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合集下载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剖析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剖析

文学自身因素(一)

4、唐代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如俗讲、变文、 说话的出现。如前述白居易与元稹听说话艺 人讲《一枝花话》(白行简以之改写为《李 娃传》,唐传奇的名作之一)
文学自身因素(二)

5、古文运动崛起,从文体上的影响。 从语言上说,两者都是以散体为主。而韩柳的某些 以古文写成的传记文,接近传奇小说。如韩愈《毛 颖传》,故郑振铎谓“传奇文的运动,我们自当视 为古文运动的一个别支。”
唐传奇后期特点
从穆宗朝起进入唐传奇发展的后期。 首先,侠义和历史题材增多而爱情题材减少。这与 中晚唐之际,藩镇蓄士养刺客成风和人们企图通过 前代故事总结兴亡隆替教训有关。它们有的在一定 程度上揭露了藩镇跋扈火并的现实。 其次,神仙鬼怪题材复炽,这与时局动荡,士子升 沉不定,多企隐慕仙有关。 再次,文体上骈偶增多,出现大量传奇集及杂俎, 是这时期传奇的又一特点。

唐传奇发展后期,单篇传奇的数量大为减少,特 别是爱情题材显现衰落,但在文宗大和年后,尤 其是宣宗大中初到懿宗咸通末(847—873)的 二十几年里,传奇小说集的创作却十分兴旺,其 中不乏富于文学趣味的作品。 题材方面,豪侠小说等取代爱情小说而兴起,也 丰富了唐传奇的内涵。所以说,进入晚唐的一段 时期中,传奇创作仍然维持着尚属繁盛的局面, 只是成就不如前一阶段突出。 到了唐末,小说集的内容变得琐杂起来,有些恢 复到六朝志怪的面貌,有些转化为名人遗事佚闻 的记载,失去传奇的结构和趣味,唐传奇这一文 学样式于是宣告分化瓦解,走向衰微没落。

晚唐传奇名作与重要作品集 1、牛僧儒:《玄怪录》(集)、《周秦行 纪》(薄太后、戚夫人、王昭君、潘妃、杨 贵妃) 2、李复言:《续玄怪录》(集) 3、裴铏:《传奇》(《昆仑奴》、《聂隐 娘》) 4、杜光庭:《虬髯客传》(“风尘三侠” 李靖、红拂女、虬髯客) 5、薛调:《无双传》(无双、王仙客) 6、袁郊:《红线》(田承嗣、薛嵩、红线)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 中国古代文学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 中国古代文学
奇的分期
唐传奇的影响
市民生活文人游宴 为传奇提供题材。 民间说唱文学影响。 佛教的盛行。
返回
初期
全盛期
中期
后期
题材以神怪为主,创作 意图是俳偕逞才。
艺术上,人事铺陈只重 情节离奇,不重人物形象 的完整。
返回
题材由志怪转向爱 情,创作目的由俳偕逞 才转为抒情达意。
返回
佛教东渐,僧徒为弘扬教义,讲经 化俗,在佛寺进行“俗讲”。
俗讲的底本分为:押座文、讲经文 和变文。
返回
变文的起源和种类 变文的体制特点 变文的思想意义 变文的艺术成就
变文始见于中唐, 其得名可能与佛教的” 变现“、”变相“有关, 其种类有:与佛经故事 有关,演唱历史故事, 吟唱时事。
返回
变文体制的基本特点是韵散相间、诗文 结合,逐段铺陈,有说有唱。 散文用骈文或白话,韵文以七言为主, 间有三四五六言。 以散文讲故事,韵文重复歌咏散文的内 容,一唱三叹。
返回
张扬佛教教义,宣传 因果轮回。 歌颂舍生取义的道德 行为。 讴歌经磨历劫、万死 不悔的精神。
返回
运用奇异的想像,汲取赋的排比夸张,塑 造个性鲜明的人物。 善用烘托渲染,描绘人物内心活动。 语言佛典、口语相参,骈散文白杂糅,通 俗生动,但生涩难懂之处也不少。
返回
艺术更成熟,由传奇 述异变为人物形象性格 塑造。
返回
爱情题材减少,侠义 和历史题材增多,神鬼 题材复炽。 骈偶句增多,出现大 量传奇集与杂俎。
返回
作品数量减少,消极思想 加重;艺术上趋于粗糙,唐传 奇逐渐走向末路。代表作是: 皇甫枚的《三水小牍》。
返回
唐传奇的主题思想和表现 手法对后世戏曲、小说等产生 深远的影响。

