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一、考点梳理一.经济建设1.1950-1952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了土地主人,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准备条件。
2.1952-1957年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1953-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开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56-1966年,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5.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设立经济特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
例:【浙江嘉兴卷】1956年,中国可能出现的景象有( )A.第一辆国产汽车在欢呼声中缓缓驶出工厂B.收工后的农民在集体食堂里吃着“大锅饭”C.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到处能够看到大字报D.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二.民主与法制建设1.新中国成立之前,建立中国革命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这一科学构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成功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祖国统一大业1.1951年实现西藏和平解放。
2.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设立了各级少数民族自治机构。
3.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例:【内蒙古呼和浩特卷】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①三地的现状②三地的历史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④大陆的社会主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四.国防建设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成为保卫祖国领海和领空的钢铁卫士。
新中国取得的十大成就

新中国取得的十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取得了众多重要的成就,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以下是新中国取得的十大成就:一、国家独立解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1840年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二、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实现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使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经济建设发展:中国经济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GDP总量从建国初期的几十亿增长到了今天的数万亿。
四、科技创新:新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包括核武器、人造卫星、高铁等,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五、教育事业:中国的教育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硕果累累。
从初期只有少数人接受教育,到如今实现了普及教育,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六、医疗卫生事业:新中国建立了国有医疗卫生体系,推行了全民医保制度,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有效控制了疾病的传播,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健康保障。
七、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国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互联互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八、文化事业: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丰富了国家的文化底蕴。
同时,国家还积极引进外来文化,开展文化交流,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九、环境保护:新中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改善了环境质量,增强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十、外交关系: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推动了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这些成就无疑彰显了新中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变革和进步,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中国正在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前行,相信未来,新中国将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取得了众多成就。
下面按照列表形式,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的一些重要成就。
一、国家建设成就:1. 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实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政治整编工作,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改革。
2. 经济建设: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和计划经济等措施,推进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3. 文化建设:新中国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人民生活成就:1. 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基础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 医疗卫生事业:新中国注重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扩大医疗服务范围,建立了公共卫生体系,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了人均寿命。
3. 住房建设:新中国致力于改善人民的住房条件,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解决了大量的住房问题,提高了人民的居住条件。
三、外交与国际影响成就:1. 中苏关系:新中国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从中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中美关系:新中国积极开展对美国的外交活动,推动了两国之间的互信和合作,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基础。
3. 世界知名度: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取得了巨大的认可和影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四、军事建设成就:1. 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一系列解放战争,成功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实现了全国解放。
2. 国防建设:新中国建立了坚强的国防体系,加强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国家的安全防卫能力,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总结起来,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期间,中国在国家建设、人民生活改善、外交与国际影响以及军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成就,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建设的成就

新中国建设的成就新中国建设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教育、卫生、科技、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
经济方面,新中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1949年开始,中国经济实现了从封建农业经济向现代工商业经济的转变。
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教育方面,新中国建设大力发展了教育事业。
中国提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了全民素质。
中国建设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卫生方面,新中国建设大力发展了卫生事业。
中国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和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医疗条件。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卫生合作,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科技方面,新中国建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中国重视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力量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和工程师。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包括航天、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
中国还组织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工程,如载人航天、深海科学考察等。
军事方面,新中国建设了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中国军队在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军队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为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了贡献。
文化方面,新中国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文学、艺术、电影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逐渐增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建设以来的成就

新中国建设以来的成就
新中国建设以来取得了许多成就,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成就:
- 经济发展: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建立起世界上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世界金融大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显著改善。
- 科技进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科技成果举世瞩目。
- 基础设施:中国建立了世界上领先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
- 社会事业:中国的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 区域协调: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新动力,推动了东中西部地区的协同发展。
- 对外开放:中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这些成就表明,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周年的十大成就和五大圆梦工程

