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牙体形态生理意义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生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生理---牙齿的演化特点:1.形态:单---同形牙---异形牙2.数量:多---少3.替换:多牙列----双牙列4.牙根:无----有5.附着:端生---侧生---槽生6.部位:分散---集中一、牙体解剖生理---概论分类功能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组成牙位记录发育牙齿的分类牙齿的组成与功能牙位记录牙体应用术语牙体长轴: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假想线。
线角:两个面相交。
点角:三个面相交。
外形高点:牙体轴面上。
接触区: 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区域称接触区或邻接处。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突出牙尖:锥体形舌隆突:半月形(前牙舌面近颈缘)结节:小突起(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嵴:细长形(牙冠表面)切嵴边缘嵴牙尖嵴三角嵴轴嵴颈嵴斜嵴横嵴牙冠表面解剖标志---凹陷窝:不规则凹陷沟:细长形凹陷--发育沟:两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相融合;--副沟:发育沟以外的沟。
点隙: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交汇处或某些发育沟末端形成的点状凹陷。
裂:钙化不完全。
斜面:组成牙尖各面牙齿的发育萌出:牙冠出龈到咬合接触。
萌出顺序:乳牙,I---II---IV---III---V 下I最早,上V最晚。
恒牙,上颌61243578或61245378下颌61234578或61243578下6萌出最早,发育最早,上8或上7最晚。
萌出规律:1.明确的时间和顺序2.左右对称同时萌出3.下颌早于上颌同名牙4.女孩略早于男一、牙体解剖生理---牙体形态外部形态(1)各牙齿代表的外形(2)上下同名恒牙对比(3)乳牙特点及与恒牙对比(4)牙体应用解剖(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牙髓形态(1)髓腔的解剖标志(2)根管系统(3)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4)恒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5)乳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中切牙形态:近中缘、切缘---直---似直角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发育沟:2个,切1/3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舌窝、切嵴、边缘嵴、舌隆突邻面---切嵴在牙体长轴唇侧,接触区切1/3离切角稍远切端---唇侧为缘、舌侧为嵴牙根---圆三角形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尖牙形态:圆五边形,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较长---90°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唇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中1/3与颈1/3交界舌面---五嵴一突二窝(远中舌窝大)切端---四嵴、四斜面牙根---卵圆三角形,根最长,冠根1:2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唇-五边形,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远中,舌尖偏近中(牙合)面-窄长,颊舌径>近远中径,较直或偏颊侧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外形高点:中1/3邻面---近中沟,近中颈部凹陷,接触区近(牙合)缘偏颊侧(牙合)面---两尖,两点隙,三条沟牙根---多有分叉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前磨牙形态:(牙合)面-卵圆形,颊舌径≈近远中径,偏向舌侧唇侧-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近中,