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优良学风班建设,评选实施办法

合集下载

优良学风班评比办法

优良学风班评比办法
第五章 评比要求和奖励办法 第十四条 评比要求 (一)各系在开展评比活动过程中,要结合本系实际情况对评比指标 体系的二级指标内容制定评比细则,进行更具体的量化。要掌握好标准, 初评结果要进行公示,使评比工作客观公正,真正树立好榜样。 (二)各班推荐材料要实事求是,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现象,经查实后 取消其评比资格并予以严肃处理。 第十五条 奖励 对院级“优良学风标兵班”和“优良学风班”将由学院颁发奖状,并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8 分) 出勤率不低于 95%。低于 95%的少一人扣 0.5 分。
积极参与读百部经典名篇、“挑战杯”、“职业规划
五、课 各类活动的开 大赛”、“校园学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自觉开展
外活动 展和参与(15 和参与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全班同学素质拓展分不低
和社会 分) 于 9 分,每四周至少 1 次班团活动。素质拓展分低于
***学院优良学风班评比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学院“优良学风班”评比办 法。 第二条 本评比办法旨在培养和树立各班集体积极的竞争意识,激励 各班集体在优良学风班的建设上不断进步,引导学生勤奋学习,锐意进取, 勇于创新,形成班级的共同理想和目标,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实践
9 分的 1 人扣 1 分,班团活动少 1 次扣 1 分。
(20 分)
积极接受和参加校内校外的公益劳动,能按时,按质,
公益劳动
(5 分) 按量完成规定的公益劳动任务,未完成公益劳动时间
规定的 1 人扣 1 分。
六、创优争先
获校级先进班集体加 4 分、市级先进班集体加 6 分、
省级以上先进班集体加 10 分;学生获市级奖励加 1 分

优良学风班评选条例

优良学风班评选条例

优良学风班评选条例第一条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我院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优良学风班评选基本条件1、班级整体思想状况良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法规校纪,考试无舞弊行为,无人受党、团、行政、法律处分,无政治错误事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2、班级集体荣誉感强,凝聚力强,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特色团日活动和班团主题教育活动;班、(党)团干部团结协作,在创建优良学风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3、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课堂教学秩序良好,无人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发生学籍异动。

4、注重学习方法,学习效率高。

学年不及格人数低于10%。

5、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全国统一考试二年级通过率达到30%以上;三年级通过率达到60%以上。

英语专业国家专业四级通过率二年级达65%,三年级达85%以上。

6、积极开展党建工作,申请入党的学生比例一年级达到70%;高年级达到80%以上。

发展党员二年级达7.5%,三年级达15%。

7、健康状况良好,95%以上的同学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第三条优良学风班评选破格条件:符合第二条前四款,但无法达到第二条后三款中任一条款的,在参评学年度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优良学风班。

1、非英语专业本科班国家英语考试四级通过率二年级达到60%,三年级达到80%,或国家六级考试通过率三年级达到30%以上的班级;英语专业国家专业四级通过率二年级达到85%,三年级达到95%的班级。

2、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中获省市级奖次人数达到班级人数20%及以上的班级,或获校级奖项人数达班级人数35%以上的班级。

3、在国内外正式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论文人数达班级人数2—5%以上的班级。

4、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达到80%的班级。

第四条优良学风班每学年评选一次,申报评审时间为每年10月份,申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学生处提交申请和总结报告。

第五条优良学风班评选的申报材料应内容真实,对申报材料不全、失实的取消其评选资格。

优秀学生干部、工作积极分子、优良学风班评优细则.doc-

优秀学生干部、工作积极分子、优良学风班评优细则.doc-

附件一: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工作积极分子(标兵)、优良学风(标兵)班评优细则一、申报条件(一)三好学生1.评选对象:全院学生2.思想政治觉悟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 无任何违规违纪行为, 积极参加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3.作风正派,纪律严明,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任何通报批评或处分记录。

