LCST),这与小分子共存体系存在最低沸点和最高沸点类似。大部分聚合物共混体系具有最低临界相容温度,这是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还应指出,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还与分子量的分布有关。一般,平均分子量越大,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就越小。 以上定性地描述了影响相容性的一些因素,那么在实际中如何判断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呢?最常用的判据是溶度参数和Huggins-Flory相互作用参数。 1.溶度参数 对于非极性分子体系,混合过程无热效应或吸热。由Hildebrand的推导,混合焓 △Hm =Vm(∑12/1-∑22/1)2&1&2 ∑1,∑2分别为溶剂与高聚物的内聚能密度,&1,&2分别为溶剂与高聚物的体积分数,Vm为混合后的总体积。 定义溶度参数δ=∑2/1,则上式可写为: △Hm =Vm(δ1-δ2)2&1&2 当δ1与δ2越接近,则△H越小,△G越小,越有利于相容,据此可以根据溶度参数来选择聚合物的溶剂,但以上溶度参数仅考虑了分子之间的色散力,仅适用于非极性分子的情况。当聚合物之间有强的极性作用或氢键时上述规则不适用。鉴于这种情况,采用三维溶度参数。即假定液体的蒸发能为色散力、偶极力和氢键三种力的贡献,这三种力对蒸发能的贡献分别为Ea, Ep和Ed。即 E=Ea+Ep+Ed.于是有:δ2=δ2 a +δ2 p +δ2 d 仅当两种聚合物的δa,δp和δn都分别相近是才能很好地溶解。如PVC的δ值与氯仿和四氢呋喃的δ值都很相近,但PVC与氯仿的δp和δn相差较大,所以两者不相容,PVC与四氢呋喃的δp,δa,δn都相近,所以可以很好地相容。 2 Huggins-Flory作用参数Χ1,2

最新聚合物材料表征与测试考点

一、红外光谱中,什么是特征频率区、指纹区?二者的频率范围是多少?三键、 双键和单键分别在哪个频率范围内会产生吸收峰? 能代表某种基团存在并具有较高强度的吸收峰所在的频率位置称为基团特征吸收频率。一些同系物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在这个区域的谱带往往存在一定的区分,可以区别开来,如同人的指纹,因此称为指纹区 三键在2400-2100cm-1处产生吸收峰 双键在1900-1500cm-1处产生吸收峰 单键在1300cm-1以下产生吸收峰 二、什么是热分析?常用的热分析方法有哪些?(至少三种) 热分析是在受控程序温度条件下和规定的气氛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技术。常用的热分析方法有差式扫描量热和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和动态力学分析 三、核磁共振氢谱图可以提供哪些主要信息? 峰的数目:标志分子中磁不等性质子的种类,多少种; 峰的强度(面积)比:每类质子的数目(相对),多少个; 峰的位移值(δ):每类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化合物中位置; 峰的裂分数:相邻碳原子上质子数; 偶合常数(J):确定化合物构型。 四、X射线衍射谱图物相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说出晶态、非晶态、半晶态衍射谱图的特征分别是什么?(p78) 1)

2) 3)区分晶态与非晶态(鉴别是否有结晶) 聚合物鉴定 识别晶体类型 尖锐峰——结晶存在 弥散“隆峰”——样品中有非晶态 不尖锐不弥散的“突出峰”——有结晶存在,但不完善 五、拉曼与红外 一般说来极性基团的振动和分子非对称振动使分子的偶极矩变化,所以是红外活性的。非极性基团的振动和分子的全对称振动使分子极化率变化,所以是拉曼活性的。 拉曼光谱最适用于研究同种原子的非极性健如S-S,N=N,C=C,C≡C等的振动。 红外光谱适用于研究不同种原子的极性键如C=O,C—H,N—H,O-H等的振动。 名词解释: 1双折射现象: 光束入射到各向异性的晶体上时,入射光分解为两束光而沿不同方向折射的现象。它们为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 2化学位移: 由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产生了感应磁场,对外磁场产生屏蔽作用(σ屏蔽常数,反映核所处的化学环境),使质子的共振频率发生变化,在谱图上反映出谱峰的位置移动了