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外形高点:颈1/3,颈嵴新月形舌面---舌尖特小,短而圆钝,仅为颊侧1/2---外形高点:中1/3邻面---颊尖顶位于牙体长轴上(牙合)面---横嵴,近中窝小、远中窝大牙根---扁单根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磨牙形态(冠):斜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解剖结构:颊面---两尖,近中尖略宽---颊轴嵴,近中明显---颊沟(中1/3)---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三尖,近中宽大,卡式尖---舌轴嵴不明显---远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磨牙形态(冠)---长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偏向舌侧颊面---2.5尖,近中颊最宽,远中尖最窄---颊轴嵴,远中不明显---颊沟(中1/3),远颊沟---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两尖,大小相近---舌轴嵴不明显---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外形---复杂长方形,4点角---5尖,颊尖低圆,舌尖高锐,近中颊尖最大,远中尖最小---4边缘嵴---5三角嵴,远中颊尖最长,远中尖最短---窝沟点隙---中央窝,近中窝(小)---3点隙---5条发育沟(4条起源于中央点隙)(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远中颊沟下7---田字形---C型根下6---尖嵴窝沟斜面最多下5---三尖型,两尖(H/U),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下4---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横嵴下3---近远中斜缘交角>90°下1---全口牙体积最小,舌窝及边缘嵴不明显,形态最对称,切嵴靠近牙体长轴上123---解剖特征--舌隆突上3---近远中斜缘交角≈90°,颈嵴颈中1/3上4---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牙尖远中斜,近中沟牙齿的解剖形态---乳牙解剖特点1.体积小,牙冠短小,乳白色2.颈嵴突出,冠根分明3.乳磨牙干根短,根分叉明显4.上III牙尖偏远中5.下颌乳前牙舌面边缘嵴和颈嵴均较恒前牙明显6.下IV四不像7.下V颊侧三尖等大,尖窝不清晰8.乳中切牙宽冠宽根9.6>7>8(恒牙),IV<V(乳牙)牙体应用解剖(一)切牙上颌--邻面接触区和2舌窝顶端为龋病的好发部位;--1牙根较圆且直,拔除时可用旋转力;--2牙根常有弯曲;--2外形常有变异或先天缺失。
执业医师考试口腔解剖生理学考点梳理-第一单元 牙体解剖生理

第一单元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1)牙冠: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
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
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
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1)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2)牙骨质:构成牙根表层的硬组织。
(3)牙本质:构成牙体的主要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内层,其中央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4)牙髓:充满于髓腔中的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2.牙的分类(1)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1)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个。
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功能是切割食物。
牙根为单根。
2)尖牙:位于侧切牙远中,上、下、左、右共4个。
牙冠较厚,在切缘上有一长大牙尖,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
牙根为单根。
3)前磨牙(双尖牙):位于尖牙与磨牙之间,上、下、左、右共8个。
