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风格和镜头语言

合集下载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结构阐释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结构阐释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结构阐释罗兰•巴尔特(Barthes )曾指出,所有叙事文本都基于一个共同的模式,一个导致叙述被承认为叙述的模式。

电影同样是叙事的艺术。

作为叙事学的分支,电影叙事学与文学叙事学一样受到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影响。

在结构主义叙事学发展过程中,法国著名符号学家格雷马斯(Greimas )将结构主义先驱普洛普(Propp)划分的民间故事“ 31种叙事功能”,发展为互相对立的行动角色,以此建立出“行动元”模式理论与“符号矩阵” 模型,用以揭示叙事体深层结构所显示的意义。

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出发,电影的叙事结构安排涉及到一部影片的叙事逻辑,直接影响到影片故事是如何发生、发展及结束。

由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 )执导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第81 届奥斯卡大获全胜,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 个奖项。

电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离不开导演精心构建的叙事结构。

本文以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和“符号矩阵”模型来分析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结构,以揭示影片是如何令观众信服、接受的深层原因。

一、从格雷马斯“行动元”模式看影片的叙事逻辑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是对普罗普“ 31 种功能”学说的完善,冲破了民间故事的范围。

他把人物角色简化为三组对立人物:Subject(主体)一Object(客体),Sender(施动者)Received 接受者),Helper(帮助者)一Opponent(阻碍者),这6 种角色的结构关系用图表示为[1] :在“行动元”模式中,格雷马斯认为主体追寻客体,在追寻中得到帮助者的帮助及阻碍者的阻挠。

但主体的意图本身无力企及客体,因此会造成一些发送者的产生。

这里的施动者是指由支持主体实现其目的,供给客体的一类行为者。

施动者在很多情况下并非人物而是一个接象物,如:社会、命运、时间、人类自我中心、聪明等。

[2] 客体是由发送者发送的,但接受者同时也可以是主体,两者可以是同一角色。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方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方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方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世界电影起源于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兄弟在巴黎拍摄了长达56秒的电影《火车进站》,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反响,对后来电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这一天也在后来被作为世界电影诞生日而庆祝。

虽然从世界第一部电影的产生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有关电影叙事的研究起步也很晚,到20世纪80年代叙事理论的研究才变得更系统、更科学。

20世纪90年代出现“新叙事理论”,也叫“后现代叙事理论”,是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反思、创新和超越。

这些都是在叙事学的理论范畴内展开的。

叙事学与电影分析叙事学的定义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叙事学就是关于叙事的科学。

它作为研究叙事形式和叙事结构的科学崭露头角,继而以研究叙事的方法独领风骚。

叙事是指在时间和因果关系上意义有着联系的一系列符号再现。

同时,叙事可以由各种符号媒介构成。

简言之,叙事学就是对理论和系统的研究,也是对文本或者电影的叙述结构的研究。

不论是口头的或书面的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或材料的有机混合,对于任何材料都可以进行叙事研究。

本文以在第81届奥斯卡奖中包括最佳影片在内一共获8项大奖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为例进行叙事理论分析。

三条主线,多种叙述手法这部电影的情节扣人心弦,节奏张弛有度,让人们从一个又一个问题中逐渐摸清线索,解开谜团。

影片结构严谨,层层相扣,耐人寻味。

故事是由三条主线逐层展开的,这其中夹杂着倒叙、插叙、顺叙等各种创作手法。

电影初始是第一条主线,男主人公杰玛在警察局遭到严刑拷问。

继而切换到第二条主线,他参加了一个《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节目。

第三条主线则是在节目答题过程中通过倒叙手法所展示的杰玛、其兄舍利姆以及拉提卡的成长经历。

电影巧妙地把杰玛不同寻常的悲惨人生经历与他在场上的答题结合在了一起,警局逼供、现场答题和童年回忆这三条线索交叉前进,推动故事进程,细致地展现了他从小到大的人生历程。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影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影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它以其真实而残酷的描绘,让
观众对贫困和命运的无奈感到深深的共鸣。

首先,影片的情节设计非常出色。

通过主人公贾马尔的回忆,观众得以了解他
是如何从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一名百万富翁的。

影片穿插着过去和现在的故事情节,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之中。

贾马尔在童年时期的贫困生活、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经历,以及他在成年后追寻爱情和财富的故事,让观众在情感上得到了极大的共鸣。

