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浙教版
七年级新浙教版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教案-1.新生命的诞生-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新生命的诞生
2.教学年级和班级: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3.授课时间: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科学探究、证据收集与分析、科学思维、科学交流。通过学习新生命的诞生,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科学现象,培养证据收集与分析的能力,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并能够与他人进行科学交流,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后拓展过程中,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拓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新生命的诞生这节课之后,我进行了设计反思活动,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① 阅读笔记:要求学生阅读推荐的科普书籍,并做笔记,记录下对新生命的诞生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② 观后感悟:学生观看纪录片或浏览网络资源后,要求撰写观后感或感悟,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新生命的诞生的认识和感受,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③ 探究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选择一个与新生命的诞生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探究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生命的诞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新生命的诞生》教案新生命的诞生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人体的生殖细胞(3)了解人类的受精过程。
2、情感目标:(1)揭开人的诞生过程和双胞胎的奥秘,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语言来解答学生心目中的疑问,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和重点:(1)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结构。
(2)人体的受精的实质及受精的场所。
教学过程:一、精子和卵子[引入]:教师将问题引到本课主题(新生命的诞生),并说这与男性所产生的精子与女性所产生的卵子有关。
[图片演示]:精子和卵子图片。
[学生讨论]:通过观看图片,学生讨论精子和卵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人的生殖系统你知道卵和精子是从那里来的吗?——是由人的生殖系统产生的.(2)子宫的作用: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三、受精[录象播放]:受精过程的录象。
(参考资料《精讲精练》P53)教师解说:受精: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结合.(1)能够接近卵子的精子有很多个,但能钻入卵子的精子只有1个,最终,卵子和精子形成一个受精卵.(2)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就形成了受精卵,新生命就从这里开始了。
(3)受精卵形成后,一面——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称怀孕)[提问]: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那么受精的实质是什么?[幻灯片演示]:受精的实质使学生明白受精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子细胞核相融合的过程。
[讨论]:你从媒体所知道的,避免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措施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另外一种避孕措施:结扎输精管或结扎输卵管。
四、双胞胎是怎么回事?(参考资料《精讲精练》P52)五、巩固练习1. 人的生命周期的起点是()A.胎儿 B.受精卵 C.婴儿 D.卵细胞2.人的受精卵形成的场所和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的场所分别是()A 卵巢、子宫B 输卵管、子宫 C输卵管、输卵管 D 卵巢、输卵管3.下列能体现受精作用的是()A 许多精子到达女性的生殖器官内B 许多精子接近卵细胞C 一个精子的头部钻入卵细胞D 一个精子核和卵细胞核相融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浙教版