高分子聚合物的主要表征方法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高分子聚合物及其表征方法和检测手段。首先,从不同角度对高分子聚合物进行分类,并对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生产,性能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其次,阐述了表征和检测高分子聚合物的常用方法,例如: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NMR)、红外吸收光谱(IR)、激光拉曼光谱(LR)等。最后,介绍了检测高分子聚合物的常用设备,例如:偏光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 关键词:聚合物;表征方法;检测手段;常用设备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polymer and its detection means.First of all, this paper made a simple introduction of the polymer structur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Secondly, it describes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polymers, such as: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R),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LR).Finally, it describes the common equipment used to characterize and detection of polymers, such as: polarizing microscope,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microscope, X 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Key words:Polymer; Characterization; Testing means; common equipment

聚合物测试表征复习重点

第一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1.红外吸收法的基本原理及仪器组成; 2.样品的制备方法; 3.红外吸收光谱法在高聚物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熟悉高聚物红外吸收谱图横、 纵坐标表示的物理意义,熟悉常见官能团吸收峰位置,能够给出红外图谱上主要吸收峰的归属,从而判断该聚合物的种类;能够通过红外图谱中可反应官能团的消失或新官能团的出现来判断高聚物化学反应的进程。 第二章:热分析 1.热分析方法的种类; 2-1.差示量热扫描法(DSC)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和主要影响因素; 2-2.DSC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分物理转变的研究和化学反应的研究两类。物理转变包括结晶/熔融、液晶转变等相转变以及玻璃化转变等;化学反应包括聚合、交联等。可以用来测定聚合物的结晶度、反应热,研究结晶动力学和反应动力学。 2-3.重点:用DSC研究聚合物结晶行为时常采用的两种测试方法(非等温结晶法和等温结晶法):熟悉结晶聚合物的升温曲线和降温曲线中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掌握熔点和结晶点的确定方法,能够通过熔融峰面积计算聚合物的结晶度。 2-4.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确定。如何通过熔融DSC曲线判断两相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好坏?(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间位置的变化) 3-1.热重法(TG)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和主要影响因素; 3-2.TG的应用-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组成分析、热稳定性测定、氧化或分解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失去低分子物的缩聚反应研究和材料老化研究等; 3-3.重点:熟悉TG曲线各项参数的物理含义;如何通过TG曲线判断聚合物耐热性能的好坏(失重百分数温度1%、5%、50%);如何通过TG曲线分析材料的组成。 第三章:X射线法(大角X射线衍射法-WAXD、小角X射线散射法-SAXS) 1.X射线在晶体中衍射的基本原理及测定方法-布拉格方程:nλ=2dsinθ,其中 θ为掠射角,晶面间距d,n为正整数(1,2,3……),称衍射级数; 2.了解X射线衍射法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整理)聚合物的表征概述

精品文档 目录1 前言 0 2 表征方法 (1) 2.1 红外光谱法(IR) (1) 2.2 核磁共振法(NMR) (3) 2.3 热分析法 (3) 2.4 扫描电镜法 (5) 2.5 X-射线衍射法 (5) 2.6 原子力显微镜法 (6) 2.7 透射电镜法 (7) 3 聚合物表征的相关研究 (8) 4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精品文档 聚合物表征方法概述 摘要:介绍了常规的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具体叙述了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核磁共振(NMR)等的原理、方法、特点、局限性及改进方法并展望了聚合物表征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聚合物表征方法 Summary of polymer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Abstrac t:The conventional polymer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method, characteristics infrared spectra (IR), X-ray diffraction (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have been described, the limitations, the improved method and the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ose polymer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have been summarized. Keyword:polymer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1 前言 功能高分子是指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1]。它们之所以具有特定的功能,是由于在其大分子链中结合了特定的功能基团,或大分子与具有特定功能的其他材料进行了复合,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功能高分子材料从20世纪50年代才初露端倪,到70年代方成为高分子学科的一个分支,目前正处于成长时期。它是在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原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再赋予传统使用性能以外的各种特定功能而制得的一类高分子[2]。一般在功能高分子的主链或侧链上具有显示某种功能的基团,其功能性的显示往往十分复杂,不仅决定于高分子链的化学结构、结构单元的序列分布、分子量及其分布、支化、立体结构等一级结构,还决定于高分子链的构象、高分子链在聚集时的高级结构等,后者对生物活性功能的显示更为重要[3]。