其次,影片的拍摄手法也非常出色。

导演通过精彩的镜头运用和剪辑,将印度
的贫民窟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可以感受到那种拥挤、肮脏和贫困的生活环境,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和渴望。

影片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人心,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影片的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

主演德夫·帕特尔在片中的表演非常自然
和真实,他将贾马尔这个角色演绎得深入人心。

观众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对财富的渴望。

配角们也都表现出色,让整部影片更加生动和真实。

总的来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

它不仅仅是一
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思考和共鸣的作品。

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贫困和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爱情和财富的渴望。

这部电影让人深思,也让人感到震撼。

强烈推荐观众观看。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拍摄赏析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拍摄赏析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拍摄赏析摘要:这部电影以印度底层贫民窟为背景,倒述的叙事手法展开,主要运用了交叉蒙太奇手法。

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技巧;蒙太奇手法两个星期前,看了一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感觉这部电影拍得非常不错,内容感人,拍摄手法也很好,整个构思结合的很完美。

这部电影是由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所指导的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反映印度底层社会人民生活的电影。

影片中采用了大量的拍摄电影技巧。

这部电影以印度底层贫民窟为背景,倒述的叙事手法展开。

影片主要运用了许多蒙太奇手法,分出三条线索,即节目中、回忆童年、现实里。

影片以男主角贾马尔参加一档《谁能成为百万富翁》的综艺节目开始,贾马尔只要再回答一个问题,便可成为巨额奖金得主,眼看成功就要到来,贾马尔却被警方已在节目中作弊为由逮捕。

影片第一个镜头便给了男主角贾马尔一个脸部特写,贾马尔脸前,一阵烟雾缭绕,将他与审讯警察隔绝开来,表示两个人不同的身份和立场。

转而给了审讯警察一个脸部特写,警察的脸上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表情,贾马尔则一脸的茫然。

伴随警察的一声耳光声切到一个字幕,向观众抛出一个问题:“他的成功是因为什么?”布下线索。

然后,一堆钞票的画面与节目现场交叉出现,展现巨额奖金的节目与金钱的诱惑,此时背景出现类似倒计时的声音,寓意着《谁能成为百万富翁》节目的开始,巨额的奖金一步步接近贾马尔。

导演运用聚焦的灯光在贾马尔与主持人脸部特写之间来回切换。

然后,揭示着节目背后的黑暗,现场节目里主持人的问题与男主角有关问题的回忆、警局的画面开始交织出现,在警局的场景中贾马尔被吊着的镜头作为两个警察的对话的前景出现,贾马尔是两人谈话的中心。

贾马尔与警察的特写对话中双方互为画面的前景给人一种压迫感。

在警察把贾马尔从水中拉出和两个警察谈完话准备用电折磨贾马尔的画面,导演都是从房顶向下俯拍的这就渲染了贾马尔的悲惨。

之后节目问题与贾马尔的回忆穿插出现。

第一个回忆是贾马尔小时候和哥哥同伴在玩球的场景,片中警察追逐一群孩子时,影片背景音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快节奏的鼓点与追赶的步伐一致,不会让人觉得枯燥。

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叙事风格的分析

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叙事风格的分析

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叙事风格的分析作者:孙若晨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04期摘要: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由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所执导的一部影片,电影讲述来自贫民窟的印度街头少年贾马勒参加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经历。

这部影片带给观众一个愉快满足的电影旅程。

本文就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叙事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叙事风格;分析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独特叙事风格《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作为一部有着独特风格的电影,其反应了杰玛在贫民窟中的艰难生活。

电影不仅将印度贫民的悲惨生活极为真实的反映出来,而且还对人该如何在逆境中对自己的梦想进行不懈的追求做了突出的表现。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叙述的过程中采用了独特的模式以及不同的观点,这种结构上的丰富则使得电影的主题有了深刻的现实性。

正是这种不同于一般的叙事风格给读者心灵上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独特叙事风格的表现只有将叙事和奇观进行很好结合,才能造就一部优秀的电影。

叙事,就是对具有因果关系的,发生在一个时间和空间里的事件进行讲述。

而这个事件通常是发生于一个状态,但是在各种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下,最终变成了另外一个新的状态。

