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名词解释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中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特别是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结构主义强调结构对于个体和事件的影响,认为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而产生的。
以下是结构主义中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1. 结构(Structure):结构主义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指事物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形式和关系,以及这些组织形式和关系所产生的规则和约束。
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对于个体和事件的意义产生深远影响。
2. 符号(Sign):符号是结构主义中用来代表和传递意义的基本单位。
符号可以是语言中的词汇、文章中的文字、音乐中的音符等,也可以是行为、动作、图像、标志等。
符号的意义是通过符号之间的关系和对比而建立的。
3. 意义(Meaning):结构主义认为意义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而是通过事物的结构和关系来产生的。
意义是通过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被赋予的,它是文化和社会共同创造和认同的。
4. 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中常用的分析工具,它指的是将事物或概念对立起来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元对立不仅包括对立的两个极端,也包括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状态或过渡状态。
通过研究二元对立的关系和转化,可以揭示事物的意义和动态。
5. 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对于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符号系统的运作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结构主义的名词解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通过对结构和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揭示文化和社会的运作规则和模式,为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
什么是结构主义

什么是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是一种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理论和方法论,早期起源于语言学领域。
它强调社会和人类行为的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在结构主义中,社会和文化被认为是由各种不可见的结构和规则组成,这些结构和规则在社会和文化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构主义认为这些结构和规则是内在的,存在于社会中的所有层面,从个体的思维方式到社会机构和组织。
结构主义的关键观点包括:
1. 结构决定着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和意义构建。
2. 结构是不可见的,只能通过对社会和文化实践的分析来观察和理解。
3. 个体的意义和行为是在社会结构中被塑造和制约的,而不是由个体自主决定。
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在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语言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对于理解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 结构主义

第一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 第二节 结构主义人类学 第三节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概述
