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浅析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浅析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
本文从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数字化进程入手,探讨了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多种应用。
二维码技术可以提高借阅效率,使读者更加便捷地借阅图书。
通过二维码链接数字资源,读者可以轻松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二维码还可用于查询馆藏信息、图书馆导览以及促进读者互动体验。
总结指出,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为图书馆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图书馆应积极拥抱二维码技术,不断探索其应用,以提升服务质量和读者体验。
【关键词】二维码技术、图书馆、应用、效率、数字化、资源链接、馆藏信息、导览、互动体验、重要性、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展望1. 引言1.1 二维码技术的发展二维码技术是一种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编码原理,将信息以二维矩阵条码的形式编码并印刷在介质上的技术。
二维码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二维码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维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用于快速扫描支付信息到如今的用途遍布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二维码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通过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
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快速地借阅图书,还可以方便读者查询数字资源链接、馆藏信息和图书馆导览等功能。
在未来,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为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可能性。
1.2 图书馆数字化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
图书馆数字化进程是指通过将传统图书馆的实体藏书数字化,将各种资源数字化,并建立和发展数字馆藏、数字服务和数字环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2021二维码技术在国内图书馆应用的文献统计分析范文2

2021二维码技术在国内图书馆应用的文献统计分析范文 随着二维码、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当前出现在电视、网络、报纸、车票、海报等各类宣传平台和印刷品上二维码逐渐增多,该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步被人们认识和使用。
随着3G、4G 移动手机的普及,二维码的使用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人们的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内众多图书馆也开始探索使用二维码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二维码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方便读者在图书馆获取信息和信息交流等各项服务,以推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
本文通过定量方法对二维码技术在我国图书馆应用的文献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以CNKI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收录论文为依据,以此科学客观地了解国内图书馆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水平,以期推动二维码在我国图书馆的使用。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选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主题”和“关键词”为检索入口,以“二维码”、“二维码技术”、“图书馆”为检索词,匹配模式为“精确”,检索结果为84篇文献,时间则不限,检索时间为 2014 年 4 月 12日。
经过筛选删除,得到 63 篇文献,报纸 3 篇,硕士论文 1 篇。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对该领域的期刊来源分布、年代分布、论文著者分布、引文、关键词和主题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2、文献计量分析 2.1期刊来源及年代分布 63篇文献分布在46 种文献中,平均每种文献发表1.37 篇,其中图书情报类杂志发表该类文章最多,其次为技术管理类杂志,说明图书情报类杂志是此类文献的主要展示平台(见表1)。
虽然二维码在 1987 年已经出现,目前已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但国内对二维码在图书馆的应用始于 2007 年王冀的报道《飞旋的“魔扣”》,从图 1 可以看出随着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发展和二维码逐步被大众认识,该技术在图书馆的使用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而且在今后的几年该技术将会受到图书馆越来越多的重视。
二维码在移动增强现实中的应用研究

二维码在移动增强现实中的应用研究I. 前言- 研究背景和动机- 研究目的和意义II. 二维码和移动增强现实的概述- 二维码的相关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移动增强现实的基本概念和技术III. 二维码在移动增强现实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案例- 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在商业营销中的应用案例IV. 基于二维码的移动增强现实系统实现及实验- 系统设计和实现- 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V. 结论和展望- 研究结果和贡献总结- 研究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VI. 参考文献第一章:前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应用迅速崛起。
移动增强现实把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中,使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感受到更丰富、更实用、更直观的信息。
这种技术的出现,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新的视觉和感官体验,而且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二维码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二维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成为移动增强现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教学、商业营销等领域。