在电影中,创作者所选择的场景是,一种有奖竞猜的电视节目的场景。

因为电视节目是大家所耳熟能详的,所以电影里的场景也自然一下子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电影在总体上采用的是插叙和倒叙的讲述方式。

前后横跨十五年的时间,展示了三个主人公不同的成长过程。

电影在一开始的序幕中就使用了倒叙,接着再后面的叙述中电影采用插叙的方式进行讲述,而且在讲述的过程中由三条线索共同推进。

虽然电影时间相对略长,而且各种线索,场景不停的交替变换。

但是并没有给观众带来混乱无序的感觉,而且三条不同的线索反而让观众觉得影片中所讲述的故事更加流畅更加自然。

在这三条不同的叙事线索中,有两条线索是为另外一条线索服务的。

在杰玛回忆过去的往事时,同时也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影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影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它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引人入胜
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观众的心。

影片讲述了一个贫穷却充满希望和勇气的少年穆克提,通过一场惊险刺激的游戏节目,最终获得了一百万美元的奖金。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财富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爱、命运和坚持的感人故事。

首先,影片的拍摄手法和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导演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精彩
的剪辑,将印度的贫民窟和繁华城市的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可以感受到贫穷与富裕之间的鲜明对比,以及主人公在这个世界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其次,影片的情感渗透力也是其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影片通过回顾主人公穆
克提的童年经历和成长过程,展现了他与家人、朋友和爱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爱与亲情的温暖,以及对于梦想和希望的坚持。

最后,影片对于命运和坚持的探讨也让观众产生共鸣。

主人公穆克提在贫困的
环境中艰难成长,却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从不放弃,最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这种对于命运的挑战和对于梦想的追求,让观众在电影中找到了自己的共鸣点。

总的来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通过真实的故事
情节和深刻的情感渗透力,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观众在影片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贫穷与富裕之间的巨大差距,更能从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中找到自己的感动和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活、爱和坚持的感人故事。

强烈推荐给所有观众。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在污泥里找到的童话浅析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主题和配乐摘要:英国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从一个来自孟买的贫民青年因为寻回爱情而参加了一档“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节目的情况下,讲述了他传奇而深刻的成长经历。

清晰而富有创意的叙事结构及暧昧而引人思考的细节耐人寻味,超强节奏感及凸显民族风情的配乐令人享受其中。

关键词:叙事信念爱配乐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部残酷、悲壮而又投射着灿烂阳光的平民史诗。

而这似乎是应运而生的,在那时金融危机的愁云惨淡中,人们正需要这样的励志情结带来久违的关于梦想成真的感动。

尽管是一种虚幻影像的自我满足,但那份翘首期盼的执着信念,正是影片的魅力之所在。

一.流畅多变的叙事艺术对于电影的主导体制而言,叙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可以区分出叙事学的两大倾向,其中一种是更关注叙事过程和陈述活动。

对于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叙事无疑是最出彩的部分。

利用知识问答的形式使本片的叙述紧凑明晰。

一条线是逼供现场,另一条是录像里问答过程回放,主人公的回忆主线则把两者粘合到一起——回忆是答案的来源,不论对答题还是审问。

而在整部片子当中,大量跳切镜头的运用,给观众以动感冲击,很好地配合了导演试图营造的快节奏叙事氛围。

对于一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场面及明星的作品来说,叙事的紧凑度对受众的接受度尤为关键。

如果说片子前一小半是用快速叙事和贾马尔为何能答出问题来吸引观众的话,在解完两三题,观众明白导演意图之后,继续牵动他们的是几位人物的命运如何走到当下,会何去何从,而这要归功于导演叙事的扎实度。

就是说,叙事并不纯粹以问题答案为导向,那些“闲笔”的存在使人物更丰实,片子也在诸多细节里获得更多向的意味。

如,录像中主持人提到的第一个问题:1973年的动作电影《囚禁》的主演是谁?杰玛回忆小时候为了得到阿米达·巴彻的签名,自己跳进粪池的经历。

又如,第三个问题:宗义中描述的罗摩神右手握着什么?因为宗教冲突,杰玛的母亲死了。

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电影是在朋友的介绍下看的,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觉得很新鲜,后来觉得它的确有不同凡响之处,我深深被导演的匠心独运之工所吸引,被电影本身深刻的思想及艺术魅力所感染。