4.学习态度端正,刻苦认真,并在学习上乐于帮助同学,在参评年度内,主修及限选无不及格科目,学习成绩排名在专业总人数前1/3以内。

5.集体观念强,积极参加各类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在院、系举办的各类学术活动、文体活动中有良好表现,在年度参评中,所参加活动不少于五次。

在思想和行动上能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在同学中具有较高威信。

6.对交予的工作认真积极,能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并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每学年公益志愿服务不低于20小时,并提供相关证明。

7.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良好以上水平。

8.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心理素质,宿舍个人内务卫生优秀次数多于不合格次数,不合格次数不得超过3次,所在宿舍没有违反宿舍管理委员会相关规定3次及以上记录的。

9.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具备申报资格:(1)无故旷课两节及以上者;(2)课程、晚修、工作会议等无故缺勤两次以上或迟到、早退三次以上者;(3)工作拖拉、散漫、无组织纪律观念,经所在组织内部考核为不合格者;(4)违反《学生手册》规定条款及所在组织的规章制度两次及以上者。

(二)优秀学生干部1.评选对象:院学生会委员会委员和副部级及以上;学生宿舍自治管理委员会正部级及以上;广播站正部级及以上;艺术团正部级及以上;系学生会正部级及以上;班委会委员。

2.政治思想觉悟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 无任何违法行为, 积极参加各种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每学年至少上交五篇思想汇报。

大工软办字[2007]第29号

大工软办字[2007]第29号

大工软办字[2007]第29号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关于表彰2006-2007年度学生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的决定为弘扬大连理工大学优良学风,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崇尚科学、勇于创新,进一步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学院决定开展具有我院特色的优良学风建设活动,在学生中进行各类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评比活动。

经集体和学生个人申请,学院评审、推荐、公示,学院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及学校各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决定对0523班等267个学生先进集体,王侃等1277名优秀学生个人进行表彰。