研究二维码在移动增强现实中的应用,将二维码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移动增强现实领域,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效果。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二维码在移动增强现实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研究成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促进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前言。
本章首先介绍了移动增强现实和二维码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分析了二者结合在一起应用的意义和动机。
第二章:二维码和移动增强现实的概述。
本章介绍了二维码的相关技术及其发展历程、移动增强现实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为二者结合应用做出了理论指导。
第三章:二维码在移动增强现实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本章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教学、商业营销等领域的应用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二维码在移动增强现实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四章:基于二维码的移动增强现实系统实现及实验。
二维码特点及应用

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指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另一维具有可读性的条码,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
一维条码的宽度记载着数据,而其长度没有记载数据。
二维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
二维条码有一维条码没有的“定位点”和“容错机制”。
容错机制在即使没有辨识到全部的条码、或是说条码有污损时,也可以正确地还原条码上的资讯。
二维码- 特点1、信息量大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
2、编码范围广该条码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
3、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这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
4、译码可靠性高它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5、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伪性好。
6、成本低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7、尺寸可变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
8、易识别二维条码可以使用激光或CCD阅读器识读。
二维码- 应用二维条码跟以往的一维条码一样,在商业活动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高科技行业、储存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需要对物品进行廉价快捷的标示信息的行业用途广泛。
在日本等一些国家地区,像QR码一样容易生成及读取的条形码已经成为生活中快捷便利的信息交流方式。
在一些国家,已经采用PDF417码作为身份识别的标签,并直接印制在身份识别的证件上,以便快速读取。
1、表单应用公文表单、商业表单、进出口报单、舱单等资料之传送交换,减少人工重覆输入表单资料,避免人为错误,降低人力成本。
2、保密应用商业情报、经济情报、政治情报、军事情报、私人情报等机密资料之加密及传递。
3、追踪应用公文自动追踪、生产线零件自动追踪、客户服务自动追踪、邮购运送自动追踪、维修记录自动追踪、危险物品自动追踪、后勤补给自动追踪、医疗体检自动追踪、生态研究(动物、鸟类...)自动追踪等。
二维码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二维码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摘要】时下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在中国市场的普及以及3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接入便利等有利因素的推动,国内移动电子商务正处于井喷式发展的阶段。
IOS、Android等系统的应用也为手机拍码软件提供了不断得以开发和改进的平台,加之二维码在物联网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更加速了手机二维码技术的发展。
两者一经融合便能达到共赢的效果。
本文旨在结合前人对于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手机二维码原理、二维码应用的研究成果,探讨二维码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并展望国内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二维码在移动电子商务中将来的应用拓展等。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二维码 QR码手机拍码 O2OTwo-dimensional code in the mobile e-commerce applicationAbstract: With the prevelance of mobile terminal equipments in China market such as Smart Phone, Tablet PC, the arrival of 3G times, and the convenience of Internet access, domestic mobile E-commerce is in the growth of a blowout type.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system such as IOS, Android is also provide a platform to be developed and improved for Phone barcode software.Besides, with the central role of QR co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it accele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QR code technology. These two fuse to an effect of win-win. The text is aimed at combining with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prodecessors about mobile E-commerce development, mobile QR code theory and QR applicationm to inquire into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QR code in mobile E-commerc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resolution.It