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动力学”大揭秘6:斜率动力系统(上篇)

合集下载

缠论全部108课原文系统梳理总分类

缠论全部108课原文系统梳理总分类

缠论全部108课原文系统梳理总分类【均线篇】缠论第1课:不会赢钱的经济人,只是废人!缠论第2课:没有庄家,有的只是赢家和输家!缠论第3课:你的喜好,你的死亡陷阱!缠论第4课:什么是理性?今早买N中工就是理性!缠论第5课:市场无须分析,只要看和干缠论第6课:本ID如何在五粮液、包钢权证上提款的!缠论第7课:给赚了指数亏了钱的一些忠告缠论第8课:投资如选面首,G点为中心,拒绝ED男!缠论第9课:甄别“早泄”男的数学原则!缠论第10课:2005年6月,本ID为何时隔四年后重看股票缠论第11课:不会吻,无以高潮!缠论第12课:一吻何能消魂?缠论第13课:不带套的操作不是好操作!缠论第14课:喝茅台的高潮程序!缠论第15课:没有趋势,没有背驰缠论第16课:中小资金的高效买卖法【心态篇】缠论第23课:市场与人生(心态篇)缠论第34课:宁当面首,莫成怨男(心态篇)缠论第42课:有些人是不适合参与市场的(心态篇)缠论第80课:市场没有同情、不信眼泪(心态篇)缠论第94课:当机立断(心态篇)缠论第95课:修炼自己(心态篇)缠论第96课:无处不在的赌徒心理(心态篇)缠论第105课:远离聪明、机械操作(心态篇)【缠论自身体系的介绍】缠论第19课:学习缠中说禅技术分析理论的关键(缠论自身体系的介绍)缠论第30课:缠中说禅理论的绝对性(缠论自身体系的介绍)缠论第52课:炒股票就是真正的学佛(缠论自身体系的介绍)缠论第81课:图例、更正及分型、走势类型的哲学本质(缠论自身体系的介绍)缠论第84课:本理论一些必须注意的问题(缠论自身体系的介绍)【中枢、走势类型和买卖点篇】缠论第17课:走势终完美。

(中枢、走势类型和买卖点篇)缠论第18课:不被面首的雏男是不完美的。

(中枢、走势类型和买卖点篇)缠论20课: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级别扩张及第三类买卖点。

(中枢、走势类型和买卖点篇)缠论第21课:缠中说禅买卖点分析的完备性。

(中枢、走势类型和买卖点篇)缠论第35课:给基础差的同学补补课。

缠中说禅动力学(最正规线段法,成交量法,中枢震荡法,井操作法)

缠中说禅动力学(最正规线段法,成交量法,中枢震荡法,井操作法)

本ID这个马甲,就准备活动2年,到了就退市,所以各路伪大小牛人就先休息两年,等本ID不玩了,你们再出来。

最后要说的是向本ID讲过的课程,第四课要好好看,真能当下用了,彻底闹明白,那就是说至少掌握了:分段、中枢、区间套、递归、走势当下分解、级别。

相当于可以上初一了。

至于第五课那是高级课程的开篇指引,就相当于一门课程的前言,当然也是要好好看看的了。

纯从形态入手,根本无法在当下判断线段的结束,这点当年缠君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就是单纯用形态学无法抓住第一买卖点,但形态又是构造整个缠中说禅理论的根本,没有形态哪来的中枢,没有中枢哪里会有背驰,所以没有形态的理论分析即使动力的再牛也动力不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单纯研究MACD、成交量之类的动力学技术分析人士无法长期战胜市场的根本原因。

真正科学的分析态度应该是多层次的,这种多层次不单单是指形态上的区间套多层次,或者动力系统上的成交量、MACD多层次,而是一种更大视角里的多层次,将形态的根本与动力的当下相互配合,这种配合必然是有机的结合,而非无机的拼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立于当下,但又出于当下!1:中枢震荡预判的作用及解盘、大盘走到今天这个样子,其实意义已经不大了。