附件:软件学院2006-2007年度学生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表彰名单二○○七年十二月七日附件:软件学院2006—2007年度学生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表彰名单大连市先进班级(2个)0509班0523班校优良学风标兵班(1个)0523班院优秀学风标兵班:(5个)0523班0504班0518班0606班0616班大连理工大学先进班级(15个)0401班0407班0413班0417班0503班0504班0509班0510班0518班0523班0606班0607班0616班0618班0628班校优良学风班(18个)0413班0417班0401班0407班0504班0522班0518班0509班0503班0523班0510班0618班0606班0607班0628班0622班0616班0611班院优良学风班(6个)0513班0505班0520班0514班0610班0615班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党支部(1个)2005本科第一党支部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团支部(25个)0401支部0407支部0413支部0415支部0417支部0503支部0504支部0505支部0509支部0510支部0513支部0518支部0523支部0601支部0606支部0607支部0610支部0611支部0616支部0618支部0619支部0621支部0622支部0628支部0629支部千优寝室(194个)开发区一舍:306308309310312313318319320322325327402404407408 424427501507508509510511513514515516517519521601 602605606607608609610611613615616617620627701706 708709712714715716717718720721723725开发区二舍:105107108114115118120121122124201203208214216218 229231301302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401 415420425426428503510515522525526529531602606609 610611613614618620628702704705716717721开发区三舍:502开发区四舍:107114116122201205206207208211212213214215216223 225313314316318322416421424504506507508512514515 516518520604611612617620623624开发区五舍:107 111 114 203 210 214 217 219 301 302 305 307 318 402 415 416 