牙冠呈立方体,(牙合)面一般有两个牙尖,主要是协助尖牙和磨牙行使功能。
牙根为单根或双根。
4)磨牙:位于前磨牙的远中。
上、下、左、右共12个。
牙体由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依次渐小。
牙冠大,(牙合)面大,有4~5个牙尖,结构比较复杂,功能是捣碎、磨细食物。
牙根一般2~3个根。
(2)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1)乳牙:出生后6~8个月开始陆续萌出,到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共20个。
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
2)恒牙: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和替换,逐步替代乳牙,成人一般有恒牙28~32个。
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的趋势。
(3)根据牙在口腔内的位置分类1)前牙: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
牙体解剖生理—乳牙的解剖形态

下颌第一乳磨牙牙根形态特征
双根,扁平椭圆形,近中 根略粗而直,根尖偏远中 ,远中根细而弯曲,根尖 直或向近中弯曲
两根分叉大,并向外扩展 。牙根近远根面较宽,在 中央有纵形的凹陷
上颌第二乳磨牙
上颌第二乳磨牙颊面观
颊面呈梯形 近远中缘对称圆突 近中颊尖大于远中颊尖,
两颊尖之间有颊沟 颊轴嵴短且不明显。 颊颈嵴显突,根颈部冠根
分明上颌Βιβλιοθήκη 二乳磨牙舌面观舌面小于颊面
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
舌 面
有舌沟分布,较长,无 点隙
颊 面
上颌第二乳磨牙邻面观
邻面近似长方形,近中面大 于远中面,颊缘和舌缘的颈 1/3处圆突而最宽,向 缘缩 窄,根颈部显著缩窄
近远中面接触区均位于 缘 中1/3
前牙:根尖偏远中
乳磨牙:根干短,分叉大 磨牙:根干长,分叉小
乳牙的解剖形态
上颌乳中切牙 上颌乳侧切牙 下颌乳中切牙 下颌乳侧切牙 上颌乳尖牙 下颌乳尖牙
上颌第一乳磨牙 下颌第一乳磨牙 上颌第二乳磨牙 下颌第二乳磨牙
乳牙外形的特点
1、乳牙体积小,牙冠短而宽,乳白色。 2、乳牙颈部缩窄,颈嵴突出,牙合面缩窄,冠根分明 3、宽冠窄根为乳前牙特点(上颌乳中切除外)。 4、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向远中。 5、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态不同于任何恒牙。 6、下颌第二乳磨牙三个颊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
乳前牙的解剖形态
乳牙和恒牙的主要区别
乳牙体积较小,乳磨牙牙体依次 递增;恒牙牙体较大,磨牙牙体 却依次递减
乳牙釉质较薄,硬度差,呈乳白 色。恒牙釉质较厚,硬度强,呈 乳黄色
乳牙牙颈明显缩窄,冠根分界明 显;恒牙牙颈略为狭窄,冠根分 界不太明显
乳牙解剖形态及牙根生理性吸收

(三)乳恒牙的临床鉴别(掌握) ★
乳牙 颜色、色泽 磨耗度 形态 大小 排列顺序 白色或青色,少有光泽 易磨耗,切嵴、牙尖磨耗明显 各乳牙的形态特征 比同名恒牙小 第二乳磨牙位于第一恒牙的近 中 恒牙 色微黄,有光泽 磨耗不明显,切嵴、牙尖等解 剖标志明显 各恒牙的形态特征 比同名乳牙大
二、乳牙髓腔形态
作业:实验手册
谢谢
(二)各乳牙的牙体形态
1.上颌乳中切牙
宽 >高 牙冠短、宽
铲形
根扁、窄 根尖向唇侧弯曲
2.上颌乳侧切牙
宽 <高
小而窄长
根尖略偏唇侧及远中
3.上颌乳尖牙
唇面近似五边形 牙尖长、大
牙尖偏远中
单根,直
4.下颌乳中切牙
最小
近远中径小
根细长 根尖稍向唇侧
5.下颌乳侧切牙
稍大于下A 单根,根尖微偏唇侧
6.下颌乳尖牙
牙尖<上颌乳尖牙
远中牙尖嵴>近中牙尖嵴
单根
7.上颌第一乳磨牙
颊面:宽度大于高度,颊尖略偏近中
牙合三分之一显著缩窄
颊侧颈三分之一非常突出 根细长分叉大,三根,根柱短
8.下颌第一乳磨牙
近中边缘嵴短而突 远中边缘嵴较长而突 近中颊舌二尖相距较近 近中窝及较大的远中窝 近中及远中根
上E 上颌第二乳磨牙及下颌第二乳磨牙: 皆与同颌的第一恒磨牙形态相似, 位置相邻,临床容易混淆,其特点 如下: ①牙冠小而白; ②颈部缩小,颈嵴较突; ③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 中颊尖及远中尖大小约相等,而下 颌第一恒磨牙则远中尖最小; ④第二乳磨牙根柱短,分叉度大, 牙根向外张开。 下E
生理性吸收的变化特点
间断性:时而松动时而稳固 根吸收部位: 乳前牙:根尖1/3的舌侧面 乳磨牙:根分叉的内侧面 左右同名牙的吸收状态 可受影响 感染病变,继承恒牙,牙发育异常