• 1、特征: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由持有共同的哲学立场的哲学家 所组成的一个哲学流派,而是像现象学运动那样的一种由结 构主义方法论联系起来的思潮或运动。被称为结构主义者的 可能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语言学家等等,他 们研究的问题各种各样,许多人也并不认为自己是结构主义 者。这使得结构主义运动又与现象学运动不同。 • 结构主义思想公认的先驱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在语言 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成为结构主义的基本原理。他的思 想由法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引入法国学术界,由此。结构主 义成为法国思想、学术界风靡一时。 • 列维-斯特劳斯首先把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观点和方法看作是 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普遍有效的哲学观点和方法,并把结构 主义应用于人类学研究。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方法来理解和 解释马克思主义,成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法国 思想家们试图以其所谓客观性的理论,来取代存在主义的主 观性理论,从而迎合了西方以追求知识为要务的哲学传统。
第一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
• 语言的深层结构形成后,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成一系列 儿童从未听过的新句子。 • 例如,儿童可以从他听过的这一样一个句子: • (1)The tiger ate the sheep • 创造或生成这样一个句子: • (2)The man hit the ball。 • 从句子(1)转换为句子(2)是因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上, 这两个句子是等价的。 •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语言的深层结构提供了这种转换的可能 性。
第二节 结构主义人类学
• • • • • • 著作: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年) 《忧伤的热带》(1955年) 《结构人类学》(1958、1973年) 《野性的思维》(1962年) 《神话集》(1964-1971)等。
结构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结构主义的概念和特点本文将基于西方学者的研究,对什么是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它的方法论核心要求是什么,以及如何评价这些要求等问题作点探讨。
一、结构主义的主要特征结构主义起源于法国,后扩展至整个欧洲大陆。
但“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由结构主义方法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其观点“大多与一定的专门的学科有联系。
”例如,在哲学和社会学中的阿尔都塞(L.Althusser)结构主义,在历史哲学中的富科(有译为福柯,M.Foucault)的结构主义,在美学和文学评论的德里达(J.Darrida)、巴尔特(R.Barthes)结构主义,在心理分析中的拉康(can)结构主义,等等。
这些结构主义大家们虽然在理论、思想上有共同之处,但差异性也是存在的。
[②]如此性质自然给回答什么是结构主义这一问题带来很大的困难。
文学结构主义大师之一的库勒(Jonathan Culler)曾悲观地说,“以考察这术语怎样地被使用去为结构主义下定义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只能导致绝望。
”[③]结构主义理论家利奇(Edmund Leach)对难以下定义的原因作如此解释:“结构主义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时尚;这个术语自身现已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④]尽管如此,对结构主义有独到研究的纪本嵩(Rex Gibson)在考察诸种结构主义者的研究实践所表现的特征之后,认为注重结构、强调对结构的分析是所有结构主义者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原则。
如再进一步,这最基本的原则又可展现为五个主要特征:一,整体(Wholeness);二,关系(relationships);三,消解主体(decantring the subject);四,自调(self-regulation);五,转换(transformation)。
[⑤]关于整体结构主义者认为,注重整体是研究事物本质的唯一途径,而事物的部分或因子仅是通向研究事物本质的要素。
单独的部分之所以有其自身的意义、功能,有其自身的确定性,是因为它的所有的一切,都归属于整体,都惟其参照“整体”才能够表现出来。
第一节∶结构主义理论概述

第一节:结构主义理论概述一结构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20世纪30到50年代的法国,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主体哲学在学界一统天下,尤其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活跃,萨特几乎成为了法国人的精神偶像。
然而,在接下来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形势发生了急剧逆转,以列维一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异军突起,逐渐取代了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统治地位。
萨特将现象学的方法作了最大化的发挥,用它来描述人(主体)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世界里的各种境遇感。