417 418 419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8 607 614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学生标兵(1人)王侃大连市三好学生(7人)崔世宇顾凯王侃贺志宏倪佳才王丽晶徐静软件学院十佳学子(10人)尉冬冬倪志晨吴金鹏张慧琳王侃张静岳帅倪佳才张倩白岩软件学院学习标兵(10人)董峰李静伟赵俊杰贺志宏徐静韩元波王春雨石晓宇吕有为王润青软件学院社会工作标兵(10人)毛旭东殷震陈晔郑利鑫闫英楠余淼王策顾凯刘勇杨永鑫软件学院科技创新标兵(10人)张士军刘旭博韩宁邢鑫岩张岳方宇陈誉东苏志远徐宁王梦蛟软件学院文体标兵(10人)节缙周颖米莉万孟呈稽绪肖克来提杨丝喻韩岩周子琼杜博宇软件学院自立自强标兵(9人)武琳吴晓敏李建斌佟德琴武庆华王欣胡婷婷田金凤王丽晶校优秀党支部书记(1人)崔海东校优秀党员(2人)崔世宇王侃校优秀团干部(40人)张静杜博余淼周晖张晶杨丝喻白浩杰崔世宇顾凯洪亮赖莎莎刘勇王侃吴维邹学将吴金鹏岳帅张惠琳邢凯男刘德龙张启迪张秋实杨阳张倩孙福星郝正鸿刘大煜王强李莯莳杨永鑫校优秀团员(90人)邵壮陈晔陈誉东代钡钡范虎岳焦栋苏志远孙庆嘉王峰王丽徐峰王聪张淑艳杨广宇张欣李吉祥王丹丹杨广宇张赫吴晓敏陈伟佳于菲夏炎李成明丁大林刘彩云邵琪蔡昕宇赵永明周春乙辛作文徐宏楠王亚琨郭小溪刘殿铭曹阳刘中正杨世宇武庆华梁文博刘琦刘翔宇刘翔孙涛戴柯陈宇杰杨亮马凤龙丛凌云袁柱齐霞光蔡大海吴丽丽阴永俊李明浩吕有为张朝利霍金光李良柳慧斌杨晓燕倪佳才陆佳申丽媛宋锐邹鹏曾伟强薛粹瑶王征王润青韩元波贾禛鞠磊刘春雷王昳姣戚冬杰范光钰何凤成刘宗勋王丽晶赵彩莲张巧萍武杨吴志武王璐杜嘉丛德昕崔龙王蓬孙宇鹏院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10人)李张周国梁魏燚潍王薇薇孙媛媛薛莲李彦志孙箴箴沈琦林源院二等奖学金、优良研究生(7人)王新艳陶军于小迪于浩杜琳张贺祥王晓燕校综合一等奖学金、校三好优秀生(28人)苏志远徐子川李静伟崔磊乔忠良黄明明赵俊杰吴金鹏谢军宏岳帅王苹王怀亮贺志宏张慧琳周晖刘翔宇李建斌王侃张静张婧媛朱兴民李超石晓宇佟德琴李洁张静伟武庆华于玉龙校综合二等奖学金、校三好优良生(105人)尉冬冬李岩董峰张士军任健康陈俊杰王莉萍柴佳慧倪志晨吴倩武琳赵莲张伟伟翟玉晓张佳佳孙永娟高大伟黄晓鉴张峰蒋延生崔江娟高雪立张红坦汪艳丽王丽韩超刘小方朱玉丹张冰雪门伟伟倪晶晶陈晔张璐王兴张淑艳孙荣刘艳光田原王明明孙庆嘉王倩倩芦东泽张岳林驰孙璐璐卞晓月陈誉东叶长耀徐思强刘丹杨松隋强向楷徐小峰朱明宇张承俊靳义双王磊王碧水柯举黄涛邹学将杨世通吕大为窦书洋何玉苗巫黄旭唐亚梅李吉祥刘殿铭王友郭丽华王亚琨张晶杨勇义李素然周晶莹罗又铭潘素君陈守舒蓝霄杨丝喻刘勇王欣王玉昊李莹刘洋帆杨世宇蒋明润张杨周星张宪宝张照张宗强梁文博于瀛白雪石卢坤郑杨杨程童张娜宁华丽杨晟尧王亮张凯校优秀三好学生(19人)徐静白岩王润青薛粹瑶时亮徐宁张雪冰刘春雷贾微何琳张倩王丽晶倪佳才段亚伟贾敏王征杨丹张文浩贾禛校三好学生(49人)刘丁瑜严香花刘丽媛赵国宸吕有为王礼文吴丽丽李秀齐霞光谭卓霍金光刘