昨天本ID说了前天做空的理由,就是离开中枢后,中枢必然会对其有一个回拉作用。

目前从2916下来,已经在目前位置之上一点形成了一个一分钟级别的中枢,中枢的区间为(2861,2881),这里讲一个预判的方式,一般来说围绕中枢的震荡都具有对称性,目前在中枢形成后的这次震荡还不能判断已经结束,但我们知道他的起点在2893点,距离中枢的中轴线位置即2871的位置有22点,如果围绕中枢的震荡具备一定对称性的话,那么可以预判的就是下面的低点约为2849点,这也正是全天的最低点。

但是如果走势大大偏离了这个震荡的中轴在震荡中显示出严重的非对称性,就要密切的关注回抽的时候很有可能构成三卖或者三买,大家多看看图,就能发现,三买和三卖多是由非对称性中枢震荡形成后形成的。

缠论级别 图文并茂 single

缠论级别 图文并茂 single

缠论学习路径--single缠论的学习步骤:1.形态学(目的-几何化走势)2.动力学(判断走势完美和延续)形态学:学习步骤1.k线包含处理2.分型3.笔4.线段5.中枢6.走势类型7.三个买卖点以及三级联立买卖点关系8.级别和同级别分解9.背驰10.走势的各种级别分解以及走势多义性和非同级别分解学习缠论最先应该先反复阅读原文1-20课4次以上精读线段划分20次细读走势多义性和同级别分解20次缠论的目标:就是寻找参考点,分类走势,分解走势,将走势分解成一段一段的,为自己的操作找到相应的买卖段缠论的核心是,走势必完美,和级别。

递归的数学思想,是走势长大的数学依据。

线段之前的定义:要自己反复学习接下来讲解走势走势分解和级别,以及生长过程,三类买卖点一段一段的走势,一点点长大,级别也是从0级长大到1f级别,,,每个箭头都是1f线段,就是0级这些都是1f走势类型,理由都是由至少三段重叠这些都是1f级别的趋势走势类型级别的生长,就好比人的年龄,刚受精的时候就是个受精卵,,是没有年龄的,经过怀孕长大,股票就是走势长大(怀孕就好比1f的线段组成的经过---需要很多的笔来构建,就好比人的怀孕不断发育一样),,,生下来来,就形成了0岁,0级别就是刚生下来,,,不足一岁就只能用0岁来代替了,,,,然后一年后我们长大成为一岁,,,股票经过三次有重叠的线段后,就长大成为了1f级别,,,然后不断这样生长,人一年又一年就长大到了 1岁 2岁3岁。

而股票经过不断走势生长,也长大到了 1级,2级 3级 4级 5级6级,,,我们一般取名字(1f级别,5f级别,30f级别,日线级别,周线级别,月线级别,季线级别,年线级别)显然上面这个就是级别长大的过程了是理想化所有都是3段的情况哈主要讲解级别的长大的过程一句话就是本级别走势由至少3个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简单总结就是中枢的级别就是走势的级别!!!!!!然后缠论就是不断重复这样的走势,,,这就是缠论里面的讲解叫做自同构性,,,,就是不断这样的结构不断出现,,,,就像是DNA一样三个买卖点和走势的三级联立分析小转大背驰转折定理9段扩展后的中枢区间画法。