萨特在其《存在与虚无》中讨论了作为“主体”的人,所面临的孤独、空虚、自欺、说谎、自为、自我、情欲、冷漠、憎恨、恐惧、绝望、自由与责任等各种处境问题(萨特,1987)。
萨特的这些探讨己经超越了19世纪哲学的思考范围,体现了对人类现实生活体验的问题意识。
但是,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企图以人(主体)的意识来抹除由于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他者的分裂和对立所带来的认识论裂痕,用人的想象与欲望来填补主观感受与现实、表象与真相之间的空洞。
它容易使人们在处理社会与人生的实际问题时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色彩并最终陷入困境。
正如结构主义所批判的那样,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为代表的主体哲学(人道主义)在使世界日益人性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两难问题:由于世界日益人性化,创造了更多的人类主观性,任何证实或断言这种主观性的客观方式都消失殆尽;主体在没有实质的情况下变得愈加焦虑和孤独。
从学术背景来看,结构主义产生于新兴社会科学与传统学术堡垒“索尔邦1”的权力之争。
19世纪后期以来,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新兴社会科学不断产生,它们与老态龙钟的索尔邦迎头相撞。
这些新兴的学科可以脱离旧有的意识形态语言,直接面对文化和问题,凭借学者的思考与观察而提出新的理论架构。
这些新兴社会科学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结构的方法,并以之作为与古老索尔邦决斗的武器。
结构主义还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语言学成了科学的领头羊,它带领社会科学一步步迈向科学的胜境。
结构主义

1.结构主义:狭义结构主义把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属于外围国家,二者的生产结构有很大差别。
国际贸易的收益更多由中心国家获得。
外围发展中国家会陷入失业、外部不均衡和贸易条件的恶化的恶性循环。
广义的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不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可以灵活调整的,价格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国家干预是有以要的。
2.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 -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
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3.贫困性循环: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昧着低购奚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 -- -低收入”恶性循环。
4.“大推进”理论:认为,资本的供给是不可分的,交通、通讯、供水、电力、学校、医院等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配套才能发挥作用。
5.“起飞”理论:罗斯托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建前提、起飞、成熟、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这六个阶段。
10.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试图解释19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
根据这一理论, 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
依此,我们判断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基本规律。
第九章-结构主义(幻灯片)课件

46
(一)精神分析的对象和方法
1 . 早年曾把精神分析看
做一门独立的实证科学,但后
来强调它是一门人文学科,有
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2023/10/21
47
2 . 人的欲望是一客观事 实,这一事实既不能被还原 为外界事物的可欲性,又不能 被归结为人的生理本能。
欲望是一种文化现象,没 有产生欲望的那些文化条件, 人就不会有恰当的可欲对象。
17
(七)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
1 . 把自足的平衡状态称 作共时态(synchronic), 相反的不平衡的状态是历时 态(diachronic)。
2023/10/21
18
2 . 主张把与时间有关的外 部因素从语言学对象中排除出 去,主要研究语言的共时态。
2023/10/21
19(八)能Biblioteka 和所指2023/10/21
50
2 . 镜象阶段的欲望反映 出人类的特殊性,人类欲望 与动物欲望不同之处在于,人 想要得到他人的承认。
2023/10/21
51
3. 镜象阶段的特点是主体 与客体、自我和他人在想象中的 等同。
儿童 : 镜象 = 儿童 : 母亲 (主体) :(客体)=(自我):他人
2023/10/21
2023/10/21
66
3 . 魅力和风格一样,是一 种文化氛围,它决定了一事物 所包容的要素的特殊意义。
2023/10/21
67
4 . 神话学的意义具有社会凝 聚力,它把接受它的人结合成一 个集团。