牙体形态学第一章(正文)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第一节牙的演化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200个左右)2.牙根从无到有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一、牙的分类1. 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1)乳牙(deciduous teeth):6〜8个月至两岁半→萌出;6〜7岁至12〜13岁→脱落。
2)恒牙(permanent teeth):6岁→萌出和替换,替代乳牙。
23.1)前牙(anterior teeth)2)后牙(posterior teeth)二、牙的功能咀嚼(mastication);发音和言语(pronunciation and speech);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esthetics)三、临床牙位记录1.部位记录法2.palmer记录系统例如:表示方法与部位记录法相同3.通用编号系统此法只用数字活英文字母即可表示牙位,不致有上下左右之误。
4.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例如:#15即右上颌第二前磨牙;#71代表左下颌乳中切牙第三节牙的组成部分一、外部观察1.牙冠(crown of tooth)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冠:牙体露出口腔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临床牙根)牙龈萎缩,临床牙冠常大于解剖牙冠。
2.压根(root of tooth)3.牙颈(neck of tooth):牙冠与牙根的交界处,因其呈线形,故又称为颈线或颈缘。
二、剖面观察牙釉质(enamel)、牙骨质(cementum)、牙本质(dentin)、牙髓(dental pulp)第四节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一、牙体一般应用名词1.应用术语(1)中线(median line):是将颅面部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执业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牙体解剖生理习题讲解

➢ 习题
7、上颌尖牙牙冠唇面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圆五边形 B.两牙尖嵴相交成90° C.牙尖偏近中 D.外形高点在颈1/3与中1/3交接处 E.发育沟不明显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颌尖牙牙冠唇面 似圆五边形,其五边由近
中缘、近中斜缘、远中斜缘、远中缘和颈缘组成。其中近 中斜缘短,与近中缘相连形成近中切角;远中斜缘长,与 远中缘相连形成远中切角。初萌出的尖牙,近、远中斜缘 在牙尖顶处相交约成90°角。唇面中部有突起的唇轴嵴, 由牙尖顶伸至颈1/3,将唇面分为近唇斜面和远唇斜面。 唇轴嵴两侧各有一条发育沟。外形高点在中1/3与颈1/3交 界处的唇轴嵴上。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
第一章 牙体解剖生理
日期:2020年3月27日
考点
1
➢ 考点
单元
一、牙பைடு நூலகம்解剖生 理
细目
1.牙的演化
2.牙体解剖的一般概 念
3.牙体外形及生理意 义
4.髓腔形态及应用解 剖
要点
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
(1)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2)牙位记录方法
(3)牙的萌出及乳恒牙更替 (4)牙体解剖的应用名词及解剖标志
➢ 习题
4、下颌第一双尖牙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可见近中面沟 B.唇面五边形 C.颊尖明显大于舌尖 D.可见横嵴 E.牙冠舌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近中沟为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特有解剖标志。
➢ 习题
5、上颌第一双尖牙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可见近中面沟 B.唇面五边形 C.颊尖偏近中 D.颊侧宽于舌侧 E.(牙合)面六边形
➢ 习题
