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计划(白天和黑夜)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白天和黑夜(精选3篇)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白天和黑夜(精选3篇)教案一:白天和黑夜的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3. 能够用图示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关系。
2. 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来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解释。
2. 学生参与的活动材料:彩纸、插齿轮、杆子、转轴等制作模型所需材料。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
让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2. 概念解释:解释地球自转是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
3. 图示解释:使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并解释这两者是如何导致白天和黑夜的变化的。
4. 示范实践: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型,让他们亲自体验和观察这两个过程的变化。
5. 固化训练:通过问题回答、小组讨论或绘图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做更多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自转和公转会造成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3.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用班级投影仪或电脑制作简单的动画,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教案二:白天和黑夜的时长变化教学目标:1. 理解白天和黑夜的时长变化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2. 能够用图示说明夏至和冬至时白天和黑夜的时长变化。
3. 观察实际太阳的位置,判断当前的季节。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白天和黑夜时长变化。
2. 引导学生猜测不同季节的白天和黑夜时长。
教学准备:1. 图示材料:夏至和冬至时的白天和黑夜时长变化图。
2. 学生活动材料:指南针、纸板、铅笔等。
教学步骤:1. 引入:带领学生回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提问“太阳每天在天上运行多久?”2. 解释:解释夏至和冬至是指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北半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远和最近的时刻。
小班白天和黑夜教案

小班白天和黑夜教案教案一:小班白天和黑夜教学活动活动名称:白天和黑夜是怎么来的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了解白天和黑夜的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
活动准备:图片或手偶,代表白天和黑夜的道具(例如太阳、月亮、星星等),绘本《白天黑夜》或类似书籍。
活动步骤:1. 导入(10分钟)老师用手偶或图片代表白天和黑夜,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
例如,老师可以问:“大家知道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吗?白天和黑夜是怎么来的呢?”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想法。
2. 观察白天和黑夜(15分钟)将代表白天的道具(如太阳)放在一边,代表黑夜的道具(如月亮和星星)放在另一边。
请幼儿观察这两组道具,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关于白天和黑夜的感受。
3. 绘本分享(15分钟)老师使用绘本《白天黑夜》或类似书籍,与幼儿分享关于白天和黑夜的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书中的插图和文字,加深他们对白天和黑夜的理解。
4. 讨论和总结(15分钟)和幼儿一起讨论白天和黑夜是怎么来的,他们在观察和阅读中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想法。
鼓励幼儿主动提问,互相分享。
5. 活动延伸(15分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可以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
例如,可以用彩纸剪出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形状,并贴在一张蓝色纸上,制作一个白天和黑夜的场景。
教案二:小班白天和黑夜教学活动活动名称:白天和黑夜的变化活动目标:通过讲故事和观察实物,让幼儿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变化过程以及与时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绘本《白天和黑夜的变化》或类似书籍,图表或图片展示时间的变化,代表白天和黑夜的道具(如太阳和月亮)。
活动步骤: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图表或图片,引导幼儿回顾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例如早晨、中午、傍晚等。
然后提问题:“你们在这些时段里看到了什么?”“早晨和傍晚的天空有什么不同?”2. 故事讲述(15分钟)使用绘本《白天和黑夜的变化》或类似书籍,与幼儿分享关于白天和黑夜变化的故事。
在阅读中,强调时间的变化对天空的影响,如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月亮和星星的出现。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主题计划(五篇材料)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主题计划(五篇材料)第一篇: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主题计划澧溪幼儿园2016 学年第二学期主题活动计划表主题名称:白天和黑夜班级:小 5 班主题目标有观察太阳、月亮变化的兴趣,区分白天和黑夜。
生活1、观察幼儿在阅读区中是否安静看书,轻轻翻书,一页一页看,一个一个想。
2、在探索区中,是否动动手,动动脑,摆一摆,放放好。
3、观察幼儿在美工区域中能否认真做,小心拿,注意安全,东西放好。
运动区域一:猴子摘果果(跳跃);区域二:乌龟爬呀爬(钻爬)区域三:小动物过桥(走跳);区域四:动物送货员(走跑、推、赶)区域五:喂养小动物(投掷)游戏内容:娃娃家、玩具店、全家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对顾客是否有礼貌地接待。
2、幼儿能否利用理发工具给顾客洗头、理发、吹风等。
3、观察幼儿能否建立角色意识,明确角色职责。