它获得奥斯卡奖的确名副其实,我虽不知道评委以何种理由让它夺得奥斯卡奖,但就我个人而言,这部电影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结构。

这部影片的结构顺序,不可以简单按照文学里文章的顺序介定为倒叙或插叙,它既有倒叙,插叙还是线型结构,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两条交叉的曲线,中间有许多的重合点。

影片一开始就播放男主人公被抓到警察局,严刑拷打的镜头,紧接着我们看到了主人公所讲的故事。

他参加了游戏问答节目,《百万富翁》,答题很顺利,在答至最后一题时,被主持人怀疑作弊,在警方的拷问下,他道出了一段段与题目相关的往事。

这是倒叙,而答题时插入的往事就是插叙,从第一道题开始到最后一道题目,中间插入的故事又完整地构成了主人公的一生。

说它是双线型,第一条线是节目《百万富翁》答题,第二条线是主人公的故事,和两条线相互交织,贯穿整部电影,从而让观众感受影片独特的结构,也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待。

这种特别的艺术结构,在国内很少见。

以《英雄》和《疯狂的石头》为例,它们虽然在国内很受欢迎,但是影片的结构很乱,没有一个完整的结构,把作品的价值及意义掩盖了。

第二,爱情。

爱情在整部影片里显得很珍贵。

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从小就认识,用中国话说就是青梅竹马,他们曲折的爱情让人看了心酸。

我们都不会忘记拉提卡的那回眸的一笑,也不会忘记杰玛忧伤的眼神和痴痴地等待,此刻我们的心都被电影牢牢地牵扯。

当舍利姆松开卡提卡的手时,小小的杰玛就没有忘记去寻找她,后来短短的相聚又让他们的爱情陷入危险,当杰玛再次找到拉提卡让她跟他走时,她却觉得他们的爱情无处可逃,最后舍利姆放了拉提卡,他们终于在一起。

不知导演是不是爱情理解很深刻还是演员技术高超,我总觉得这部电影里的爱情能打动人心,没有甜言蜜语,没有鲜花与拥抱,没有海誓山盟,没有激情与浪漫,只有超越时间,空间的绵绵的相思,不可言说的痛苦,这样的爱情更能激起人们灵魂深处的火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风格和镜头语言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步充满意境美的片子,影片充分显示了东方的情调与文化内涵,因此我认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应该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度电影。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影片在拍出来以后,在印度的电影市场和中国的市场上引起很大大的反响,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反映印度底层真实生活的缩影。

他主要讲贾马尔和拉蒂卡两个生活在贫民窟的孩子的成长故事,故事是感伤,=的,但是也宣扬着渴望自由,不屈于命运的安排而奋力反抗,最后获得自由,获得幸福。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高二,第一次看完以后很受感动,很喜欢这部片子的风格。

这次要写影评的原因,又找到这部片子仔细的看了两遍,觉得这部片子与当今许多商业大片不同,是一部很值得回味的影片。

下面,我将从影片的叙事风格和镜头语言运用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部影片,谈以下自己对这部影片的见解。

一、影片的叙事风格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讲述的是贫民窟的三个孩子之间的成长经历。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影片,是贾马尔参加“谁想要成为百万富翁”这个节目而展开的。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以为只是纯粹讲一个穷小子参加这个节目而成为百万富翁的影片。

如果真的是这样子的话,那么这影片是一部普普
通通的影片了。

然而导演是一个很有创新性思维的人,很会讲故事,回忆与现实相互穿插,节目回答的问题也设置得很巧妙,都是按照贾马尔的经历来放置。

他以贾马尔参加这个节目来回忆他从小到大的故事,这故事有喜有悲,当然悲的分量比较大,结局还算美好的。

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这里,不得不说,这个导演是个了不起的人。

从叙事上来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影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方式来叙述的。

如果在以第三人称方式叙述的影片中出现意识流的闪回镜头,则会显得很客观,可以让受众带着自己的目的去体会影片中的内涵和深层意义。

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影片中,不止一次的出现了在贾马尔的自述下的自己主观意识的闪回镜头。

这种方式虽然与第一人称叙述的电影有些不符,但并没有给人凌乱的感觉,观众也没有因此感觉到不顺畅,这或许与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有关,影片所要表达的是三个人由于性格原因和社会背景走上不同的人生路,最后的结局也不同。