3、上颌侧切牙与上颌中切牙的区别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上颌侧切牙唇面较窄小、圆突 B.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深 C.上颌侧切牙切缘向远中舌侧的倾斜度较中切牙大 D.上颌侧切牙近中切角似锐角 E.上颌侧切牙根长与冠长相近
牙体解剖生理—乳牙的牙体外形(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2.上颌乳侧切牙形态
乳切牙形态-上颌乳侧切牙 复习上颌侧切牙 近似同名恒牙,较小且短窄,舌窝较浅 Nhomakorabea牙冠
牙根
3.下颌乳中切牙形态
乳切牙形态-下颌乳中切牙
复习下颌中切牙 形似同名恒牙,不如恒牙窄长
牙冠:长度稍大于宽度,舌窝明显,舌隆突不大
4.下颌乳侧切牙形态
乳切牙形态-下颌乳侧切牙
复习下颌侧切牙 形似同名恒牙,不如恒牙窄长
4.下颌第二乳磨牙 与下颌第一磨牙相似
颊面
舌面
乳磨牙形态-下颌第二乳磨牙
与下颌第一磨牙区别
邻面
牙合面
颜色 大小 形态
颈嵴 牙尖 牙根 位置
02
乳牙的应用解剖
乳牙应用解剖 (四)乳牙的应用解剖 1.发音,保持面部美观。儿童正处语言学习阶段,儿童心理也应该注意维护,应注 意预防保护 或龋坏应及时治疗。 2.完整乳牙,咀嚼效率高,有利儿童成长。
3.刺激颌骨发育生长发育。
4.引导恒牙正常萌出。
5.治疗时应保护恒牙胚。
特突。 舌面:长而尖的近舌尖,短小而圆的远舌尖,近颊尖>近舌尖>远颊尖>远舌尖。
牙合 面:不规则的四边形,近中缘特短,似以远中缘为底的三角形。 邻面: 牙根:双根细, 分叉大。
3.上颌第二乳磨牙
与上颌第一磨牙相似
颊面
舌面
乳磨牙形态-上颌第二乳磨牙
与上颌第一磨牙区别
颜色
大小
形态
颈嵴
牙根
邻面
牙合面
位置
牙冠
牙根
5.上颌乳尖牙形态
乳尖牙形态
复习上颌尖牙
形似同名恒牙,牙尖偏远中
唇面
舌面
邻面
切嵴
简述乳牙的生理功能

简述乳牙的生理功能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乳牙呀!这乳牙啊,可别小瞧它们,那作用可老大啦!你想想看,宝宝那小嘴巴里,一颗颗小小的乳牙冒出来,多可爱呀!它们就像是一群小小的卫士,守护着宝宝的口腔呢。
首先呢,乳牙能帮助宝宝咀嚼食物。
宝宝刚开始吃各种东西的时候,要是没有乳牙帮忙咬碎食物,那怎么能吃得香呢?就好比我们大人啃骨头,要是没了牙齿,那还不得干瞪眼呀!宝宝也是一样呀,有了乳牙才能好好享受美食呢。
而且呀,乳牙还对宝宝的发音有帮助呢。
宝宝学说话的时候,牙齿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呀。
要是没了牙齿,说话漏风,那多滑稽呀!那发音能标准吗?这乳牙就像是小喇叭的零件,缺了可不行。
再说了,乳牙还能影响宝宝的面容呢。
要是乳牙长得不好,那嘴巴的形状可能都会受影响哦。
这就好像盖房子,乳牙就是那根基,根基没打好,房子能好看吗?还有哦,乳牙可是为恒牙的萌出做准备呢。
它们就像是先头部队,给恒牙探探路,占好位置。
要是乳牙早早地就掉了,或者出了啥问题,恒牙能长得好吗?这就好像跑步比赛,前面的人跑歪了,后面的人不也得跟着受影响嘛。
咱可不能因为乳牙会掉就不重视它们呀。
得好好照顾宝宝的乳牙,让它们健健康康的。
每天要给宝宝刷牙,别让那些细菌在牙齿上安家。
还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别老是给他们吃那些太甜太黏的东西,不然乳牙可要遭罪啦。
想想看,宝宝笑起来露出那一口洁白整齐的乳牙,多可爱呀!那就是健康的标志呀。
要是乳牙都黑黑的、歪歪的,那多难看呀。
所以呀,一定要好好保护乳牙,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总之,乳牙的生理功能可不能小看,它们是宝宝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呢!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让宝宝拥有健康的乳牙,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唇、颊、舌面凸度的生理意义
1 )咀嚼时食物顺着凸度在牙龈表面擦过,起生理性按 摩作用,可防止牙龈萎缩。 2)牙冠颈1/3处的外形高点可起扩张龈缘的作用,有利 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3)对颈部有自洁作用,防止龋齿及龈炎。
凸度过大: 1)食物不经过牙龈,直接到达口腔,牙龈长久没 有刺激,造成废用性萎缩。 2)颈部失去自洁作用。 凸度过小: 1)食物直接撞击到牙龈上,造成牙龈创伤性萎缩。 2)颈缘处龈缘失去自洁作用。
(2)牙根:
细长、单根, 根尖偏远中唇侧。
2、下颌乳尖牙 (1)牙冠 ①唇面:外形与Ⅲ Ⅲ相似,但略短而窄,牙尖偏近中。 ②舌面:边缘嵴、舌轴嵴不如上颌乳尖牙明显。 ③邻面:颈部厚,切嵴薄。牙尖顶位于牙长轴舌侧。 ④切嵴:自近中向远中舌侧倾斜的幅度较小。 2)牙根:细而短、单根,根尖偏远中唇侧。
③舌面:较颊面短而窄,舌尖园钝,偏近中。 ④邻面:颈部宽,牙合 1/3显著缩窄。冠根分界明显。 颊侧颈1/3处非常突出。 (2)牙根: 三根,根干短,根分叉大,根分叉接近牙冠颈部。