第八章 唐传奇

第八章 唐传奇

第八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传奇文的著名作者沈既济乃是受萧颖士影响的,又 沈亚之也是韩愈的门徒,韩愈他自己也写着游 戏语文章《毛颖传》之类。其他元稹、陈鸿、 白行简、李公佐诸人,皆是与古文运动有直接 间接的关系。故传奇文的运动,我们自当视为 古文运动的一个别支。 --郑振铎《插图本中 国文学史》 4、唐代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 5、佛道的盛行 6、史传文学和魏晋小说的影响
第八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三节 传奇的艺术成就 其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篇幅曼长,记叙委曲 叙述宛转,文辞华艳--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1、“任意好奇”、“始有意为小说”,注重小说 愉悦性情的功用。 2、情节曲折,篇幅加大。使之具有完整性和丰富 性。 3、文采藻绘, 显示出俊丽工雅的特色,并且有个 人风格。
第八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1、张鷟《游仙窟》 2、王度《古镜记》 3、《补江总白猿记》 4、陈玄祐《离魂记》 二、全盛期 从德宗朝到宪宗朝是传奇的全盛时期。其标志是作 家辈出,佳作荟萃。这一时期传奇题材由志怪 转向男女爱情,创作目的由俳谐逞才转为抒情 达意,艺术更趋向成熟,由传奇述异,变为重 在人物形象性格塑造,情节曲折,具有传的特 点。题材上以爱情和讽世为主。
第八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二、变文 唐五代时与俗讲同时流行的民间说唱伎艺 “转变”,转变的底本,称为变文。或简 称“变” 变文按题材分大致有四类: 1、宗教性变文 2、讲史性变文 3、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 4、取材于当时当地重大重件与人物
第八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宋代说话及诸宫调等曲艺中,把写人世爱情的题材 称为“传奇”。元明后,南戏亦称“传奇”。 把“传奇”明确地用为唐人文言小说的专称,现存 资料中最早见于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 “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 二、兴盛原因 1、城市发达及游学游幕之风 2、行卷风行 3、古文运动崛起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教学课件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教学课件

文学自身因素
• 1、唐代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如 俗讲、变文、说话的出现。 • 2、古文运动崛起,从文体上的影 响。 • 3、史传文学及魏晋小说的影响。
唐传奇的发展
一、初、盛唐时期——发轫期 这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 个过渡阶段,作品数量少,艺术表现也不够 成熟,但已逐渐注意到形象的描绘与结构的 完整。 代表作家、作品有王度《古镜记》、无 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张鷟《游仙窟》。
《补江总白猿传》
• (被盗妇女的讲述:)今岁木叶之初,忽 怆然曰:“吾为山神所诉,将得死罪。亦 求护之于众灵,庶几可免。”前月哉生魄, 石瞪生火,焚其简书,怅然自失曰:“吾 已千岁而无子。今有子,死期至矣。”因 顾诸女汍澜者久,且曰:“此山复绝,未 尝有人至。上高而望不见樵者。下多虎狼 怪兽。今能至者,非天假之。何那?” • ——妖异的性格作于大历末年,作者陈玄祐。小说写 倩娘与表兄王宙相爱,父亲却将她许配他人,倩 娘的生魂于是随王宙逃遁,身体则卧病闺中,后 倩娘回家探亲时,二者重合为一。这篇小说脱胎 于南朝《幽明录》中的《石氏女》,篇幅约长出 一倍,虽仍属于短小之作,但突出了对爱情主题 的渲染描绘,文辞也很优美,作为过渡性的作品, 它预示着以后大量优秀爱情小说的兴起。
7、元稹(779—831):《莺莺传》(崔莺 莺、张生、红娘) 8、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槐安 国王)、《谢小娥传》(谢小娥、申兰、 申春)、《古岳渎经》(水怪无支祁)、 《庐江冯媪传》(冯媪、梁氏、董江) 9、李朝威:《柳毅传》(柳毅、洞庭女、泾 川龙子、洞庭君、钱塘君)P382 10、蒋防:《霍小玉传》(李益、霍小玉)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代叙事文学
• 唐传奇 ——文言叙事文学 • 白话叙事文学: 包括:话(市人小说)、俗讲、变文、 话:《一枝花话》、《叶能净话》;主要见 于见于文献记载,唐人又名“市人小说” (段成式《酉阳杂俎》)。宋元话本之所 祖。 • 唐代佛教的兴盛,俗讲和变文也应运而生。 它们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 后世的白话小说和戏曲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隋唐五代文学-唐传奇与变文、俗讲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隋唐五代文学-唐传奇与变文、俗讲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隋唐五代文学-唐传奇与变文、俗讲1、唐传奇有哪些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参考答案:唐传奇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全方位地展示纷纭复杂的人世生活。