缠论学习笔记

缠论学习笔记

缠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缠论中的级别和能量转化思想可以应用于人际关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缠论中的辩证法思想可以应用于自我成长中,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弱点和优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提升。
缠论在职业选择中的应用
缠论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缠论在自我成长中的应用
缠论与投资心态的调整
缠论的结构和形态是由走势图上的转折点、中枢和背驰等构成的,更注重判断走势的结构和形态。而其他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RSI等更注重价格的波动和趋势判断。
详细描述
06
缠论的哲学思考与运用
缠论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
缠论中的相互转化思想
缠论中的质量互变思想
缠论中的辩证法思想
缠论中的分型、笔、段等概念可以应用于职业选择中,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职业环境,做出更好的职业规划。
要点一
要点二
动能
股价的涨跌速度和幅度是反映市场动能的重要标志。当股价上涨时,动能增加,反之则动能减弱。在缠论中,通过观察动能的强弱可以判断走势的持续性和可能的反转点。
量能与动能
均线
均线是反映市场平均成本的重要指标。在缠论中,均线被用作判断市场趋势的重要工具。一般来说,短期均线反映短期趋势,长期均线反映长期趋势。当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时,市场处于上升趋势,反之则处于下降趋势。
在一段时间内,股票或指数的变动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在一段时间内,股票或指数的变动呈现出上下振荡的走势。
级别:在缠论中,级别是指走势的尺度,即观察和操作股票或指数变动的单位时间周期。分笔级别:最小的级别,由每笔交易的价格和成交量组成。1分钟级别:以每分钟为时间周期的走势级别。日线级别:以每日为时间周期的走势级别。周线级别:以每周为时间周期的走势级别。月线级别:以每月为时间周期的走势级别。年线级别:以每年为时间周期的走势级别。

缠论解析

缠论解析

顶底分型
顶分型:三根经由包含处理的连续K线,若中间那根K线的高点 最高,那么这种组合形态就叫顶分型。
底分型:三根经由包含处理的连续K线,若中间那根K线的低 点最低,那么这种组合形态就叫底分型。
顶分型


顶分型是上涨过程将出现转折信号。 一只股票如果连顶分型都没有出现, 就不应当急于卖出。同样在强势行 情中第一次出现的顶分型,如果形 态上不十分强烈,那么一般情况下 可能是中继顶分型,不会立即导致 行情向下转折。但如果是第二次或 者三次连续出现顶分型,就必须特 别小心了。
底分型
底分型是下跌过程将出现转折信号。 一只股票如果连底分型都没有出现, 就不应当急于买出。同样在强势行 情中第一次出现的底分型,如果形 态上不十分强烈,那么一般情况下 可能是中继底分型,不会立即导致 行情向上转折。但如果是第二次或 者三次连续出现底分型,就必须重 点关注了。


中继分型示例
顶底分型的原理
E
F
G
H
包含处理的顺序
进行K线包含处理时,必须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即先合并前面的, 再依次合并后面的,否则就可能发生错误。
而且要注意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也就是说第1,2根K线是包含关系, 第2,3根也是包含关系,但是并不意味着第1,3根就有包含关系。因此在K线 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跟K线的包含关系确 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3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 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处理。
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 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用最标准的已经包含处理的三根K线模型:第一根K线的高点, 被卖分力阻击后,出现回落,这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K线的上影线部分或者第二根K线的下影 线部分,而在第二根K线出现了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个高点显然与第一根K线的高点中出现 的买的分力,一定在小级别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至少制造了第二根K线的上影部分。最后第 三根K线再次继续一次买的分力的攻击,但这个攻击完全被卖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成为一个 新的高点,在小级别上,大致出现一种第二类卖点的走势。 由上可见,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中枢,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里较量过程, 只是中枢用的是三个次级别。所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所以一个顶分型就这样出现了, 而底分型的情况,反之。 操作上不见顶分型,就没有顶;同理,不见底分型,就没有底。

缠中说禅动力学(最正规线段法,成交量法,中枢震荡法,井操作法)

缠中说禅动力学(最正规线段法,成交量法,中枢震荡法,井操作法)

本ID这个马甲,就准备活动2年,到了就退市,所以各路伪大小牛人就先休息两年,等本ID不玩了,你们再出来。

最后要说的是向本ID讲过的课程,第四课要好好看,真能当下用了,彻底闹明白,那就是说至少掌握了:分段、中枢、区间套、递归、走势当下分解、级别。

相当于可以上初一了。

至于第五课那是高级课程的开篇指引,就相当于一门课程的前言,当然也是要好好看看的了。

纯从形态入手,根本无法在当下判断线段的结束,这点当年缠君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就是单纯用形态学无法抓住第一买卖点,但形态又是构造整个缠中说禅理论的根本,没有形态哪来的中枢,没有中枢哪里会有背驰,所以没有形态的理论分析即使动力的再牛也动力不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单纯研究MACD、成交量之类的动力学技术分析人士无法长期战胜市场的根本原因。