没有进化的种族,后者认为人类有共
同的起源,扩散在世界各地,由此形
成的各民族的文化有高低之分。双方
都认为现代人和原始人的区别是历史
名词解释结构主义

名词解释结构主义
嘿,你知道啥是结构主义不?结构主义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拼图!每一块拼图都是一个元素,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比如说,咱看一部电影,里面的人物、情节、场景,这些不就是一块
块拼图嘛,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精彩
的故事呀!(就像漫威电影宇宙,那么多超级英雄和他们的故事线,
组合起来多有意思!)
再打个比方,音乐也是这样啊!音符就是那些小拼图,不同的音符
排列组合,就有了不同的旋律和节奏。
(像周杰伦的歌,那些独特的
旋律不就是各种音符巧妙组合的结果嘛!)
结构主义强调的就是这种整体的结构,而不是单独的元素。
它关注
的是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就好像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
有自己的特点和能力,但只有大家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想想那些厉害的体育团队,不都是靠着队员之间默契的配合嘛!)在很多领域,结构主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呢!在文学里,它能帮助
我们分析作品的结构和意义;在社会学里,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
现象背后的结构。
你说结构主义是不是很神奇?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理解
世界的新大门!总之,结构主义可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在我
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目录•主题说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流行趋势•相关品牌介绍结构主义Tom Ford解构主义三宅一生•市场调研报告H&M•调研延展设计主题说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服装风格,也可被称为建筑主义或构成主义服装风格,它以人的肢体造型为基础,强调服装造型的立体感、扩张感、比例感与层次感,并具有极强的秩序感,充分反映了西方传统服装的审美理念。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与西方传统的窄衣结构截然不同,解构主义服装风格不再强调服装的适体、塑型。
它建立在东方及现代服装审美理念的基础上,以逆向思维进行服装设计构思,将服装造型的基本构成元素进行拆分、组合,形成奇突的外形结构特征。
2012年春夏女装流行色趋势2012春夏女装色彩以薄荷绿和白色为主色调,以大地色系和暖色系来调和,深茶色、粉紫和糖果粉加以点缀展现舒适自然的感觉。
相关品牌调研介绍结构主义•Tom Ford名:汤姆·福特Tom Ford国家:美国创建年代:2004创始人:汤姆·福特Tom Ford所属集团:曾属GUCCI旗下品牌,后独立。
消费人群:时尚群体设计师简介:•汤姆·福特Tom Ford品牌故事:聪明,英俊,富有魅力的Tom Ford就像个天生服装设计领域的主宰者,2004年他离开GUCCI是说“GUCCI和YSL在我离开后变化很大,GUCCI-Tom Ford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经历过辉煌,但我不会对它产生依赖。
”如今的Tom Ford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
•个人经历:1.1962年出生美国德克萨斯州。
2.1983-1985年于Chioe实习。
3.1986年回纽约发展,为Cathy Harwick工作。
4.1990年加入Gucci,94年成为创作总监。
5.2000年出任YSL创作总监。
6.2004年从Gucci辞职并成立自己的品牌。
Tom Ford 商业后的灵感:•Tom Ford跟一般自我的设计师不一样,他认为设计师应懂得怎样面对人,响应每人的需要。
过去的经历告诉他,没有商业基础支持,创意只会一文不值。
他最终目的,就是为女性创出她们梦寐以求的美丽事物,为女性塑造出漂亮动人的形象。
他并不鼓励女性把流行的元素堆砌身上,相反地,最欣赏的是那种拥有自己独特品味的女性。
身边的真人真事、一出电影、一本书、一幅画都可是灵感所在。
•他曾在1996年倡导的MOD怀旧风潮,在国际时尚界风行一时,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而他在近几季所倡导的70年代式的华丽摇滚风格,如绣花牛仔裤,流苏和破洞的牛仔裤,珠片花长裤,蕾丝长裤,色彩明艳的大型花卉印花连衣裙和半截裙,色彩亮丽的肩挽手袋等等,是1999年度乃至2000年最流行的服饰之一。
•Ford的作品一向被看作是七十年代的翻版,对此Ford解释说:我以为每一个人对美的标准是在他踏入成人时期形成的。
我也虽想跟七十年代划清界限,但心目中仍然对那段时间里的事与物有感情虽然我刻意不去想那年代的东西,但最后的设计还是受到了影响。
解构主义•三宅一生名: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国家:日本创建年代:1970年创始人:三宅一生所属集团:资生堂消费人群:东西方中上阶层前卫人士产品类别:高级成衣、香水、腕表等品牌简介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三宅一生)是一个为国际所公认的日本时装品牌。