倩李良叶团辉产世君韩元波潘兴亮王源奎刘晓敏唐奇邹鹏曾伟强袁竹修蔚佳栋汪楠郭玲王春雨李毅朱少萍张恒吕明伟杨亚民何凤成屈世超姜子扬王青松张帆丁方伟陆小双张巧萍韩坤鹏张燚余奕峰田金凤肖永鹏唐浩张凤富王晓琳郝正鸿校综合三等奖学金、院系三好学生(131人)毛旭东邵壮关锐嵇墨姚颖石锋李越甄宇峰魏森森刘强黄欣李昱陈旖旎曾慧婷葛敬国王太宁吴方方吴利平王学敏李瑞王鑫司威李阳李菁菁郑硕国忠集胡杰王策闫英楠郑利鑫卢凯李小宁谷强强焦栋王峰毛荐陈丽静周颖冯金金徐雯冯振崔玺彬梁龙张志国李玥亭王嘉宇孙宝华郝迪李静舒龙昊吴凡栾树东梁传旭韩宁史丽娜孙多李亮王中飞韩秀丽陈志明王阳崔世宇吕华韩姗姗王亚琛陈伟佳冯晓娟刘海峰李成明吴晓敏于菲刘岳峰张莉梅范天宇刘浩田周莹余淼石振中丁文超段晓露金凌霄赵京王昊哲张丽君柴贵山夏秋粉郭清清陶莹贾宏超薛九中王宏亮路佳王亮赵京牛原孙安宝冯振穹尤全增杜俭李昌玲王杨高亮王静赖莎莎刘翔刘百胤励璐刘大伟张洋吴黎霞孙霆赵彬张宏宇昝新谢红粹李俊霖王文涛陈宇杰吴晓芳李阳陈怀亮肖娜田雪刘薇赵宏尧邱俊荧何月位世华雷剑唐婷婷刘伟校单项奖学金(104人)郑丽丽沈慧李政祝中华范彬屠景燕张美欣张裕王丽芳肖苗王国奇王伟庆李莉李中华李小丽邵建婷王琳琳李文强刘小溪栗皓嵩赵明波严敏殷震邢鑫岩方宇龚玉玲孟呈米莉万·雪合来提潘波周钱聂琳贾月芳袁强强王肖峰赵庆国李川赵熙贺昪任文彬刘海波陈雯陈姝恒刘立群黄进东李传吉陈铁仁李海燕张雷刘旭春范虎岳高岩蒙王翔余娜陈晓可蔡金珠张岩胡志恒徐晓勤马明昭刘孟雪董昊顾凯佟星邹磊史雪娇朱艳伟于婷龚娟娟刘铁星徐宏楠付超群王博阙瑞雪杨楠任道远陈金宝袁雨婷油锡贺辛作文王崇智白浩杰白英军单世磊贾延举袁林曹素杰张舵刘琳李文杰嵇绪滕琳朱学斌卜庆玲张婷婷刘彩云曹阳李泽民郭晓鹤徐涛胡瑞华向敏王金燕吴志超学习优秀(一等)(40人)徐静安雪琼吕有为赵国宸刘丽媛王娟严香花朱雅佩方岚刘丁瑜王礼文周鹏冲韩元波王润青薛粹瑶钱瀚潘兴亮朱春生郭宁刘晓敏郭玲张倩王丽晶王春雨丁艳红李毅王倩张燚倪佳才卢庆智余奕峰黄萍刘赢朱少萍段亚伟杨统凯贾敏赵雨孙笑梦王征学习优秀(二等)(110人)张朝利杨广马锡月李天宇吴丽丽郭放白岩刘爽李秀杨希齐霞光焦世清李志川周兆林杨英达陈治国张达辛臣荣郑西谭卓卜宪冠霍金光刘倩李良胡婷婷李清东李灵宋金英冯炜叶团辉秦猛杜涛张喜容蔡龙兵张高峰肖琦产世君时亮徐宁张雪冰刘彬唐奇李廷勇邹鹏徐斌王源奎刘春雷曾伟强刘秀龙贾微袁竹修杨艺超屈志民何琳徐慧涛陈善佩孙晰锐蔚佳栋汪楠连大林田金凤王永亮朱丽中刘建均张恒谭俊东吕明伟杨亚民李显杰马书超肖永鹏杨丹于麒麟王秀何凤成张颖楠杨薛娇屈世超郭峰宋锐游志青唐浩刘芳欣牟南姜子扬吴尧陈晓杰鞠磊王青松张帆叶荣健梁高峰陆佳张凤富宫兆君张文浩陈亚婷闫志斌丁方伟李成玉倪高鹏王晓琳郝正鸿闫俊陆小双富童宋阳李海春孙国勤程乃学精神文明奖学金(80人)白岩吴莹莹魏臣刘丽媛刘鹏产世君李林嵩刘倩霍金光魏大伟纪永吉李秀马凤龙李明浩柳慧斌叶团辉丁静袁柱蔡大海祁伟刘丁瑜阴永俊赵国宸丛凌云冒容陈琛王林强时亮潘兴亮韩元波汪楠周子琼王润青刘春雷张雪冰周洋杨玉刚曾伟强王东梅王源奎张晓冶贾敏程超段亚伟唐浩郝正鸿张文浩戚冬杰倪佳才赵彩莲朱少萍刘宗勋张倩王丽晶杨永鑫田金凤王佳武杨刘德龙何彬孙宇何凤成郭忠明吴志武吕明伟郝忠永赵欣欣崔龙张秋实朱磊杨丹翁茜屈世超吴志