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一轮复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点梳理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美国企图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建立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3)吸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2.建立(1)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①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
②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内容有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①世界银行:1945年建立,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1)积极影响: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美国为了扩大商品输出,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3)“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2.形成(1)标志:1947年,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2)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3.影响(1)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3)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4)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1)1968年,美国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两个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2.欧洲联盟(1)欧共体(创立时间:1967年)的机构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3)影响:①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
②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欧元形成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4.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的标志是: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组织的特点: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影响: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相互弥补经济发展的不足,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是南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加快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5.亚太经合组织(1)正式成立:1989年11月,堪培拉会议,。
(2)中国于1991年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亚太经合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
6.世界贸易组织(WTO)(1)依据:乌拉圭回合(2)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3)性质: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
(4)成立的意义: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建立。
7.中国入世(1)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入世的影响:机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从而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单元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调整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整

扩张
18世纪中 期至19世 纪中期
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主要表 现
大国兴衰
欧洲商 意大利衰落; 路和贸 葡萄牙、西 易中心 班牙、荷兰、 转移 英国崛起
英为界国“工成世厂”英界国霸确主立地世位
世界 市场 最终 形成
世界 市场 陷入 困境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 革命;资本 输出和商品
输出
经济一 体化, 整体世 界形成
单元整合
—————————网络构建—————————— 一、资本主义运行机制
二、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归纳—————————— 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大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阶 段
18世纪末~ 16~18世纪 20世纪30年
名称 比较
苏俄新经济政 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不
背景
国内外敌人的 进攻被粉碎,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已经过时, 一些地方发生 叛乱
美国遭到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 的沉重打击,阶 级矛盾尖锐,经 济受损严重
“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国家 经济濒临崩溃 的边缘,工作 重心亟待转移
同
以农业为核心, 以工业为核心,
一战至二 战结束
两次世界大 战和经济危
机
贸易保 护主义 盛行
美国、德 国崛起, 冲击英国 霸主地位
形战 后资 本主 义世 界经 济体 系成
经济 全球 化趋 势加
强
经济大危机
二战后至 和第二次世
20世纪90 界大战的教
年代
训;第三次
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 两极格局结 20世纪90 束;跨国公 年代以来 司;市场经 济体制广泛 建立
专题8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 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 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 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三、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 、机 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B) 世界银行(WB) 关贸总协定
2、评价: 、评价: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的形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厦
世界银行总部
关贸总协定大楼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背景: (1)背景:
必要性) 1、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必要性)
2、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 A、德意日战败 B、英法实力消弱 C、美国大发战争财 3、美国实力大增欲建立以美元为主导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
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 欧洲:欧共同体-------欧盟 欧洲:欧共同体----欧盟 经济区域集团化: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 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通过某种形式(如条约、 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通过某种形式(如条约、 东盟; 东盟; 协约)组成贸易集团。其目的 北美自由贸易区 协约)组成贸易集团亚太地区:是巩固和扩大 ; 。 目的是巩固和扩大 亚太地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步骤 集团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对外部 集团内部市场途径 ,增强经济实力, 归宿 亚太经合组织 世界竞争。 世界竞争。 : ②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例3】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世纪50年代以来 长期国际贷款和技术援助的国际组织是 (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难点: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目“一一共用一个规那么〞,教材主要写了五个问题:〔1〕背景: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开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络越来越亲密,从整体上来看,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开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2〕方式:制订统一的、有约束力的国际经济规那么。
〔3〕标志: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①世贸组织成立过程:1947年,美国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进展了减让关税的多边会谈,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于次年生效。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他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应以进步生活程度,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宏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开展商品消费与交换为目的,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并对上述目的做出奉献〞。
随着活动领域的扩大,缔约国的增加,关贸总协定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开展及其规模的扩大。
可结合【历史纵横】中内容分析。
但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它由一些“原那么〞和一系列的“例外〞组成,并不是正式生效的国际公约。
它仅管辖货物贸易,这与世界性产业构造向效劳业、第三产业转变,国际效劳贸易及投资的迅速开展不相适应,也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不适应,因此,不能适应国际经贸环境的宏大变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开展的要求。
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会议进展了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会谈,即乌拉圭回合会谈。
会谈启动后,意大利首先提出建立一个多边贸易组织的建议,这个建议很快得到响应。
第26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和平的表现:二战结束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
和平与发 战,一些局部冲突得到政治解决
展是当今 发展的表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
时代主题 文化等各方面获得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
的依据 界的面貌
30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影响
世界市场扩大, 世界日益成为一 个经济整体
11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 时期
原因
表现
影响
二战后
两次世界大战、 冷战的发生
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世界银行、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
进一步促进了经 济全球化进程
20世纪 以信息技术为代 70年代 表的新的科学技
以来 术的发展
推动了经济全球 —
化的发展
36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 意义 实践
(1)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 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2)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 向发展 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行、设立丝路基金等具体措施,使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
27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 拓展❼ [核心点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如何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提示:(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基本特性。 •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需要全人类来保护。 • (3)文化多样性不仅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且推 动了各国的可持续发展。 • (4)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5)要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传承、传播本民族优秀文 化,进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高三一轮历史专题课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共80张ppt)

系
特
美国主导
点: ①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②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作用:①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③确立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专题总览
世界经济格局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今):
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 特 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
体成立
六国会议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3)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
成员国不断增加
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 到多种经济领域
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 外交军事领域
(4)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 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案进行改革并接受监督,以此作为发放 贷款的条件。韩国政府接受了条件,得到了其提供的195亿美 元的巨额贷款,并按其方案进行了改革。经过短短两年,韩国 经济迅速恢复。
材政料 府三签署文中促件新进,网经向20济汶09川年恢地3复月震2发恢1日复展电与:重3建月贷20款日项,目世提界供银行7.同1亿中美国
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积极作用:
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消极作用:
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美元中心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 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1929年经济危机
转嫁危机(关税壁垒)
倾销战、关税战
危机加重
措资施本主:义建世界立不有断分效化的机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小练十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训练(含解析)

专题小练十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美国的怀特计划的核心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
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
两者主张反映的实质是( )A.英国战后经济实力衰退B.美元要获得与英镑同等的地位C.美国确立了固定汇率制D.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2.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认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又与美元挂钩,美元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就要求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手段与货币储备。
这样做,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沉积。
这样,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
而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就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作者的观点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国际贸易发展B.“双挂钩”的金融体系无法真正建立起来C.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问题使它不可能持久D.二战后建立的金融体系直接导致美国出现贸易逆差3.舒建中的《美国与1947年日内瓦会议》说,1947年关贸总协定机制的规则体系主要体现了美国的政策目标,“日内瓦(关贸总协定)的多边关税减让成果则体现了美国实质性的优势”。
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是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B.自由贸易有利于美国推广自由、民主的价值观C.关税壁垒的消除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D.关贸总协定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4.“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
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于是,欧洲开始采取措施改变上述局面。
这些措施始于( )A.煤钢共同体B.欧洲共同体C.欧洲关税同盟 D.欧洲统一大市场5.1999年12月,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通过了“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报告”,并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使其可以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独立行动,这表明欧盟( ) A.彻底摆脱了北约影响B.开启了“一体化”进程C.防务一体化正式启动D.仍然警惕“东方”威胁6.目前,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各种形式中,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形势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