新中国成立周年的十大成就和五大圆梦工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泽东主席亲自宣布下成立了。
在过去的七十多年里,中国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取得了许多值得庆祝的成就和圆梦工程。
本文将介绍新中国成立周年的十大成就和五大圆梦工程。
一、十大成就1.经济发展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经济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教育改革中国的教育改革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之一。
从皇帝时代的科举制度到现代大学教育,中国不断的改革让教育从大众不可及到人人可及。
3.医疗卫生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积极推进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使广大人民受益, 消灭了很多传染病。
4.社会福利中国积极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如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弱势群体提供保障,提高了全民的生活水平。
5.科学技术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发射了自己的卫星、火箭和载人航天飞船,实现了重大转变。
6.文化建设中国的文化传承走向了现代化、体制化、市场化。
中国的历史、戏曲、民族文化、书法、绘画等得到了全面的保护和发展。
7.环保建设近年来中国致力于环保领域的建设,大力开展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能源等工作,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的平衡。
8.城市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城市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城市建设规划在实施。
9.农村发展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体现出来,农村改革政策的进展,出现了“新农村”,区别于传统农村,这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变化。
10.国际影响力中国因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国际影响力所在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国际化进程中积极推进和参与。
二、五大圆梦工程1.长江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工程之一。
该工程包括三峡大坝、水电站和船闸,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工程之一,代表着中国自信和发展的必然。
2.神舟工程神舟工程是中国自主研发航天器技术的代表之一,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航天技术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四项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四项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四项成就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四项重要成就,分别是经济建设、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军事实力的提升。
一、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起步较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1949年时只有67.9亿元,到2019年已经达到了99.09万亿元。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被誉为“经济奇迹”。
二、教育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也有大幅提升。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同时,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三、科技进步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推进科技事业,大力发展科技产业,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一个飞速提升的过程。
例如,在空间技术领域,我国已经独立完成了多颗卫星的发射,并拥有了一支强大的航空宇宙科研团队。
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
四、军事实力提升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多年的军事建设和现代化装备的引进,使得中国的军事实力有了明显提升,成为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军事大国之一。
例如,在装备方面,中国陆军已经装备了多款国产主战坦克,而中国海军的航母编队也已经开始进行海外巡航等。
综合来看,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建设、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军事实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的国家已经是全球的重要地位国家之一,拥有了非常完备的综合国力,我们完全相信,未来的中国,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简述新中国建设的成就