聚合物表面性能与相容性

第二节聚合物表面性能与相容性 一磨擦性能 在塑料中常遇到磨擦性质的问题。如在注塑中物料在螺杆加料段的磨擦机理,磨擦系数对其螺杆的输送效率有重要影响。物料从料斗进入螺杆之后在螺杆旋转下,使物料沿螺槽向前输送颗粒料首先被压成固体塞,在输送过程中塑料固体塞和料筒及螺杆产生相对运动,各面承受着磨擦力的作用。这时磨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塑料的物料性能,颗粒形状及大小,料筒及螺杆表面的光洁度及材质,相对运动的速度,塑料与金属的接触压力及作用时间等等。 不同的聚合物其磨擦系数是不同的。当塑料与金属磨擦时,磨擦系数与磨擦中的接触面积,与塑料对金属的附着力以及剪切强度有关。因此磨擦系数不仅与高聚物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且与影响物理—机械性质的外界压力,速度和温度有关。 在高压高速下塑料的热传导性能很差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出,使塑料发生大的变形表面破坏,因此压力和速度对磨擦系数均有影响。 一般情况下,塑料的磨擦系数随载荷的加大而稍许降低。聚合物材料的干磨擦系数,随着相对速度的提高有增加的趋势。 二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两种不同品级的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否相互混溶的一种性质。相容性不好的聚合物混熔在一起,制品会出现分层现象。不同类型聚合物的相容性是不一样的,这与分子结构有一定关系;分子结构相近者易相容;反之难容。例如,借助于聚碳酸酯和聚乙烯之间的互容性,在聚碳酸酯中加入30~50%聚乙烯可使伸长率提高30%,冲击强度提高4倍,并使熔体的粘度降低。近年来,利用聚合物之间的相容特性,使共混料品级日益增多,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三表观密度 大多数热塑性塑料致密状的相对密度为0.9~1.2g/cm3而粉料或颗粒料的表观密度是0.3~0.6g/cm3。如果物料的表观密度低,使均匀加料发生困难,就易出现“架桥”现象。这样会影响输送效率和塑化质量的稳定性。为此有的在料斗中设置有搅拌器,或者采用定量的加料调节装置,对进料量调节和控制,保证连续,均匀地加料。 第三节聚合物的力学特性 1形变与应力关系 材料的力学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流动与破坏的性质,反应材料基本力学性质的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反应材料变形情况的量如模量或柔度,泊桑比;另一类是反应材料破坏过程的量,如比例极限,拉伸强度,屈服应力,拉伸断裂等作用。从力学观?憧矗牧掀苹凳且桓龉潭皇且桓龅恪?BR>2应力与时间的关系 应力对其作用时间的依赖性,这是聚合物材料主要特征之一。聚合物在较高温度下力作用时间较短的应力松驰行为和在温度较低力作用时间较长的应力松驰行为是一致的。 3形变与时间关系 聚合物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承受恒定载荷时,将讯速地发生变形,然后在缓慢的速率下无限期地变形下去。若载荷足够高时变形会继续到断裂为此。这种在温度和载荷都是恒定的条件下,变形对时间依赖的性质,即称蠕变性质。 第四节聚合物的流变性能 一概述 注塑中把聚合物材料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进行加工。这时可把熔体看成连续介质,在机器某些部位上,如螺杆,料筒,喷嘴及模腔流道中形成流场。在流场中熔体受到应力,时间,温度的联合作用发生形变或流动。这样聚合物熔体的流动就和机器某些几何参数和工艺参数发生密切的联系。 处于层流状态下的聚合物熔体,依本身的分子结构和加工条件可分近似牛顿型和非牛顿型流体它们的流变特性暂不予祥细介绍。 1 关于流变性能 (1)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对粘度的影响 通常,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提高而增加,而粘度却随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加而下降。 剪切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越强,粘度随剪切速率的提高而讯速降低,这种聚合物称作剪性聚合物,这种剪切变稀的现象是聚合物固有的特征,但不同聚合物剪切变稀程度是不同的,了解这一点对注塑有重要意义。 (2)离模膨胀效应 当聚合物熔体离开流道口时,熔体流的直径,大于流道出口的直径,这种现象称为离模膨胀效应。 普遍认为这是由聚合物的粘弹效应所引起的膨胀效应,粘弹效应要影响膨胀比的大小,温度,剪切速率和流道几何形状等都能影响熔体