真正科学的分析态度应该是多层次的,这种多层次不单单是指形态上的区间套多层次,或者动力系统上的成交量、MACD多层次,而是一种更大视角里的多层次,将形态的根本与动力的当下相互配合,这种配合必然是有机的结合,而非无机的拼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立于当下,但又出于当下!1:中枢震荡预判的作用及解盘、大盘走到今天这个样子,其实意义已经不大了。

昨天本ID说了前天做空的理由,就是离开中枢后,中枢必然会对其有一个回拉作用。

目前从2916下来,已经在目前位置之上一点形成了一个一分钟级别的中枢,中枢的区间为(2861,2881),这里讲一个预判的方式,一般来说围绕中枢的震荡都具有对称性,目前在中枢形成后的这次震荡还不能判断已经结束,但我们知道他的起点在2893点,距离中枢的中轴线位置即2871的位置有22点,如果围绕中枢的震荡具备一定对称性的话,那么可以预判的就是下面的低点约为2849点,这也正是全天的最低点。

但是如果走势大大偏离了这个震荡的中轴在震荡中显示出严重的非对称性,就要密切的关注回抽的时候很有可能构成三卖或者三买,大家多看看图,就能发现,三买和三卖多是由非对称性中枢震荡形成后形成的。

最新高手图解缠论(一个文档搞定缠论)-最全的缠论精华资料

最新高手图解缠论(一个文档搞定缠论)-最全的缠论精华资料

缠论之花将在市场中永远绽放如果你看懂了。

你有福了。

如果你看不懂。

那就挑灯夜战继续学习吧。

当该股走到0时,c和b比较发生背驰。

从macd指标可以明确判断。

我们看到黄白线的不创新高以及红柱子面积缩小。

当然我们还可以考察c的内部结构,利用区间套。

精确定位。

准确打击。

实际上当时c 的内部是一个1分钟的盘整背驰。

区间套就是多级别共振。

0点的确认宣告了一个标准的a+A+b+B+c 上涨走势类型的完美。

0点就是两个走势类型的分解点。

这是必然的。

0点后的走势就是盘整或者下跌了。

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当行情发展到1时01段内部一个1分钟盘整背驰确认1的低点的成立。

可以用1分图的背驰点去看。

不会有问题的。

当行情走到2时,由于12段内部盘整背驰。

确认了2的高点。

2点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没有创0点的高点,实际上是形成了高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

{低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存在于01段内的中枢里。

}2点的完美将01段内的小中枢扩展为大一点的中枢。

这就为23段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根据走势终完美。

01段的背驰段就是23段的走出是必然的。

这点是必须明确的。

3点的确认。

就是01 12 23 段构筑的中枢的盘整背驰。

加上23段内部的盘整背驰。

精确打击没有问题。

3点的意义。

就是如果它没有进入前中枢B 里。

将构成前中枢B的三买。

事实上它已经刺穿B中枢,三买没有了。

同时确认了前上涨走势类型的结束。

看到这里。

你可以联想到什么那?我来告诉你。

缠论里关于线段是否走完的标准就是要被另外一个线段破坏。

你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走势类型是否完成。

必然是被另外一个走势类型破坏。

就像线段破坏线段一样。

走势破坏走势。

0到3 的盘整完美走势类型,由于没有形成中枢B的第三类买点。

就确认了前走势的结束。

4点的背驰。

是由段内背驰造成。

如果看一分图,不难把握。

4点的意义。

就是将下跌以来的中枢。

进行了第三次的扩张。

使得随后的45段的下跌有了判断标准。

比较01段和45段下方的macd 并利用45段内的盘整背驰,确认5的低点。

《图解缠论》-书稿

《图解缠论》-书稿

《图解缠论》-书稿图解缠论核心理论由浅入深实战图解前言:股票市场存在100%安全的买点吗?存在100%安全无风险的交易系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100%安全的买点要剔除单边下跌的情况,100%安全无风险的交易系统要通过持续的操作将成本将为零。