(2)善于虚构、想象,在故事展开过程中,既大量使用虚构想象以求,又致力于细节描写以求真,从而在小说这一文体的独立历程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3)构思奇异新颖、富于变化,情节曲折委婉。

(4)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5)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有:(1)对小说的影响:唐传奇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比以往任何文学样式,都更能自由方便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

(2)对戏曲的影响:为中国古代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提供了基本素材。

在元明戏曲中,大量移植唐传奇的人物故事进行创作。

(3)对散文的影响:形成了较骈文自由、较“古文”辞藻华美的独特的散文体式。

唐传奇一.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

二.在唐代,传奇只是某些单篇作品或小说集的专称,至宋代才开始将传奇用作唐代新体小说的统称,以区别于旧有的志怪小说。

变文一.“变文”是唐代明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的,为佛教俗讲所借用。

所谓“变文”之“变”,当时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

二.变文的体制是散文与韵文相结合而成。

散文为讲述之用,韵文用来歌唱。

三.变文分为三类:一是演说佛经故事的宗教性作品;二是演说历史故事讲史作品;三是演说明间传说题材的作品。

简述唐传奇与志怪小说的区别。

1.唐传奇反映现实生活,志怪小说反映的是超现实的神灵鬼怪。

2.唐传奇是作者的虚构,志怪小说收集奇记。

3.唐传奇情节曲折离奇,篇幅加长,志怪小说粗陈梗概。

简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明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代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达,因而产生了多种面 向市井民众的俗文学形式,如说话、变文等,都是 以虚构故事来吸引听众的。它们不仅受到普通民众 的欢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兴趣。如段成式《酉 阳杂俎》记载,他弟弟生日时请来的“杂戏”表演 中,就有“市人小说”即民间说话。又元稹《酬翰 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在“光阴听话移”一句下 自注云:“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 犹未毕词。”
文学自身因素(一)

4、唐代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如俗讲、变文、 说话的出现。如前述白居易与元稹听说话艺 人讲《一枝花话》(白行简以之改写为《李 娃传》,唐传奇的名作之一)
文学自身因素(二)



5、古文运动崛起,从文体上的影响。 从语言上说,两者都是以散体为主。而韩柳的某些 以古文写成的传记文,接近传奇小说。如韩愈《毛 颖传》“把‘笔’人格化,成了‘毛颖’这样一个 人。又借这个‘毛颖’的遭遇,抒写自己的感激。 因此,从表现手法说,它是托物喻意的。但它写得 有故事情节,有肖像、动态、对话,且在某种程度 上写出了人物性格,因此,又是一篇传奇小说。” (吴孟复《唐宋八家概述》)郑振铎:“传奇文的 运动,我们自当视为古文运动的一个别支。” 再如柳宗元《河间(妇)传》,虚构怪的范围, 如高宗朝唐临的《冥报记》和郎馀令的《冥报拾 遗》就是;也有些虽仍属志怪,但已稍有些新的 迹象,如《梁四公记》(作者题燕国公张说,一 作梁载言),述四个奇人在梁武帝面前占卜射覆, 谈殊方异物及与僧人论难等活动,文中用类似汉 赋的问答辅陈的结构把许多琐碎材料串缀起来, 构成较大的篇制。
社会生活因素(二)


2、温卷、行卷之风,为传奇的确兴盛产生助力。 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曰:唐之举人,先藉 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遇数 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 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 至进士则多以诗为贽。今有唐诗数百种行于世者是 也。 3、唐代佛道的盛行,助长了传奇的神怪志异内容 和宗教倾向。宣讲的神异故事及想象虚构的方式都 对传奇有影响。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红线田承嗣薛嵩红线6元稹莺莺传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西厢记7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汤显祖南柯记拍案惊奇卷十九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9李公佐古岳渎经西游记孙悟空形10李朝威柳毅传元尚仲贤柳毅传书元李好古张生煮海清李渔蜃中楼11裴铏昆仑奴明梁辰鱼红绡梅鼎祚昆仑奴13袁郊红线明梁辰鱼红线女无名氏双红记京剧红线盗盒返回佛教东渐僧徒为弘扬教义讲经化俗在佛寺进行俗讲
文学自身因素(一)