因此,在贾马尔作为主人公,时而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下插入自己回忆的镜头,显得更加客观、合理。

二、影片中镜头语言的运用
1、影片的色彩
影片中让人影响深刻的是印度的自然美景,在展现印
度的自然美景的时候,自然的色彩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影片中给人影响深刻的是那大片大片的绿。

绿色的田野和山川,给人一种宁静、质朴的感觉,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

这抹绿色也在透露着对新环境的好奇和对新生活的憧憬。

除了绿色的广泛运用以外,傍晚金黄色的霞光的运用也充分的展现了自然的美景。

2、影片中光效的运用
影片在室外拍摄的时候,多用了自然光效,而在室内拍摄的时候,则多运用了戏剧光效。

在置身自然的时候采用自然光效,充分地体现了自然的美景和导演遵从自然的意图。

如两兄弟坐在火车上所看到的自然景色,运用的就是自然的光效。

在戏剧光效的使用上,多用于室内。

这片中,戏剧光效多处应用颜色中的吸光—黑色。

用这种光既可以反映片中人物的所处环境气氛,也可以暗示剧情的下一步变化。

可以说,黑色可以影响观众的心跳频率。

如贾马尔和拉蒂卡躺在一张床上聊天的时候,然而,下一步,他们就要面临另一个分离了。

灯光打在人物的脸上,可以更加详细的刻画出人物的表情与心理。

这种光效的使用,不仅刻画了人物的表情和心理,而且还暗示了贾马尔和拉蒂卡之间的感情之路不会他们想象得那么顺畅,真正在一起之前必然经历种种分离。

此外,马曼说话,让萨利姆叫贾马尔来并挖掉他的眼睛的时候,
此时灯光只打在马曼的脸上,部分阴影随之打在他的脸上。

这样的灯光效果显示马曼的心狠手辣和无情,显得马曼的形象黑暗丑陋。

此时,光效的运用已经融入到了影片的叙事当中。

3、影片的空间构图
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两个空间形态,一个是开放的自然空间,分量比较少;另一个则是封闭的室内空间,占的比重比较大。

在拍摄自然的时候,导演展示出了一个开放的自然空间。

与开放的自然空间相比,导演在拍摄室内的部分,展现出来的则是一个封闭的室内空间。

如贾马尔参加“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个节目,就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一方面我们可以感受到现场的紧张气氛,另一方面有可以跟随贾马尔回忆他的过去,从而让观众很好地融入镜头里去。

4、影片中镜头的运用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影片中很多镜头的运用给我的影响比较深刻。

如景深镜头和慢镜头的运用。

在景深镜头的运用上,在寻找拉蒂卡的长镜头里,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景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在一个大景深,贾马尔在一个贫民窟里寻找拉蒂卡;然后在一个中景深镜头里,贾马尔不停地快步走;最后是一个近景深镜头
里,我们看到的是贾马尔的面部表情。

这么景深镜头结合起来,就可以知道贾马尔寻找拉蒂卡的艰辛,可以体会到他寻找拉蒂卡的心情是多么的迫切和坚定。

除此以外,影片中景深镜头运用较多的是在路上,近景、远景和中景三个镜头之间的变化。

在皮拉街里,贾马尔和萨利姆从画面的远处走来,越来越近,这时镜头已经完成了从远景到近景的转换,同时机位不动,镜头随着人物的移动而转动,人物越走越远,镜头随着他们的移动而移动,转移到那些妓女和嫖客的互动上,镜头完成了从近景到远景的转换,起到了交代环境的作用。

在慢镜头的运用上,最明显的是他们逃跑中,贾马尔和萨利姆都跳上了火车,而拉蒂卡却未能坐上火车的时候。

在这里慢镜头的运用,深刻地表现出了拉蒂卡的无奈和贾马尔的无奈和痛苦。

这时候,我们的感受和他们两个是一样的。

除此以外,影片中的慢镜头多运用于回忆性的场景中,如在VT火车站那里,贾马尔在火车里看着拉蒂卡,而拉迪卡就用了慢镜头。

在回忆性的场景中运用慢镜头来表达,能表达出一种历史的感觉,对抒发人物心中悠长的情怀和情绪,具有很好的效果。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片子,从叙事风格以及表现方式来看,都具有浓重的东方印度色彩,所以我认为这部影片可以作为印度电影的代表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