2、下颌第一乳磨牙
牙冠形态特异,不同于任何一个恒牙或乳牙 (1)牙冠 1)牙合面 ①不规则的四边形。
4)邻面: 1)近中面近似三角形,颊缘颈嵴明显突出。 2)远中面:四边形,牙合缘上有二个牙尖, 颊缘的颊颈嵴突度较小。 (2)牙根:双根,近中根和远中根,根干短, 分叉大。
3、第二乳磨牙 上下颌第二乳磨牙形态大体上与同颌第一恒磨牙 相似,故容易混淆,但也有其特点:
(1)牙冠短小,色白。 (2)牙冠颈部明显缩小,颈嵴较突,牙冠由颈部向牙合方缩小。 (3)根干短,分叉度大。 (4)下颌第二乳磨牙颊侧三个牙尖大小相似, 而下颌第一恒磨牙颊侧三个牙尖呈“两个半”形态。
颊舌缘等长,近中牙合边缘嵴很短,远中牙合边缘嵴长。故牙合面恰似一 个以远中牙合边缘嵴为底,近中牙合边缘嵴为顶的三角形。
②四个牙尖: 近中颊尖和近中舌尖相距很近,
两三角嵴相连形成横嵴, 将牙合面分成近中窝(小) 和远中窝(大)。
③沟、嵴缘为顶的三角形 (也可为不规则的四边形) ②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 ③有二个颊尖,近中颊尖大且高远中颊尖小而低。 二尖之间有颊沟,末端无点隙。 ④近中颊颈嵴特别突出。 3)舌面: ①四边形 ②近中舌尖特大而尖,远中舌尖短小园钝, 二尖之间有舌沟。
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一、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一)切嵴与咬合面形态的生理意义
1)咬合时上下牙的尖窝相对,沟嵴相合,保持上下牙合关
系的稳定; 2)前牙切嵴对刃时则是两嵴相对,对食物起联合切割的作 用。 3)后牙牙合面凸形结构与凸形结构接触课压碎食物;凸形
结构与 凹形结构接触可磨细食物。
4)三角嵴、边缘嵴、发育沟的作用。
4、下颌乳侧切牙 外形与下颌乳中切牙相似,体积略大,牙冠的远中侧 的一半向远中舌侧扭转。
(二)乳尖牙类
1、上颌乳尖牙 (1)牙冠:
①唇面:似五边形,牙尖长大,约占牙冠全长的1/2。 牙尖偏远中,唇颈嵴很突。 ②舌面:边缘嵴、舌轴嵴都较发达,近中舌窝较大。 ③邻面:颈部厚,切嵴薄。牙尖顶位于牙长轴唇侧。 ④切嵴:自近中向远中舌侧倾斜。
乳牙
乳牙具有以下特点:
1、乳牙体积小,牙冠短而宽,乳白色。
2、乳牙颈部缩窄,唇颈嵴、颊颈嵴突出。牙合面缩
窄,冠根分明。
3、宽冠窄根为乳前牙特点。
4、上颌乳尖牙牙尖偏向远中。 5、下颌第二乳磨牙三个颊尖等大。
一、各类乳牙的外形
(一)乳切牙类
1、上颌乳中切牙 短而宽 (1)牙冠: ①唇面:近远中径大于切龈径、发育沟、切缘、唇颈嵴 ②舌面:边缘嵴及舌隆突、舌窝 ③邻面:近颈部厚,切缘薄。冠根部分界清。 (2)牙根 单根、扁而宽, 根尖向唇侧弯曲。
2、上颌乳侧切牙 外形与上颌乳中切牙相似,牙冠较小,近远中径小于 切龈径,牙根细长。
3、下颌乳中切牙 (1)牙冠: ①唇面:光滑平直, 无发育沟。 ②舌面:小于唇面,边缘嵴较显著,舌隆突小而突。 ③邻面:切嵴薄,因唇颈嵴、 舌隆突均较恒牙显著, 所以颈部显得较厚, 冠根分界清晰。 (2)牙根:细长单根,根尖偏唇侧。
乳磨牙类
1、上颌第一乳磨牙 (1)牙冠:形态与 4 4相似,但体积较小。 ①牙合 面:略似上颌恒前磨牙,但牙尖三角嵴,牙合 面沟的形态均不如上颌恒前磨牙清晰,有中央窝及近 中窝。 ②颊面:宽度>长度(近远中径大于牙合 龈径)颊尖 略偏近中,颊轴嵴较明显突出。颊颈嵴明显突出,尤 以近中侧更为明显。
乳白色(白垩色)
五、应用解剖
(一)乳牙的龋患率高,应及时治疗。 乳牙将咀嚼力通过牙根传至颌骨,对颌骨的生长发育起生理刺 激作用。位置正常而健全的乳牙,可引导恒牙的正常萌出。 (二)乳、恒牙交替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早脱及滞留均可引 起牙列不齐 (三)乳、恒牙形态相似,尤其和第一恒磨牙相邻易混淆,应 正确加以区别。 (四)乳前牙牙根的舌侧有恒前牙牙胚,乳磨牙的根分叉下有 恒前磨牙牙牙胚,治疗操作时应注意。
(5)上颌第二乳磨牙: 舌面上无第五牙尖或少见,但常发育不良; 颊面形成点隙的情况少; 牙合面斜嵴不如上颌第一磨牙明显。
四、乳、恒牙区别
乳牙 1、体积 恒牙 较小,乳磨牙体积依次递 较大,磨牙体积依次递 增 减
2、色质 3、颈嵴
乳黄色 明显突起,且偏近中侧最 略突起 突 4、牙颈部 明显缩窄 略为狭窄 5、冠根分界 明显 不很明显 6、牙根 乳前牙:向唇侧弯曲 前牙:根尖偏远中 乳磨牙:根干短,分叉大 磨牙:根干长,分叉小 7、临床上根据年龄、排列和咬合关系、磨耗程度将乳、恒牙区 分开来。
(2)邻面凸度
1)定义:接触点、接触区
(2)生理意义: 接触区若接触良好,可防止食物嵌塞,同时使邻牙互相支 持,互相依靠,便于分散牙合力,有利于牙齿的稳固。
(3)楔状隙(外展隙)
1)定义 2)每一对相邻牙之间有4个楔状隙: 唇、颊楔状隙 舌楔状隙 切或牙合楔状隙 邻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