简述新中国建设的成就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首先,国内生产总值(GDP)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建国初期的不足300亿美元,已经上升至14万亿美元以上,位居世界第二,表明了中国经济的巨大跃升。
其次,我国在农业方面的发展也十分显著。
新中国继承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面临大规模的粮食短缺,通过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科技改革,实现了从亩产300斤到目前的亩产1000斤以上的跨越式发展,这使得我国从一个粮食进口国变为粮食出口国。
再者,新中国在工业也有着显著的发展。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几乎不具备现代工业生产能力,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努力,如今我国已步入工业化国家之列,其工业产值甚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是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
新中国在科技方面的突破也非常令人震撼。
从人工合成胰岛素到高铁技术,从北斗导航系统到量子科技,从超级计算机到深海探测,无不展现了新中国科技实力的崛起。
2013年更成功实现了嫦娥三号的落月,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独立完成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此外,新中国在社会公平,民生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大力推进农村扶贫,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增强农村发展能力。
教育投入大幅提升,教育普及率极大提高,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
医疗制度的逐步完善,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与医疗保障水平,人民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这些都是新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改进和努力。
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全国人民的辛勤付出,透过这些成就,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度的崛起,一个民族的觉醒,并坚定了我们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一、考点梳理一.经济建设1.1950-1952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了土地主人,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准备条件。
2.1952-1957年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1953-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开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56-1966年,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5.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设立经济特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
例:【浙江嘉兴卷】1956年,中国可能出现的景象有( )A.第一辆国产汽车在欢呼声中缓缓驶出工厂B.收工后的农民在集体食堂里吃着“大锅饭”C.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到处能够看到大字报D.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二.民主与法制建设1.新中国成立之前,建立中国革命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这一科学构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成功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祖国统一大业1.1951年实现西藏和平解放。
2.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设立了各级少数民族自治机构。
3.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例:【内蒙古呼和浩特卷】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①三地的现状②三地的历史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④大陆的社会主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四.国防建设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成为保卫祖国领海和领空的钢铁卫士。
2.1966年,中国组建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不断发展壮大,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例:【四川乐山卷】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其目的是A.组建导弹部队B.进一步提高军队现代化程度C.永葆人民军队本色D.完善设立新兵种五.外交成就1.20世纪50年代:(1)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间关系基本准则。
(3)周恩来在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针,促进了会议的满成功,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70年代:(1)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对抗结束,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3.改革开放新时期:(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香港回归(3)澳门回归(4)中国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多边外交活动。
(5)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六.科技成就1.原子弹2.实战导弹3.东方红1号4.袁隆平“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5. 863计划6.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得大发展。
例:【辽宁丹东卷】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A.“嫦娥三号”发射成功B.“东方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D.“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七.教育事业1.1986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我国小学、初中发展水平,已居发展中大国的前列。
2.高等教育获得了大发展。
例:【山东德州卷】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A.学前教育 B.六年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 D.九年义务教育八.文化事业1.文学(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反思“文革”的品反映改革开放的作品。
2.艺术(1)电视步入家庭,影片获国际大奖(2)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等艺术成就。
九.体育事业1.群众性体育运动逢勃开展2.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3.国际体育竞赛亚运会奥运会十.社会生活1.衣食住行的变迁(1)衣:单调变为丰富多彩(2)食:吃不饱变吃饱吃好(3)住:面积扩大,装修繁华(4)行: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铁路、公路\乘飞机、开私家车出行的。
2.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日趋完善(1)就业:打破“铁饭碗”,自主择业(2)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养老、医保全覆盖。
二.重点解析1. 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生产于何时?“一五”计划期间。
例:(山东省泰安卷)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 .改革开放初期D .21世纪初2.1950年至1952年的土地改革有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什么? 没有。
土地改革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仍然属于私有制。
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才标志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何作用?(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 当前,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1)有利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两岸有共同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祖国统一历史趋势、民心所向;《反分裂国家法》奠定了法律保障;港澳成功回归为台湾统一提供了好的范例。
(2)不利因素:台独势力的阻挠;外国反华势力借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例: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材料二:2005年4—5月,台湾地区重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
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
这说明了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材料三: 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 …… 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导演了所谓“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 ……2007年4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公布后,“台湾体委”汇集台湾“中国台北奥委会”,随即举行记者会称“……台湾不欢迎圣火入台。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同时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年 份 贸易总额(亿美元) 台湾来大陆人次 大陆居民赴台湾人次 1978 0.46—— —— 2001 323.4 3440306 122198 2004 783.3 3685250 1445265.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过程中,与原来敌对国家改善关系最重要突破是改善与哪国的关系?美国。
因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原来敌视新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开始进入那次高潮。
例:(内蒙古呼和浩特卷)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过程中,与原来敌对国家改善关系的最重要突破是()A.万隆会议召开B.第26届联大召开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参加“亚太经合组织”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那么重视发展科技,给我们什么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核心因素,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
例:(新疆卷)科技引领时代,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坦克图二原子弹爆炸图三王淦昌等四位老科学家(1)图一武器最早出现于哪一场世界大战?它的动力装置来自于哪次科技革命?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次科技革命中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并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图二采用了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为紧跟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步伐,根据图三科学家的建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什么计划?请举一例说明我国在实施这一计划期间,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
进入90年代党和政府又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4)根据上述信息,谈谈科学技术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关系。
三.方法点睛1.归类法。
如:分类归纳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即将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分为经济、民主与法制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国防建设、外交、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生活等十类。
2.分析法。
如:分析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最主要原因。
通过对党和国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分析,得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例: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1)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了《》,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迈入了核大国行列。
(3)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
专题09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对应练习)一、选择题1.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2.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A.土地改革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3.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1950—1952年土地改革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4.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有()序号历史事件标志1949年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1997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完全终结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5.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A.开天辟地B.当家做主C.遵义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6.据右表,凤阳县粮食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D、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实行7.“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