4、唐代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如俗讲、变文、 说话的出现。如前述白居易与元稹听说话艺 人讲《一枝花话》(白行简以之改写为《李 娃传》,唐传奇的名作之一)
文学自身因素(二)

5、古文运动崛起,从文体上的影响。 从语言上说,两者都是以散体为主。而韩柳的某些 以古文写成的传记文,接近传奇小说。如韩愈《毛 颖传》,故郑振铎谓“传奇文的运动,我们自当视 为古文运动的一个别支。”
文学自身因素(三)

6、史传文学及魏晋小说的影响。 历史传记的体例、“史才”; 志人志怪小说的传统。记人记事志怪,如 《世说》、《搜神记》。

六朝志怪小说与唐传奇

唐传奇源于六朝志怪,但两者又有根本的区 别。尽管六朝志怪并不完全是为宣扬神道而 作,它也有娱乐的目的,但总体来说,受神 道意识的影响毕竟很深,作为文学创作的意 识反而不明确;其中(特别是后期)虽然也 有一些情节较为曲折的作品,但基本上还是 粗陈梗概而缺乏深入细致的描绘。
佛教东渐,僧徒为弘扬教义,讲经 化俗,在佛寺进行“俗讲”。
俗讲的底本分为:押座文、讲经文 和变文。
返回