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初步了解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大致情况。
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2、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母亲十月怀胎并分娩诞生新生命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生命的珍贵、母亲的伟大。
2、通过介绍生男生女的奥秘、双胞胎形成的原因等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难点: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母亲分娩胎儿的录象,看到一个婴儿诞生了。
问:有没有关于婴儿的一些疑问需要老师帮忙解答?生(自由发言):婴儿在妈妈肚皮内要不要呼吸?要不要吃东西?如果要吃东西,他是怎样吃东西的?为什么妈妈能怀孕生小孩,爸爸不能?小孩生出来的时候为什么要哭?婴儿身上为什么有血,是不是医生把他的皮弄破了?妈妈肚皮内的小孩是怎样形成的?讲述:当男性所产生的精子与女性所产生的卵子相遇并相结合的时候,新生命的诞生的故事也就开始了——胚胎在子宫内膜上着床后,我们就说女性怀孕了。
二、新课展开(一)新生命的诞生问:怀孕的女性需要注意的事情特别多,你知道有哪些呢?活动:四人小组讨论。
汇报:(1)我阿姨怀孕是,我妈,外婆总嘱咐她不要感冒,不要乱吃东西等,可能是怕引起婴儿的残疾---- (2)听过一些报道:在妇女怀孕期间服用了某些抗生素药,或吸烟、酗酒吸毒等,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3)不可以经常在电脑前工作,或过度看电视等,可能会导致婴儿畸形,发育迟缓---(学生拿出他们收集的资料解读给其他同学听,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教师给予评价、补充、并过渡。
(二)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展示:出示一些写有“孕妇慎用”、“孕妇禁用”的药物的说明书,问: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妇慎用”、“孕妇禁用”,这是为什么?生可能会认为:影响婴儿,引起婴儿的残疾。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篇:新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1.1新生命的诞生——雅文教育一、精子和卵细胞精子由睾丸产生,一个健康的成年男子,一天可产生上亿个精子。
精子大小约为0.05毫米。
卵子由卵巢产生,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卵细胞。
卵的直径约为0.1毫米,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
二、人的生殖系统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
附睾—储藏精子,使精子成熟。
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分泌粘液前列腺—分泌粘液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
卵巢——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
子宫——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三、受精和妊娠受精概念:妊娠: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妊娠)。
怀孕初期,有的孕妇会出现呕吐、厌食、晕眩等现象。
四、胚胎的发育胚胎与母亲靠_____相联系。
胎盘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母亲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_____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_____进入母亲的血液,最后由母亲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胚胎被____包围。
这对胚胎有保护作用。
五.分娩和养育三个阶段:婴儿刚出生时要大哭一声,否则,就可能会死亡。
这一声对婴儿起什么作用?第二篇:科学七年级下册1.1新生命的诞生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一、单选题1.人类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A.子宫B.阴道C.输卵管D.卵巢2.下列有关人的生长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睾丸和子宫都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B.试管婴儿植入母体子宫内的发育阶段是受精卵期C.母体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输卵管D.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能产生卵细胞和排卵,但是无生殖能力3.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所以子宫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B.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C.胚胎附着在子宫壁上称为妊娠,所以受孕的部位在子宫内壁D.通常所说的人体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成年人阶段4.关于睾丸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产生精子B.能分泌雄性激素C.是男性的性腺D.能产生精液5.女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A.卵巢B.子宫C.输卵管D.阴道6.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我国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
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观看视频、阅读图解资料,初步理解受精卵的形成过程。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思路。
拓展资源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受精卵发育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生命的诞生,包括受精卵的形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以及人体发育的早期阶段。
4.生物学模型:使用生物学模型等教具,直观地展示受精卵的形成、胚胎发育过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5.学习平台:利用学习平台,发布课堂学习任务、作业和拓展阅读材料,方便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自我评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受精卵形成过程的视频和图解资料,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学生作业,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答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检验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阅读推荐章节,进一步了解人体生殖知识。
-反思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总结,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通过在线平台、微信群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同时,我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并进行指导和反馈。
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刚出生的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抗病物质等,因此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另外,母乳喂养也是母子感情沟通的重要手段。
拓展:母乳喂养的好处
①母乳的营养均衡、配比最佳,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的消化,有利于促进风儿的健康发育。
②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婴儿所需要的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大量的抗病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免疫力。
试管婴儿技术可以满足一些不能自然生育夫妇的求子愿望。由于试管婴儿涉及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来自夫妇两人以外的提供者,容易产生道德和伦理问题,所以应该谨慎采用试管婴儿技术。
知道受精卵在子宫内发育
知道胚胎在羊水的液体情境中发育
知道胚胎的出现和胎儿形成
知道胚胎与母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脐带和胎盘
知道胎儿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不相通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科学家们可以从女性的卵巢中取出多个成熟的卵细胞,在试管里将它们与事先处理好的精子混在一起,或用微型吸管将精子注入卵细胞内,进行受精。如果受精成功,再将这个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置于女性的子宫内继续发育,形成成熟的胎儿,
3.人的受精卵发育成产出的婴儿大约需要(B)
A.60天B.280天
C.220天D.340天
4.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的8月1~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目的是让全社会理解母乳喂养的价值和意义,使更多的婴儿能得到母乳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的最主要原因是(D)
介绍婴儿的呼吸
精神提升父母的学试管婴儿
课堂练习
1.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C)
A.脐静脉B.脐动脉
C.胎盘D.母体血液
0442_浙江版(2013)七年级下同步科学教案:1.1 新生命的诞生_0

1.1新生命的诞生〖要点整理〗1.精子和卵细胞⑴人及较高等的生物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
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精子卵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大小长约0.05毫米直径约为0.1毫米形状蝌蚪形球形问:精子和卵细胞的大小差异是如此的悬殊,那么子女是否更像母亲一点?答:子女与父母的相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虽然精子和卵细胞在大小差异是很悬殊,卵细胞要比精子大得多,但它们所包含的遗传信息各占了一半,所以男女在遗传的决定上的地位是一样的。
2.人的生殖系统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其中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能够接近卵的精子有很多个,能钻入卵的精子有一个,最终精子和卵形成了受精卵。
受精的实质是一个精子头部的核与卵的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
⑵妊娠:受精卵一边分裂(此时营养由卵黄提供),一边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又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此后营养由母体提供)。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七年级科学下册 1.1 新生命的诞生(1)教案 (新版)浙教版

2、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____________,一面沿着___________往下移动,进入______。
3、怀孕(妊娠):随着分裂次数增加,受精卵逐渐形成_______,并附着在_______壁上,这叫做怀孕,也称妊娠。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_______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器官,能产生_______,还能分泌_________。在青春期发育期间,卵巢开始产生_______;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比较“敏感”的课,在讲到精子与卵怎么会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学生不肯讲出“性”这个字,在老师讲出后,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改变了。所以这堂课如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一些“比较”敏感的词是很关键的,这和老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目标二: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的生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_______是男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器官,能产生_______,还能分泌_________。在青春期 发育期间,睾丸开始产生_______;一个健康的成年男性,一天可产生_______个精子。
师:那是不是避孕做的好,就可以随便发生性行为 了呢?下面大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讨论一下,等会 我们一起来交流。
一对具有生殖能力的男女,发生两性行为后,女性就可能怀孕。这时男女双方就是孩子的父母,要同时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由此可见,性行为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且还涉及到下一代和整个社会。对于我们来说,身体的发育还不完全,性器官也不成熟,经济也尚未独立,偷尝禁果,带给我们的只会是无尽的遗憾。而且从法律上说,不具备法定结婚年龄情况下,随意发生性行为,是不道德、不合法 的!因此青少年要学会自尊自爱,保护好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初步了解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大致情况。
2、技能目标:
(1)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2)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介绍母亲十月怀胎并分娩诞生新生命的过程。
(2)使学生体验母亲的伟大和生命的珍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多了,
信息,得到
次
你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