《聚合物表征》试卷及答案

北京化工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聚合物表征》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下面每个选择题中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最早发现X射线的人是 D 。 A. 傅立叶 B. 布拉格 C. 劳厄 D. 伦琴 2. 中红外光谱的波数范围是指 B 。 A. 4000~13000cm-1 B. 400~4000 cm-1 C.6000~13000 cm-1~400cm-1 3.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DSC曲线图中,介于玻璃化温度和熔点之间有时会出 现一放热峰,产生此峰对应的结构变化是 C 。 A.晶型转变 B.僵化的分子链段开始运动C冷结晶 D.不完善晶区熔融 4. 红外光谱图解析的基本的要素是 A B C 。 A. 峰的位置 B. 峰的强度 C. 峰的形状 D. 峰的朝向 5. 动态力学分析仪可以进行A B C D 等多种扫描模式的实验。 A. 温度 B. 时间 C.频率 D. 应变 6聚合物的平衡熔点总是 B 其测定到的熔点。 A. 低于 B. 高于 C. 等于 7. GPC谱图的横坐标如果以“保留体积”表示,“保留体积”的含义是 C 。 A. 分子链体积 B. 流体力学体积 C. 泵输送的流动相溶剂的体积 D. 抽取样品的量 8. 可用 A 和 B 等方法测定聚合物结晶度。 A. X射线衍射(XRD) B. 差示量热扫描(DSC) C. GPC D. 毛细管流变仪 9. GPC仪器中正确的连接是 A 。 A.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 B. 进样器-泵-色谱柱-检测器 C. 进样器-色谱柱-泵-检测器 D. 泵-进样器-检测器- 色谱柱 10. 采用 D 可同时获知粘合剂固化后的玻璃化温度及模量. A.DTA C. DSC D. DMTA 11.将聚合物链插入无机纳米粘土的层间,形成的纳米插层结构,导致XRD谱图上相应的衍射峰如何移动 A 。 A. 向低角度移动 B. 向高角度移动 C.不发生移动 12. 红外光谱实验中所使用的载体是 C 。 A. 玻璃片 B. 透明体 C. 溴化钾晶体 D. 水 13.做一次DSC实验需要的样品量大约是 A 。 A.3mg B. 3g C. 30g D. 300g 14. 一种聚和物材料的熔融指数值越高,说明其熔体 B 。 A.流动性越差 B. 流动性越好 C. 越容易发生交联 D. 越容易发生降解 15. 差热扫描量热仪(DSC)测量的是维持样品和参比物处于相同温度所需要的 热流率差;它反映了样品 C 的变化率。 A.内能 B.自由能 C.焓 D.温度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常用设备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常用设备 1. X射线衍射 x射线的波长和晶体内部原子面之间的间距相近,晶体可以作为X射线的空间衍射光栅,即一束X射线照射到物体上时,受到物体中原子的散射,每个原子都产生散射波,这些波互相干涉,结果就产生衍射。衍射波叠加的结果使射线的强度在某些方向上加强,在其他方向上减弱。分析衍射结果,便可获得晶体结构。 主要部件包括4部分。 (1)高稳定度X射线源(2)样品及样品位置取向的调整机构系统样品须是单晶、粉末、多晶或微晶的固体块。(3)射线检测器(4)衍射图的处理分析系统 2. 扫描电镜(SEM) 扫描电镜用电子束扫描聚合物表面或断面,在阴极射线管上(CRT)产生被测物表面的影像。对导电性样品,可用导电胶将其粘在铜或铝的样品座上,直接观察测量的表面;对绝缘性样品需要事先对其表面喷镀导电层(金、银或炭)。 当一束极细的高能入射电子轰击扫描样品表面时,被激发的区域将产生二次电子、俄歇电子、特征x射线和连续谱X射线、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以及在可见、紫外、红外光区域产生的电磁辐射。同时可产生电子-空穴对、晶格振动(声子)、电子振荡(等离子体)。 扫描电子显微镜由电子光学系统,信号收集及显示系统,真空系统及电源系统组成。 3. 