缠论所探讨的,就是如何通过交易,将持仓成本降为零。

缠论,横亘于其他股票分析方法之外的理论系统,在理论中没有偶然、没有概率、没有随机,完全以逻辑、定义、推导的方式将任何走势图形分解,最终达到“阅读",而不是“分析”股票走势的境界。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缠论是一种语言,是将看似杂乱无章的股票走势翻译为可读文字的语言。

交易,反映为动作,就是买与卖,而股票交易最终要达成的理想化境界就是买点买、卖点卖,缠论的作用就是把买点与卖点,经过严谨的推导,精确的揭示。

而买点与卖点本身,构成了走势的各个关节点,所谓庖丁解牛,也就是把握住牛的整体结构,并将其拆解,顺着关节点下刀.股票操作理应是一种机械化的程序,但被机械化的不仅是程序,更是操作者自身,人的机械化才是真正决定操作成绩的关键因素,但在此之前,首先要有机械化的操作程序,本书的目的,就是给出机械化操作的编程语言。

缠论的原文,因为事先没有经过整体的编排,写的比较随意,造成了很多看似前后矛盾的地方,以及一些模糊的概念,更因为缺少实际图形的辅助,使学习者感觉晦涩难明。

其实缠论的学习只需要抓住两个重点就可以,一是整体性,通篇的阅读之后,需要站在理论系统全局的角度去理解;二是实践,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学习是不足以笑傲股市的,而事实上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往往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完整的缠论包含动力学与几何学两个部分,二者不一不异。

本书只涉及围绕中枢的股票动力学部分,笔与线段看原文就可以,那没有任何难以理解和模糊的地方。

而中枢部分最重理解,完全从定义出发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复杂而难以掌握,本书从最简单的“缠论之用”出发,由浅入深的逐步将中枢理论配合大量实际图例加以介绍,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初学缠论的操作中,以及学了很久但总有一些点没有突破的学习者提供辅助性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缠论“动力学”大揭秘6:斜率动力系统(上篇)
关于缠论动力的内容,在前面,跟大家分享过:均线、MACD 和BOLL 的动力系
统,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分享。

首先,在这里说一下,缠论原文中,也只是提了一下斜率,并没有深入的去讲解。

所以,关于斜率动力系统,是笔者个人的经验总结和理解;如果大家有自己的想法,也欢迎跟帖留言一起来讨论。

今天我们主要分享“斜率动力系统”上篇
关于斜率,顾名思义就是“倾斜的程度”也可以叫“倾斜的角度”
关于斜率的运用方式,大致有三种:1.趋势线斜率
2.乖离率斜率
3.角度线斜率
接下来,我们就把这三种斜率的大众方法,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因为很多同学,基础太薄弱,大众用法都没明白,再结合缠论,那简直是云里雾里了。

所以,明天下篇再讲缠论中的应用。

一、趋势线
趋势线可分为两类,分别为:1.趋势压力线:高点和高点相连,得到下一个高点
2.趋势支撑线:低点和低点相连,得到下一个低点
具体看图:二、乖离率
乖离率来源于均线,当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交叉后,分开的距离过大时,就会回调或反弹。

源于乖离率的运用也分为两类,分别为:
1.回调应用
2.反弹应用具体看图:三、角度线
角度线来源于江恩理论,在角度线中,把角度分成:1/8、2/8、3/8、4/8、5/8、6/8、7/8、8/8角度线的运用也分为两类,分别为:
1.压力监测
2.支撑监测
具体看图:压力监测支撑监测今天,介绍的这三种大众用法,也都是可以单独成体系的;那么,放到缠论,用好了那就更是如虎添翼,用不好那就是添堵了;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目前,你能接受能理解就学,不能理解,就看看等后期积累够了,再用不迟。

好,今天分享到这里结束,有问题的,跟帖留言看到都会及时回复大家的。

九方缠课堂:
每日提供最具价值的新闻信息及干货技巧、启发您的投资思维,让您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友情提
醒:以上文章均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