敏贾禛韩坤鹏张星星徐一微范光钰姜子扬科技创新奖学金(32人)黄春晖吕有为袁志远曹海涛王礼文齐霞光严香花苏崭王健磊徐静徐宁王润青郎明明时亮袁竹修何琳余奕峰王春雨王梦蛟马扬杨亚民来冬清王青松李鹤丁方伟张文浩张帆陈修恒贾敏林祖新李毅张恒社会工作奖学金(48人)李明俊吴莹莹丛凌云冒荣白岩杨晓燕苗望张启迪柳慧斌蔡大海任海曹海涛刘俊杰于玺洋孙晓帆王明曹钢陈琛薛粹瑶刘春雷洪日蔚佳栋徐宁张雪冰戚冬杰杜嘉张晓冶张巧萍范光钰孙福鑫杨永鑫王丽晶孙宇鹏王慧张燚王征何彬李钰李帅凌洁申丽媛矫志宇武杨胡小丰张秋实吴志武张倩倪佳才社会实践奖学金(32人)马凤龙陈山佳黄学雷张启迪谭儒孟孙晓帆吕子钰李良高斐郭姿麟薛粹瑶周子琼刘晓敏贾微刘春雷唐奇申丽媛孙昊立孙福鑫勇幸肖鑫刘守强杨丹尹碧波董道祥张鹏李贞玉王秀存肖永鹏王晓琳张凤富贾禛文体活动奖学金(48人)韩岩柳慧斌郭姿麟谭卓徐静刘俊杰宁宇宇刘晓阳张启迪吴丽丽张雪硕沙明月高斐兰晓晨王雅婷周子琼张晓然邹鹏纪晓慧战鸽贾微李沐莳何琳张雪冰凌洁齐钰张倩胡小丰杜博宇王征段亚伟夏晶晶程超李钰陈阵尹碧波张振杨阳赵彩莲戚冬杰张秋实刘肖郭玲郑黎鸣郑恺堃刘毅刘宗勋陆小双专项奖学金优秀类(111人)国家奖学金:尉冬冬李岩董峰陈俊杰王丽萍倪志晨吴倩武琳赵莲苏志远徐子川吴金鹏谢军宏赵俊杰岳帅张惠林周晖贺志宏张婧媛石晓宇王侃张静朱兴民李超李洁徐静白岩吕有为严香花刘丁瑜张雪冰王润青时亮薛粹瑶倪佳才张倩王丽晶王春雨李毅朱少萍光华奖学金:陈晔实德奖学金:柴佳慧李静伟王苹刘翔宇于玉龙蓝霄王礼文段亚伟张恒吕明伟屈伯川教育基金奖学金:王怀亮翟玉晓乔忠良王玉昊赵国宸贾敏李良张帆索尼奖学金:于瀛德豪润达奖学金:崔磊刘殿铭泰达奖学金:任健康汪艳丽张璐中国石油奖学金:刘勇谭卓王征姜子扬NOK奖学金:郭丽华孙永娟王兴孙荣杨勇义刘洋帆张峰张岳周晶莹宁华丽张杨杨丹安雪琼刘晓敏陆小双邹鹏王倩航天科技奖学金:韩超三菱化学奖学金:程童李莹孙庆嘉蒋明润住友商事奖学金:张佳佳产世君李秀潘兴亮丁方伟住友化学奖学金:朱玉丹田原张晶杨世宇王娟朱雅佩唐奇丁艳红余奕峰刘赢杨统凯东方实业奖学金:高大伟张冰雪王倩倩芦东泽专项奖学金清寒类(114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张士军张伟伟蒋延生崔江娟张红坦王丽刘小方葛敬国王太宁郑硕黄明明张淑艳刘艳光王明明叶长耀徐思强刘丹陈丽静梁龙张志国孙宝华柯举窦书洋张承俊刘岳峰吕华冯晓娟周莹李成明张莉梅吴晓敏刘海峰李建斌王亚琨王友李素然潘素君柴贵山牛原佟德琴尤全增刘薇高亮张静伟杨丝喻武庆华王欣张宪宝张宗强卢坤王亮冯振穹杜俭李昌玲王静刘大伟吴晓芳肖娜邱俊荧刘丽媛刘倩霍金光吴丽丽齐霞光叶团辉周鹏冲张朝利马锡月焦世清胡婷婷李志川李清东刘秀龙曾伟强李廷勇屈志民韩元波刘彬黄萍王秀于麒麟田金凤杨亚民屈世超王青松韩坤鹏赵雨王永亮刘建均马书超陈亚婷李成玉白山丹时朋奇瑞东方之子奖学金:董道祥矫志宇徐小麟先生,徐杨洁女士纪念奖学金:林祖新尹碧波陈修恒秦猛杜涛周子琼王东梅赵明波龚玉玲孟呈周钱贾月芳王宏亮陈金宝松下电器育英基金奖学金:郑黎鸣唐婷婷佳能奖学金:杜磊李振来专项奖学金日语学习类(9人)吕大为金凌霄马明韩英实杨世通唐亚梅陈伟佳邹磊孙正佳合计:先进集体267个优秀个人1277人。

