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桂枝汤_和_麻黄汤_药后啜粥与否的思考_王键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温课】

关于“桂枝汤”和“麻黄汤”药后啜粥与否的思考

王键旋

摘要:太阳表证以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为代表。二者同为汗法,但其辨证不同,煎服方法也就有所差别,桂枝汤服后,需要啜热粥,以助药力,而麻黄汤则不需要啜粥,这与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两个病证的病因病机、病位体质、治法方药等方面有关。

关键词:桂枝汤;麻黄汤;辨证;啜粥;中医调护学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1.01.009

文章编号:1003-

8914(2011)-01-0018-02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伤寒论》载方112首,被誉为“方书之祖”,书中辨证论治精当,理法方药齐备,煎服方法独特,非常重视方剂的煎法与服法,

往往在每首方后不惜篇幅进行详细的论述。太阳病篇中就以桂枝汤和麻黄汤这两首方剂为代表。《伤寒论》

桂枝汤方后明确指出:“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麻黄汤煎服法的论述:“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麻黄汤和桂枝汤相比,其服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异同,相同方面:①温覆取汗。桂枝汤和麻黄汤在发汗时均采用了此方法,

此为汗法的最重要技巧。②发汗程度的要求。二者皆要求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不同方面主要在于辅助发汗方法:麻黄汤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而桂枝汤则需要啜粥。

桂枝汤和麻黄汤同为汗法,施护要求却有一些不同,太阳病证是机体在感受外邪后所表现的各种功能状态,

该状态受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和部位的影响而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倾向性;而体质差异、感邪轻重等因素的诸多变化,又使这种总体变化形成种种差异。因此桂枝汤和麻黄汤的辨证不同,煎服方法也就有所差别,为此,笔者试作探析如下。1

从病因病机分析

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是太阳表证的两个主要证型,均以发热、头痛、恶风寒、脉浮为基本症状,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致。但中风证基本病机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唯其出汗,又称为表虚证,

吕檬村曰:“卫强故阳脉浮,营弱故阴脉弱,卫本行脉外,又得风邪相助则其气愈外浮,阳主气,风为阳邪,阳盛则气易蒸,故阳者,热自发也。营本引脉内,更与卫气不谐,阴弱者,汗出也。

”[1]

阳虚阴弱是感受风寒的前提条件,即正虚邪侵,卫气为风寒所袭,失于固密,营阴不能内守,泄露于外,其恶寒较轻(恶风),因此,

太阳中风的病因主要是风寒外袭,以感受风邪为主。伤寒证的基本病机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

脉浮紧为特点,唯其无汗,又称表实证。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使人表闭无汗,卫阳必郁,而且营阴郁滞,从而使太阳经气运行受阻,待阳气郁闭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热,其恶寒较重,因此,太阳伤寒的病因以外感寒邪为主。

明代医家方有执依据孙思邈的三方分类,大加修订《伤寒论·太阳篇》,提出“三纲鼎立学说”,为卫中于风,

以桂枝汤为纲;营伤于寒,以麻黄汤为纲;营卫俱中风寒,以大青龙汤为纲,并将类方类证分别附于各方证条下

[2]

。但对这种分类方法,笔者认为不是很合理。

风伤卫: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卫餍阳气,风邪侵犯摄卫而主表的太阳经,物从其类,故有风伤卫之说,但这并不等于说风只伤卫,而不伤营,事实上“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伤人,多兼挟其他邪气,且营卫相随,

故风伤卫必定伤营。寒伤营: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寒邪侵犯统摄荣卫而主表的太阳经,物从其类,

故有寒伤营之说,但这并不是说寒只伤营而不伤卫,实际上寒邪伤人必兼风邪,

且营居脉中,卫居脉外,伤营时必定伤卫。由上可知太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太阳伤寒,宜与麻黄汤,二者均是感受风寒,营卫失调所致,只是所感受的风邪和寒邪比重不同,太阳中风以感受风邪比重大,主要伤于卫分,而伤寒证以感受寒邪的比重大,主要伤于营分。

感受邪气比重和病位不同,其煎服方法自然也有所不同,服桂枝汤后须臾,当饮热稀粥一小碗,以助药力,出汗,病乃悉去。称此“似邪去汗自止”。营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进入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桂枝汤

·

81·光明中医2011年1月第26卷第1期CJGMCM January 2011.Vol 26.1

服后啜粥借谷气来补充津液汗源,防发汗致营阴不足。而麻黄汤为峻汗之剂,为防过汗伤正,不需啜粥。2从病位体质分析

太阳表虚证与表实证均为外感风寒,近代大多认为“太阳中风证多见于平素体质较差、肌腠不固之人,这些人对风邪较为敏感,因而体现出风邪的致病特点,风性开泄,腠理疏松,汗液外泄,故而汗出,恶风,脉浮缓,偶感风寒,常易患病……太阳伤寒证多见于平素体质壮实、腠理固密之人,这些人对寒邪较为敏感,寒性收引,凝滞,腠理致密故无汗、头身痛,恶寒,脉浮紧。故常在感寒较甚的情况下发病……”。肌腠致密与腠理疏松是太阳伤寒证和太阳中风证内在的根本的发病原因,故太阳中风亦称之为表虚证,太阳伤寒亦称之为表实证,从辨证的角度而言,以汗出与否最为重要,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误用之则变证丛生[3]。因此麻黄汤不需啜粥,避免发汗太过,桂枝汤则需啜粥资胃气,以助药力。