学习集体1、月亮姐姐(科学领域)2、早上和晚上(科学领域)3、爱美发的太阳宝宝(艺术领域)4、太阳下班了(艺术领域)5、晒太阳(语言领域)6、太阳和月亮(科学领域)7、夜晚的星空(艺术领域)8、白天和晚上(科常领域)9、啊呜(语言领域)10、小花猫和小耗子(艺术领域)个别化小黑屋、白天与黑夜、给太阳宝宝穿新衣、抓亮点、谁的黑影、星星和月亮环境1、在区域中创设“白天”“黑夜”两块大的背景2、提供白天黑夜的图片,让幼儿分辨白天黑夜发生的事情,粘贴到相应背景中。
3、创设小黑屋,引导幼儿不怕黑暗。
家园共育1、能与孩子交流一些关于月亮的初浅知识,有观察月亮变化的兴趣。
2、鼓励孩子不怕黑,有独立入睡的本领。
相关活动主题反思《白天和黑夜》的主题中更关注的是认知与探索,在主题进展中为孩子提供了较多探索观察的机会和环境。
通过布置主题墙《月亮的变化》,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孩子们说出了白天比夜晚长,白天活动多,夜晚活动少。
在个别化区域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很多的装饰材料:彩色皱纸、手工纸、吸管、各种图形、毛线等,孩子们自由愉快的探索自主的尝试如何地运用装饰。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认识白天和黑夜两个概念,了解日夜交替的规律。
2.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让幼儿感知和体验白天和黑夜的不同。
3.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幼儿情感体验、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白天和黑夜》2. 教学方法:1.聚散法:以班级为整体,围绕主题展开多种教学活动。
2.多感官体验法:通过带有声音、图像、手势等元素的故事、游戏、歌谣等形式引导幼儿感知白天和黑夜的不同。
3.互动法:让幼儿参与其中、独立思考、积极表达,体验感受并分享经验。
三、教学活动1. 教学准备:1.《白天和黑夜》的故事书籍。
2.白天和黑夜的图片展板、模型或插图等。
3.黑夜下的玩具、灯等道具。
4.针对幼儿的口头指令、简单的活动方案及教案手册。
2. 活动内容:活动一:听故事让孩子聚集在一起,讲述关于白天和黑夜的故事。
故事要温馨而引人入胜,同时又循序渐进地涵盖日夜交替、黑夜的音乐、星空等相关知识点。
故事讲述完成后,可以对幼儿提问,让孩子自己口述故事内容,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教师将白天和黑夜的图片、模型或插图等展示出来,提出以下问题:1.白天和黑夜的不同的地方在哪里?2.你们喜欢在白天还是黑夜的时候玩游戏?3.在黑夜里,有哪些东西会发光?通过幼儿的表达,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和体验白天和黑夜的不同。
活动三:黑夜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听黑夜中的不同声音:蟋蟀叫声、狗叫声、雨滴声等等。
并以此制作黑夜的音乐,让孩子了解万物在黑夜下也能活跃生动。
活动四:星空的启示让孩子们在黑色背景上用灰色和白色画笔绘画,在绘画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与孩子们讨论一些问题,让孩子们去发现和体验黑夜的美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活动五:黑夜下的宝宝灯分园活动,让每个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灯,在黑夜降临之时,孩子会感觉到它们发出的亮光非常有用。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主题活动计划表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主题活动计划表一、主题背景小班的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白天和黑夜有着天然的认知需求。
通过开展《白天和黑夜》主题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白天和黑夜的自然规律,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孩子们了解白天和黑夜的概念,知道太阳和月亮分别代表白天和黑夜。
2.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孩子们感受到白天和黑夜的不同魅力,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内容1.第一周:认识白天和黑夜(1)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的故事活动目的: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活动过程:1)引导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环境,提问: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2)讲述故事《白天和黑夜》,让孩子们了解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3)讨论:白天和黑夜分别有哪些特点?太阳和月亮分别代表什么?(2)实践活动:制作白天和黑夜的卡片活动目的: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过程:1)准备卡纸、彩笔等材料,让孩子们制作白天和黑夜的卡片。
2)引导孩子们在卡片上画出太阳、月亮、云朵等元素,表示白天和黑夜。
3)展示并交流孩子们的作品,分享他们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2.第二周:探索白天和黑夜的秘密(1)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的奥秘活动目的: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孩子们了解白天和黑夜的自然规律。
活动过程:1)带领孩子们进行“白天和黑夜”的实验,观察太阳和月亮的变化。
(2)实践活动:制作白天和黑夜的手工制品活动目的: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过程:1)准备各种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让孩子们制作白天和黑夜的手工制品。
2)引导孩子们发挥创意,制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3.第三周:感受白天和黑夜的美好(1)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的诗歌活动目的:通过诗歌欣赏,让孩子们感受白天和黑夜的美好。
活动过程:1)朗诵诗歌《白天和黑夜》,引导孩子们体会诗中的意境。
2)讨论:诗歌中的白天和黑夜分别有哪些特点?你最喜欢的诗句是什么?(2)实践活动:绘画白天和黑夜活动目的:培养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学:白天和黑夜主题计划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学:白天和黑夜主题计划一、主题背景白天和黑夜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自然现象之一,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神秘。