优良学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优良学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优良学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工程负责人:工程机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工程措施:一.开展“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宣传引导工作1.召开建设优良学风动员大会,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理解加强学风建设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在学院形成“建设优良学风,迎接本科评估”的良好氛围。

2.在全院广大同学中作宣传,向同学们分发“加强学风建设,迎接本科评估”的宣传材料,使每位同学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评估,认识评估,从而加强学风建设。

3.利用海报、条幅、展板,进行立体性宣传,使得优良学风建设的意识深入人心。

4.开展以优良学风建设为基本指导思想和目的的座谈会,先在教师中建立表率,并对“严谨为学,诚信做人”进行讨论,确立大学生建设优良学风的意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5.加大对“导航颁奖晚会”的宣传,为争创校优良学风院,增加学生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考研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一、二级通过率,降低留降级和补考率,相继召开考研学生座谈会学习经验交流会,以及各班级的“抓班风、促学风”主题班会,并举办英语四、六级专题讲座,计算机应试辅导等活动。

二.开展“知荣拒耻明礼律己”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阅报板、院报等各类宣传媒体,对教职工、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与实践活动,大力普及文明出行的相关法规和基本知识,做到尽人皆知。

将此项活动与落实“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结合起来进行。

要把此项教育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去,加强对新生文明出行习惯养成的教育,提高全体师生文明出行的自觉性。

(二)向全院学生发放《知荣明耻,立德修身,勤学自强,从我做起倡议书》。

全院各科室、各个教学系部要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学院有关“知荣明耻、文明出行”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科室的实际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约束师生的行为。

(三)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知荣明耻、文明出行”意识。

“优良学风先进班集体”的评选办法

“优良学风先进班集体”的评选办法

“优良学风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为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学生班集体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优良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评选时间、范围和名额1、“优良学风先进班集体”每学年评选一次,每年10月份进行;2、在校全日制大二至大四的班级均可参评;3、每学年评选30个“优良学风先进班集体”。

第二条评选条件1、班级组织和制度健全,班级干部职责明确,有班风、学风建设计划和措施,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活动,效果明显。

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比例高。

3、班级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学习勤奋刻苦,互帮互学蔚然成风。

定期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通报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具体的促进班级学风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4、定期组织各种学习竞赛、学术讲座、作业评展及学习经验交流等学风建设专项活动。

对集体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学习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并获奖,或个人获奖比例高的班级,在评选时给予优先考虑。

5、班级学习态度端正,课堂纪律严明,考勤制度严格,有班级内部检查和督促制度,班级课堂、晚自习及早操秩序良好出勤率不低于90%。

6、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考风端正,无考试作弊现象,全班学生学习成绩优良,补考率不超过10%。

不断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课外学术活动。

7、班级英语四、六级(艺术类英语三级)通过率高于年级平均水平,核心课程考试成绩优良率达50%以上。

8、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知识学习,无恶性事故发生,班级学生上学年未受到校纪校规处分或处理。

9、注重保持良好的教室、寝室等公共环境卫生,班级寝室卫生平均成绩高于全校宿舍卫生平均成绩。

第三条评选程序1、班级自评。

各班班委会对班级上学年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参照“优良学风先进班集体”评选条件进行自评,填写《景德镇陶瓷学院优良学风先进班集体申请表》,撰写书面报告。

2、分院初评。

各分院成立评议小组,由学院党总支、学工办、分团委、学生会负责人组成,根据各班级申报材料,在班级自评基础上,进行分院初评,研究确定3-5个候选班级。

优良学风班评选条件及考核标准

优良学风班评选条件及考核标准

优良学风班评选条件及考核标准优良学风班评选条件及考核标准2、定量考核标准总分低于85分的班级不得参评1集体教育活动10分经常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会,每月组织一次时事政策教育活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干部会。

每少参加或每少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扣1分;组织集体活动次数少于总数80以及无活动记录、活动效果差的班级不得参评优良学风班。

2学习纪律10分能自觉遵守和维护学校的学习纪律,能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五无三按时。

如出现违纪情况,得分方法如下迟到、早退一人次扣05分,旷课一人次扣1分,出现抄袭作业1人次扣1分。

早操、晨读,秩序好、效率高,出勤率低于90的班不得参评;无故集体缺操或十人以上无故旷操,扣该班3分;在任何学习环节出现作弊现象,一票否决不得参评优良学风班。

该项得分低于6分的班级不得参评优良学风班。

3学习成绩基础分50分按照班级的不及格率、平均学绩数低于65分的比率、高数英语高于70分的比率以及英语四、六级达线率和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①班级学习不及格率不及格人次班级人数×课程门数考核基数为0,基础分15分。