also look into the future of domestic mobile E-commerce, and the future application prolongtation of QR code in mobile E-commerce.Key words: mobile E-commerce two-dimension code QR code Phone barcode software O2O目录一、前言 (4)二、移动电子商务 (5)2.1 移动电子商务概念 (5)2.2 移动电子商务的服务内容 (5)2.3 我国移动商务的发展现状 (6)2.4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8)三、二维码 (9)3.1 二维码简介 (10)3.2 二维码与条形码的对比 (10)3.3 QR码 (11)3.4 二维码应用现状 (16)四、二维码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16)4.1 二维码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现状 (16)4.2 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电子商务 (19)4.3 二维码在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发展瓶颈 (20)4.4 二维码在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发展对策 (22)结论 (25)致谢语 (26)参考文献 (27)附件1:iiMedia:2012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年度研究报告数据图 (28)一、前言研究背景及目的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中移动设备用户(388万)在PC端用户(380万)多,中国目前有10亿的手机用户,两亿的3G用户。
二维码毕业论文

二维码毕业论文二维码毕业论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二维码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商业领域还是个人生活,二维码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二维码的应用范围远不止于此,它还可以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二维码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首先,二维码可以用于论文的引用和参考文献的管理。
传统的论文引用方式通常是通过脚注或者文末注释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不仅繁琐,而且容易出现错误。
而使用二维码,只需要将引用的文献信息转化为二维码,读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直接获得相应文献的详细信息,方便快捷。
此外,二维码还可以用于管理参考文献,通过扫描二维码,读者可以直接访问相应文献的全文,避免了翻阅大量纸质文献的麻烦。
其次,二维码还可以用于论文的数据展示和交流。
在毕业论文中,数据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方式是将数据以表格或者图表的形式呈现在论文中,但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在于无法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关联关系。
而通过二维码,可以将数据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数据的变化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此外,二维码还可以用于论文答辩时的数据交流,学生可以将论文中的数据以二维码的形式分享给导师和评委,方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论文的质量。
除了引用和数据展示,二维码还可以用于论文的实地调研。
在一些专业的毕业论文中,实地调研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实地调研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困难。
而通过二维码,学生可以将调研问卷或者调研表格转化为二维码,然后将二维码张贴在实地调研的地点,让受访者扫描二维码填写调研内容。
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空间,还方便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提高了调研的效率和准确性。
然而,二维码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二维码的使用需要读者具备相应的扫描设备和技术知识,如果读者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二维码的应用就会受到限制。
论文_二维码原理及应用分析

论文题目:二维码技术原理与应用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分院专业名称班级学号二维码技术原理与应用摘要:二维码作为当前的一项高普及度的热门技术,它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
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可实现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产品防伪/溯源、广告推送、网站链接、数据下载、商品交易、定位/导航、电子凭证、车辆管理等等。
本论文将围绕二维码的概念、原理、应用以及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论述。
使读者对二维码其发展和概念、技术特性、在现代的应用领域、潜在的应用隐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深一层次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二维码;二维码应用;矩阵The technical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2-dimensional bar codeAbstract:The widely popular technology of 2-dimensional bar code for now,which icons looks like a rectangle organized regularly by sort of independent parts,is a key full of informations.In the modern commercial activities, the application is widely used , such as: product security / traceability, advertising push, Web links, data download, commodity trading,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electronic certificate, vehicle management etc..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concept, 2-dimensional code principl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ur aspect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comprehensively. So that readers of thetwo-dimensional code development and concept,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field, the potential danger of modern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now deeper.Key words: 2-dimensional code principle;application;rectangle1 前言21世纪,随着信息革命推动各行的发展,移动互联产业的进步显得尤为突出。