它根植于日本的民族观念、习俗和价值观,产品张扬着鲜明的日本民族风格,使得该品牌不仅仅确立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东京为国际时装之都的地位,并多次获得世界级的时装奖项。
•三宅一生最富盛名的特征莫过于对皱折布料出神入化的运用,不论是压皱细折,到无一定规则可言的乱折型式、折扇折等。
其余亦运用丝料、人造纤维,还有弹性极强的莱卡布折等等来营造不同的褶子效果。
随时不断开发新布料的Issey Miyake,的确令时尚圈所有人士啧啧称奇,惊艳不已。
因此,所有的时尚圈内的人士,几乎是人人拥有三宅一生的作品,尤其参与各种秀场或是重要盛会,都不难于现场看到时尚人士对于Issey Miyake的青睐。
•Issey Miyake还拥有其支线品牌PLEATS PLEASE等。
设计师简介他的独创性已远远超出了时代的和时装的界限,显示了他对时代不同凡响的理解。
在造型上,他开创了服装设计上的解构主义风格。
借鉴东方制衣技术以及包裹缠绕的立体裁剪技术,在结构上任意挥洒,任马由缰,释放出无拘无束的创造力激情,往往令观者为之瞠目惊叹。
••1938年4月22日,出生于广岛市。
•1964年,日本多摩美术大学设计系毕业,毕业后赴巴黎深造。
•1965年,进入巴黎服装工会学校(ecole de la chambre syndicale de la couture parisienne)学习,其勤奋谦虚成绩名列前茅。
•1966年,巴黎服装工会学校(ecole de la chambre syndicale de la couture parisienne),成为著名时装设计家纪·拉罗切的助手。
•1968年,转为同样出名的设计家纪梵希作助手。
•1969年,到纽约成为时装设计师吉奥弗雷·比内公司的成衣设计师。
•1970年,结束在西方的学习回到日本,并在东京开办了“三宅时装设计所”。
所获奖项◆1974年获日本时装编辑俱乐部奖。
◆1977年获1976年的MAINICHI设计奖,这项奖第一次颁给时装设计师。
在东京发布“一块布”,在东京和发布“和三宅一生一起飞”。
◆1980年,参与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的日本风格时装展获得纽约奖。
◆1984年,获得布莱克学院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奖和MAINICHI设计奖1985年,在巴黎获得时装奥斯卡奖,再一次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展示。
◆1990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展示会,在东京举办“我要褶皱”展示,获奖。
◆1992年,获得朝日奖。
被《星期日时报》评为创造20世纪的1000人之一。
◆1994年,“三宅一生我要褶皱”获得日本创造奖1996年,发布“三宅一生我要褶皱”客座艺术家系列1,获得MAINICHI设计奖。
◆1997年,发布系列2;获得日本政府颁布的紫绶带奖章。
成名足迹•七十年代不断举办大型服装表演,表演展示的服装都渗透着日本民族精神的情趣。
•1971年,他的“土豆口袋”被搬到纽约去表演。
•1973年,他的设计又进军巴黎。
•1976年,在东京和大阪推出了题为“三宅一生与十二个黑姑娘”的时装表演,获得极大成功,六天内观众达一万五千余人。
继而,他在东京和京都展示的是“与三宅一生共飞翔”的服装新系列,也是场场爆满,观众达二万二千人,日本同胞都想目睹本国时装师的佳作。
•1983年,三宅在巴黎展示的服装系列,因选用鸡毛编织的面料而震慑了巴黎时装舞台。
市场调研结构主义《H&M》•H &M 类型:成衣•全名:Hennes & Mauritz AB《海恩斯莫里斯Hennes & Mauritz(H&M)》•国家:瑞典韦斯特罗斯•H &M 品类:1947 年销售Hennes 女装1968 年销售男装和女装,并改名为Henrles and Mau ritz•创始人:埃林·佩尔森(Erling Persson)•H&M现任总裁:斯特芬·帕森(Stefan Persson),创始人的儿子。
•特点:H&M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从服装设计到成为专卖店中商品的时间极短,这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快速得接触到最前沿的时尚商品。
•消费人群:有品位且对时装无比热爱的普通消费者•设计总监:玛格丽塔·范·登·博施(Margareta van den Bosch)与高级时装设计师以及明星偶像合作设计H&M拥有将近100名设计师,他们与一个由60 名打版师,约100名采购员以及一些预算控制员组成的团队合作开发H&M的男、女、儿童及青少年系列服装。
•H&M自身没有任何工厂。
相反,它与主要位于亚洲及欧洲的约700家独立供应商进行合作。
•H &M 销售地:全世界24 个国家销售,2007 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全面推进亚洲市场。
H&M在全世界有20家生产办事处。
•H&M的商业品牌理念:“以最优价格,提供时尚与品质”。
H&M 品牌来源H&M于1947年由Erling Persson在瑞典Västerås市创立。
如今,H&M在全世界1500 多个专卖店销售服装、配饰与化妆品。
位于瑞典Västerås市Stora Gatan大街的老H&M店是世界上第一家H&M专卖店。
H&M品牌名是由“Hennes” (瑞典语中“她”的意思) 女装与男装“”品牌合并,各取第一个字母而成“H&M”自2004年起,Mauritz不断推出与顶级大设计师联名系列,一个个便宜又颇具设计师特色的联名设计系列成为H&M每年一度的招牌菜。
2008年,H&M与大设计师联名的新高潮是川久保玲×H&M的圆点衣和不对称剪裁系列,在H&M东京店上市时引发了混乱的疯抢,上海H&M店里的几件也在10分钟之内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