透射电镜(TEM) 透射电镜的总体工作原理是:由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在真空通道中沿着镜体光轴穿越聚光镜,通过聚光镜将之会聚成一束尖细、明亮而又均匀的光斑,照射在样品室内的样品上;透过样品后的电子束携带有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样品内致密处透过的电子量少,稀疏处透过的电子量多;经过物镜的会聚调焦和初级放大后,电子束进入下级的中间透镜和第1、第2投影镜进行综合放大成像,最终被放大了的电子影像投射在观察室内的荧光屏板上;荧光屏将电子影像转化为可见光影像以供使用者观察。本节将分别对各系统中的主要结构和原理予以介绍。 透射电镜可以用来表征聚合物内部结构的形貌。将待测聚合物样品分别用悬浮液法,喷物法,超声波分散法等均匀分散到样品支撑膜表面制膜;或用超薄切片机将高分子聚合物的固态样样品切成50nm薄的试样。把制备好的试样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样品托架上,用TEM可观察样品的结构。利用TEM可以观测高分子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形状,结晶相的分布。高分辨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高分子聚合物晶的晶体缺陷。TEM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电子枪:聚光镜:样品室:物镜:中间镜:透射镜:此外还有二级真空泵来对样品室抽真空、照相装置用以记录影像。 4. 原子力显微镜(AFM) 原子力显微镜使用微小探针扫描被测高分子聚合物的表面。当探针尖接近样品时,探针尖端受样品分子的范德华力推动产生变形。因分子种类、结构的不同,范德华力的大小也不同,探针在不同部位的变形量也随之变化,从而“观察”到聚合物表面的形貌。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一、概述 热塑性塑料的流动性测定指的是在拟定温度条件下,被测高聚物在高温加热炉城完全熔融状态,在拟定砝码负荷下,通过一定直径的小孔进行挤出实验的工艺过程。流动速率可以用来表征高分子材料在熔融状态的流动性、粘度等重要物理性能。 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熔体流动速率仪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流动速率计算方法;熟悉流动速率仪操作方法、应用围及注意事项。 二、原料及主要仪器设备 1、原料:LDPE或PS或ABS 2、主要仪器设备 (1)XNR – 400 A熔体流动速率仪 1 台 (2)配套工具1套 (3)天平1台 (4)真空干燥箱或红外灯干燥箱1台 三、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1、实验前务必参考该仪器使用说明。 2、根据待测物料性质拟定测定温度、负荷等参数。本实验温度、负荷的选择原则是测试温度必须高于所测材料的流动温度,但不能过高,否则易使材料受热分解。负荷的选择要考虑熔体粘度的大小,粘度大的试样应取较大的荷重;而粘度小的试样随取较小的荷重。温度及荷重选择可参考表一“各种塑料熔融指数测定的标准条件(ASMD—1238)”。本实验选择180℃、190℃、200℃,在2160克(21.18N)荷重下测定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先使温度稳定在180℃,以后再逐步改变温度。 3、确定试样的加入量与切样的时间间隔。本实验切取样条时间的选择方法是当圆筒试样达到规定温度时,就可以加上负荷,熔体通过毛细管而流出,用锐利的刀刃在规定时间切割流出的样条,每个切割段所需时间与熔体流出速度有一定关系,见表二。用时间来控制取样速度,可使测试数据误差较小,提高精确度。本实验确定间隔1~2分钟切割—次。 4、粉状、粒状、条状或模压块物料务必事先在红外灯干燥箱或80℃真空干燥数小时。 5、根据熔融指数和毛细管直径大小,确定试样重量,见表三。 6、接通电源,指示灯亮,炉体开始加热。等到设定温度后应该等待稳定后可将压料杆置于炉体预热10分钟。 7、取出压料杆,迅速加入试样,压实,开始计时(数显和秒表均可)。 8、式样预热6~8分钟后,选定负荷砝码压在压料杆顶部,开始挤出物料。切去料头约15厘米,间隔连续切取至少五个切割段,务必舍弃含有气泡段,取五个无气泡的切割段分别称量。 9、取样完毕,趁热将余料全部挤出,开始仔细清洗赘物,可用少许乙醇擦洗,直至料筒、压料杆和毛细管清亮为止。 10、实验完毕,停止加热,关闭电源,各种物件放回原处。