数字化学籍管理中二维码技术应用

数字化学籍管理中二维码技术应用论文标题一:二维码在数字化学籍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二维码技术是一种快速、便捷、实用的信息识别和传递方式,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化学籍管理领域。
本文探究了二维码在数字化学籍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论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化学籍管理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阐述了二维码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其在数字化学籍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二维码技术在数字化学籍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数字化学籍管理和二维码技术的研究,我们发现,数字化学籍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籍管理方式,有着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方便快捷等优势。
而二维码技术具有信息量大、容错性强、易于获取等特点,其在数字化学籍管理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学生信息录入、学籍记录查询、教学管理等方面。
然而,目前二维码技术在数字化学籍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安全问题、信息传输速度不足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二维码技术在数字化学籍管理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成为学籍管理的重要手段。
总体来说,本研究旨在对数字化学籍管理中的二维码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为学籍管理的数字化化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论文标题二: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学籍信息采集与处理本文针对数字化学籍管理中的信息采集和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学籍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案。
该方案利用二维码技术,将学生信息通过扫码的方式快速地录入系统中,实现一站式学籍管理。
论文首先介绍了学籍信息采集与处理的问题和难点,然后详细阐述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方案设计和系统实现过程。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通过对数字化学籍管理中的信息采集和处理问题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传统的学籍信息采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比如数据录入效率低、易出错等。
而利用二维码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学籍信息采集和处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出错率。
然而,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扫码器设备的选购和维护成本较高,二维码的防伪性和安全性不足等,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宁夏回族自治区标准化院王阿承摘要:随着二维码的日益普及,二维码的应用正在迅速扩大,条码及条码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把人们从繁琐和重复的工作中全面解脱出来,本文试从二维码的起源、编码原理、技术标准、与一维码进行比较及二维码应用等方面阐述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关键词:二维码编码原理技术标准应用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two dimensional barcode, two dimensional barcode applications are expanded rapidly, barcode and bar code technology permeates gradually to people's life, people from trival and repetitive work, this paper tries to comprehensive liberation from the origin, two dimensional barcode principle, technical standards, codes compared withone-dimensional yards and two dimensional barcode applications aspects, two dimensional barcod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Two dimensional barcode,Encoding principle,Technical standard,application 一、引言:条码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初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仅仅20年时间,它已广泛应用于商业流通、仓储、医疗卫生、图书情报、邮政、铁路、交通运输、生产自动化管理等领域。
条码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的速度,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二维码的起源二维码技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出现,经过20年的推广应用,在传统行业的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如果说一维码对工业发展产生了巨大贡献的话,二维码的明天无疑就是一维码的今天,甚至由于其具有的独特优势,能够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
二维码技术是在一维码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前提下产生的。
由于受信息容量的限制,一维码通常是对物品的标识,而不是对物品的描述。
所谓对物品的标识,就是给某物品分配一个代码,代码以条码的形式标识在物品上,用来标识该物品以便自动扫描设备的识读,代码或一维码本身不表示该产品的描述性信息。
因此,在通用商品条码的应用系统中,对商品信息,如生产日期、价格等的描述必须依赖数据库的支持。
在没有预先建立商品数据库或不便联网的地方,一维码表示汉字和图像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可以表示,也显得十分不便且效率很低。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用条码在有限的几何空间内表示更多的信息,以满足千变万化的信息表示的需要。