通过开展“白天和黑夜”主题教学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白天和黑夜的形成,感受时间的推移,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主题目标1.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形成,知道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主题内容1.认识白天和黑夜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小朋友们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形成,知道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
2.感受时间的推移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天气、温度、光线等都会有所不同。
让小朋友们感受时间的推移,观察并记录一天中的变化。
3.探索白天和黑夜的不同让小朋友们观察和思考白天和黑夜的不同之处,例如:动物的活动、植物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等。
4.创作白天和黑夜的画作鼓励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白天和黑夜。
5.表演白天和黑夜的故事让小朋友们参与表演白天和黑夜的故事,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制作白天和黑夜的手工通过制作白天和黑夜的手工,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四、主题教学活动安排1.主题导入(2课时)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小朋友们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形成,知道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
2.感受时间的推移(2课时)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天气、温度、光线等都会有所不同。
让小朋友们感受时间的推移,观察并记录一天中的变化。
3.探索白天和黑夜的不同(2课时)让小朋友们观察和思考白天和黑夜的不同之处,例如:动物的活动、植物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等。
4.创作白天和黑夜的画作(2课时)鼓励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白天和黑夜。
5.表演白天和黑夜的故事(2课时)让小朋友们参与表演白天和黑夜的故事,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主题计划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主题计划一、活动背景幼儿对于自然界的白天和黑夜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他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和理解也在逐渐形成。
为了让小班幼儿更好地认识白天和黑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我们特此设计了《白天和黑夜》这一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白天和黑夜的自然现象,知道太阳和月亮的区别。
2.培养幼儿观察自然、探索规律的兴趣。
3.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三、活动内容1.主题活动一:认识白天和黑夜(1)活动目的:让幼儿了解白天和黑夜的自然现象,知道太阳和月亮的区别。
(2)活动准备:图片、卡片、故事书等。
(3)活动过程:a.讲述故事《白天和黑夜》,引导幼儿了解白天和黑夜的来历。
b.展示白天和黑夜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c.通过卡片游戏,让幼儿分辨太阳和月亮,巩固对白天和黑夜的认识。
2.主题活动二:探索白天和黑夜的秘密(1)活动目的:培养幼儿观察自然、探索规律的兴趣。
(2)活动准备:手电筒、望远镜、图片等。
(3)活动过程:a.带领幼儿观察太阳和月亮,讲解它们的特点。
b.使用手电筒模拟白天和黑夜,让幼儿感受光与影的变化。
c.邀请幼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发现白天和黑夜的不同。
3.主题活动三:白天和黑夜的创意表达(1)活动目的: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活动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3)活动过程:a.邀请幼儿用画笔和剪刀创作白天和黑夜的画作。
b.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c.评选最佳创意作品,给予奖励。
4.主题活动四:白天和黑夜的故事会(1)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增进团队协作。
(2)活动准备:故事书、卡片、小奖品等。
(3)活动过程:a.分组进行故事讲述,每组选择一个与白天和黑夜有关的故事。
b.各组进行故事表演,其他组幼儿观看并评价。
c.颁发小奖品,鼓励幼儿的积极参与。
幼儿园小班主题《白天和黑夜》幼师教案(附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白天和黑夜》幼师教案(附反思)优秀教学设计小班主题活动《白天和黑夜》教案分享!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准备,主要是关于培养观察太阳、月亮变化的兴趣,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创编诗歌。
我提供大量精美优秀公开课ppt下载,包括公开课比赛多媒体ppt、节日ppt素材、幼儿国五大领域PPT课件等,关注优质课栏目.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感受诗歌的内容,区分白天和黑夜。
2、引发幼儿具有初步的观察太阳、月亮变化的兴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太阳、月亮道具2、多媒体课件:《白天和黑夜》3、猫和老鼠头饰活动过程:一、师戴上头饰导入T:嗨!你们好,认识我吗?(太阳)T:瞧瞧我长的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红红的)师小结:原来,太阳是圆圆的、红红的,发出暖暖的光。
二、感知理解1、出示第一段课件。
T: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呢?幼: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也醒来了。
(请幼儿回答,整合数数“有哪些朋友醒来了”)T:除了这些朋友醒来了,想想还有谁会醒来呢?(模仿醒来时的动作:揉眼睛、伸懒腰、打哈欠)T:这么多小动物们都醒来了,我们带它们一起去晒晒太阳吧!(整合:《晒太阳》)师小结:哎呀!白天这么多朋友都醒来了,白天真热闹!2、继续课件第二段T:哦,天黑了!小动物们都想回家了。
瞧瞧谁出来了?(月亮)T:月亮是什么样的?(圆圆的、黄黄的、柔柔的光)T:月亮出来了,谁在睡觉啊?幼:月亮出来了,小草睡觉了、小花睡觉了、小朋友也睡觉了。
T:夜晚地感觉怎么样呀?(夜晚静悄悄)T:如果让你一个人睡小房间,你敢睡吗?(渗透情感教育:不怕黑,做个勇敢的孩子)3、完整感知诗歌让孩子跟着老师边看课件边念诗歌三、“小猫抓老鼠”游戏分别扮演“小猫”和“老鼠”,看到“太阳”和“月亮”,分别做白天睡觉和晚上偷吃东西,小猫抓老鼠的游戏,小猫抓到老鼠,交换头饰,游戏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