聚合物材料表征与测试考点总结

聚合物材料表征与测试考点总结 1、P3 1.3.1 高聚物结构的测定方法。 2、P4 公式(2-1) 2.1.2.2中公式3n-6和3n-5 3、P11 官能团区和指纹区的概念 4、P12 2.2(老师举的问题:纤维试样怎样测定?有哪些测定方法) 5、P13 2.3(上课叫老潘去做的排序题,比较几个化学分子的频率大小。 6、P16 表2-2 记住羰基在不同分子中红外谱图上对应的吸收谱带位置大概在1700左右即可。 7、P29 2.6.5 (重点看ATR内容P31) 8、P33 2.6.5.3 红外光声光谱法(用来测什么的) 9、P49 5.1 上面的两段话。 10、P52 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 11、P56 谱图解析实例谱图的概念 12、P72 X射线法有大角X射线衍射法、小角X射线衍射法、白色X射线、(补充:软。。。、硬。。。。忘了) 13、P73 公式7-2 布拉格公式 14、晶面间距和晶粒尺寸的概念 15、P75 图7-7 16、P77 图7-10 17、P80 洁净度的测定 18、天空为什么是蓝色?云为什么是白色?--米氏。。。、胶体--丁达

尔效应 19、P82 晶粒尺寸测定 20、晶面参数的概念 21、P90 的表格,记住几种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方法的测试范围及分类。 22、P91 第八章,记住测定方法分别测的是什么就行了,不需要知道怎么测。 23、P98 光散射法为什么测的是重均分子量。记住公式(9-10) 24、柱效概念和塔板数和分离度的概念 25、P109 11.3 (温度与校正曲线要一致,还有溶剂一般与正在运转的流动相相同等。) 26、P111 11.4.3 中的三个公式 27、P113 11.5.5 (关注“支化分子的均方回转半径。。。。。。应进行校正”这句话) 注:有缺的大家积极补上去哈,里面难免有错的,模糊的,就将就吧。

高聚物表征

1. 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哪些? 2. 分别列举出几种用于测定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结晶度、取向度的方法。 链结构:X射线衍射(广角),电子能谱,核磁共振,拉曼光谱,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 聚集态结构:X射线小角衍射,电子衍射,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结晶度:偏光显微镜(POM)观察聚合物晶体形貌:单晶,球晶,树枝状晶,伸直链片晶,串晶;高分辨率投射电镜(TEM)观察聚合物晶体的结晶形态,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晶体切面的三维形貌;取向度:双折射法,广角X射线衍射法(W AXS) 1. 红外光谱的范围。 红外光的三个区域:1.近红外区:13300-4000cm-1:研究分子中的O-H,N-H,C-H基团的合频和振动倍频;2.中红外区:4000-400cm-1: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震动基频;3,远红外区:400-25cm-1 研究分子的转动光谱和警惕的晶格振动等 2. 红外光谱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2,辐射和物质之间有相互偶合作用对称分子:无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性 3. 分子振动形式有哪些?