因此二维码技术应运而生。
三、二维码的编码原理二维码可以分为堆叠式/行排式二维码和矩阵式二维码。
堆叠式/行排式二维码形态上是由多行短截的一维码堆叠而成;矩阵式二维码以矩阵的形式组成,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表示二进制“1”,用“空”表示二进制“0”,由“点”和“空”的排列组成代码。
(一)堆叠式/行排式二维码行排式二维码(又称:堆积式二维码或层排式二维码),其编码原理是建立在一维码基础之上,按需要堆积成二行或多行。
它在编码设计、校验原理、识读方式等方面继承了一维码的一些特点,识读设备与条码印刷与一维码技术兼容。
但由于行数的增加,需要对行进行判定、其译码算法与软件也不完全相同于一维码。
有代表性的行排式二维码有CODE49、CODE 16K、PDF417等。
其中的CODE49,是1987年由 David Allair 博士研制,Intermec 公司推出的第一个二维码。
Code 49条码Code 49是一种多层、连续型、可变长度的条码符号,它可以表示全部的128个ASCII字符。
每个Code 49条码符号由2到8层组成,每层有18个条和17个空。
层与层之间由一个层分隔条分开。
每层包含一个层标识符,最后一层包含表示符号层数的信息。
Code 16K码Code 16K条码是一种多层、连续型可变长度的条码符号,可以表示全ASCII字符集的128个字符及扩展ASCII字符。
它采用UPC及Code128字符。
一个16层的Code 16K符号,可以表示77个ASCII字符或154个数字字符。
Code 16K通过唯一的起始符/终止符标识层号,通过字符自校验及两个模107的校验字符进行错误校验。
(二)矩阵式二维码短阵式二维码(又称棋盘式二维码)它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
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方点、圆点或其他形状)的出现表示二进制“1”,点的不出现表示二进制的“0”,点的排列组合确定了矩阵式二维码所代表的意义。
矩阵式二维码是建立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组合编码原理等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图形符号自动识读处理码制。
具有代表性的矩阵式二维码有:Code One、Maxi Code、QR Code、 Data Matrix 等。
在目前几十种二维要码中,常用的码制有:PDF417二维码,Datamatrix二维码,Maxicode 二维码,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除了这些常见的二维码之外,还有Vericode条码、CP条码、Codablock F条码、田字码、 Ultracode条码,Aztec条码。
下图列举了国内外二维码制及符号。
四、二维码技术标准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已研制出多种码制,全球现有的一维码、二维码多达250种以上,其中常见的有PDF417,QRCode,Code49,Code16K,CodeOne 等20余种。
二维码技术标准在全球范围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美国讯宝科技公司(Symbol)和日本电装公司(Denso)都是二维码技术的佼佼者。
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二维码国际标准有QR码、PDF417码、DM码和CM码。
QR码是由日本Denso公司于1994年9月研制的一种矩阵二维码符号,其全称为Quickly Response,意思是快速响应。
它除具有一维码及其他二维码所具有的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可表示汉字及图像多种文字信息、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外,还可高效地表示汉字,相同内容,其尺寸小于相同密度的PDF417条码。
它是目前日本主流的手机二维码技术标准,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条码打印机都支持QRcode条码。
PDF417码是由美籍华人王寅敬(音)博士发明的。
PDF是取英文Portable Data File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的缩写,意为“便携数据文件”。
因为组成条码的每一符号字符都是由4个条和4个空构成,如果将组成条码的最窄条或统称为一个模块,则上述的4个条和4个空的总模块数一定为17,所以称417码或PDF417码。
DM码,其全称为DataMatrix,中文名称为数据矩阵。
DM采用了复杂的纠错码技术,使得该编码具有超强的抗污染能力。
主要用于电子行业小零件的标识,如Intel的奔腾处理器的背面就印制了这种码,DM码由于其优秀的纠错能力成为韩国手机二维码的主流技术。
MC(Maxicode)码(又称牛眼码),是一种中等容量、尺寸固定的矩阵式二维码,它由紧密相连的六边形模组和位于符号中央位置的定位图形所组成。
Maxicode是特别为高速扫描而设计,主要应用于包裹搜寻和追踪上。
是由美国联合包裹服务(UPS)公司研制的,用于包裹的分拣和跟踪。
Maxicode的基本特征:外形近乎正方形,由位于符号中央的同心圆(或称公牛眼)定位图形 (Finder Pattern),及其周围六边形蜂巢式结构的资料位元所组成,这种排列方式使得Maxicode可从任意方向快速扫描。
在我国,GM 《二维码网格矩阵码(GM)》SJ/T11349-2006和CM《二维码紧密矩阵码(CM)》SJ/T11350-2006标准是由原国家信息产业部于2006年5月25日所颁布的两项国产行业推荐标准。
此两项标准于2006年5月30日起实施。
GM码其全称为网格码(Grid Matrix Code)是一种正方形的二维码码制,该码制的码图由正方形宏模块组成,每个宏模块由6乘6个正方形单元模块组成。
网格码可以编码存储一定量的数据并提供5个用户可选的纠错等级。
CM码意为“紧密矩阵”,是英文Compact Matrix的缩写。
码图采用齿孔定位技术和图像分段技术,通过分析齿孔定位信息和分段信息可快速完成二维码图像的识别和处理。
五、二维码技术的优越性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因此,与一维码技术的比较中,其优越性显而易见。
首先,二维码的高密度特性克服了一维码技术识别技术较低的缺陷。
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一维码如EAN/UPC条码,因密度较低,故仅作为一种标识数据,不能对产品进行描述。
我们要知道产品的有关信息,必须通过识读条码而进入数据库。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事先建立以条码所表示的代码为索引字段的数据库。
二维码通过利用垂直方向的尺寸来提高条码的信息密度。
通常情况下其密度是一维码的几十到几百倍,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产品信息全部存储在一个二维码中,要查看产品信息,只要用识读设备扫描二维码即可,因此不需要事先建立数据库,真正实现了用条码对“物品”的描述。
其次,二维码的纠错功能使得二维码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信息存储和识别方法。
一维码的应用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那就是识读时拒读(即读不出)要比误读(读错)好。
因此一维码通常同其表示的信息一同印刷出来。
当条码受到损坏(如污染,脱墨等)时,可以通过键盘录入代替扫描条码。
鉴于以上原则,一维码没有考虑到条码本身的纠错功能,尽管引入了校验字符的概念,但仅限于防止读错。
二维码可以表示数以千计字节的数据,通常情况下,所表示的信息不可能与条码符号一同印刷出来。
如果没有纠错功能,当二维码的某部分损坏时,该条码便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二维码引入错误纠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