3从治法方剂分析

3.1桂枝汤的功效桂枝汤的功效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麻黄汤的功效为“辛温发汗,宣肺平喘”。而从病位来说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相比更深一层,从所属脏腑来看,麻黄汤证在肺,治疗目的以宣肺为主;桂枝汤证在脾胃,治疗目的在于补脾胃[3]。正如《灵枢·营卫生会》篇云:“营卫出于中焦”,营卫之气均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他们的盛衰及和谐与否与脾胃运化功能关系密切,故桂枝汤营卫不和之表虚自汗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脾胃功能的不足。所以桂枝汤的根本是补脾胃而祛外邪。

3.2桂枝汤属于辛甘温之剂由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组成。其中桂枝与甘草组合为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芍药与甘草组合为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二方合用则阴阳并补,姜、枣则益脾和营卫,正如成无己所说:“桂枝同姜、枣,不特专于发散,以脾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尤在泾指出:“生姜、大枣、甘草相合,补益营卫,亦助正祛邪之用也”。在脾胃强健,气血充沛的基础上,用桂枝通调卫气,则腠理开而汗出邪去;用芍药收敛营气,则营内守而不致过汗伤正。营卫和而腠理开合有度,腠理开而发汗祛邪,邪去则腠理合而汗自止。因此桂枝汤除了具有解肌祛风的作用外,还可调补中焦,强壮胃气[4]。

外感表虚证本可一汗而解,而仲景思维缜密,不忘顾护胃气,用姜、草、枣组合犹恐不及,更在服法上另立新意:“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利用谷气入胃,使中焦气盛,而助药力使外邪一汗而解,可防邪气久羁,损伤脾胃之气。正如《医宗金鉴》所说:“……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稍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清代名医王旭高说得更明了:“桂枝本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充胃气以达于肺,肺主皮毛,汗所以出,是渍形以为汗也[5]。”

3.3麻黄汤之分析麻黄汤属于辛温发汗之峻剂,由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组成。《医宗金鉴》说:“名曰麻黄汤者,君以麻黄也。麻黄性温,辛而苦,其用在迅升;桂枝性温,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寒证有余,故主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以桂枝,制节之师也。杏仁之苦温,佐麻黄逐邪而降逆;甘草之甘平,佐桂枝和内而拒邪。饮入于胃,行气于元府,输精于皮毛,斯毛脉含精,溱溱汗,在表之邪,必尽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热顿解,不须啜粥借汗于谷也……此欲急于达,少缓则不迅,横散则不升矣。然此为纯阳之剂,过于发,如单刀直入之将,用之若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故可一而不可再”。

可见麻黄汤宣肺发汗以解表之力比较强,麻黄汤中麻黄的作用主要是开因寒而郁之腠理,而需要桂枝升浮阳气以达表,助麻黄驱邪,使汗出邪去,而不可过汗,古人云:“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即说明有一分表证,机体便会调动一分阳气去驱邪,里阳也就少了一分,自然也就会有一分恶寒,汗出过多则恐里阳无以为继而变生他病,因此麻黄汤服药后只需温覆,不需啜粥,以防过汗。

4结论

桂枝汤和麻黄汤同为汗法,但其辨证不同,煎服方法也就有所差别,太阳中风以感受风邪比重大,主要伤于卫分,桂枝汤证在脾胃,治疗目的在于补脾胃,而伤寒证以感受寒邪的比重大,主要伤于营分,麻黄汤证在肺,治疗目的以宣肺为主,桂枝汤服后啜粥借谷气来补充津液汗源,补脾胃而祛外邪,防发汗致营阴不足。而麻黄汤为峻汗之剂,为防过汗伤正,不需啜粥。

参考文献

[1]区永欣,王洪琦.卫气病理生理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1998,27(12):10.

[2]萧佐桃,唐众瑞.《伤寒论》方的临床应用(续)[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15.

[3]郭爱鱼,王玉明.《伤寒论》汗法刍议[J].河南中医,2003,(2):

22.

[4]肖相如.“解肌”是运用桂枝汤的基础析义[J].辽宁中医杂志,2004(9):35.

[5]晋献春.桂枝汤功用刍议[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7.

(本文校对:庞春渝收稿日期:2010-05-08)

·

91

·

光明中医2011年1月第26卷第1期CJGMCM January2011.Vol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