伸缩(对称)摇摆(面内)扭曲(面外)伸缩(反对称)摇摆(面外)剪式(面内) 4. 牢记红外光谱中各种键(基团)的特征频率,学会利用特征频率进行光谱解析。 5. 红外光谱试验中有哪几种制样方法?分别适应于哪种类型的样品? 1.溶液流延薄膜法,可溶于某些挥发性好的溶剂中的聚合物;2,热压成膜法适用于不易降解的热塑性树脂材料;3,溴化钾压片法,适用于粉末状物质;4 溴化钾晶体涂膜法适用于粘稠的低聚物或者胶黏剂类的物质;5,液体池法适用于粘度和沸点低的液体样本 6. 试分析影响吸收谱带位移的因素有那些?有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两类:内部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诱导效应、氢键效应、共轭效应、耦合效应、费米效应、空间效应 外部因素:物质的状态,溶剂效应等因素,通常蒸汽状态振动频率最高,非极性溶剂中次之,在极性溶剂液体固体中测定的频率最低; 内部因素(以羟基化合物为例)1、诱导效应: 羟基是高强电子基,任何增加单键或增加极性的效应(给电子基)都会降低C-O键的键力常数,使得羟基吸收谱带移向低波数,反之,当有吸电子基和羟基的碳原子相连,它与氧原子争夺电子,是羟基极性变小,C=O键的键力常数加强,吸收移向高波数 红外光谱的测定时常采用非极性溶剂; 氢键效应:氢键的形成往往使基团吸收频率降低,谱峰变宽,例如“乙醇在0.01M的CCL4溶液中,分子之间不形成氢键,其O-H的伸缩振动在3640cm-1,当溶液中乙醇浓度增大(如C>0.1M),乙醇分子间形成分子间氢键,生成二缔合体和多缔合体,吸收峰逐渐移动向低波数,分子内氢键同样使集团的振动频率向低波数移动;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电子云的密度平均化,双键略有伸长,单键略有缩短导致大于C=O的吸收频率降低;、耦合效应:当两个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基团连接在一起时会发生耦合作用,分裂成两个峰,如:酸酐犹如两个C=O振动耦合,出现两个吸收峰,一个比原来谱带高,一个低;、费米效应、空间效应 1. 什么是连续X射线?什么是特征X射线? 前者即在高能电子束和阳极靶冲撞过程中,由于不同电子的运动状态、撞击条件等存在差异,使所产生的x射线波长不一,最终形成波长航连续分布的连续X射线 后者是由于阳极靶物质原子核K层电子被高能电子撞出,形成空位后高能级电子进行补充,剩余能量以X射线形式释放,最终形成特征X射线,具有单一分布的波长 2. 什么是相干散射?什么是非相干散射? X光子和原子内的紧束缚电子碰撞时,X光子仅改变运动方向,能量没有损失,这种散射线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常用设备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常用设备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常用设备 1.X射线衍射 x射线的波长和晶体内部原子面之间的间距相近,晶体可以作为X射线的空间衍射光栅,即一束X射线照射到物体上时,受到物体中原子的散射,每个原子都产生散射波,这些波互相干涉,结果就产生衍射。衍射波叠加的结果使射线的强度在某些方向上加强,在其他方向上减弱。分析衍射结果,便可获得晶体结构。 主要部件包括4部分。 (1)高稳定度X射线源(2)样品及样品位置取向的调整机构系统样品须是单晶、粉末、多晶或微晶的固体块。(3)射线检测器(4)衍射图的处理分析系统 2.扫描电镜(SEM) 扫描电镜用电子束扫描聚合物表面或断面,在阴极射线管上(CRT)产生被测物表面的影像。对导电性样品,可用导电胶将其粘在铜或铝的样品座上,直接观察测量的表面;对绝缘性样品需要事先对其表面喷镀导电层(金、银或炭)。 当一束极细的高能入射电子轰击扫描样品表面时,被激发的区域将产生二次电子、俄歇电子、特征x射线和连续谱X射线、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以及在可见、紫外、红外光区域产生的电磁辐射。同时可产生电子-空穴对、晶格振动(声子)、电子振荡(等离子体)。 扫描电子显微镜由电子光学系统,信号收集及显示系统,真空系统及电源系统组成。 3.透射电镜(TEM) 透射电镜的总体工作原理是:由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在真空通道中沿着镜体光轴穿越聚光镜,通过聚光镜将之会聚成一束尖细、明亮而又均匀的光斑,照射在样品室内的样品上;透过样品后的电子束携带有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样品内致密处透过的电子量少,稀疏处透过的电子量多;经过物镜的会聚调焦和初级放大后,电子束进入下级的中间透镜和第1、第2投影镜进行综合放大成像,最终被放大了的电子影像投射在观察室内的荧光屏板上;荧光屏将电子影像转化为可见光影像以供使用者观察。本节将分别对各系统中的主要结构和原理予以介绍。 透射电镜可以用来表征聚合物内部结构的形貌。将待测聚合物样品分别用悬浮液法,喷物法,超声波分散法等均匀分散到样品支撑膜表面制膜;或用超薄切片机将高分子聚合物的固态样样品切成50nm薄的试样。把制备好的试样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样品托架上,用TEM可观察样品的结构。利用TEM可以观测高分子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形状,结晶相的分布。高分辨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高分子聚合物晶的晶体缺陷。 TEM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电子枪:聚光镜:样品室:物镜:中间镜:透射镜:此外还有二级真空泵来对样品室抽真空、照相装置用以记录影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