不及格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扣1分。

不及格率高于15的班级不得参评优良学风班。

②班级平均学绩数或平均成绩低于65分的比率,考核基数为0,基础分15分。

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扣1分。

班级平均学绩数或平均成绩低于65分的比率为0的班级,该项得分为20分。

班级平均学绩数或平均成绩低于65分的比率高于15的班级不得参评优良学风班。

③一年级高等数学含经济数学70分以上比率纳入考核,以全校70分以上平均比率为基数,此项基础分为10分。

每高一个百分点加05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

一年级公共外语70分以上比率纳入考核,以全校70分以上平均比率为基数,此项基础分为10分。

每高一个百分点加05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

优良学风班创建方案(3篇)

优良学风班创建方案(3篇)

优良学风班创建方案一、方案背景和目的学风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以及全面发展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学风建设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方案旨在创建优良学风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形成学习互助、懂得感恩、奉献他人的良好学风氛围。

二、创建措施1. 建立学风导师制度学校将组织学风导师团队,由一些在教学、学科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的教师担任导师,负责指导学风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工作。

学风导师将与学风班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

2. 开设学习方法课程学校将开设专门的学习方法课程,内容包括如何制定高效的学习计划、如何提高记忆力、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理解等。

通过系统的学习方法培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建立学习档案学校将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对学风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获奖情况等进行记录和归档。

学生的学习档案将作为评选学风班的重要参考依据,仅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是不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步等方面的情况也将被综合考虑。

4. 引入学风班荣誉制度学校将设立学风班荣誉称号,每学期评选出优秀学风班,并颁发荣誉奖杯和证书。

评选标准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互助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通过荣誉制度的引入,激励学生争做学风班的典型,带动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5. 开展学习互助活动学校将组织学风班的学生进行学习互助活动,包括学习小组的组建、学习心得的交流、学习计划的制定等。

通过学习互助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6. 组织学习能力培训活动学校将邀请学习能力培训专家开展学习能力培训活动,通过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拓展学习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三、方案实施1. 方案宣传学校将通过校园广播、班级宣传和家长会等途径,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宣传学风班的创建意义和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学风班建设,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优良学风班建设、评选实施办法
学风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基本建设,在全校自下而上地开展建设、评选优良学风班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学风建设活动。

根据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开展建设、评选优良学风班的决定》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评选标准
1.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全班学生具有献身四化、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的学习目的。

2.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全班学生学习勤奋、刻苦,认真而严谨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3.有互帮互学、团结进取的学习风气,有团结协作、以身作则、秉公办事和发挥骨干作用的班干部队伍。

4.有严明的学习纪律。

全班学生自觉遵守《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手册》中有关规定,班级无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

5.有显著的学习效果。

全班学生在建设优良学风过程中,学习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6.符合上述标准且表现突出,创新实践效果显著的班级,可评为优良学风标兵班。

7.对在建设优良学风班活动中,各项指标有突出进步,平均成绩有明显提高的班级,可评为优良学风进步班。

二、评选办法
1.优良学风班评选每年十月份进行。

2.申报优良学风班的班级由各学院(系)组织评审,评审比例为参评班级的25%,评审结果及申报材料报教务处。

3.学校优良学风班评审委员会对各学院(系)评选结果进行审查,确定学校优良学风班评选结果。

4.每年将评选出优良学风标兵班5-10个;评选优良学风进步班若干。

5.优良学风标兵班、优良学风进步班的评选采取学院(系)推荐、申报班级公开汇报建设过程及成果、评委投票选举的形式进行。

三、奖励政策
1.学校对获奖者分别授予“优良学风标兵班”、“优良学风班”、“学风进步班”荣誉称号,并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

2.学校对优良学风标兵班单独增加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名额。

3.为建设优良学风班做出贡献的班导师、辅导员,其成绩将做为评选先进、提职和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〇〇七年八月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