佛教东渐,僧徒为弘扬教义,讲经化俗,在佛寺进 行“俗讲”。由都讲唱经,法师讲经,两人互相配 合进行。“俗讲”之名最早见于中唐,实由六朝唱 导、转读等发展而来。 俗讲的底本: 僧徒俗讲演唱佛经故事之底本,可分为三类:押座 文(缘起)、讲经文、变文,而以敷陈经文的讲经 文为正宗,押座文(缘起)不过是引子,变文则为 吸引听众听讲经文而说唱的民间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传奇与俗讲、变文优质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传奇与俗讲、变文优质教学课件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代叙事文学
• 唐传奇 ——文言叙事文学 • 白话叙事文学: 包括:话(市人小说)、俗讲、变文、 话:《一枝花话》、《叶能净话》;主要见于见于 文献记载,唐人又名“市人小说”(段成式《酉 阳杂俎》)。宋元话本之所祖。 • 唐代佛教的兴盛,俗讲和变文也应运而生。它们 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后世的白话 小说和戏曲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游仙窟》
• 以第一人称自述于奉使河源途中,投 宿“仙窟”,与神女十娘邂逅交结的 故事。全文以骈文写成,又穿插了大 量主客对答的五言诗,表现男女间的 调笑戏谑,颇有色情倾向。 • “文近骈丽而时杂鄙语”
中唐——兴盛期 在这一时期,名家名作蔚起,唐传奇 的大部分作品都产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固 然是小说本身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是蓬勃昌盛的各体文学在表现 手法上所提供的艺术借鉴。 代表作家、作品有陈玄祐《离魂记》、沈 既济《枕中记》、陈鸿《长恨歌传》、白行 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 《霍小玉传》。
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 者大多以记、传名篇。因多以奇闻异事为题 材,故名。 “传奇”之名,起于晚唐裴铏xíng小说集 《传奇》。因明代胡应麟用于指称唐代文言 小说而沿用。现存大部分传奇收于宋初编成 的《太平广记》中。
4
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 文学之外因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 化——城市经济、市民生活;科举考 试的“行卷”“温卷”之风;佛道的 盛行; • 文学自身因素:文学的继承发展—— 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的影响; 古文运动的促进;说唱文学(俗讲、 变文)的影响
中唐传奇代表性作品
1、陈玄祐:《离魂记》(张倩娘、王宙) 2、沈既济(750?—800):《枕中记》(吕道士、 卢生)、《任氏传》(郑六、狐女、韦崟yín) 3、沈亚之(781—832):《湘中怨辞》(郑生、蛟 女) 4、许尧佐:《柳氏传》(韩翃hóng、柳氏) 5、陈鸿:《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斗鸡者 贾昌) 6、白行简(776?—826):《李娃传》(李娃、荥 阳公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形式:散韵夹杂,有说有唱
3、内容:大致可分为讲唱佛经故事和讲唱世俗故事 两大类。 (1)讲唱佛经故事的变文,著名的有《维摩诘经变 文》、《降魔变文》等 (2)讲唱世俗故事的变文 A、演唱历史故事,如《伍子胥变文》、《捉吉布变 文》、《王昭君变文》。
B、讲唱民间传说,如 《秋胡变文》、《孟姜女变 文》、《舜子至孝变文》。 C、讲唱时事,如《张义潮变文》、《张淮深变文》
4、变文的影响 对传奇小说、白话通俗小说及说唱文学的 兴盛有积极的意义。 阅读书目: 李时人 《全唐五代小说》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汪辟疆 《唐人小说》 程毅中 《唐代小说史话》 王重民 《敦煌变文集》 程国斌 《唐代小说嬗变研究》
4、行卷之风的影响。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 卷八曰: 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 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遇数日又投,谓之 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 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 至进士则多以诗为贽。今有唐诗数百种行 于世者是也。 5、佛道盛行。宣讲的神异故事及想象虚构的 方式都对传奇有影响。 6、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如俗讲、变文、说 话的出现,市人对小说看法改变。
(三)唐传奇的发展: 1、发轫期(初盛唐),魏晋小说到成熟的唐 传奇间过渡。题材以志怪为主,行文有骈文 的特点。有王度《古镜记》 佚名《补江总白猿传》(或曰影射欧阳询) 张鷟《游仙窟》(最长传奇之一,见于日本。) 陈玄祐《离魂记》(郑光祖《倩女离魂》本此) 2、全盛期(中唐,尤其贞元、元和年间), 作家、作品多而成熟,骈散相间。 爱情传奇的成功: 元稹《莺莺传》(《会真记》)、白行简《李 娃传》
(五)唐传奇的影响和价值 1、标志小说文体的独立、成熟。 2、叙事文学走向文坛。加强文学的表现 力,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3、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情节模式。如元明清著名的小说、戏曲 取材多本于此。
二、俗讲和变文 (一)俗讲:僧徒为弘扬佛教教义,在寺庙进 行通俗讲经。僧徒俗讲时演唱佛经故事的底 本,有三类: 1、押座文(缘起)。 2、讲经文(正宗)。 3、变文(为吸引听众听讲经文而说唱的民间故 事)。 (二)变文 1、 省称“变“,变是变化、改变的意思。 其得名可能与佛经的“变现”(即显现某种 幻境)及“变相”(变佛经为图相)有关。 也即是说,变文与变相辅相成而行。
(二)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1、史传小说及魏晋小说的影响。记人记事志怪, 如《世说》、《搜神记》。 2、唐代社会生活为传奇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古文运动的影响。 从语言上说,两者都是以散体为主。而韩柳的 某些以古文写成的传记文,接近传奇小说。如韩 愈《毛颖传》“把‘笔’人格化,成了‘毛颖’ 这样一个人。又借这个‘毛颖’的遭遇,抒写自 己的感激。因此,从表现手法说,它是托物喻意 的。但它写得有故事情节,有肖像、动态、对话, 且在某种程度上写出了人物性格,因此,又是一 篇传奇小说。”(吴孟复《唐宋八家概述》) 郑振铎:“传奇文的运动,我们自当视为古文运动 的一个别支。”
蒋防《霍小玉传》、李朝威《柳毅传》, 另外侠义、历史和志怪题材: 沈既济《枕中记》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 陈鸿《长恨歌传》 3、衰落期(晚唐),爱情题材减少,侠义、历 史和志怪增多。语言上,骈文成分增加。大 量传奇集出现,如裴铏《传奇》、牛僧儒 《玄怪录》、皇甫枚《三水小牍》。
(四)唐传奇艺术成就: 鲁迅先生说唐传奇乃中国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小 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 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者较, 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著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 说。(《中国小说史略》) 真正现代意义的小说出现,表现在: 1、“有意为小说”。有想象虚构、有一定创作目 的。白行简《李娃传》。 2、篇幅较长,故事完整,情节曲折生动。 3、人物形象鲜明。 4、文辞华艳,或骈或散,有诗笔,有议论、有叙 事。
第八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一、唐传奇 (一)唐传奇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得名于晚唐裴鉶《传奇》 小说集。传奇,即传述奇事奇遇之义。唐代传 奇是我国小说发展的新阶段,它是作家们有意 识地从事小说创作。它远继古代神话传说和史 传文学创作传统,近承六朝志人志怪小说的创 作经验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六朝志怪小说是一种奇谈怪事的记录,成 就最高的是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是笔 记一类的东西,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